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漆设备, 该喷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喷漆室、 至少一个用于向喷 漆室输送空气的装置、 至少一个调适单元、 布置在喷漆室上方的借助于过滤板与喷漆室分 开的风室和用于在输送方向上输送待在喷漆室中喷漆的工件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喷漆设备由现有技术公知。
在公知的喷漆设备中, 用于向喷漆室输送空气的装置占据了很大空间。 此外, 用于 向喷漆室输送空气的管路的几何布置在公知的喷漆设备中导致压力损耗, 该压力损耗以如 下方式得到补偿, 即, 使用更强大的鼓风机来驱动空气。在公知的喷漆设备运行时, 这导致 了增加的能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 实现一种开头所提及的类型的喷漆设备, 该喷漆设备特别节 约空间并且能够实现特别节约能源地运行。
该任务在具有权利要求 1 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征的喷漆装置中依据本发明以如下 方式得以解决, 即, 用于向喷漆室输送空气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循环空气回路中的 空气导回的回引管路, 该回引管路将至少一个调适单元与风室连接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笔直 的回引区段, 该笔直的回引区段至少在如下高度上延伸, 该高度大于过滤板的下侧与输送 装置的上侧之间的间距, 其中, 至少一部分回引区段分布在喷漆室的外部轮廓之内。
在本说明书和附带的权利要求中, 喷漆室的外部轮廓是指如下空间区域的外部界 定部, 即, 喷漆室的每个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运动到喷漆室的端部 时, 该空间区域被这些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横截面抹过。
在此, 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的用于测定外部轮廓的运动以如下方式实现, 即, 使运 动的横截面总是垂直于局部输送方向地取向。在不恒定的输送方向中 ( 在弯曲的输送路径 时 ), 横截面因此在向喷漆室的端部运动期间相应于各个局部输送方向的走向地转动。
因此, 这样定义的外部轮廓总是包含如下空间区域, 该空间区域与由外壁所包围 的空间区域至少完全一样大, 但是也可以包含处于外壁之外的空间区域。
因此, 物体可以布置在由外壁所包围的空间区域之外, 然而又布置在所配属的外 部轮廓之内。
在本发明的优选构造方案中, 喷漆室的外部轮廓基本上由长方体的外表面形成。
当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横截面矩形地构成并且沿着线性的输送方向运动 到喷漆室的端部时, 方形的外部轮廓通过借助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横截面抹过空间区域 而产生。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喷漆室的外部轮廓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 取的横截面与喷漆室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横截面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 喷漆室
的区域都没有在侧向上突出于如下空间区域, 即, 当喷漆室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 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运动至喷漆室的端部时, 该空间区域被该最大横截面抹过。
在本发明的具有优点的构造方案中设置的是, 在横向于输送方向地界定喷漆室的 侧向外壁的至少一个外壁中设置了至少一个凹进部, 该凹进部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笔直的回 引区段的至少一部分。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 在至少一个侧向外壁中的至少一个凹进部可以布置在喷漆室 的角区域中, 在该角区域内, 侧向外壁与喷漆室的在输送方向上界定喷漆室的前外壁或者 后外壁相邻。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至少一个凹进部具有与至少一个笔直的 回引区段基本上互补的形式。以这种方式, 至少一个笔直的回引区段可以基本上完全地并 且因此特别节约空间地容纳在凹进部中。
在本发明的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中, 可以设置的是, 在输送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 布置多个喷漆室或者其形式上相似于喷漆室的腔室。 在这种布置中, 可以设置的是, 笔直的 回引区段布置在与第一喷漆室相邻的两个侧上, 并且布置在与相邻于第一喷漆室的第二喷 漆室或者其形式上相似于喷漆室的腔室相邻的第三侧上, 该笔直的回引区段例如具有在横 向于穿流方向的方向上所取的矩形横截面。
按照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可以设置的是, 至少一个笔直的回引区段的侧与相邻腔 室的基本上平行于输送方向分布的侧向外壁基本上齐平, 该侧与喷漆室或者在其形式上相 似的腔室不相邻地布置。
有利的是, 循环空气回路的笔直回引区段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分布在风室的 外部轮廓之内。
在本说明书和附带的权利要求中, 风室的外部轮廓是指如下空间区域的外部界定 部, 即, 风室的每个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运动到喷漆室的端部时, 该 空间区域被这些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横截面抹过。
在本发明的具有优点的实施方式中, 可以设置的是, 风室的外部轮廓的垂直于输 送方向所取的横截面与风室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横截面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 风室的区域都没有在侧向上突出于如下空间区域, 即, 当该最大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运动 至喷漆室的端部时, 该空间区域被风室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横截面抹过。
按照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可以设置的是, 风室的外部轮廓基本上由长方体的外表 面形成。
