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械延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延展金属板材坯料的液压机械延展设备和技术。背景技术 液压机械延展是通过夹住金属板材坯料的边缘并由冲压机延展坯料的中间部分 来成型金属板材的工艺。坯料下方的区域充满液体, 例如水。液体使坯料依据冲压机表面 成型。在坯料被夹住的边缘下方的液体使坯料的一部分提升从而使坯料进入模具腔室。在 坯料凸缘下方的液体在坯料进入模具腔室时减少了摩擦。
液压机械成型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一些应用中可不需要第二模具表面, 因为液体 为冲压机提供了反作用表面。 在生产零部件时, 由将要成型的最急局部半径确定所需压力。 必须将最大压力施加在坯料整个表面上。 其结果是, 必须使用很大的压力来执行成型操作。
为改进液压机械成型操作中所获得的明晰度或零件形状清晰度, 可在液压机械成 型设备中结合有第二模具。仅仅在延展操作几乎完成后与第二模具或下模具接触。通过冲
压机驱使坯料与第二模具相接合来完成具有急弯和其他局部特征的成型区域。 如果坯料的 扯断伸长率处于将要成型的金属的常规成型极限图之内, 液压机械延展工艺能够使坯料深 度延展。可通过设置第二模具减少压力大小, 因为在冲压机接合下模具时可形成精细的细 节。
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在于, 设置第二模具需要成本。 另一缺点在于, 为使拉模划痕 (die mark) 和表面不完整性最小化, 冲压机和下模具必须精确对齐。 又一缺点在于, 从设备 两侧施加给坯料的摩擦力导致了应变分布的一致性变差。这种工艺的另一缺点在于, 在该 工艺的每次冲击中, 必须向下模具腔室中泵入大量的液体且从下模具腔室中泵出大量的液 体。泵送大量的液体进出模具会消耗大量时间和能量。
虽然坯料无需在整个冲压延展操作期间支撑在液体表面上, 液压机械成型的一个 主要优点是, 液体可用于在坯料延展进入下模具时减少下模具的上周边处的摩擦。
新的成型技术逐渐发展用于成型先进高强度钢 (AHSS)、 超高强度钢 (UHSS) 以及 难以成型的特殊铝合金。已经提出的一种改进这些金属的成型性的工艺是电动液压成型。 然而, 难以使用电动液压成型来进行深度延展, 因为事实是随着电极和成型表面之间的距 离增大, 施加在坯料上的压力急剧减少。类似地, 随着电动液压成型室的容量增大, 能够用 于成型坯料的压力减小。在使用这些先进材料成型浅薄的零件时, 与电极的距离不成为主 要问题。当坯料远离电极时, 压力的减少降低了系统深度延展坯料的能力。
申请人的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以及下文所总结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其带有至少一 个, 但优选为多个的电动液压成型室。 利用该液压成型设备, 将坯料与在深度延展腔内的液 体撞击以对坯料进行深度延展。在电动机械深度延展操作末期, 驱动电动液压放电系统使坯料依据液压机械成型设备的冲压机成型。 由电动液压放电系统放出的电火花在液体中造 成冲击波, 从而在坯料中成型精细的细节区域。
公开于多个实施例中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其另一方面涉及在模具腔室的入口处 设置液体或加压气体环以减少摩擦的构思。液压机械成型设备包括上部设备, 上部设备具 有冲压机和坯料固定器。下部设备包括下部环, 下部环具有坯料接收表面并形成有第一液 体腔室。驱动冲压机进入第一液体腔室并将坯料压在第一液体腔室内的液体上。在坯料成 型进入由下部环形成的延展腔室时, 将第二体积的液体在压力下供给支撑坯料的第二液体 腔室。
根据改进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该设备的一种下部设备, 其带 有可在下部环中移动的可移动底壁。液体容纳在下部环中底壁之上。坯料由上部设备的冲 压机撞击下部设备中的液体而成型。底壁与冲压机一前一后地协同地移动, 使得下部设备 中的液体体积可保持相对恒定而无需重复填充和排空由下部设备形成的延展腔室。 为减少 摩擦, 可如上所述在下部腔室的入口周围区域设置第二液体腔室。
