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岩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植入及隧道开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碎岩刀。
背景技术
钢桩又称为钢板桩,用途非常广泛,常用于桥梁施工中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桩
基础及明挖基础的围堰等。
目前,在土木、水利、交通等领域中,预制桩的施工多以打入或者压入为主,如:预
制混凝土桩(PHC 管桩、预应力方桩等)一般采用自重较大的静压机或者采用功率较大的柴
动、汽动、液动锤打桩机或高频振动锤,在桩顶设置保护措施,通过桩顶动力传递将桩体植
入土中。管桩静压机械一般占用空间较大,需要大量的堆载提供反力,施工非常不灵活,且
无法实现桩体拔除。而锤击打桩机,机械相对静压机比较灵活,无需堆载提供反力,但其振
动打桩对桩体影响较大,对周边环境影响产生较大的振动与噪音影响,另外,其施工质量相
对不高;预制钢桩(H型钢、钢板桩等)通常采用机械手配合履带吊施工,采用履带吊将钢桩
吊到指定桩位,用机械手将钢桩压入/拔除土体。当桩体难以插入时,可以采用履带吊吊起
振动锤将桩体植入。该类施工方法植桩时,定位不精确,施工质量差;近些年,日本生产的专
门施工钢板桩液压静力植桩机,通过固定的锁扣卡紧钢板桩,利用反力夹夹紧已完成的钢
板桩提供反力,将桩体植入/ 拔除土中,其轻便灵活,施工质量较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
其施工中需要其预先施工反力桩,其设备费用非常高,是普通机械的4 倍以上,在国内属罕
见机型,且施工桩型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能用于桥梁施工中钢板桩植入及隧
道开挖,能轻易破开需要开挖位置的坚硬岩石,轻松将钢桩植入、安装的碎岩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碎岩刀,包括箱体支
架,箱体支架内设有变速器,箱体支架顶部设有动力输入轴,箱体支架底部设有动力输出
轴,所述动力输出轴水平设置,动力输出轴上设有数个刀体,所述刀体竖直设置,并由动力
输出轴驱动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支架横截面为四边形,数个刀体紧密贴合,整体形状与箱体形
状相同,且尺寸小于箱体尺寸。
作为优选: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能将物料向上传输的螺旋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钢桩套在箱体支架外壁,箱体支架的外壁形状
与钢桩内壁大致匹配,刀体竖直向下启动本发明,刀体旋转破开基面,利于钢桩在静压力的
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轻易的在破开基面的同时,完成了钢桩的植入。本发明也可用于隧道
开挖、孔桩成型。
本发明中,箱体的外壁形状与钢桩内壁大致匹配,例如钢桩横截面为长方形,箱体
则适用于长方形,钢桩横截面为梯形,箱体则适用于梯形,当然形状不仅限于此。本发明一
次性完成破岩、植入、输出碎岩的功能,成孔或植入速度快、施工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箱体支架、刀体及钢桩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箱体支架、刀体及钢桩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支架;2、变速器;3、动力输入轴;4、动力输出轴;5、刀体;6、钢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到图3,一种碎岩刀,包括箱体支架1,箱体支架1内设有变速器2,
箱体支架1顶部设有动力输入轴3,箱体支架1底部设有动力输出轴4,所述动力输出轴4水平
设置,动力输出轴4上设有数个刀体5,所述刀体5竖直设置,并由动力输出轴4驱动旋转;所
述箱体支架1横截面为四边形,数个刀体5紧密贴合,整体形状与箱体形状相同,且尺寸小于
箱体尺寸,本实施例中,我们假设四边形为长方形,动力输出轴4上设有能将物料向上传输
的螺旋叶片。
实施例2:参见图4,所述箱体支架1的横截面为梯形,数个刀体5尺寸随箱体尺寸减
小依次减小,数个刀体5紧密贴合,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在钢桩6植入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将钢桩6套在箱体支架1外壁,箱体支架1的外壁
形状与钢桩6内壁大致匹配,刀体5竖直向下启动本发明,刀体5旋转破开基面,钢桩6在静压
机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从而轻易的在破开基面的同时,完成了钢桩6的植入。同时,破开基
面的碎岩、碎土等,随着螺旋叶片向上送出。当然本发明也可用于隧道开挖、孔桩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