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3311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3311ACN102093311A21申请号200910273297822申请日20091215C07D295/19420060171申请人湖北成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31700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天岳大道特1号72发明人罗光明鄢来平郑德彬周义斌54发明名称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将4联苯乙酰与硫,在吗啉和乙醇混和溶剂下,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0至90下反应生成。本发明所述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完全反应,反应完毕直接得到类白色的固体,不需精。
2、制且收率高,该反应尽管增加了一种新的溶剂乙醇,但反应生成的杂质少,不需精制就可得到TLC单点的物质,可控性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2093318A1/1页21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联苯乙酰与硫,在吗啉和乙醇混和溶剂下,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0至90下反应生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0至90,优选20至8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联苯乙酰与吗啉的摩尔比为15至8,优选摩尔比例为16至7。4如权利要求。
3、1所述的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下依次向干燥的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164克吗啉、300毫升乙醇和13克升华硫,体系为淡红棕色溶液,加热至温度大于50时,加入53克4联苯乙酰,继续升温至约80保温反应10小时,体系为深红棕色,TLC监控反应完毕;自然降温至约45保温反应3小时;再自然降温至20静置析晶3小时,抽滤,60鼓风干燥8小时,得类白色固体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收率93。权利要求书CN102093311ACN102093318A1/2页3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所述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是制备。
4、联苯乙酸及联苯乙酸酯的重要中间体。背景技术0002联苯乙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活性类似芬布芬,具有消炎镇痛和良好的透皮性能,对治疗关节炎和肌肉疼痛具有速效、高效和安全性等特点,其3凝胶软膏广泛用于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肌肉痛、软组织损伤等,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式所示00030004式I所示化合物为生产联苯乙酸的重要中间体。文献报道了合成化合物式I的方法,如下式所示00050006该方法通过4联苯乙酰与硫、吗啉在118至120回流反应生成式I所示化合物,文献所用溶剂都为单一溶剂吗啉,且用量范围均为与4联苯乙酰比例在1375固液比,该反应在重排反应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导致产品纯化较为困难,因此基于。
5、联苯乙酸的药学价值,寻找一种能以良好收率且可控性强的合成式I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是必要的。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率良好且可控性强的联苯乙酸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中间体具有式I所示化学结构。00080009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4联苯乙酰与硫,在吗啉和乙醇混和溶剂下,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0至90下反应生成式I化合物。0010本发明所述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的制备方法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完全反应,反应完毕直接得到类白色的固体,不需精制且收率高,该反应尽管增加了一种新的溶剂乙醇,但反应生成的杂质少,不需精制就可得到TLC单点的物质,可控性强。说明书CN102093311ACN102093318A。
6、2/2页40011本发明的详细公开0012在反应溶剂中,优选吗啉和乙醇作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10至90,优选20至80。4联苯乙酰与吗啉的摩尔比为15至8,优选摩尔比例为16至7。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发明提供以下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0014搅拌下依次向干燥的1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164克吗啉、300毫升乙醇和13克升华硫,体系为淡红棕色溶液,加热至温度大于50时,加入53克4联苯乙酰,继续升温至约80保温反应10小时,体系为深红棕色,TLC监控反应完毕;自然降温至约45保温反应3小时;再自然降温至20静置析晶3小时,抽滤,60鼓风干燥8小时,得类白色固体对吗啉硫代酰甲基联苯,收率93。0015上文虽然已示出了本发明的详尽实施例,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前提下,可进行部分修改和变更;上文的描述提及的内容仅作为说明性的例证,并非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具有本文所述技术特征的利用三氯蔗糖母液生产草酸的方法,均落入本专利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0933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