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3851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13171.3

申请日:

2016.07.04

公开号:

CN106011640A

公开日:

2016.10.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38/04申请日:20160704|||公开

IPC分类号:

C22C38/04; C22C38/02; C22C38/16; C22C38/18; C22C33/04; C21D1/18; C21D9/08; E21B17/00

主分类号:

C22C38/04

申请人:

四川行之智汇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贺昶明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88号2栋10层10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合金材料不能同时满足成本和强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将生铁投入炉中熔化作为铁基质,经过脱硫、脱氧、脱磷处理,处理后使生铁中硫含量低于0.02%、磷含量低于0.03%;步骤二、将Mn、Cu、N加入到铁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持1~2h后,再加入Si、Cr、C,混合均匀,在800~1100℃条件下保温至少2h后,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增加到1200~1250℃,再次保温至少2h,再在800~850℃条件下恒温浇铸;步骤三、浇铸完成后降温并快速冷却到200℃以下;步骤四,冷却后保温,最后经过淬火、回火后制成成品。本发明在保证低成本的情况下,保证高强度、高硬度,能有效增加耐酸性蚀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将生铁投入炉中熔化作为铁基质,经过脱硫、脱氧、脱磷处理,处理后使生铁中
硫含量低于0.02%、磷含量低于0.03%;
步骤二、将Mn、Cu、N加入到铁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持1~2h后,再加
入Si、Cr、C,混合均匀,在800~1100℃条件下保温至少2h后,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增
加到1200~1250℃,再次保温至少2h,再在800~850℃条件下恒温浇铸;
步骤三、浇铸完成后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低到400~450℃,然后快速冷却到
200℃以下;
步骤四,冷却后放入800~850℃的炉火中保温1~2h,最后经过淬火、回火后制成成品;
其中各物质占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5%~0.20%,Mn 0.7%~0.9%,Si
0.3%~0.5%,Cu 0.1%~0.2%,N 0.05%~0.1%,Cr 0.1%~0.2%,微量元素之和≤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物质占
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9%~0.20%,Mn 0.8%~0.9%,Si 0.3%~0.4%,Cu
0.1%~0.2%,N 0.05%~0.1%,Cr 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物质占
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5%~0.16%,Mn 0.8%~0.9%,Si 0.4%~0.5%,Cu
0.1%~0.2%,N 0.05%~0.1%,Cr 0.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物质占
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8%,Mn 0.7%~0.8%,Si 0.5%,Cu 0.1%,N 0.05%,Cr
0.2%。

说明书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具体涉及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
艺。

背景技术

石油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以保证钻井过程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
井的正常运行。每一口井根据不同的钻井深度和地质情况,要使用几层套管。套管下井后要
采用水泥固井,它与油管、钻杆不同,不可以重复使用,属于一次性消耗材料。所以,套管的
消耗量占全部油井管的70%以上。套管按使用情况可分为: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
套管。

石油套管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受力状态复杂,拉、
压、弯、扭应力综合作用于管体,这对套管本身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套管本身由
于某种原因而损坏,可能导致整口井的减产,甚至报废。

由于其消耗量极大,因而急需一种成本低廉,且强度较高的套管用钢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合金材料不能同时满足成本和强度的问题,
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步骤一、将生铁投入炉中熔化作为铁基质,经过
脱硫、脱氧、脱磷处理,处理后使生铁中硫含量低于0.02%、磷含量低于0.03%;

步骤二、将Mn、Cu、N加入到铁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持1~2h后,再加
入Si、Cr、C,混合均匀,在800~1100℃条件下保温至少2h后,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增
加到1200~1250℃,再次保温至少2h,再在800~850℃条件下恒温浇铸;

步骤三、浇铸完成后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低到400~450℃,然后快速冷却到
200℃以下;

步骤四,冷却后放入800~850℃的炉火中保温1~2h,最后经过淬火、回火后制成成品;

其中,各物质占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5%~0.20%,Mn 0.7%~0.9%,Si
0.3%~0.5%,Cu 0.1%~0.2%,N 0.05%~0.1%,Cr 0.1%~0.2%,微量元素之和≤
1%。

作为一种优选,各物质占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9%~0.20%,Mn 0.8%~
0.9%,Si 0.3%~0.4%,Cu 0.1%~0.2%,N 0.05%~0.1%,Cr 0.1%。

作为另一种优选,各物质占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5%~0.16%,Mn 0.8%
~0.9%,Si 0.4%~0.5%,Cu 0.1%~0.2%,N 0.05%~0.1%,Cr 0.1%~0.2%。

作为最优地实施方式,各物质占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8%,Mn 0.7%~
0.8%,Si 0.5%,Cu 0.1%,N 0.05%,Cr 0.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保证较低碳当量的情况下保证高强度,有效满足石油套管用要求;

2、本发明的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均低廉,非常适用于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
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
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

步骤一、将生铁投入炉中熔化作为铁基质,经过脱硫、脱氧、脱磷处理,处理后使生铁中
硫含量低于0.02%、磷含量低于0.03%;

步骤二、将Mn、Cu、N加入到铁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持1~2h后,再加
入Si、Cr、C,混合均匀,在800~1100℃条件下保温至少2h后,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增
加到1200~1250℃,再次保温至少2h,再在800~850℃条件下恒温浇铸;

步骤三、浇铸完成后以5~10℃/min的降温速度降低到400~450℃,然后快速冷却到
200℃以下;该快速冷却的降温速度大于100℃/min;

步骤四,冷却后放入800~850℃的炉火中保温1~2h,最后经过淬火、回火后制成成品。

其中,各物质占总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C 0.15%~0.20%,Mn 0.7%~0.9%,Si
0.3%~0.5%,Cu 0.1%~0.2%,N 0.05%~0.1%,Cr 0.1%~0.2%,S≤0.02%,P≤
0.03%,微量元素之和≤1%,余量为Fe。

本实施例中的各物质的具体组成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本实施例中脱硫、脱氧、脱磷处理,以及淬火、回火处理工序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
述。

对上述组成成份比例的物质组成的基体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通过上述表2的试验数据可知,本发明实例1-实例3中的数据表明:本发明不仅仅能有
效保证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耐酸性,且本发明的成本更加低
廉,效果十分显著。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套管用金属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合金材料不能同时满足成本和强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步骤一、将生铁投入炉中熔化作为铁基质,经过脱硫、脱氧、脱磷处理,处理后使生铁中硫含量低于0.02、磷含量低于0.03;步骤二、将Mn、Cu、N加入到铁基质中混合均匀后,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持12h后,再加入Si、Cr、C,混合均匀,在8001100条件下保温至少2h后,以510/min的升温速度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