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确组装引导车辆的窗玻璃的升降的窗框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车室1的后车窗2上,在左右固定玻璃3之间分别配置上下延伸的两个窗框4、4,中央的窗玻璃5通过两窗框4、4从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被引导到车室1的后面板6内并可升降,在可以开闭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的情况下,由于窗框4上下比较长,所以实际上以往很难正确获得两窗框4、4间的平行度,有可能阻碍窗玻璃5的顺畅升降,因此存在着必须花费许多工时正确组装两窗框4、4的问题。
另外,专利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时不知道与本发明相关联的合适的公知文献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容易而正确地获得引导车辆的窗玻璃地升降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
本发明涉及的窗框组装结构,在引导窗玻璃的升降的窗框上,上下隔开间隔地分别安装托架,一部分托架和车体侧通过相互配合的突起和孔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同时另一部分托架和所述车体侧通过相互旋合的螺栓和螺母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
即,所述窗框利用分别安装在上下隔开间隔的两处的托架,一部分托架通过突起和孔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同时另一部分托架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所以通过正确设定所述突起和孔以及螺母的相对配置,通常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获得所组装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透视图。
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重要部分的配置图。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放大图。
图4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放大图。
图5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放大图。
符号说明:
2.后车窗
4.窗框
5.窗玻璃
6.后面板
10、11、12.托架
13.纵槽
15.焊接螺栓
20.去毛刺(Burring)螺母
21.孔
22.螺栓
30.突起
32.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在车室1的后车窗2上,在左右的固定玻璃3之间分别配置上下延伸的两个窗框4、4,中央的窗玻璃5通过两窗框4、4从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被引导到车室1的后面板6内并可升降,形成可以开闭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的结构,但如图2所示,朝向车辆中心侧开口的横截面大致为コ状的窗框4、4,在上端部和中间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有横截面大致为L状的托架10、11、12,相对车辆的前后方向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
如图3所示,托架10的板厚较厚,例如厚2mm,形成有上方开口的纵槽13,上窗框14的焊接螺栓15配合在纵槽13中,并通过螺母16被固定,窗框4的上端部和上窗框14相连接。
另外,如图4所示,在托架11形成去毛刺(burring)螺母20,螺栓22穿过设在后面板6上的孔21,被拧进该去毛刺螺母20中,这样托架11被连接在后面板6上。
并且,如图5所示,托架12上形成有朝向车辆前方的突起30和螺栓孔31,突起30插入设在后面板6上的长孔32中,且无松动地拧紧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车辆前方顺序插入长孔32和螺栓孔31的螺栓33在螺栓孔31的车辆后方侧被拧进未图示的螺母中,这样托架12被连接在后面板6上。
即,由于可以正确设定托架11的去毛刺螺母20的定位,所以通过将穿过后面板6的孔21的螺栓22拧进去毛刺螺母20,可以把相对后面板6的窗框4的中间部位置正确限制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
另外,通过托架12的突起30和后面板6的长孔32的配合固定、以及螺栓33和螺栓孔31的车辆后方侧螺母的拧紧固定,可以把相对后面板6的窗框4的下端部位置正确限制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
因此,作为同一部件的后面板6的孔21和长孔32的位置被正确设定,穿过孔21的螺栓22被拧进去毛刺螺母20,并且,托架12的突起30与长孔32配合固定,由此,安装在后车窗2上的左右的分别上下隔开间隔的中间部位置和下端部位置,分别被正确限制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结果,窗框4、4可以相对上下方向相互平行地正确配置,中央窗玻璃5在窗框4、4之间始终被良好地引导着顺畅升降。
另外,在各窗框4的上端部位置,上窗框14的焊接螺栓15配合在托架10的纵槽13中,并通过螺母16固定,所以能够适当吸收相对窗框4的上下方向位置的“偏差”,而且,由于托架10的板厚较厚,大于等于普通的螺纹牙间隔,所以在把焊接螺栓15插入托架10的纵槽13时,托架10不会嵌入焊接螺栓15的螺纹牙之间,因此容易防止纵槽13和焊接螺栓15之间产生“松动”,具有可以正确限制窗框4的上端部位置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窗框的中间部位置设定去毛刺螺母,在窗框的下端部位置设置与后面板侧配合的突起,当然也可以使这些结构上下颠倒配置,同样可以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窗框组装结构中,上下隔开间隔分别安装在窗框上的托架中的一部分通过突起和孔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而另一部分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所以通常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获得所组装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通过这些窗框可以始终良好地引导窗玻璃,确保窗玻璃的顺畅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