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30231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2788.9

申请日:

2011.02.23

公开号:

CN102070514A

公开日:

2011.05.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D211/74申请日:20110223授权公告日:20130501终止日期:2014022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11/74申请日:20110223|||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11/74

主分类号:

C07D211/74

申请人:

南通远航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华东理工大学

发明人:

陶晓春; 顾春俊; 蔡良珍; 赵韧; 董于虎

地址:

226221 江苏省启东市滨江精细化工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薛琦;钟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如式D或E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进行Van Braun反应,制得化合物E;步骤(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E进行Claisen重排反应,即可。该方法使得Van Braun反应能够进行完全、同时减少了氯甲酸苄酯的用量,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并且可在随后的Claisen重排反应中,选择性地得到2-位的产物。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通过一锅法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溶剂的用量,提高了选择性,降低了反应的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常山酮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如式 E 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 将化合物 F 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 进行 Van Braun 反应, 即可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化合物 F 的溶液为化合物 F 的 四氢呋喃溶液、 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化合物 F 的溶液中, 化合物 F 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比为 0.2 ~ 0.8g/ml。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为氯甲酸苄 酯的四氢呋喃溶液、 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用量为化合物 F 摩尔量的 3 ~ 6 倍。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 -5 ~ 30℃ ; 所述 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成为止。
7: 一种如式 D 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 步骤 (1), 将化合物 F 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 进行 Van Braun 反应, 制得化 合物 E ; 其中, 所述的制备化合物 E 的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均如权利要求 1 ~ 6 任一项所述 ; 步骤 (2), 将步骤 (1) 所得化合物 E 进行 Claisen 重排反应, 即可 ;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中, 所述的 Claisen 重排反应 包括下列步骤 : 有机溶剂中, 将化合物 E 在 50 ~ 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即可。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Claisen 重排反应中, 所述的有机溶剂 为二氧六环、 甲苯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成为止。
10: 如权利要求 7 ~ 9 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步骤 (1) 所得反应混合 物直接进行步骤 (2) 所述的 Claisen 重排反应, 即可。