具有优点的是, 风室包括外壁, 该外壁与喷漆室的外壁基本对齐。由此, 风室的外 壁可以直接安置在喷漆室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在喷漆室上设置了至少一个凹进部, 该凹 进部用于容纳循环空气回路的笔直的回引区段的至少一部分, 该凹进部在风室的区域内在 喷漆室上方延展, 并且笔直的回引区段延伸到凹进部中。 由此, 可以实现不仅在喷漆室上而 且在风室上特别节约空间地布置笔直的回引区段。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喷漆设备包括布置在喷漆室下方的过滤 室, 其中, 循环空气回路的笔直回引区段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分布在过滤室的外部轮 廓之内。在本说明书和附带的权利要求中, 过滤室的外部轮廓是指如下空间区域的外部界 定部, 即, 过滤室的每个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运动到喷漆室的端部 时, 该空间区域被这些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横截面抹过。
有利的是, 过滤室的外部轮廓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横截面与过滤室的垂直于 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横截面一样大。在这种情况下, 过滤室的区域都没有在侧向上突出于 如下空间区域, 即, 当过滤室的垂直于输送方向所取的最大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运动至喷 漆室的端部时, 该空间区域被该最大横截面抹过。
在本发明的构造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过滤室的外部轮廓基本上由长方体的外 表面形成。
可以具有优点的是, 过滤室包括外壁, 该外壁与喷漆室的外壁至少区段式地基本 对齐。由此, 喷漆室的外壁可以直接安置在过滤室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构造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在喷漆室上设置了至少一个凹进部, 该凹 进部用于容纳循环空气回路的笔直的回引区段的至少一部分, 该凹进部在过滤室的区域内 在喷漆室下方延展, 并且笔直的回引区段延伸到凹进部中。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实现在喷漆 室上和过滤室上特别节约空间地布置笔直的回引区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可以设置的是, 笔直的回引区段的布置在上游的端部与 至少一个鼓风机连接, 该鼓风机用于驱动在笔直的回引区段中的空气流动。 由此, 空气可以 特别简单地通过笔直的回引区段被输送。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笔直的回引区段的布置在上游的端部与 至少一个集流通道保持流体连接。
在本说明书和专利权利要求中, 集流通道是指如下通道, 即, 多个其他通道通入到 该通道中。这些通道例如可以是连接通道, 这些连接通道用于将空气从布置在过滤室中的 过滤器输送到集流通道。
在本发明的具有优点的构造方案中, 设置了两个集流通道, 这些集流通道分布在 喷漆设备的下端部上, 平行于输送方向并且在侧向地界定过滤室的外壁之外。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至少一个集流通道通过鼓风机与笔直的 回引区段保持流体连接, 其中, 鼓风机将在至少一个集流通道中聚集的空气输送到笔直的 回引区段中。
可以具有优点的是, 设置了两个笔直的回引区段, 两个笔直的回引区段与喷漆室 的彼此对置的、 横向于输送方向地界定喷漆室的侧向外壁相邻地布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构造方案中, 可以设置的是, 设置了两个笔直的回引区段, 两个笔 直的回引区段关于喷漆室的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竖直的纵向中心平面相互镜像对称地布 置。由此可以实现喷漆设备的简单的结构。
按照本发明的改进方案, 可以设置的是, 两个笔直的回引区段至少部分地设置在 两个平行于输送方向布置的集流通道的相互面对的内侧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是以下说明书和实施例的图示的主题。 附图中 :图 1 示出了带有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的示意性 透视图, 以朝向喷漆设备的喷漆室的工件入口侧的观察方向 ;
图 2 示出了带有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 以朝向 喷漆设备的喷漆室的工件出口侧的观察方向 ;
图 3 示出了带有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在输送方向上的左侧的示 意性侧视图, 以部分透明的图示 ;
图 4 以部分透明的图示示出了带有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从下方 看的示意性俯视图, 以图 3 中箭头 4 的方向上的观察方向 ;
图 5 示出了在带有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的喷漆室的工件出口侧 上的示意性俯视图, 以图 3 中箭头 5 的方向上的观察方向 ;
图 6 以部分透明的图示示出了带有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从上方 看的示意性俯视图, 以图 3 中箭头 6 的方向上的观察方向 ;
图 7 示出了在带有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喷漆设备的喷漆室的工件入口侧 上的示意性俯视图, 以图 3 中箭头 7 的方向上的观察方向 ;
图 8 示出了图 1 中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循环空气回路的示意图 ;
图 9 示出了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循环空气回路的示意图 ; 图 10 示出了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循环空气回路的示意图 ; 图 11 示出了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循环空气回路的示意图 ; 以 图 12 示出了用于输送空气的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循环空气回路的示意图。 相同或者功能等效的元件在所有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至 7 中示出的、 作为整体用 100 表示的喷漆设备包括纯粹示意性示出的输 送装置 104, 该喷漆设备用于给工件尤其是汽车车身 102 喷漆, 可以布置在输送装置 104 的 在图 5 中示出的上侧 105 的上方的汽车车身 102, 借助该输送装置可以沿着输送方向 106 穿 过作为整体用 100 表示的喷漆室的涂敷区 108 运动。
