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2827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8149.8

申请日:

2010.12.15

公开号:

CN102063127A

公开日:

2011.05.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5D 3/12申请日:20101215授权公告日:20120919终止日期:201412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D 3/12申请日:20101215|||公开

IPC分类号:

G05D3/12

主分类号:

G05D3/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鲍赫; 杨利伟; 樊延超; 柴方茂; 袁野

地址: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代理人:

张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调偏流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本发明包括调偏流底座、调偏流电机、调偏流电机座、焦平面组件、圆柱滚子轴承、连接件、双向丝杆、右旋螺母、左旋螺母、左连杆、右连杆、左小轴、右小轴、联轴器和编码器,采用了双向丝杆、左右旋螺母及连杆的转动机构,提高了整个调偏流机构受力均匀性和抗振性,通过修研螺母隔圈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小机构旋转的空回量及沿双向丝杆轴线方向的摆动量;同时通过两个直线轴承和两个圆柱滚子轴承的导向作用,增加了调焦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的使用使机构的转动实现了闭环控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包括调偏流底座 (1)、 调偏流电机 (2)、 调偏流电机座 (3)、 焦平面组件 (4) 和圆柱滚子轴承 (13), 焦平面组件 (4) 与圆柱滚子轴承 (13) 内环相 连, 调偏流底座 (1) 与圆柱滚子轴承 (13) 外环相连, 调偏流电机 (2) 通过调偏流电机座 (3) 固定在调偏流底座 (1) 上,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件 (5)、 双向丝杆 (6)、 右旋螺母 (7)、 左旋螺母 (8)、 左连杆 (9)、 右连杆 (10)、 左小轴 (11)、 右小轴 (12)、 联轴器 (14) 和编码器 (15), 所说的双向丝杆 (6) 装在调偏流底座 (1) 上部, 其一端通过联轴器 (14) 与调偏流电 机 (2) 相连, 另一端通过联轴器 (14) 与编码器 (15) 相连, 双向丝杆 (6) 的两端分别装有左 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左旋螺母 (8) 与左连杆 (9) 相连, 右旋螺母 (7) 与右连杆 (10) 相连, 左连杆 (9) 与左小轴 (11) 相连, 右连杆 (10) 与右小轴 (12) 相连, 所说的连接件 (5) 装在焦平面组件 (4)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与双向丝杆 (6) 轴线中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双向丝杆 (6) 与右旋螺母 (7) 相连的一端为右旋螺纹, 与左旋螺母 (8) 相连的一端为左旋螺纹, 两侧螺纹 的端部均为阶梯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左小轴 (11) 装在与左连杆 (9) 和左旋螺母 (8) 连接处接近的连接件 (5) 的一端, 所说的右小轴 (12) 装 在连接件 (5) 的另一端。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左连杆 (9) 上 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右连杆 (10) 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说明书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偏流领域, 特别是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背景技术 目前, 航天遥感器的调偏流机构多数通过在末级传动为利用齿轮带动轴系转动, 从而调节遥感器的偏流角, 实现调偏流的目的, 但是由于齿轮传动机构有一定的空回, 导致 机构的调节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因此,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调偏流机构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双向丝杆 调偏流机构, 可以有效解决空回过大、 结构力学分布不合理导致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包括调偏流 底座、 调偏流电机、 调偏流电机座、 焦平面组件和圆柱滚子轴承, 焦平面组件与圆柱滚子轴 承内环相连, 调偏流底座与圆柱滚子轴承外环相连, 调偏流电机通过调偏流电机座固定在 调偏流底座上, 还包括连接件、 双向丝杆、 右旋螺母、 左旋螺母、 左连杆、 右连杆、 左小轴、 右 小轴、 联轴器和编码器, 所说的双向丝杆装在调偏流底座上部, 其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调偏流 电机相连, 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编码器相连, 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装有左旋螺母和右旋螺 母, 左旋螺母与左连杆相连, 右旋螺母与右连杆相连, 左连杆与左小轴相连, 右连杆与右小 轴相连, 所说的连接件装在焦平面组件上。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双向丝杆、 左右旋螺母及连杆的的转动机构, 提高了整个调偏 流机构受力均匀性和抗振性, 通过修研螺母隔圈的厚度, 可以有效减小机构旋转的空回量 及沿双向丝杆轴线方向的摆动量 ; 同时通过两个直线轴承和两个连杆的导向作用, 增加了 调焦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 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的使用使机构的转动实现了闭环控制。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主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双向丝杆轴线剖视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侧剖图。
