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锁扣与防晃舌分离的自动锁体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锁扣与防晃舌分离的自动锁体。
背景技术
锁具在市场上是常见的五金件,通常与门配套使用,但有些锁具应用在推拉式面
板的电子门锁上时,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通常在上锁后会产生摇晃,关门的时候会产生
撞击门框的声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上锁扣与防晃舌分离的
自动锁体,使门不摇晃、能有效避免撞击门框噪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锁体面板、锁体壳、主舌板、副
舌板、拨叉,所述的锁体面板固定于锁体壳的一侧,在该锁体壳内安装有主舌板和副舌板,
且主舌板位于副舌板的上方;该主舌板的一端与锁体壳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主舌板的
另一端伸出于锁体面板,并设有顶舌,主舌板上连有上锁键和复位按钮;所述的拨叉位于锁
体壳内,并与主舌板相接触;所述的副舌板的一端与锁体壳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副舌板上安装有双面舌,该双面舌伸出于锁体面板;该副舌板与
锁体壳内的锁定键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舌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天杆和地杆,该天杆和地杆伸出
于锁体壳的上下两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用在推拉式面板的电子门锁上,下面的双面舌在上锁后
会紧扣在门框孔内;优点在于:1、使门不摇晃;2、主锁舌上锁与开锁时不碰擦门框,使得开
启轻松;3、双面舌双向随意安装,不分左右,减少了需求者与安装工的专业分向知识;
上锁时,顶舌在触碰到门框后进入门框锁孔内时才让主锁舌进入孔内,顶舌的角
边稍宽于主舌这样就减少了主舌与门框孔位的擦碰,避免了擦碰也更避免了主舌直接撞击
门框的声响带来的噪音;
整个锁体全部采用钢板与不锈钢板制作,机构少功能多,造价低廉,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锁体上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锁体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锁体的双面舌碰门框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锁体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主舌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顶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锁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副舌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双面舌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拨叉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锁定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锁体面板;2、锁体壳;3、主舌板;4、顶舌;5、上锁键;6、副
舌板;7、双面舌;8、拨叉;9、锁定键;10、天杆;11、地杆;12、复位扭簧;13、第一复位弹簧;14、
第二复位弹簧;2-1、上锁点;2-2、天地杆轨迹槽;2-3、主舌板轨迹槽;3-1、第一止退点;3-2、
天地杆运动槽;3-3、第一开启点;3-4、解锁点;4-1、顶点;4-2、第一推点;5-1、上锁勾点;5-
2、第二推点;6-1、锁定点;7-1、防晃锁定点;8-1、第二开启点;8-2、第二止退点;9-1、第三止
退点;9-2、打开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11所示,本发明包括锁体面板
1、锁体壳2、主舌板3、副舌板6、拨叉8,所述的锁体面板1固定于锁体壳2的一侧,在该锁体壳
2内安装有主舌板3和副舌板6,且主舌板3位于副舌板6的上方;该主舌板3的一端与锁体壳2
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13,主舌板3的另一端伸出于锁体面板1,并设有顶舌4,主舌板3上连
有上锁键5和复位按钮12;所述的拨叉8位于锁体壳2内,并与主舌板3相接触;所述的副舌板
6的一端与锁体壳2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14。
所述的副舌板6上安装有双面舌7,该双面舌7伸出于锁体面板1;该副舌板6与锁体
壳2内的锁定键9相接触。
所述的主舌板3的天地杆运动槽3-2内分别安装有天杆10和地杆11,该天杆10和地
杆11伸出于锁体壳2的上下两端,并且活动于锁体壳2内的天地杆轨迹槽2-2内。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
如附图2所示,从锁定到开启:转到拨叉8,使拨叉8的第二开启点8-1推主舌板3的
第一开启点3-3,使主舌板3在主舌板轨迹槽2-3的轨迹下,向锁体内部缩进。同时天杆10与
地杆11也向缩进。当上锁键5的上锁勾点5-1勾住锁体壳2的上锁点2-1时,完成开启状态,使
主舌板3无法在第一复位弹簧13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弹出。
如附图1所示,从开启到锁定:顶舌4的顶点4-1碰到门框,顶舌4的第一推点4-2推
动上锁键5的第二推点5-2,使旋转,上锁键5的上锁勾点5-1脱离了锁体壳2的上锁点2-1,使
上锁键5在第一复位弹13的弹力下,在主舌板轨迹槽2-3的轨迹下向外弹出,同时天杆10与
地杆11也向外弹出。完成锁体状态。当外力通过复位按钮12向内压上锁键5时,主舌板3的第
一止退点3-1顶在了拨叉8的第二止退点8-2上,使上锁键5无法缩进锁体内。
在锁定状态下,锁定键9顶住了副舌板6,从而使双面舌7无法旋转及缩进锁体内,
双面舌7的防晃锁定点7-1顶住了门框,防止门的晃动,也特别适合于推拉式门锁,用来减轻
推或拉开门的重量。
如附图3所示,在开启状态下,主舌板3的解锁点3-4推动了锁定键9的打开点9-2,
使锁定键9旋转,从而使锁定键9的第三止退点9-1脱开了副舌板6的锁定点6-1,解除了对副
舌板6的锁定。使双面舌7在碰到门框后可以旋转并带动副舌板6缩回锁体内。从而使整体锁
体可以离开门框,从而起到打开门的作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
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发明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