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劲性柱安装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劲性柱型钢结构安装,具体地说,是一种劲性柱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因其自重轻、施工周期短,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优势,在高层房建工程经常得到广泛应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多采用劲性柱,大规格型钢和高强度钢筋混凝土连成整体柱,即能满足强度要求、亦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同时钢结构工程施工便捷、周期短,多采用劲性柱结构作为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结构。
传统的劲性柱安装施工方法为:先进行劲性柱型钢结构安装,由大型起重机械吊装至安装位置,人工进行螺栓紧固固定,然后松开起重机械吊钩;采用手拉葫芦牵引进行型钢结构垂直度及偏差校正,螺栓再次紧固或焊接牢固。
但是,传统的劲性柱安装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长时间占用大型起重机械,造成机械台班损失、施工周期长;(2)安装精度低,累计偏差大。
因此已知的劲性柱安装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缩短劲性柱型钢结构安装施工时间,提高安装施工效率的劲性柱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降低台班费用,降低施工成本的劲性柱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劲性柱型钢结构安装精度的劲性柱安装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劲性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超高层建筑分层施工,劲性柱由H型钢和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组成,所述劲性柱包括端部对接的上层劲性柱和下层劲性柱;
b、H型钢由钢结构制造厂进行加工制作,分段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c、制作、安装劲性柱吊耳:吊耳由钢板制作,钢板呈矩形,厚度≥20mm,设置有螺栓孔;在每个上层劲性柱和所述下层劲性柱两端的四个H型钢翼缘板上均竖向焊接四块吊耳;上层劲性柱和下层劲性柱的吊耳需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一一对应;
d、制作、安装劲性柱的调节板:调节板由钢板制作,钢板呈矩形,板厚≥20mm设置2个螺栓孔;在每个上层劲性柱和所述下层劲性柱两端的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的四个侧面上均竖向焊接四块调节板;上层劲性柱和下层劲性柱的调节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一一对应;调节板安装在距上层劲性柱和下层劲性柱的对接缝≥200mm处;
e、劲性柱吊装就位进行精确调节时,在上层劲性柱和下层劲性柱的各调节板之间安装千斤顶,使其受力,劲性柱受到千斤顶力的作用将产生反向偏移;通过设置在上层劲性柱和下层劲性柱的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之间的四套调节板进行各个方向反复调整后,达到精确调节,满足劲性柱安装精度要求,在各对吊耳和各套调节板之间用两块夹板和螺栓夹紧;焊接上下层劲性柱,完成安装。
本发明的劲性柱安装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吊耳矩形钢板的尺寸为100×250mm。
前述的方法,其中每块所述吊耳矩形钢板上设置的螺栓孔不少于2个。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节板的尺寸为100×2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劲性柱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缩短了施工周期;
2、提高了起重机械使用效率,降低了起重机械使用成本;
3、在超高层建筑中,劲性柱吊耳及夹板可重复使用,节约施工成本;
4、通过精调装置调整,结构累计偏差低,质量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劲性柱钢结构吊装吊耳及调节板布置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劲性柱钢结构吊装吊耳及调节板布置剖面图。
图中:1上层劲性柱,2下层劲性柱,3调节板,4螺栓,5夹板,6吊耳,7,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劲性柱安装方法基于以下工艺流程:劲性柱H型钢结构加工制作;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观感检查、几何尺寸复核;在钢结构柱上刻画中心线,由红油漆做出中心三角形标示;安装吊耳和精调装置;通过吊耳用钢丝绳固定,由塔吊或大型履带吊吊装至安装位置;已安装的下层结构柱顶部的吊耳和正在安装的上层结构柱底部的吊耳,安装紧固板,用螺栓进行拧固;松开起重钢丝绳,进行其它构件安装;安装完成一层内的结构后,进行结构精调整;劲性柱调整采用精调装置,利用千斤顶施加微弱的力,即可使得劲性柱产生偏移,以达到调整目的;待精调完成后,进行H型钢柱焊接;绑扎劲性柱外的钢筋,浇筑混凝土;进行后续施工。
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劲性柱钢结构吊装吊耳及调节板布置立面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劲性柱钢结构吊装吊耳及调节板布置剖面图。
本发明的劲性柱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超高层建筑分层施工,劲性柱由H型钢和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组成,所述劲性柱包括端部对接的上层劲性柱1和下层劲性柱2;
b、H型钢由钢结构制造厂进行加工制作,分段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c、制作、安装劲性柱吊耳6:吊耳由钢板制作,钢板呈矩形,尺寸为100×250mm,厚度为20mm,设有2个螺栓孔;在每个上层劲性柱1 和所述下层劲性柱2两端的四个H型钢翼缘板上均竖向焊接四块吊耳;上层劲性柱1和下层劲性柱2的吊耳需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一一对应;
d、制作、安装劲性柱的调节板3:调节板由钢板制作,钢板呈矩形,尺寸为100×250mm,板厚为20mm,设有2个螺栓孔;在每个上层劲性柱1 和所述下层劲性柱2两端的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的四个侧面上均竖向焊接四块调节板3;上层劲性柱1和下层劲性柱2的调节板3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一一对应;调节板3安装在距上端劲性柱1和下端劲性柱2的对接缝的200mm处;
e、劲性柱吊装就位进行精确调节时,在上层劲性柱1和下层劲性柱2的各调节板3之间安装千斤顶,使其受力,劲性柱受到千斤顶力的作用将产生反向偏移;通过设置在上层劲性柱1和下层劲性柱2的H型钢翼缘板和腹板之间的四套调节板3进行各个方向反复调整后,达到精确调节,满足劲性柱安装精度要求,在各对吊耳6和各套调节板3之间用两块夹板5和螺栓4夹紧;焊接上下层劲性柱,完成安装。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劲性柱安装方法利用吊耳及调节板,在千斤顶辅助下,使超高层建筑缩短了施工周期,达到精调调整,结构累计偏差低,提高了劲性柱安装质量。
本发明的劲性柱安装方法在厦门国金中心工程中运用,该工程位于厦门市区繁华地段,属于城市综合体大型项目,工程占地面积24341㎡,总建筑面积达251618㎡,建筑高度达138.5m。该工程核心筒采用劲性柱结构,由H600×300×18×25焊接型钢和C70高强度混凝土组成。结构数量繁多,尺寸各异。
该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分层施工,核心筒钢结构由钢结构场制作分段运输至施工现场。因本工程施工位于市区内,施工场地狭小,可供堆放结构件和起重机械站位位置非常有限,而且裙楼需要在短期内投入使用,工期紧张。劲性柱钢结构安装由塔吊吊装到位,采用本发明方法,安装效率高、调整精度高,使劲性柱安装工程取得良好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