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 P2X7R 拮抗剂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为吲哚 -3- 甲酰胺或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的新的 P2X7R 拮抗 剂、 包含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在预防或治疗由 P2X7R 介导的疾病和障碍中的应 用。
发明背景
P2X7R 是属于 P2X 离子移变的通道家族的 ATP- 门控离子通道。 该基因首先从大鼠 脑中分离出来 (Surprenant 等 (1996)272 : 735-738), 随后凭借其与 P2X 家族的其它成员的 序列同源性, 从人单核细胞库中 (Rassendren 等 (1997)J.Biol.Chem.272 : 5482-5486 ; 基因 库 (Genbank) 登录号 NM 002562、 Y09561) 分离出来。 后来发现 P2X7R 与介导 ATP 对肥大细胞 和巨噬细胞的渗透作用 (permeabilising action) 的未经确认的 P2Z 受体相当 (Dahlqvist 和 Diamant(1974)Acta Physiol.Scand.34 : 368-384 ; Steinberg 和 Silverstein(1987) J.Biol.Chem.262 : 3118-3122 ; Gordon(1986)Biochem.J.233 : 309-319)。P2X7R 具 有 两 个疏水性跨膜结构域、 一个胞外环结构 (extracellular loop) 并形成跨膜离子通道。 P2X7R 具有的药理学特性与其它的 P2X 均聚体 (homomers) 或杂聚体 (heteromers) 明显 不同 (North 和 Surprenant(2000)Annual Rev.Pharmacology Toxicology 40 : 563-580)。 P2X7R 需 要 ATP 的 水 平 超 过 1mM 以 达 成 活 化, 而 ≤ 100μM 浓 度 的 ATP 激 活 其 它 P2X 受 体 (Steinberg 等 (1987)J.Biol.Chem.262 : 8884-8888 ; Greenberg 等 (1988)J.Biol.
Chem.263 : 10337-10343)。虽然证明所有 P2X 受体在结合后具有非选择性通道 - 样性质, 但 是由 P2X7R 形成的通道可迅速转变为可使至多 900 道尔顿的分子通过的小孔 (Virginio 等 (1999)J.Physiol.519 : 335-346)。
P2X7R 在造血细胞、 肥大细胞、 淋巴细胞、 红细胞、 纤维原细胞、 朗格罕氏细胞和巨 噬细胞中表达 (Surprenant 等, 1996, Science272 : 3118-312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已有 报告 P2X7R 在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膜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以及神经细胞中表达 (Ferrari 等 (1996)J.Immunol 156 : 1531-1539 ; Collo 等 (1997)Neuropharmacology 36 : 1277-1283 ; Anderson 和 Nedergaard(2006)Trends Neuroscien 29 : 257-262)。
P2X7R 涉及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在巨噬细胞中的由 ATP 激活 P2X7R 与 T 细 胞 的 促 有 丝 分 裂 刺 激 (Baricordi 等 (1996)Blood 87 : 682-690)、 细胞因子的释放 (Griffiths 等 (1995)J.Immol.154 : 2821-2828) 和 巨 噬 细 胞 多 核 体 的 形 成 (Falzoni 等 (1995)J.Clin.Invest.95 : 1207-1216) 相关。P2X7R 涉及在促炎性细胞加工并从其中释 放活性白介素 -1β(IL-1β)(Perregaux 和 Gabel(1998)J Biol Chem 269 : 15195-15203 ; Ferrari 等, (2006)J Immunol176 : 3877-3883)。 ATP 刺激 P2X7R 也可导致细胞凋亡和通过触 发形成非选择性质膜小孔所致的细胞死亡 (Di Virgilio 等 (1998)Cell Death Differ.5 : 191-199)。
在由大鼠大脑中脑动脉闭塞诱导的缺血性损伤和坏死期间已经观察到 P2X7R 的 上 调 (Collo 等 (1997)Neuropharmacol 36 : 1277-1283)。 近 期 的 研 究 指 出 P2X7R 在 小 胶质细胞的超氧化物生成中的作用, 并且已经在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转基因小鼠模型 (Parvathenani 等 (2003)J Biol Chem 278 : 13300-13317) 和在来自尸检的脑切片的多发性硬化损伤 (Narcisse 等 (2005)Glia, 49 : 245-258) 的淀粉样斑块的周围探测到 P2X7R 的 上调。
从对缺乏 P2X7R 的小鼠的研究, 结果形成对机械和热刺激的炎症性和神经病性 超敏反应的缺乏, 预示在 P2X7R 和炎症性和神经病性疼痛之间存在关联性 (Chessell 等 (2005)Pain 114 : 386-396)。P2X7R 的拮抗剂显著改善动物模型中的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 和减少细胞死亡 (Wang 等 (2004)Nature Med 10 : B21-B27)。
调节 P2X7R 的化合物已有报道。例如, 亮蓝 (Brilliant Blue)(Jiang 等, Mol. Phamacol.58(2000), 82-88), 异喹啉 1-[N, O- 双 (5- 异喹啉磺酰基 )-N- 甲基 -L- 酪氨酰 基 ]-4- 苯基哌嗪和 N-[1-[N- 甲基 - 对 -(5- 异喹啉磺酰基 ) 苄基 ]-2-(4- 苯基哌嗪 ) 乙基 ]-5- 异喹啉磺酰胺 (Humphreys 等, Mol.Pharmacol., 54(1998), 22-32)、 金刚烷衍生 物 (WO 99/29660、 WO99/29661、 WO 00/61569、 WO 01/42194、 WO 01/44170、 WO 01/44213、 WO 01/94338、 WO 03/041707、 WO 03/042190、 WO 03/080579、 WO04/074224、 WO 05/014529、 WO 06/025783、 WO 06/059945)、 哌 啶 和 哌 嗪 化 合 物 (WO 01/44213、 WO 01/46200、 WO 08/005368)、 苯甲酰胺和杂芳酰胺化合物 (WO 03/042191、 WO 04/058731、 WO 04/058270、 WO 04/099146、 WO 05/019182、 WO 06/003500、 WO 06/003513、 WO06/067444)、 取代的酪氨酸衍 生物 (WO 00/71529、 WO 03/047515、 WO03/059353)、 咪唑化合物 (WO 05/014555)、 氨基 - 四 唑化合物 (WO05/111003)、 氰基脒 (cyanoamidine)(WO 06/017406)、 双环杂芳基衍生物 (WO 05/009968、 WO 06/102588、 WO 06/102610、 WO 07/028022、 WO 07/109154、 WO 07/109160、 WO 07/109172、 WO 07/109182、 WO07/109192、 WO 07/109201)、酰 肼 (WO 06/110516) 及 其它实例 (WO99/29686、 WO 04/106305、 WO 05/039590、 WO 06/080884、 WO06/086229、 WO 06/136004、 WO 07/025366、 WO 07/056046、 WO07/056091、 WO 07/141267、 WO 07/141269、 WO 08/003697) 是 P2X7R 的拮抗剂, 而氧化的 ATP(oATP) 当作受体的不可逆的抑制剂 (Chen 等, J.Biol.Chem., 268(1993), 8199-8203)。
因此, 有强力证据证明作用于 P2X7R 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疼痛、 炎症过程和与以 下疾病状态关联的退行性病症 : 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银屑病、 过敏性皮炎、 哮 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气道高反应性、 脓毒性休克、 肾小球肾炎、 肠易激惹疾病、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氏病、 溃疡性结肠炎、 动脉粥样硬化、 恶性细胞生长和转移、 成肌细胞白血病、 糖尿 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 帕金森氏病、 多发性硬化、 青光眼、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焦虑症、 脑 膜炎、 创伤性脑损伤、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病性疼痛、 骨质疏松症、 烧伤、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 梗死、 中风和静脉曲张。
这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抑制 P2X7R 活性并可用于治疗以上提及的疾病的一 系列新的化合物。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新的 P2X7R 拮抗剂, 其为通式 (I) 表示的吲哚 -3 甲酰胺和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的,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
其中,
-R1 是单 - 或双环烷基烷基 ;
-R2 选自可任选被以下基团取代的直链或支链 C1-C5 烷基 : -OH、 C1-C5 烷氧基、 NH2-、 N(Ra)2-、 NHRa-、 CN-、 CF3、 卤素 ( 即 Cl、 F、 Br 或 I)、 哌啶子基、 吗啉代、 吡咯烷子基、 5H- 四唑基 丙基、 甲基氨基甲酰基、 二甲基氨基甲酰基或乙基甲基氨基甲酰基, 其中的 Ra 是氢或 C1-C5 烷基 ;
-R3、 R4、 R5、 R6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选自氢、 卤素 ( 即 Cl、 F、 Br 或 I)、 甲基、 羟基、 甲 氧基、 氰基或三氟甲基 ;
-a、 b、 c、 d、 x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选自碳或氮。
式 (I) 化合物, 其中的 R1 是
单 - 或双环烷基烷基, 选自环戊基甲基、 环戊基乙基、 环己基甲基、 环己基乙基、 环 庚基甲基、 环庚基乙基、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和双环 [2.2.2] 辛 -1- 基乙基, 这些基 团是优选的。
如上公开的化合物, 其中 R2 是 C1-C5 烷基或 C2-C5 羟基烷基, 也是优选的。
此外, 优选的是, R3、 R4、 R5 和 R6 中的至少两个是氢。
另外, 优选 a、 b、 c 和 d 为 C 或 a、 b、 c 和 d 之一为 N。
在实施例 6-295 中公开了新的吲哚 -3 甲酰胺和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的实 例。
本发明还涉及式 (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它们是 :
-N-( 环戊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戊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戊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戊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戊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戊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戊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戊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己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己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己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己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己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己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4- 氯 -N-( 环己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己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氧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氧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丁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 丁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氧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甲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氧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胺、
胺、-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异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异丁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丁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丁基 -4- 氯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丁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3- 羟基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17胺、
胺、
胺、
酰胺、
胺、
胺、
胺、
胺、
102046240 A CN 102046244
说明书7/120 页-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己基乙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2- 环庚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2- 环庚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庚基乙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2- 环庚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2- 环庚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庚基乙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2- 环庚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2- 环庚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2- 环庚基乙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5-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5-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5-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5-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5-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5-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5-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6-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7-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7-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N-( 环庚基甲基 )-1, 7-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7-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7-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7-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7-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5-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6-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7-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19胺、
胺、
胺、
102046240 A CN 102046244
说明书9/120 页-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6- 二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6- 二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6- 二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溴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6- 二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6- 二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4, 6- 二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氟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酰胺、
酰胺、
酰胺、
胺、
酰胺、
胺、
酰胺、
酰胺、
胺、
酰胺、
酰胺、
胺、-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酰胺 )、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酰胺 )、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酰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酰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酰胺、
酰胺、
酰胺、
酰胺、
酰胺、
酰胺、
酰胺、
胺、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H- 吲 哚 -3- 甲酰胺、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H- 吲 哚 -3- 甲酰胺、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基 -1H- 吲 哚 -3- 甲酰胺、
-4- 氯 -N3-( 环庚基甲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4- 溴 -N3-( 环庚基甲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4- 氯 -N3-( 环庚基甲基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4- 溴 -N3-( 环庚基甲基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酰胺、 -4- 氯 -N3-( 环庚基甲基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4- 溴 -N3-( 环庚基甲基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 甲酰胺和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 甲酰胺。
本发明还包括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它们与在式 (I) 中陈述的那些化合物同样, 但是实际上一个或多个原子被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于通常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原子质量 或质子数 25 的原子取代。可掺入本发明化合物中的同位素的实例包括氢、 碳、 氮、 氧、 磷、 氟 2 3 13 14 15 18 17 31 32 35 18 35 和氯的同位素, 分别为例如 H、 H、 C、 C、 N、 O、 O、 P、 P、 S、 F 和 Cl。含上述同位素 和 / 或其它原子的其它同位素的本发明化合物、 其前药和所述化合物或所述前药的药学上 可接受的盐均纳入本发明的范畴。某些同位素标记的本发明化合物, 例如那些掺入其中的 3 14 放射性同位素, 诸如 H 和 C, 在药物和 / 或底物组织分布分析中是有用的。含氚, 即 3H 和 碳 -14, 即 14C 同位素是特别优选的, 因为容易地制备和探测它们。此外, 用更重的同位素, 2 诸如氘即 H 取代, 由于其具更大的代谢稳定性, 例如延长体内半衰期或减少剂量需求, 可提 供某些治疗优势,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优选的。
一般通过实施在以下实施例中公开的方法, 通过用易于获得的同位素标记的试剂 取代非同位素标记的试剂, 可制备同位素标记的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及其前药。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与阴离子形成的那些盐, 诸如那些衍生于盐酸、 磷酸、 乙 酸、 草酸、 酒石酸等的盐, 和与那些阳离子形成的盐, 诸如那些衍生于钠、 钾、 铵、 钙、 氢氧化 铁、 异丙基胺、 三乙胺、 2- 乙基氨基乙醇、 组氨酸和普鲁卡因的盐。
其它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 本申请涉及包含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
依据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还可包含在分开或单位剂型中用于同时或序贯给药的 其它的活性化合物。
式 (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可被用于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人或其它哺 乳动物中的任何疾病状态的药物, 所述疾病状态由通过这样的哺乳动物的细胞, 诸如但不 限于单核细胞和 / 或巨噬细胞过度的或上调的细胞因子产生而加剧或引起。
本发明还涉及治疗 IL-1 或细胞因子介导的病症。
如本文定义的, “IL-1 介导的病症” 和 “细胞因子介导的病症” 包括, 但不限于的疾 病或障碍, 所述疾病或障碍选自在哺乳动物, 包括人中的关节炎 ( 包括银屑病性关节炎、 瑞 特氏 (Reiter′ s) 综合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 创伤性关节炎、 风疹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 脊椎炎、 骨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和急性滑膜炎 )、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氏病、 肺气肿、 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哮喘、 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肺炎性疾病、 硅
肺病、 肺结节病、 变态反应、 过敏性接触性超敏反应、 湿疹、 接触性皮炎、 银屑病、 晒伤、 癌症、 组织溃疡、 再狭窄、 牙周病、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骨质疏松症、 骨再吸收性疾病、 人工关节植 入物的松动、 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瘤、 充血性心衰、 心肌梗死、 中风、 脑缺血、 头部外伤、 神 经外伤、 脊髓损伤、 神经 - 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氏病、 帕金森氏病、 青光眼、 偏头痛、 抑郁 症、 外周神经病变、 疼痛、 脑淀粉样血管病、 益智药或认知改善剂的适应症、 肌萎缩性侧索硬 化、 多发性硬化、 眼球血管增生、 角膜损伤、 黄斑变性、 角膜瘢痕形成、 巩膜炎、 异常的伤口愈 合、 烧伤、 自身免疫性障碍、 亨廷顿氏舞蹈病、 糖尿病、 AIDS、 恶液质、 脓血症、 脓毒性休克、 内 毒素休克、 结膜炎休克、 革兰氏阴性脓血症、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脑型疟疾、 心脏和肾再灌注 损伤、 血栓症、 肾小球肾炎、 移植物对宿主反应、 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 器官移植毒性、 溃疡 性结肠炎或肌肉变性, 治疗方法包括给予所述哺乳动物有效治疗这样的病症的量的式 (I) 化合物。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包括人的哺乳动物中治疗 IL-1 介导的病症的药用组合物, 所 述药用组合物包含有效治疗这样的病症的量的式 (I) 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化合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银屑病、 过敏性皮炎、 哮喘、 慢 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气道高反应性、 脓毒性休克、 肾小球肾炎、 肠易激惹疾病、 克罗恩氏 病、 溃疡性结肠炎、 动脉粥样硬化、 恶心细胞生长和转移、 成肌细胞白血病、 糖尿病、 阿尔茨 海默氏病、 脑膜炎、 骨质疏松症、 烧伤、 缺血性心脏病、 中风和静脉曲张。
在另一个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用组合物, 所述药用组合物 包含如上文定义的有效治疗量的式 (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有效免疫抑制 ( 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肠易激惹疾病、 动脉粥 样硬化或银屑病的治疗中 ) 的药用组合物, 所述药用组合物包含如上文定义的有效治疗量 的式 (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本发明也提供用于治疗阻塞性气道疾病 ( 如哮喘或 COPD) 的药用组合物, 所述药 用组合物包含如上文定义的有效治疗量的式 (I) 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 物。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用于治疗易感或罹患病症的哺乳动物的药用组合物, 所述病 症在病因上涉及 P2X7 受体的异常活性, 诸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障碍, 包括, 例如, 帕金森氏 病、 多发性硬化、 青光眼、 由神经炎症介导的或导致神经炎症的疾病和障碍, 例如创伤性脑 损伤和脑炎 ; 中枢介导的 (centrally-mediated) 神经精神性疾病和障碍, 诸如, 例如抑郁 症躁狂症、 双相情感疾病、 焦虑症、 精神分裂症、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 癫痫和癫 痫发作 (seizure disorders), 所述药用组合物包含如上文定义的有效治疗量的式 (I) 化 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依据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情感障碍。在优选的 实施方案中, 情感障碍选自抑郁症、 焦虑症、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在备选的实施方案中, 依据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障 碍、 由神经炎症介导或导致神经炎症的疾病和障碍和中枢介导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和障碍。