根据改进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的又一方面, 包括 : 上部设备, 包括具有模具表面 的冲压机和坯料固定器, 坯料固定器在冲压机相对于坯料固定器相对移动时容纳冲压机 ; 下部设备, 包括具有坯料接收表面的下部环、 可在下部环中移动的底壁、 容纳于下部环中所 述底壁之上的液体, 在坯料由冲压机成型时, 坯料固定器将坯料夹紧在坯料接收表面上, 其 中, 坯料通过冲压机而贴合液体成型, 以及所述底壁在冲压机成型坯料时在下部环中下降。
优选地, 液压机械成型设备进一步包括可与第一液体腔室独立的第二液体腔室, 在坯料通过冲压机成型进入打开的模具中时, 下部环的坯料接收表面内侧与坯料形成第二 液体腔室, 其中, 在坯料成型进入打开的模具中时, 第二体积液体在压力下供给支撑坯料的 第二液体腔室。
优选地, 液压机械成型设备进一步包括 : 设于容器中的电动液压成型室 ; 以及在 冲压机将坯料延展进入下部环之后在容纳于电动液压成型室内的液体中被驱动的电动液 压放电系统, 其中, 驱动放电系统使坯料依据冲压机成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坯料成型方法, 包括 : 在具有延展冲压机的设备中对坯料进 行液压机械成型, 延展冲压机具有模具表面, 当坯料夹紧在所述设备中时, 模具表面使坯料 与容纳于设备中的液体贴合而部分地成型 ; 以及通过向液体中释放储存电荷, 对坯料进行 电动液压成型, 以使得由冲压机部分成型后的坯料依据模具表面成型。
优选地, 其中在坯料贴合液体而成型之前, 冲压机与坯料接合以对坯料进行成型, 以及其中设备中坯料与液体之间的空气被排空。
优选地, 坯料成型方法进一步包括 : 提供第二液体腔室, 在坯料通过冲压机成型进 入打开的模具中时, 下部环的坯料接收表面内侧与坯料形成第二液体腔室 ; 以及将第二体 积液体供给第二液体腔室, 以在液压机械成型步骤期间支撑坯料。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包括成型坯料的机械设备, 包括 : 第一设备, 包括具有成型表面 的冲压机以及坯料固定器, 在冲压机可相对于坯料固定器移动时, 坯料固定器容纳冲压机 ; 第二设备, 包括具有坯料接收表面的下部环, 下部环形成有延展室和流体室, 流体室设于坯 料接收表面的内侧, 并且流体室由下部环和成型进入延展室时的坯料形成, 向流体室提供 流体, 以在坯料成型进入延展室时支撑坯料。优选地, 流体是水。
优选地, 流体还可以是压缩空气。
优选地, 流体围绕延展室的外围设置。
上述构思可应用于成型可分类成深度延展零件和浅延展零件的各种零件。而且, 深度延展零件和浅延展零件均可具有较深的局部特征或较浅的局部特征。 申请人的改进特 别适合用于, 在仅需要泵送较小量的液体进出下模具腔体的系统内成型具有局部较深特征 的深度延展零件。 然而, 该系统也可用于, 在需要泵送大量的液体进出下模具腔体的系统内 成型具有局部较深特征的深度延展零件。 所公开的改进还可用于通过泵送较小量的液体进 出下模具腔体, 以成型具有较浅局部特征的深度延展零件。通过在下模具的腔体入口处设 置液体环可以实现该例子中的改进。 申请人的改进还可用于改进设有较深局部特征的浅薄 延展零件且泵送较小量液体进出下模具腔体的具体应用。
通过附图以及对所示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 可以了解该改进的液压机械成型设 备的这些和其他优点以及特征。 附图说明 图 1 为改进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显示了在开始延 展操作之前冲压机与坯料相接合。
图 2 为类似于图 1 的横截面示意图, 显示了液压机械成型设备处于液压机械延展 操作的中间位置处。
图 3 为类似于图 1 的横截面示意图, 显示了液压机械成型设备在完成电动液压成 型步骤之后处于完全延展成型位置。
图 4 为替代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显示了下部设备的底板被向上提升且冲压机 刚刚开始与坯料接合。
