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人造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透气人造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434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4340ACN102094340A21申请号201010566750722申请日20101130D06N3/14200601D04H3/1020060171申请人吴江市凌志纺织有限公司地址215228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南环路纺机市场对面凌志72发明人王志良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代理人张利强54发明名称一种透气人造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气人造革,包括基布层和革层,所述基布层为由海岛型超细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基布采用海岛型超细纤维制造的水刺布,人造革。
2、在制造整理的过程中,海岛型超细纤维中的海成分会溶解,只留下岛成份,从而会在人造革基布上形成无规律的人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孔,从而使人造革透气,而不影响人造革的外观。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94346A1/1页21一种透气人造革,包括基布层和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为由海岛型超细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无纺布上有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纤维的纤度为0105DTEX。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透气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岛型超细纤维为不定岛超细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
3、气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厚度为25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革层由聚氨酯形成。权利要求书CN102094340ACN102094346A1/2页3一种透气人造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革,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高仿真人造革。背景技术0002真皮面料因其手感细腻舒适、而且延展性、柔韧性也好,同时因其天然的机理,同时拥有保暖透气的功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随着人们环保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加强,真皮面料已被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弃用。现在随着人造革技术的日益更新,已能制造出外观和真皮面料相媲美的人造革面料,但是其透气功能还是不能到达要求。0003专利号为“CN3。
4、1268668”,专利名称为“一种制备可透气人造革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用数个针头进行加热后,穿刺伸展的人造革,从而形成透气孔的方法”,这样形成的透气孔有规律可循,会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人造革的外观。0004因而,亟需开发一种透气人造革,同时又不会破坏人造革外观,具有高仿性。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的高仿人造革。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7本发明的一种透气人造革,包括基布层和革层,所述基布层为由海岛型超细纤维制成的无纺布,无纺布上有微孔。0008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超细纤维的纤度为0105DTEX。0009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
5、施例中,所述海岛型超细纤维为不定岛超细纤维。0010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基布层厚度为25M。0011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革层由聚氨酯形成。0012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基布采用海岛型超细纤维制造的水刺布,人造革在制造整理的过程中,海岛型超细纤维中的海成分会溶解,只留下岛成份,从而会在人造革基布上形成无规律的人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孔,从而使人造革透气,而不影响人造革的外观。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基布的放大结构图。0015其中1为基布,2为革层,3为微孔。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
6、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两层结构,基布1和革层,基布1上涂覆聚氨酯等人造说明书CN102094340ACN102094346A2/2页4革材料形成的革层2形成本发明的人造革面料,基布厚度优选为25M。0018如图2所示,通过在放大基布的表面结构,可看到基布上有许多无规律排列的微孔,微孔的大小也是没有规律的,这些微孔可使人造革面料透气,而又不会影响人造革的外观,从而使人造革产生高仿的效果。0019这些微孔是这样形成的,基布采用海岛型超细纤维制造的水刺布,人造革在制造整理的过程中,海岛型超细纤维中。
7、的海成分会溶解,只留下岛成份,从而会在人造革基布上形成无规律的人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孔。0020从效果来看,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纤度是越小越好,但是这样必然会增加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因而本发明选用的超细纤维纤度为0105DTEX,这样既能保证效果又能降低成本。同样选用不定导型超细纤维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2094340ACN102094346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43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