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29165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14081.5

申请日:

2009.04.24

公开号:

CN102083702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47/06申请日:20090424|||公开

IPC分类号:

B65D47/06; B65D77/24; B65D83/06

主分类号:

B65D47/06

申请人: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发明人:

斋藤刚史; 佐佐木规行; 后藤雅士; 寺山卓; 竹内大司; 内藤丰晃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8.04.24 JP 2008-114576; 2008.04.24 JP 2008-11457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杨宏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在改装作业时不会洒落内容物,并可易于朝其他容器进行装入的包装容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被嵌入具有开放端、底部以及侧壁的筒形容器本体,用于将内容物移入保存容器。该包装容器由漏斗部件(201)和容器本体构成,该漏斗部件包括:漏斗(220),直径从宽口侧朝向窄口侧变窄;以及多条肋(228),从漏斗(220)的窄口侧的开口部(222)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并架设窄口侧的开口部(222)内面的一部分及其他一部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漏斗部件, 被嵌入具有开放端、 底部以及侧壁的筒形容器本体中, 构成用于将内 容物移入保存容器的包装容器, 其特征在于 : 该漏斗部件包括 : 漏斗, 直径从宽口侧朝向窄口侧变窄 ; 以及 多条肋, 从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 并架设窄口侧的开口部 内面的一部分及其他的一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部件, 其特征在于 : 相邻的一对肋形成同一中心角。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漏斗部件, 其特征在于 : 该漏斗部件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一对肋的多条横肋。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漏斗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条横肋与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构成同心圆。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漏斗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条横肋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构成同一平面。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漏斗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条横肋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和所述肋中的由所述多条横肋所构成的圆所包含 的部分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构成同一平面。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所述的漏斗部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肋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比包含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端面的平面更位于所述宽口 侧。
8: 一种包装容器, 用以包装粉末状或液状的材料, 将所述材料移入保存容器, 其特征在 于: 该包装容器包括 : 筒形容器本体, 具有开放端和底部 ; 以及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部件, 被嵌入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
9: 一种包装体, 用以将内容物移入保存容器, 其特征在于 : 该包装体包括 : 筒形容器本体, 具有开放端和底部 ; 以及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漏斗部件, 被嵌入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 ; 被充填在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的粉末状或液状的材料 ; 以及 膜片, 将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密封, 并因来自外部的按压而断裂。

