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取物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37662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05382.7

申请日:

2016.08.22

公开号:

CN106149607A

公开日:

2016.11.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H 1/08申请日:20160822|||公开

IPC分类号:

E01H1/08

主分类号:

E01H1/08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发明人:

张志安; 盛明杰; 谢磊; 王腾; 陈庆武; 肖胜杰; 徐文章; 胡致远; 盛娟红; 黎宏久; 朱朔; 董培方; 尚雨晴; 周光东; 丁一凡

地址:

21009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朱沉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道取物装置,电机套筒套在直流无刷电机外壁,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涵道箱体的一侧,输出轴上设有扇叶,涵道箱体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舵机连接件与舱门,舱门舵机固定在舵机连接件上,舱门舵机与舱门连接,用于控制舱门的开启闭合;涵道箱体底部呈斜坡,设有舱门的一侧位于斜坡底部,斜坡底部设有开口,舱门与所述开口配合,舱门开启后,涵道箱体内的物体落入存物仓;机械臂一端通过机械臂舵盘与机械臂舵机连接,机械臂舵机外侧设有保护壳,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涵道箱体固连;软管一端伸入涵道箱体,另一端穿过机械臂并与其固连。本发明能够高效转移小体积小重量的物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涵道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臂(1)、软管(2)、直流无刷电机(3)、电机
套筒(4)、涵道箱体(5)、舱门舵机(6)、舵机连接件(7)、舱门(8)、机械臂舵盘(9)、机械臂舵
机(10)、保护壳和扇叶,电机套筒(4)套在直流无刷电机(3)外壁,直流无刷电机(3)的输出
轴伸入涵道箱体(5)的一侧,输出轴上设有扇叶,涵道箱体(5)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舵机连接
件(7)与舱门(8),舱门舵机(6)固定在舵机连接件(7)上,舱门舵机(6)与舱门(8)连接,用于
控制舱门(8)的开启闭合;涵道箱体(5)底部呈斜坡,设有舱门(8)的一侧位于斜坡底部,斜
坡底部设有开口,舱门(8)与所述开口配合,舱门(8)开启后,涵道箱体(5)内的物体落入存
物仓;机械臂(1)一端通过机械臂舵盘(9)与机械臂舵机(10)连接,机械臂舵机(10)外侧设
有保护壳,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涵道箱体(5)固连;软管(2)一端伸入涵道箱体(5),另一端穿
过机械臂(1)并与其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8)的尺寸不小于所述
开口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1)用于将软管(2)的
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

说明书

涵道取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体转移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涵道取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大批量物体转移的方法主要有采用机械臂挖掘式转移和传送带输送两
种方式。机械臂通过操纵末端爪状容器在行程内来回运动,实现物体的移位;传送带通过主
动轮转动带动皮带运动,从而将皮带上的物体输送到指定地点。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
缺陷:机械臂的一个行程只能单程做功,并且每次的输送量都受爪状容器的容积限制,效率
低下;传送带一旦搭建起来其行程就完全固定,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涵道取物装置,能够高效转移小体积小重量的物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涵道取物装置,包括机械臂、软管、直流
无刷电机、电机套筒、涵道箱体、舱门舵机、舵机连接件、舱门、机械臂舵盘、机械臂舵机、保
护壳和扇叶,电机套筒套在直流无刷电机外壁,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涵道箱体的一
侧,输出轴上设有扇叶,涵道箱体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舵机连接件与舱门,舱门舵机固定在舵
机连接件上,舱门舵机与舱门连接,用于控制舱门的开启闭合;涵道箱体底部呈斜坡,设有
舱门的一侧位于斜坡底部,斜坡底部设有开口,舱门与所述开口配合,舱门开启后,涵道箱
体内的物体落入存物仓;机械臂一端通过机械臂舵盘与机械臂舵机连接,机械臂舵机外侧
设有保护壳,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涵道箱体固连;软管一端伸入涵道箱体,另一端穿过机械臂
并与其固连。

所述舱门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开口的尺寸。

所述机械臂用于将软管的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通过机械臂对软管取物口进行精确
定位,便于吸取高处的物体。

(2)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涵道取物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涵道取物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利用一个直流无刷电机3带动扇叶旋转即可将物体通过软管2
吸进涵道箱体5,然后再打开涵道箱体5使物体落到指定位置,结构简单,效率很高,并且改
变软管2长度和形状即可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非常灵活。

结合图1至图3,一种涵道取物装置,包括机械臂1、软管2、直流无刷电机3、电机套
筒4、涵道箱体5、舱门舵机6、舵机连接件7、舱门8、机械臂舵盘9、机械臂舵机10、保护壳和扇
叶,电机套筒4套在直流无刷电机3外壁,直流无刷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涵道箱体5的一侧,输
出轴上设有扇叶,涵道箱体5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舵机连接件7与舱门8,舱门舵机6固定在舵
机连接件7上,舱门舵机6与舱门8连接,用于控制舱门8的开启闭合。涵道箱体5底部呈斜坡,
设有舱门8的一侧位于斜坡底部,斜坡底部设有开口,舱门8与所述开口配合,舱门8开启后,
涵道箱体5内的物体落入存物仓。机械臂1一端通过机械臂舵盘9与机械臂舵机10连接,机械
臂舵机10外侧设有保护壳,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涵道箱体5固连。软管2一端伸入涵道箱体5,
另一端穿过机械臂1并与其固连,用于取物。

所述机械臂1用于将软管2的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

所述舱门8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开口的尺寸。

启动直流无刷电机3,带动扇叶转动,产生吸力,启动机械臂舵机10,通过机械臂1
将软管2的吸物口送至指定位置,在吸力的作用下,物体从软管2的吸物口经软管2进入涵道
箱体5,经底部斜坡滚落至坡底,当吸取一定量的物体后,关闭直流无刷电机3。舱门舵机6控
制打开舱门8,使得涵道箱体5坡底的物体落至存物仓中。

涵道取物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涵道取物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涵道取物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涵道取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道取物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涵道取物装置,电机套筒套在直流无刷电机外壁,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涵道箱体的一侧,输出轴上设有扇叶,涵道箱体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舵机连接件与舱门,舱门舵机固定在舵机连接件上,舱门舵机与舱门连接,用于控制舱门的开启闭合;涵道箱体底部呈斜坡,设有舱门的一侧位于斜坡底部,斜坡底部设有开口,舱门与所述开口配合,舱门开启后,涵道箱体内的物体落入存物仓;机械臂一端通过机械臂舵盘与机械臂舵机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