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携式梯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177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1776A21申请号201310156675022申请日20130502E06C1/12200601E06C7/0420060171申请人姜华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72发明人姜华54发明名称一种便携式梯子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梯子,包括上梯和下梯,所述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上梯包括两根上梯帮(1)和多根梯档(2),所述下梯包括两根下梯帮(3)和多根梯档(2);在所述上梯与下梯间安装有用于拉升上梯的拉升装置。本发明收缩后的长度略高于单节长度,便于汽车运输且便于收藏;上梯帮(1)、下梯帮(3。
2、)型材匀以槽型结构,梯子强度高又节省材料,且以槽型的槽边作为拉升滑道,不需另配滑道,提供了安全可靠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31776ACN104131776A1/1页21一种便携式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梯和下梯,所述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所述上梯包括两根上梯帮(1)和多根梯档(2),所述下梯包括两根下梯帮(3)和多根梯档(2);在所述上梯与下梯间安装有用于拉升上梯的拉升装置;所述上梯帮(1)和下梯帮(3)分别由底边和与底边相垂直的槽边组成;所述拉升装置包括安装在上。
3、梯帮(1)上方的动滑轮组、下梯帮(3)上的定滑轮组、绳子和滑轮组支架;所述滑轮组支架包括安装在上梯上方的第一支架和下梯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绳子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分别通过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权利要求书CN104131776A1/2页3一种便携式梯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子,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梯子。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梯子多用纵向等长有一定宽厚的两根方木制成梯柱,两梯柱之间横着按一定间隔距离,从一端向另一端平行排列有多根由短到每一级适当加长的梯蹬,这样的梯子上窄下宽摆放平稳。0003但是,这种梯子成型后是不可变动的整体,所以其体积较大不便携带、搬运和存放。。
4、0004另外,在使用中这样的梯子如果其上端发生向一侧偏移,那么,其下端的梯脚即会向另一侧撬起而整体侧到,存在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05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便于携带搬运及存放的收缩梯子。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包括上梯和下梯,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上梯包括两根上梯帮和多根梯档,下梯包括两根下梯帮和多根梯档;在上梯与下梯间安装有用于拉升上梯的拉升装置。0007上述上梯帮和下梯帮分别由底边和与底边相垂直的槽边组成。0008上述拉升装置包括安装在上梯帮上方的动滑轮组、下梯帮上的定滑轮组、绳子和滑轮组支架;滑轮组支架包括安装在。
5、上梯上方的第一支架和下梯下方的第二支架;绳子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分别通过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0009本发明收缩后的长度略高于单节长度,便于汽车运输且便于收藏;上梯帮、下梯帮型材匀以槽型结构,梯子强度高又节省材料,且以槽型的槽边作为拉升滑道,不需另配滑道,提供了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12参见图1,包括上梯和下梯,下梯与上梯宽度一致;上梯包括两根上梯帮1和多根梯档2,下。
6、梯包括两根下梯帮3和多根梯档2;在上梯与下梯间安装有用于拉升上梯的拉升装置。说明书CN104131776A2/2页40013上梯帮1和下梯帮3分别由底边和与底边相垂直的槽边组成。0014拉升装置包括安装在上梯帮1上方的动滑轮组、下梯帮3上的定滑轮组、绳子和滑轮组支架。0015滑轮组支架包括安装在上梯上方的第一支架和下梯下方的第二支架;绳子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并分别通过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0016在上梯帮1与下梯帮3的咬合面上、下分别设有一滑块。0017本实施例中的滑块为塑料制的长方型滑块。0018安装滑块的目的是滑动时,每对梯帮的槽边不直接摩擦,而是分别与装在对面梯帮。
7、上的滑块摩擦,这种结构摩擦面减小,从而使梯子上升或下降省力,且缩小各层梯子间的滑动间隙。0019用上述梯帮组装梯子的方法是;上梯帮1的槽边向内与下梯帮3的一向外的槽边相对形成咬合,使上梯和下梯相对滑动时互不能脱离对方。当上梯和下梯顺梯子纵向滑动时,不会脱出整体。0020使用时,当梯子上升时,拉起上梯,因上梯与下梯安装有拉升装置,拉动固定在下梯左边下方的绳子,上梯依托下梯升起,使上梯与下梯相互固定。0021本发明收缩后的长度小于使用高度的一半,便于汽车运输,更便于收藏。梯帮型材采用槽型,以槽型的槽边作为拉升滑道,不需另配滑道。梯子强度高又节省材料。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131776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3177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