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风格和手感优于已有技术中的涤纶珊瑚绒而藉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以及体现理想的服用性的涤纶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涤纶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少并且能保障所述面料的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涤纶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包括面丝组织和底丝组织,所述的面丝组织所用的原料为150D/288F的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而所述的底丝组织所用的原料为75D/36F的涤纶长丝。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150D/288F的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87%,而所述的75D/36F的涤纶长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3-22%。
本发明的还一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涤纶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选择和整经,选取150D/288F的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作为面丝组织的原料,选取75D/36F的涤纶长丝作为底丝组织的原料,其中:150D/288F的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87%,而75D/36F的涤纶长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3-22%,对所选取的面、底丝组织的原料分别进行整经;
B)织造,对选取的且经整经后的面、底丝组织的原料由经编机经编织造,经中间剖幅后得到坯布;
C)染色,对坯布染色,得到染色坯布;
D)后整理,对染色坯布后整理,得到涤纶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经编机为RD6DPLM12-3型双针床经编机,机号E22,间隔距离16~20mm。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C)中所述的染色为高温高压染色,染色所用的染料为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所用的装置为高温高压染色机,温度为125~130℃,压力为0.18~0.22MPa,保温时间为35~45min。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后整理包括柔软、烘干、起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和定型,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200~220℃,坯布行进速度为10~15m/min;所述的定型的定型温度为150~200℃,坯布速度为15~20m/min;所述的烫光的温度为175~185℃。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D)中所述的涤纶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的克重为260~380g/m2、幅宽为185~200cm和毛高为6~8mm。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优选地将150D/288F的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作为面丝组织的原料,并且将75D/36F的涤纶长丝作为底丝组织的原料,因而能使面料除了涤纶珊瑚绒所具有的保温抗皱和防虫耐蛀的长处外,还具有理想的柔软滑爽手感,绒毛丰满蓬松而犹如羽绒般的轻盈飘逸的特点并且能永久保持这些特点的效果;提供的加工方法工艺环节少,既可节约人力投入,又可节约能源,并且由于工艺环节少而可降低产生瑕疵的几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原料选择和整经,选取150D/288F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作为面丝组织的原料(即面丝),面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87%;选取75D/36F的涤纶长丝作为底丝组织的原料(即底丝),底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3%,将上述面、底丝组织的原料的纱饼分别放到纱架上,与原纱结好头后引至盘头处,去掉原纱即完成了整经的前期准备工作,整经的含义是将丝按照编织工艺所需的根数和长度以一定的张力平行均匀地卷绕到经轴的盘头上,供经编机使用,其具体的工艺要求有:面丝和底丝每组均为4只盘头,面丝有一根经轴,而底丝有四根经轴,每根经轴对应一组盘头,面丝整经的根数为418根/盘头,而底丝整经的根数为420根/盘头,整经的长度根据需要坯布的数量来确定,毛羽指标控制在5.5%以内;面丝和底丝的整经张力分别为30g和15g,允许在±2g以内波动,整经速度一般控制在500m/min左右;
B)织造,对由步骤A)整经后的面、底层组织的原料即面、底丝付诸于型号为RD6DPLM12-3型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织造,机号E22,针床间隔距离20mm。各梳栉垫纱数码分别为:
GB1:0-0-0-0/3-3-3-3/0-0-0-0/4-4-4-4//;
GB2:1-0-0-0/0-1-1-1//;
GB3+GB4:0-1-0-1/1-0-1-0//;
GB5:1-0-0-0/0-1-1-1//;
GB6:0-0-0-0/3-3-3-3/0-0-0-0/4-4-4-4//。
穿经方式:GB1、GB2、GB5、GB6:满穿;
GB3+GB4:满穿。
由此工艺织成的坯布,经剖幅机从中间剖开得到两匹单面坯布;