此外, 依据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可具体用于治疗疼痛、 炎症过程和退行性病症。 在 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 炎症过程选自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再有, 依据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神经病性疼痛。可通过依据本领域查到的方法, 以常规方法使用一种或多种生理性载体或赋形 剂, 配制依照本发明使用的式 (I) 化合物的剂量、 药用制剂和递药剂型, 参见, 例如 Ansel 等, “药 用 剂 型 和 药 物 传 递 系 统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s)” 第 7 版,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ublishers, 1999。 因而, 可配制 P2X7R 调节剂及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溶剂化物, 用于吸入、 喷洒 ( 或者经口或者经鼻 )、 口服、 含服、 胃肠外或直肠给药。
对于口服给药, 式 (I) 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可采取例如, 片剂或胶囊剂的形式, 所 述片剂或胶囊剂通过常规方法, 使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备, 所述赋形剂为例如粘合 剂 ( 如预凝胶化玉米淀粉、 聚乙烯吡咯烷酮、 羟基丙基甲基纤维素 )、 填充剂 ( 如乳糖、 微晶 纤维素、 磷酸氢钙 )、 滑润剂 ( 如硬脂酸镁、 滑石粉、 硅土 )、 崩解剂 ( 如马铃薯淀粉、 羟基乙 酸淀粉钠 ) 或润湿剂 (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如在本发明中描述的, 可用生理上可接受的 载体将药用组合物给予患者。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 术语 “药学上可接受的” 意指由管理 机关批准或其它一般公认的药典认可用于动物, 更特别是用于人的。术语 “载体” 指的是 稀释剂、 佐剂、 赋形剂或溶媒, 依靠它们给予治疗剂。这样的药用载体可为灭菌液体, 诸如 水和油类, 包括那些石油、 动物、 植物或合成来源的油, 诸如花生油、 大豆油、 矿物油、 芝麻油 等。当静脉给予药用组合物时, 水是优选的载体。盐水溶液和葡萄糖水溶液和丙三醇溶液 也可用作液体载体, 特别是用于可注射的溶液。 适宜的药用赋形剂包括淀粉、 葡萄糖、 乳糖、 蔗糖、 明胶、 麦芽粉、 米粉、 面粉、 白垩粉、 硅胶、 硬脂酸钠、 单硬脂酸丙三醇酯、 滑石粉、 钠离 子、 脱脂奶粉、 丙三醇、 丙二醇、 水、 乙醇等。如果需要, 组合物也可含少量的湿润剂或乳化 剂, 或 pH 缓冲剂。这些组合物可以溶液剂、 混悬剂、 乳剂、 片剂、 丸剂、 胶囊剂、 粉剂、 缓释制 剂等的形式呈现。可用传统的粘合剂和载体, 诸如甘油三酸酯, 将组合物配制成栓剂。口服 制剂可包括标准载体, 诸如药用级的甘露醇、 乳糖、 淀粉、 硬脂酸镁、 糖精钠、 纤维素、 碳酸镁 等。适宜的药用载体的实例在由 E.W.Martin 编著的 “雷明登氏制药科学 (Remington′ 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中有描述。 这样的组合物将含有效治疗量的、 优选以纯化的形 式呈现的上述化合物, 连同适宜量的载体, 以提供适当的形式给予患者。 制剂应该与给药模 式相匹配。
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制剂可呈现为, 例如, 溶液剂、 糖浆剂或混悬剂的形式, 或可 呈现为使用前用水或其它适宜的溶媒临时配制的干燥制品。 可通过常规方法使用药学上可 接受的添加剂, 如助悬剂 ( 如山梨醇、 糖浆、 纤维素衍生物、 氢化食用脂肪 )、 乳化剂 ( 如卵磷 脂、 阿拉伯树胶 )、 非水溶媒 ( 如杏仁油、 油酯、 乙醇、 分馏的植物油 )、 防腐剂 ( 如对 - 羟基 碳酸甲酯或丙酯 (methyl or propyl-p-hydroxycarbonates))、 山梨酸 (soric acids)), 制 备这样的液体制剂。制剂也可含被认为是适当的缓冲盐、 调味剂、 着色剂和甜味剂剂。可适 宜地配制用于口服给药制剂以提供式 (I) 化合物的控制释放。
对于通过吸入给药, 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以从加压的包装罐或喷雾器中, 使用 适宜的抛射剂 ( 如二氯二氟甲烷、 三氯氟甲烷、 二氯四氟乙烷、 二氧化碳或其它适宜的气 体 ) 喷射呈现的气雾剂的形式便利地传递。在加压气雾剂的情况下, 可通过提供传递计量 的量的阀确定单位剂量。可配制含式 (I) 化合物和适宜的粉末基质诸如乳糖或淀粉的粉末 混合物的、 用于吸入器或吹药器的例如明胶剂的胶囊和药筒。
可配制用于通过注射, 例如, 通过大剂量推注或持续输注的胃肠外给药的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注射的部位包括静脉内、 腹膜内或皮下。用于注射的制剂可呈现为单位 剂型 ( 如在小药瓶中、 在多剂量容器中 ), 并且添加防腐剂。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可采 用此类形式, 如在油性或水性溶媒中的混悬剂、 溶液剂或乳剂, 并可含调配剂 (formulatory agents), 诸如助悬剂、 稳定剂或分散剂。或者, 所述药物可以粉末形式呈现, 在使用前用适 宜的溶媒 ( 如灭菌无热源水 ) 临时配制。典型地, 用于静脉给药的组合物为于灭菌等张缓 冲水溶液中的溶液剂。 当需要时, 组合物也可包含增溶剂和局麻药, 诸如利诺卡因以减轻注 射部位的疼痛。 一般, 各成分或者分开或者混合在一起以单位剂型提供, 例如作为在密闭的 容器, 诸如安瓿或标示活性剂的量的小袋中的干燥冻干粉末或无水浓缩物。当通过输注给 药时, 可用含灭菌药用级水或盐水的输注瓶分配输送组合物。 当通过注射给药时, 可供应一 安瓿的灭菌注射用水或盐水, 以使诸成分可在给药前混合。
可配制用于透皮给药的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典型地, 将透皮组合物配制为含 活性组分的局部用软膏剂或乳膏剂, 活性组分的量一般在以重量计从约 0.01 至约 20%, 优 选从约 0.1 至约 20%重量, 优选从约 0.1 至约 10%重量, 而更优选从约 0.5 至约 15%重量。 当配制为软膏剂时, 典型地, 将活性成分与或者石蜡 - 易混合或者水 - 易混合的软膏基质合 并。或者, 可用, 例如水包油乳膏剂基质将活性组分配制在乳膏剂中。这样的透皮制剂为本 领域所熟悉, 并且一般包含其它组分, 以增强活性组分或制剂的稳定的透皮性。 所有这样的 已知透皮制剂和组分均纳入本发明范畴内。也可通过透皮装置给予本发明化合物。因此, 可采用或者储库型的或者多孔膜型的贴片, 或者固体基质品种 (variety) 的贴片完成透皮 给药。
可将本发明药用组合物配制为中性形式或盐形式。 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那些与 阴离子形成的盐, 诸如那些衍生自盐酸、 磷酸、 乙酸、 草酸、 酒石酸等的盐, 和那些与阳离子 形成的盐, 诸如那些衍生于钠、 钾、 铵、 钙、 氢氧化铁、 异丙基胺、 三乙胺、 2- 乙基氨基乙醇、 组 氨酸和普鲁卡因的盐等。
如果需要, 也可使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呈现为包装盒或配药器装置, 其中可包 括含所述药物的一个或多个单位剂型。 包装盒可例如包括金属或塑料薄片, 诸如水泡包装。 包装盒或配药器装置可附有给药说明书。
可以单一的活性剂给予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 或可与其它药物联合给予本发 明的式 (I) 化合物。这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诸如塞来考昔、 罗非考昔、 西 米考昔、 依托考昔、 芦米考昔、 伐地考昔、 地拉考昔、 N-(2- 环己基氧基硝基苯基 ) 甲烷磺 酰 胺、 COX189、 ABT963、 JTE-522、 GW-406381、 LAS-34475、 CS-706、 PAC-10649、 SVT-2016、 GW-644784、 替 尼 达 普 (tenidap)、 乙 酰 水 杨 酸 ( 阿 司 匹 林 )、 阿 莫 西 林 (amoxiprin)、 贝诺酯、 三水杨酸胆碱镁、 二氟尼柳、 faislamine、 水杨酸甲酯、 水杨酸镁、 双水杨酸酯 (salsalatee)、 双氯芬酸、 醋氯芬酸、 阿西美辛、 溴芬酸、 依托度酸、 吲哚美辛、 萘丁美酮、 舒 林酸、 托美丁 (tolmetin)、 布洛芬、 卡洛芬、 芬布芬、 非诺洛芬、 氟比洛芬、 酮洛芬、 酮咯酸、 洛 索洛芬、 萘普生、 丙嗪、 噻洛芬酸、 舒洛芬、 甲芬那酸、 甲氯芬那酸、 保泰松、 阿扎丙宗、 安乃 近 (metamizole)、 羟布宗、 磺吡酮、 吡罗昔康、 氯诺昔康、 美洛昔康、 替诺昔康、 尼美舒利、 利 克飞龙 (licofelone)、 扑热息痛。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药物, 诸如 TNF-α 抑制剂, 诸如抗 TNF 单克隆抗 体 ( 诸如英夫利昔单抗 (Remicade)、 CDP-870 和 D2E7) 和 TNF 受体免疫球蛋白分子 ( 诸如Enbrel)、 低剂量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lefunomide) ; 环索奈德 ; 羟基氯喹、 d- 青霉胺、 金诺 芬 (auranofin) 或胃肠外或口服金联合给药。
也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前 TNFα 转化酶 (TACE) 的抑制剂联合给药, 所 述 TACE 抑制剂为例如 3- 氨基 -N- 羟基 -α-(2- 甲基丙基 )-3-[4-[(2- 甲基 -4- 喹啉基 ) 甲氧基 ] 苯基 ]-2- 氧代 -1- 吡咯烷乙酰胺、 2(S), 3(S)- 哌啶二甲酰胺、 N3- 羟基 -1- 甲 基 -N-2-[4-[(2- 甲基 -4- 喹啉基 ) 甲氧基 ] 苯基 ]、 3- 硫代吗啉甲酰胺、 4-[[4-(2- 丁炔基 氧基 ) 苯基 ] 磺酰基 ]-N- 羟基 -2, 2- 二甲基、 5- 己烯酸、 3-[( 羟基氨基 ) 羰基 ]-2-(2- 甲 基丙基 )-6- 苯基 -、 2-(2- 甲基丙基 )-2-( 甲基磺酰基 ) 酰肼、 (2R, 3S, 5E), 2- 哌啶甲酰 胺、 N, 5- 二羟基 -1-[[4-(1- 萘基甲氧基 ) 苯基 ] 磺酰基 ]-、 (2R, 5R), 戊酰胺、 3-( 甲酰基 羟基氨基 )-4- 甲基 -2-(2- 甲基丙基 )-N-[(1S, 2S)-2- 甲基 -1-[(2- 吡啶基氨基 ) 羰基 ] 丁基 ]-、 (2R, 3S), 2- 丙烯酰胺、 N- 羟基 -3-[3-[[(4- 甲氧基苯基 ) 磺酰基 ](1- 甲基乙基 ) 氨基 ] 苯基 ]-3-(3- 吡啶基 )-、 (2E), 苯甲酰胺、 N-(2, 4- 二氧代 -1, 3, 7- 三氮杂螺 [4.4] 壬 -9- 基 )-4-[(2- 甲基 -4- 喹啉基 ) 甲氧基 ]、 苯甲酰胺、 N-[(1- 乙酰基 -4- 哌啶基 )(2, 5- 二氧代 -4- 咪唑烷基 ) 甲基 ]-4-[(2- 甲基 -4- 喹啉基 ) 甲氧基 ] 或 2, 4- 咪唑烷二酮、 5- 甲基 -5-[[[4-[(2- 甲基 -4- 喹啉基 ) 甲氧基 ] 苯基 ] 磺酰基 ] 甲基 ]。 TACE 抑制剂的其 它实例在 WO 99/18074、 WO 99/65867、 美国专利号 6,225,311、 WO 00/00465、 WO 00/09485、 WO 98/38179、 WO 02/18326、 WO 02/096426、 WO03/079986、 WO 03/055856、 WO 03/053941、 WO 03/040103、 WO03/031431、 WO 03/024899、 WO 03/016248、 WO 04/096206、 WO04/033632、 WO 04/108086、 WO 04/043349、 WO 04/032846、 WO04/012663、 WO 04/006925、 WO 07/016597 中描述。
也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皮质类固醇联合给药, 所述皮质类固醇为例如布 地奈德、 皮质酮、 可的索 (cortisol)、 醋酸可的松、 泼尼松、 泼尼龙、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倍 他米松、 曲安西龙、 倍氯米松、 醋酸氟氢可的松、 乙酸脱氧皮质酮 (doca)、 醛固酮。
还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给药, 所述肾上 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为例如福莫特罗、 沙丁胺醇 ( 舒喘宁 )、 左旋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吡布特 罗、 丙卡特罗、 奥西那林、 非诺特罗、 甲磺酸比托特罗、 沙美特罗、 班布特罗、 克仑特罗。
还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抗抑郁药联合给药, 所述抗抑郁药诸如舍曲林、 依他普仑 (escitalopram)、 氟西汀、 安非他酮、 帕罗西汀、 文拉法辛 (venlafaxine)、 曲唑 酮、 阿米替林、 西酞普兰 (citalopram)、 度洛西汀、 米氮平、 去甲替林、 丙米嗪、 锂盐。
还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给药, 所述抗精神病药物 为例如氯丙嗪、 氟非那嗪、 奋乃静、 丙氯拉嗪、 硫利达嗪、 三氟拉嗪、 美索达嗪、 丙嗪、 三氟 丙 嗪、 左 美 丙 嗪、 异 丙 嗪、 氯 普 噻 吨 (chlorprothixene)、 氟 哌 噻 吨 (flupenthixol)、 替 沃噻吨 (thiothixene)、 珠氯噻醇 (zuclopenthixol)、 氟哌啶醇、 氟哌利多、 匹莫齐特、 美 哌隆、 苯哌利多、 三氟哌多 (triperidol)、 氯氮平、 奥氮平、 利司哌酮、 喹硫平、 齐拉西酮 (ziprasidone)、 氨磺必利、 帕利哌酮、 联苯芦诺 (bifeprunox)、 阿立哌唑。
也 可 将 本 发 明 的 式 (I) 化 合 物 与 以 下 药 物 联 合 给 药 : 白三烯生物合成抑制 剂、 5- 脂 氧 合 酶 (5-LO) 抑 制 剂 或 5- 脂 氧 合 酶 激 活 蛋 白 (FLAP) 拮 抗 剂, 例 如, 齐留通 (zileuton) ; ABT-761 ; 芬留顿 (fenleuton) ; 替帕沙林 (tepoxalin) ; 烟拉文 ; VIA-2291 ; 艾 他洛西 ; 酮洛芬、 Abt-79175 ; Abt-85761 ; N-(5- 取代的 ) 噻吩 -2- 烷基磺酰胺 ; TDT-070 ;利克飞龙 ; PEP-03 ; 替诺昔康 ; 2, 6- 二 - 叔 - 丁基苯酚腙 ; 甲氧基四氢吡喃, 诸如 Zeneca ZD-2138 ; 化合物 SB-210661 ; 吡啶基 - 取代的 2- 氰基萘化合物诸如 L-739-010 ; 2- 氰基喹 啉化合物, 诸如 L-746-530 ; 吲哚和喹啉化合物, 诸如 MK-591、 MK-886 和 BAY x 1005。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以下药物联合给药 : 白三烯 LTB4、 LTC4、 LTD4 和 LTE 的受体拮抗剂, 例如吩噻嗪 -3- 酮, 诸如 L-651, 392 ; 脒基化合物, 诸如 CGS-25019c ; benzoxalamines, 诸如 ontezolast ; 苯甲脒, 诸如 BIIL 284/260 ; 和化合物, 诸如扎鲁司特、 阿鲁司特、 孟鲁司特、 普仑司特 (praniukast)、 维鲁司特 (MK-679)、 RG-12525、 Ro-245913、 伊拉司特 (CGP 45715A) 和 BAY x 7195 ; 马鲁司特。
也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包括同工型 PDE4D 抑制剂的 PDE4 抑制剂联合给 药。
也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包括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 非索非那 定 (fexofenadine)、 阿司咪唑、 氮
斯汀和氯苯那敏的抗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联合给药。还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胃保护性 H2 受体拮抗剂联合给药。
还另外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 α1- 和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血管收 缩剂拟交感剂联合给药, 所述拟交感剂包括丙己君、 苯肾上腺素、 苯丙醇胺、 伪麻黄碱、 盐酸 萘甲唑啉、 盐酸羟甲唑啉、 盐酸四氢唑啉、 盐酸赛洛唑啉和盐酸乙基去甲肾上腺素。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抗胆碱能药物联合给药, 所述抗胆碱能剂包括异丙 托溴铵 ; 噻托溴铵 ; 氧托溴铵 ; 哌仑西平 ; 和替仑西平。本发明还另外涉及本发明化合物与 包括奥西那林、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舒喘宁、 沙丁胺醇、 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 特布 他林、 奥西那林、 甲磺酸比托特罗和吡布特罗的 β1- 和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 或包括 茶碱和氨茶碱的甲基黄嘌呤 (methylxanthanines) ; 色甘酸二钠 ; 或毒蕈碱型受体 (M1、 M2 和 M3) 拮抗剂一起联合给药。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型 (IGF-1) 拟似物联合给药。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具有减低的全身性副作用的吸入性肾上腺糖皮质 激素, 包括泼尼松、 泼尼龙、 氟尼缩松 (flunisolide)、 曲安奈德、 倍氯米松二丙酸酯、 布地奈 德、 氟替卡松丙酸酯和糠酸莫米松联合给药。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以下药物联合给药 : (a) 类胰蛋白酶抑制剂 ; (b) 血 小板激活化因子 (PAF) 拮抗剂 ; (c) 白细胞介素转化酶 (ICE) 抑制剂 ; (d)IMPDH 抑制剂 ; (e) 包括 VLA-4 拮抗剂的粘附分子抑制剂 ; (f) 组织蛋白酶 ; (g)MAP 激酶抑制剂 ; (h) 葡 萄糖 -6 磷酸脱氢酶抑制剂 ; (i) 激肽 -B1- 和 B2- 受体拮抗剂 ; j) 抗痛风药, 如秋水仙碱 ; (k)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如别嘌呤醇 ; (l) 促尿酸排泄药, 如丙磺舒、 磺吡酮和苯溴马隆 ; (m)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 ; (n) 转化生长因子 (TGFβ) ; (o)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 (p)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 (q)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 (GM-CSF) ; (r) 辣椒素乳膏剂 ; (s) 速激肽 NK1 和 NK3 受体拮抗剂, 诸如 NKP-608C ; SB-233412( 他奈坦 ) ; 和 D-4418 ; 和 (t) 弹性蛋白酶抑制剂, 诸如 UT-77 和 ZD-0892。
可 将 本 发 明 式 (I) 化 合 物 与 基 质 金 属 蛋 白 酶 (MMPs), 即基质溶解素 (stromelysins)、 胶原酶和白明胶酶以及可聚蛋白聚糖酶 (aggrecanase), 特别是胶原 酶 -1(MMP-1)、 胶原酶 -2(MMP-8)、 胶原酶 -3(MMP-13)、 基质溶解素 -1(MMP-3)、 基质溶解 素 -2(MMP-10) 和基质溶解素 -3(MMP-11) 的抑制剂联合给药。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抗癌药, 诸如内皮抑制素和制管张素或细胞毒性药 物, 诸如阿霉素、 道诺霉素、 顺铂、 依托泊苷 (etoposide)、 紫杉醇、 泰索帝和法呢基转移酶抑 制剂、 VEGF 抑制剂、 COX-2 抑制剂和抗代谢药, 诸如甲氨蝶呤, 抗瘤剂, 特别是抗有丝分裂 剂, 包括长春生物碱, 诸如长春碱和长春新碱联合给药。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抗病毒剂, 诸如奈非那韦 (Viracept)、 AZT、 阿昔洛 韦和泛昔洛韦和消毒化合物, 诸如 Valant 联合给药。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心血管药物, 诸如钙通道阻滞剂、 降脂药, 诸如他汀 类药物 (stating)、 贝特类药物 (fibraes)、 β- 阻滞剂、 ACE 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 -2 受体拮 抗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联合给药。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 CNS 药物联合给药, 所述 CNS 药物, 为例如抗抑 郁药 ( 诸如舍曲林 )、 抗帕金森氏病药 ( 诸如司来吉兰 (deprenyl)、 左旋多巴、 罗匹尼罗 (Requip)、 普拉克索 (Mirapex)、 MAOB 抑制剂, 诸如司来吉兰 (selegine) 和雷沙吉兰、 comP 抑制剂, 诸如 Tasmar、 A-2 抑制剂、 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 NMDA 拮抗剂、 尼古丁激动剂、 多巴 胺激动剂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剂 ) 和抗阿尔茨海默氏病药物, 诸如多奈哌齐、 他克林、 COX-2 抑制剂、 丙戊茶碱或美曲膦酯 (metryfonate)。
可将本发明的式 (I) 化合物与骨质疏松症药物, 诸如雷诺昔芬 (roloxifene)、 屈 洛昔芬、 拉索昔芬或阿仑膦酸钠 (fosomax) 和免疫抑制剂, 诸如 FK-506、 雷帕霉素、 环孢素、 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联合给药。 实施例
实施例 1 通用合成方法 I制备 XInt01 的通用方法 :
于 0 ℃, 将吲哚衍生物 X(1eq) 于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的溶液加至三氟乙酸酐 (1.5eq) 中, 搅拌, 并缓慢温热至室温。反应完成 (1h) 后, 用冰冷的水处理该混合物得 到固体。该固体经过滤分离并用水和正 - 戊烷洗涤, 并于高真空下干燥以得到化合物 XInt01(80-94%得率 )。
制备 XY 的通用方法 :
将于丙酮中的 XInt01(1eq)、 K2CO3(5eq) 和卤代烷 Y, 诸如碘甲烷、 碘乙烷、 正丙基 溴、 异丙基溴、 正丁基溴、 异丁基溴 (1.5eq, 1h) 或 O- 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 (10eq, 24h) 或 O- 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溶液搅拌并加热至回流。反应完成 ( 通过薄层层析法 (TLC) 监测 ) 后, 真空下浓缩该混合物并用二氯甲烷处理残余物。 经过滤 除去不溶性杂质, 浓缩滤液以得到化合物 XY(60-95%得率 )。
制备 AFT20XYZ 的通用方法 :
于 -78 ℃, 向 于 无 水 THF 中 的 XY(1eq) 和 环 状 衍 生 物 Z(1.5eq) 如 环 戊 基 甲 基 胺、 环戊基乙基胺、 环己基甲基胺、 环己基乙基胺、 环庚基甲基胺、 环庚基乙基胺、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或双环 [2.2.2] 辛 -1- 基乙基胺的混合物中, 加入六甲基二 甲基硅烷基氨基锂 (3.5eq)。依据在 Unig 和 Kahanek(1957)Chem Ber 90 : 236、 Delany 和 Berchtold(1988)J Org Chem 53 : 3262-3265、 Grob 等 (1958)Helv Chim Acta 41 : 1191-1197、 Whitney 等 (1970)J Med Chem 13 : 254-260 中公开的方法制备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将得到的溶液温热至室温和随后加热至回流 16h。反应完成 (TLC) 后, 真 空下浓缩该混合物。 在非 - 甲硅烷基氧基乙基衍生物的情况下, 通过研磨、 柱层析或者制备 型 HPLC 使残余物纯化, 以得到化合物 XYZ(40-66%得率 )。在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化合物的 情况下, 残余物无需进一步纯化而被用于去保护步骤。
使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去保护的通用方法 :
于 0℃, 向于无水四氢呋喃中的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化合物 (1eq) 溶液中, 加入四丁 基氟化铵 (6eq) 并于室温下搅拌 4h。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和通过柱层析法使残余物纯化, 以得到 XYZ(50-60%得率 )。
用于本发明化合物的合成的试剂可从供应商诸如 Sigma-Aldrich、 Alfa Aesar 和 Sinova 处获得。化学性质经液相层析 - 串联质谱法 (MS) 评估和 / 或采用 CS Chemdraw 8.0(CambridgeSoft, USA) 计算。
实施例 2
通用合成方法 II
制备 XYInt01 的通用方法 :
于 0 ℃, 向于六甲基磷酰胺 (HMPA) 中的氮杂吲哚衍生物 X 溶液中, 加入氢化钠 (NaH ; 1.2eq) 并进一步搅拌。1 小时后, 加入卤代烷 Y 并搅拌, 诸如碘甲烷、 碘乙烷、 正丙基 溴、 异丙基溴、 正丁基溴、 异丁基溴 (1.5eq, 1h) 或 O- 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 (10eq, 24h) 或 O- 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二氯丙醇 (1.5eq)。反应完成 ( 通过薄层 层析法 (TLC) 监测 ) 后, 用冰冷的水淬灭反应和用乙酸乙酯 (EtOAc ; 3x) 萃取。有机层经 无水 Na2SO4 干燥并于减压下浓缩, 留下粗产物的残余物。粗产物经柱层析法纯化, 以得到 XYInt01(75-85%得率 )。
制备 XYInt02 的通用方法 :
于 0℃, 向于无水二甲基甲酰胺 (DMF)(20mL) 的无水 AlCl3(5eq) 溶液中, 加入于二 甲基甲酰胺中的 YInt01 溶液, 并进一步搅拌该混合物。 1 小时后, 加入三氯乙酰氯 (5eq) 并 使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反应完成 ( 通过 TLC 监测 ) 后, 用冰冷的水淬灭反应和用二甲基 甲酰胺 (3x) 提取。有机层经无水 Na2SO4 干燥和于减压下浓缩, 留下残余物, 经柱层析法纯 化, 以得到 XYInt02(60-70%得率 )。
制备 XYInt03 的通用方法 :
于室温, 向 XYInt02 的 THF 溶液中加入 5NNaOH 并搅拌该混合物。反应完成 ( 通过 TLC 监测 ) 后, 将混合物浓缩至反应体积的约 1/4, 用稀 HCl 中和。过滤形成的沉淀物和真 空下干燥, 以得到 XYInt03(75-85%得率 )。
制备 XYZ 的通用方法 :
于室温, 向于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的 XYInt02 溶液中, 加入 1-[3-( 二甲基氨基 ) 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EDCI·HCl ; 1.5eq)、 1- 羟基 -7- 氮杂苯并三唑 (HOAt ; 1.5eq)、 三乙醇胺 (2eq) 和 Z(1.4eq) 如环戊基甲基胺、 环戊基乙基胺、 环己基甲基胺、 环 己基乙基胺、 环庚基甲基胺、 环庚基乙基胺、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或双环 [2.2.2] 辛 -1- 基乙基胺, 并搅拌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反应完成 (TLC) 后, 反应混合物经用水处理和 用二甲基甲酰胺 (3x) 提取。有机层经无水 Na2SO4 干燥和于减压下浓缩, 留下残余物, 其经 柱层析法纯化, 以得到 XYZ(40-55%得率 )。
使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去保护的通用方法 :
于 0℃, 向于无水四氢呋喃中的甲硅烷基氧基乙基化合物 (1eq) 溶液中, 加入四丁 基氟化铵 (6eq) 并于室温搅拌 4 小时。真空浓缩反应混合物和使残余物经柱层析法纯化, 以得到 XYZ (50-60%得率 )。
实施例 3
吲哚 -3 甲酰胺和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拮抗 P2X7R 活性
可通过检测已经稳定转染人 P2X7R 的 cDNA 的 Hek293 细胞 (ECACC 编号 85120602) 的钙内流 (calcium influx), 评估由本发明吲哚 -3 甲酰胺和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对 P2X7R 活性的抑制。