     图 4 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 1、 调偏流底座, 2、 调偏流电机, 3、 调偏流电机座, 4、 焦平面组件, 5、 连接件, 6、 双向丝杆, 7、 右旋螺母, 8、 左旋螺母, 9、 左连杆, 10、 右连杆, 11、 左小轴, 12、 右小轴, 13、 圆 柱滚子轴承, 14、 联轴器, 15、 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由图 1-3 所示,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包括调偏流底座 1、 调偏流电机 2、 调偏流电机座 3、 焦平面组件 4 和圆柱滚子轴承 13, 焦平面组件 4 与圆柱滚子轴承 13 内环相连, 调偏流底座 1 与圆柱滚子轴承 13 外环相连, 调偏流电机 2 通过调偏流电机座 3 固定在调偏 流底座 1 上,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件 5、 双向丝杆 6、 右旋螺母 7、 左旋螺母 8、 左连杆 9、 右 连杆 10、 左小轴 11、 右小轴 12、 联轴器 14 和编码器 15, 所说的双向丝杆 6 装在调偏流底座 1 上部, 其一端通过联轴器 14 与调偏流电机 2 相连, 另一端通过联轴器 14 与编码器 15 相连, 双向丝杆 6 的两端分别装有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左旋螺母 8 与左连杆 9 相连, 右旋螺 母 7 与右连杆 10 相连, 左连杆 9 与左小轴 11 相连, 右连杆 10 与右小轴 12 相连, 所说的连 接件 5 装在焦平面组件 4 上。
     由图 1 所示, 所说的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与双向丝杆 6 轴线中点之间的距离 相等。
     由图 1 所示, 所说的双向丝杆 6 与右旋螺母 7 相连的一端为右旋螺纹, 与左旋螺母 8 相连的一端为左旋螺纹, 两侧螺纹的端部均为阶梯轴。
     由图 1 所示, 所说的左小轴 11 装在与左连杆 9 和左旋螺母 8 连接处接近的连接件 5 的那端, 所说的右小轴 12 装在连接件 5 的另一端。
     由图 1、 2 所示, 所说的左连杆 9 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右连杆 10 上的两 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将圆柱滚子轴承 13 装入调偏流底座 1, 另一端用内六角螺钉与轴承压盖紧 固; 将焦平面组件 4 装入圆柱滚子轴承 13, 另一端用内六角螺钉与紧固轴承压盖紧固 ; 将圆 柱滚子轴承压入轴承座中并用轴承压盖固紧, 将连接件 5 与焦平面组件 4 通过内六角螺钉 连接在一起 ; 将右旋螺母 7 和左旋螺母 8 分别与螺母隔圈和螺母连接件 5 装配到一起, 旋入 双向丝杆 6 中, 将双向丝杆 6 与两个的装配好的轴承座连接在一起后与调偏流底座 1 连接 在一起, 用锁紧螺母把角接触轴承锁紧, 将直线轴承和小轴装入螺母连接件 5 中, 两侧用轴 用弹性挡圈限位 ; 将小轴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和小轴底座固定在一起 ; 将双向丝杆 6 的左右 两侧分别装上联轴器 14, 将调偏流电机 2 与调偏流电机座 3 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 将调偏 流电机座 3 与调偏流底座 1 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 调偏流电机 2 与联轴器 14 固紧 ; 将编码 器 15 与编码器座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 将编码器座与调偏流底座 1 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 编码器 15 与联轴器 14 固紧 ; 将小轴旋入固定在连接件 5 上, 将小轴隔圈装入小轴中, 将深 沟球轴承分别装入连杆和连杆中, 深沟球轴承外径用孔用弹性挡圈固定, 将装好的连杆和 连杆分别与小轴和小轴装在一起, 深沟球轴承用轴承压盖固定。
     由图 4 所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当步进电机输出正向转动力矩, 通过联轴器 14 带 动双向丝杆 6 顺时针转动, 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通过直线轴承的导向作用, 使丝杆的转 动转变为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的直线运动, 运动方向为远离对方的直线运动方向, 拉动 两个连杆向远离对方的方向运动, 连杆的拉力作用在连接件 5 上使其产生逆时针方向的转 动。 当步进电机输出反向转动力矩, 通过联轴器 14 带动双向丝杆 6 逆时针转动, 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通过直线轴承的导向作用, 使丝杆的转动转变为左旋螺母 8 和右旋螺母 7 的 直线运动, 运动方向为靠近对方的直线运动方向, 拉动两个连杆向靠近对方的方向运动, 连 杆的拉力作用在连接件 5 上使其产生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达到改变焦平面组件 4 偏流 角角度的目的。
     本发明的调偏流电机座 3、 锁紧螺母、 轴承座、 小轴底座、 左连杆 9、 连接件 5、 右连 杆 10、 螺母连接件 5、 采用 TC 材料制成。调偏流底座 1 采用 ZTC4 材料制成。双向丝杆 6 采 用 GCr15 材料制成。右旋螺母 7、 左旋螺母 8 采用 QSn6.5-0.1 材料制成。螺母隔圈、 左小轴 11、 右小轴 12、 小轴隔圈、 采用 40Cr 材料制成。轴承压盖采用 7A09 材料制成。内六角螺钉 选用 TB3 材料。轴用弹性挡圈、 孔用弹性挡圈选择 65Mn 材料制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双向丝杆、 左右旋螺母及连杆的的转动机构, 提高了整个调偏 流机构受力均匀性和抗振性, 通过修研螺母隔圈的厚度, 可以有效减小机构旋转的空回量 及沿双向丝杆轴线方向的摆动量 ; 同时通过两个直线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导向作用, 增 加了调焦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 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的使用使机构的转动实现了闭环控制。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3127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8CN102063127ACN102063127A21申请号201010588149822申请日20101215G05D3/1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地址130033吉林省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72发明人鲍赫杨利伟樊延超柴方茂袁野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22210代理人张伟54发明名称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调偏流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本发明包括调偏流底座、调偏流电机、调偏流电机座、焦平面组件、圆柱滚子轴承、连接件、双向丝杆、右旋螺母、左旋。

