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2633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13279.3

申请日:

2004.06.11

公开号:

CN1583258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变更IPC(主分类):B01J 23/56登记号:2010990000869变更日:20151106变更事项:质权人变更前: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谷支行变更后: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谷分行|||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IPC(主分类):B01J 23/56授权公告日:20090603申请日:20040611登记号:2010990000869出质人: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谷分行解除日:20151106|||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3/56登记号:2010990000869登记生效日:20100907出质人: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权人: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谷支行发明名称: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20040611授权公告日:20090603|||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01J 23/5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变更后: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路30号变更后: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路30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56; B01J23/89; B01D53/62; B01D53/86

主分类号:

B01J23/56; B01J23/89; B01D53/62; B01D53/86

申请人: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发明人:

陈先明; 王建宇; 赵帆; 张刚; 胡宝妹

地址: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路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安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空气中微量一氧化碳(5~30ppm)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由Pd贵金属和Li、K、P、Cu、V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助剂及活性炭组成。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1~3%,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1~2.0。该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分步浸渍法,活性炭载体经酸煮、水洗等预处理后浸渍吸附活性组分及助剂元素,选用HCHO、H2NNH2·H2O、HCOOH、NaBH4中的任一种常温下湿法还原,过滤,烘干后制得;或者过滤,真空烘干后,用氢还原制得。该催化剂具有贵金属含量低、常温下活性高、使用寿命长、单位时间处理气体量大、耐湿性能好、抗毒物SO2、CH3OCH3、CCl2F2、CxHy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用于空气中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由Pd贵金属作为活性组分,选用Li、 K、P、Cu、V中一种或几种元素作为助剂,以活性炭作载体,其特征在于:Pd与活性炭的 重量百分比为0.1~3%,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10~2.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3~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5~0.8%。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20~
2: 5。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26~1.44。 6、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的盐类化合物溶解,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水溶液,经6N盐酸浸 泡、水洗、晾干处理的活性炭与助剂元素的盐溶液按1∶2.5~3.5体积比浸渍2~8小时,然后 在50~250℃范围内烘干; (2)将Pd盐类或金属溶解,将助剂元素盐类溶解,配制成含Pd和助剂元素为要求浓度 的混合水溶液; (3)将含助剂元素的活性炭与Pd和助剂元素混合溶液按1∶4~10体积比浸渍2~10小时, 加热到30~90℃,加入选自HCHO、H 2 NNH 2 ·H 2 O、NaBH 4 中的一种还原剂,其用量按化 学计量过量1.2~5倍,还原30分钟以上; (4)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烘干得到产品。 7、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的盐类化合物溶解,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水溶液,经6N盐酸浸 泡、水洗、晾干酸处理的活性炭与助剂元素的盐溶液按1∶2.5~3.5体积比浸渍2~8小时,然 后在50~250℃范围内烘干; (2)将Pd盐类或金属溶解,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盐类溶解,配制成含Pd和助剂元素为要 求浓度的混合水溶液; (3)将含助剂元素的活性炭与Pd和助剂元素混合溶液按1∶4~10体积比浸渍2~10小时, 过滤、洗涤、烘干,在100~200℃通氢还原,得到产品。
3: 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3~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5~0.8%。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20~1.5。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26~1.44。 6、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的盐类化合物溶解,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水溶液,经6N盐酸浸 泡、水洗、晾干处理的活性炭与助剂元素的盐溶液按1∶2.5~
4: 5体积比浸渍2~8小时,然后 在50~250℃范围内烘干; (2)将Pd盐类或金属溶解,将助剂元素盐类溶解,配制成含Pd和助剂元素为要求浓度 的混合水溶液; (3)将含助剂元素的活性炭与Pd和助剂元素混合溶液按1∶4~10体积比浸渍2~10小时, 加热到30~90℃,加入选自HCHO、H 2 NNH 2 ·H 2 O、NaBH 4 中的一种还原剂,其用量按化 学计量过量1.2~5倍,还原30分钟以上; (4)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烘干得到产品。 7、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的盐类化合物溶解,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水溶液,经6N盐酸浸 泡、水洗、晾干酸处理的活性炭与助剂元素的盐溶液按1∶2.5~3.5体积比浸渍2~8小时,然 后在50~250℃范围内烘干; (2)将Pd盐类或金属溶解,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盐类溶解,配制成含Pd和助剂元素为要 求浓度的混合水溶液; (3)将含助剂元素的活性炭与Pd和助剂元素混合溶液按1∶4~10体积比浸渍2~10小时, 过滤、洗涤、烘干,在100~200℃通氢还原,得到产品。