Hek293 细 胞 为 不 表 达 内 源 性 P2X7R 的 人 胚 胎 肾 细 胞 (Surprenant 等 (1996) Science 272 : 735-738)。表达 P2X7R 的 Hek293 细胞在人细胞巨细胞病毒 (CMV) 即刻早期 (immediate-early) 启动子的控制下由人 P2X7R cDNA( 基因库检索号 BC011913) 的脂质体 转染产生并插入 pcDNA3.1 载体 (Invitrogen) 中。 于 37℃、 8.5% CO2 下, 在增补了热灭活的 胎牛血清 (10% v/v)、 2mM L- 谷氨酰胺、 100 单位 /ml 青霉素、 0.1mg/ml 链霉素和 750μg/ml Geneticin G418(GibcoBRL/Invitrogen) 的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培养基 (Dulbecco′ 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 ; GibcoBRL/Invitrogen)) 中培养细胞。
通 过 依 据 制 造 商 (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 U.S.A.) 的 推 荐, 采用 Fluo-4-AM 荧光染料检测钙内流的变化, 监测由受试化合物对 Bz-ATP- 刺激的 P2X7R 的抑 制。简言之, 在 96 孔板中以每孔约 10,000 个细胞的最终密度培养表达 P2X7R 的 Hek293 细 胞。在实验那天, 从孔中完全去除培养基并用分析缓冲液 (1X 含 20mM Hepes 缓冲液, pH7.4 和 250mM 丙磺舒 ; GibcoBRL/Invitrogen 的 Hank′ s Balanced Salt(HBSS) 溶液 ) 洗涤细胞一次。于室温下, 于每孔含 100μM Fluo-4AM 荧光染料的 50μl 分析缓冲液中孵育细胞 1 小时。然后去除含 Fluo-4AM 荧光染料的分析缓冲液, 用分析缓冲液 ( 不含 Fluo-4AM) 洗 涤细胞一次, 然后每孔加入含受试化合物的 100μl 的分析缓冲液 ( 不含 Fluo-4AM)。15 分 钟孵育后, 加入 100μM Bz-ATP 和在 FlexStation II(Molecular Devices, U.S.A.) 中按 照以下参数检测荧光 : 485nm 激发波长 ; 525nm 发射波长 ; 515nm 发射截止波长 ; 100μl 移液 管高度 ; 25μl 转移体积 ; 5 倍化合物浓度 ; 3 个相加速率。以 0.013μM 至最高 60μM 的浓 度加入受试化合物。采用 15 秒的延时、 记录 45 秒、 用 2 个点和设定为 3 的%基线倍加器校 准 0 基线处理荧光数据。然后, 计算得到的曲线面积和采用 SoftMax Pro 软件 (Molecular Devices, U.S.A.) 确定每个受试化合物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 (IC50)。本发明化合物可抑制 P2X7R 活性, 其 IC50 在 1μM 和 0.001μM 之间。 例如, 实施例 5 化合物的 IC50 为约 0.134μM。
实施例 4
吲哚 -3 甲酰胺和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减少白细胞介素 -1β 分泌
采用人单核细胞细胞系 THP-1(ATCC Cat#285-IF-100), 评估本发明的吲哚 -3 甲 酰胺和氮杂吲哚 -3 甲酰胺化合物对 IL-1β 分泌的作用。
简言之, 将 THP-1 细胞以每孔 200,000 个细胞的浓度铺陈在 96 孔板中和使其在 含 10% FBS、 100IU/mL 青霉素、 100ug/mL 链霉素、 100nM PMA( 豆蔻酸乙酸佛波醇 (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的 RPMI-1640 培养基 (ATCC Cat#30-2001) 中分化 72 小时。在这些 条件下, THP-1 细胞分化为表达内源性 P2X7R 的巨噬细胞。 将本发明化合物加至不同浓度的 细胞中, 然后用 1ug/ml LPS( 脂多糖 ) 刺激分化的细胞 4 小时以激活 IL-1β 转录作用 ( 参 见 Humphreys 和 Dubyak(1998)JLeukoc Biol.64 : 265-73)。随后, 通过加入 2mM ATP 刺激 IL-1β 加工和分泌 1 小时。 然后采用特异性抗人 IL-1β 单克隆抗体,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 通过 ELISA(R&D 系统 ) 定量测定上清液中的 IL-1β 的浓度。多于 90%的检测到的蛋白质 是具生物学活性的成熟 IL-1β。 已采用单因子变异数分析 (One-way ANOVA) 检验经统计学 验证所观察到的结果。图 1 中阐述由本发明化合物使 IL-1β 分泌减少的实例。
实施例 5
镇痛和抗炎作用
本实施例采用角叉菜胶 - 诱导的足跖肿胀 (carrageenan-induced paw edema) 炎 症模型阐述本发明化合物的镇痛和抗炎利益。
通过于大鼠右后足爪的足跖侧皮下注射角叉菜胶 (1%混悬液, 0.1ml), 刺激成年 雄性 Sprague Dawley 大鼠。在角叉菜胶刺激一小时后, 经口给予化合物于 0.5%甲基纤维 素中的混悬液或溶媒 (0.5%甲基纤维素 )。然后用耐洗墨汁在足爪的侧踝水平标记足爪, 这样可使足爪浸在器官充满度测量器小室中直至该标记。 器官充满度测量器允许检测足爪 的小体积变化。给予化合物或溶媒一小时 ( 或者用角叉菜胶刺激 2hr) 后, 实施足跖试验, 随后记录足爪体积。
对于足底痛阈实验 (plantar test), 将每只大鼠置于预热的玻璃台上。用辐射热 源刺激动物的两只后足。记录足爪对刺激的退缩的潜伏期。缩足 (paw withdrawal) 的反 应潜伏期的延长被解释为镇痛应答。给予每只动物三次实验以获得平均缩足潜伏期。将实 验组的平均缩足潜伏期 (mean 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 与溶媒处理组进行比较。
对于足跖肿胀实验 (paw edema test), 通过用右后足的体积减去左后足的体积( 足爪体积差=右后足的体积 - 左后足的体积 ), 计算每只动物的足爪体积的增加。对足体 积增加的抑制被解释为抗炎应答。采用 ANOVA Tukey′ s 多重比较检验 (ANOVA Tukey′ 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s) 经统计学验证所观察到的结果。结果在图 2 中阐述。
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对于代表镇痛应答的、 应答热刺激的缩足潜伏期的增加。
也评价本发明化合物对于被解释为抗炎应答的、 由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跖肿胀的抑 制。
实施例 6
N-( 环戊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的 X 是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戊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6H20N2O ; 分子量 : 256,3 ; 质荷比 : 256,2(100,0 % ), 257,2(18,3 % ),258,2(1,8% ) ; 元素分析 : C, 74.97 ; H, 7.86 ; N, 10.93 ; O, 6.24。
实施例 7
4- 氯 -N-( 环戊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戊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6H19ClN2O ; 分子量 : 290,8 ; 质荷比 : 290,1(100,0% ), 292,1(33,7% ), 291,1(18,3% ), 293,1(6,0% ) ; 元素分析 : C, 66.09 ; H, 6.59 ; Cl, 12.19 ; N, 9.63 ; O, 5.50。
实施例 8
N-( 环戊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戊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6H19FN2O ; 分子量 : 274,3 ; 质荷比 : 274,1(100,0% ), 275,2(17,6% ),
276,2(1,7% ) ; 元素分析 : C, 70.05 ; H, 6.98 ; F, 6.93 ; N, 10.21 ; O, 5.83。
实施例 9
4- 溴 -N-( 环戊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环 戊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6H19BrN2O ; 分子量: 335,2 ; MS : 335,1/336,1 ; 质荷比: 334,1(100,0 % ), 336,1(99,1 % ), 335,1(18,3 % ), 337,1(17,9 % ), 338,1(1,7 % ) ; 元素 分析 : C, 57.32 ; H, 5.71 ; Br, 23.83 ; N, 8.36 ; O, 4.77。
实施例 10
N-( 环戊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戊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7H22N2O ; 分子量 : 270,4 ; 质荷比 : 270,2(100,0% ), 271,2(19,4% ), 272,2(2,0% ) ; 元素分析 : C, 75.52 ; H, 8.20 ; N, 10.36 ; O, 5.92。
实施例 11
N-( 环戊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TBS-2- 氯乙 醇和 Z 是环戊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7H21FN2O2 ; 分子量 : 304,4 ; 质荷比 : 304,2(100,0 % ), 305,2(19,4% ), 306,2(2,2% ) ; 元素分析 : C, 67.09 ; H, 6.95 ; F, 6.24 ; N, 9.20 ; O, 10.51。
实施例 12
4- 氯 -N-( 环戊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TBS-2- 氯乙 醇和 Z 是环戊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7H21ClN2O2 ; 分子量 : 320,8 ; 质荷比 : 320,1(100,0 % ), 322,1(34,2 % ), 321,1(19,4 % ), 323,1(6,4 % ) ; 元素分析 : C, 63.64 ; H, 6.60 ; Cl, 11.05 ; N, 8.73 ; O, 9.97。
实施例 13
4- 溴 -N-( 环戊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TBS-2- 氯乙 醇和 Z 是环戊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7H21BrN2O2 ; 分子量 : 365,3 ; 质荷比 : 364,1(100,0 % ), 366,1(99,5 % ), 365,1(19,4 % ), 367,1(19,1 % ), 368,1(2,2 % ) ; 元素分析 : C, 55.90 ; H, 5.79 ; Br, 21.88 ; N, 7.67 ; O, 8.76。
实施例 14
N-( 环己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己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2N2O ; 分子量 : 270,4 ; 质荷比 : 270,2(100,0 % ), 271,2(19,4 % ), 272,2(2,0% ) ; 元素分析 : C, 75.52 ; H, 8.20 ; N, 10.36 ; O, 5.92。
实施例 15
4- 氯 -N-( 环己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环 己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1ClN2O ; 分子量: 304,8 ; MS : 305,1/306,1 ; 质荷比: 304,1(100,0% ), 306,1(33,9% ), 305,1(19,4% ), 307,1(6,3% ) ; 元素分析 : C, 66.99 ; H, 6.94 ; Cl, 11.63 ; N, 9.19 ; O, 5.25。
实施例 16
N-( 环己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己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7H21FN2O ; 分子量 : 288,4 ; 质荷比 : 288,2(100,0% ), 289,2(19,4% ), 290,2(2,0% ) ; 元素分析 : C, 70.81 ; H, 7.34 ; F, 6.59 ; N, 9.71 ; O, 5.55。
实施例 17
4- 溴 -N-( 环己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环 己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1BrN2O ; 分子量: 349,3 ; MS : 351,1/352,1 ; 质荷比: 348,1(100,0 % ), 350,1(99,3 % ), 349,1(19,4 % ), 351,1(19,0 % ), 352,1(1,9 % ) ; 元素 分析 : C, 58.46 ; H, 6.06 ; Br, 22.88 ; N, 8.02 ; O, 4.58。
实施例 18
N-( 环己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己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4N2O ; 分子量 : 284,4 ; 质荷比 : 284,2(100,0% ), 285,2(20,5% ), 286,2(2,2% ) ; 元素分析 : C, 76.02 ; H, 8.51 ; N, 9.85 ; O, 5.63。
实施例 19
N-( 环己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TBS-2- 氯乙 醇和 Z 是环己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3FN2O2 ; 分子量 : 318,4 ; 质荷比 : 318,2(100,0 % ), 319,2(20,5% ), 320,2(2,4% ) ; 元素分析 : C, 67.90 ; H, 7.28 ; F, 5.97 ; N, 8.80 ; O, 10.05。
实施例 20
4- 氯 -N-( 环己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TBS-2- 氯乙 醇和 Z 是环己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3ClN2O2 ; 分子量 : 334,8 ; 质荷比 : 334,1(100,0 % ), 336,1(32,5 % ), 335,1(20,3 % ), 337,1(6,6 % ), 336,2(1,9 % ) ; 元素分析 : C, 64.57 ; H, 6.92 ; Cl, 10.59 ; N, 8.37 ; O, 9.56。
实施例 21
4- 溴 -N-( 环己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TBS-2- 氯乙 醇和 Z 是环己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3BrN2O2 ; 分子量 : 379,3 ; 质荷比 : 378,1(100,0 % ), 380,1(99,7 % ), 379,1(20,5 % ), 381,1(20,2 % ), 382,1(2,4 % ) ; 元素分析 : C, 57.00 ; H, 6.11 ; Br, 21.07 ; N, 7.39 ; O, 8.44。
实施例 22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4N2O ; 分子量 : 284,4 ; 质荷比 : 284,2(100,0 % ), 285,2(20,5 % ), 286,2(2,2% ) ; 元素分析 : C, 76.02 ; H, 8.51 ; N, 9.85 ; O, 5.63。
实施例 23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3ClN2O ; 分子量: 318,8 ; MS : 319.2/320.1 ; 质荷比: 318,1(100,0% ), 320,1(32,0% ), 319,2(19,8% ), 321,2(6,5% ), 320,2(2,2% ) ; 元素分 析: C, 67.81 ; H, 7.27 ; Cl, 11.12 ; N, 8.79 ; O, 5.02。
实施例 24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3FN2O ; 分子量 : 302,4 ; 质荷比 : 302,2(100,0% ), 303,2(20,5% ), 304,2(2,2% ) ; 元素分析 : C, 71.50 ; H, 7.67 ; F, 6.28 ; N, 9.26 ; O, 5.29。
实施例 25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3BrN2O ; 分子量: 363,3 ; MS : 364,1/365,1 ; 质荷比: 362,1(100,0 % ), 364,1(99,5 % ), 363,1(20,5 % ), 365,1(20,1 % ), 366,1(2,2 % ) ; 元素 分析 : C, 59.51 ; H, 6.38 ; Br, 21.99 ; N, 7.71 ; O, 4.40。
实施例 26
N-( 环庚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6N2O ; 分子量 : 298,4 ; MS : 299,1 ; 质荷比 : 298,2(100,0 % ), 299,2(21,6% ), 300,2(2,4% ) ; 元素分析 : C, 76.47 ; H, 8.78 ; N, 9.39 ; O, 5.36。
实施例 27
N-( 环庚基甲基 )-4- 甲氧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 (metoxy) 吲哚, Y 是碘 甲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6N2O2 ; 分子量 : 314,4 ; 质荷比 : 314,2(100,0 % ), 315,2(21,7% ), 316,2(2,6% ) ; 元素分析 : C, 72.58 ; H, 8.33 ; N, 8.91 ; O, 10.18。
实施例 28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3N3O ; 分子量 : 309,4 ; 质荷比 : 309,2(100,0% ), 310,2(22,0% ), 311,2(2,5% ) ; 元素分析 : C, 73.76 ; H, 7.49 ; N, 13.58 ; O, 5.17。
实施例 29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三 氟 代 吲 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3F3N2O ; 分子量 : 352,4 ; 质荷比 : 352,2(100,0 % ), 353,2(21,6% ), 354,2(2,4% ) ; 元素分析 : C, 64.76 ; H, 6.58 ; F, 16.17 ; N, 7.95 ; O, 4.54。
实施例 30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6N2O ; 分子量 : 298,4 ; 质荷比 : 298,2(100,0 % ), 299,2(21,6 % ), 300,2(2,4% ) ; 元素分析 : C, 76.47 ; H, 8.78 ; N, 9.39 ; O, 5.36。
实施例 31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5FN2O ; 分子量 : 316,4 ; 质荷比 : 316,2(100,0% ), 317,2(21,6% ), 318,2(2,4% ) ; 元素分析 : C, 72.12 ; H, 7.96 ; F, 6.00 ; N, 8.85 ; O, 5.06。
实施例 32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4,2(34,4% ), 333,2(21,6% ), 335,2(7,1%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实施例 33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378,1(99,7%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实施例 34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313,2(22,7%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实施例 35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2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8% ), 330,2(2,9%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8.59 ; N, 8.53 ; O, 9.74。
实施例 36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5N3O ; 分子量 : 323,4 ; 质荷比 : 323,2(100,0% ), 324,2(23,1% ), 325,2(2,7% ) ; 元素分析 : C, 74.27 ; H, 7.79 ; N, 12.99 ; O, 4.95。
实施例 37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三 氟 代 吲 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5F3N2O ; 分子量 : 366,4 ; 质荷比 : 366,2(100,0 % ), 367,2(22,7% ), 368,2(2,7% ) ; 元素分析 : C, 65.56 ; H, 6.88 ; F, 15.55 ; N, 7.65 ; O, 4.37。
实施例 38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环庚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 313,2(22,7 %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实施例 39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氟 代 吲 哚, Y 是正丙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7FN2O ; 分子量 : 330,4 ; 质荷比 : 330,2(100,0 % ), 331,2(22,7% ), 332,2(2,7% ) ; 元素分析 : C, 72.70 ; H, 8.24 ; F, 5.75 ; N, 8.48 ; O, 4.84。
实施例 40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Y 是正丙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7ClN2O ; 分子量 : 346,9 ; 质荷比 : 346,2(100,0 % ), 348,2(34,6 % ), 347,2(22,7 % ), 349,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25 ; H, 7.85 ; Cl, 10.22 ; N, 8.08 ; O, 4.61。
实施例 41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正丙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7BrN2O ; 分子量 : 391,3 ; 质荷比 : 390,1(100,0 % ), 392,1(99,9 % ), 391,1(22,7 % ), 393,1(22,3 % ), 394,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38 ; H, 6.95 ; Br, 20.42 ; N, 7.16 ; O, 4.09。
实施例 42
N-( 环庚基甲基 )-4- 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30N2O ; 分子量 : 326,5 ; 质荷比 : 326,2(100,0% ), 327,2(23,8% ), 328,2(2,9% ) ; 元素分析 : C, 77.26 ; H, 9.26 ; N, 8.58 ; O, 4.90。
实施例 43
N-( 环庚基甲基 )-4- 甲氧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吲哚, Y 是正丙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30N2O2 ; 分子量 : 342,5 ; 质荷比 : 342,2(100,0 % ), 343,2(23,9% ), 344,2(3,1% ) ; 元素分析 : C, 73.65 ; H, 8.83 ; N, 8.18 ; O, 9.34。
实施例 44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N3O ; 分子量 : 337,5 ; 质荷比 : 337,2(100,0% ), 338,2(24,2% ), 339,2(3,0% ) ; 元素分析 : C, 74.74 ; H, 8.06 ; N, 12.45 ; O, 4.74。
实施例 45
N-( 环庚基甲基 )-1- 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三氟代吲哚, Y 是正丙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F3N2O ; 分子量 : 380,4 ; 质荷比 : 380,2(100,0 % ), 381,2(23,8% ), 382,2(2,9% ) ; 元素分析 : C, 66.30 ; H, 7.15 ; F, 14.98 ; N, 7.36 ; O, 4.21。
实施例 46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7ClN2O ; 分子量 : 346,9 ; 质荷比 : 346,2(100,0 % ), 348,2(34,6 % ), 347,2(22,7 % ), 349,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25 ; H, 7.85 ; Cl, 10.22 ; N, 8.08 ; O, 4.61。
实施例 47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7BrN2O ; 分子量 : 391,3 ; 质荷比 : 390,1(100,0 % ), 392,1(99,9 % ), 391,1(22,7 % ), 393,1(22,3 % ), 394,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38 ; H, 6.95 ; Br, 20.42 ; N, 7.16 ; O, 4.09。
实施例 48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30N2O ; 分子量 : 326,5 ; 质荷比 : 326,2(100,0 % ), 327,2(23,8% ), 328,2(2,9% ) ; 元素分析 : C, 77.26 ; H, 9.26 ; N, 8.58 ; O, 4.90。
实施例 49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Y 是异丁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9ClN2O ; 分子量 : 360,9 ; 质荷比 : 360,2(100,0 % ), 362,2(34,9% ), 361,2(23,8% ), 363,2(7,9% ) ; 元素分析 : C, 69.88 ; H, 8.10 ; Cl, 9.82 ; N, 7.76 ; O, 4.43。
实施例 50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异丁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9BrN2O ; 分子量 : 405,4 ; 质荷比 : 404,1(100,0 % ), 406,1(97,4 % ), 405,1(23,5 % ), 407,1(22,9 % ), 406,2(2,7 % ), 408,2(2,5 % ) ; 元素分 析: C, 62.22 ; H, 7.21 ; Br, 19.71 ; N, 6.91 ; O, 3.95。
实施例 51
N-( 环庚基甲基 )-1- 异丁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异丁基溴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32N2O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3(100,0% ), 341,3(24,2% ), 342,3(3,2% ) ; 元素分析 : C, 77.60 ; H, 9.47 ; N, 8.23 ; O, 4.70。
实施例 52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吲 哚, Y 是 O- 叔 - 丁 基 二 甲 基 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6N2O2 ; 分子量 : 314,4 ; 质荷比 : 314,2(100,0% ), 315,2(21,7% ), 316,2(2,6% ) ; 元素分析 : C, 72.58 ; H, 8.33 ; N, 8.91 ; O, 10.18。
