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组装结构.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334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1066.3

申请日:

2004.04.12

公开号:

CN1535882A

公开日:

2004.10.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2D65/06

主分类号:

B62D65/06

申请人: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永濑豪志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3.04.10 JP 106037/200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正确获得引导车窗玻璃进行升降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的窗框组装结构。分别上下延伸的引导窗玻璃升降的两窗框(4)在车辆宽度方向被隔开间隔配置,在各窗框(4)的上端部、中间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托架(10、11、12),托架(10)和上窗框(14)通过螺栓连接,托架(11)和车体面板(6)通过螺栓和去毛刺螺母连接,托架(12)和车体面板(6)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相互无松动地配合固定的突起和孔来连接,形成能够正确获得两窗框(4)之间平行度的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引导窗玻璃的升降的窗框组装结构,具有:设在所述窗框和车 体侧的任一方且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突起;和设在所述窗框与所述车体侧 的任何另一方、用来限制所述突起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孔, 所述突起和所述孔相互配合,所述窗框被安装在所述车体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在所述窗框上安装托架,所 述突起或所述孔被设置在所述托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上下隔开间隔地在所述窗框 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托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在多个所述托架中,上方托架 上形成孔,并与设置在车体侧的突起配合,同时在下方托架上形成突起,并 与设置在车体侧的孔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在多个所述托架中的上方托 架上形成突起,并与设在车体侧的孔配合,同时在下方托架上形成孔,并与 设在车体侧的突起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一部分托架和车体侧通过相 互配合的所述突起和孔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同时另一部分托架和车体侧 通过相互旋合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所述孔是上下方向长的长孔。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所述突起是焊接螺栓。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组装结构,所述窗玻璃设在车体后面。

说明书


窗框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确组装引导车辆的窗玻璃的升降的窗框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车室1的后车窗2上,在左右固定玻璃3之间分别配置上下延伸的两个窗框4、4,中央的窗玻璃5通过两窗框4、4从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被引导到车室1的后面板6内并可升降,在可以开闭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的情况下,由于窗框4上下比较长,所以实际上以往很难正确获得两窗框4、4间的平行度,有可能阻碍窗玻璃5的顺畅升降,因此存在着必须花费许多工时正确组装两窗框4、4的问题。

    另外,专利申请人在提出专利申请时不知道与本发明相关联的合适的公知文献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容易而正确地获得引导车辆的窗玻璃地升降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

    本发明涉及的窗框组装结构,在引导窗玻璃的升降的窗框上,上下隔开间隔地分别安装托架,一部分托架和车体侧通过相互配合的突起和孔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同时另一部分托架和所述车体侧通过相互旋合的螺栓和螺母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

    即,所述窗框利用分别安装在上下隔开间隔的两处的托架,一部分托架通过突起和孔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同时另一部分托架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所以通过正确设定所述突起和孔以及螺母的相对配置,通常能够容易且准确地获得所组装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略透视图。

    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重要部分的配置图。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放大图。

    图4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放大图。

    图5是所述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放大图。

    符号说明:

    2.后车窗

    4.窗框

    5.窗玻璃

    6.后面板

    10、11、12.托架

    13.纵槽

    15.焊接螺栓

    20.去毛刺(Burring)螺母

    21.孔

    22.螺栓

    30.突起

    32.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在车室1的后车窗2上,在左右的固定玻璃3之间分别配置上下延伸的两个窗框4、4,中央的窗玻璃5通过两窗框4、4从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被引导到车室1的后面板6内并可升降,形成可以开闭后车窗2的中央部分的结构,但如图2所示,朝向车辆中心侧开口的横截面大致为コ状的窗框4、4,在上端部和中间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有横截面大致为L状的托架10、11、12,相对车辆的前后方向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

    如图3所示,托架10的板厚较厚,例如厚2mm,形成有上方开口的纵槽13,上窗框14的焊接螺栓15配合在纵槽13中,并通过螺母16被固定,窗框4的上端部和上窗框14相连接。

    另外,如图4所示,在托架11形成去毛刺(burring)螺母20,螺栓22穿过设在后面板6上的孔21,被拧进该去毛刺螺母20中,这样托架11被连接在后面板6上。

    并且,如图5所示,托架12上形成有朝向车辆前方的突起30和螺栓孔31,突起30插入设在后面板6上的长孔32中,且无松动地拧紧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车辆前方顺序插入长孔32和螺栓孔31的螺栓33在螺栓孔31的车辆后方侧被拧进未图示的螺母中,这样托架12被连接在后面板6上。

    即,由于可以正确设定托架11的去毛刺螺母20的定位,所以通过将穿过后面板6的孔21的螺栓22拧进去毛刺螺母20,可以把相对后面板6的窗框4的中间部位置正确限制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

    另外,通过托架12的突起30和后面板6的长孔32的配合固定、以及螺栓33和螺栓孔31的车辆后方侧螺母的拧紧固定,可以把相对后面板6的窗框4的下端部位置正确限制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

    因此,作为同一部件的后面板6的孔21和长孔32的位置被正确设定,穿过孔21的螺栓22被拧进去毛刺螺母20,并且,托架12的突起30与长孔32配合固定,由此,安装在后车窗2上的左右的分别上下隔开间隔的中间部位置和下端部位置,分别被正确限制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结果,窗框4、4可以相对上下方向相互平行地正确配置,中央窗玻璃5在窗框4、4之间始终被良好地引导着顺畅升降。

    另外,在各窗框4的上端部位置,上窗框14的焊接螺栓15配合在托架10的纵槽13中,并通过螺母16固定,所以能够适当吸收相对窗框4的上下方向位置的“偏差”,而且,由于托架10的板厚较厚,大于等于普通的螺纹牙间隔,所以在把焊接螺栓15插入托架10的纵槽13时,托架10不会嵌入焊接螺栓15的螺纹牙之间,因此容易防止纵槽13和焊接螺栓15之间产生“松动”,具有可以正确限制窗框4的上端部位置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窗框的中间部位置设定去毛刺螺母,在窗框的下端部位置设置与后面板侧配合的突起,当然也可以使这些结构上下颠倒配置,同样可以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是,在本发明涉及的窗框组装结构中,上下隔开间隔分别安装在窗框上的托架中的一部分通过突起和孔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而另一部分通过螺栓和螺母与车体侧被固定在车辆宽度方向,所以通常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获得所组装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通过这些窗框可以始终良好地引导窗玻璃,确保窗玻璃的顺畅升降。

窗框组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窗框组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窗框组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窗框组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框组装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正确获得引导车窗玻璃进行升降的两窗框间的平行度的窗框组装结构。分别上下延伸的引导窗玻璃升降的两窗框(4)在车辆宽度方向被隔开间隔配置,在各窗框(4)的上端部、中间部和下端部分别固定托架(10、11、12),托架(10)和上窗框(14)通过螺栓连接,托架(11)和车体面板(6)通过螺栓和去毛刺螺母连接,托架(12)和车体面板(6)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相互无松动地配合固定的突起和孔来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