说明书


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常山酮 (Halofuginone, Hal) 是一种喹唑啉酮类生物碱, 它是常山碱的卤代衍生 物, 一般常用其氢溴酸盐。常山酮具有强杀虫活性, 对多种鸡球虫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饲料中添加 3ppm 浓度的常山酮可有效控制 6 种鸡艾美耳球虫, 用药后能明显控制球虫病 临床症状, 并完全抑制卵囊排出, 使环境不再被污染, 从而减少再感染的可能性。( 参见 J.Johnson, et al, Exp parasitol, 1970, 28 : 30 ; J.Grant, etel.Parasitology Research, 1991, 77 : 595)
     随 着 对 于 常 山 酮 药 效 及 药 理 研 究 的 深 入, 人们发现它可以异性地抑制成纤 维 细 胞 合 成 I 型 胶 原 纤 维, 是 一 种 新 型 的 I 型 胶 原 合 成 抑 制 剂 ( 参 见 G.Spira, et al.J.Hepatol.2002, 37 : 331)。常山酮还可作为药物用于膀胱、 前列腺、 乳腺、 皮肤、 肺等癌 症的治疗研究 ( 参见 Z.Garish, et al.Prostate, 2002, 51 : 73)。
     常山酮的合成有多种方法, 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如下 : 方法 1 :
     其中, 化合物 B1 中 R 为甲基或苄基。 方法 2 :
     其中, 化合物 B1 和 B2 都可通过化合物 D 制备 :其中, 化合物 B1 中 R 为甲基或苄基。
     因此, 化合物 D 作为合成常山酮的关键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Takeuchi 等人在 Synthesis, 1999, 10 : 1814 中发表了化合物 D 和 C 的制备方法, 其合成路线如下 :
     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
     步骤 (1), 在 3- 羟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滴入氯化苄, 加热回流 1 小时, 冷却, 过滤, 所得固体用乙酸乙酯和乙醚洗涤, 得到化合物 G, 收率 90%以上 ;
     步骤 (2), 将化合物 G 和烯丙基溴溶于甲醇, 分批加入氢化钠, 加热回流 4 小时。 冷 至 0℃左右, 分批加入 NaBH4, 室温下搅拌 0.5 小时。将反应液用 10%的盐酸酸化, 再用饱 和 KHCO3 溶液碱化, 经乙酸乙酯萃取、 干燥、 过滤、 浓缩、 硅胶柱层析纯化, 得到化合物 F, 收率 60%以上 ;
     步骤 (3), 0℃下, 将 5 ~ 6eq. 氯甲酸苄酯滴加到化合物 F 的四氢呋喃 (THF) 溶液 中, 加完后于室温下搅拌 1 小时。将反应液倒入饱和 KHCO3 溶液中, 乙酸乙酯萃取、 干燥、 过 滤、 浓缩、 硅胶柱层析纯化 [ 洗脱剂 : 正己烷∶乙酸乙酯= (0 ~ 30) ∶ (1 ~ 5)], 得到化合 物 E, 收率 90%。此由烷氧羰基取代氮原子上苄基的反应, 称为 Van Braun 反应 ;
     步骤 (4), 氩气保护下, 将化合物 E 溶于乙腈, 室温下, 滴加 BF3·OEt2 溶液, 保持室 温搅拌 1.5 小时即发生 Claisen 重排反应。反应结束, 将反应液倒入饱和 KHCO3 溶液中, 乙 酸乙酯萃取, 硅胶柱层析纯化 ( 洗脱剂 : 正己烷∶乙酸乙酯= 3 ∶ 1), 得到化合物 D, 收率 73% ;
     步骤 (5), 将化合物 D 溶于甲醇, 分批加入 NaBH4 还原, 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 C, 收 率 97%。
     上述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
     a. 步骤 (3) 中, Van Braun 反应所用的氯甲酸苄酯量很大, 是化合物 F 物质的量的 6 倍左右, 即便如此, 原料也无法完全反应。 过量的氯甲酸苄酯的存在, 给产品的柱层析分离 带来很大的困难, 需要用到较长的层析柱, 进行长时间的梯度洗脱才能分离到纯品, 反应的 可重复性也差 ;
     b. 步骤 (3) 中, Van Braun 反应所用的过量的氯甲酸苄酯没有进行回收, 该试剂价 格较贵, 增加了反应的成本, 而且氯甲酸苄酯的毒性较大、 具有刺激性气味, 大量制备化合 物 E 时, 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c. 步骤 (4) 中, Claisen 重排反应的溶剂乙腈毒性较大, 且未进行回收, 在加剧了 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 也增加了反应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中存在的 氯甲酸苄酯的用量过多、 反应难以进行完全、 后处理困难、 收率不高、 需要用到毒性较大的 溶剂, 成本较高、 污染严重, 不利于大规模制备的缺陷, 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常山酮中间体的 制备方法, 该方法使得 Van Braun 反应能够进行完全、 同时减少了氯甲酸苄酯的用量, 提高 了反应的效率, 并且可在随后的 Claisen 重排反应中, 选择性地得到 2- 位的产物。在本发 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 通过一锅法简化了操作过程, 减少了溶剂的用量, 提高了选择性, 降 低了反应的成本, 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为常山酮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 E 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骤 : 将化合物 F 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 进行 Van Braun 反应, 即可。