实施例 53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5FN2O2 ; 分子量 : 332,4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3,2(21,7% ), 334,2(2,6% ) ; 元素分析 : C, 68.65 ; H, 7.58 ; F, 5.72 ; N, 8.43 ; O, 9.63。
实施例 54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5ClN2O2 ; 分子量 : 348,9 ; MS : 349,2/350,2 ; 质荷比 : 348,2(100,0% ), 350,2(34,6% ), 349,2(21,7% ), 351,2(7,2% ) ; 元素分析 : C, 65.41 ; H, 7.22 ; Cl, 10.16 ; N, 8.03 ; O, 9.17。
实施例 55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 O- 叔 - 丁 基 二 甲 基 甲 硅 烷 基 -2- 氯 乙 醇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5BrN2O2 ; 分子量 : 393,3 ; MS : 393,2/394,2 ; 质荷比: 392,1(100,0 % ), 394,1(99,9 % ), 393,1(21,7 % ), 395,1(21,3% ), 396,1(2,6% ) ; 元素分析 : C, 58.02 ; H, 6.41 ; Br, 20.32 ; N, 7.12 ; O, 8.14。
实施例 56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8N2O2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8% ), 330,2(2,9%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8.59 ; N, 8.53 ; O, 9.74。
实施例 57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3 ; 分子量 : 344,4 ; 质荷比 : 344,2(100,0% ), 345,2(22,8% ), 346,2(3,1% ) ; 元素分析 : C, 69.74 ; H, 8.19 ; N, 8.13 ; O, 13.93。
实施例 58
4- 氰基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N3O2 ; 分子量 : 339,4 ; 质荷比 : 339,2(100,0 % ), 340,2(23,1 % ), 341,2(3,0 % ) ; 元素分析 : C, 70.77 ; H, 7.42 ; N, 12.38 ; O, 9.43。
实施例 59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三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F3N2O2 ; 分子量 : 382,4 ; 质荷比 : 382,2(100,0 % ), 383,2(22,7 % ), 384,2(2,9 % ) ; 元素分析 : C, 62.81 ; H, 6.59 ; F, 14.90 ; N, 7.33 ; O, 8.37。
实施例 60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正丁基溴和 Z 是环庚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30N2O ; 分子量 : 326,5 ; 质荷比 : 326,2(100,0 % ), 327,2(23,8 % ), 328,2(2,9% ) ; 元素分析 : C, 77.26 ; H, 9.26 ; N, 8.58 ; O, 4.90。
实施例 61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氟 代 吲 哚, Y 是正丁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9FN2O ; 分子量 : 344,5 ; 质荷比 : 344,2(100,0 % ), 345,2(23,8% ), 346,2(2,9% ) ; 元素分析 : C, 73.22 ; H, 8.49 ; F, 5.52 ; N, 8.13 ; O, 4.64。
实施例 62
1- 丁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Y 是正丁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9ClN2O ; 分子量 : 360,9 ; 质荷比 : 360,2(100,0 % ), 362,2(34,9% ), 361,2(23,8% ), 363,2(7,9% ) ; 元素分析 : C, 69.88 ; H, 8.10 ; Cl, 9.82 ; N, 7.76 ; O, 4.43。
实施例 63
4- 溴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Y 是正丁基溴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9BrN2O ; 分子量 : 405,4 ; 质荷比 : 404,1(100,0 % ), 406,1(97,4 % ), 405,1(23,5 % ), 407,1(22,9 % ), 406,2(2,7 % ), 408,2 ; 元素分析 : C, 62.22 ; H, 7.21 ; Br, 19.71 ; N, 6.91 ; O, 3.95。
实施例 64
1- 丁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正丁基溴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32N2O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3(100,0% ), 341,3(24,2% ), 342,3(3,2% ) ; 元素分析 : C, 77.60 ; H, 9.47 ; N, 8.23 ; O, 4.70。
实施例 65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FN2O2 ; 分子量 : 346,4 ; 质荷比 : 346,2(100,0% ), 347,2(22,8% ), 348,2(2,9% ) ; 元素分析 : C, 69.34 ; H, 7.86 ; F, 5.48 ; N, 8.09 ; O, 9.24。
实施例 66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7ClN2O2 ; 分子量 : 362,9 ; 质荷比 : 362,2(100,0% ), 364,2(34,8% ), 363,2(22,8% ), 365,2(7,5% ) ; 元素分析 : C, 66.19 ; H, 7.50 ; Cl, 9.77 ; N, 7.72 ; O, 8.82。
实施例 67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7BrN2O2 ; 分子量 : 407,3 ; 质荷比 : 408,1(100,0 % ), 406,1(99,8 % ), 407,1(22,7 % ), 409,1(22,4 % ), 410,1(2,8 % ) ; 元素 分析 : C, 58.97 ; H, 6.68 ; Br, 19.62 ; N, 6.88 ; O, 7.86。
实施例 6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吲 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N2O ; 分子量 : 296,4 ; 质荷比 : 296,2(100,0 % ), 297,2(21,6% ), 298,2(2,4% ) ; 元素分析 : C, 76.99 ; H, 8.16 ; N, 9.45 ; O, 5.40。
实施例 69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ClN2O ; 分子量 : 330,9 ; MS : 331,2/332,2 ; 质荷比 : 330,1(100,0% ), 332,1(32,0% ), 331,2(20,9% ), 333,2(6,9% ), 332,2(2,4% ) ; 元素分 析: C, 68.97 ; H, 7.01 ; Cl, 10.72 ; N, 8.47 ; O, 4.84。
实施例 7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3FN2O ; 分子量 : 314,4 ; 质荷比 : 314,2(100,0% ), 315,2(21,6% ), 316,2(2,4% ) ; 元素分析 : C, 72.58 ; H, 7.37 ; F, 6.04 ; N, 8.91 ; O, 5.09。
实施例 71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BrN2O ; 分子量 : 375,3 ; MS : 375,1/376,1 ; 质荷 比: 374,1(100,0% ), 376,1(99,7% ), 375,1(21,6% ), 377,1(21,2% ), 378,1(2,4% ) ; 元 素分析 : C, 60.81 ; H, 6.18 ; Br, 21.29 ; N, 7.46 ; O, 4.26。
实施例 7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6N2O ; 分子量 : 310,4 ; MS : 311,1 ; 质荷比 : 310,2(100,0% ), 311,2(22,7% ), 312,2(2,7% ) ; 元素分析 : C, 77.38 ; H, 8.44 ; N, 9.02 ; O, 5.15。
实施例 73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氧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N2O2 ; 分子量 : 326,4 ; 质荷比 : 326,2(100,0% ), 327,2(22,7% ), 328,2(2,9% ) ; 元素分析 : C, 73.59 ; H, 8.03 ; N, 8.58 ; O, 9.80。
实施例 7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3N3O ; 分子量 : 321,4 ; 质荷比 : 321,2(100,0% ), 322,2(23,0% ), 323,2(2,7% ) ; 元素分析 : C, 74.74 ; H, 7.21 ; N, 13.07 ; O, 4.98。
实施例 75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甲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三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3F3N2O ; 分子量 : 364,4 ; 质荷比 : 364,2(100,0% ), 365,2(22,7% ), 366,2(2,7% ) ; 元素分析 : C, 65.92 ; H, 6.36 ; F, 15.64 ; N, 7.69 ; O, 4.39。
实施例 7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吲 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N2O ; 分子量 : 310,4 ; 质荷比 : 310,2(100,0 % ), 311,2(22,7% ), 312,2(2,7% ) ; 元素分析 : C, 77.38 ; H, 8.44 ; N, 9.02 ; O, 5.15。
实施例 77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5FN2O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7% ), 330,2(2,7%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7.67 ; F, 5.78 ; N, 8.53 ; O, 4.87。
实施例 7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ClN2O ; 分子量 : 344,9 ; 质荷比 : 344,2(100,0% ), 346,2(34,6 % ), 345,2(22,7 % ), 347,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65 ; H, 7.31 ; Cl, 10.28 ; N, 8.12 ; O, 4.64。
实施例 79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 ; 分子量 : 389,3 ; 质荷比 : 388,1(100,0% ), 390,1(99,9 % ), 389,1(22,7 % ), 391,1(22,3 % ), 392,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70 ; H, 6.47 ; Br, 20.52 ; N, 7.20 ; O, 4.11。
实施例 8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8N2O ; 分子量 : 324,5 ; 质荷比 : 324,2(100,0% ), 325,2(23,8% ), 326,2(2,9% ) ; 元素分析 : C, 77.74 ; H, 8.70 ; N, 8.63 ; O, 4.93。
实施例 81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2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2(100,0% ), 341,2(23,8% ), 342,2(3,1% ) ; 元素分析 : C, 74.08 ; H, 8.29 ; N, 8.23 ; O, 9.40。
实施例 8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5N3O ; 分子量 : 335,4 ; 质荷比 : 335,2(100,0% ), 336,2(24,1% ), 337,2(3,0% ) ; 元素分析 : C, 75.19 ; H, 7.51 ; N, 12.53 ; O, 4.77。
实施例 83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三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5F3N2O ; 分子量 : 378,4 ; 质荷比 : 378,2(100,0% ), 379,2(23,8% ), 380,2(2,9% ) ; 元素分析 : C, 66.65 ; H, 6.66 ; F, 15.06 ; N, 7.40 ; O, 4.23。
实施例 8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 ; 分子量 : 324,5 ; 质荷比 : 324,2(100,0 % ), 325,2(23,8% ), 326,2(2,9% ) ; 元素分析 : C, 77.74 ; H, 8.70 ; N, 8.63 ; O, 4.93。
实施例 85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FN2O ; 分子量 : 342,5 ; 质荷比 : 342,2(100,0% ), 343,2(23,8% ), 344,2(2,9% ) ; 元素分析 : C, 73.65 ; H, 7.95 ; F, 5.55 ; N, 8.18 ; O, 4.67。
实施例 8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ClN2O ; 分子量 : 358,9 ; 质荷比 : 358,2(100,0% ), 360,2(34,9% ), 359,2(23,8% ), 361,2(7,9% ) ; 元素分析 : C, 70.28 ; H, 7.58 ; Cl, 9.88 ; N, 7.81 ; O, 4.46。
实施例 87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BrN2O ; 分子量 : 403,4 ; MS : 405,1/406,2 ; 质荷 比: 404,1(100,0% ), 402,1(99,8% ), 403,1(23,8% ), 405,1(23,4% ), 406,1(2,8% ) ; 元 素分析 : C, 62.53 ; H, 6.75 ; Br, 19.81 ; N, 6.95 ; O, 3.97。
实施例 8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2H30N2O ; 分子量 : 338,5 ; 质荷比 : 338,2(100,0% ), 339,2(24,9% ), 340,2(3,2% ) ; 元素分析 : C, 78.06 ; H, 8.93 ; N, 8.28 ; O, 4.73。
实施例 89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氧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甲 氧 基 吲 哚, Y 是正丙基 溴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2H30N2O2 ; 分子量 : 354,5 ; 质荷比 : 354,2(100,0% ), 355,2(25,0% ), 356,2(3,4% ) ; 元素分析 : C, 74.54 ; H, 8.53 ; N, 7.90 ; O, 9.03。
实施例 9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 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正丙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2H27N3O ; 分子量 : 349,5 ; 质荷比 : 349,2(100,0% ), 350,2(25,3% ), 351,2(3,3% ) ; 元素分析 : C, 75.61 ; H, 7.79 ; N, 12.02 ; O, 4.58。
实施例 91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三氟代吲哚, Y 是正丙基溴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2H27F3N2O ; 分子量: 392,5 ; 质荷比: 392,2(100,0 % ), 393,2(24,9 % ), 394,2(3,2 % ) ; 元素分析 : C, 67.33 ; H, 6.93 ; F, 14.52 ; N, 7.14 ; O, 4.08。
实施例 9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 ; 分子量 : 324,5 ; 质荷比 : 324,2(100,0 % ), 325,2(23,8% ), 326,2(2,9% ) ; 元素分析 : C, 77.74 ; H, 8.70 ; N, 8.63 ; O, 4.93。
实施例 93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FN2O ; 分子量: 342,5 ; 质荷比: 342,2(100,0% ), 343,2(23,8% ), 344,2(2,9% ) ; 元素分析 : C, 73.65 ; H, 7.95 ; F, 5.55 ; N, 8.18 ; O, 4.67。
实施例 9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ClN2O ; 分子量 : 358,9 ; 质荷比 : 358,2(100,0% ), 360,2(34,9% ), 359,2(23,8% ), 361,2(7,9% ) ; 元素分析 : C, 70.28 ; H, 7.58 ; Cl, 9.88 ; N, 7.81 ; O, 4.46。
实施例 95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BrN2O ; 分子量 : 403,4 ; 质荷比 : 404,1(100,0 % ), 402,1(99,8 % ), 403,1(23,8 % ), 405,1(23,4 % ), 406,1(2,8 % ) ; 元素 分析 : C, 62.53 ; H, 6.75 ; Br, 19.81 ; N, 6.95 ; O, 3.97。
实施例 9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异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溴代异丙烷和 Z 是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30N2O ; 分子量 : 338,5 ; 质荷比 : 338,2(100,0% ), 339,2(24,9% ), 340,2(3,2% ) ; 元素分析 : C, 78.06 ; H, 8.93 ; N, 8.28 ; O, 4.73。
实施例 97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异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29FN2O ; 分子量 : 356,5 ; 质荷比 : 356,2(100,0% ), 357,2(24,9% ), 358,2(3,2% ) ; 元素分析 : C, 74.12 ; H, 8.20 ; F, 5.33 ; N, 7.86 ; O, 4.49。
实施例 9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异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29ClN2O ; 分子量 : 372,9 ; 质荷比 : 372,2(100,0% ), 374,2(35,1 % ), 373,2(24,9 % ), 375,2(8,2 % ), 376,2(1,0 % ) ; 元素分析 : C, 70.85 ; H, 7.84 ; Cl, 9.51 ; N, 7.51 ; O, 4.29。
实施例 99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异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异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29BrN2O ; 分子量 : 417,4 ; 质荷比 : 416,1(100,0% ), 418,1(97,5 % ), 417,1(24,5 % ), 419,1(23,9 % ), 418,2(3,0 % ), 420,2(2,7 % ) ; 元素分 析: C, 63.31 ; H, 7.00 ; Br, 19.14 ; N, 6.71 ; O, 3.83。
实施例 10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异丁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异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3H32N2O ; 分子量 : 352,5 ; 质荷比 : 352,3(100,0% ), 353,3(25,3% ), 354,3(3,5% ) ; 元素分析 : C, 78.36 ; H, 9.15 ; N, 7.95 ; O, 4.54。
实施例 101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 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N2O2 ; 分子量 : 326,4 ; 质荷比 : 326,2(100,0% ), 327,2(22,7% ), 328,2(2,9% ) ; 元素分析 : C, 73.59 ; H, 8.03 ; N, 8.58 ; O, 9.80。
实施例 10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FN2O2 ; 分子量 : 344,4 ; 质荷比 : 344,2(100,0 % ), 345,2(22,7 % ), 346,2(2,9 % ) ; 元素分析 : C, 69.74 ; H, 7.32 ; F, 5.52 ; N, 8.13 ; O, 9.29。
实施例 103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ClN2O2 ; 分子 量: 360,9 ; MS : 361,2/362,1 ; 质荷比 : 360,2(100,0 % ), 362,2(34,8 % ), 361,2(22,7 % ), 363,2(7,5% ) ; 元素分析 : C, 66.56 ; H, 6.98 ; Cl, 9.82 ; N, 7.76 ; O, 8.87。
实施例 10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2 ; 分子 量: 405,3 ; 质荷比 : 406,1(100,0 % ), 404,1(99,8 % ), 405,1(22,7 % ), 407,1(22,3 % ), 408,1(2,8% ) ; 元素分析 : C, 59.26 ; H, 6.22 ; Br, 19.71 ; N, 6.91 ; O, 7.89。
实施例 105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2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2(100,0 % ), 341,2(23,8 % ), 342,2(3,1 % ) ; 元素分析 : C, 74.08 ; H, 8.29 ; N, 8.23 ; O, 9.40。
实施例 10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氧基 -1H- 吲哚 -3- 甲酰 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氧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8N2O3 ; 分子量 : 356,5 ; 质荷比 : 356,2(100,0 % ), 357,2(23,9 % ), 358,2(3,3 % ) ; 元素分析 : C, 70.76 ; H, 7.92 ; N, 7.86 ; O, 13.47。
实施例 107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氰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氰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5N3O2 ; 分子量 : 351,4 ; 质荷比 : 351,2(100,0 % ), 352,2(24,2 % ), 353,2(3,2 % ) ; 元素分析 : C, 71.77 ; H, 7.17 ; N, 11.96 ; O, 9.10。
实施例 10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三氟甲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三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5F3N2O2 ; 分子 量: 394,4 ; 质荷比 : 394,2(100,0% ), 395,2(23,8% ), 396,2(3,1% ) ; 元素分析 : C, 63.95 ; H, 6.39 ; F, 14.45 ; N, 7.10 ; O, 8.11。
实施例 109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丁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正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29FN2O ; 分子量 : 356,5 ; 质荷比 : 356,2(100,0% ), 357,2(24,9% ), 358,2(3,2% ) ; 元素分析 : C, 74.12 ; H, 8.20 ; F, 5.33 ; N, 7.86 ; O, 4.49。
实施例 11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丁基 -4- 氯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正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29ClN2O ; 分子量 : 372,9 ; 质荷比 : 372,2(100,0% ), 374,2(35,1 % ), 373,2(24,9 % ), 375,2(8,2 % ), 376,2(1,0 % ) ; 元素分析 : C, 70.85 ; H, 7.84 ; Cl, 9.51 ; N, 7.51 ; O, 4.29。
实施例 111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丁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正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2H29BrN2O ; 分子量 : 417,4 ; 质荷比 : 416,1(100,0% ), 418,1(97,5 % ), 417,1(24,5 % ), 419,1(23,9 % ), 418,2(3,0 % ), 420,2(2,7 % ) ; 元素分 析: C, 63.31 ; H, 7.00 ; Br, 19.14 ; N, 6.71 ; O, 3.83。
实施例 11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丁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正丁基溴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3H32N2O ; 分子量 : 352,5 ; 质荷比 : 352,3(100,0% ), 353,3(25,3% ), 354,3(3,5% ) ; 元素分析 : C, 78.36 ; H, 9.15 ; N, 7.95 ; O, 4.54。
实施例 113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氟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FN2O2 ; 分子量 : 358,4 ; 质荷比 : 358,2(100,0 % ), 359,2(23,8 % ), 360,2(3,1 % ) ; 元素分析 : C, 70.37 ; H, 7.59 ; F, 5.30 ; N, 7.82 ; O, 8.93。