输送装置 104 例如可以构成为倒转式环形输送器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倒转式单轨 输送器。
涂敷区 108 是喷漆室 110 的内部空间, 该喷漆室在垂直于输送方向 106 分布的水 平横向 112 上朝向输送装置 104 的两侧地由喷漆室 110 的各一个构成为室壁 114 的外壁来 界定, 该输送方向相应于喷漆室 110 的纵向。
朝向输送装置 104 的两侧地, 在喷漆室 110 中布置了例如构成为喷漆机器人的喷 漆装置 116( 见图 2、 3、 5 和 6)。
在喷漆室 110 下方布置了作为整体用 118 表示的净化装置。净化装置 118 用于从 气流中分离出湿漆过喷, 该气流穿过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向下被引导到净化装置 118 中。
净化装置 118 包括基本上呈方形的过滤室 120, 该过滤室在喷漆室 110 的横向 112 上由竖直的侧壁 122 来界定, 该侧壁基本上与喷漆室 110 的侧向室壁 114 对齐, 从而过滤室120 在垂直于和水平于输送方向 106 的方向上具有与喷漆室 110 基本上相同的延展部。
侧壁 122 形成过滤室 120 的侧向外壁。
在过滤室 120 中布置了多个 ( 例如八个 ) 过滤装置 124, 在这些过滤装置中设置了 可回收的表面过滤器。这八个过滤装置 124 在该实施方式中布置成两排, 每排四个过滤装 置 124, 其中, 这两排分别平行于输送方向 106 并且水平地取向, 并且关于喷漆室 110 的竖直 的并且在输送方向 106 上分布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相互镜像对称地布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过滤装置 124 上面的过滤室 120 内, 在两侧上设置了各一个空 气导入装置 129。
借助空气导入装置 129, 例如可以在过滤装置 124 上面产生气幕, 该气幕防止了湿 漆过喷沉积在过滤装置 124 的上侧上。
在每个过滤装置 124 下面布置了各一个用于接收湿漆过喷和过滤辅助材料的漏 斗形接收容器 130, 该过滤辅助材料由可回收的表面过滤器来清除。
每个过滤装置 124 的内部空间在其远离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的侧上由 各一个基体 134 来界定。
因为给每个过滤装置 124 都分配了这种基体 134, 喷漆设备 100 在该实施方式中包 括八个基体 134。 在该实施方式中, 每个基体 134 都包括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清除装置, 该清除装置 用于定期地清除在过滤装置 124 的表面过滤器上滤出的湿漆过喷颗粒和过滤辅助材料 ( 预 涂 - 材料 )。
在每个基体 134 的下方布置了各两个竖直的连接通道 138, 这些连接通道通入集 流通道 140 中, 并且能够实现基体 134 与集流通道 140 之间的流体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两个集流通道 140, 这些集流通道在基体 134 和连接通道 138 的下方延伸并且平行于输送方向 106 地取向。
集流通道 140 关于纵向中心平面 128 相互镜像对称地构成和布置并且相互间隔开 地布置。 这些集流通道包括各一个面向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的内侧 142, 与过滤 装置 124 的外壁 132 相比, 该内侧更远地与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间隔开。
集流通道 140 在平行于输送方向 106 的方向上基本上在喷漆室 110 的整个长度上 延伸, 并且具有在垂直于输送方向 106 的方向上所取的矩形横截面。
在集流通道 140 的面向喷漆室 110 的工件入口侧 144 的端部 146 上, 分别在集流 通道 140 的内侧 142 上, 也就是说在集流通道 140 的面向纵向中心平面 128 的侧上, 布置了 鼓风机 148( 尤其见图 7)。
在两个鼓风机 148 的每个鼓风机的上面布置了各一个回引管路 150。
每个回引管路 150 包括转接元件 152 和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其中, 回引管路 150 的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借助转接元件 152 与鼓风机 148 之一保持流体连接。
两个回引管路 150 的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竖直地取向, 并且关于喷漆室 110 的纵 向中心平面 128 相互镜像对称地构成和布置并且相互间隔开地布置。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包括互相对置的、 面向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的内 侧 156 和远离内侧 156 的外侧 158。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具有在水平方向上所取的矩形横截面。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以如下方式布置在喷漆设备 100 上, 即, 与喷漆室 110 的室壁 114 和过滤装置 124 的外壁 132 相比,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的内侧 156 具有与喷漆室 110 的 纵向中心平面 128 更小的间距。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的外侧 158 分别具有与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的间 距 D, 该间距 D 小于由喷漆室 110 的室壁 114 与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之间的间距 d1 和回引管路 150 的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的内侧 156 与外侧 158 之间的间距 d2 组成的总 和 ( 见图 6 和 7)。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的是,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的外侧 158 与 喷漆室 110 的室壁 114 对齐。