说明书


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体, 更具体地说, 涉及用以包装粉 末状或液状材料, 并将内容物移到其他容器的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体。
     背景技术 为了可保持保存时的密封性, 一般是以将速溶咖啡等粉末状食品充填到如带盖的 瓶子那样的密封性较高的包装容器内这样的状态来销售的。并且, 为了再次充填内容物以 再次利用保存容器的目的, 简单包装内容物的改装用包装体也被众所周知。作为这样的改 装用包装体的包装容器, 例如小袋或报纸袋、 杯状容器被广为应用。
     并且, 在专利文献 1 ~ 3 中, 记载有一种为了加强轻量且易丢弃的纸制杯容器, 而 将树脂制加强环安装在杯容器的开口部的结构。
     [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公昭 63-24464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2] 日本特开平 8-58764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3] 日本特开 2002-264918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4] 日本专利第 2895556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5] 日本特开 2009-7072 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从小袋等现有改装用包装体向保存容器所进行的内容物的再次充填, 例如是通过 将已开封的改装用包装体的开口部紧靠在保存容器的开口部, 来使内容物逐渐流入保存容 器内的。不过, 在此改装作业中, 有时会因内容物洒落而污染手或周围的情况, 不能说便于 使用。
     因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装容器及使用此包装容器的包装体, 该包装容器 可简单地向其他容器进行内容物的改装, 而且可维持保管及运送、 和改装时的内容物的质 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 其用于嵌入具有开放端、 底部以及侧壁的筒形容器本 体, 将内容物移到保存容器中。 该包装容器由漏斗部件和容器本体结构, 该漏斗部件包括漏 斗, 直径从宽口侧向窄口侧变窄 ; 以及多条肋, 从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的中心呈放射状地 延伸, 架设窄口侧的开口部内面的一部分及其他部分。
     ( 发明的效果 )
     使用本发明, 由于可在将容器本体内所收纳的漏斗的开口部插入其他容器内的状 态下进行内容物的改装, 因此可构成易于进行改装作业的包装容器。
     附图说明
     图 1 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 2 为图 1 所示的包装体的分解立体图。图 3 为图 1 所示的 III-III 线的剖面图。
     图 4 为图 2 所示的膜片的平面图。
     图 5 为图 4 所示的 V-V 线的剖面图。
     图 6 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 7 为图 6 所示的 VII-VII 线的剖面图。
     图 8 为表示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一实施例, 为沿着图 9 中 A-A 线的剖面图。
     图 9 为图 8 的盖的底面图。
     图 10 为包含取出适用图 8 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容器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放 大图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 11 为图 10 的容器处于闭合时容器的一端的剖面图。
     图 12 为图 8 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 为表示向水瓶补充内容物前的 盖、 容器以及水瓶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 13 为图 12 所示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 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 14 为图 8 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 为表示对水瓶补充内容物的途中 的盖、 容器以及水瓶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 15 为图 14 所示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 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 16 为作成 6 个应力集中部时对应于图 9 的盖的底面图。
     图 17 表示第 2 实施例的盖的结构, 为沿着图 18 中 A-A 线的剖面图。
     图 18 为图 17 的盖的底面图。
     图 19 表示第 3 实施例的结构, 为对应于图 17 的剖面图。
     图 20 为与表示比较例的图 19 相对应的剖面图。
     图 21 为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第 4 实施例的底面图。
     图 22 为沿着图 21 图中 A-A 线的剖面图。
     图 23 表示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第 5 实施例的结构, 对应于图 22 的剖面图。
     图 24 为包含取出适用图 21 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容器的一部分, 放大显示的放大 图的整体分解立体图。
     图 25 为图 23 的容器处于闭合时该容器的一端的剖面图。
     图 26 为表示容器本体、 盖以及保护盖的关系的其他结构的对应于图 25 的剖面图。
     图 27 为表示容器本体的叠层结构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剖面图。
     图 28 为本发明的第 6 实施例所涉及的漏斗部件的立体图。
     图 29 为图 28 所示的 A2-A2′线的剖面图。
     图 30 为表示将图 28 所示的漏斗部件安装于容器本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 31 为第 6 实施例所涉及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 32 为图 31 所示的 B2-B2′线的剖面图。
     图 33 为表示设置于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内部的肋的其他例子的平面图。
     图 34 为本发明的第 7 实施例的具有盖体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 35 为图 34 所示的包装体的俯视图。
     图 36 为图 35 所示的 A3-A3′线的剖面图。
     图 37 为图 34 所示的盖体的背面图。
     图 38 为图 37 所示的 B3-B3′线的剖面图。
     图 39 为本发明的第 8 实施例所涉及的具有盖体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 40 为图 39 所示的 C3-C3′线的割面图。
     ( 符号的简单说明 )
     1- 包装体 ; 2- 包装容器 ; 3- 膜片 ; 5- 粉体 ; 7- 容器 ; 8- 漏斗部件 ; 10- 容器本体 ; 11- 开放端 ; 17- 侧壁 ; 20- 漏斗 ; 101- 改装用容器 ; 102- 容器本体 ; 102A- 开口部 ; 103- 漏 斗 (hopper) ; 104- 盖 ; 104A- 下层部 ; 104B- 上层部 ; 105- 保护盖 ; 106- 弯曲部 ; 106A- 阶 梯; 107- 最内层 ; 108- 密封剂层 ; 110- 金属箔层 ; 111- 外侧的层 ; 113- 应力集中部 ; 114- 铝 箔; 118- 剥离剂层 ; 118A- 剥离面 ; 119- 水瓶 ; 130- 粘结层 ; 131- 周缘 ; 133- 外端 ; 136- 纸 层; 201- 漏斗部件 ; 210- 包装容器 ; 211- 包装体 ; 220- 漏斗 ; 221、 222- 开口部 ; 223- 锥部 ; 224- 第一直部 ; 225- 引导部 ; 226- 第二直部 ; 227- 突出部 ; 228- 肋 ; 229- 环 ; 230- 侧壁 ; 231- 开口 ; 232- 柱部 ; 233- 安装部 ; 234- 角落部 ; 240- 肋 ; 241- 肋端面 ; 250- 容器本体 ; 260- 内容物 ; 270- 膜片 ; 301- 包装体 ; 302- 包装容器 ; 303- 膜片 ; 304- 盖体 ; 309- 切断线 ; 310- 容器本体 ; 312- 凸缘 ; 320- 漏斗 ; 321- 开口部 ; 330- 顶板 ; 331- 侧壁 ; 332- 放射状肋 ; 334- 横肋 ; 335- 横肋 ; 336- 缺口 ; 337- 突起 ; 339- 缝隙 ; 340- 突起。 具体实施例
     <1. 基本结构 >
     首先, 边参照图 1 ~图 7, 边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基本结构。
     图 1 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 2 为图 1 所示的包装 体的分解立体图。并且, 图 3 为图 1 所示的 III-III 线的剖面图。
     包装体 1 为包装粉末状或液状材料, 并用作将内容物再次充填于其他保存容器中 的改装用包装体, 具有包装容器 2、 被充填于包装容器 2 内部的内容物 5、 以及使包装容器 2 的开放端 11 密封的膜片 3。此外, 为了保护膜片 3, 在包装容器 2 安装有以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或聚丙烯 (PP) 等形成的上盖 4。内容物 5 只要具有流动性, 并不作特别限定, 本发 明所涉及的包装容器 2 可适用于粉状、 粒状、 液状等各种材料。
     包装容器 2 包括一端开放的筒形容器本体 10 ; 和包含有被收容于容器本体 10 内 部的漏斗 20 的漏斗部件 8。
     容器本体 10 具有侧壁 17、 底部 16 和开放端 11。在本实施例中, 容器本体 10 是通 过将矩形的薄片材料卷起, 使局部重叠, 并将重叠部分粘在一起而形成为筒形的。 容器本体 10 的底部 18 由圆形底板 19、 及夹入底板 19 的外周部并保持的折回部 18 构成。另一方面, 在容器本体 10 的开放端 11, 通过将侧壁 17 的一部分向外侧弯曲并卷入成环形形成卷曲部 12。
     容器本体 10 的形成材料虽无特别限定, 但是考虑到容器的轻量化或丢弃的容易 性、 省资源化, 最好以用纸作为主体的材料。例如, 在食品的包装用途中, 可利用薄片材 料, 其是从成为容器本体 10 的内面的侧依序将低密度聚乙烯 (LDPE)、 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 铝箔以及纸叠层而形成的, 具有高气体阻断性 ( 特别是阻断氧、 水蒸汽、 芳香成分等 来自内容物的挥发成分的性质 )。
     漏斗部件 8 是指由具有直径往一端变窄的部分的漏斗和与漏斗一体化的部件所构成的部件。图 1 ~图 3 举例所示的漏斗部件 8 包括漏斗 20、 及与漏斗部件 8 的宽口部分 相连接的圆筒形侧壁 22, 从容器本体 10 的开放端 11 插入内部, 而被嵌入收纳容器 10。如 后述所示, 漏斗 20 为设置成易于将内容物 5 改装入其他容器的漏斗, 配置成直径朝向开放 端 11 变窄。 漏斗 20 的锥角 α 是相应于内容物的流动性而适当设定的, 当内容物为粉体时, 至少设定成 20 ~ 45°, 最好设定成 20°。
     漏斗部件 8 例如既可利用 HDPE 或 PP 等树脂材料进行一体成型, 也可使通过纸或 树脂、 纸混合树脂等分开形成的漏斗 20 及侧壁 22 彼此连接在一起来构成。当利用树脂或 纸混合树脂时, 漏斗部件 8 例如也可通过射出成形而形成。漏斗 20 或漏斗部件 8 的形状或 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图 1 ~图 3 的例子, 可以有各种变化。
     图 4 为图 2 所示的膜片的平面图, 图 5 为图 4 所示的 V-V 线的剖面图。
     膜片 3 用以在将材料充填于包装容器 2 后, 将包装容器 2 的开放端 11 密封, 相应 于包装容器 2 的用途, 可利用由单一层所构成的薄片材料或由多层叠层的薄片材料。当包 装容器 2 的内容物为食品时, 最好以具有气体阻断性的材料来形成膜片 3。
     具体地说, 如图 5 所示, 膜片 3 由被密封于包装容器 2 的密封剂层 31、 被叠层于密 封剂层 31 上的树脂层 32 以及经由粘结剂层 33 粘结于树脂层 32 上的金属箔层 34 构成。 例 如, 可以用聚乙烯形成密封剂层 31, 以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 形成树脂层 32, 以铝形成金 属箔层 34。构成膜片 3 的层的叠层数或叠层方法并不作特别限定, 可以任意。 在膜片 3 形成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 6 条切断线 30, 以在因来自外部的按压而造 成张力超过规定大小时发生断裂。如图 4 及图 5 所示, 切断线 30 形成为在膜片 3 的厚度方 向上, 仅切断密封剂层 31 及树脂层 32, 并且在膜片 30 的延伸方向上, 画虚线。
     切断线 30 是用以调整膜片 3 的断裂强度的, 可相应于施加在膜片 3 的按压力, 而 任意地设定条数或线形状、 切断位置的长度及深度。作为切断线 30 的理想条数, 最好从中 心呈放射状地设置 3 ~ 10 条。切断线 30 既可为直线状, 也可为曲线状。并且, 在膜片 3 的 延伸方向上, 切断线 30 未必一定是虚线状的折叠线, 可以形成为画实线。
     图 6 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 7 为图 6 所示的 VII-VII 线的剖面图。更具体地说, 在图 6 及图 7 中, (a) 表示膜片断裂前的状态, (b) 表示 膜片断裂后的状态。
     在将包装体 1 内的内容物 5 再次充填于其他容器 7 时, 首先, 如图 6(a) 及图 7(a) 所示, 使已拆下上盖的包装容器 2 倒立, 并使膜片 3 抵接在保存容器 7 的开口部。此时, 由 于漏斗 20 的窄口侧的开口部配置于保存容器 7 的开口范围内, 因此使包装容器 2 的中心与 保存容器 7 的中心对准。
     接着, 将包装体 1 的底部向图的箭号方向压下。此时, 虽然膜片 3 随着包装容器 2 的按压, 而从漏斗 20 及保存容器 7 的开口部承受按压力, 但是当膜片 3 的张力超过规定断 裂强度时, 如图 6(b) 及图 7(b) 所示, 膜片 3 断裂。膜片 3 断裂时, 随着施加在包装容器 2 的按压力, 漏斗 20 向容器 7 的内部插入, 而断裂的膜片 3 被折入由漏斗 20 和侧壁 22 所夹 的空间内。结果是由于漏斗 20 外侧的开口部成为大开的状态, 因此内容物 5 随着重力而沿 着漏斗 20 的锥部流入容器 7 的内部。
     如上述说明所示,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容器 2 及使用此包装容器的包装体 1, 通过使膜片 3 和容器 7 的开口相向, 并将包装容器 2 向保存容器 7 按压, 来几乎在膜片 3 断
     裂的同时, 使漏斗 20 的开口部插入保存容器 7 内。由于包装容器 2 内的内容物 5 通过漏斗 20 而被引导到保存容器 7 的内部, 因此在改装作业时可防止内容物 5 飞散或洒落。 故而, 根 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包装容器 2 及包装体 1, 可易于进行内容物的改装。
     并且, 包括保管及运送时在内, 直到改装时为止, 均通过膜片 3 和包装容器 2 进行 密闭, 因此可将内容物的品质保持到直接使用之前 ( 香味或味道等 )。
     <2. 盖材 ( 膜片 ) 的结构 >
     以下, 在第 1 ~第 3 实施例中说明盖材 ( 膜片 ) 的结构。
     此外, 本发明基本上是被密封于纸杯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可适用于所有通过弄破 盖来开封的形态。因此, 不用说并不限定于如下实施例所记载的结构。
     ( 第 1 实施例 )
     首先, 如图 10、 图 11 所示, 改装用容器 101 由容器本体 102、 漏斗 103、 具有阻断性 的盖 104 以及保护盖 105 构成。
     容器本体 102 为有底的圆筒形, 基材使用矩形的纸片。该纸制的圆筒是由从其最 外层向内依次将纸、 聚乙烯、 铝箔、 聚乙烯对苯二酸盐以及聚乙烯叠层而成的复合叠层片制 成。用于完全阻断湿气或透气。内面的聚乙烯树脂用于确保与盖 104 的粘结性。处理的手 段采用周知的技术。例如为叠层或涂接等一般的手法。如上所示, 在制作容器本体 102 时, 将已被表面处理的矩形的纸片卷成筒形, 并使左右两侧重叠, 再使该重叠部作为粘结部适 当地粘结。粘结手段适当地采用周知的手段, 如使用粘结剂、 或进行热熔接。如图 10、 图 11 所示, 上端形成向外侧卷入成环形的环形卷入部 106( 以下只称为卷曲部 )。 因此, 在该卷曲 部 106 的上面, 在所述两侧的重叠部, 在上下方向一定产生段差 106A。由于该段差 106A 损 害气密性, 所以其处理很重要。 如图 10、 图 11 所示, 在该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内, 被嵌入圆筒形的漏斗 103。该漏斗 103 以与所述容器本体 102 相同的材料或厚度被设定为 0.8mm 的高密度聚乙 烯 (HDPE)、 聚丙烯等适当的树脂材料形成。该漏斗 103 在周围具备有直的上升壁 103A, 其 在上端不具备有向外的凸缘。该上升壁 103A 的上端设为与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的 上端, 即卷曲部 106 的上端面 106B 相同的高度位置, 被嵌入该开口部 102A 内。并且, 具备 从该上升壁 103A 的下端缘一体地朝向上方且中央依次倾斜的漏斗 103B。 该漏斗 103B 的锥 角 a 被设定成至少 20 ~ 45°, 最好设定成 20°。
     漏斗 103 是使其漏斗 103B 上端的位置与该上升壁 103A 及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上端的位置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 而被嵌入该开口部 102A 的。也就是说, 位置对准成 可配置于大致同一平面。在该漏斗 103 被嵌入后, 被适当地固定在开口部 102A 的内周面。 固定的手段是适当地采用热熔接、 高频焊接、 使用粘结剂等最佳手段。
     在该漏斗 103 的上端以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进行密封。如图 8 所示, 该具有阻断 性的盖 104 由下层部 104A、 上层部 104B 以及将两者粘结成可剥离的剥离剂层 ( 后述 ) 所叠 层的复合片构成。首先, 下层部 104A 由最内层 107 和金属箔层 110 构成, 该最内层 107 由 包含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树脂层构成, 金属箔层 110 经由粘结层 ( 后述 ) 粘结在该 最内层 107 的树脂层的外侧。作为上层部 104B 的外侧的层 111 是以纸为主体构成的。在 所述下层部 104A 的所述金属箔层 110 的外侧, 所述上层部 104B 经由剥离剂层 118( 后述 ) 粘结而构成。此外, 在所述最内层 107, 从其中央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条应力集中部 113, 由
     于应力集中部 113, 包括所述最内层 107 在内, 金属箔层 110 易于破裂, 因此较易于开封。
     更具体地说明以上结构。最内层 107 的最下层为 40μm 的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 聚乙烯 : LLDPE) 的密封剂层 108。并且, 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上面, 隔着 20μm 的 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2 而叠层有 12μm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并且, 属金属箔层 110 的基材的金属箔采用 9μm 的铝箔 114。在该铝箔 114 的 下面, 隔着 15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 而粘结叠层有所述 最内层 107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 因此, 该挤制树脂薄膜 115 发挥作为最内层 107 与金属箔层 110 的粘结层的功能。并且, 粘结叠层在所述铝箔 114 的外侧的上层部 104B 即 外侧的层 111 采用基重 52.3g/m2 的纸层 116。在该纸层 116 的下面叠层 15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7。该挤制树脂薄膜 117 和所述铝箔 114 经由使 用剥离添等的剥离剂层 118 相粘结, 形成为复合片。该复合片的处理手段除了上述以外, 还 采用周知的技术, 如叠层或涂接等一般的手法。 并且, 作为剥离剂层 118, 采用剥离漆 ( 涂满 氯化橡胶系的物质 ) 或粘结漆 ( 点状地涂接氯化橡胶系的物质 )。剥离漆也可采用一种以 上、 2 层以上的组合。涂接的形态可以是全涂或点状。
     所述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厚度是在 30 ~ 200μm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的, 其上的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 112 的厚度是在 5 ~ 50μm 范围的厚度内进行适当选择的。 并且, 金属箔层 110 的铝箔 114 的厚度从 6 ~ 50μm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该铝箔 114 下面的所述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 从 5 ~ 50μm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并且, 纸层 116 最好从基重 30 ~ 200g/m2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而且, 被叠层在该纸层 116 下面的 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7 从 5 ~ 50μm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 剥离剂层 118 采用剥离漆或粘结漆。剥离漆为涂满, 而粘结漆是涂布成点状。
     此外, 被叠层在所述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所述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 从 5 ~ 50μm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不过, 该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 只要根据需要进 行设置即可。
     如图 10、 图 11 所示, 以上的盖 104 的整体形状的直径与所述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 部 102A 大致相同, 具体而言, 呈约 90mmφ 的圆形。并且, 其周缘部 131 适当地被粘结在容 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的上端, 即卷曲部 106 的上端面 106B。一般是被热熔接。虽然也 可被粘结在所述漏斗 103 的上升壁 103A 的上端面, 但是采用只是与该漏斗 103 的所述漏斗 103B 的上端缘, 即开口部 103B1 的上缘接触的结构。
     此外, 如图 8 ~图 10 所示, 在该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设置有从中央朝向放射方向, 在圆周方向大致等间隔, 作为应力集中部 113 的三条折叠线或切割线 ( 在图例中为折叠 线 )。设置的范围到达最内层 107 及所述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由于作为该应力集 中部 113 的折叠线或切割线, 而使得包含所述最内层 107 在内, 金属箔层 110 也易于破裂, 较易于开封。如图 9 所示, 折叠线或切割线是将折叠线的长度设定为 9mm, 将连接处设定为 1mm。此外, 3 条是用以达成本发明的所要的目的的最低限度的条数。并且, 虽然取决于盖 104 的大小, 但最佳的上限为 10 条。当为 11 条以上时, 相反可能会使该盖 104 的强度变弱, 并不理想。较理想的为 3 ~ 10 条 ( 图 16 示出了 6 条的例子 )。
     保护盖 105 采用将与该容器本体 102 相同的材料或厚度设定为约 0.8mm 左右的高 密度聚乙烯 (HDPE)、 聚丙烯等合适的树脂。如图 10、 图 11 所示, 外嵌于所述容器本体 102的开口部 102A, 以保护所述盖 104, 同时保持内部卫生。
     将粉状的即溶咖啡 P 收容在本发明的所述改装用容器 101 内部的作业一般是经由 漏斗 103 的开口部 103B1 进行的。
     其次, 说明如该结构的第 1 实施例的改装用容器 101 的使用方法。
     首先, 拆下保护盖 105。 由于盖 104 露出, 因此用指尖捏住为上层部 104B 的外侧的 层 111 的缘部, 并将其向上方拉起。由于该拉起, 使得外侧的层 111 因作为剥离层的剥离剂 层 118 而从下面的金属箔层 110 的铝箔 114 剥落。此时, 由于发生剥离声, 所以可加强未使 用性 (virgin) 的印象。接着, 如图 12 及图 13 所示, 使容器本体 102 的上下颠倒, 并将漏斗 103 的漏斗 103B 紧靠在可内嵌于为补充用容器的一例的宽口瓶 119 的圆筒形口部 119A。 虽 然容器本体 102 内的即溶咖啡 P 从漏斗 103 还向漏斗 103B 内流下, 但是由盖 104 所保持。 然后, 如图 14 及图 15 所示, 对容器本体 102, 以将其漏斗 103B 向宽口瓶 119 的口部 119A 压 入的方式施加按压力。该按压力作为用于从宽口瓶 119 的口部 119A、 一般是从本体成圆筒 形上升的筒上部分压破盖 104 的力发挥作用。即, 该宽口瓶 119 的口部 119A 将盖 104 向上 压, 作为将其压入漏斗 103 的上升壁 103A 与漏斗 103B 之间的剖面三角形上的空间 S 内的力 发挥作用。由于被施加了该按压力的盖 104, 是呈放射状地设置应力集中部 113 即折叠线, 因此很容易立即沿着该折叠线断裂分割成多个分割片。同时, 该漏斗 103B 进入宽口瓶 119 的口部 119A 内。结果是所述漏斗 103 的漏斗 103B 的开口 103B1 打开, 容器本体 102 内的 即溶咖啡 P 通过漏斗 103 的漏斗 103B 而被导向中心, 一下子被引导流入宽口瓶 119 内。将 已完成对宽口瓶 119 的补充的该改装用容器 101 丢弃。图中 102B 为容器本体 102 的底部。