     其中, 所述的 Van Braun 反应的方法和条件除加料方式之外, 均可为本领域此类反 应的常规方法和条件。 本发明特别优选下述方法和条件 : 其中, 所述的化合物 F 的溶液较佳 的为化合物 F 的四氢呋喃溶液、 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佳的为化合 物 F 的四氢呋喃溶液。所述的化合物 F 的溶液中, 化合物 F 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比较佳的 为 0.2 ~ 0.8g/ml, 更佳的为 0.4g/ml。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溶液较佳的为氯甲酸苄酯的四 氢呋喃溶液、 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佳的为氯甲酸苄酯的四氢呋喃 溶液。 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 氯甲酸苄酯与溶剂的体积比较佳的为 0.5 ~ 2ml/ml, 更 佳的为 1ml/ml。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用量较佳的为化合物 F 摩尔量的 3 ~ 6 倍, 更佳的为 4 倍。所述的 Van Braun 反应的温度较佳的为 -5 ~ 30℃, 更佳的为 0 ~ 25℃。所述的 Van Braun 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以检测反应完成为止, 一般为 1 ~ 3 小时。 所述的滴加可为本领域
     常规的滴加操作, 如通过恒压滴液漏斗或注射器等工具进行滴加。所述的滴加的速度较佳的控制在使反应液内温不超过 0℃。
     本发明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 通过改变加料方式, 将化合物 F 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 苄酯的溶液中, 使得 Van Braun 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化合物 F 可以完全反应, 同时氯甲酸苄 酯的用量也大为减少, 反应取得了较佳的效果, 并且后续的 Claisen 重排反应也具有很好 的选择性。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如式 D 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 骤:
     步骤 (1), 将化合物 F 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 进行 Van Braun 反应, 制 得化合物 E ;
     步骤 (2), 将步骤 (1) 所得化合物 E 进行 Claisen 重排反应, 即可。
     其中, 步骤 (1) 中所述的化合物 E 的制备方法同前所述。
     步骤 (2) 中, 所述的 Claisen 重排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均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的常 规方法和条件。本发明特别优选下述方法和条件 : 有机溶剂中, 将化合物 E 在 50 ~ 80℃的 条件下进行反应, 即可。其中, 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的常规溶剂, 较佳的为 二氧六环、 甲苯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佳的为四氢呋喃。 所述的反应的温度较佳的 为 65 ~ 70℃, 更佳的为四氢呋喃的回流温度。 所述的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以检测反应完成为 止, 一般为 2 ~ 3 小时。
     较佳地, 化合物 D 由下述方法制得 : 将步骤 (1) 所得反应混和物直接进行步骤 (2) 所述的 Claisen 重排反应, 即可。此即为通过一锅法制备化合物 D。该法简化了实验操作, 节约了反应的成本, 且总收率高于现有技术中单独进行两步反应的收率。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 在进行 Claisen 重排反应的同时, 通过常压蒸馏回收 溶剂四氢呋喃, 待四氢呋喃蒸完后, 再通过减压蒸馏回收氯甲酸苄酯, 从而提高了溶剂和试 剂的利用率, 也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 本发明中上述的各优选技术特征可任意组合, 即 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 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 本发明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中 VanBraun 反应能够进行完全、 同时减少了氯甲酸苄酯的用量, 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并且可在随后的 Claisen 重排反应中, 选择性地得到 2- 位的产物。