C)染色,对由步骤B)所得到的坯布染色,具体是采用高温高压液流喷射染色机染色,染色所用的染料为分散染料,并且向染浴中加入助剂如Na2CO3和由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永华助剂厂生产的牌号为209型助剂。Na2CO3和209型两种助剂的加入量均为0.7g/L,以2.5℃/min的速率升温到100℃保温10min,然后以2.5℃/min降至常温,排尽缸内液体。按规定工艺要求重新注入软化水,将染缸温度升到加料温度,关闭蒸汽阀门,将化好的料(染料)加到染缸中运行5min,放入坯布,染色的过程是在常温下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130℃,此时缸内压力为0.2MPa,然后保温40min,再以2.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常温,排尽染液,得到染色坯布;
D)后整理,对由步骤C)得到的染色坯布后整理,后整理包括柔软、烘干、起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等工序,其中,柔软是将染色坯布放入配有柔软剂的浸渍槽中浸渍,柔软剂的投入量为水重量的3%,在柔软处理后,由橡胶轧辊去除多余的柔软剂,然后送入下道烘干工序;烘干设备优选采用由中国台湾乙丞公司生产的拉幅定型机,烘干温度为220℃,坯布行进速度为13m/min,对烘干后的染色坯布进行起毛;起毛机优选而非限于地采用由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鹰游纺机有限公司生产的36辊起毛机,联机起毛四遍,起毛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针布将面料中的GB3或GB4线圈的延展线从背面显现的线圈中挑出,形成双面绒面,本发明方案由于采用了新型编织技术即由步骤B)所限定的技术要素,因此经过起毛后的面料会形成和正面颜色一致的绒毛,烘干即定型温度为180℃,布速为18m/min,将烘干后的染色坯布送至烫光机烫光;烫光机的烫光辊升温至175℃,面料顺毛进机进行烫光,烫光的作用在于:赋予面料绒面以柔和的光泽和顺滑的手感;而后由剪毛装置剪去绒面上多余的杂毛和浮毛;摇粒是将绒面形成颗粒束状的过程;经定型后得到克重为380g/m2、幅宽为185cm和毛高为8mm并且经测试缩水率≤5%、顶破弹力≥230N、耐干摩擦色牢度≥3-4级和耐湿摩擦色牢度≥3级的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
实施例2:
A)原料选择和整经,选取150D/288F涤纶超细扁平低弹丝作为面层组织的原料(即面丝),面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78%;选取75D/36F的涤纶长丝作为底层组织的原料(即底丝),底丝在面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22%。将上述面、底层组织的原料的纱饼分别放到纱架上,与原纱结好头后引至盘头处,去掉原纱即完成了整经的前期准备工作,整经的含义是将丝按照编织工艺所需的根数和长度以一定的张力平行均匀地卷绕到经轴的盘头上,供经编机使用,其具体的工艺要求有:面丝和底丝每组均为4只盘头,面丝有一根经轴,而底丝有四根经轴,每根经轴对应一组盘头,面丝整经的根数为448根/盘头,而底丝整经的根数为450根/盘头,整经的长度根据需要坯布的数量来确定,毛羽指标控制在5.5%以内;面丝和底丝的整经张力分别为30g和15g,允许在±2g以内波动,整经速度一般控制在500m/min左右;
B)织造,对由步骤A)整经后的面、底层组织的原料即面、底丝付诸于型号为RD6DPLM12-3型双针床经编机进行织造,机号E22,针床间隔距离16mm。各梳栉垫纱数码分别为:
GB1:0-0-0-0/3-3-3-3/0-0-0-0/4-4-4-4//;
GB2:1-0-0-0/0-1-1-1//;
GB3+GB4:0-1-0-1/2-1-2-1//;
GB5:1-0-0-0/0-1-1-1//;
GB6:0-0-0-0/3-3-3-3/0-0-0-0/4-4-4-4//。
穿经方式:GB1、GB2、GB5、GB6:满穿;
GB3+GB4:一穿一空。
由此工艺织成的坯布,经剖幅机从中间剖开得到两匹单面坯布;
C)染色,对由步骤B)所得到的坯布染色,具体是采用高温高压液流喷射染色机染色,染色所用的染料为分散染料,并且向染浴中加入助剂如Na2CO3和由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永华助剂厂生产的牌号为209型助剂。Na2CO3和209型两种助剂的加入量均为0.7g/L,以2.5℃/min的速率升温到100℃保温10min,然后以2.5℃/min降至常温,排尽缸内液体。按规定工艺要求重新注入软化水,将染缸温度升到加料温度,关闭蒸汽阀门,将化好的料(染料)加到染缸中运行5min,放入坯布,染色的过程是在常温下以2℃/min的速率升温至125℃,此时缸内压力为0.18MPa,然后保温45min,再以2.5℃/min的降温速率降至常温,排尽染液,得到染色坯布;
D)后整理,对由步骤C)得到的染色坯布后整理,后整理包括柔软、烘干、起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等工序,其中,柔软是将染色坯布放入配有柔软剂的浸渍槽中浸渍,柔软剂的投入量为水重量的3%,在柔软处理后,由橡胶轧辊去除多余的柔软剂,然后送入下道烘干工序;烘干设备优选采用由中国台湾乙丞公司生产的拉幅定型机,烘干温度为200℃,坯布行进速度为10m/min,对烘干后的染色坯布进行起毛;起毛机优选而非限于地采用由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鹰游纺机有限公司生产的36辊起毛机,联机起毛四遍,起毛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针布将面料中的GB3或GB4线圈的延展线从背面显现的线圈中挑出,形成双面绒面,本发明方案由于采用了特殊的间隔穿纱编织技术即由步骤B)所限定的技术要素,因此经过起毛后的面料会形成和正面颜色一致的绒毛,烘干即定型温度为182℃,布速为18m/min,将烘干后的染色坯布送至烫光机烫光;烫光机的烫光辊升温至180℃,面料顺毛进机进行烫光,烫光的作用在于:赋予面料绒面以柔和的光泽和顺滑的手感;而后由剪毛装置剪去绒面上多余的杂毛和浮毛;摇粒是将绒面形成颗粒束状的过程;经定型后得到克重为260g/m2、幅宽为190cm和毛高为6mm并且经测试缩水率≤5%、顶破弹力≥230N、耐干摩擦色牢度≥3-4级和耐湿摩擦色牢度≥3级的针织经编丝羽绒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