     因此, 内嵌于宽口瓶 119 的口部 119A 的漏斗 103B 使即溶咖啡 P 朝宽口瓶 119 内 引导流下, 不会向宽口瓶 119 的外部溢出。并且, 也不会过度地接触外气, 因此可尽可能地 减少香味或味道受损。
     进行所完成的盖的性能测试的结果是中央部分被理想地压破。需提一下, 压破强 度为 100N 以下。 并且, 在使用纸杯的开口部 102A 的段差 106A 的渗透液检查实验中, 完全没 有发现泄漏的发生。此外, 在高温保存时也没有发现盖从纸杯的开口部 102A 剥离的例子。 并且, 整个盖的阻断性得到了并不逊色于铝盖的结果。与热熔盖相比, 完全没有发生臭气。 此外, 进行相当于 2000 公里的运送实验来对折叠线的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 由于以纸为主 体的外侧的层 111 的存在, 任何实验品都未发生折叠线的破裂。
     象这样, 盖 104 的最内层具备有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的密封剂层 108。因此, 无论纸杯特有的开口部 102A 的段差 106A 是否存在, 在以盖 104 将纸杯的开口 部 102A 直接密封的情况下, 都可理想地进行密封。结果是可充分地确保气密性。此外, 由 于没有采用热熔, 所以可得到安定的密封性, 还可消除臭气的影响。并且, 尽管是内侧具备 有应力集中部 113 的盖 104, 仍可从外部撞击或按压力确实地保护内侧的金属箔层 110 或最 内层 107, 可提供安全性较高的盖 104。并且, 若在通过该应力集中部 113 压破该盖 104 的 作业之前, 将以该纸为主体的外侧的层 111 剥离时, 则会产生轻快的剥离声, 可加强未使用 性的印象。
     ( 第 2 实施例 )
     如图 17 所示, 第 2 实施例所示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由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为主体的下层部 104A 和以金属箔层 110 为主体的上层部 104B 经由剥离剂层 118 叠层的复合片构成。最内层 107 的最下层为 40μm 的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的密封剂 层 108。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上面, 隔着 20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2 而叠层有将 12μm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并且, 作为金属箔 层 110 的基材的金属箔采用 7μm 的铝箔 114。在该铝箔 114 的下面叠层有 20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 另一方面, 上面隔着 15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 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20 而叠层有 12μm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21。并且, 所述最下层 107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 和上层部 104B 最下面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 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 经由所述剥离剂层 118 相粘结。作为该剥离剂层 118, 采 用剥离漆 ( 涂满氯化橡胶系的物质 ) 或粘结漆 ( 点状地涂接氯化橡胶系的物质 )。剥离漆 也可采用一种以上、 2 层以上的组合。涂接的形态可以为全涂或点状。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 如下结构 : 在所述最内层 107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 的上面, 首先, 涂满氯化橡胶系 的剥离漆, 然后在其上点状地涂接氯化橡胶系的粘结漆。
     在以上结构中, 下层部 104A 可以采用铝箔或塑胶薄膜, 甚至可以采用纸等的叠层 体。 并且, 也可不采用这些, 而只是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的密封剂层 108。 此 外, 在上层部 104B 中, 根据需要而采用铝箔单体或塑胶薄膜、 纸等的叠层体。铝箔采用 6 ~ 50μm 范围的。铝箔 114 下面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 可采用 5 ~ 50μm 范围的。 并且, 作为所述剥离剂层 118, 也可采用易剥薄膜。厚度为 20 ~ 100μm, 与位于上 层部 104B 的最下面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5 的粘结强度被设 定为 0.1 ~ 8N。
     并且, 在盖 104, 从下层部 104A 跨越上层部 104B 具备有翼片 122, 其从该盖 104 的 周缘向径向外侧突设。该翼片 122 构成为 : 经由设置在与下层部 104A 的周缘之间的切断线 ( 折叠线 )123, 以所述剥离剂层 118 将上层部 104B 从该下层部 104A 剥离。这种翼片 122 也可设置在所述第 1 实施例。
     此外, 如第 18 图所示, 盖 104 的形状除了该翼片 122 的结构以外, 基本上与第 1 实 施例一样。不同之处在于 : 作为应力集中部 113 的折叠线从中心向端缘呈放射状以等间隔 设置有 6 条。并且, 作为容器本体 102, 采用以铝为层结构的纸杯。
     进行所完成的盖的性能测试的结果如下。即, 开封性、 密封性、 阻断性、 臭气的有 无、 应力集中部的保护、 未使用性都得到了与第 1 实施例一样的结果。同时, 可将上层部从 翼片 122 较好地剥离, 得到了良好的剥离感。
     ( 第 3 实施例 )
     如第 19 图所示, 第 3 实施例所示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也构成为 : 以聚乙烯的密 封剂层 108 为主体的下层部 104A 和以金属箔层 110 为主体的上层部 104B 经由剥离面 118A 所叠层的复合片。
     最内层 107 的最下层为 40μm 的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的密封剂层 108。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上面通过使用干叠层粘结剂 125 来叠层 20μm 的延伸 聚丙烯薄膜 (OPP)124, 得到作为下层部 104A 的叠层薄膜。从该叠层薄膜的中心到朝向容 器本体 102 的密封位置为止, 在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向上施加 6 条作为应力集中部 113 的折 叠线。折叠线的长度为 9mm, 连接处为 1mm。上层部 104B 的金属箔层 110 采用 7μm 的铝箔
     114。此外, 在该铝箔 114 的上面隔着 20μm 的聚乙烯 (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20 而叠层有 12μm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21。然后, 以聚乙烯 (PE) 的树脂薄膜 126 将所述最下层 107 的延伸聚丙烯薄膜 (OPP)124 的上面和铝箔 114 的下面挤制叠层。从而得到了两层可 剥离的叠层薄膜。通过以所指定的大小的圆形将该叠层薄膜冲压成具有翼片的形状, 得到 了盖 104。该挤制聚乙烯 (PE) 的树脂薄膜 126 和延伸聚丙烯薄膜 (OPP)124 为异树脂。因 此, 不会完全地粘结, 可在该剥离面 118A 用手将上层部 104B 从下层部 104A 剥离。在该第 3 实施例中, 如上所示, 通过使下层部 104A 最上层的树脂薄膜和上层部 104B 最下层的树脂 薄膜为异树脂, 而得到了易剥离面。结果是使剥离剂层的结构较简单, 可简化制造的难度、 步骤, 并可廉价提供。
     进行了所完成的盖的性能测试的结果如下。 即, 开封性、 密封性、 阻断性、 臭气的有 无、 应力集中部的保护、 未使用性都得到了与第 1 实施例一样的结果。同时, 可将上层部从 翼片 122 较好地剥离, 得到良好的剥离感。
     为了验证以上结果, 而制作了比较产品。
     如图 20 所示, 对厚度 20μm 的延伸聚丙烯薄膜 (OPP) 和厚度 40μm 的聚乙烯 ( 线 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薄膜进行干叠层, 得到了叠层薄膜。对该叠层薄膜, 以尖刃, 从圆 形盖材的中心至密封位置为止, 在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向上加工 6 条长度为 9mm、 连接处为 1mm 的折叠线, 得到了下层薄膜。另一方面, 以 15μm 的聚乙烯 (PE) 的挤制叠层粘合 7μm 的铝箔, 得到了上层薄膜。然后, 将所述上下层的薄膜经由结合涂布 (anchor coat) 剂叠层 在所述延伸聚丙烯薄膜 (OPP) 面上, 得到了叠层薄膜, 将该叠层薄膜冲压成所指定的大小 的圆形, 得到了盖材。 将所得到的盖材各自黏贴密封于第 1 实施例所示的已装入即溶咖啡粉末的容器 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的周缘, 对于盖的开封性和落下撞击耐性分别进行性能测试。
     在开封性的检查中, 本实施例的产品是捏住翼片 122 并剥开上层部 104B 后, 而比 较例是在原来状态下各自进行对玻璃瓶的改装, 对压在瓶口并使盖材开封时的推压强度进 行了测量。
     在检查的结果中, 本实施例的开封强度为 90g, 而在比较例中表示 130g 的数值, 得 知本实施例的开封性极佳。
     并且, 在落下撞击耐性的检查中, 本实施例、 比较例都在以盖材将容器本体 102 的 开口部 102A 密封的状态下, 使容器从高度 60cm 落下, 来目视确认是否有自折叠线的破裂。
     在检查的结果中, 本实施例、 比较例即使落下 10 次, 也未看到断裂, 关于落下撞击 耐性, 本实施例并没有优势。
     此外, 在第 1 ~第 3 实施例中, 在漏斗 103 的所述上升壁 103A 的上端, 也可具备气 密地嵌合在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缘的缘部。完全不会损害盖 104 本身的在所述第 1 ~第 3 实施例所述的功能中的开封性、 高温保持性、 阻断性、 臭气、 开封感、 以及应力集中部 113 的 加工性、 安全性等优点, 可发挥同等效果。
     并且, 在第 1 ~第 3 实施例中, 虽然作为内容物, 以即溶咖啡粉末为对象, 但是除此 以外, 也可应用于食品、 非食品的其他粉末体。 例如, 水溶性的奶粉、 可可粉、 茶、 或这些组合 的粉末等。 并且, 除了干燥土豆泥或其他干燥食品、 调味粉或肉酱粉等、 汤粉等以外, 还有影 印机的碳粉等。
     并且, 代替宽口瓶 119, 也可应用于咖啡制作装置的咖啡粉槽、 及影印机的碳粉的 补充容器等。
     根据第 1 ~第 3 实施例, 能够想到如以下项目 1 ~ 9 所示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 一种具有阻断性的盖, 由下层部和相对于该下层部可剥离的上层部构成, 该下 层部由至少在最下层具备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和金属箔层构成, 在所述下层部的 最内层设置有多条应力集中部, 通过将所述上层部从下层部剥离而可分离, 并且, 在使用时 所述下层部因所述应力集中部而破裂, 较易开封。
     2、 一种具有阻断性的盖, 由下层部和上层部构成, 该下层部由在至少在最下层具 备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之上叠层有金属箔层、 合成树脂层以及纸层的至少任一层 的叠层体构成, 该上层部由具备有金属箔层, 而且对该金属箔层叠层有合成树脂层及纸层 的至少任一层的叠层体构成, 在该下层部的外侧经由剥离层而叠层, 在所述下层部设置有 多条应力集中部, 所述上层部可经由所述剥离层从下层部分离, 并且, 使用时所述下层部因 所述应力集中部而破裂, 较易开封。
     3、 一种具有阻断性的盖, 由下层部和上层部构成, 该下层部在至少在最下层具备 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之上经由粘结剂层黏贴有金属箔层, 该上层部在该下层部的 金属箔层外侧经由剥离层所叠层的纸为主体, 在所述下层部的最内层从中央呈放射状设置 有多条应力集中部, 所述上层部可从剥离层分离, 并且, 使用时因所述应力集中部而造成包 括所述下层部的最内层在内, 连金属箔层也发生破裂, 较易开封。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应力集中部为折 叠线或切断线的任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 4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应力集中部从中 心向端缘呈放射状地以大致相同的中心角至少设置有 3 条以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 2、 4 ~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下层部的 最内层的最下层为聚乙烯树脂层, 并由在该聚乙烯树脂层之上经由粘结层而黏贴有树脂层 的双层结构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上层部由纸或金 属箔层和至少在其背面黏贴挤制聚乙烯树脂层而成。
     8、 根据权利要求 1 ~ 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剥离层为剥离漆 或粘结漆或者易剥薄膜的任一种。
     9、 根据权利要求 1 ~ 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通过使下层部的 最上层的树脂薄膜和上层部的最下层的树脂薄膜为异树脂, 可将上层部从下层部剥离。
     以下, 在第 4 及第 5 实施例中, 接着, 说明盖材 ( 膜片 ) 的结构。具体地说, 涉及在 应力集中部 ( 切断线 ) 的形状具有特征的盖材的结构。
     ( 第 4 实施例 )
     首先, 改装用容器 101 与所述第 1 ~第 3 实施例一样, 如图 24、 图 25 所示, 由筒状 的容器本体 102、 漏斗 103、 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以及保护盖 105 构成, 在此省略详细记载。
     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被密封在所述漏斗 103 的上端。如图 22 所示, 该具有阻断性 的盖 104 采用最内层 107 和被黏贴在其外侧的金属箔层 110 的复合片。更具体地说, 所述 最内层 107 为包含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树脂层。形成在该最内层 107 的树脂层外侧
     经由粘结层 ( 后述 ) 黏贴了所述金属箔层 110 的复合片。并且, 在所述最内层 107 从其中 央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条 (3 ~ 10 条 ) 应力集中部 113, 由于应力集中部 113, 包含所述最 内层 107 在内, 连金属箔层 110 也易于破裂, 较易开封。
     对上述结构进行更详细具体地说明。
     最内层 107 的最下层为 100μm 的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的密封剂 层 108。 并且, 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上面隔着 15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12 而叠层有 12μm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并且, 金属箔层 110 采用 7μm 的铝箔 114。在该铝箔 114 的下面, 经由 15μm 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30 来粘结所述最内层 107 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109, 以形成复合片。 所述 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30 作为粘结层发挥作用。该复合片的处 理手段除了上述以外, 还采用周知的技术, 如叠层或涂接等一般手法。
     此外, 粘结层具备包含有干叠层的广义的粘结剂或所述挤制聚乙烯等。在本发明 中, 将其总称为广义的粘结剂。并且, 根据需要可设置叠层在聚乙烯之密封剂层 108 的所述 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PET)109。
     所述聚乙烯的密封剂层 108 的厚度最好在 30 ~ 200μm 范围内, 并且, 其上的聚乙 烯的挤制树脂薄膜 112 的厚度可在 5 ~ 50μm 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并且, 金属箔层 110 的铝箔 114 的厚度可在 6 ~ 50μm 范围内, 而在其下面所叠层的聚乙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30 的厚度可在 5 ~ 50μm 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
     如图 21、 图 24、 图 25 所示, 以上的盖 104 的整体形状是直径与所述容器本体 102 的 开口部 102A 大致相同, 具体地说, 呈大约 90mmφ 的圆形。并且, 其周缘部 131 适当地黏贴 在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上端, 即卷曲部 106 的上端面。一般被热熔接。虽然也可黏 贴在所述漏斗的上升壁 103A 的上端面, 但是采用只是接触该漏斗 103 的所述漏斗 103B 的 上端缘, 即开口部 103B1 的上缘的结构。
     并且, 如图 21、 图 24 所示, 在该具有阻断性的盖 104 从中央朝向端缘呈放射状地以 大致等间隔设置有具体来说为 6 条应力集中部 113 的折叠线或切断线 ( 图上为折叠线 )。 设 置的范围被设置成贯穿最内层 107, 最好设置成到达所述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 130。由于 作为该应力集中部 113 的折叠线或切断线, 而造成包含该最内层 107 在内, 连金属箔层 110 也易于破裂, 较易开封。
     并且, 本发明所涉及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特征在于 : 为了尽可能减少在容器落下 时等盖 104 在应力集中部 113 易于断裂的意外情况, 而对设置在盖 104 的作为应力集中部 113 的一个例子的折叠线或切断线的设置方法下了工夫。即, 在于 : 在未到达盖 104 的端缘 4A 的范围内设置有折叠线或切断线。
     也就是说, 落下时, 对盖 104 易从应力集中部 113 断裂的现象进行观察的结果是得 知了如下事实。断裂的原因在于 : 因落下的撞击而造成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向内侧 变形, 使得盖 104 局部扩展的力发生作用。 进行更详细分析的结果, 还得知该开口部 102A 变 形, 盖 104 扩展的力是从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朝向盖 104 的中心侧集中于 40mm 的 范围内, 尤其是 5 ~ 20mm。本发明是根据此新发现而改良盖 104 的发明。
     即, 应力集中部 113 的前端 133 采用从盖 104 的周缘部 131 留下 5 ~ 40mm, 并设置 于其内侧的结构。在如图 1、 图 4 所示的例子中, 表示应力集中部 113 的前端 133 和盖 104的周缘部 131( 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部 102A) 的间隔 L 为 15mm 的情况。
     该图 21、 图 24 所示的折叠线, 被设定成折叠线的长度为 9mm、 连接处为 1mm。 此外, 3 条是用于达成本发明的所要目的的最低限度的条数。并且, 虽然取决于盖 104 的大小, 但 最好上限为 10 条。在 11 条以上时, 相反会担心使该盖 104 的强度变弱, 并不理想。理想的 为 3 ~ 10 条。
     保护盖 105 采用与所述容器本体 102 相同的材料或厚度被设定为约 0.8mm 的高密 度聚乙烯 (HDPE)、 聚丙烯等适当的树脂。如图 24、 图 25 所示, 外嵌于所述容器本体 102 的 开口部 102A, 以保护所述盖 104, 且同时保持内部卫生。
     并且, 具体地说, 如图 27 所示, 在该第 4 实施例所使用的容器本体 102 利用叠层 加工法, 制作并使用 “容器外侧” 印刷层 135/ 纸层 136(350g/m2)/ 乙烯异丁烯酸聚合树脂 (EMAA) 的粘结剂层 137(25μm)/ 铝层 138(7μm)/PET 粘结剂层 139(12μm)/ 低密度聚乙烯 层 140(60μm)“容器内侧” 结构的纸容器用叠层材料。
     将粉状的即溶咖啡 P 收容于本发明的所述改装用容器 101 的内部的作业与所述第 1 实施例一样, 一般是经由漏斗 103 的开口部 103B1 进行的。
     其次, 关于如此构成的第 4 实施例的改装用容器 101 的使用方法, 由于与所述第 1 实施例一样, 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记载。
     如此, 由于盖 104 的最内层 107 具备有聚乙烯 (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 LLDPE) 的密 封剂层 108, 因此无论纸杯特有的口部的段差 106A 是否存在, 即使在用盖 104 直接将纸杯的 开口部密封的情况下, 仍能够较好地进行密封, 可充分地确保气密性。此外, 由于没有采用 热熔, 因此可得到安定的密封性, 并且, 还能够消除臭气的影响。
     此外,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优势, 而进行以下的落下耐性试验。作为试验对象品, 首 先, 制作本发明的图 21 所示的应力集中部的前端 133 位于比盖 104 的周缘部 131 向中心侧 偏移 15mm 的位置的范围内的结构的盖 104、 及图 16 所示的应力集中部 113 设置到盖 104 的 周缘部 131 为止的比较例结构的盖 104, 并按照以下的条件进行各自的落下耐性的比较检 讨。
     此外, 其他结构元件的形状或材料都相同, 并采用所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
     首先, 装入 120gm 的内容物, 分别制作 10 个将图 21 所示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结构的 盖 104 密封于容器的开口部 102A 的对象品, 再制作 5 个将图 16 所示的比较例结构的盖 104 密封于容器的开口部 102A 的对象品。 使这些试验体以容器的开口部 102A 成为朝下倾斜 45 度的姿势, 使图 21 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中的 5 个和图 16 所示的比较例结构从地上 60cm、 并 使图 21 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中的剩下 5 个从地上 100cm 各自落下。
     表 1 表示结果。
     ( 表 1)
     ( 落下耐性比较结果 )
     a) 折叠线无退缩 n数 60cm 顶面 45 度落下b) 折叠线退缩 15mm 60cm 顶面 45 度落下c) 折叠线退缩 15mm 100cm 顶面 45 度落下14102083702 A CN 102083710说○× ○○ × ○○ × ○× ×明书○○ × ○○○○○ ○○○○○ ○○○○○ ○○○○ ×13/20 页1 2 3 4 5
     ○○○○○ ○○○○○ ○○○○○ ○○○○○ ○○○○○从测试结果可以理解, 首先, 在图 16 所示的比较例结构中, 有 4 例可承受 1 次到两 次落下, 仅有 1 例落下一次, 应力集中部 113 就发生了断裂。 而在图 21 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 中, 当从地上高度 60cm 落下时, 5 例都可承受 5 次落下, 连 1 例断裂都未发生。并且, 即使在 从地上高度 100cm 落下的情况下, 也有 3 例可承受 5 次落下, 剩下两例有一例可承受两次, 另一例可承受 4 次, 得知都充分地达成了所要目的。根据本结果也可证明本发明的盖 104 的落下耐性的优势。
     ( 第 5 实施例 )
     其次, 一边参照图 23 的记载, 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第 5 实施例所 涉及的结构。
     此外, 对与所述第 4 实施例一样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 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第 5 实施例的结构的特点在于 : 盖 104 在所述第 4 实施例所示的最内层 107 的 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109 的上面还具备有纸层 136。 不仅可得到与第 4 实施例一样的效果, 还 能够更加了解盖的开封性。
     具体地说, 所述最内层 107 形成为用粘结剂 132 将纸层 136 一体地粘结在所述第 4 实施例所示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 109 的上面。该纸层 136 使用基重 40g/m2 的高级纸。所 述粘结剂 132 为干叠层用, 采用氨基甲酸乙酯系 2 液硬化型。此外, 纸层 136 所采用的高级 2 纸从基重 15 ~ 150g/m 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而且, 在所述铝箔 114 的下面, 经由聚乙 烯 ( 低密度聚乙烯 : LDPE) 的挤制树脂薄膜 130 粘结所述最内层 107 的所述纸层 136, 而形 成为复合片。
     并且, 作为所述应力集中部 113 的折叠线或切断线设置成到达该纸层 136 的上面 附近。
