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洗衣机控制面板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滚筒式洗衣机控制面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洗衣机是利用电源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将衣物中的污垢洗净的机器。若将沾有污渍的衣物投在洗涤液中,尽管依靠洗涤剂的化学作用,污渍会从衣物纤维中脱离出来,但是单靠洗涤剂的作用需要很长的时间。此时若加上使水流强制性的发生摩擦或振动等机械性作用的话,污渍会很快从衣物中脱离出来。
如图1、2所示,目前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构成是:机箱(2)内部设置了洗涤衣物的水箱(未图示)和滚筒(4);机箱(2)的前方设置了机箱外罩(3),机箱外罩(3)上设置了可以放入衣物的投入孔(h);机箱(2)的上端设置了顶罩(1);为了防止洗涤物从滚筒(4)脱离出来,在机箱外罩(3)上安装合叶组合件(5)和门(6)。机箱(2)上端一侧内置有洗涤剂盒(8);机箱(2)的上侧内置有能够调节洗衣机操作程序的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的构造是:在顶罩(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孔(1a、1b);在控制面板(10)的下端左侧设置了可以插入孔(1a)并能被卡住地支架(11a),其作用是防止控制面板(10)向前方移动。同理,在控制面板(10)的下端右侧设置了可以插入于插入孔(1b)并能被卡住的支架(11b),其作用是防止控制面板(10)向后方移动。控制面板(10)的背面的一部分形成向后方突出段(10a),在突出段(10a)的外侧附着了支撑控制面板(10)的板型后罩(12)。后罩(12)的上端弯曲段(12a)与控制面板(10)的突出段(10a)紧贴在一起,用螺栓(B)固定,后罩(12)的下段(12b)则紧贴在顶罩(1)的背面,用螺栓(B)固定。在上述的控制面板的结构中,由于支架(11)一般都使用塑料,长期受冲击力作用,容易破损。此外,因控制面板(10)的前方也受冲击力的作用,使支架(11)很容易从顶罩(1)的插入孔(1a、1b)中脱落下来,同时,还存在着支持控制面板(10)的后罩(12)的支撑强度弱等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已知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控制面板结构,从而防止控制面板因受外部作用力从机箱上面脱离;同时,能提高支撑控制面板的后罩的支撑强度。
为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滚筒式洗衣机控制面板的装置,其构造是:在控制面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架,该支架能够卡在机箱顶罩的槽内,以防止控制面板向前移动。在控制面板的上端形成肋拱,在后罩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形成弯曲段。在控制面板上端的肋拱和后罩上端的弯曲段增加固定用肋拱,并用螺钉紧固。后罩下端的弯曲段和顶罩的背面用螺钉紧固。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滚筒式洗衣机控制面板的装置,是在控制面板的下端设置有形成一体的、并能卡住于机箱槽内的支架;控制面板的背面上端做成弯曲段,固定于机箱背面的后罩,不仅防止了控制面板向前、向后的移动,而且因支撑控制面板的后罩的支撑强度的提高,还防止控制面板因外部冲击力的影响,从机箱上侧面脱离或破损的情况的发生。降低了返修率,提高了机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轴向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中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控制面板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滚筒式洗衣机的控制面板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顶罩, 2、机箱,
3、外罩, 4、滚筒,
5、合叶, 6、门,
8、洗涤剂盒, 10、控制面板,
11、支架, 11a、前支架,
11b、后支架, 12、后罩,
12a、上弯曲段, 12b、下弯曲段;
20、机箱, 21、槽,
22、顶罩, 22a、孔,
24、支架, 25、上弯曲段,
26、后罩, 27、下弯曲段,
27a、孔, 31、肋拱,
32、控制面板, 33、肋拱,
34、主板, 36、显示器板,
38、绝缘体,
h、孔, h1、孔、
h2、孔, B、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滚筒式洗衣机控制面板装置的构成是:内置有对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水箱(未图示)的机箱(20)上面配置有顶罩(22),在顶罩(22)的上侧设置有内装有控制组合件的控制面板(32)。顶罩(22)上面两侧各形成槽(21),并设置在控制面板(32)的前方,在控制面板(32)的下端设置了与其形成一体的支架(24),支架(24)做成钩形插入到顶罩(22)的槽(21)中,并被槽(21)的侧面板卡住,从而防止了控制面板(32)向顶罩(22)的前方移动。在控制面板(32)中安装了控制部件的主板(34),在控制面板(32)的正面突出部分安装表示滚筒式洗衣机运转状态的显示部件的显示板(36),在主板(34)和显示器板(36)之间有绝缘体(38)。控制面板(32)的背面成为开放形,并在背面设置后罩(26),以防止控制面板(32)在顶罩(22)的上面向后方移动。为了使控制面板(32)与后罩(26)固定连接,从控制面板(32)上端内侧向背后突出了固定用的肋拱(31),在肋拱(31)的下端突出部分有螺孔(h1)和凹槽(31a)。在后罩(26)的上端做成弯曲段(25),在弯曲段(25)上开有与螺孔(h1)对应的螺孔(h2)。将后罩(26)的弯曲段与肋拱(31)的上端面相贴合并用螺钉(B)固定,从而也就固定了控制面板(32)和后罩(26)。同时,控制面板(32)的上侧面和肋拱(31)之间则形成了支撑肋拱(31)的加固用肋拱(33)。
后罩(26)的下端部在顶罩(22)的上面折弯,使其形成与顶罩(22)的背面相贴合的折弯段(27)。在折弯段(27)和顶罩(22)上分别加工出孔(27a)和槽(22a),用螺钉(B)将弯曲段(27)和顶罩(22)固定,从而提高了后罩(26)的支撑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