回引管路 150 的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从下端部 164 竖直向上 延伸至上端部 160, 该下端部大约布置在接收容器 130 的上边缘 166 的高度上, 该上端部与 设置在喷漆室 110 上方的风室 (Plenum)168 相邻地布置。
因此,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在高度 h 上延伸, 该高度 h 比过滤板 174 的下侧 175 与 输送装置 104 的上侧 105 之间的间距 H 大得多 ( 见图 7)。
在该实施方式中,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与空气导入装置 129 保持流体连接, 以便能 够实现从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直接向过滤室 120 中输送循环空气。为了调节从笔直的回引 区段 154 输送到空气导入装置 129 的循环气流, 设置了构成为阻断活门 210 的阀 ( 见图 8)。
此外, 在过滤室 120 两侧的空气导入装置 129 与各一个 ( 在图 1 至 7 中未示出的 ) 供气设备 194( 见图 8) 保持流体连接。为了调节从供气设备 194 输送到空气导入装置 129 的供气气流, 设置了构成为供气活门 196 的阀。
在每个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的上端部 160 上设置了各一个弯曲的回引区段 162, 该 弯曲的回引区段与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保持流体连接。
风室 168 包括基本上呈方形的腔 170, 该腔在输送方向 106 上在基本上喷漆室 110 整个长度上延伸, 并且在喷漆室 110 的横向 112 上由竖直的侧壁 172 来界定, 该侧壁与喷漆 室 110 的侧向室壁 114 对齐, 从而腔 170 基本上具有与喷漆室 110 相同的水平横截面。
侧壁 172 形成风室 168 的侧向外壁。
风室 168 的腔 170 借助水平取向的过滤板 174 与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分离, 其中, 过滤板 174 的水平下侧 175 面向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在过滤板 174 之上并且与该过滤板平行地在风室 168 中设置了中间板 176, 该中间 板把风室 168 的腔 170 分成上部区域 178 和下部区域 180。
在中间板 176 中布置了多个 ( 例如二十八个 ) 安全过滤器 182, 这些安全过滤器 用于移除可能仍然处于气流中的污染物, 以完全避免污染物被输送到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弯曲的回引区段 162 布置在腔 170 的侧壁 172 的凹进部 184 中 ( 尤其见图 1)。
凹进部 184 竖直地取向并且例如布置在腔 170 的侧壁 172 的面向喷漆室 110 的工 件入口侧 144 的端部上。
在凹进部 184 中设置了穿通口 186, 弯曲的回引区段 162 在该穿通口上通入到风室 168 的腔 170 的上部区域 178 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 凹进部 184 在风室 168 的整个高度上延伸并且在喷漆室 110 的整个高度上延伸。
回引管路 150 的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以部分在凹进部 184 之内的方式分布, 并且 由此与在凹进部 184 之外的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的布置相比, 具有与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 心平面 128 更小的间距。
尤其从中得出的是,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至少部分地既分布在喷漆室 110 的外部 轮廓 111 之内又分布在风室 168 的外部轮廓 169 之内 ( 图 7)。
喷漆室 110 的外部轮廓 111 是空间区域的外部界定部, 当喷漆室 110 的每个垂直 于输送方向 106 所取的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 106 运动到喷漆室 110 的端部时, 该空间区域 被这些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横截面抹过。
在此, 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 106 的用于测定外部轮廓 111 的运动以如下方式实现, 即, 使运动的横截面总是垂直于局部输送方向地取向。在不恒定的输送方向 106 中 ( 在弯 曲的输送路径时 ), 横截面因此在向喷漆室 110 的端部运动期间相应于各个局部输送方向 的走向地转动。
因此, 这样定义的外部轮廓总是包含空间区域, 该空间区域与由喷漆室 110 的外 壁所包围的空间区域至少完全一样大, 但是也可以包含处于外壁之外的空间区域。 因此, 物体可以布置在由外壁包围的空间区域之外, 然而又布置在所配属的外部 轮廓之内。
风室 168 的外部轮廓 169 是空间区域的外部界定部, 当风室 168 的每个垂直于输 送方向 106 所取的横截面沿着输送方向 106 运动到喷漆室 110 的端部时, 该空间区域被这 些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横截面抹过。
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竖直向下延伸到过滤室 120 的区域内, 并且因此至少部分地 也分布在过滤室 120 的外部轮廓 121 之内, 其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 过滤室 120 的外部轮廓 121 是空间区域的外部界定部, 当过滤室 120 的每个垂直于输送方向 106 所取的横截面沿着 输送方向 106 运动到喷漆室 110 的端部时, 该空间区域被这些横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横截面 抹过 ( 见图 6 和 7)。
为了调适待输送到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的空气,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两个 调适单元 188, 即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和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该空气湿度调适单元布 置在关于输送方向 106 在左边布置的集流通道 140 中, 该空气温度调适单元布置在关于输 送方向 106 在右边布置的集流通道 140 中 ( 见图 4)。