     由于将纸层 136 设置在中间, 因此在应力集中部 113 压破盖 104 时, 在该纸层 136 产生破裂声, 可对利用者提供更良好的开封感。 并且, 也具有形成由折叠线构成的应力集中 部 113 时的加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此外, 如图 26 所示, 所述容器本体 102 也可采用如下结构 : 具备有在开口部 102A 的上端向外突出形成的凸缘 134。因此, 盖 104 的周缘部 131 也被适当地黏贴在该凸缘 134 的上端面。一般被热熔接。并且, 图中 105 为保护盖, 在从顶板 105A 的周围向下方一体垂 下的周壁 105B 的下端一体地设置与凸缘 134 的下部周园卡合的嵌合突起 105C。在图中示 出该嵌合突起 105C 在全周一连设置的例子, 除此以外虽未图示, 也可在圆周方向局部地进 行设置, 也可是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 3 ~ 4 个。
     此外, 在该图 26 中所采用的容器本体 102 与第 4 实施例一样, 采用具备漏斗 103 的结构。但是, 各种实验的结果是即使为只有未具备有漏斗 103 的容器本体 102 和盖 104 的 结构, 得知通过内容物改装后, 发生不良的事例较少, 与第 4 实施例具有一样的效果。
     并且, 在第 4 及第 5 实施例所示的所述上升壁 103A 的上端, 虽未图示, 在容器本体 102 的开口缘也可具备气密抵接的向外的凸缘。不会损害盖 104 本身在第 4 实施例所述的 开封性、 高温保持性、 阻断性、 臭气、 开封感、 以及应力集中部 113 的加工稳定性等优点, 可 发挥同样效果。
     作为第 4 及第 5 实施例所示的盖 104 的阻断材料, 采用铝箔。可是, 可以替代之, 例如可采用铝蒸镀薄膜、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体 (EVOH)、 聚乙烯乙醇 (PVA) 等阻断性薄膜、 及聚醋酸乙烯 (PVAC) 或聚乙烯乙醇涂布薄膜等阻断性涂布薄膜。
     并且, 在第 4 及第 5 实施例中, 虽然内容物以即溶咖啡粉为对象, 但是此外还可应 用于食品、 非食品的其他粉体。例如, 水溶性的奶粉、 可可粉、 茶、 或这些组合的粉等。并且, 除了干燥土豆泥或其他干燥食品、 调味粉或肉酱粉等、 汤粉等以外, 还有影印机的碳粉等。
     并且, 代替宽口瓶 19, 也可应用于咖啡制作装置的咖啡粉槽、 及影印机的碳粉的补 充容器。
     根据第 4 及第 5 实施例, 能够想到如以下项目 1 ~ 4 所示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 一种具有易开封性及阻断性的盖, 其最内层为至少在最下层包含有聚乙烯的密 封剂层的层, 在该最内层的外侧经由粘结层而黏贴具有阻断性的薄膜层, 在所述最内层将 多条应力集中部设置成从中心呈放射状而且设置于其放射方向的前端未到达盖的周缘的 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应力集中部是折叠线或切断线的 任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应力集中部从中心向端缘呈放射 状以相同的中心角设置至少 3 条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 其中最内层具备有纸层。
     <3、 漏斗部件的结构 >
     以下, 在第 6 实施例中, 说明漏斗部件的详细结构。此外, 在以下所说明的附图中, 省略用以保护膜片的上盖的图示。
     ( 第 6 实施例 )
     图 28 为本实施例的漏斗部件的立体图, 图 29 为图 28 所示的 A2-A2′线的剖面图, 图 30 为表示将图 28 所示的漏斗部件安装于容器本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漏斗部件 201 具备有 : 漏斗 220, 用于将内容物引导至保存容器 ; 肋 228, 设置在漏 斗 220 的开口部 222 的内部 ; 圆筒形侧壁 230, 与容器本体连接 ; 以及 6 条肋 240, 对漏斗部 件 201 进行补强, 并限制保存容器的插入量。
     漏斗 220 具备有宽口侧的开口部 221 和窄口侧的开口部 222, 从开口部 221 到开口 部 222, 具有直径变窄的形状。 更详细地说, 漏斗 220 从宽口侧依序具有 : 直径以固定的比例 变窄的锥部 223、 第 1 直部 224、 直径单调地变窄的引导部 225 以及第 2 直部 226。此外, 在 本说明书中, 弧形是指圆弧或椭圆弧或者由曲率相异的圆弧或椭圆弧所组合的曲线形状。
     引导部 225 是对使用了漏斗部件 201 的包装体进行使用时 ( 图 6 及图 7), 用于将 漏斗 220 引导到保存容器的开口部的中心。并且, 突出部 227 是对使用了漏斗部件 201 的
     包装体进行使用时 ( 图 6 及图 7), 为了辅助地塞住保存容器的开口部和漏斗 220 的间隙而 设置的。
     肋 228 形成为从窄口侧的开口部 222 的中心呈放射状地延伸, 并架设开口部 222 内面的各部之间。各肋 228 均匀地配置在开口部 222 的中心轴周围, 由相邻的一对肋 228 和开口部 222 的中心轴所构成的中心角一定。并且, 设定肋 228 的尺寸及位置, 以使肋 228 的窄口侧的端面位于比包含漏斗 220 的开口部 222 的端面的平面更靠近宽口侧。这是考虑 到为了在以漏斗部件 201 构成包装体时, 避免肋 228 与设置在膜片的切断线重叠, 而使即使 在意外的按压力施加在容器本体的开放端部分时膜片也不会断裂。
     在漏斗 220 的开口部 222 的内部, 还设置有多条横肋 229, 连接相邻的肋 228 之间, 以抑制肋 228 的弯曲。在本实施例中, 横肋 229 与开口部 222 构成同心圆。如图 10 所示, 横肋 229 的窄口侧的端面与横肋 229 所包围的各肋 228 的一部分的窄口侧的端面构成同一 平面。并且, 在本实施例中, 横肋 229 的窄口侧的端面也位于比漏斗 220 的开口部 222 的窄 口侧的端部更靠近宽口侧。
     侧壁 230 具有包围漏斗 220 的圆筒形, 在圆周方向间歇地形成矩形开口 231。 通过 形成多个开口 231, 而在侧壁 230 构成相邻的一对开口 231 所夹的柱部 232、 及与柱部 232 连接并包含有漏斗 220 的窄口侧的端面的带状安装部 233。位于漏斗 220 的窄口侧的开口 231 的角落部 234 形成为弧形。
     肋 240 与漏斗 220 的外面及侧壁 230 的柱部 232 内面相连接, 在圆周方向间歇地 配置。
     具有上述结构的漏斗部件 201 以至少树脂及纸的一方为构成材料。当为树脂及纸 的复合体时, 将纸拌入树脂, 作成片状并相黏, 或者进行双色成形或插入成形, 由此可将树 脂和纸一体化。
     图 31 为本发明的第 6 实施例的包装的立体图, 图 32 为图 31 所示的 B2-B2′线的 剖面图。
     包装 211 是将内容物 260 充填于已安装漏斗部件 201 的容器本体 250, 并以膜片 270 将容器本体 250 的开放端密封的, 由于设想如上所示的使用方法 ( 图 6 及图 7), 因此在 膜片 270 形成用于调整其断裂强度的切断线 271。
     在包装 211 落下, 包装 211 侧面撞击地面时, 朝向包装 211 内部方向的按压力作用 于包装 211 侧面。由于该按压力, 容器本体 250 的开放端部分发生变形, 当在与切断线 271 交叉的方向上施加规定以上的张力时, 有可能膜片 270 会断裂。
     本实施例的漏斗部件 201, 由于在所述肋 228 及连接肋 228 的横肋 229、 以及连接 侧壁 230 和漏斗 220 的肋 240 抑制弯曲, 因此可通过安装漏斗部件 201, 来提高容器本体 250 的开放端部分的强度, 并抑制变形。因此, 可防止伴随容器本体 250 的变形的出乎意外的膜 片 270 的断裂。
     此外, 由于包含位于窄口侧的肋 228 的端面及横肋 229 的端面的平面, 位于比包含 窄口侧的开口部的平面更靠近宽口侧, 因此可防止膜片 270 碰撞肋 228 或横肋 229 所引起 的膜片 270 的直接受损。
     此外, 虽然在图 28 ~图 32 中, 表示将防止肋 228 的弯曲的横肋 229 设置在开口部 222 内部的例子, 但是也可采用图 33 所示的结构。图 33 为表示设置在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内部的肋 228 的其他例子的平面图。
     在图 33 的例子中, 在窄口侧的漏斗 220 的开口内部, 仅设置从开口部 222 的中心 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肋 228。在图的箭号方向上, 当按压力施加在漏斗 220 时, 承受此按压 力的肋 228 的中央部分易弯曲。其中, 在窄口侧的开口部 222 的直径比较小的情况, 由于肋 228 的弯曲也较小, 因此可充分发挥窄口侧的开口部 222 的补强效果。故而, 即使是在使用 具备有图 33 所示的肋 228 的漏斗部件 201 的情况下, 也可抑制容器本体的开放端部分的变 形, 并防止膜片的断裂。
     此外, 在第 6 实施例中, 虽然以锥部、 第 1 及第 2 直部以及引导部构成漏斗, 但是关 于漏斗的形状, 只要是可从宽口侧向窄口侧引导内容物的, 没有特别限定。例如, 也可为没 有设置直部, 而只由锥部和引导部构成的漏斗, 或在锥部的途中进一步设置直部的漏斗。 并 且, 漏斗外面的突出部是任意的, 没有必要设置。
     并且, 在第 6 实施例中, 设置在窄口侧的漏斗内部的肋, 只要是抑制窄口侧的漏斗 的变形, 并不会妨碍内容物的通过的形状即可。 肋的剖面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 可采用矩形 或圆形等任意剖面形状。并且, 也可如从窄口侧的开口部的中心画曲线那样形成。肋的条 数, 只要为两条以上即可。 而且, 虽然最好在圆周方向均匀地设置肋, 但是也可不均匀, 而设 置成相邻的肋形成不同的中心角。
     连接肋之间的横肋不必是圆形, 例如也可为以线状的横肋连接相邻的肋之间的多 角形。并且, 位于横肋的漏斗窄口侧的端面也可以不在同一平面上。
     此外, 在第 6 实施例中, 也可将设置在侧壁的开口扩大到位于漏斗宽口侧的侧壁 的端为止, 并省略侧壁下部, 关于开口个数, 只要为多个, 可以是任意。并且, 也可在圆周方 向间隔不等地形成开口。
     此外, 在第 6 实施例中, 关于在侧壁和漏斗之间所连接的肋的设置, 为任意。
     <4、 盖体 ( 上盖 ) 的结构 >
     以下, 在第 7 及第 8 实施例中, 对盖体 ( 上盖 ) 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 第 7 实施例 )
     图 34 为本发明的第 7 实施例的具有盖体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 35 为图 34 所示的 包装体的俯视图, 图 35 为图 34 所示的 A3-A3′线的剖面图。并且, 图 36 为图 34 所示的盖 体的背面图, 图 37 为图 36 所示的 B3-B3′线的剖面图。
     盖体 304a 用于保护将具有所述结构的包装容器 302 的开放端密封的膜片 303, 例 如通过树脂的射出成形而形成。具体地说,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 304a 具备有 : 板状的顶 板 330 ; 环形侧壁 331, 与顶板 330 的外周缘连接 ; 突起 337a ~ 337d, 从侧壁 331 的内面突 出; 多条放射状肋 332a ~ 332h, 形成在顶板 330 的一侧面 ; 以及多条横肋 334a ~ 334h 及 335a ~ 335h, 连接相邻的肋之间。
     顶板 330 具有与容器本体 310 的开放端相对应的圆形, 并配置成其内面与膜片 303 相对向。并且, 如图 36 所示, 顶板 330 外面的外周缘附近形成阶梯状, 并设置有位于外周缘 上的段差 338a 和位于比段差 338a 更靠近内周的段差 338b。段差 338a 用于使安装在包装 体之前的盖体 304a 易于堆叠 (stacking), 段差 338b 用于使将盖体 304a 安装在包装容器 302 的包装体 301 易于堆叠。并且, 在顶板 330 形成有开孔 333a 与 333b, 用于从盖体 304a 和膜片 303 所夹的空间排出空气。侧壁 331 形成为从顶板 330 的外周缘在与顶板 330 正交的方向上直立。设置在侧 壁 331 内面的突起 337a ~ 337 被间歇地配置在侧壁 331 的延伸方向上 ( 即, 顶板 330 的周 方向 )。如图 36 所示, 在将盖体 304a 安装在包装容器 302 的状态下, 被嵌入容器本体 310 的开放端部分侧壁 331 的内部。更详细地说, 突起 337a ~ 337d 在后述横肋 334a ~ 334h 之间夹着容器本体 310 的凸缘 312 的状态下, 与包装容器 302 的凸缘 312 卡合, 以保持盖体 304a 向容器本体 310 的安装状态。
     放射状肋 332a ~ 332h 被设置在顶板 330 的内面, 从顶板 330 的中心向侧壁 331, 如画缓和的弧般呈放射状延伸。如图 36 及图 37 所示, 放射状肋 332a ~ 332h 外侧端没有 与侧壁 331 的侧面相连接。
     横肋 334a 被设置在顶板 330 的内面, 并连接相邻的一对放射状肋 332a 及 332h。 其他横肋 334b ~ 334h 也一样连接各自所对应的一对放射状肋之间。这些横肋 334a ~ 334h 构成与漏斗 320 的窄口侧的开口部 321 同轴而且直径相同的第 1 圆形肋。并且, 在横 肋 334a ~ 334h 的外侧, 设置有多条横肋 335a ~ 335h, 连接相邻的一对放射状肋之间, 并构 成与由横肋 334a ~ 334h 所构成的圆同心的第 2 圆形肋。
     放射状肋 332a ~ 332h、 横肋 334a ~ 334h 以及 335a ~ 335h 的距顶板 330 内面的 高度被设定成各自的端面 ( 朝向膜片 303 的面 ) 构成同一平面。并且, 在横肋 334a ~ 334h 以及 335a ~ 335h 的各自端面, 形成如图 38 所示的缺口 336。缺口 336 作为连接由放射状 肋 332a ~ 332h、 横肋 334a ~ 334h 以及 335a ~ 335h 所隔开的区域之间的空气的流路发挥 作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 301 中, 由于设想如上述所示的使用方法 ( 图 6 及图 7), 因 此在膜片 303 形成有用于调整其断裂强度的切断线 309( 图 9)。故而, 膜片 303 所密封的容 器本体 310 的开放端部分大大变形, 当在与切断线 309 交叉的方向上施加规定以上的张力 时, 有可能膜片 303 会断裂。由于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盖体 304a 通过放射状肋 332a ~ 332h、 横肋 334a ~ 334h 以及 335a ~ 335h 来提高对弯曲或扭曲的刚性, 因此通过将盖体 304a 安 装在包装容器 302 上, 可抑制容器本体 310 的开放端的变形。故而, 利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 盖体 304a, 除了可通过覆盖表面, 防止膜片 303 的直接受损之外, 还可防止容器本体 310 的 变形所带来的意外断裂。
     并且, 如图 36 所示, 在将盖体 304a 安装在包装容器 302 的状态下, 膜片 303 在其 整体与由放射状肋 332a ~ 332h、 横肋 334a ~ 334h 以及 335a ~ 335h 所构成的面相接触。 因此, 即使是在按压力施加在盖体 304a 的顶板 330 上的情况下, 也可分散该按压力, 并传达 到膜片 303, 防止按压力局部集中所引起的膜片 303 的断裂。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的盖体 304a 中, 由于横助 334a ~ 334h 构成与漏斗 320 的窄口 侧的开口部 321 同轴而且直径相同的圆, 因此如图 36 所示, 横肋 334a ~ 334h 的端面经由 膜片 303 抵接在漏斗 320 的开口部 321。在按压力施加在顶板 330 时, 虽然越靠近中央侧 相对越容易弯曲, 但是由于除了利用放射状肋 332a ~ 332h 抑制弯曲之外, 还利用焊接在容 器本体 310 的漏斗 320 阻止顶板 330 的弯曲, 因此可更有效地防止膜片 303 中央部的断裂。 并且, 通过在横肋 334a ~ 334h 和开口部 321 之间以密接状态夹入膜片 303, 还可抑制包装 容器 302 的内容物经由开口部 321 绕入漏斗 320 的外面侧。
     如图 35 所示, 由于放射状肋 332a ~ 332h 为曲线形, 因此设置在膜片 303 的直线形切断线 309 与放射状肋 332a ~ 332h 并不完全重叠, 且其交叉处被抑制为最低限度。故 而, 可防止当按压力从肋 302a ~ 302h 施加在强度相对较小的切断线 309 上所引起的膜片 303 的断裂。 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 形成在膜片 303 的切断线 309 的条数和放射状肋 332a ~ 332h 的条数不同。 由于通过此结构, 可避免膜片 303 的切断线 309 与放射状肋 332a ~ 332h 一致的情况, 因此在撞击施加在盖体 304a 上时, 可更有效地防止切断线 309 错误断裂的情 况。
     此外, 由于放射状肋 332a ~ 332h 的外侧端部与侧壁 331 的内面之间被切断, 因此 允许少量的侧壁 331 的弯曲。当为此结构时, 即使是在已安装盖体 304a 的包装 301 落下时 有较大的撞击施加在侧壁 331 部分上时, 也可代替顶板 330 和侧壁 331 一起变形, 而仅是侧 壁 331 弯曲, 可缓和撞击。因此, 在包装 301 落下时等还可防止膜片 303 的断裂。在本实施 例中, 如图 34 及图 37 所示, 由于间歇地配置与凸缘 312 相卡合的突起 337a ~ 337d, 因此侧 壁 331 中的未设置突起的部分的弯曲自由度较大, 落下时防止断裂的效果更高。
     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 304a 中, 通过将开孔 333a 与 333b 设置在顶板 330, 同时 将缺口 336 设置在横肋 334a ~ 334h 与 335a ~ 335h 的端面, 来在顶板 330 的内面所构成的 区域间及盖体 304a 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确保空气的排气路。在没有这种通气口的情况下, 按 压力或撞击施加在盖体上时, 有可能因在盖体和膜片 303 之间被压缩的空气而使膜片 303 发生断裂。在本实施例的盖 304a 中, 由于设置有通气口, 因此没有这种担心。
     除了上述安装后的断裂防止效果之外, 如下述说明所示,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 304a 也可防止在将盖体 304a 安装在包装容器 302 时的膜片 303 的断裂。
     在将盖体 304a 安装在包装容器 302 时, 一边将侧壁 331 推开, 一边将容器本体 310 的凸缘 312 嵌入侧壁 331 内部。在此过程中, 从顶板 330 的开孔 333a 以及 333b 或侧壁 331 内面的突起 337a ~ 337d 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向外部排出盖体 304a 与膜片 303 之间所夹的 空气。因此, 在安装盖体 304a 时, 不必担心因在盖体 304a 与膜片 303 之间压缩空气, 而使 膜片 303 发生断裂的情况。
     并且, 由于通过将放射状肋 332a ~ 332h 的外侧端部与侧壁 331 的内面分开, 来在 嵌入凸缘 312 时易于将侧壁 331 推开, 因此所嵌入的容器本体 310 的变形变小。故而, 在安 装盖体 304a 时, 可防止因容器本体 310 发生变形而使膜片 303 断裂的情况。
     此 外, 由 于 不 是 在 侧 壁 331 的 全 周, 而 是 局 部 地 设 置 与 凸 缘 312 卡 合 的 突 起 337a ~ 337d, 因此可使盖体 304a 的嵌入所需的力变小, 从而也可防止容器本体 310 的变形 及变形所引起的膜片 303 的断裂。
     如上述说明所示, 利用本实施例, 即使在制造包装 301 时及制造后, 都可安定地实 现可保护膜片的盖体 304a。 并且, 由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 304a 以最低限度的树脂量进 行成形, 因此在省资源化上也较优异。
     ( 第 8 实施例 )
     图 39 为本发明的第 8 实施例的具有盖体的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 40 为图 39 所示的 C3-C3′线的剖面图。
     由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 304b 的基本结构与第 7 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 304a 相 同, 因此以下主要说明本实施例与第 7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 多个缝隙 339 形成在侧壁 331。 并且, 在侧壁 331 的内面, 除了已形成缝隙 339 的部分以外, 在侧壁 331 的全周设置有突起 340。
     由于通过如此设置缝隙 339, 来提高侧壁 331 变形的自由度, 因此在包装 301 落下 时侧壁 331 弯曲, 可缓和撞击。从而, 可抑制容器本体 310 的变形及变形所引起的膜片 303 的断裂。
     并且, 由于利用缝隙 339 可使盖体 304b 的嵌入所需的力变小, 因此也可在安装盖 体 304b 时防止容器本体 310 的变形及变形所引起的膜片 303 的断裂。
     ( 其他变形例 )
     此外, 在上述第 7 及第 8 各实施例中, 虽然将横肋设置在顶板的内面, 但是也可根 据顶板或膜片的材质或强度、 尺寸, 来构成不具备横肋的盖体。
     并且, 在上述第 7 及第 8 各实施例中, 虽然多条横肋构成与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 同轴而且直径相同的圆, 但是未必需要这样的结构, 也可不连续地配置多条横肋, 或形成为 构成多角形。并且, 横肋的条数并无特别限定, 可根据所需的盖体的强度等而任意设定。
     此外, 在上述第 7 及第 8 各实施例中, 除了在横肋的端面设置缺口, 还可将缺口形 成在放射状肋的端面。 或者, 也可代替将缺口设置在横肋的端面, 而仅将缺口设置在放射状 肋的端面。
     此外, 在上述第 7 及第 8 各实施例中, 也可代替将缺口形成在横肋的端面, 而将开 孔设置在由放射状肋及横肋所封闭的区域的顶板。
     此外, 在上述第 7 及第 8 各实施例中, 虽然以将放射状肋形成为弧形并将膜片的切 断线形成为直线状的例子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放射状肋及切断线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 其中, 如上述所示, 最好在膜片的防止断裂的面, 放射状肋及切断线的形状具有彼此不一致 的形状。
     此外, 在上述第 7 实施例中, 也可形成第 8 实施例所示的缝隙。或者, 也可如第 7 实施例所示, 在圆周方向间歇地设置上述第 8 实施例所涉及的盖体的侧壁内面的突起。
     根据第 7 及第 8 实施例, 可想到如以下项目 1 ~ 10 所示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 一种盖体, 自由拆装地安装在包装体, 以保护该膜片, 而该包装体包含有 : 具有 开放端的筒形容器本体 ; 漏斗, 使窄口侧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开放端收纳在所述容器本体内 部; 以及膜片, 将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密封, 而且设置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切断 线, 因来自外部的按压而断裂 ; 该盖体具备有 :
     顶板, 配置成其一侧面与所述膜片相对向 ;
     环形侧壁, 与所述顶板的外周缘连接, 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嵌入其内部 ; 以及
     多条放射状肋, 设置在所述顶板的所述一侧面, 并从所述顶板的中心呈放射状延 伸。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盖体, 其中所述放射状肋延伸成与设置在所述膜片的切 断线不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盖体, 其中所述放射状肋与所述侧壁之间被切断。
     4、 根据权利要求 1 ~ 3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体, 其中还具备有多条横肋, 连接相邻 的一对所述放射状肋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盖体, 其中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与所述膜片抵 接;所述肋及所述横肋的端面构成与所述膜片抵接的同一平面 ;
     所述多条横肋构成与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同心及直径相同的圆。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盖体, 其中所述放射状肋及所述横肋的端面构成与 所述膜片抵接的同一平面 ;
     缺口形成在所述横肋的所述端面。
     7、 根据权利要求 1 ~ 6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体, 其中在所述顶板形成开孔。
     8、 根据权利要求 1 ~ 7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体, 其中凸缘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的 开放端 ;
     还具备有多个突起, 从所述侧壁的内面突出, 而且在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上间歇 地配置, 并与所述凸缘卡合。
     9、 根据权利要求 1 ~ 8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体, 其中在所述侧壁形成多个缝隙。
     10、 一种包装, 用于将内容物改装入其他容器, 并具备有 :
     具有开放端的筒形容器本体 ;
     漏斗, 使窄口侧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开放端并被收纳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 ;
     粉末状或液状材料, 被充填于所述容器本体内部 ; 膜片, 将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密封, 而且设置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条切断 线, 因来自外部的按压而断裂 ;
     以及权利要求 1 ~ 9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体, 安装成覆盖所述膜片。
     (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
     本发明可应用于包装容器及包装, 而所述包装容器用于将冷冻干咖啡或奶粉等食 品、 或影印机或雷射列表机用的碳粉等粉状、 颗粒状、 液状的具有流动性的材料改装入保存 容器中。
    