实施例 11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7ClN2O2 ; 分 子量 : 374,9 ; 质荷比 : 374,2(100,0 % ), 376,2(35,1 % ), 375,2(23,8 % ), 377,2(7,9 % ), 378,2(1,0% ) ; 元素分析 : C, 67.28 ; H, 7.26 ; Cl, 9.46 ; N, 7.47 ; O, 8.54。
实施例 115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3- 羟基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7BrN2O2 ; 分子 量: 419,4 ; 质荷比 : 420,1(100,0 % ), 418,1(99,6 % ), 419,1(23,7 % ), 421,1(23,4 % ), 422,1(3,1% ) ; 元素分析 : C, 60.15 ; H, 6.49 ; Br, 19.05 ; N, 6.68 ; O, 7.63。
实施例 11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3- 羟基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 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2H30N2O2 ; 分子量 : 354,5 ; 质荷比 : 354,2(100,0 % ), 355,2(25,0 % ), 356,2(3,4 % ) ; 元素分析 : C, 74.54 ; H, 8.53 ; N, 7.90 ; O, 9.03。
实施例 117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己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8H23ClN2O ; 分子量 : 318,8 ; 质荷比 : 318,1(100,0% ), 320,1(32,0% ), 319,2(19,8% ), 321,2(6,5% ), 320,2(2,2% ) ; 元素分析 : C, 67.81 ; H, 7.27 ; Cl, 11.12 ; N, 8.79 ; O, 5.02.
实施例 118
N-(2- 环己基乙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己 基乙基胺。分子式 : C18H23FN2O ; 分子量 : 302,4 ; 质荷比 : 302,2(100,0% ), 303,2(20,5% ), 304,2(2,2% ) ; 元素分析 : C, 71.50 ; H, 7.67 ; F, 6.28 ; N, 9.26 ; O, 5.29。
实施例 119
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己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8H23BrN2O ; 分子量 : 363,3 ; 质荷比 : 362,1(100,0% ), 364,1(99,5% ), 363,1(20,5 % ), 365,1(20,1 % ), 366,1(2,2 % ) ; 元素分析 : C, 59.51 ; H, 6.38 ; Br, 21.99 ; N, 7.71 ; O, 4.40。
实施例 120
N-(2- 环己基乙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己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6N2O ; 分子量 : 298,4 ; 质荷比 : 298,2(100,0% ), 299,2(21,6% ), 300,2(2,4% ) ; 元素分析 : C, 76.47 ; H, 8.78 ; N, 9.39 ; O, 5.36。
实施例 121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己 基乙基胺。分子式 : C19H25FN2O ; 分子量 : 316,4 ; 质荷比 : 316,2(100,0% ), 317,2(21,6% ), 318,2(2,4% ) ; 元素分析 : C, 72.12 ; H, 7.96 ; F, 6.00 ; N, 8.85 ; O, 5.06。
实施例 122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己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4,2(34,4% ), 333,2(21,6% ), 335,2(7,1%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实施例 123
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己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378,1(99,7%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实施例 124
N-(2- 环己基乙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己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313,2(22,7%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实施例 125
N-(2- 环己基乙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己基乙基胺。分子式 : C19H25FN2O2 ; 分子量 : 332,4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3,2(21,7% ), 334,2(2,6% ) ; 元素分析 : C, 68.65 ; H, 7.58 ; F, 5.72 ; N, 8.43 ; O, 9.63。
实施例 126
4- 氯 -N-(2- 环己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己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2 ; 分子量 : 348,9 ; 质荷比 : 348,2(100,0% ), 350,2(34,6% ), 349,2(21,7% ), 351,2(7,2% ) ; 元素分析 : C, 65.41 ; H, 7.22 ; Cl, 10.16 ; N, 8.03 ; O, 9.17。
实施例 127
4- 溴 -N-(2- 环己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己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2 ; 分子量 : 393,3 ; 质荷比 : 392,1(100,0 % ), 394,1(99,9 % ), 393,1(21,7 % ), 395,1(21,3 % ), 396,1(2,6 % ) ; 元素 分析 : C, 58.02 ; H, 6.41 ; Br, 20.32 ; N, 7.12 ; O, 8.14。
实施例 128
N-(2- 环己基乙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己基乙基胺。分子式 : C20H28N2O2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8% ), 330,2(2,9%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8.59 ; N, 8.53 ; O, 9.74。
实施例 129
4- 氯 -N-(2- 环庚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4,2(34,4% ), 333,2(21,6% ), 335,2(7,1%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实施例 130
4- 溴 -N-(2- 环庚基乙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378,1(99,7%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实施例 131
N-(2- 环庚基乙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庚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313,2(22,7%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实施例 132
4- 氯 -N-(2- 环庚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0H27ClN2O ; 分子量 : 346,9 ; 质荷比 : 346,2(100,0% ), 348,2(34,6% ), 347,2(22,7% ), 349,2(7,5% ) ; 元素分析 : C, 69.25 ; H, 7.85 ; Cl, 10.22 ; N, 8.08 ; O, 4.61。
实施例 133
4- 溴 -N-(2- 环庚基乙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0H27BrN2O ; 分子量 : 391,3 ; 质荷比 : 390,1(100,0% ), 392,1(99,9% ), 391,1(22,7 % ), 393,1(22,3 % ), 394,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38 ; H, 6.95 ; Br, 20.42 ; N, 7.16 ; O, 4.09。
实施例 134
N-(2- 环庚基乙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1H30N2O ; 分子量 : 326,5 ; 质荷比 : 326,2(100,0% ), 327,2(23,8% ), 328,2(2,9% ) ; 元素分析 : C, 77.26 ; H, 9.26 ; N, 8.58 ; O, 4.90。
实施例 135
4- 氯 -N-(2- 环庚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0H27ClN2O2 ; 分子量 : 362,9 ; 质荷比 : 362,2(100,0% ), 364,2(34,8% ), 363,2(22,8% ), 365,2(7,5% ) ; 元素分析 : C, 66.19 ; H, 7.50 ; Cl, 9.77 ; N, 7.72 ; O, 8.82。
实施例 136
4- 溴 -N-(2- 环庚基乙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乙基胺。 分子式 : C20H27BrN2O2 ; 分子量 : 407,3 ; 质荷比 : 408,1(100,0 % ), 406,1(99,8 % ), 407,1(22,7 % ), 409,1(22,4 % ), 410,1(2,8 % ) ; 元素 分析 : C, 58.97 ; H, 6.68 ; Br, 19.62 ; N, 6.88 ; O, 7.86。
实施例 137
N-(2- 环庚基乙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乙基胺。分子式 : C21H30N2O2 ; 分子量 : 342,5 ; 质荷比 : 342,2(100,0% ), 343,2(23,9% ), 344,2(3,1% ) ; 元素分析 : C, 73.65 ; H, 8.83 ; N, 8.18 ; O, 9.34。
实施例 138
5-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3ClN2O ; 分子量 : 318,8 ; 质荷比 : 318,1(100,0% ), 320,1(32,0% ), 319,2(19,8% ), 321,2(6,5% ), 320,2(2,2% ) ; 元素分析 : C, 67.81 ; H, 7.27 ; Cl, 11.12 ; N, 8.79 ; O, 5.02。
实施例 139
5-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3BrN2O ; 分子量 : 363,3 ; 质荷比 : 362,1(100,0% ), 364,1(99,5% ), 363,1(20,5 % ), 365,1(20,1 % ), 366,1(2,2 % ) ; 元素分析 : C, 59.51 ; H, 6.38 ; Br, 21.99 ; N, 7.71 ; O, 4.40。
实施例 140
N-( 环庚基甲基 )-1, 5-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6N2O ; 分子量 : 298,4 ; 质荷比 : 298,2(100,0% ), 299,2(21,6% ), 300,2(2,4% ) ; 元素分析 : C, 76.47 ; H, 8.78 ; N, 9.39 ; O, 5.36。
实施例 141
5-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4,2(34,4% ), 333,2(21,6% ), 335,2(7,1%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实施例 142
5-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378,1(99,7%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实施例 143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313,2(22,7%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实施例 144
5-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2 ; 分子量 : 348,9 ; 质荷比 : 348,2(100,0% ), 350,2(34,6% ), 349,2(21,7% ), 351,2(7,2% ) ; 元素分析 : C, 65.41 ; H, 7.22 ; Cl, 10.16 ; N, 8.03 ; O, 9.17。
实施例 145
5-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2 ; 分子量 : 393,3 ; 质荷比 : 392,1(100,0 % ), 394,1(99,9 % ), 393,1(21,7 % ), 395,1(21,3 % ), 396,1(2,6 % ) ; 元素 分析 : C, 58.02 ; H, 6.41 ; Br, 20.32 ; N, 7.12 ; O, 8.14。
实施例 146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8N2O2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8% ), 330,2(2,9%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8.59 ; N, 8.53 ; O, 9.74。
实施例 147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3ClN2O ; 分子量 : 318,8 ; 质荷比 : 318,1(100,0% ), 320,1(32,0% ), 319,2(19,8% ), 321,2(6,5% ), 320,2(2,2% ) ; 元素分析 : C, 67.81 ; H, 7.27 ; Cl, 11.12 ; N, 8.79 ; O, 5.02。
实施例 148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3BrN2O ; 分子量 : 363,3 ; 质荷比 : 362,1(100,0% ), 364,1(99,5% ), 363,1(20,5 % ), 365,1(20,1 % ), 366,1(2,2 % ) ; 元素分析 : C, 59.51 ; H, 6.38 ; Br, 21.99 ; N, 7.71 ; O, 4.40。
实施例 149
N-( 环庚基甲基 )-1, 6-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6N2O ; 分子量 : 298,4 ; 质荷比 : 298,2(100,0% ), 299,2(21,6% ), 300,2(2,4% ) ; 元素分析 : C, 76.47 ; H, 8.78 ; N, 9.39 ; O, 5.36。
实施例 150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4,2(34,4% ), 333,2(21,6% ), 335,2(7,1%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实施例 151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378,1(99,7%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实施例 152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313,2(22,7%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1001] 实施例 153
[1002]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
[100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2 ; 分子量 : 348,9 ; 质荷比 : 348,2(100,0% ), 350,2(34,6% ), 349,2(21,7% ), 351,2(7,2% ) ; 元素分析 : C, 65.41 ; H, 7.22 ; Cl, 10.16 ; N, 8.03 ; O, 9.17。
[1005] 实施例 154
[1006]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0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2 ; 分子量 : 393,3 ; 质荷比 : 392,1(100,0 % ), 394,1(99,9 % ), 393,1(21,7 % ), 395,1(21,3 % ), 396,1(2,6 % ) ; 元素 分析 : C, 58.02 ; H, 6.41 ; Br, 20.32 ; N, 7.12 ; O, 8.14。
[1009] 实施例 155
[1010]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0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8N2O2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8% ), 330,2(2,9%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8.59 ; N, 8.53 ; O, 9.74。
[1013] 实施例 156
[1014] 7-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1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3ClN2O ; 分子量 : 318,8 ; 质荷比 : 318,1(100,0% ), 320,1(32,0% ), 319,2(19,8% ), 321,2(6,5% ), 320,2(2,2% ) ; 元素分析 : C, 67.81 ; H, 7.27 ; Cl, 11.12 ; N, 8.79 ; O, 5.02。
[1017] 实施例 157
[1018] 7-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1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8H23BrN2O ; 分子量 : 363,3 ; 质荷比 : 362,1(100,0% ), 364,1(99,5% ), 363,1(20,5 % ), 365,1(20,1 % ), 366,1(2,2 % ) ; 元素分析 : C, 59.51 ; H, 6.38 ; Br, 21.99 ; N, 7.71 ; O, 4.40。
[1021] 实施例 158
[1022] N-( 环庚基甲基 )-1, 7-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2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6N2O ; 分子量 : 298,4 ; 质荷比 : 298,2(100,0% ), 299,2(21,6% ), 300,2(2,4% ) ; 元素分析 : C, 76.47 ; H, 8.78 ; N, 9.39 ; O, 5.36。
[1025] 实施例 159
[1026] 7-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2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334,2(34,4% ), 333,2(21,6% ), 335,2(7,1%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1029] 实施例 160
[1030] 7-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31]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庚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378,1(99,7%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1033] 实施例 161
[1034]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3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环 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8N2O ; 分子量 : 312,4 ; 质荷比 : 312,2(100,0% ), 313,2(22,7% ), 314,2(2,7% ) ; 元素分析 : C, 76.88 ; H, 9.03 ; N, 8.97 ; O, 5.12。
[1037] 实施例 162
[1038] 7-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3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ClN2O2 ; 分子量 : 348,9 ; 质荷比 : 348,2(100,0% ), 350,2(34,6% ), 349,2(21,7% ), 351,2(7,2% ) ; 元素分析 : C, 65.41 ; H, 7.22 ; Cl, 10.16 ; N, 8.03 ; O, 9.17。
[1041] 实施例 163
[1042] 7-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4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5BrN2O2 ; 分子量 : 393,3 ; 质荷比 : 392,1(100,0 % ), 394,1(99,9 % ), 393,1(21,7 % ), 395,1(21,3 % ), 396,1(2,6 % ) ; 元素 分析 : C, 58.02 ; H, 6.41 ; Br, 20.32 ; N, 7.12 ; O, 8.14。
[1045] 实施例 164
[1046]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4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8N2O2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8% ), 330,2(2,9%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8.59 ; N, 8.53 ; O, 9.74。
[1049] 实施例 165
[105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4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ClN2O ; 分 子量 : 330,9 ; 质荷比 : 330,1(100,0 % ), 332,1(32,0 % ), 331,2(20,9 % ), 333,2(6,9 % ), 332,2(2,4% ) ; 元素分析 : C, 68.97 ; H, 7.01 ; Cl, 10.72 ; N, 8.47 ; O, 4.84。
[1053] 实施例 166
[105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5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BrN2O ; 分子 量: 375,3 ; 质荷比 : 374,1(100,0 % ), 376,1(99,7 % ), 375,1(21,6 % ), 377,1(21,2 % ), 378,1(2,4% ) ; 元素分析 : C, 60.81 ; H, 6.18 ; Br, 21.29 ; N, 7.46 ; O, 4.26。
[1057] 实施例 167
[105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5-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5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N2O ; 分子量 : 310,4 ; 质荷比 : 310,2(100,0 % ), 311,2(22,7 % ), 312,2(2,7 % ) ; 元素分析 : C, 77.38 ; H, 8.44 ; N, 9.02 ; O, 5.15。
[1061] 实施例 168
[106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6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ClN2O ; 分子量 : 344,9 ; 质荷比 : 344,2(100,0% ), 346,2(34,6 % ), 345,2(22,7 % ), 347,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65 ; H, 7.31 ; Cl, 10.28 ; N, 8.12 ; O, 4.64。
[1065] 实施例 169
[106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6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 ; 分子量 : 389,3 ; 质荷比 : 388,1(100,0% ), 390,1(99,9 % ), 389,1(22,7 % ), 391,1(22,3 % ), 392,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70 ; H, 6.47 ; Br, 20.52 ; N, 7.20 ; O, 4.11。
[1069] 实施例 170
[107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6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 ; 分子量 : 324,5 ; 质荷比 : 324,2(100,0% ), 325,2(23,8% ), 326,2(2,9% ) ; 元素分析 : C, 77.74 ; H, 8.70 ; N, 8.63 ; O, 4.93。
[1073] 实施例 171
[107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7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5ClN2O2 ; 分子量 : 360,9 ; 质荷比 : 360,2(100,0% ), 362,2(34,8% ), 361,2(22,7% ), 363,2(7,5% ) ; 元素分 析: C, 66.56 ; H, 6.98 ; Cl, 9.82 ; N, 7.76 ; O, 8.87。
[1077] 实施例 172
[107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5-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7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2 ; 分子 量: 405,3 ; 质荷比 : 406,1(100,0 % ), 404,1(99,8 % ), 405,1(22,7 % ), 407,1(22,3 % ), 408,1(2,8% ) ; 元素分析 : C, 59.26 ; H, 6.22 ; Br, 19.71 ; N, 6.91 ; O, 7.89。
[1081] 实施例 173
[108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5-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8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5-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2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2(100,0 % ), 341,2(23,8 % ), 342,2(3,1 % ) ; 元素分析 : C, 74.08 ; H, 8.29 ; N, 8.23 ; O, 9.40。
[1085] 实施例 174
