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偶氮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偶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尤其是由带 硝基的芳香化合物催化还原制备偶氮苯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偶氮类化合物是化学工业中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 可以用来合成抗氧化剂、 染料、 活性组分、 聚合物改性剂、 粘合剂、 抗光蚀剂、 感光材料、 食品添加剂以及药物等。
现有技术中, 合成偶氮苯类化合物的方法通常为 : (1) 含硝基芳香化合物的还原, (2) 芳胺的氧化, 以及 (3) 通过重氮化苯胺和在液相中的富电子芳香化合物进行反应的重 氮化法。前两种方法通常会用到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一些金属, 如铅、 碲等 ( 参见 : Synth. Commun.33(2003), 4221-4227 ; J.Org.Chem.(1989)54, 4169-4174) ; 而重氮化反应需要大 量的亚硝酸盐来形成重氮盐, 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无机盐, 这些都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外, Avelino Corma 和 Hermenegildo García 发明了一种将纳米 Au 负载在 TiO2 上作为催化剂一锅催化硝基苯还原生成偶氮苯的方法, 该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以及较大的 压力 (100-120℃ ; 9 巴氢气, 5 巴氧气 ), 先由硝基苯还原生成苯胺, 再通过苯胺的氧化生成 偶氮苯 ( 参见 : Science, 322(2008), 1661-1664)。
其他现有的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剂 (Au, Pd, Pt 纳米粒子等 ) 用于硝基苯还原过程 中, 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等苛刻的反应条件, 而且反应很难控制在偶氮苯一步, 得到的偶氮苯 通常会继续氢化生成氢化偶氮苯, 氢化偶氮苯也会继续反应, 最终生成苯胺。
因此, 寻求一种反应条件温和、 转化率和选择性较高、 环境友好的合成偶氮苯类化 合物的方法变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偶氮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偶氮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以硝 基苯衍生物中的一种为反应底物, 以铂纳米线或钯纳米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为催化 剂, 以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叔丁醇钠 ((CH3)3CONa) 或叔丁醇钾 ((CH3)3COK) 为碱, 将反应底 物、 催化剂和碱加入溶剂中, 在常压下, 氢气气氛中, 20℃~ 140℃下反应 2 ~ 24 小时, 制备 得到偶氮苯 ;
其中, 所述硝基苯衍生物的结构式为式中, 取代基 R 的位置为间位或对位, 取代基 R 选自 : 氢、 氟 (-F)、 氯 (-Cl)、 溴 (-Br)、 碘 (-I)、 乙酰氧基 (-COOCH3)、 甲 氧基 (-OCH3)、 氨基 (-NH2)、 羟基 (-OH)、 甲基 (-CH3)、 二甲氨基 (-N(CH3)2) 或 种;
中的一所述溶剂选自 :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甲苯、 水或 2- 丙醇中的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铂纳米线或钯纳米线的直径为 2 ~ 3nm ; 所述铂纳米线的合 成方法为 : 参考文献 Angew.Chem.Int.Ed.46(2007), 6333-6335. 合成 FePt 纳米线, 然后在 酸性条件下加热搅拌把 Pt 纳米线外面包裹的 Fe 给腐蚀掉即得铂纳米线 ; 钯纳米线的制备 方法可参考文献 Angew.Chem.Int.Ed.47(2008), 2055-2058。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1、 由于本发明采用铂纳米线或钯纳米线为催化剂, 并且采用合适的碱以及溶剂, 从而使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的反应条件温和, 在常压和室温条件下即可反应 ; 而且转化率 和选择性较可高达 90%左右, 同时反应堆环境友好, 催化剂易分离可以回收使用, 并且不需 要使用亚硝酸盐等对环境严重污染的试剂 ;
2、 本发明以铂纳米线或者钯纳米线为催化剂, 与负载型纳米粒子催化剂相比, 提 高了其活性 ;
3、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易于操作, 且成本较低, 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例一中 Pt 纳米线的 TEM 图 (A) 以及 HTEM 图 (B) ; 图 2 是实施例中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的反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
实施例一 : 铂纳米线的合成
合成方法为 : 在 160 ℃的油胺中还原乙酰丙酮铂同时热分解五羰基铁得到直径 2-3nm 的 FePt 纳米线, 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搅拌把 Pt 纳米线外面包裹的 Fe 给腐蚀掉即 得铂纳米线, 对所得纳米线进行电镜扫描, 结果如图 1, 从图 1 可知, 铂纳米线的直径为 2 ~ 3nm。
实施例二 : 如图 2 所示, 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
采用实施例一所得铂纳米线作为催化剂, 在反应管中加入 0.1mL 催化剂 ( 铂纳米 线, 约 1mg), 1mmol 硝基苯, 1mmol 氢氧化钾, 2mL 对二甲苯。将该体系接上氢气袋, 然后冷 却 - 抽真空 - 放氢气, 循环 3 ~ 4 次, 放入氢气, 恢复至室温 ; 该体系在 20 ~ 120℃的油浴 中加热 3 ~ 9h 后得到产物 ( 具体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见表 1)。