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 通过一锅法简 化了操作过程, 减少了溶剂的用量, 提高了选择性, 降低了反应的成本, 减小了对环境的污 染, 为常山酮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 均市售可得。 实施例中所述的室温均指 20 ~ 35℃。 化合物 F 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 Takeuchi, et al.Synthesis, 1999, 10 : 1814。 实施例 1 化合物 G 的制备N2 保 护 下, 1.9g(20mmol)3- 羟 基 吡 啶 加 入 到 15ml 甲 苯 中, 再一次性加入 2.4ml(21mmol) 苄氯, 加热至回流, 不溶物逐渐消失, 溶液澄清。随着反应的进行, 溶液底部 有油状液体生成, 加热回流 1 小时, 停止加热, 冷却, 底部油状液体结为固体, 倾倒出上层溶 液, 固体用研钵研细, 再用乙酸乙酯洗涤三次, 然后用乙醚洗涤一次。 真空干燥, 得到化合物 G 4.0g, 收率 91%, 熔点 : 159 ~ 161℃ ( 文献值 : 159 ~ 160℃ )。
     实施例 2 化合物 F 的制备
     N2 保护下, 3.8g(17mmol) 化合物 G 溶于 10ml 甲醇, 加入 1.6ml(19mmol)3- 溴丙烯, 称取 0.60g(20mmol)80%的氢化钠, 分批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回流 4 小时, 冷至 0℃, 分批加 入 0.72g(19mmol) 硼氢化钠, 保持 0℃反应 30 分钟。反应结束, 用 3mol/l 的盐酸调节 pH 至 5 ~ 6, 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 pH 至 7 ~ 8, 乙酸乙酯萃取 (10ml×4), 合并有机相, 饱 和食盐水洗涤三次, 干燥, 蒸除溶剂, 得粗品 2.4g, 再用简易短硅胶柱快速洗脱 ( 洗脱剂 : 石 1 油醚 ), 得无色油状液体 2.3g, 收率 60%, 其结构鉴定数据如下 : H NMR(CDCl3) : δ2.16 ~ 2.19(2H, m), 2.52(2H, t, J = 5.7Hz), 2.95(2H, d, J = 1.3Hz), 3.60(2H, s), 4.20(2H, d, J = 5.5Hz), 4.66(1H, t, J = 3.8Hz), 5.18 ~ 5.20(1H, m), 5.27 ~ 5.31(1H, m), 5.91 ~ 5.97(1H, m), 7.24 ~ 7.35(5H, m)。
     实施例 3 化合物 D 的制备
     N2 保 护 下, 6ml(42mmol) 氯 甲 酸 苄 酯 溶 于 6ml 四 氢 呋 喃, 0 ℃ 下, 向其中滴加 2.40g(10.5mmol) 化合物 F 的 6ml 四氢呋喃溶液, 加完后, 保持 0 ℃反应 15 分钟, 升至室 温, 再搅拌 2 小时。缓慢升温至回流, 常压蒸馏回收四氢呋喃, 再减压蒸馏回收氯甲酸苄酯
     约 4ml,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 ( 洗脱剂 : 石油醚∶乙酸乙酯= 20 ∶ 1), 得到淡黄色粘稠 1 状液体 2.5g, 两步反应总收率 70%, 产物的结构鉴定数据如下 : H NMR(CDCl3) : δ1.88 ~ 1.93(2H, m), 2.41 ~ 2.52(2H, m), 3.22 ~ 3.26(1H, m), 4.07 ~ 4.19(1H, m), 4.58 ~ 4.69(1H, m), 5.04 ~ 5.15(4H, m), 5.15(2H, s), 5.51 ~ 5.75(1H, m), 7.29 ~ 7.36(5H, m)。
     实施例 4 化合物 C 的制备
     N2 保 护 下, 1.45g(5.3mmol) 化 合 物 D 溶 于 5ml 甲 醇, 冷 至 0 ℃ 以 下, 分批加入 0.24g(6.3mmol) 硼氢化钠, 保持 0℃以下搅拌约 1 小时至反应完全。 将反应液缓慢倒入 20ml 10%的盐酸中, 乙酸乙酯萃取 (5ml×4), 饱和食盐水洗涤 (3ml×3), 无水硫酸钠干燥, 蒸除 1 溶剂, 得淡黄色油状液体 1.33g, 收率 95%, 其结构鉴定数据如下 : H NMR(CDCl3) : δ1.44 ~ 1.53(2H, m), 1.61 ~ 1.75(2H, m), 2.26 ~ 2.41(2H, m), 2.66 ~ 2.71(1H, m), 3.74 ~ 3.93(2H, m), 4.43(1H, s), 4.90 ~ 5.06(4H, m), 5.65 ~ 5.66(1H, m), 7.19 ~ 7.30(5H, m)。
     实施例 5 化合物 D 的制备N2 保护下, 7.5ml(52.5mmol) 氯甲酸苄酯溶于 6ml 二氧六环, 0 ℃下, 向其中滴加 2.40g(10.5mmol) 化合物 F 的 6ml 二氧六环溶液, 加完后, 保持 0 ℃反应 15 分钟, 升温至 30℃, 再搅拌 2 小时。缓慢升温至 80℃, 保持 80℃反应。反应结束, 分别回收二氧六环及氯 甲酸苄酯, 残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 ( 洗脱剂 : 石油醚∶乙酸乙酯= 20 ∶ 1), 得到淡黄色粘 稠状液体 2.39g, 两步反应总收率 67%, 产物的结构鉴定数据同实施例 3。
     实施例 6 化合物 D 的制备
     N2 保 护 下, 9ml(63mmol) 氯 甲 酸 苄 酯 溶 于 6ml 甲 苯, -5 ℃ 下, 向其中滴加 2.40g(10.5mmol) 化合物 F 的 6ml 甲苯溶液, 加完后, 保持 -5℃反应。待 Van Braun 反应进 行完全, 缓慢升温至 50℃, 保持 50℃反应。反应结束, 分别回收甲苯和氯甲酸苄酯, 残余物 硅胶柱层析纯化 ( 洗脱剂 : 石油醚∶乙酸乙酯= 20 ∶ 1), 得到淡黄色粘稠状液体 2.46g, 两 步反应总收率 69%, 产物的结构鉴定数据同实施例 3。
     8