[108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8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ClN2O ; 分子量 : 330,9 ; 质荷比 : 330,1(100,0% ), 332,1(32,0 % ), 331,2(20,9 % ), 333,2(6,9 % ), 332,2(2,4 % ) ; 元素分析 : C, 68.97 ; H, 7.01 ; Cl, 10.72 ; N, 8.47 ; O, 4.84。
[1089] 实施例 175
[109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8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BrN2O ; 分子量 : 375,3 ; 质荷比 : 374,1(100,0% ), 376,1(99,7 % ), 375,1(21,6 % ), 377,1(21,2 % ), 378,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81 ; H, 6.18 ; Br, 21.29 ; N, 7.46 ; O, 4.26。
[1093] 实施例 176
[109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6-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9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N2O ; 分子量 : 310,4 ; 质荷比 : 310,2(100,0% ), 311,2(22,7% ), 312,2(2,7% ) ; 元素分析 : C, 77.38 ; H, 8.44 ; N, 9.02 ; O, 5.15。
[1097] 实施例 177
[109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09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ClN2O ; 分子量 : 344,9 ; 质荷比 : 344,2(100,0% ), 346,2(34,6 % ), 345,2(22,7 % ), 347,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65 ; H, 7.31 ; Cl, 10.28 ; N, 8.12 ; O, 4.64。
[1101] 实施例 178
[110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0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 ; 分子量 : 389,3 ; 质荷比 : 388,1(100,0% ), 390,1(99,9 % ), 389,1(22,7 % ), 391,1(22,3 % ), 392,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70 ; H, 6.47 ; Br, 20.52 ; N, 7.20 ; O, 4.11。
[1105] 实施例 179
[110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0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 ; 分子量 : 324,5 ; 质荷比 : 324,2(100,0% ), 325,2(23,8% ), 326,2(2,9% ) ; 元素分析 : C, 77.74 ; H, 8.70 ; N, 8.63 ; O, 4.93。
[1109] 实施例 180
[111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0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5C1N2O2 ; 分子量 : 360,9 ; 质荷比 : 360,2(100,0% ), 362,2(34,8% ), 361,2(22,7% ), 363,2(7,5% ) ; 元素分 析: C, 66.56 ; H, 6.98 ; Cl, 9.82 ; N, 7.76 ; O, 8.87。
[1113] 实施例 181
[111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1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2 ; 分子 量: 405,3 ; 质荷比 : 406,1(100,0 % ), 404,1(99,8 % ), 405,1(22,7 % ), 407,1(22,3 % ), 408,1(2,8% ) ; 元素分析 : C, 59.26 ; H, 6.22 ; Br, 19.71 ; N, 6.91 ; O, 7.89。
[1117] 实施例 182
[111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6-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1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6-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2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2(100,0 % ), 341,2(23,8 % ), 342,2(3,1 % ) ; 元素分析 : C, 74.08 ; H, 8.29 ; N, 8.23 ; O, 9.40。
[1121] 实施例 183
[112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2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ClN2O ; 分子量 : 330,9 ; 质荷比 : 330,1(100,0% ), 332,1(32,0 % ), 331,2(20,9 % ), 333,2(6,9 % ), 332,2(2,4 % ) ; 元素分析 : C, 68.97 ; H, 7.01 ; Cl, 10.72 ; N, 8.47 ; O, 4.84。
[1125] 实施例 184
[112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2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3BrN2O ; 分子量 : 375,3 ; 质荷比 : 374,1(100,0% ), 376,1(99,7 % ), 375,1(21,6 % ), 377,1(21,2 % ), 378,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81 ; H, 6.18 ; Br, 21.29 ; N, 7.46 ; O, 4.26。
[1129] 实施例 185
[113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7-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2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甲基吲哚, Y 是碘甲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N2O ; 分子量 : 310,4 ; 质荷比 : 310,2(100,0% ), 311,2(22,7% ), 312,2(2,7% ) ; 元素分析 : C, 77.38 ; H, 8.44 ; N, 9.02 ; O, 5.15。
[1133] 实施例 186
[113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3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ClN2O ; 分子量 : 344,9 ; 质荷比 : 344,2(100,0% ), 346,2(34,6 % ), 345,2(22,7 % ), 347,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65 ; H, 7.31 ; Cl, 10.28 ; N, 8.12 ; O, 4.64。
[1137] 实施例 187
[113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3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 ; 分子量 : 389,3 ; 质荷比 : 388,1(100,0% ), 390,1(99,9 % ), 389,1(22,7 % ), 391,1(22,3 % ), 392,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70 ; H, 6.47 ; Br, 20.52 ; N, 7.20 ; O, 4.11。
[1141] 实施例 188
[114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4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甲基吲哚, Y 是碘乙烷和 Z 是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 ; 分子量 : 324,5 ; 质荷比 : 324,2(100,0% ), 325,2(23,8% ), 326,2(2,9% ) ; 元素分析 : C, 77.74 ; H, 8.70 ; N, 8.63 ; O, 4.93。
[1145] 实施例 189
[114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4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5ClN2O2 ; 分子量 : 360,9 ; 质荷比 : 360,2(100,0% ), 362,2(34,8% ), 361,2(22,7% ), 363,2(7,5% ) ; 元素分 析: C, 66.56 ; H, 6.98 ; Cl, 9.82 ; N, 7.76 ; O, 8.87。
[1149] 实施例 190
[115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7- 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4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5BrN2O2 ; 分子 量: 405,3 ; 质荷比 : 406,1(100,0 % ), 404,1(99,8 % ), 405,1(22,7 % ), 407,1(22,3 % ), 408,1(2,8% ) ; 元素分析 : C, 59.26 ; H, 6.22 ; Br, 19.71 ; N, 6.91 ; O, 7.89。
[1153] 实施例 191
[115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2- 羟乙基 )-7-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5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7- 甲基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甲 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N2O2 ; 分子量 : 340,5 ; 质荷比 : 340,2(100,0 % ), 341,2(23,8 % ), 342,2(3,1 % ) ; 元素分析 : C, 74.08 ; H, 8.29 ; N, 8.23 ; O, 9.40。
[1157] 实施例 192
[1158]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5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ClFN2O ; 分子量 : 336,8 ; 质荷比 : 336,1(100,0 % ), 338,1(34,1 % ), 337,1(20,5 % ), 339,1(6,6 % ) ; 元素分析 : C, 64.18 ; H, 6.58 ; Cl, 10.53 ; F, 5.64 ; N, 8.32 ; O, 4.75。
[1161] 实施例 193
[1162]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6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BrFN2O ; 分子量 : 381,3 ; 质荷比 : 380,1(100,0 % ), 382,1(99,5 % ), 381,1(20,5 % ), 383,1(20,1 % ), 384,1(2,1 % ) ; 元素分析 : C, 56.70 ; H, 5.82 ; Br, 20.96 ; F, 4.98 ; N, 7.35 ; O, 4.20。
[1165] 实施例 194
[1166]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6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5FN2O ; 分子量 : 316,4 ; 质荷比 : 316,2(100,0 % ), 317,2(21,6% ), 318,2(2,4% ) ; 元素分析 : C, 72.12 ; H, 7.96 ; F, 6.00 ; N, 8.85 ; O, 5.06。
[1169] 实施例 195
[1170]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6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ClFN2O ; 分子量 : 350,9 ; 质荷比 : 350,2(100,0 % ), 352,2(34,4 % ), 351,2(21,6 % ), 353,2(7,1 % ) ; 元素分析 : C, 65.04 ; H, 6.89 ; Cl, 10.10 ; F, 5.41 ; N, 7.98 ; O, 4.56。
[1173] 实施例 196
[1174]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7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FN2O ; 分子量 : 395,3 ; 质荷比 : 394,1(100,0 % ), 396,1(99,7 % ), 395,1(21,6 % ), 397,1(21,2 % ), 398,1(2,4 % ) ; 元素分析 : C, 57.73 ; H, 6.12 ; Br, 20.21 ; F, 4.81 ; N, 7.09 ; O, 4.05。
[1177] 实施例 197
[1178]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7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FN2O ; 分子量 : 330,4 ; 质荷比 : 330,2(100,0 % ), 331,2(22,7% ), 332,2(2,7% ) ; 元素分析 : C, 72.70 ; H, 8.24 ; F, 5.75 ; N, 8.48 ; O, 4.84。
[1181] 实施例 198
[1182]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8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ClFN2O ; 分子量 : 364,9 ; 质荷比 : 364,2(100,0% ), 366,2(34,6% ), 365,2(22,7% ), 367,2(7,5% ) ; 元素分析 : C, 65.83 ; H, 7.18 ; Cl, 9.72 ; F, 5.21 ; N, 7.68 ; O, 4.38。
[1185] 实施例 199
[1186]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 异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8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溴代异丙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BrFN2O ; 分子量 : 409,3 ; 质荷比 : 408,1(100,0% ), 410,1(99,9 % ), 409,1(22,7 % ), 411,1(22,3 % ), 412,1(2,6 % ) ; 元素分析 : C, 58.68 ; H, 6.40 ; Br, 19.52 ; F, 4.64 ; N, 6.84 ; O, 3.91。
[1189] 实施例 200
[1190]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8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4ClFN2O2 ; 分子量 : 366,9 ; 质 荷比 : 366,2(100,0 % ), 368,1(32,0 % ), 367,2(20,9 % ), 369,2(6,9 % ), 368,2(2,6 % ) ; 元素分析 : C, 62.20 ; H, 6.59 ; Cl, 9.66 ; F, 5.18 ; N, 7.64 ; O, 8.72。
[1193] 实施例 201
[1194]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9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4BrFN2O2 ; 分子量 : 411,3 ; 质 荷比 : 410,1(100,0% ), 412,1(99,9% ), 411,1(21,6% ), 413,1(21,3% ), 414,1(2,6% ) ; 元素分析 : C, 55.48 ; H, 5.88 ; Br, 19.43 ; F, 4.62 ; N, 6.81 ; O, 7.78。
[1197] 实施例 202
[1198] N-( 环庚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19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FN2O2 ; 分子量 : 346,4 ; 质荷比 : 346,2(100,0% ), 347,2(22,8% ), 348,2(2,9% ) ; 元素分析 : C, 69.34 ; H, 7.86 ; F, 5.48 ; N, 8.09 ; O, 9.24。
[1201] 实施例 203
[1202] 4, 6- 二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0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Cl2N2O ; 分子量 : 353,3 ; 质荷比 : 352,1(100,0 % ), 354,1(66,1% ), 353,1(20,5% ), 355,1(13,3% ), 356,1(11,6% ), 357,1(2,2% ) ; 元素分 析: C, 61.19 ; H, 6.28 ; Cl, 20.07 ; N, 7.93 ; O, 4.53。
[1205] 实施例 204
[1206]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0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ClFN2O ; 分子量 : 336,8 ; 质荷比 : 336,1(100,0 % ), 338,1(34,1 % ), 337,1(20,5 % ), 339,1(6,6 % ) ; 元素分析 : C, 64.18 ; H, 6.58 ; Cl, 10.53 ; F, 5.64 ; N, 8.32 ; O, 4.75。
[1209] 实施例 205
[1210] 4- 溴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0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BrClN2O ; 分子量 : 397,7 ; 质荷比 : 398,1(100,0 % ), 396,1(76,1% ), 400,1(25,8% ), 399,1(20,3% ), 397,1(15,6% ), 401,1(5,0% ) ; 元素分 析: C, 54.36 ; H, 5.58 ; Br, 20.09 ; Cl, 8.91 ; N, 7.04 ; O, 4.02。
[1213] 实施例 206
[1214]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1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5ClN2O ; 分子量 : 332,9 ; 质荷比 : 332,2(100,0 % ), 334,2(34,4 % ), 333,2(21,6 % ), 335,2(7,1 % ) ; 元素分析 : C, 68.56 ; H, 7.57 ; Cl, 10.65 ; N, 8.42 ; O, 4.81。
[1217] 实施例 207
[1218]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1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ClFN2O ; 分子量 : 350,9 ; 质荷比 : 350,2(100,0 % ), 352,2(34,4 % ), 351,2(21,6 % ), 353,2(7,1 % ) ; 元素分析 : C, 65.04 ; H, 6.89 ; Cl, 10.10 ; F, 5.41 ; N, 7.98 ; O, 4.56。
[1221] 实施例 208
[1222] 4, 6- 二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2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Cl2N2O ; 分子量 : 367,3 ; 质荷比 : 366,1(100,0 % ), 368,1(66,3% ), 367,1(21,6% ), 369,1(14,0% ), 370,1(11,8% ), 371,1(2,3% ) ; 元素分 析: C, 62.13 ; H, 6.59 ; Cl, 19.30 ; N, 7.63 ; O, 4.36。
[1225] 实施例 209
[1226] 4- 溴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2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ClN2O ; 分子量 : 411,8 ; 质荷比 : 412,1(100,0 % ), 410,1(76,0% ), 414,1(26,0% ), 413,1(21,3% ), 411,1(16,4% ), 415,1(5,3% ) ; 元素分 析: C, 55.42 ; H, 5.87 ; Br, 19.41 ; Cl, 8.61 ; N, 6.80 ; O, 3.89。
[1229] 实施例 210
[1230]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2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ClN2O ; 分子量 : 346,9 ; 质荷比 : 346,2(100,0 % ), 348,2(34,6 % ), 347,2(22,7 % ), 349,2(7,5 % ) ; 元素分析 : C, 69.25 ; H, 7.85 ; Cl, 10.22 ; N, 8.08 ; O, 4.61。
[1233] 实施例 211
[1234]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3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4ClFN2O2 ; 分子量 : 366,9 ; 质 荷比 : 366,2(100,0 % ), 368,1(32,0 % ), 367,2(20,9 % ), 369,2(6,9 % ), 368,2(2,6 % ) ; 元素分析 : C, 62.20 ; H, 6.59 ; Cl, 9.66 ; F, 5.18 ; N, 7.64 ; O, 8.72。
[1237] 实施例 212
[1238] 4, 6- 二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3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Cl2N2O2 ; 分子量 : 383,3 ; 质荷 比: 382,1(100,0 % ), 384,1(66,6 % ), 383,1(21,6 % ), 385,1(14,1 % ), 386,1(11,9 % ), 387,1(2,4% ) ; 元素分析 : C, 59.53 ; H, 6.31 ; Cl, 18.50 ; N, 7.31 ; O, 8.35。
[1241] 实施例 213
[1242] 4- 溴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4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ClN2O2 ; 分子量 : 427,8 ; 质荷比: 428,1(100,0 % ), 426,1(75,8 % ), 430,1(26,2 % ), 429,1(21,4 % ), 427,1(16,4% ), 431,1(5,3% ) ; 元素分析 : C, 53.35 ; H, 5.66 ; Br, 18.68 ; Cl, 8.29 ; N, 6.55 ; O, 7.48。
[1245] 实施例 214
[1246] 6-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4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ClN2O2 ; 分子量 : 362,9 ; 质荷比 : 362,2(100,0 % ), 364,2(34,8 % ), 363,2(22,8 % ), 365,2(7,5 % ) ; 元素分析 : C, 66.19 ; H, 7.50 ; Cl, 9.77 ; N, 7.72 ; O, 8.82。
[1249] 实施例 215
[1250] 6- 溴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4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BrClN2O ; 分子量 : 397,7 ; 质荷比 : 398,1(100,0 % ), 396,1(76,1% ), 400,1(25,8% ), 399,1(20,3% ), 397,1(15,6% ), 401,1(5,0% ) ; 元素分 析: C, 54.36 ; H, 5.58 ; Br, 20.09 ; Cl, 8.91 ; N, 7.04 ; O, 4.02。
[1253] 实施例 216
[1254]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5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BrFN2O ; 分子量 : 381,3 ; 质荷比 : 380,1(100,0 % ), 382,1(99,5 % ), 381,1(20,5 % ), 383,1(20,1 % ), 384,1(2,1 % ) ; 元素分析 : C, 56.70 ; H, 5.82 ; Br, 20.96 ; F, 4.98 ; N, 7.35 ; O, 4.20。
[1257] 实施例 217
[1258] 4, 6- 二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5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8H22Br2N2O ; 分子量 : 442,2 ; 质荷比 : 442,0(100,0 % ), 440,0(50,8 % ), 444,0(50,3 % ), 443,0(20,4 % ), 441,0(10,4 % ), 445,0(10,0 % ), 446,0(1,1% ) ; 元素分析 : C, 48.89 ; H, 5.01 ; Br, 36.14 ; N, 6.34 ; O, 3.62。
[1261] 实施例 218
[1262]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6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5BrN2O ; 分子量 : 377,3 ; 质荷比 : 376,1(100,0 % ), 378,1(99,7 % ), 377,1(21,6 % ), 379,1(21,2 % ), 380,1(2,4 % ) ; 元素分析 : C, 60.48 ; H, 6.68 ; Br, 21.18 ; N, 7.42 ; O, 4.24。
[1265] 实施例 219
[1266]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6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FN2O ; 分子量 : 395,3 ; 质荷比 : 394,1(100,0 % ), 396,1(99,7 % ), 395,1(21,6 % ), 397,1(21,2 % ), 398,1(2,4 % ) ; 元素分析 : C, 57.73 ; H, 6.12 ; Br, 20.21 ; F, 4.81 ; N, 7.09 ; O, 4.05。
[1269] 实施例 220
[1270] 6- 溴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6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ClN2O ; 分子量 : 411,8 ; 质荷比 : 412,1(100,0 % ), 410,1(76,0% ), 414,1(26,0% ), 413,1(21,3% ), 411,1(16,4% ), 415,1(5,3% ) ; 元素分 析: C, 55.42 ; H, 5.87 ; Br, 19.41 ; Cl, 8.61 ; N, 6.80 ; O, 3.89。
[1273] 实施例 221
[1274] 4, 6- 二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7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2N2O ; 分子量 : 456,2 ; 质荷比 : 456,0(100,0 % ), 454,0(50,8 % ), 458,0(50,4 % ), 457,0(21,4 % ), 455,0(11,0 % ), 459,0(10,6 % ), 460,0(1,2% ) ; 元素分析 : C, 50.02 ; H, 5.30 ; Br, 35.03 ; N, 6.14 ; O, 3.51。