图 5 为与图 4 类似的示图, 其处于液压机械延展操作的中间位置处。
图 6 为与图 4 类似的示图, 显示了冲压机处于完全延展位置, 且电动液压成型设备 放电以依据冲压机的表面来成型坯料。
图 7 为液压机械成型设备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带有包括可移动底壁的下 部设备, 延展冲压机在开始延展操作之前与坯料相接合。
图 8 为类似于图 7 的横截面示意图, 显示了延展冲压机将板材延展进入延展室, 在 坯料延展进入下部设备时, 下部设备的底壁与冲压机一前一后地协同地移动。
图 9 为一个替代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填满了液体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设 有多个电动液压成型室, 冲压机刚刚开始接合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3, 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 包括上模具 12 和下模具 14。如同本技术领域 所已知的, 上、 下模具设置在液压机械成型设备中用于成型坯料 16。
上模具 12 包括具有成型表面 20 的冲压机 18。驱动该成型表面 20 进入坯料 16 从而使坯料延展成为所需形状。在冲压机 18 内设有与真空源 26 流体流动连通的真空通道 22。夹环 28 也是上模具 12 的一部分。夹环 28 与坯料 16 相接合并将坯料 16 保持在 下模具 14 所提供的支撑表面 30 上。支撑表面 30 在称之为延展边缘的外围区域与坯料 16 相接合。在坯料 16 延展成型时, 延展边缘保持在夹环 28 和支撑表面 30 之间。
下模具 14 由侧壁 32 和底壁 34 形成, 其共同形成了延展室 36。液体, 例如水或包 含防锈剂或润滑剂的水溶液, 容纳在延展室 36 内。可通过形成在下模具 14 中的一个或多 个填充 / 排空通道 40 为延展室 36 提供液体 38。液体可通过填充 / 排空通道 40 补充。填 充 / 排空通道 40 与液体源 42( 其可为罐或其他蓄液池 ) 流体流动连通。
在延展室 36 的入口处设有室 44。室 44 中的液体可减少延展室 36 入口处的摩擦 力。可通过与液体源 48 流体流动连通的填充 / 排空通道 46 为室 44 提供液体。
在图 1-3 所示的实施例中, 延展室仅仅部分装有液体。初期在延展室 36 中装有一 定量的空气, 其在冲压机 18 成型坯料 16 时从延展室 36 中排出, 直至坯料 16 成型为与延展 室 36 中的液体相接触。仅仅在接近延展冲击的末期时与延展室 36 中的液体相接触。液体 用作电动液压成型的媒介。
在底壁 34 中设有多个电动液压成型 (electro-hydraulic forming, EHF) 室 50, 每个 EHF 室 50 均包括一对电极 52, 其中至少一个电极与室绝缘。电极连接至蓄电电路 54。 EHF 成型室 50 用于在冲压机 18 的成型表面 20 上成型细节 56, 例如较深的局部特征。 在坯料 16 的下侧上设有延展边缘密封件 60, 以密封室 44 内的液体。
延展边缘密封件 60 可以是由弹性背衬部件背衬的金属密封件, 从而提供双重密 封, 坯料可依据该金属密封件延展而不会破坏密封。密封件结构在申请人 2009 年 9 月 21 日提交的第 12/563,487 号在先待审专利申请中进行了披露, 其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 式并入本文中。
具体参见图 1, 示出了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 其中, 冲压机 18 与坯料 16 接触, 坯料 16 在支撑表面 30 上被夹环 28 保持在适当位置。延展室 36 内的液体 38 仅仅部分填充了延 展室 36, 且室 44 内没有液体。通过填充 / 排空通道 40, 可以将延展室 36 中的液面高度调 节至所需的高度。