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3702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83702ACN102083702A21申请号200980114081522申请日20090424200811457620080424JP200811457420080424JPB65D47/06200601B65D77/24200601B65D83/0620060171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地址日本东京都72发明人斋藤刚史佐佐木规行后藤雅士寺山卓竹内大司内藤丰晃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代理人杨宏军54发明名称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装容器,在改装作业时不会洒落。

2、内容物,并可易于朝其他容器进行装入的包装容器。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被嵌入具有开放端、底部以及侧壁的筒形容器本体,用于将内容物移入保存容器。该包装容器由漏斗部件201和容器本体构成,该漏斗部件包括漏斗220,直径从宽口侧朝向窄口侧变窄;以及多条肋228,从漏斗220的窄口侧的开口部222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并架设窄口侧的开口部222内面的一部分及其他一部分。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102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019022009042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30916JA20091029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3、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0页附图25页CN102083710A1/1页21一种漏斗部件,被嵌入具有开放端、底部以及侧壁的筒形容器本体中,构成用于将内容物移入保存容器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漏斗部件包括漏斗,直径从宽口侧朝向窄口侧变窄;以及多条肋,从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的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并架设窄口侧的开口部内面的一部分及其他的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部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一对肋形成同一中心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斗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漏斗部件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一对肋的多条横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横肋与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开。