不仅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而且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都相对于输送方向 106 分 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连接通道 138 之间, 这些连接通道把基体 134 和集流通道 140 连接。
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相对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八个连接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 向 106 上的第二连接通道 138 与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三连接通道 138 之间, 这八个连接 通道在输送方向 106 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并且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左边。
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和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关于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相互镜像对称地布置。
因此, 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相对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八个连接通道 138 的在 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二连接通道 138 与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三连接通道 138 之间, 这八 个连接通道在输送方向 106 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并且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右边。
上面描述的喷漆设备 100 的工作原理如下 ( 尤其见图 7) :
在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内引导的气流由于喷漆装置 116 的喷漆活动而被湿漆 过喷颗粒污染。
被污染的气流从喷漆室 110 被引入到净化装置 118 的过滤室 120 中。
在过滤室 120 中实现把称为总气流 AB 的气流分成第一分气流 A 和第二分气流 B。
第一分气流 A 流入到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左 边的过滤设备 124 中。
第二分气流 B 流入到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喷漆室 110 的纵向中心平面 128 右 边的过滤装置 124 中。
净化装置 118 的过滤装置 124 将气流 A 和 B 与湿漆过喷颗粒净化分开, 其中, 经净 化的空气从过滤装置 124 的内部空间 126 到达基体 134 中。
在过滤装置 124 的表面过滤器上滤出的湿漆过喷颗粒和预涂微粒以定期的间隔 从表面过滤器上清除并且接收在接收容器 130 中。
经净化的空气通过连接通道 138 到达集流通道 140 中。
在集流通道 140 中聚集的经净化的空气与输送方向 106 相反地被引导到集流通道 140 的端部 146, 该端部面向喷漆室 110 的工件入口侧 144。 由于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相对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八个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 置在左边的连接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二连接通道 138 与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 第三连接通道 138 之间, 所以不对如下次分气流 A2 进行调适, 即该次分气流流过八个关于 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左边的连接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一连接通道 138 和在输 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二连接通道 138。
仅将如下次分气流 A1 引导通过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并且在此由该空气湿度调 适单元对如下分气流进行调适, 即该次分气流从八个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右边的连接 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三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四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五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六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 向 106 上的第七连接通道 138 和在输送方向上的第八连接通道 138 流入集流通道 140 中。
由于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相对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八个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 置在右边的连接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二连接通道 138 与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 第三连接通道 138 之间, 所以不对如下次分气流 B2 进行调适, 即该次分气流流过八个关于 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右边的连接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一连接通道 138 和在输 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二连接通道 138。