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0514A43申请公布日20110525CN102070514ACN102070514A21申请号201110042788922申请日20110223C07D211/7420060171申请人南通远航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地址226221江苏省启东市滨江精细化工园申请人华东理工大学72发明人陶晓春顾春俊蔡良珍赵韧董于虎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代理人薛琦钟华54发明名称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如式D或E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进行VANBRAUN反应,制得化合物。

2、E;步骤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E进行CLAISEN重排反应,即可。该方法使得VANBRAUN反应能够进行完全、同时减少了氯甲酸苄酯的用量,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并且可在随后的CLAISEN重排反应中,选择性地得到2位的产物。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通过一锅法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溶剂的用量,提高了选择性,降低了反应的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常山酮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6页CN102070517A1/1页21一种如式E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

3、液中,进行VANBRAUN反应,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F的溶液为化合物F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F的溶液中,化合物F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比为0208G/M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为氯甲酸苄酯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用量为化合物F摩尔量的36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的温度为530;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成为止。7一。

4、种如式D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进行VANBRAUN反应,制得化合物E;其中,所述的制备化合物E的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均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步骤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E进行CLAISEN重排反应,即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CLAISEN重排反应包括下列步骤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E在50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可。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LAISEN重排反应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甲苯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反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完成为止。10如权利要求。

5、7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所得反应混合物直接进行步骤2所述的CLAISEN重排反应,即可。权利要求书CN102070514ACN102070517A1/6页3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常山酮HALOFUGINONE,HAL是一种喹唑啉酮类生物碱,它是常山碱的卤代衍生物,一般常用其氢溴酸盐。常山酮具有强杀虫活性,对多种鸡球虫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饲料中添加3PPM浓度的常山酮可有效控制6种鸡艾美耳球虫,用药后能明显控制球虫病临床症状,并完全抑制卵囊排出,使环境不再被污染,从而减少再感染的可能性。参见JJOHNSON,E。

6、TAL,EXPPARASITOL,1970,2830;JGRANT,ETELPARASITOLOGYRESEARCH,1991,775950003随着对于常山酮药效及药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可以异性地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I型胶原纤维,是一种新型的I型胶原合成抑制剂参见GSPIRA,ETALJHEPATOL2002,37331。常山酮还可作为药物用于膀胱、前列腺、乳腺、皮肤、肺等癌症的治疗研究参见ZGARISH,ETALPROSTATE,2002,5173。00040005常山酮的合成有多种方法,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如下0006方法100070008其中,化合物B1中R为甲基或苄基。0009方法2。

7、00100011其中,化合物B1和B2都可通过化合物D制备0012说明书CN102070514ACN102070517A2/6页40013其中,化合物B1中R为甲基或苄基。0014因此,化合物D作为合成常山酮的关键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0015TAKEUCHI等人在SYNTHESIS,1999,101814中发表了化合物D和C的制备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00160017具体包括下列步骤0018步骤1,在3羟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滴入氯化苄,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过滤,所得固体用乙酸乙酯和乙醚洗涤,得到化合物G,收率90以上;0019步骤2,将化合物G和烯丙基溴溶于甲醇,分批加入氢化钠,加热回流4。

8、小时。冷至0左右,分批加入NABH4,室温下搅拌05小时。将反应液用10的盐酸酸化,再用饱和KHCO3溶液碱化,经乙酸乙酯萃取、干燥、过滤、浓缩、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化合物F,收率60以上;0020步骤3,0下,将56EQ氯甲酸苄酯滴加到化合物F的四氢呋喃THF溶液中,加完后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液倒入饱和KHCO3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干燥、过滤、浓缩、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正己烷乙酸乙酯03015,得到化合物E,收率90。此由烷氧羰基取代氮原子上苄基的反应,称为VANBRAUN反应;0021步骤4,氩气保护下,将化合物E溶于乙腈,室温下,滴加BF3OET2溶液,保持室温搅拌15小时即发生。

