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93767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92243.4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号:

CN104652349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00申请日:20131122|||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00; E02D3/00

主分类号:

E02B3/00

申请人:

郁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兴尧

地址:

中国台湾苗栗县苗栗市庄敬街41号3楼

优先权:

102141966 2013.11.18 TW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代理人:

毛广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由浮力装置结构体、人造布、钩环固定结构体及基座(或锚钉)所组成,其中上部位为浮筒固定结构体,连接中央部位不定长人造布,向下连接钩环固定结构体,其中钩环固定结构体中的钩环钩住基座上的一个以上的环圈或锚钉的环圈,因此,此三层结构体的仿人造昆布组与基座或锚钉结合能达到海岸拦砂效果,并能阻止海岸海砂流失且被掏空侵蚀,以防海岸退缩与防止桥墩、提防、消波块底部等被掏空为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浮力装置结构体、带状人造昆布、钩环固定结构体及基座或锚钉所组成,其中上部位为浮力装置结构体由凸型浮球筒、人造昆布及压板所组成,而凸型浮球筒装设一浮筒其表端面装设多个卡榫块,而压板上两侧装设连接孔中央部位装设多个孔洞,并将凸型浮球筒的多个卡榫块插入人造昆布再与压板的孔洞相互结合,中央部位为人造昆布,并往下连接下部位为钩环固定结构体,由其凸型压板、人造昆布、钩环及压板所组成,在人造昆布的底部以凸型压板的卡榫块穿过人造昆布插入压板的孔洞,而压板的两端装设连接孔,其中凸型压板一侧端面装设一钩环,此上部位、中央部位及下部位组成各种仿人造昆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座可为水泥或铁质重物,而基座的上部端面装设等距多个环圈,或单独以打入海底的固定锚钉,其中环圈为钢筋、塑料或其它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不定长人造昆布,为带状物,其具有多孔状,为各种纤维或纱线所编织平织布、平面编织网布、环圈编织网布、圆格状编织网布、针织布或不织布,其依据定砂深度需求作剪裁。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浮力装置结构体、人造昆布及下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结合形成带状仿人造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浮力装置结构体、人造昆布及下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结合形成环圈编织仿人造昆布。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浮力装置结构体、人造昆布及下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结合形成圆格状编织仿人造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种仿人造昆布指平织布仿人造昆布、平面编织仿人造昆布、环圈编织仿人造昆布及圆格状编织仿人造昆布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以连接孔作相互连接形成排桩结构。