参见图 2, 示出了冲压机 18 将坯料 16 延展进入延展室 36。坯料在延展进入延展 室 36 时, 其与侧壁 32 接合并同时与侧壁形成密封。通过填充 / 排空通道 46, 从液体源 48 向室 44 中填充液体。当坯料 16 被延展进入延展室 36 时, 室 44 中的液体减少摩擦。可替 换地, 室 44 可填充有压缩空气, 其也可用作低摩擦媒介, 以在坯料延展进入延展室时减少 摩擦。
参见图 3, 图中示出了冲压机 18 最大程度地伸进延展室 36。在该位置, 坯料 16 被 驱使与容纳在延展室 36 内的液体相接合, 从而使坯料部分成型进入冲压机 18 的成型表面 20 上形成的凹陷区域或细节区域 56 中。在该位置, 由真空源 26 通过真空通道 22 抽真空, 从而有助于液体依据模具表面对坯料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步骤, 可通过使蓄电电路 54 通过位于 EHF 室 50 内的电极 52 放电而 开始电动液压成型。电极 52 之间的放电电弧在液体中形成冲击波, 从而驱动液体进入冲压 机 18 的成型表面 20 上形成的较深局部特征。可同时放电或优选地可顺序放电, 在顺序放 电中, 蓄电电路 54 通过每组电极 52 以不同的时间间隔放电。通过采用顺序放电, 能够减少 用于平衡 EHF 压力所需的压力吨位。
在图 1-3 的实施例中, 可利用较深局部特征 56 深度延展零件。仅有少量的液体泵 送进出延展室 36。
在其他所有附图中, 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指代参见图 1-3 所描述的相应零件。
参见图 4-6, 示出了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 的替代实施例。在图 4-6 中所公开的额 外部件包括具有 EHF 室 50 的可移动底壁 66。可移动底壁 66 由驱动器 68( 例如液压缸或其 他压力驱动器 ) 移动。可移动底壁 66 支撑延展室 36 内的一定量的液体 38。驱动器 68 移 动底壁 66 以为延展室 36 提供一定量的液体, 而液体的上表面与坯料 16 的下表面接合。
参见图 4, 设备 10 显示为冲压机 18 与坯料 16 相接合, 坯料保持在夹环 28 和支撑 表面 30 之间。可移动底壁 66 在延展室 36 内提升, 液体 38 的量保持为大致与坯料 16 的下 表面接触。
参见图 5, 设备 10 显示为冲压机 18 的成型表面 20 与坯料 16 相接合。底壁 66 的 可移动底板部分地缩进延展室 36。底壁 66 优选地与冲压机 18 一前一后地协同地移动, 并 可与限定开关、 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互相配合。液体 38 在坯料 16 的底部施加力, 从而使得 坯料与成型表面 20 相接合。液体 38 从延展室 36 供应给室 44。当坯料延展进入延展室 36 时, 室 44 中的液体减少延展室 36 上部的摩擦力。密封件 60 将液体容纳在室 44 内。 参见图 6, 冲压机 18 显示为完全延伸进入延展室 36。真空源 26 通过真空通道 22 抽真空, 从而从成型表面 20 和坯料 16 之间的区域去除空气。随后通过使蓄电电路 54 通过 电极 52 放电而开始 EHF 成型工艺。当发生 EHF 放电时, 冲击波通过液体 38 传送以驱使坯 料进入形成于成型表面 20 上的细部 56 或较深局部特征。
应理解的是, 通过采用可移动底壁 66, 当冲压机延伸和收缩时就无需将大量的液 体泵送进出延展室 36。在图 4-6 的实施例中, 可成型具有较深局部特征的深度延展零件。 提供液体 38 以将坯料初步成型为与成型表面 20 相接合。液体 38 还可用作电动液压成型 操作中的媒介。通过与液体源 42 流体流动连通的填充 / 排空通道 40, 可将液体 38 填满腔 室或从中排空。
参见图 7 和 8, 示出了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 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在图 7 和 8 的 实施例中, 设有可移动底壁 72 作为没有电动液压成型室的延展室 36 的底板。可移动底壁 72 可用于不需要电动液压成型操作的常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在该实施例中, 可成型具 有相对较浅局部特征的深度延展零件。