说明书


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空间站、潜艇舱室、水电站厂房以及地下防空设施等密闭系统环境空气中微量一氧化碳(ppm级)的消除都是必需的。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来室内空气中的微量一氧化碳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微量一氧化碳(CO)常温消除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和催化氧化法等,20世纪70年代美国Tenneco化学公司研究成功的Cosor B法(吸收法)可在低压、室温条件下对CO进行有效消除。Cosor B溶液具有常温下对CO有高选择吸收,粘度低,稳定性好,吸收负荷大等特点。但由于必需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不适用于家庭居室、空间站、温室、潜艇舱室等环境下微量CO的消除。

    吸附法是使被污染的空气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接触。常用的CO吸附剂有活性炭,浸渍活性炭,分子筛等。常用活性炭作吸附剂的场合包括:食品贮存仓库、温室、住宅、潜水艇和太空密闭舱等。活性炭吸附CO主要是物理吸附,其特点是存在吸附平衡。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所能吸附的CO总量是有限的。除非使用大量的吸附材料,而且需要频繁更换,这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

    通过活性催化剂将CO完全氧化为CO2以消除被污染空气中CO的方法即为催化氧化法。在室内或其它密闭系统空气中微量CO的消除方面,室温下通过催化氧化法对CO进行催化氧化消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装置设备和操作易难角度而言,吸收法和吸附法远不如催化氧化法好。

    常温下对CO催化氧化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主要有Wacker催化剂、Hopcalite催化剂及其改进型催化剂,Wacker催化剂作为CO常温消除催化剂虽有一定的活性,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CO氧化过程释放出的热量使生成地HCl逐渐挥发脱离反应体系。HCl的挥发流失不但会缩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在室内空气净化中还成为新的污染源。将PdCl2-CuCl2溶液浸渍吸附在活性Al2O3载体上,制得含0.29wt%Pd和4.13wt%Cu的PdCl2-CuCl2/Al2O3负载型Wacker催化剂,此催化剂在温度为60℃和空速为50000hr-1的条件下,经180小时后,CO消除率由初始的85%降至40%。以PAN碳毡为载体的负载型Wacker催化剂(Pd含量为1.0wt%)在反应温度40℃和空速10000hr-1下反应230小时后,CO转化率从90%降至70%。Hopcalite催化剂主要由MnO2、CuO和其它数种氧化物经混合法而制得。由于它在40~80℃之间对空气中微量CO有良好的活性而曾经成为普遍使用的CO常温消除催化剂。国内抚顺化工一厂已有工业生产。它的主要缺陷在于:当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极易被空气中的水汽中毒失活而丧失常温下有效消除CO的能力。应用表明:当空气中含有550ppm CO,水蒸汽含量为室温下水的饱和蒸汽,空气以1000hr-1的空速通过Hopcalite催化剂时,常温常压通气6小时后,CO的净化率由原来的98%下降至8%。因此,使用该催化剂消除空气中的微量CO时必须增加配套的辅助设备以完全消除反应气中的水蒸汽,或者将反应温度提高至80℃以上。在此温度下反应气的相对湿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小。但这不仅需要增加加热装置,还需辅以冷却设备来调节净化后空气的温度,从而增加了装置的复杂性和运转费用,这些缺陷严重地限制了该催化剂在实际中的进一步应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76,140,872对Hopcalite催化剂进行改进,添加Cr2O3、Mn2O3、Ni、Ag等助剂之后,在30℃下催化剂保持较高活性的同时,其耐水蒸汽性能也有所提高,但空速不能超过500hr-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78,119,292报道的5wt%Pt/C催化剂在室温和20000hr-1空速下对100ppm CO的净化率为100%;胡宝妹、陈先明等报道的Pd/C催化剂在常温下消除空气中的微量CO也取得良好效果。由于Pt和Pd的昂贵价格,使这些活性组分负载量大的催化剂成本相对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现有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还普遍存在以下不足:(1)高负载量的单组分贵金属催化剂性能好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展;(2)多组分催化剂成本有所降低但性能不够好,不能达到实用要求;(3)催化剂对环境空气中其它有毒气体敏感,容易中毒,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失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催化剂的不足,提供一种贵金属含量低,常温下对环境空气中微量一氧化碳(5~30ppm)催化氧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耐湿性好,抗毒物SO2、CH3OCH3、CCl2F2、CH4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综合性能优良,制备成本低。

    本发明通过改进催化剂组成和制备方法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微量一氧化碳(5~30ppm)常温消除催化剂以Pd为活性组分,选自Li、K、P、Cu、V中一种或几种元素作为助剂,以活性炭作载体,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1~3%,更好为0.3~2%,更好为0.5~0.8%。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10~2.0,更好为0.20~1.5,更好为0.26~1.44。