2、螺母、左连杆、右连杆、左小轴、右小轴、联轴器和编码器,采用了双向丝杆、左右旋螺母及连杆的转动机构,提高了整个调偏流机构受力均匀性和抗振性,通过修研螺母隔圈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小机构旋转的空回量及沿双向丝杆轴线方向的摆动量;同时通过两个直线轴承和两个圆柱滚子轴承的导向作用,增加了调焦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的使用使机构的转动实现了闭环控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063137A1/1页21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包括调偏流底座1、调偏流电机2、调偏流电机座3、焦平面组件4和圆柱滚子轴承13,焦平面组件4与圆柱。

3、滚子轴承13内环相连,调偏流底座1与圆柱滚子轴承13外环相连,调偏流电机2通过调偏流电机座3固定在调偏流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双向丝杆6、右旋螺母7、左旋螺母8、左连杆9、右连杆10、左小轴11、右小轴12、联轴器14和编码器15,所说的双向丝杆6装在调偏流底座1上部,其一端通过联轴器14与调偏流电机2相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4与编码器15相连,双向丝杆6的两端分别装有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左旋螺母8与左连杆9相连,右旋螺母7与右连杆10相连,左连杆9与左小轴11相连,右连杆10与右小轴12相连,所说的连接件5装在焦平面组件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

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与双向丝杆6轴线中点之间的距离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向丝杆6与右旋螺母7相连的一端为右旋螺纹,与左旋螺母8相连的一端为左旋螺纹,两侧螺纹的端部均为阶梯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小轴11装在与左连杆9和左旋螺母8连接处接近的连接件5的一端,所说的右小轴12装在连接件5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连杆9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右连杆10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权利要求书CN102063127ACN10206。

5、3137A1/3页3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调偏流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背景技术0002目前,航天遥感器的调偏流机构多数通过在末级传动为利用齿轮带动轴系转动,从而调节遥感器的偏流角,实现调偏流的目的,但是由于齿轮传动机构有一定的空回,导致机构的调节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调偏流机构势在必行。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可以有效解决空回过大、结构力学分布不合理导致稳定性不好的问题。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包括调偏流底座、调偏流电机。

6、、调偏流电机座、焦平面组件和圆柱滚子轴承,焦平面组件与圆柱滚子轴承内环相连,调偏流底座与圆柱滚子轴承外环相连,调偏流电机通过调偏流电机座固定在调偏流底座上,还包括连接件、双向丝杆、右旋螺母、左旋螺母、左连杆、右连杆、左小轴、右小轴、联轴器和编码器,所说的双向丝杆装在调偏流底座上部,其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调偏流电机相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编码器相连,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装有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左旋螺母与左连杆相连,右旋螺母与右连杆相连,左连杆与左小轴相连,右连杆与右小轴相连,所说的连接件装在焦平面组件上。000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双向丝杆、左右旋螺母及连杆的的转动机构,提高了整个调偏流机构受力均匀性和抗。

7、振性,通过修研螺母隔圈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小机构旋转的空回量及沿双向丝杆轴线方向的摆动量;同时通过两个直线轴承和两个连杆的导向作用,增加了调焦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的使用使机构的转动实现了闭环控制。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主视图。0007图2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双向丝杆轴线剖视图。0008图3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侧剖图。0009图4是本发明的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图。0010图中,1、调偏流底座,2、调偏流电机,3、调偏流电机座,4、焦平面组件,5、连接件,6、双向丝杆,7、右旋螺母,8、左旋螺母,9、左连杆,10、右连杆,11、左。