[1277] 实施例 222
[1278]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7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 烷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BrN2O ; 分子量 : 391,3 ; 质荷比 : 390,1(100,0 % ), 392,1(99,9 % ), 391,1(22,7 % ), 393,1(22,3 % ), 394,1(2,6 % ) ; 元素分析 : C, 61.38 ; H, 6.95 ; Br, 20.42 ; N, 7.16 ; O, 4.09。
[1281] 实施例 223
[1282]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8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19H24BrFN2O2 ; 分子量 : 411,3 ; 质 荷比 : 410,1(100,0% ), 412,1(99,9% ), 411,1(21,6% ), 413,1(21,3% ), 414,1(2,6% ) ; 元素分析 : C, 55.48 ; H, 5.88 ; Br, 19.43 ; F, 4.62 ; N, 6.81 ; O, 7.78。
[1285] 实施例 224
[1286] 6- 溴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
[128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ClN2O2 ; 分子量 : 427,8 ; 质荷比: 428,1(100,0 % ), 426,1(75,8 % ), 430,1(26,2 % ), 429,1(21,4 % ), 427,1(16,4% ), 431,1(5,3% ) ; 元素分析 : C, 53.35 ; H, 5.66 ; Br, 18.68 ; Cl, 8.29 ; N, 6.55 ; O, 7.48。
[1289] 实施例 225
[1290] 4, 6- 二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8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2N2O2 ; 分子量 : 472,2 ; 质荷比: 472,0(100,0 % ), 470,0(50,7 % ), 474,0(50,6 % ), 473,0(21,5 % ), 471,0(11,0 % ), 475,0(10,6 % ), 476,0(1,3 % ) ; 元素分析 : C, 48.33 ; H, 5.12 ; Br, 33.84 ; N, 5.93 ; O, 6.78。实施例 226 6- 溴 -N-( 环庚基甲基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 据 在 实 施 例 1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甲 基 -6- 溴 代 吲 哚, Y是 O- 叔 -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7BrN2O2 ; 分子 量: 407,3 ; 质荷比 : 408,1(100,0 % ), 406,1(99,8 % ), 407,1(22,7 % ), 409,1(22,4 % ), 410,1(2,8% ) ; 元素分析 : C, 58.97 ; H, 6.68 ; Br, 19.62 ; N, 6.88 ; O, 7.86。
[1297] 实施例 227
[129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29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ClFN2O ; 分子量 : 348,8 ; 质荷比 : 348,1(100,0% ), 350,1(34,3% ), 349,1(21,6% ), 351,1(7,0% ) ; 元素分析 : C, 65.42 ; H, 6.36 ; Cl, 10.16 ; F, 5.45 ; N, 8.03 ; O, 4.59。
[1301] 实施例 228
[130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0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BrFN2O ; 分子量 : 393,3 ; 质荷比 : 392,1(100,0 % ), 394,1(99,7 % ), 393,1(21,6 % ), 395,1(21,2 % ), 396,1(2,4 % ) ; 元素 分析 : C, 58.02 ; H, 5.64 ; Br, 20.32 ; F, 4.83 ; N, 7.12 ; O, 4.07。
[1305] 实施例 229
[130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氟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氟代吲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5FN2O ; 分子量 : 328,4 ; 质荷比 : 328,2(100,0% ), 329,2(22,7% ), 330,2(2,7% ) ; 元素分析 : C, 73.14 ; H, 7.67 ; F, 5.78 ; N, 8.53 ; O, 4.87。
[1309] 实施例 230
[131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0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ClFN2O ; 分子量 : 362,9 ; 质荷比 : 362,2(100,0% ), 364,2(34,6% ), 363,2(22,7% ), 365,2(7,5% ) ; 元素分析 : C, 66.20 ; H, 6.67 ; Cl, 9.77 ; F, 5.24 ; N, 7.72 ; O, 4.41。
[1313] 实施例 231
[131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乙基 -6-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1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BrFN2O ; 分子量 : 407,3 ; 质荷比 : 406,1(100,0 % ), 408,1(99,9 % ), 407,1(22,7 % ), 409,1(22,3 % ), 410,1(2,6 % ) ; 元素 分析 : C, 58.97 ; H, 5.94 ; Br, 19.62 ; F, 4.66 ; N, 6.88 ; O, 3.93。
[1317] 实施例 232
[131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1- 乙基 -6- 氟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1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氟代吲哚, Y 是碘乙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FN2O ; 分子量 : 342,5 ; 质荷比 : 342,2(100,0% ), 343,2(23,8% ), 344,2(2,9% ) ; 元素分析 : C, 73.65 ; H, 7.95 ; F, 5.55 ; N, 8.18 ; O, 4.67。
[1321] 实施例 233
[132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132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4ClFN2O2 ; 分 子量 : 378,9 ; 质荷比 : 378,2(100,0 % ), 380,1(32,0 % ), 379,2(22,0 % ), 381,2(7,3 % ), 380,2(2,9% ) ; 元素分析 : C, 63.40 ; H, 6.38 ; Cl, 9.36 ; F, 5.01 ; N, 7.39 ; O, 8.45。
[1325] 实施例 234
[132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132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4BrFN2O2 ; 分 子量 : 423,3 ; 质荷比 : 424,1(100,0% ), 422,1(99,8% ), 423,1(22,7% ), 425,1(22,3% ), 426,1(2,8% ) ; 元素分析 : C, 56.75 ; H, 5.71 ; Br, 18.88 ; F, 4.49 ; N, 6.62 ; O, 7.56。
[1328] 实施例 235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氟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31]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氟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7FN2O2 ; 分子量 : 358,4 ; 质荷比 : 358,2(100,0 % ), 359,2(23,8 % ), 360,2(3,1 % ) ; 元素分析 : C, 70.37 ; H, 7.59 ; F, 5.30 ; N, 7.82 ; O, 8.93。
[1333] 实施例 236
[133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Cl2N2O ; 分子量 : 365,3 ; 质荷比 : 364,1(100,0 % ), 366,1(66,3 % ), 365,1(21,6 % ), 367,1(14,0 % ), 368,1(11,8 % ), 369,1(2,3% ) ; 元素分析 : C, 62.47 ; H, 6.07 ; Cl, 19.41 ; N, 7.67 ; O, 4.38。
[1337] 实施例 237
[133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3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ClFN2O ; 分子量 : 348,8 ; 质荷比 : 348,1(100,0% ), 350,1(34,3% ), 349,1(21,6% ), 351,1(7,0% ) ; 元素分析 : C, 65.42 ; H, 6.36 ; Cl, 10.16 ; F, 5.45 ; N, 8.03 ; O, 4.59。
[1341] 实施例 238
[134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BrClN2O ; 分子量 : 409,7 ; 质荷比 : 410,1(100,0 % ), 408,1(76,0 % ), 412,1(26,0 % ), 411,1(21,3 % ), 409,1(16,4 % ), 413,1(5,3% ) ; 元素分析 : C, 55.69 ; H, 5.41 ; Br, 19.50 ; Cl, 8.65 ; N, 6.84 ; O, 3.90。
[1345] 实施例 239
[134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4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氯代吲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5ClN2O ; 分子量 : 344,9 ; 质荷比 : 344,2(100,0% ), 346,2(34,6% ), 345,2(22,7% ), 347,2(7,5% ) ; 元素分析 : C, 69.65 ; H, 7.31 ; Cl, 10.28 ; N, 8.12 ; O, 4.64。
[1349] 实施例 240
[135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4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ClFN2O ; 分子量 : 362,9 ; 质荷比 : 362,2(100,0% ), 364,2(34,6% ), 363,2(22,7% ), 365,2(7,5% ) ; 元素分析 : C, 66.20 ; H, 6.67 ; Cl, 9.77 ; F, 5.24 ; N, 7.72 ; O, 4.41。
[1353] 实施例 241
[135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5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Cl2N2O ; 分子量 : 379,3 ; 质荷比 : 378,1(100,0 % ), 380,1(66,6 % ), 379,1(22,7 % ), 381,1(14,7 % ), 382,1(11,9 % ), 383,1(2,5% ) ; 元素分析 : C, 63.33 ; H, 6.38 ; Cl, 18.69 ; N, 7.39 ; O, 4.22。
[1357] 实施例 242
[135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5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BrClN2O ; 分子量 : 423,8 ; 质荷比 : 424,1(100,0 % ), 422,1(75,8 % ), 426,1(26,2 % ), 425,1(22,4 % ), 423,1(17,2 % ), 427,1(5,6% ) ; 元素分析 : C, 56.68 ; H, 5.71 ; Br, 18.86 ; Cl, 8.37 ; N, 6.61 ; O, 3.78。
[1361] 实施例 243
[136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6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氯代吲哚, Y 是碘乙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ClN2O ; 分子量 : 358,9 ; 质荷比 : 358,2(100,0% ), 360,2(34,9% ), 359,2(23,8% ), 361,2(7,9% ) ; 元素分析 : C, 70.28 ; H, 7.58 ; Cl, 9.88 ; N, 7.81 ; O, 4.46。
[1365] 实施例 244
[136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136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4ClFN2O2 ; 分 子量 : 378,9 ; 质荷比 : 378,2(100,0 % ), 380,1(32,0 % ), 379,2(22,0 % ), 381,2(7,3 % ), 380,2(2,9% ) ; 元素分析 : C, 63.40 ; H, 6.38 ; Cl, 9.36 ; F, 5.01 ; N, 7.39 ; O, 8.45。
[1369] 实施例 245
[137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 胺
[136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4Cl2N2O2 ; 分 子量 : 395,3 ; 质荷比 : 394,1(100,0% ), 396,1(66,8% ), 395,1(22,7% ), 397,1(14,8% ), 398,1(12,1% ), 399,1(2,5% ) ; 元素分析 : C, 60.76 ; H, 6.12 ; Cl, 17.94 ; N, 7.09 ; O, 8.09。
[1373] 实施例 246
[137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6-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1372] 依据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胺。分子式 : C20H24BrClN2O2 ; 分 子量 : 439,8 ; 质荷比 : 440,1(100,0% ), 438,1(75,7% ), 442,1(26,4% ), 441,1(22,4% ), 439,1(17,2% ), 443,1(5,6% ) ; 元素分析 : C, 54.62 ; H, 5.50 ; Br, 18.17 ; Cl, 8.06 ; N, 6.37 ;
[1376] O, 7.28。
[1377] 实施例 247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氯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79]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氯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ClN2O2 ; 分 子量 : 374,9 ; 质荷比 : 374,2(100,0 % ), 376,2(35,1 % ), 375,2(23,8 % ), 377,2(7,9 % ), 378,2(1,0% ) ; 元素分析 : C, 67.28 ; H, 7.26 ; Cl, 9.46 ; N, 7.47 ; O, 8.54。
[1381] 实施例 248
[138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氯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8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BrClN2O ; 分子量 : 409,7 ; 质荷比 : 410,1(100,0 % ), 408,1(76,0 % ), 412,1(26,0 % ), 411,1(21,3 % ), 409,1(16,4 % ), 413,1(5,3% ) ; 元素分析 : C, 55.69 ; H, 5.41 ; Br, 19.50 ; Cl, 8.65 ; N, 6.84 ; O, 3.90。
[1385] 实施例 249
[138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氟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8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BrFN2O ; 分子量 : 393,3 ; 质荷比 : 392,1(100,0 % ), 394,1(99,7 % ), 393,1(21,6 % ), 395,1(21,2 % ), 396,1(2,4 % ) ; 元素 分析 : C, 58.02 ; H, 5.64 ; Br, 20.32 ; F, 4.83 ; N, 7.12 ; O, 4.07。
[1389] 实施例 250
[138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溴 -1-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溴代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9H22Br2N2O ; 分子量 : 454,2 ; 质荷比 : 454,0(100,0 % ), 452,0(50,8 % ), 456,0(50,4 % ), 455,0(21,4 % ), 453,0(11,0 % ), 457,0(10,6% ), 458,0(1,2% ) ; 元素分析 : C, 50.24 ; H, 4.88 ; Br, 35.18 ; N, 6.17 ; O, 3.52。
[1393] 实施例 251
[139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4- 二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9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溴代吲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5BrN2O ; 分子量 : 389,3 ; 质荷比 : 388,1(100,0 % ), 390,1(99,9 % ), 389,1(22,7 % ), 391,1(22,3 % ), 392,1(2,6 % ) ; 元素 分析 : C, 61.70 ; H, 6.47 ; Br, 20.52 ; N, 7.20 ; O, 4.11。
[1397] 实施例 252
[139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乙基 -4- 氟 -1H- 吲哚 -3- 甲酰胺
[139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BrFN2O ; 分子量 : 407,3 ; 质荷比 : 406,1(100,0 % ), 408,1(99,9 % ), 407,1(22,7 % ), 409,1(22,3 % ), 410,1(2,6 % ) ; 元素 分析 : C, 58.97 ; H, 5.94 ; Br, 19.62 ; F, 4.66 ; N, 6.88 ; O, 3.93。
[1401] 实施例 253
[140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氯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40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BrClN2O ; 分子量 : 423,8 ; 质荷比 : 424,1(100,0 % ), 422,1(75,8 % ), 426,1(26,2 % ), 425,1(22,4 % ), 423,1(17,2 % ), 427,1(5,6% ) ; 元素分析 : C, 56.68 ; H, 5.71 ; Br, 18.86 ; Cl, 8.37 ; N, 6.61 ; O, 3.78。
[1405] 实施例 254
[140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溴 -1- 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404]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溴代吲哚, Y 是碘乙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Br2N2O ; 分子量 : 468,2 ; 质荷比 : 468,0(100,0 % ), 466,0(50,7 % ), 470,0(50,6 % ), 469,0(22,5 % ), 467,0(11,5 % ), 471,0(11,1% ), 472,0(1,3% ) ; 元素分析 : C, 51.30 ; H, 5.17 ; Br, 34.13 ; N, 5.98 ; O, 3.42。
[1409] 实施例 255
[141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 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408]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溴代吲哚, Y 是碘乙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7BrN2O ; 分子量 : 403,4 ; 质荷比 : 404,1(100,0 % ), 402,1(99,8 % ), 403,1(23,8 % ), 405,1(23,4 % ), 406,1(2,8 % ) ; 元素 分析 : C, 62.53 ; H, 6.75 ; Br, 19.81 ; N, 6.95 ; O, 3.97。
[1413] 实施例 256
[141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氟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1412]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氟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4BrFN2O2 ; 分 子量 : 423,3 ; 质荷比 : 424,1(100,0% ), 422,1(99,8% ), 423,1(22,7% ), 425,1(22,3% ), 426,1(2,8% ) ; 元素分析 : C, 56.75 ; H, 5.71 ; Br, 18.88 ; F, 4.49 ; N, 6.62 ; O, 7.56。
[1417] 实施例 257
[141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4- 氯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 酰胺
[1416]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0H24BrClN2O2 ; 分 子量 : 439,8 ; 质荷比 : 440,1(100,0% ), 438,1(75,7% ), 442,1(26,4% ), 441,1(22,4% ), 439,1(17,2% ), 443,1(5,6% ) ; 元素分析 : C, 54.62 ; H, 5.50 ; Br, 18.17 ; Cl, 8.06 ; N, 6.37 ; O, 7.28。
[1421] 实施例 258
[142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6- 二溴 -1-(2- 羟乙基 )-1H- 吲哚 -3- 甲酰 胺)
[1420]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6- 二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4Br2N2O2 ; 分 子量 : 484,2 ; 质荷比 : 484,0(100,0% ), 486,0(50,8% ), 482,0(50,7% ), 485,0(22,5% ), 483,0(11,5 % ), 487,0(11,2 % ), 488,0(1,4 % ) ; 元素分析 : C, 49.61 ; H, 5.00 ; Br, 33.00 ; N, 5.79 ; O, 6.61。
[1425] 实施例 259
[142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6- 溴 -1-(2- 羟乙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
[1424] 酰胺
[1427] 依据在实施例 1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 -6- 溴代吲哚, Y 是 O- 叔 - 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2- 氯乙醇和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分子式 : C21H27BrN2O2 ; 分 子量 : 419,4 ; 质荷比 : 420,1(100,0% ), 418,1(99,6% ), 419,1(23,7% ), 421,1(23,4% ), 422,1(3,1% ) ; 元素分析 : C, 60.15 ; H, 6.49 ; Br, 19.05 ; N, 6.68 ; O, 7.63。
[1429] 实施例 260
[1430]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
[1428] 分子式 : C17H22ClN3O ; 分子量 : 319,8 ; 质荷比 : 319,1(100,0 % ), 321,1(32,4 % ), 320,1(19,5% ), 322,1(6,3% ), 321,2(1,6% ) ; 元素分析 : C, 63.84 ; H, 6.93 ; Cl, 11.08 ; N, 13.14 ; O, 5.00。
[1433] 实施例 261
[1434]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1432] 分子式 : C17H22BrN3O ; 分子量 : 364,3 ; 质荷比 : 363,1(100,0 % ), 365,1(99,3 % ), 364,1(19,8 % ), 366,1(19,4 % ), 367,1(2,0 % ) ; 元素分析 : C, 56.05 ; H, 6.09 ; Br, 21.93 ; N, 11.54 ; O, 4.39。
[1437] 实施例 262
[143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1436] 分子式 : C18H22ClN3O ; 分子量 : 331,8 ; 质荷比 : 331,1(100,0 % ), 333,1(32,4 % ), 332,1(20,6% ), 334,1(6,7% ), 333,2(1,8% ) ; 元素分析 : C, 65.15 ; H, 6.68 ; Cl, 10.68 ; N, 12.66 ; O, 4.82。
[1441] 实施例 263
[1442]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吲唑 -3- 甲酰胺
[1440] 分子式 : C18H22BrN3O ; 分子量 : 376,3 ; 质荷比 : 375,1(100,0 % ), 377,1(99,6 % ), 376,1(20,9 % ), 378,1(20,5 % ), 379,1(2,2 % ) ; 元素分析 : C, 57.45 ; H, 5.89 ; Br, 21.23 ; N, 11.17 ; O, 4.25。
[1445] 实施例 264
[1446]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酰胺 )