取产物进行气 - 质联用 (GC-MS) 和气相色谱 (GC) 分析, 并对产物进行柱分离, 得 到的偶氮产物进行核磁等表征。
表 1 不同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其中偶氮苯的 1HNMR(400M, CDCl3) : δ7.94-7.91(d, 4H) ; 7.54-7.50(m, 6H)。
实施例三 : 如图 2 所示, 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
采用实施例一所得铂纳米线作为催化剂, 在反应管中加入 0.1mL 催化剂 ( 铂纳米 线, 约 1mg), 1mmol 硝基苯, 0-2mmol 氢氧化钾 ( 具体用量见表 2), 2mL 对二甲苯。将该体系 接上氢气袋, 然后冷却 - 抽真空 - 放氢气, 循环 3 ~ 4 次, 放入氢气, 恢复至室温 ; 该体系在 80℃的油浴中加热 3.5h 后得到产物。取产物进行气 - 质联用 (GC-MS) 和气相色谱 (GC) 分 析。
表 2 不同氢氧化钾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实施例四 : 如图 2 所示, 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
采用实施例一所得铂纳米线作为催化剂, 在反应管中加入 0.1mL 催化剂 ( 铂纳米 线, 约 1mg), 1mmol 硝基苯, 1mmol 碱 ( 具体碱见表 3), 2mL 对二甲苯。将该体系接上氢气袋, 然后冷却 - 抽真空 - 放氢气, 循环 3 ~ 4 次, 放入氢气, 恢复至室温 ; 该体系在 80℃的油浴 中加热 24h 后得到产物。取产物进行气 - 质联用 (GC-MS) 和气相色谱 (GC) 分析。
表 3 不同碱对反应的影响
实施例五 : 如图 2 所示, 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
采用实施例一所得铂纳米线作为催化剂, 在反应管中加入 0.1mL 催化剂 ( 铂纳米 线, 约 1mg), 1mmol 硝基苯, 1mmol 氢氧化钾, 2mL 溶剂 ( 具体溶剂种类见表 4)。将该体系 接上氢气袋, 然后冷却 - 抽真空 - 放氢气, 循环 3 ~ 4 次, 放入氢气, 恢复至室温 ; 该体系在 80-120℃的油浴中加热 12-24h 后得到产物 ( 具体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见表 4)。 取产物进行 气 - 质联用 (GC-MS) 和气相色谱 (GC) 分析。
表 4 不同溶剂、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实施例六 : 如图 2 所示, 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
采用实施例一所得铂纳米线作为催化剂, 在反应管中加入 0.1mL 催化剂 ( 铂纳米 线, 约 1mg), 1mmol 带有不同取代基的硝基苯 ( 具体反应物见表 5), 1mmol 氢氧化钾, 2mL 对 二甲苯。将该体系接上氢气袋, 然后冷却 - 抽真空 - 放氢气, 循环 3 ~ 4 次, 放入氢气, 恢复 至室温 ; 该体系在 80℃的油浴中加热 3-24h 后得到产物 ( 具体反应时间见表 5)。
取产物进行气 - 质联用 (GC-MS) 和气相色谱 (GC) 分析, 并且将产物进行柱分离, 得到得偶氮化合物进行核磁等表征。
表 5 不同反应物、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其中 P-N(CH3)2 和为柱分离产率。相应产物核磁结果如下 : , 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
当 R = P-CH3, 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 1
HNMR(400M, CDCl3) : δ7.83-7.80(d, 4H) ; 7.32-7.29(d, 4H) ; 2.43(s, 6H)
当 R = m-CH3, 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 1
HNMR(400M, CDCl3) : δ7.74-7.71(m, 4H) ; 7.43-7.38(m, 2H) ; 7.31-7.26(m, 2H) ; 2.46(s, 6H)
当 R = p-Cl, 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 1
HNMR(400M, CDCl3) : δ7.88-7.85(d, 4H) ; 7.51-7.48(d, 4H).
当 R = p-N(CH3)2, 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 1
HNMR(400M, CDCl3) : δ7.81-7.78(d, 4H) ; 6.76-6.73(d, 4H) ; 3.05(s, 12H)
当 R = p-OCH3, 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 1
HNMR(400M, CDCl3) : δ7.90-7.87(d, 4H) ; 7.02-6.99(d, 4H) ; 3.89(s, 6H).
当1产物的核磁结果为 :HNMR(400M , CDCl 3) : δ 7.47(s , 2H) ; 7.37-7.35(d , 4H) ; 7.08-7.03(m , 2H) ; δ3.28-3.25(m, 8H) ; 1.77-1.71(m, 8H) ; 1.64-1.59(m, 4H).
实施例七 : 如图 2 所示, 催化剂催化制备偶氮苯的衍生物。
在反应管中加入 0.1mL 催化剂 ( 钯纳米线, 约 1mg), 1mmol 带有不同取代基的硝 基苯 ( 具体反应物见表 6), 1mmol 氢氧化钾, 2mL 对二甲苯。将该体系接上氢气袋, 然后冷 却 - 抽真空 - 放氢气, 循环 3 ~ 4 次, 放入氢气, 恢复至室温 ; 该体系 120 ℃的油浴中加热 6-24h 后得到产物 ( 具体反应时间见表 6)。
取产物进行气 - 质联用 (GC-MS) 和气相色谱 (GC) 分析, 并且将产物进行柱分离, 得到得偶氮化合物进行核磁等表征。
表 6 不同反应物、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其中 P-N(CH3)2 为柱分离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