9、CLAISEN重排反应。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倒入饱和KHCO3溶液中,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正己烷乙酸乙酯31,得到化合物D,收率73;说明书CN102070514ACN102070517A3/6页50022步骤5,将化合物D溶于甲醇,分批加入NABH4还原,经后处理得到化合物C,收率97。0023上述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陷0024A步骤3中,VANBRAUN反应所用的氯甲酸苄酯量很大,是化合物F物质的量的6倍左右,即便如此,原料也无法完全反应。过量的氯甲酸苄酯的存在,给产品的柱层析分离带来很大的困难,需要用到较长的层析柱,进行长时间的梯度洗脱才能分离到纯品,反应的可重复性也差;002。

10、5B步骤3中,VANBRAUN反应所用的过量的氯甲酸苄酯没有进行回收,该试剂价格较贵,增加了反应的成本,而且氯甲酸苄酯的毒性较大、具有刺激性气味,大量制备化合物E时,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0026C步骤4中,CLAISEN重排反应的溶剂乙腈毒性较大,且未进行回收,在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也增加了反应成本。发明内容002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中存在的氯甲酸苄酯的用量过多、反应难以进行完全、后处理困难、收率不高、需要用到毒性较大的溶剂,成本较高、污染严重,不利于大规模制备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新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得VANBRAUN反应能够进。

11、行完全、同时减少了氯甲酸苄酯的用量,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并且可在随后的CLAISEN重排反应中,选择性地得到2位的产物。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通过一锅法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溶剂的用量,提高了选择性,降低了反应的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常山酮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0028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E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进行VANBRAUN反应,即可。00290030其中,所述的VANBRAUN反应的方法和条件除加料方式之外,均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的常规方法和条件。本发明特别优选下述方法和条件其中,所述的化合物F的溶液较。

12、佳的为化合物F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的为化合物F的四氢呋喃溶液。所述的化合物F的溶液中,化合物F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比较佳的为0208G/ML,更佳的为04G/ML。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溶液较佳的为氯甲酸苄酯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氧六环溶液和甲苯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的为氯甲酸苄酯的四氢呋喃溶液。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氯甲酸苄酯与溶剂的体积比较佳的为052ML/ML,更佳的为1ML/ML。所述的氯甲酸苄酯的用量较佳的为化合物F摩尔量的36倍,更佳的为4倍。所述的VANBRAUN反应的温度较佳的为530,更佳的为025。所述的VANBRAUN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以检。

13、测反应完成为止,一般为13小时。所述的滴加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滴加操作,如通过恒压滴液漏斗或注射器等工具进行滴加。所述的滴加的速度较佳说明书CN102070514ACN102070517A4/6页6的控制在使反应液内温不超过0。0031本发明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加料方式,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使得VANBRAUN反应能够充分进行,化合物F可以完全反应,同时氯甲酸苄酯的用量也大为减少,反应取得了较佳的效果,并且后续的CLAISEN重排反应也具有很好的选择性。0032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如式D所示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0033步骤1,将化合物F的溶液滴加到。

14、氯甲酸苄酯的溶液中,进行VANBRAUN反应,制得化合物E;0034步骤2,将步骤1所得化合物E进行CLAISEN重排反应,即可。00350036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化合物E的制备方法同前所述。0037步骤2中,所述的CLAISEN重排反应的方法和条件均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的常规方法和条件。本发明特别优选下述方法和条件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E在508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可。其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可为本领域此类反应的常规溶剂,较佳的为二氧六环、甲苯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的为四氢呋喃。所述的反应的温度较佳的为6570,更佳的为四氢呋喃的回流温度。所述的反应的时间较佳的以检测反应完成为止,一般为。

15、23小时。0038较佳地,化合物D由下述方法制得将步骤1所得反应混和物直接进行步骤2所述的CLAISEN重排反应,即可。此即为通过一锅法制备化合物D。该法简化了实验操作,节约了反应的成本,且总收率高于现有技术中单独进行两步反应的收率。0039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在进行CLAISEN重排反应的同时,通过常压蒸馏回收溶剂四氢呋喃,待四氢呋喃蒸完后,再通过减压蒸馏回收氯甲酸苄酯,从而提高了溶剂和试剂的利用率,也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0040在不违背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本发明中上述的各优选技术特征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0041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0。