4、口部构成同心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横肋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构成同一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横肋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和所述肋中的由所述多条横肋所构成的圆所包含的部分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构成同一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漏斗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的所述窄口侧的端面比包含所述漏斗的窄口侧的端面的平面更位于所述宽口侧。8一种包装容器,用以包装粉末状或液状的材料,将所述材料移入保存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包装容器包括筒形容器本体,具有开放端和底部;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部件,被嵌入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9一种包装体,用以将内容物移入保存容器,其特。

5、征在于该包装体包括筒形容器本体,具有开放端和底部;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部件,被嵌入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被充填在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的粉末状或液状的材料;以及膜片,将所述容器本体的开放端密封,并因来自外部的按压而断裂。权利要求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1/20页3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体,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以包装粉末状或液状材料,并将内容物移到其他容器的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体。背景技术0002为了可保持保存时的密封性,一般是以将速溶咖啡等粉末状食品充填到如带盖的瓶子那样的密封性较高的包装容器内这样。

6、的状态来销售的。并且,为了再次充填内容物以再次利用保存容器的目的,简单包装内容物的改装用包装体也被众所周知。作为这样的改装用包装体的包装容器,例如小袋或报纸袋、杯状容器被广为应用。0003并且,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有一种为了加强轻量且易丢弃的纸制杯容器,而将树脂制加强环安装在杯容器的开口部的结构。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324464号公报000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58764号公报000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64918号公报0007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895556号公报0008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97072号公报发明内容0009从小袋等现有改装用包装体向保存容器所进行的。

7、内容物的再次充填,例如是通过将已开封的改装用包装体的开口部紧靠在保存容器的开口部,来使内容物逐渐流入保存容器内的。不过,在此改装作业中,有时会因内容物洒落而污染手或周围的情况,不能说便于使用。0010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包装容器及使用此包装容器的包装体,该包装容器可简单地向其他容器进行内容物的改装,而且可维持保管及运送、和改装时的内容物的质量。001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其用于嵌入具有开放端、底部以及侧壁的筒形容器本体,将内容物移到保存容器中。该包装容器由漏斗部件和容器本体结构,该漏斗部件包括漏斗,直径从宽口侧向窄口侧变窄;以及多条肋,从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部的中心呈放射状地延伸,架设。

8、窄口侧的开口部内面的一部分及其他部分。0012发明的效果0013使用本发明,由于可在将容器本体内所收纳的漏斗的开口部插入其他容器内的状态下进行内容物的改装,因此可构成易于进行改装作业的包装容器。附图说明0014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0015图2为图1所示的包装体的分解立体图。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2/20页40016图3为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面图。0017图4为图2所示的膜片的平面图。0018图5为图4所示的VV线的剖面图。0019图6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0020图7为图6所示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9、。0021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一实施例,为沿着图9中AA线的剖面图。0022图9为图8的盖的底面图。0023图10为包含取出适用图8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容器的一部分进行放大显示的放大图的整体分解立体图。0024图11为图10的容器处于闭合时容器的一端的剖面图。0025图12为图8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为表示向水瓶补充内容物前的盖、容器以及水瓶的关系的立体图。0026图13为图12所示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0027图14为图8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作用的说明图,为表示对水瓶补充内容物的途中的盖、容器以及水瓶的关系的立体图。0028图15为图14所示的盖的作用的。

10、说明图,为主要部分的剖面图。0029图16为作成6个应力集中部时对应于图9的盖的底面图。0030图17表示第2实施例的盖的结构,为沿着图18中AA线的剖面图。0031图18为图17的盖的底面图。0032图19表示第3实施例的结构,为对应于图17的剖面图。0033图20为与表示比较例的图19相对应的剖面图。0034图21为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第4实施例的底面图。0035图22为沿着图21图中AA线的剖面图。0036图23表示本发明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第5实施例的结构,对应于图22的剖面图。0037图24为包含取出适用图21的具有阻断性的盖的容器的一部分,放大显示的放大图的整体分解立体图。003。

11、8图25为图23的容器处于闭合时该容器的一端的剖面图。0039图26为表示容器本体、盖以及保护盖的关系的其他结构的对应于图25的剖面图。0040图27为表示容器本体的叠层结构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剖面图。0041图28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漏斗部件的立体图。0042图29为图28所示的A2A2线的剖面图。0043图30为表示将图28所示的漏斗部件安装于容器本体的状态的立体图。0044图31为第6实施例所涉及的包装体的立体图。0045图32为图31所示的B2B2线的剖面图。0046图33为表示设置于漏斗的窄口侧的开口内部的肋的其他例子的平面图。0047图34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的具有盖体的包装体。