仅将如下次分气流 B1 引导通过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并且在此由该空气温度调 适单元对如下分气流进行调适, 即该次分气流从八个关于输送方向 106 布置在右边的连接 通道 138 的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三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四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五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向 106 上的第六连接通道 138、 在输送方 向 106 上的第七连接通道 138 和在输送方向上的第八连接通道 138 流入集流通道 140 中。
调适单元 188 在集流通道 140 中的布置导致, 在相应调适单元 188 下游, 也就是说 在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下游或者在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下游的次分气流 A1 和 A2 以及 次分气流 B1 和 B2 重新合并成分气流 A 或者 B。
在集流通道 140 的面向喷漆室 110 的工件入口侧 144 的端部 146 上, 分气流 A 和 B 通过鼓风机 148 被引入回引管路 150 中, 并且在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之内被导入喷漆设备 100 的上部区域中。
借助弯曲的回引区段 162, 使在回引管路 150 中引导的分气流 A 和 B 转向并且被输 送给风室 168 的腔 170 的上部区域 178。
在该上部区域 178 中实现把不同地经调适的分气流 A 和 B 混合成总气流 AB。
紧接着, 这样混合成的空气通过布置在中间板 176 中的安全过滤器 182 被引入到 风室 168 的腔 170 的下部区域 180 中, 并且从那里穿过过滤板 174 被引入到喷漆室 110 的 涂敷区 108 中。
借助安全过滤器 182, 将可能仍然处于气流中的污染物移除, 以完全避免污染物被 输送到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此外, 不仅安全过滤器 182 而且过滤板 174 都用于使穿过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空气变平缓并且用于减少涡流。
在该实施方式中, 依据图 8 中示出的方法示意图而设置的是, 被引导通过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的总气流 AB 在过滤室 120 中首先被分成分气流 A 和 B。 在喷漆设备 100 的过滤室 120 中, 在两侧分别每小时有大约 18000m3 的空气被吸 入到过滤装置 124 中。
通过空气导入装置 129, 分别向过滤室 120 的两侧添加 900m3/h 的温度为 34℃并 且湿度为 42%的横向气流 Q。
该横向气流 Q 可以作为循环空气通过阻断活门 210 从笔直的回引区段 154 被输送 或者作为供气通过供气活门 196 由供气设备 194 来输送。也可以设置的是, 横向气流 Q 在 阻断活门 210 和供气活门 196 被部分地打开时由循环空气和供气混合而成。
在流动路径分支部 198 上 ( 该流动路径分支部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过滤装置 124 的入口来实现 ) 实现把分气流 A 和 B 分成可以不同地进行调适的次分气流 A1、 A2、 B1 和 B2。
以大约 8m/s 的速度, 分气流 A 的次分气流 A1 被引入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次分气流 A1 在该实施例中借助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被加湿。
次分气流 A2 借助旁通管路 208 被引导从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旁边经过并且因 此不被调适。在次分气流 A2 的流动路径中, 也就是说在旁通管路 208 中, 可以设置构成为 旁路活门 200 的阀。
利用旁路活门 200 可以进行调整和 / 或控制, 分气流 A 的多少份额借助空气湿度 调适单元 190 来调适。
在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下游设置了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该流动路径合并部在 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两个与鼓风机 148 相邻的连接通道 138 通入到关于输送方向 106 在 左边的集流通道 140 中来实现 )。
借助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次分气流 A1 和 A2 被重新合并成分气流 A。
在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下游布置了驱动分气流 A 的鼓风机 148。
构成为排风扇的鼓风机 148 具有大约 18.5kW 的功率。
在鼓风机 148 下游布置了排气设备 204, 其中, 排气流可以借助构成为排气活门
206 的阀来调节。
在该实施方式中, 借助排气设备 204 从分气流 A 中导出的排气流为 900m3/h。
以大约 8m/s 的速度, 分气流 B 的次分气流 B1 被引入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次分气流 B1 在该实施例中借助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被冷却。
次分气流 B2 借助旁通管路 208 被引导从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旁边经过并且因 此不被调适。在次分气流 B2 的流动路径中, 也就是说在旁通管路 208 中, 可以设置构成为 旁路活门 200 的阀。
利用旁路活门 200 可以进行调整和 / 或控制, 分气流 B 的成分借助空气温度调适 单元 192 来调适。
在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下游设置了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该流动路径合并部在 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两个与鼓风机 148 相邻的连接通道 138 通入到关于输送方向 106 在 右边的集流通道 140 中来实现 )。
借助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次分气流 B1 和 B2 被重新合并成分气流 B。
在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下游布置了驱动分气流 B 的鼓风机 148。
构成为排风扇的鼓风机 148 具有大约 18.5kW 的功率。