    催化剂载体为经6N盐酸浸泡、水洗、晾干处理的活性炭,Pd、Cu、V可来自可溶性的盐类或金属,如Pd、PdCl2、H2PdCl4、CuCl2、Cu(NO3)2、V2O5、NH4VO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用浸渍法,其步骤为:

    (1)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的盐类化合物溶解,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水溶液,经6N盐酸浸泡、水洗、晾干处理的活性炭与助剂元素的盐溶液按1∶2.5~3.5体积比浸渍2~8小时,然后在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

    (2)将Pd盐类或金属溶解,将助剂元素盐类溶解,配制成含Pd和助剂元素为要求浓度的混合水溶液;

    (3)将含助剂元素的活性炭与Pd和助剂元素混合溶液按1∶4~10体积比浸渍2~10小时,加热到30~90℃,加入选自HCHO、H2NNH2.H2O、NaBH4中的一种还原剂,其用量按化学计量过量1.2~5倍,还原30分钟以上;

    (4)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烘干得到产品。

    或者采用下述的步骤制备:

    (1)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的盐类化合物溶解,配制成所要求浓度的水溶液,经6N盐酸浸泡、水洗、晾干酸处理的活性炭与助剂元素的盐溶液按1∶2.5~3.5体积比浸渍2~8小时,然后在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

    (2)将Pd盐类或金属溶解,将选定的助剂元素盐类溶解,配制成含Pd和助剂元素为要求浓度的混合水溶液;

    (3)将含助剂元素的活性炭与Pd和助剂元素混合溶液按1∶4~10体积比浸渍2~10小时,过滤、洗涤、烘干,在100~200℃通氢还原,得到产品。

    本催化剂与现有的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常温下对空气中微量一氧化碳催化氧化活性高,使用寿命长,耐湿性能好,单位时间处理气体量大、抗毒物SO2、CH3OCH3、CCl2F2、CH4等。

    2、本催化剂通过添加Li、K、P、Cu、V中一种或几种元素作为助剂,使催化剂中Pd含量降到0.1~3wt%,使原料成本价至少下降了70%而催化剂综合性能不受影响,克服了催化剂成本高、应用面狭窄的局限。

    3、本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温和,方法简便,操作安全,易于实施。

    催化剂的性能考察试验在常压U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用量2ml,催化剂粒度10~20目,装填密度约0.605g/ml,原料气组成为:CO15~25ppm,SO21.0ppm,CH3COCH3100~500ppm,CCl2F2100~500ppm,CH450ppm,其余为空气。反应温度25℃,原料气相对湿度60%,空速为12000hr-1。催化剂活性以一氧化碳消除率表示。一氧化碳消除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R(%)——一氧化碳消除率;

    C入口—微量CO反应器入口的CO浓度(ppm);

    C出口—微量CO反应器出口的CO浓度(pp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实例中所用的活性炭除另有说明外,均是用6N盐酸浸泡后水洗净除Cl-后的活性炭。

    实施例1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4ml,搅拌均匀,称取经酸处理的活性炭10g,倒入上述V2O5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渍3小时,于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取出备用。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6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2ml,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含V活性炭载体,室温下搅拌浸渍5小时后,25℃下加入0.06g NaBH4反应30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6%(wt),Cu含量为1.2%(wt),V含量为0.4%(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连续运行108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一直大于99.1%。

    实施例2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4ml,搅拌均匀,称取经酸处理的活性炭10g,倒入上述V2O5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渍3小时,于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取出备用。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6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5.2ml,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含V活性炭载体,室温下搅拌浸渍5小时后,25℃下加入0.06gNaBH4反应30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6%(wt),Cu含量为0.52%(wt),V含量为0.4%(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连续运行108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一直大于99.99%。

    实施例3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V浓度为0.01g/l的V2O5溶液4ml,搅拌均匀,称取经酸处理的活性炭10g,倒入上述V2O5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渍3小时,于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取出备用。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2.6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2ml,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含V活性炭载体,室温下搅拌浸渍5小时后,85℃下加入38%HCHO1.6ml反应60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26%(wt),Cu含量为1.2%(wt),V含量为O.4%(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2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由88%下降到74%。

    实施例4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4ml,搅拌均匀,称取经酸处理的活性炭10g,倒入上述V2O5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渍3小时,于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取出备用。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30ml,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3.5ml,搅拌均匀后加入经酸处理的活性炭载体10g,室温下搅拌浸渍16小时后,过滤除去浸渍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在160℃下通H2还原55min,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3%(wt)。V含量为0.75%(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100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87.1%。