16、042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常山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中VANBRAUN反应能够进行完全、同时减少了氯甲酸苄酯的用量,提高了反应的效率,并且可在随后的CLAISEN重排反应中,选择性地得到2位的产物。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通过一锅法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溶剂的用量,提高了选择性,降低了反应的成本,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为常山酮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体实施方式0043下面用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说明书CN102070514ACN102070517A5/6页70044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或试剂除特别说明之外,均市售可得。0045实施例中所述的室温均指2035。

17、。0046化合物F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TAKEUCHI,ETALSYNTHESIS,1999,101814。0047实施例1化合物G的制备00480049N2保护下,19G20MMOL3羟基吡啶加入到15ML甲苯中,再一次性加入24ML21MMOL苄氯,加热至回流,不溶物逐渐消失,溶液澄清。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底部有油状液体生成,加热回流1小时,停止加热,冷却,底部油状液体结为固体,倾倒出上层溶液,固体用研钵研细,再用乙酸乙酯洗涤三次,然后用乙醚洗涤一次。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G40G,收率91,熔点159161文献值159160。0050实施例2化合物F的制备00510052N2保护下,38G1。

18、7MMOL化合物G溶于10ML甲醇,加入16ML19MMOL3溴丙烯,称取060G20MMOL80的氢化钠,分批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回流4小时,冷至0,分批加入072G19MMOL硼氢化钠,保持0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用3MOL/L的盐酸调节PH至56,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至78,乙酸乙酯萃取10ML4,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三次,干燥,蒸除溶剂,得粗品24G,再用简易短硅胶柱快速洗脱洗脱剂石油醚,得无色油状液体23G,收率60,其结构鉴定数据如下1HNMRCDCL32162192H,M,2522H,T,J57HZ,2952H,D,J13HZ,3602H,S,4202H,D,J55。

19、HZ,4661H,T,J38HZ,5185201H,M,5275311H,M,5915971H,M,7247355H,M。0053实施例3化合物D的制备00540055N2保护下,6ML42MMOL氯甲酸苄酯溶于6ML四氢呋喃,0下,向其中滴加240G105MMOL化合物F的6ML四氢呋喃溶液,加完后,保持0反应15分钟,升至室温,再搅拌2小时。缓慢升温至回流,常压蒸馏回收四氢呋喃,再减压蒸馏回收氯甲酸苄酯说明书CN102070514ACN102070517A6/6页8约4ML,残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得到淡黄色粘稠状液体25G,两步反应总收率70,产物的结构鉴定数据如。

20、下1HNMRCDCL31881932H,M,2412522H,M,3223261H,M,4074191H,M,4584691H,M,5045154H,M,5152H,S,5515751H,M,7297365H,M。0056实施例4化合物C的制备00570058N2保护下,145G53MMOL化合物D溶于5ML甲醇,冷至0以下,分批加入024G63MMOL硼氢化钠,保持0以下搅拌约1小时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缓慢倒入20ML10的盐酸中,乙酸乙酯萃取5ML4,饱和食盐水洗涤3ML3,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溶剂,得淡黄色油状液体133G,收率95,其结构鉴定数据如下1HNMRCDCL31441532H。

21、,M,1611752H,M,2262412H,M,2662711H,M,3743932H,M,4431H,S,4905064H,M,5655661H,M,7197305H,M。0059实施例5化合物D的制备00600061N2保护下,75ML525MMOL氯甲酸苄酯溶于6ML二氧六环,0下,向其中滴加240G105MMOL化合物F的6ML二氧六环溶液,加完后,保持0反应15分钟,升温至30,再搅拌2小时。缓慢升温至80,保持80反应。反应结束,分别回收二氧六环及氯甲酸苄酯,残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得到淡黄色粘稠状液体239G,两步反应总收率67,产物的结构鉴定数据同实施例3。0062实施例6化合物D的制备00630064N2保护下,9ML63MMOL氯甲酸苄酯溶于6ML甲苯,5下,向其中滴加240G105MMOL化合物F的6ML甲苯溶液,加完后,保持5反应。待VANBRAUN反应进行完全,缓慢升温至50,保持50反应。反应结束,分别回收甲苯和氯甲酸苄酯,残余物硅胶柱层析纯化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201,得到淡黄色粘稠状液体246G,两步反应总收率69,产物的结构鉴定数据同实施例3。说明书CN1020705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