12、的立体图。0048图35为图34所示的包装体的俯视图。0049图36为图35所示的A3A3线的剖面图。0050图37为图34所示的盖体的背面图。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3/20页50051图38为图37所示的B3B3线的剖面图。0052图39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所涉及的具有盖体的包装体的立体图。0053图40为图39所示的C3C3线的割面图。0054符号的简单说明00551包装体;2包装容器;3膜片;5粉体;7容器;8漏斗部件;10容器本体;11开放端;17侧壁;20漏斗;101改装用容器;102容器本体;102A开口部;103漏斗HOPPER;104盖;104A。

13、下层部;104B上层部;105保护盖;106弯曲部;106A阶梯;107最内层;108密封剂层;110金属箔层;111外侧的层;113应力集中部;114铝箔;118剥离剂层;118A剥离面;119水瓶;130粘结层;131周缘;133外端;136纸层;201漏斗部件;210包装容器;211包装体;220漏斗;221、222开口部;223锥部;224第一直部;225引导部;226第二直部;227突出部;228肋;229环;230侧壁;231开口;232柱部;233安装部;234角落部;240肋;241肋端面;250容器本体;260内容物;270膜片;301包装体;302包装容器;303膜片;30。

14、4盖体;309切断线;310容器本体;312凸缘;320漏斗;321开口部;330顶板;331侧壁;332放射状肋;334横肋;335横肋;336缺口;337突起;339缝隙;340突起。具体实施例00560057首先,边参照图1图7,边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基本结构。0058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概要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包装体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为图1所示的IIIIII线的剖面图。0059包装体1为包装粉末状或液状材料,并用作将内容物再次充填于其他保存容器中的改装用包装体,具有包装容器2、被充填于包装容器2内部的内容物5、以及使包装容器2的开放端11密封的膜片3。。

15、此外,为了保护膜片3,在包装容器2安装有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等形成的上盖4。内容物5只要具有流动性,并不作特别限定,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容器2可适用于粉状、粒状、液状等各种材料。0060包装容器2包括一端开放的筒形容器本体10;和包含有被收容于容器本体10内部的漏斗20的漏斗部件8。0061容器本体10具有侧壁17、底部16和开放端11。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0是通过将矩形的薄片材料卷起,使局部重叠,并将重叠部分粘在一起而形成为筒形的。容器本体10的底部18由圆形底板19、及夹入底板19的外周部并保持的折回部18构成。另一方面,在容器本体10的开放端11,通过将侧壁17的一部分向。

16、外侧弯曲并卷入成环形形成卷曲部12。0062容器本体10的形成材料虽无特别限定,但是考虑到容器的轻量化或丢弃的容易性、省资源化,最好以用纸作为主体的材料。例如,在食品的包装用途中,可利用薄片材料,其是从成为容器本体10的内面的侧依序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铝箔以及纸叠层而形成的,具有高气体阻断性特别是阻断氧、水蒸汽、芳香成分等来自内容物的挥发成分的性质。0063漏斗部件8是指由具有直径往一端变窄的部分的漏斗和与漏斗一体化的部件所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4/20页6构成的部件。图1图3举例所示的漏斗部件8包括漏斗20、及与漏斗部件8的宽口部分。

17、相连接的圆筒形侧壁22,从容器本体10的开放端11插入内部,而被嵌入收纳容器10。如后述所示,漏斗20为设置成易于将内容物5改装入其他容器的漏斗,配置成直径朝向开放端11变窄。漏斗20的锥角是相应于内容物的流动性而适当设定的,当内容物为粉体时,至少设定成2045,最好设定成20。0064漏斗部件8例如既可利用HDPE或PP等树脂材料进行一体成型,也可使通过纸或树脂、纸混合树脂等分开形成的漏斗20及侧壁22彼此连接在一起来构成。当利用树脂或纸混合树脂时,漏斗部件8例如也可通过射出成形而形成。漏斗20或漏斗部件8的形状或安装方法并不限定于图1图3的例子,可以有各种变化。0065图4为图2所示的膜片。

18、的平面图,图5为图4所示的VV线的剖面图。0066膜片3用以在将材料充填于包装容器2后,将包装容器2的开放端11密封,相应于包装容器2的用途,可利用由单一层所构成的薄片材料或由多层叠层的薄片材料。当包装容器2的内容物为食品时,最好以具有气体阻断性的材料来形成膜片3。0067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膜片3由被密封于包装容器2的密封剂层31、被叠层于密封剂层31上的树脂层32以及经由粘结剂层33粘结于树脂层32上的金属箔层34构成。例如,可以用聚乙烯形成密封剂层31,以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形成树脂层32,以铝形成金属箔层34。构成膜片3的层的叠层数或叠层方法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任意。0068在膜片。

19、3形成从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6条切断线30,以在因来自外部的按压而造成张力超过规定大小时发生断裂。如图4及图5所示,切断线30形成为在膜片3的厚度方向上,仅切断密封剂层31及树脂层32,并且在膜片30的延伸方向上,画虚线。0069切断线30是用以调整膜片3的断裂强度的,可相应于施加在膜片3的按压力,而任意地设定条数或线形状、切断位置的长度及深度。作为切断线30的理想条数,最好从中心呈放射状地设置310条。切断线30既可为直线状,也可为曲线状。并且,在膜片3的延伸方向上,切断线30未必一定是虚线状的折叠线,可以形成为画实线。0070图6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体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7为图6所示的。

20、VIIVII线的剖面图。更具体地说,在图6及图7中,A表示膜片断裂前的状态,B表示膜片断裂后的状态。0071在将包装体1内的内容物5再次充填于其他容器7时,首先,如图6A及图7A所示,使已拆下上盖的包装容器2倒立,并使膜片3抵接在保存容器7的开口部。此时,由于漏斗20的窄口侧的开口部配置于保存容器7的开口范围内,因此使包装容器2的中心与保存容器7的中心对准。0072接着,将包装体1的底部向图的箭号方向压下。此时,虽然膜片3随着包装容器2的按压,而从漏斗20及保存容器7的开口部承受按压力,但是当膜片3的张力超过规定断裂强度时,如图6B及图7B所示,膜片3断裂。膜片3断裂时,随着施加在包装容器2的。

21、按压力,漏斗20向容器7的内部插入,而断裂的膜片3被折入由漏斗20和侧壁22所夹的空间内。结果是由于漏斗20外侧的开口部成为大开的状态,因此内容物5随着重力而沿着漏斗20的锥部流入容器7的内部。0073如上述说明所示,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包装容器2及使用此包装容器的包装体1,通过使膜片3和容器7的开口相向,并将包装容器2向保存容器7按压,来几乎在膜片3断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5/20页7裂的同时,使漏斗20的开口部插入保存容器7内。由于包装容器2内的内容物5通过漏斗20而被引导到保存容器7的内部,因此在改装作业时可防止内容物5飞散或洒落。故而,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

22、包装容器2及包装体1,可易于进行内容物的改装。0074并且,包括保管及运送时在内,直到改装时为止,均通过膜片3和包装容器2进行密闭,因此可将内容物的品质保持到直接使用之前香味或味道等。00750076以下,在第1第3实施例中说明盖材膜片的结构。0077此外,本发明基本上是被密封于纸杯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可适用于所有通过弄破盖来开封的形态。因此,不用说并不限定于如下实施例所记载的结构。0078第1实施例0079首先,如图10、图11所示,改装用容器101由容器本体102、漏斗103、具有阻断性的盖104以及保护盖105构成。0080容器本体102为有底的圆筒形,基材使用矩形的纸片。该纸制的圆筒是由。

23、从其最外层向内依次将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对苯二酸盐以及聚乙烯叠层而成的复合叠层片制成。用于完全阻断湿气或透气。内面的聚乙烯树脂用于确保与盖104的粘结性。处理的手段采用周知的技术。例如为叠层或涂接等一般的手法。如上所示,在制作容器本体102时,将已被表面处理的矩形的纸片卷成筒形,并使左右两侧重叠,再使该重叠部作为粘结部适当地粘结。粘结手段适当地采用周知的手段,如使用粘结剂、或进行热熔接。如图10、图11所示,上端形成向外侧卷入成环形的环形卷入部106以下只称为卷曲部。因此,在该卷曲部106的上面,在所述两侧的重叠部,在上下方向一定产生段差106A。由于该段差106A损害气密性,所以其处理很。

24、重要。0081如图10、图11所示,在该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内,被嵌入圆筒形的漏斗103。该漏斗103以与所述容器本体102相同的材料或厚度被设定为08MM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等适当的树脂材料形成。该漏斗103在周围具备有直的上升壁103A,其在上端不具备有向外的凸缘。该上升壁103A的上端设为与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的上端,即卷曲部106的上端面106B相同的高度位置,被嵌入该开口部102A内。并且,具备从该上升壁103A的下端缘一体地朝向上方且中央依次倾斜的漏斗103B。该漏斗103B的锥角A被设定成至少2045,最好设定成20。0082漏斗103是使其漏斗10。

25、3B上端的位置与该上升壁103A及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上端的位置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而被嵌入该开口部102A的。也就是说,位置对准成可配置于大致同一平面。在该漏斗103被嵌入后,被适当地固定在开口部102A的内周面。固定的手段是适当地采用热熔接、高频焊接、使用粘结剂等最佳手段。0083在该漏斗103的上端以具有阻断性的盖104进行密封。如图8所示,该具有阻断性的盖104由下层部104A、上层部104B以及将两者粘结成可剥离的剥离剂层后述所叠层的复合片构成。首先,下层部104A由最内层107和金属箔层110构成,该最内层107由包含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树脂层构成,金属箔层110经。

26、由粘结层后述粘结在该最内层107的树脂层的外侧。作为上层部104B的外侧的层111是以纸为主体构成的。在所述下层部104A的所述金属箔层110的外侧,所述上层部104B经由剥离剂层118后述粘结而构成。此外,在所述最内层107,从其中央呈放射状地设置有多条应力集中部113,由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6/20页8于应力集中部113,包括所述最内层107在内,金属箔层110易于破裂,因此较易于开封。0084更具体地说明以上结构。最内层107的最下层为40M的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密封剂层108。并且,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上面,隔着20M的聚乙烯低密。

27、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2而叠层有12M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并且,属金属箔层110的基材的金属箔采用9M的铝箔114。在该铝箔114的下面,隔着15M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5而粘结叠层有所述最内层107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因此,该挤制树脂薄膜115发挥作为最内层107与金属箔层110的粘结层的功能。并且,粘结叠层在所述铝箔114的外侧的上层部104B即外侧的层111采用基重523G/M2的纸层116。在该纸层116的下面叠层15M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7。该挤制树脂薄膜117和所述铝箔114经由使用剥离添等的剥离。

28、剂层118相粘结,形成为复合片。该复合片的处理手段除了上述以外,还采用周知的技术,如叠层或涂接等一般的手法。并且,作为剥离剂层118,采用剥离漆涂满氯化橡胶系的物质或粘结漆点状地涂接氯化橡胶系的物质。剥离漆也可采用一种以上、2层以上的组合。涂接的形态可以是全涂或点状。0085所述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厚度是在30200M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的,其上的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112的厚度是在550M范围的厚度内进行适当选择的。并且,金属箔层110的铝箔114的厚度从650M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该铝箔114下面的所述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115从550M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并且,纸层116最好从基。

29、重30200G/M2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而且,被叠层在该纸层116下面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7从550M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剥离剂层118采用剥离漆或粘结漆。剥离漆为涂满,而粘结漆是涂布成点状。0086此外,被叠层在所述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所述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从550M的范围内进行适当选择。不过,该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只要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即可。0087如图10、图11所示,以上的盖104的整体形状的直径与所述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大致相同,具体而言,呈约90MM的圆形。并且,其周缘部131适当地被粘结在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的。

30、上端,即卷曲部106的上端面106B。一般是被热熔接。虽然也可被粘结在所述漏斗103的上升壁103A的上端面,但是采用只是与该漏斗103的所述漏斗103B的上端缘,即开口部103B1的上缘接触的结构。0088此外,如图8图10所示,在该具有阻断性的盖104设置有从中央朝向放射方向,在圆周方向大致等间隔,作为应力集中部113的三条折叠线或切割线在图例中为折叠线。设置的范围到达最内层107及所述聚乙烯的挤制树脂薄膜115。由于作为该应力集中部113的折叠线或切割线,而使得包含所述最内层107在内,金属箔层110也易于破裂,较易于开封。如图9所示,折叠线或切割线是将折叠线的长度设定为9MM,将连接处。

31、设定为1MM。此外,3条是用以达成本发明的所要的目的的最低限度的条数。并且,虽然取决于盖104的大小,但最佳的上限为10条。当为11条以上时,相反可能会使该盖104的强度变弱,并不理想。较理想的为310条图16示出了6条的例子。0089保护盖105采用将与该容器本体102相同的材料或厚度设定为约08MM左右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等合适的树脂。如图10、图11所示,外嵌于所述容器本体102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7/20页9的开口部102A,以保护所述盖104,同时保持内部卫生。0090将粉状的即溶咖啡P收容在本发明的所述改装用容器101内部的作业一般是经由。