8、小轴,12、右小轴,13、圆柱滚子轴承,14、联轴器,15、编码器。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0012由图13所示,一种双向丝杆调偏流机构,包括调偏流底座1、调偏流电机2、调偏说明书CN102063127ACN102063137A2/3页4流电机座3、焦平面组件4和圆柱滚子轴承13,焦平面组件4与圆柱滚子轴承13内环相连,调偏流底座1与圆柱滚子轴承13外环相连,调偏流电机2通过调偏流电机座3固定在调偏流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5、双向丝杆6、右旋螺母7、左旋螺母8、左连杆9、右连杆10、左小轴11、右小轴12、联轴器14和编码器15,所说的双向。

9、丝杆6装在调偏流底座1上部,其一端通过联轴器14与调偏流电机2相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4与编码器15相连,双向丝杆6的两端分别装有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左旋螺母8与左连杆9相连,右旋螺母7与右连杆10相连,左连杆9与左小轴11相连,右连杆10与右小轴12相连,所说的连接件5装在焦平面组件4上。0013由图1所示,所说的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与双向丝杆6轴线中点之间的距离相等。0014由图1所示,所说的双向丝杆6与右旋螺母7相连的一端为右旋螺纹,与左旋螺母8相连的一端为左旋螺纹,两侧螺纹的端部均为阶梯轴。0015由图1所示,所说的左小轴11装在与左连杆9和左旋螺母8连接处接近的连接件5的那端,。

10、所说的右小轴12装在连接件5的另一端。0016由图1、2所示,所说的左连杆9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和右连杆10上的两个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0017具体实施例0018本发明将圆柱滚子轴承13装入调偏流底座1,另一端用内六角螺钉与轴承压盖紧固;将焦平面组件4装入圆柱滚子轴承13,另一端用内六角螺钉与紧固轴承压盖紧固;将圆柱滚子轴承压入轴承座中并用轴承压盖固紧,将连接件5与焦平面组件4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在一起;将右旋螺母7和左旋螺母8分别与螺母隔圈和螺母连接件5装配到一起,旋入双向丝杆6中,将双向丝杆6与两个的装配好的轴承座连接在一起后与调偏流底座1连接在一起,用锁紧螺母把角接触轴承锁紧,将。

11、直线轴承和小轴装入螺母连接件5中,两侧用轴用弹性挡圈限位;将小轴两端分别与轴承座和小轴底座固定在一起;将双向丝杆6的左右两侧分别装上联轴器14,将调偏流电机2与调偏流电机座3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将调偏流电机座3与调偏流底座1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调偏流电机2与联轴器14固紧;将编码器15与编码器座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将编码器座与调偏流底座1通过内六角螺钉固紧,编码器15与联轴器14固紧;将小轴旋入固定在连接件5上,将小轴隔圈装入小轴中,将深沟球轴承分别装入连杆和连杆中,深沟球轴承外径用孔用弹性挡圈固定,将装好的连杆和连杆分别与小轴和小轴装在一起,深沟球轴承用轴承压盖固定。0019由图4所示,本发。

12、明的工作原理当步进电机输出正向转动力矩,通过联轴器14带动双向丝杆6顺时针转动,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通过直线轴承的导向作用,使丝杆的转动转变为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的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远离对方的直线运动方向,拉动两个连杆向远离对方的方向运动,连杆的拉力作用在连接件5上使其产生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当步进电机输出反向转动力矩,通过联轴器14带动双向丝杆6逆时针转动,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通过直线轴承的导向作用,使丝杆的转动转变为左旋螺母8和右旋螺母7的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靠近对方的直线运动方向,拉动两个连杆向靠近对方的方向运动,连杆的拉力作用在连接件5上使其产生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从而达到改变焦平。

13、面组件4偏流角角度的目的。说明书CN102063127ACN102063137A3/3页50020本发明的调偏流电机座3、锁紧螺母、轴承座、小轴底座、左连杆9、连接件5、右连杆10、螺母连接件5、采用TC材料制成。调偏流底座1采用ZTC4材料制成。双向丝杆6采用GCR15材料制成。右旋螺母7、左旋螺母8采用QSN6501材料制成。螺母隔圈、左小轴11、右小轴12、小轴隔圈、采用40CR材料制成。轴承压盖采用7A09材料制成。内六角螺钉选用TB3材料。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选择65MN材料制成。002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双向丝杆、左右旋螺母及连杆的的转动机构,提高了整个调偏流机构受力均匀性和抗振性,通过修研螺母隔圈的厚度,可以有效减小机构旋转的空回量及沿双向丝杆轴线方向的摆动量;同时通过两个直线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导向作用,增加了调焦机构运动的平稳性;多圈绝对式编码器的使用使机构的转动实现了闭环控制。说明书CN102063127ACN102063137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63127ACN102063137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06312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