如图 7 所示, 可移动底壁 72 处于延伸位置处或最高位置处。在可移动底壁上 72 上方的腔室内设有一定量的液体 38。通过如同以上参见图 4-6 所述的驱动器 68, 来移动底 壁 72。冲压机 18 示出为与坯料 16 相接合, 坯料 16 的延展边缘夹紧在夹环 28 和支撑表面 30 之间。可移动底壁 72 上方的液体 70, 由坯料 16 下方的延展室 36 在延展室 36 的入口处 提供。冲压机 18 和侧壁 32 之间的间隙, 使得坯料 16 能够响应于液体 70 施加于坯料 16 下 表面上的力而隆起, 如图中虚线所示。
参见图 8, 冲压机 18 正在将坯料延展进入延展室 36。可通过连至真空源 26 的真 空通道 22 抽真空, 从而减少坯料在成型表面 20 的凹陷中成型时的阻力。在冲压机 18 将坯 料 16 延展进入延展室 36 时, 液压驱动器 68 朝下移动可移动底壁 72。延展室 36 内的液体 70 驱使坯料与成型表面 20 一致。液体量可保持相对恒定。结果是, 在驱动冲压机 18 冲压 坯料 16 进入延展室 36 时, 无需将大量液体从延展室 36 泵出。坯料内隆起部分内的液体 70
减少了坯料 16 延展进入延展室 36 时的摩擦。密封件 60 和 62 将液体密封在延展室 36 内。 应理解的是, 也可在可移动底壁 72 上或在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 的其他关键密封区域中设 置其他的密封。
参见图 9, 示出了液压机械成型设备 10 的另一个实施例, 其基本上与图 1-3 中所示 的实施例类似, 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 图 9 示出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中延展室 36 完全 由液体 38 填满。而且, 也没有如图 1-3 所示实施例中所设置的单独的液体室 44。图 9 中的 实施例可用于成型深度延展而且具有较深局部特征的零件。
如图 9 所示, 由于冲压机 18 施加给坯料的力, 液体 38 可在冲压机 18 和夹环 28 之 间的坯料上形成隆起。 在该实施例中, 在成型周期过程中, 必须将相对大量的液体泵入延展 室 36 中并从中排空。液体通过通道 40 从液体源 42 供给延展室 36, 并从延展室 36 排出至 液体源 42。 除了将更大量的液体泵入和泵出延展室 36 以外, 参见图 1-3 所述的成型周期在 图 9 的实施例中重复进行, 且没有设置单独的腔室 44 来提供液体减少在延展室 36 入口处 的摩擦。
当成型周期在图 9 所示的初始接触后继续进行时, 冲压机 18 将坯料 16 延展进入 延展室 36, 同时在坯料 16 下方的液体导致坯料在夹环和冲压机 18 之间轻微地隆起。液体 减少了延展室 36 入口处的摩擦。通过连接至真空源 26 的通道 22 将空气排空。蓄电电路 ( 图 9 中未示出, 但类似于图 1 中所示 ) 通过设在电动液压成型室 50 内的电极 52 放电。放 电产生电弧传送冲击波以使坯料 16 成型为较深延展的局部特征 56。
在图 9 所示的实施例中, 实现了制造具有较深局部特征的深度延展零件的目的 ; 然而, 仍然保留了现有技术的液压机械成型设备关于在成型周期过程中需要将大量的液体 泵入和泵出延展室的缺点。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其并非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和描 述了本发明的所有可能形式。相反的是, 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词语为描述性的而非限定性 的, 且应理解的是, 可作出多种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