    实施例5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Li浓度为0.01g/ml的LiCl溶液4ml,搅拌均匀,称取经酸处理的活性炭10g,倒入上述LiCl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渍3小时,于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取出备用。

    在250ml烧杯中加入25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H2PdCl4溶液6ml,加入Li浓度为0.01g/ml的LiCl溶液12ml,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含Li活性炭载体,室温下搅拌浸渍5小时后,250℃下加入0.1gH2NNH2·H2O反应30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6%(wt),Li含量为1.8%(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108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78.0%。

    实施例6

    在250ml烧杯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4ml,搅拌均匀,称取经酸处理的活性炭10g,倒入上述V2O5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浸渍3小时,于50~250℃温度范围内烘干,取出备用。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6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2ml,搅拌均匀后加入上述含V活性炭载体,室温下搅拌浸渍5小时后,85℃下加入38%HCHO1.6ml反应60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6%(wt),Cu含量为1.2%(wt),V含量为0.4%(wt),编号为A催化剂。其余制备方法同A催化剂,唯一区别是还原剂为40%H2NNH2·H2O5,反应80min,编号为B催化剂。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20小时,A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由90%下降到74%。B催化剂的消除率则由87%下降到78%。

    实施例7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5.5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1ml,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4.5ml,搅拌均匀后加入经酸处理的活性炭载体10g,室温下搅拌浸渍10小时后,35℃下加入0.07gNaBH4反应45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55%(wt),Cu含量为1.1%(wt),V含量为0.45%(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18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由88%下降到60%。

    实施例8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4溶液5.2ml,加入Li浓度为0.01g/ml的LiCl溶液3.0ml,加入K浓度为0.01g/ml的KCl溶液1.0ml,搅拌均匀后加入经酸处理的活性炭载体10g,室温下搅拌浸渍11小时后,35℃下加入0.07gNaBH4反应55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52%(wt),Li含量为0.3%(wt),K含量为0.1%(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108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77.9%。

    实施例9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2溶液5.8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2ml,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4.2ml,加入P浓度为0.01/gml的H3PO4溶液1ml,搅拌均匀后加入经酸处理的活性炭载体10g,室温下搅拌浸渍15小时后,65℃下加入0.07gNaBH4反应85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58%(wt),Cu含量为1.2%(wt),V含量为0.42%(wt),P含量为0.1%(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20小时,A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96.1%。

    实施例10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4溶液6ml,加入Li浓度为0.01g/ml的LiCl溶液3.0ml,加入K浓度为0.01g/ml的KCl溶液1.0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ml,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1ml,加入P浓度为0.01g/ml的H3PO4溶液1ml,搅拌均匀后加入经酸处理的活性炭载体10g,室温下搅拌浸渍10小时后,65℃下加入0.1gNaBH4反应85min,过滤除去浸渍还原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6%(wt),Li含量为0.3%(wt),K含量为0.1%(wt)Cu含量为0.1%(wt),V含量为0.1%(wt),P含量为0.1%(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108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88.9%。

    实施例11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加入Pd浓度0.01g/ml的PdCl4溶液6ml,加入Li浓度为0.01g/ml的LiCl溶液3.0ml,加入K浓度为0.01g/ml的KCl溶液1.0ml,加入Cu浓度为0.01g/ml的Cu(NO3)2溶液1ml,加入V浓度为0.01g/ml的V2O5溶液1ml,加入P浓度为0.01g/ml的H3PO4溶液1ml,搅拌均匀后加入经酸处理的活性炭载体10g,室温下搅拌浸渍11小时后过滤除去浸渍残液,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无Cl-1,烘干,在155℃下通H2还原65min,得到产品,其Pd含量为0.6%(wt),Li含量为0.3%(wt),K含量为0.1%(wt)Cu含量为0.1%(wt),V含量为0.1%(wt),P含量为0.1%(wt)。

    将所制的催化剂按照前述试验条件进行性能考察,运行1080小时,催化剂对微量一氧化碳的消除率84.9%。

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量一氧化碳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空气中微量一氧化碳(530ppm)常温消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由Pd贵金属和Li、K、P、Cu、V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助剂及活性炭组成。Pd与活性炭的重量百分比为0.13,Pd与助剂元素的原子比为0.12.0。该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分步浸渍法,活性炭载体经酸煮、水洗等预处理后浸渍吸附活性组分及助剂元素,选用HCHO、H2NNH2H2O、HCOOH、NaBH4中的任一种常温下湿法还原,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