[1444] 依据在实施例 2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7- 氮杂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2ClN3O ; 分子量 : 319,8 ; 质荷比 : 319,1(100,0 % ),321,1(32,4 % ), 320,1(19,5 % ), 322,1(6,3 % ), 321,2(1,6 % ) ; 元素分析 : C, 63.84 ; H, 6.93 ; Cl, 11.08 ; N, 13.14 ; O, 5.00。
[1449] 实施例 265
[1450]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酰胺
[1451] 依据在实施例 2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7- 氮杂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2BrN3O ; 分子量 : 364,3 ; 质荷比 : 363,1(100,0 % ), 365,1(99,3 % ), 364,1(19,8 % ), 366,1(19,4 % ), 367,1(2,0 % ) ; 元素分析 : C, 56.05 ; H, 6.09 ; Br, 21.93 ; N, 11.54 ; O, 4.39。
[1453] 实施例 266
[145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 酰胺
[1452]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7- 氮 杂 吲 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2ClN3O ; 分子量 : 331,8 ; 质荷比 : 331,1(100,0% ), 333,1(32,4% ), 332,1(20,6% ), 334,1(6,7% ), 333,2(1,8% ) ; 元素分 析: C, 65.15 ; H, 6.68 ; Cl, 10.68 ; N, 12.66 ; O, 4.82。
[1457] 实施例 267
[1458]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b] 吡啶 -3- 甲 酰胺
[1456]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7- 氮 杂 吲 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2BrN3O ; 分子量 : 376,3 ; 质荷比 : 375,1(100,0 % ), 377,1(99,6 % ), 376,1(20,9 % ), 378,1(20,5 % ), 379,1(2,2 % ) ; 元素 分析 : C, 57.45 ; H, 5.89 ; Br, 21.23 ; N, 11.17 ; O, 4.25。
[1461] 实施例 268
[1462]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酰胺
[1460] 依据在实施例 2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5- 氮杂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7H22ClN3O ; 分子量 : 319,1(100,0 % ), 321,1(32,4 % ), 320,1(19,5% ), 322,1(6,3% ), 321,2(1,6% ) ; 质荷比 : ; 元素分析 : C, 63.84 ; H, 6.93 ; Cl, 11.08 ; N, 13.14 ; O, 5.00。
[1465] 实施例 269
[1466]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酰胺 )
[1467] 依据在实施例 2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5- 氮杂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2BrN3O ; 分子量 : 364,3 ; 质荷比 : 363,1(100,0 % ), 365,1(99,3 % ), 364,1(19,8 % ), 366,1(19,4 % ), 367,1(2,0 % ) ; 元素分析 : C, 56.05 ; H, 6.09 ; Br, 21.93 ; N, 11.54 ; O, 4.39。
[1469] 实施例 270
[147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 酰胺
[1468]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5- 氮 杂 吲 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2ClN3O ; 分子量 : 331,8 ; 质荷比 : 331,1(100,0% ), 333,1(32,4% ), 332,1(20,6% ), 334,1(6,7% ), 333,2(1,8% ) ; 元素分 析: C, 65.15 ; H, 6.68 ; Cl, 10.68 ; N, 12.66 ; O, 4.82。
[1473] 实施例 271
[1474]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吡咯并 [3, 2-c] 吡啶 -3- 甲 酰胺
[1472]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5- 氮 杂 吲 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2BrN3O ; 分子量 : 376,3 ; 质荷比 : 375,1(100,0 % ), 377,1(99,6 % ), 376,1(20,9 % ), 378,1(20,5 % ), 379,1(2,2 % ) ; 元素 分析 : C, 57.45 ; H, 5.89 ; Br, 21.23 ; N, 11.17 ; O, 4.25。
[1477] 实施例 272
[1478]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酰胺
[1476] 依据在实施例 2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 -6- 氮杂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环庚基甲基胺 . 分子式 : C17H22ClN3O ; 分子量 : 319,8 ; 质荷比 : 319,1(100,0 % ), 321,1(32,4 % ), 320,1(19,5 % ), 322,1(6,3 % ), 321,2(1,6 % ) ; 元素分析 : C, 63.84 ; H, 6.93 ; Cl, 11.08 ; N, 13.14 ; O, 5.00。
[1481] 实施例 273
[1482]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酰胺
[1480] 依据在实施例 2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 -6- 氮杂吲哚, Y 是碘甲烷 和 Z 是 环 庚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7H22BrN3O ; 分子量 : 364,3 ; 质荷比 : 363,1(100,0 % ), 365,1(99,3 % ), 364,1(19,8 % ), 366,1(19,4 % ), 367,1(2,0 % ) ; 元素分析 : C, 56.05 ; H, 6.09 ; Br, 21.93 ; N, 11.54 ; O, 4.39。
[1485] 实施例 274
[1486]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 酰胺
[1484]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6- 氮 杂 吲 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2ClN3O ; 分子量 : 331,8 ; 质荷比 : 331,1(100,0% ), 333,1(32,4% ), 332,1(20,6% ), 334,1(6,7% ), 333,2(1,8% ) ; 元素分 析: C, 65.15 ; H, 6.68 ; Cl, 10.68 ; N, 12.66 ; O, 4.82。
[1489] 实施例 275
[1490]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 甲基 -1H- 吡咯并 [2, 3-c] 吡啶 -3- 甲 酰胺
[1488]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6- 氮 杂 吲 哚, Y 是碘甲 烷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18H22BrN3O ; 分子量 : 376,3 ; 质荷比 : 375,1(100,0 % ), 377,1(99,6 % ), 376,1(20,9 % ), 378,1(20,5 % ), 379,1(2,2 % ) ; 元素 分析 : C, 57.45 ; H, 5.89 ; Br, 21.23 ; N, 11.17 ; O, 4.25。
[1493] 实施例 276
[1494] 通用合成方法 III
[1492] 制备 XInt01 的通用方法 : 于 0℃, 将吲哚衍生物 X(1eq) 的无水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加至三氟乙酸酐 (1.5eq) 中, 搅拌并缓慢温热至室温。在完成该反应 (1h) 后, 用冰冷的水 处理该混合物得到固体。该固体经过滤分离并用水和正 - 戊烷洗涤, 并于高真空下干燥以 得到化合物 XInt01(80-94%得率 )。
[1497] 制备 XZInt02 的通用方法 : 于 -78 ℃, 向于无水 THF 中的 XInt01(1eq) 和环烷基 胺 Z(1.5eq) 或双环 [2.2.2] 辛 -1- 基乙基胺的混合物中, 加入六甲基二甲硅烷基氨基 锂 (3.5eq), 所述环烷基胺 Z 为例如环戊基甲基胺、 环戊基乙基胺、 环己基甲基胺、 环己基 乙基胺、 环庚基甲基胺、 环庚基乙基胺、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 其依据在 Unig 和 Kahanek(1957)Chem Ber 90 : 236, Delany 和 Berchtold(1988)J Org Chem 53 : 3262-3265, Grob 等 (1958)Helv Chim Acta 41 : 1191-1197, Whitney 等 (1970)J Med Chem 13 : 254-260) 中公开的方法制备。使得到的溶液温热至室温, 随后加热至回流 3 小时。然后将 冰冷的水加至反应混合物中, 病用 EtOAc 提取 3 次。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 Na2SO4 干燥, 于减 压下浓缩。经快速层析法 (SiO2, 100-200 目 ) 纯化得到的残余物, 以得到固体样 XZInt02。
[1498] 制备 XZInt03 的通用方法 : 向于二甲基甲酰胺的 XZInt02 溶液中, 加入 3- 溴丙腈 和 K2CO3, 并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加热至 60℃。 16 小时后, 用冰水稀释反应混合物和用 EtOAc 提取 3 次。合并的有机层经 Na2SO4 干燥和于减压下浓缩以得到固体样 XZInt03。
[1499] 制备 XZ 的通用方法 : 向 XZInt03 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 加入 NH4Cl 和 NaN3, 并将 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加热至 125℃。8 小时后, 用冰水稀释反应混合物和用 EtOAc 提取 3 次。 用盐水洗涤合并的 EtOAc 层, 经无水 Na2SO4 干燥和于减压下浓缩。经快速层析法 (SiO2, 100-200 目, 于 DCM 中的 4% MeOH) 纯化, 得到固体样 XZ。
[1500] 实施例 277
[1501]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4- 氯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496] 依据在实施例 276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哚和 Z 是环庚基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5ClN6O ; 分子量 : 400,9 ; 质荷比 : 400,2(100,0 % ), 402,2(35,0 % ), 401,2(24,2% ), 403,2(8,0% ) ; 元素分析 : C, 59.92 ; H, 6.29 ; Cl, 8.84 ; N, 20.96 ; O, 3.99。
[1504] 实施例 278
[1505]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4- 溴 -N-( 环庚基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506] 依据在实施例 276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和 Z 是环庚基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5BrN6O ; 分子量 : 445,4 ; 质荷比 : 446,1(100,0 % ), 444,1(99,7 % ), 445,1(24,1 % ), 447,1(23,7 % ), 448,1(2,9 % ) ; 元素分析 : C, 53.94 ; H, 5.66 ; Br, 17.94 ; N, 18.87 ; O, 3.59。
[1508] 实施例 279
[1509]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环庚基甲基 )-4- 甲基 -1H- 吲哚 -3- 甲酰胺
[1507] 依据在实施例 276 中公开的方法合成, 其中 X 是 4- 甲基吲哚和 Z 是环庚基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8N6O ; 分子量: 380,5 ; 质荷比: 380,2(100,0 % ), 381,2(25,3 % ), 382,2(3,3% ) ; 元素分析 : C, 66.29 ; H, 7.42 ; N, 22.09 ; O, 4.20。
[1512] 实施例 280
[1513]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1H- 吲 哚 -3- 甲酰胺
[1511]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76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5ClN6O ; 分子量 : 412,9 ; 质荷比 : 412,2(100,0% ), 414,2(35,2 % ), 413,2(25,3 % ), 415,2(8,4 % ), 416,2(1,1 % ) ; 元素分析 : C, 61.08 ; H, 6.10 ; Cl, 8.59 ; N, 20.35 ; O, 3.87。
[1516] 实施例 281
[1517]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1H- 吲 哚 -3- 甲酰胺
[1515]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76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5BrN6O ; 分子量 : 457,4 ; 质荷比 : 458,1(100,0% ), 456,1(99,5 % ), 457,1(25,1 % ), 459,1(24,7 % ), 460,1(3,2 % ) ; 元素分析 : C, 55.15 ; H, 5.51 ; Br, 17.47 ; N, 18.37 ; O, 3.50。
[1520] 实施例 282
[1521] 1-(2-(2H- 四唑 -5- 基 ) 乙基 )-N-(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甲基 -1H- 吲 哚 -3- 甲酰胺
[1519]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76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甲 基 吲 哚 和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2H28N6O ; 分子量 : 392,5 ; 质荷比 : 392,2(100,0 % ), 393,2(26,4% ), 394,2(3,5% ) ; 元素分析 : C, 67.32 ; H, 7.19 ; N, 21.41 ; O, 4.08。
[1524] 实施例 283
[1525] 通用合成方法 IV
[1526] 制备 XInt01 的通用方法 : 于 0℃, 将于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吲哚衍生物 X(1eq) 溶液加至三氟乙酸酐 (1.5eq) 中, 搅拌, 并缓慢温热至室温。在完成该反应 (1h) 后, 用冰冷 的水处理该混合物, 得到固体。该固体经过滤分离并用水和正 - 戊烷洗涤, 并于高真空下干 燥以得到化合物 XInt01(80-94%得率 )。
[1528] 制备 XZInt02 的通用方法 : 于 -78 ℃, 向于无水 THF 中的 XInt01(1eq) 和环烷基 胺 Z(1.5eq) 或双环 [2.2.2] 辛 -1- 基乙基胺的混合物中, 加入六甲基二甲硅烷基氨基 锂 (3.5eq), 所述环烷基胺 Z 为例如环戊基甲基胺、 环戊基乙基胺、 环己基甲基胺、 环己基 乙基胺、 环庚基甲基胺、 环庚基乙基胺、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 依据在 Unig 和 Kahanek(1957)Chem Ber 90 : 236, Delany 和 Berchtold(1988)J Org Chem 53 : 3262-3265, Grob 等 (1958)Helv Chim Acta 41 : 1191-1197, Whitney 等 (1970)J Med Chem 13 : 254-260 中公开的方法制备 )。使得到的溶液温热至室温和随后加热至回流 3 小时。然后将冰冷的 水加至反应混合物中并用 EtOAc 提取 3 次。合并的有机层经无水 Na2SO4 干燥, 于减压下浓 缩。经快速层析法 (SiO2, 100-200 目 ) 纯化得到的残余物, 得到固体样 XZInt02。
[1529] 制备 XZInt03 的通用方法 :
[1530] 于 0-5℃, 向于 THF 中的 XZInt02 溶液中, 加入 Et3N 和氯甲酸苯酯 (ClCOOPh)。使 得到的反应混合物缓慢温热至室温并进一步搅拌。 2 小时后, 于减压下浓缩反应混合物。 用 水稀释得到的残余物并用 EtOAc 提取 3 次。用盐水洗涤合并的 EtOAc 层并经无水 Na2SO4 干 燥和于减压下浓缩, 得到固体样标题 XZInt03。
[1531] 制备 XZNR1R2 的通用方法 :
[1532] 将在 DMSO 中的 XZInt03、 Et3N 和盐酸甲胺、 二盐酸甲胺或 N- 乙基甲基胺溶液于室
[1527] 温搅拌 16 小时。反应完成 (TLC) 后, 用冰水稀释反应混合物并用 EtOAc 洗涤 3 次。用盐水 洗涤合并的 EtOAc 层, 经无水 Na2SO4 干燥和于减压下浓缩。经快速层析法纯化, 得到固体样 标题化合物 XZNR1R2。
[1533] 实施例 284
[1534] 4- 氯 -N3-( 环庚基甲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35]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83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并 使 用 盐 酸 甲 胺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ClN3O2 ; 分子量 : 361,9 ; 质荷比 : 361,2(100,0 % ), 363,2(34,7% ), 362,2(22,0% ), 364,2(6,9% ) ; 元素分析 : C, 63.06 ; H, 6.68 ; Cl, 9.80 ; N, 11.61 ; O, 8.84。 实施例 285 4- 溴 -N3-( 环庚基甲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37]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83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并 使 用 盐 酸 甲 胺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19H24BrN3O2 ; 分子量 : 406,3 ; 质荷比 : 405,1(100,0 % ), 407,1(100,0% ), 406,1(22,0% ), 408,1(21,7% ), 409,1(2,7% ) ; 元素分析 : C, 56.16 ; H, 5.95 ; Br, 19.67 ; N, 10.34 ; O, 7.88。 实施例 286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41]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83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和 使 用 盐 酸 甲 胺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氯 代 吲 哚,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ClN3O2 ; 分子量 : 373,9 ; 质荷比 : 373,2(100,0% ), 375,2(34,9% ), 374,2(23,1% ), 376,2(7,3% ) ; 元素分析 : C, 64.25 ; H, 6.47 ; Cl, 9.48 ; N, 11.24 ; O, 8.56。
[1545] 实施例 287
[1546]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47] 依 据 在 实 施 例 283 中 公 开 的 方 法 并 使 用 盐 酸 甲 胺 合 成, 其 中 X 是 4- 溴 代 吲 哚,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0H24BrN3O2 ; 分子量 : 418,3 ; 质荷比 : 419,1(100,0 % ), 417,1(99,8 % ), 418,1(23,0 % ), 420,1(22,7 % ), 421,1(2,9 % ) ; 元素 分析 : C, 57.42 ; H, 5.78 ; Br, 19.10 ; N, 10.04 ; O, 7.65。
[1549] 实施例 288
[1550] 4- 氯 -N3-( 环庚基甲基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48]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并使用盐酸二甲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 哚,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ClN3O2 ; 分子量 : 375,9 ; 质荷比 : 375,2(100,0 % ), 377,2(34,9% ), 376,2(23,1% ), 378,2(7,7% ) ; 元素分析 : C, 63.91 ; H, 6.97 ; Cl, 9.43 ; N, 11.18 ; O, 8.51。
[1552] 实施例 289 4- 溴 -N3-( 环庚基甲基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盐酸二甲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 哚,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0H26BrN3O2 ; 分子量 : 420,3 ; 质荷比 : 421,1(100,0 % ), 419,1(99,8 % ), 420,1(23,1 % ), 422,1(22,7 % ), 423,1(2,9 % ) ; 元素分析 : C, 57.15 ; H, 6.23 ; Br, 19.01 ; N, 10.00 ; O, 7.61。
[1557] 实施例 290
[1558]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 酰胺
[1556]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盐酸二甲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吲 哚, Z 是 双 环 [2.2.2] 辛 -1- 基 甲 基 胺。 分 子 式 : C21H26ClN3O2 ; 分子量 : 387,9 ; 质荷比 :
[1560] 387,2(100,0% ), 389,2(35,2% ), 388,2(24,2% ), 390,2(8,0% ), 391,2(1,0% ) ; 元素分 析: C, 65.02 ; H, 6.76 ; Cl, 9.14 ; N, 10.83 ; O, 8.25。
[1561] 实施例 291
[1562]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N1, N1- 二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 酰胺
[1563]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盐酸二甲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吲哚,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
[1564] 分子式 : C21H26BrN3O2 ; 分子量 : 432,4 ; 质荷比 : 433,1(100,0 % ), 431,1(99,5 % ), 432,1(24,1 % ), 434,1(23,7 % ), 435,1(3,1 % ) ; 元素分析 : C, 58.34 ; H, 6.06 ; Br, 18.48 ; N, 9.72 ; O, 7.40。
[1566] 实施例 292
[1567] 4- 氯 -N3-( 环庚基甲基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68]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 N- 乙基甲基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 吲哚,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ClN3O2 ; 分子量 : 389,9 ; 质荷比 : 389,2(100,0% ), 391,2(35,2 % ), 390,2(24,2 % ), 392,2(8,0 % ), 393,2(1,1 % ) ; 元素分析 : C, 64.69 ; H, 7.24 ; Cl, 9.09 ; N, 10.78 ; O, 8.21。
[1570] 实施例 293
[1571] 4- 溴 -N3-( 环庚基甲基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甲酰胺
[1569]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 N- 乙基甲基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 吲哚, Z 是环庚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1H28BrN3O2 ; 分子量 : 434,4 ; 质荷比 : 435,1(100,0% ), 433,1(99,5 % ),434,1(24,1 % ), 436,1(23,7 % ), 437,1(3,1 % ) ; 元素分析 : C, 58.07 ; H, 6.50 ; Br, 18.40 ; N, 9.67 ; O, 7.37。
[1574] 实施例 294
[1575]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氯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 甲酰胺
[1573]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 N- 乙基甲基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氯代 吲哚,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2H28ClN3O2 ; 分子量 : 401,9 ; 质荷比 : 401,2(100,0% ), 403,2(35,4% ), 402,2(25,3% ), 404,2(8,4% ), 405,2(1,1% ) ; 元素分 析: C, 65.74 ; H, 7.02 ; Cl, 8.82 ; N, 10.45 ; O, 7.96。
[1578] 实施例 295
[1579] N3-( 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 )-4- 溴 -N1- 乙基 -N1- 甲基 -1H- 吲哚 -1, 3- 二 甲酰胺
[1577] 依据在实施例 283 中公开的方法和使用 N- 乙基甲基胺合成, 其中 X 是 4- 溴代 吲哚, Z 是双环 [2.2.2] 辛 -1- 基甲基胺。分子式 : C22H28BrN3O2 ; 分子量 : 446,4 ; 质荷比 : 447,1(100,0 % ), 445,1(99,2 % ), 446,1(25,1 % ), 448,1(24,8 % ), 449,1(3,4 % ) ; 元素 分析 : C, 59.20 ; H, 6.32 ; Br, 17.90 ; N, 9.41 ; O, 7.17。
[1582] 图的描述 :
[1583] 图 1.IL-1β 分泌的抑制 (*p < 0.01).
[1584] 图 2. 对炎症模型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p < 0.001).
[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