32、漏斗103的开口部103B1进行的。0091其次,说明如该结构的第1实施例的改装用容器101的使用方法。0092首先,拆下保护盖105。由于盖104露出,因此用指尖捏住为上层部104B的外侧的层111的缘部,并将其向上方拉起。由于该拉起,使得外侧的层111因作为剥离层的剥离剂层118而从下面的金属箔层110的铝箔114剥落。此时,由于发生剥离声,所以可加强未使用性VIRGIN的印象。接着,如图12及图13所示,使容器本体102的上下颠倒,并将漏斗103的漏斗103B紧靠在可内嵌于为补充用容器的一例的宽口瓶119的圆筒形口部119A。虽然容器本体102内的即溶咖啡P从漏斗103还向漏斗103B内。

33、流下,但是由盖104所保持。然后,如图14及图15所示,对容器本体102,以将其漏斗103B向宽口瓶119的口部119A压入的方式施加按压力。该按压力作为用于从宽口瓶119的口部119A、一般是从本体成圆筒形上升的筒上部分压破盖104的力发挥作用。即,该宽口瓶119的口部119A将盖104向上压,作为将其压入漏斗103的上升壁103A与漏斗103B之间的剖面三角形上的空间S内的力发挥作用。由于被施加了该按压力的盖104,是呈放射状地设置应力集中部113即折叠线,因此很容易立即沿着该折叠线断裂分割成多个分割片。同时,该漏斗103B进入宽口瓶119的口部119A内。结果是所述漏斗103的漏斗103。

34、B的开口103B1打开,容器本体102内的即溶咖啡P通过漏斗103的漏斗103B而被导向中心,一下子被引导流入宽口瓶119内。将已完成对宽口瓶119的补充的该改装用容器101丢弃。图中102B为容器本体102的底部。0093因此,内嵌于宽口瓶119的口部119A的漏斗103B使即溶咖啡P朝宽口瓶119内引导流下,不会向宽口瓶119的外部溢出。并且,也不会过度地接触外气,因此可尽可能地减少香味或味道受损。0094进行所完成的盖的性能测试的结果是中央部分被理想地压破。需提一下,压破强度为100N以下。并且,在使用纸杯的开口部102A的段差106A的渗透液检查实验中,完全没有发现泄漏的发生。此外,在。

35、高温保存时也没有发现盖从纸杯的开口部102A剥离的例子。并且,整个盖的阻断性得到了并不逊色于铝盖的结果。与热熔盖相比,完全没有发生臭气。此外,进行相当于2000公里的运送实验来对折叠线的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由于以纸为主体的外侧的层111的存在,任何实验品都未发生折叠线的破裂。0095象这样,盖104的最内层具备有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密封剂层108。因此,无论纸杯特有的开口部102A的段差106A是否存在,在以盖104将纸杯的开口部102A直接密封的情况下,都可理想地进行密封。结果是可充分地确保气密性。此外,由于没有采用热熔,所以可得到安定的密封性,还可消除臭气的影响。并且,尽管是。

36、内侧具备有应力集中部113的盖104,仍可从外部撞击或按压力确实地保护内侧的金属箔层110或最内层107,可提供安全性较高的盖104。并且,若在通过该应力集中部113压破该盖104的作业之前,将以该纸为主体的外侧的层111剥离时,则会产生轻快的剥离声,可加强未使用性的印象。0096第2实施例0097如图17所示,第2实施例所示的具有阻断性的盖104由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为主体的下层部104A和以金属箔层110为主体的上层部104B经由剥离剂层118叠层的复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8/20页10合片构成。最内层107的最下层为40M的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

37、PE的密封剂层108。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上面,隔着20M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2而叠层有将12M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并且,作为金属箔层110的基材的金属箔采用7M的铝箔114。在该铝箔114的下面叠层有20M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5。另一方面,上面隔着15M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20而叠层有12M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21。并且,所述最下层107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和上层部104B最下面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5经由所述剥离剂层118相粘结。作为该剥离剂层118,采用。

38、剥离漆涂满氯化橡胶系的物质或粘结漆点状地涂接氯化橡胶系的物质。剥离漆也可采用一种以上、2层以上的组合。涂接的形态可以为全涂或点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最内层107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09的上面,首先,涂满氯化橡胶系的剥离漆,然后在其上点状地涂接氯化橡胶系的粘结漆。0098在以上结构中,下层部104A可以采用铝箔或塑胶薄膜,甚至可以采用纸等的叠层体。并且,也可不采用这些,而只是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密封剂层108。此外,在上层部104B中,根据需要而采用铝箔单体或塑胶薄膜、纸等的叠层体。铝箔采用650M范围的。铝箔114下面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

39、115可采用550M范围的。0099并且,作为所述剥离剂层118,也可采用易剥薄膜。厚度为20100M,与位于上层部104B的最下面的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挤制树脂薄膜115的粘结强度被设定为018N。0100并且,在盖104,从下层部104A跨越上层部104B具备有翼片122,其从该盖104的周缘向径向外侧突设。该翼片122构成为经由设置在与下层部104A的周缘之间的切断线折叠线123,以所述剥离剂层118将上层部104B从该下层部104A剥离。这种翼片122也可设置在所述第1实施例。0101此外,如第18图所示,盖104的形状除了该翼片122的结构以外,基本上与第1实施例一样。不同之。

40、处在于作为应力集中部113的折叠线从中心向端缘呈放射状以等间隔设置有6条。并且,作为容器本体102,采用以铝为层结构的纸杯。0102进行所完成的盖的性能测试的结果如下。即,开封性、密封性、阻断性、臭气的有无、应力集中部的保护、未使用性都得到了与第1实施例一样的结果。同时,可将上层部从翼片122较好地剥离,得到了良好的剥离感。0103第3实施例0104如第19图所示,第3实施例所示的具有阻断性的盖104也构成为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为主体的下层部104A和以金属箔层110为主体的上层部104B经由剥离面118A所叠层的复合片。0105最内层107的最下层为40M的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

41、E的密封剂层108。在该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上面通过使用干叠层粘结剂125来叠层20M的延伸聚丙烯薄膜OPP124,得到作为下层部104A的叠层薄膜。从该叠层薄膜的中心到朝向容器本体102的密封位置为止,在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向上施加6条作为应力集中部113的折叠线。折叠线的长度为9MM,连接处为1MM。上层部104B的金属箔层110采用7M的铝箔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9/20页11114。此外,在该铝箔114的上面隔着20M的聚乙烯PE的挤制树脂薄膜120而叠层有12M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121。然后,以聚乙烯PE的树脂薄膜126将所述最下层107的延伸聚。

42、丙烯薄膜OPP124的上面和铝箔114的下面挤制叠层。从而得到了两层可剥离的叠层薄膜。通过以所指定的大小的圆形将该叠层薄膜冲压成具有翼片的形状,得到了盖104。该挤制聚乙烯PE的树脂薄膜126和延伸聚丙烯薄膜OPP124为异树脂。因此,不会完全地粘结,可在该剥离面118A用手将上层部104B从下层部104A剥离。在该第3实施例中,如上所示,通过使下层部104A最上层的树脂薄膜和上层部104B最下层的树脂薄膜为异树脂,而得到了易剥离面。结果是使剥离剂层的结构较简单,可简化制造的难度、步骤,并可廉价提供。0106进行了所完成的盖的性能测试的结果如下。即,开封性、密封性、阻断性、臭气的有无、应力集中。

43、部的保护、未使用性都得到了与第1实施例一样的结果。同时,可将上层部从翼片122较好地剥离,得到良好的剥离感。0107为了验证以上结果,而制作了比较产品。0108如图20所示,对厚度20M的延伸聚丙烯薄膜OPP和厚度40M的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进行干叠层,得到了叠层薄膜。对该叠层薄膜,以尖刃,从圆形盖材的中心至密封位置为止,在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向上加工6条长度为9MM、连接处为1MM的折叠线,得到了下层薄膜。另一方面,以15M的聚乙烯PE的挤制叠层粘合7M的铝箔,得到了上层薄膜。然后,将所述上下层的薄膜经由结合涂布ANCHORCOAT剂叠层在所述延伸聚丙烯薄膜OPP面上,得到了叠层。

44、薄膜,将该叠层薄膜冲压成所指定的大小的圆形,得到了盖材。0109将所得到的盖材各自黏贴密封于第1实施例所示的已装入即溶咖啡粉末的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的周缘,对于盖的开封性和落下撞击耐性分别进行性能测试。0110在开封性的检查中,本实施例的产品是捏住翼片122并剥开上层部104B后,而比较例是在原来状态下各自进行对玻璃瓶的改装,对压在瓶口并使盖材开封时的推压强度进行了测量。0111在检查的结果中,本实施例的开封强度为90G,而在比较例中表示130G的数值,得知本实施例的开封性极佳。0112并且,在落下撞击耐性的检查中,本实施例、比较例都在以盖材将容器本体102的开口部102A密封的状态。

45、下,使容器从高度60CM落下,来目视确认是否有自折叠线的破裂。0113在检查的结果中,本实施例、比较例即使落下10次,也未看到断裂,关于落下撞击耐性,本实施例并没有优势。0114此外,在第1第3实施例中,在漏斗103的所述上升壁103A的上端,也可具备气密地嵌合在容器本体102的开口缘的缘部。完全不会损害盖104本身的在所述第1第3实施例所述的功能中的开封性、高温保持性、阻断性、臭气、开封感、以及应力集中部113的加工性、安全性等优点,可发挥同等效果。0115并且,在第1第3实施例中,虽然作为内容物,以即溶咖啡粉末为对象,但是除此以外,也可应用于食品、非食品的其他粉末体。例如,水溶性的奶粉、可。

46、可粉、茶、或这些组合的粉末等。并且,除了干燥土豆泥或其他干燥食品、调味粉或肉酱粉等、汤粉等以外,还有影印机的碳粉等。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A10/20页120116并且,代替宽口瓶119,也可应用于咖啡制作装置的咖啡粉槽、及影印机的碳粉的补充容器等。0117根据第1第3实施例,能够想到如以下项目19所示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1181、一种具有阻断性的盖,由下层部和相对于该下层部可剥离的上层部构成,该下层部由至少在最下层具备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和金属箔层构成,在所述下层部的最内层设置有多条应力集中部,通过将所述上层部从下层部剥离而可分离,并且,在使用时所述下层。

47、部因所述应力集中部而破裂,较易开封。01192、一种具有阻断性的盖,由下层部和上层部构成,该下层部由在至少在最下层具备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之上叠层有金属箔层、合成树脂层以及纸层的至少任一层的叠层体构成,该上层部由具备有金属箔层,而且对该金属箔层叠层有合成树脂层及纸层的至少任一层的叠层体构成,在该下层部的外侧经由剥离层而叠层,在所述下层部设置有多条应力集中部,所述上层部可经由所述剥离层从下层部分离,并且,使用时所述下层部因所述应力集中部而破裂,较易开封。01203、一种具有阻断性的盖,由下层部和上层部构成,该下层部在至少在最下层具备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的最内层之上经由粘结剂层黏贴有金属箔层,。

48、该上层部在该下层部的金属箔层外侧经由剥离层所叠层的纸为主体,在所述下层部的最内层从中央呈放射状设置有多条应力集中部,所述上层部可从剥离层分离,并且,使用时因所述应力集中部而造成包括所述下层部的最内层在内,连金属箔层也发生破裂,较易开封。012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其中应力集中部为折叠线或切断线的任一种。0122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其中应力集中部从中心向端缘呈放射状地以大致相同的中心角至少设置有3条以上。0123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其中下层部的最内层的最下层为聚乙烯树脂层,并由在该聚乙烯树脂层之。

49、上经由粘结层而黏贴有树脂层的双层结构构成。0124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其中上层部由纸或金属箔层和至少在其背面黏贴挤制聚乙烯树脂层而成。0125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其中剥离层为剥离漆或粘结漆或者易剥薄膜的任一种。0126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阻断性的盖,其中通过使下层部的最上层的树脂薄膜和上层部的最下层的树脂薄膜为异树脂,可将上层部从下层部剥离。0127以下,在第4及第5实施例中,接着,说明盖材膜片的结构。具体地说,涉及在应力集中部切断线的形状具有特征的盖材的结构。0128第4实施例0129首先,改装用容器101与所述第1第3实施例一样,如图24、图25所示,由筒状的容器本体102、漏斗103、具有阻断性的盖104以及保护盖105构成,在此省略详细记载。0130具有阻断性的盖104被密封在所述漏斗103的上端。如图22所示,该具有阻断性的盖104采用最内层107和被黏贴在其外侧的金属箔层110的复合片。更具体地说,所述最内层107为包含有聚乙烯的密封剂层108的树脂层。形成在该最内层107的树脂层外侧说明书CN102083702ACN102083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