说明书

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尤指由浮力装置结构体、人造布、钩环固定结构体及基座(或锚钉)所组成形成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海砂岸容易造成海砂受到海流侵蚀而造成流失,或海砂面上打桩造桥的桥墩受到海流的侵蚀被掏空造成桥墩地基不稳,往往会造成桥墩需经常修补作维修造成成本的提高与效果不明显,已有使用消波块使用在海岸边与桥墩下放置,但是也会被海流渐渐地侵蚀掏空消波块底部,导致消波块损坏、沈陷而功能丧失,长久下来结构物因而受到海流破坏影响甚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出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主要借由海底人造昆布随海流漂动及扰流原理,可以有效阻挡海流携带的海砂流失,以达到定砂效果,能具有保护海岸线海砂不被流失掏空、提防消波块底部掏空,以增加消波块寿命、堤防寿命及新生海埔新生地等,且不但具有定砂功能,无毒、轻质及多孔性的人造昆布,对海流方向不形成严重干扰,各种海中生物也可以自由进出于人造昆布之间,对海洋生物生态影响最小,缘由砂岸海岸易被海涛海流掏空,导致海岸退缩及消波块失效导致堤防崩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主要由浮筒固定结构体、人造布、钩环固定结构体及基座所组成,其中上部位为浮筒固定结构体由浮球筒的多个卡榫块及压板所组成,连接中央部位不定长人造布。
其中人造布为带状物其多孔状可为环圈编织网、平面编织网、圆格状编织网、平织布、针织布,其中依据定砂深度需求作剪裁,并迎向海流拦砂作用,并向下连接钩环固定结构体,其中钩环固定结构体中的钩环钩住基座上的环圈或锚钉的环圈,而环圈形成的弧状体可以使钩环钩住时,能随着海流方向自由调整角度,其中基座属重物体可为水泥、铁材等材料或为锚钉,上端面层以钢筋或其它材料作成等距的环圈或直接钩住锚钉环圈,以利各种仿人造昆布的钩环钩住,而海底装设多个基座(或锚钉)上的仿人造昆布包括有平织仿人造昆布、平面编织仿人造昆布、环圈编织仿人造昆布、圆格状编织仿人造昆布、针织仿人造昆布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并采用相互串联连接形成排桩式结构,并防止各种编织结构的人造昆布受到乱流而产生打结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产品能形成广大拦砂面,因此,此基座上的三层结构体能达到拦砂效果,并阻止海岸海砂流失、被海流掏空侵蚀退缩为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浮筒固定结构体的剖面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浮筒固定结构体的剖面结合图。
图3为本发明各种编织仿人造昆布的上视图。
图4为本发明各种编织仿人造昆布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钩环固定结构体的剖面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钩环固定结构体的剖面结合图。
图7为本发明基座示意图。
图8为发明未投入海底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及放大图A、B侧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及放大图C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仿人造昆布与插销结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平织仿人造昆布C1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13为本发明平织仿人造昆布C1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14为本发明平织仿人造昆布C1的后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平织仿人造昆布C1的前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平织仿人造昆布C1的立体图之一。
图17为本发明平织仿人造昆布C1的立体图之二。
图18为本发明平面编织仿人造布C2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发明环圈编织仿人造布C3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发明圆格状编织仿人造布C4的立体图。
图21为本发明基座与基座之间结合后视图及放大图D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基座与基座之间结合前视图。
图中:
1’,2’,3’-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体;
1-凸型浮球筒;
11,41-卡榫块;
2-压板;
21,2’1-连接孔;
22-孔洞;
3-压板;
4-凸型压板;
5-钩环;
6-基座;
7,8-环圈;
A,B,C,D-放大图;
C1-平织(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
C2-平密编织仿人造昆布;
C3-环圈编织仿人造昆布;
C4-圆格状编织仿人造昆布;
F(F1,F2,F3,F4)-人造布;
F1-平织布(或不织布);
F2-平面编织网布;
F3-环圈编织网布;
F4-圆格状编织网布;
G-锚钉;
G1,G1,G3,G4,G5……Gn-砂粒;
H-海底面;
K1-浮力装置结构体;
K2-钩环固定结构体;
L -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体1’,2’,3’,主要由浮力装置结构体K1、人造昆布F、钩环固定结构体K2及基座6所组成,其中上部位为浮力装置结构体K1由凸型浮球筒1、人造布F及压板2所组成,其中凸型浮球筒1上的一侧端面装设多个卡榫块11,而压板2上两侧装设连接孔21其中央部位装设多个孔洞22,并将卡榫块11插入人造昆布F再与压板2的孔洞22相互结合,如图1~3所示。
请参阅图4所示,为仰视图,其中钩环固定结构体K2其凸型压板4、人造昆布F、钩环5及压板3所组成,在人造昆布F的底部以凸型压板4的卡榫块41穿过人造昆布F插入压板3的孔洞32,而压板3的两端装设连接孔31,其中凸型压板4一侧端面装设一钩环5,如图5及图6所示。如图7所示为基座6,可为水泥或等重其它重物,(或单独以打入海底的固定锚钉实施)而基座6的上部端面装设等距多个环圈7,其中环圈7可为钢筋、塑料或其它材料。请参阅图12~20所示其不定长人造昆布F(F1,F2,F3,F4)。
又,图8所示平织(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C1未投入海底前作卷取状态,当投入海底后的卷取状态受浮力影响产生伸张状态如图9所示,其中人造布F(F1,F2,F3,F4)为带状物,其具有多孔状,可为平织布F1、平面编织网布F2、环圈编织网布F3、圆格状编织网布F4、针织布或不织布,其中依据定砂深度需求作剪裁,并迎向海流拦砂作用,并向下连接钩环固定结构体K2。如图9及放大图A,B及图10所示其基座6上的多个环圈7以仿人造昆布下方钩环5钩入各环圈7内如图10中放大图C所示,在基座6上装设仿人造昆布的三层结构其包括有浮筒固定结构体K1、人造昆布F、钩环固定结构体K2。另将海底面H插入锚钉G后再将各种仿人造昆布C1,C2,C3,C4….等的钩环5钩住锚钉G,为另一种结合方式可以随海底面插入结合如图11所示。
如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以及图17所示,其中图12为平织布F1的上部位浮固定结构体K1立体分解图,下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K2立体分解图,图14为平织(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C1后视图,图15为平织布仿人造昆布C1前视图,图16和图17为平织(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C1立体图,其中图17中砂粒G1,G1,G3,G4,G5……Gn受海流方向流向人造布F1的空隙砂粒G1,G1,G3,G4,G5……Gn因重力作用慢慢往下掉落,因此在平织(或不织布)仿人造昆布C1的下方渐渐累积落砂囤积。如图18所示为平面编织仿人造昆布C2,其中浮筒固定结构体K1连接平面编织布F2的上端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K2连接平面编织布F2的下端部位。
如图19所示为环圈编织仿人造昆布C3,其中浮筒固定结构体K1连接环圈编织布F3的上端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K2连接平面编织布F2的下端部位。如图20所示为圆格状编织仿人造昆布C4,其中浮筒固定结构体K1连接圆格状编织布F3的上端部位,钩环固定结构体K2连接圆格状编织布F3的下端部位。
请参阅图21及放大图D所示,其中在多个基座6上方装设各种仿人造昆布C1,C2,C3C4以连接线L连接两个连接孔21,2’1之间并作全体连接串联如图22所示,使全体面形成排桩效果可以大于随海流任意漂动,并能防止人造昆布的尖端受乱流打结问题发生。
实施利:
取人造昆布:环圈编织布(长X宽,3mx15cm、孔隙:6mmx9mm、每米平方>40000个线圈、毛圈孔径>0.5mm)。浮力筒:10cm(长度)、1英寸(直径)内部充满气体。压板:15cm(长度)x1”x2mm(厚度)两侧装设孔洞及中央装设多个孔。基座:以水泥一体成型规格1mx1mx20cm(厚度)、环圈(1”)其以三角状排列位置间隔装设环圈。其利用浮力装置结构体的卡榫块穿入仿人造昆布,再插入压板中央孔洞内完成上部浮力装置结构体,在人造昆布底部以凸型压板的卡榫块穿过人造昆布再插入压板中央孔洞,而在凸型压板一侧面装设钩环,另将卷取仿人造昆布的钩环钩入基座(或锚钉)上的环圈7,8再投入海底,仿人造昆布伸张后形成排桩结构如图21、图22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仿人造昆布的海底定砂结构,由浮力装置结构体、人造布、钩环固定结构体及基座(或锚钉)所组成,其中上部位为浮筒固定结构体,连接中央部位不定长人造布,向下连接钩环固定结构体,其中钩环固定结构体中的钩环钩住基座上的一个以上的环圈或锚钉的环圈,因此,此三层结构体的仿人造昆布组与基座或锚钉结合能达到海岸拦砂效果,并能阻止海岸海砂流失且被掏空侵蚀,以防海岸退缩与防止桥墩、提防、消波块底部等被掏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