在鼓风机 148 下游布置了排气设备 204, 其中, 排气流可以借助构成为排气活门 206 的阀来调节。
在该实施方式中, 借助排气设备 204 从分气流 B 中导出的排气流为 900m3/h。
分气流 A 和 B 在风室 168 的腔 170 的上部区域 178 中被合并成总气流 AB。
紧接着, 总气流 AB 通过布置在中间板 176 中的安全过滤器 182 被导入风室 168 的 腔 170 的下部区域 180 中, 并且从那里穿过过滤板 174 被导入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中。
因此, 空气至少部分地在循环空气回路被引导, 也就是说, 至少一部分从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中取出的空气在净化和调适之后再次被输送给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在喷漆室 110 的涂敷区 108 中, 空气在总共 36000m3/h 的总气流 AB 中达到大约 0.3m/s 的沉降速度。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9 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以如下 方式区别于在图 1 至 8 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 即, 只在一侧抽吸喷漆设备 100 的过滤室 120 中的总气流 AB。
在过滤装置 124 下游, 总气流 ABC 在流动路径分支部 198 上被分成三股分气流 A、 B 和 C。
只有分气流 B 借助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被调适。
分气流 A 通过旁通管路 208 被引导从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旁边经过, 并且在流 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上与分气流 B 的借助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进行调适的空气合并成分气 流 AB。
合并成的分气流 AB 借助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被调适。
最后, 在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下游, 分气流 AB 的这样经调适的空气与未经调适 的分气流 C 在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上被合并成总气流 ABC。
总气流 ABC 借助鼓风机 148 被输送给风室 168。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10 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以如下方式区别于在图 9 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 即, 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和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以相互交换的方式布置。
因此, 首先借助空气温度调适单元 192 来调适分气流 B。 在把这样经调适的分气流 B 与未调适的分气流 A 合并之后, 借助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来调适分气流 AB。
此外,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10 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 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与图 9 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一致, 就这点而言参阅上述说明。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11 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以如下 方式区别于在图 10 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 即, 鼓风机 148 不是布置在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下游, 而是布置在流动路径分支部 198 上游, 其中, 在流动路径分支部 198 上分支出三股分 气流 A、 B 和 C。分气流 A 借助空气湿度调适单元 190 被调适。分气流 B 借助空气温度调适 单元 192 被调适。分气流 C 不被调适。
在该实施方式中, 在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上, 所有三股分气流 A、 B 和 C 被重新合并 成总气流 ABC。
此外,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11 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 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与图 10 中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一致, 就这点而言参阅上述说明。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12 中示出的第五实施方式以如下 方式区别于在图 11 中示出的第四实施方式, 即, 鼓风机 148 不是布置在流动路径分支部 198 上游, 而是布置在流动路径合并部 202 下游。
因为鼓风机 148 持续加热穿过该鼓风机被引导的气流, 所以把鼓风机 148 布置在 冷却装置下游具有的优点是, 更大程度地给气流去湿。相反地, 当把鼓风机 148 布置在冷却 装置上游时, 气流首先被加热并且由此妨碍了去湿, 这是因为经鼓风机 148 加热的空气能 够获取更多的湿度。
此外, 用于向喷漆设备的涂敷区输送空气的装置在图 12 中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 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与图 11 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一致, 就这点而言参阅上述说明。
通过依据本发明将笔直的回引区段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喷漆室的外部轮廓之内, 可以实现喷漆设备特别节省空间的结构和特别节约能源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