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1472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1472ACN102091472A21申请号200910260548922申请日20091210B01D35/00200601C02F1/0020060171申请人冉伊虹地址214062江苏省无锡市梁清路501号天景花园13号301室72发明人冉伊虹雷雅童54发明名称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它包括进水管路进、出水接口及中间管路接口,分别连接在机器的进水管路中,以及出水管路末端,还包括阀芯装置和水嘴水口;该。
2、水嘴水口连通水嘴并与中间管路水口对应;该阀芯装置设置控制盘及受控盘,相互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并设置两个控制位置同时封闭机器进、出水管路的关闭位置;同时导通机器进、出水管路的导通位置;其受控盘设置三个切换水口,分别连接进水管路两接口及中间管路接口;其控制盘设置与受控盘各水口对应的水口,以及与进水管路两水口对应的过渡管路;并且在两控制换位置之间转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CN102091478A1/1页21一种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包括进水管路进、出水接口11、12及中间管路接口13,其中一组进水管路进、出水接口11。
3、、12串接在机器的进水管路中;中间管路接口13连接机器的出水管路末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芯装置和水嘴水口73;该水嘴水口73连通水嘴1并与中间管路水口83对应;该阀芯装置设置控制盘7及受控盘8,相互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并设置两个控制位置同时封闭机器进、出水管路的关闭位置;同时导通机器进、出水管路的导通位置;阀芯装置的受控盘8设置三个切换水口81、82、83,分别连接进水管路接口11、12及中间管路接口13;其控制盘7设置与受控盘8各水口对应的水口,以及与进水管路两水口81、82对应的过渡管路;并且在两控制换位置之间转动,对两个控制位置进行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
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四或五等分切换位置,其受控盘8圆周四或五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三个水口81、82、83其控制盘7相应设置三个水口71、72、73,其中两个水口71、72为盲孔并互通构成过渡管路,另一个水口73为通孔;该控制盘7只能在二个等分切换位置范围内往返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嘴水口73位于受控盘8上,通过控制盘7上的过渡管路与受控盘8中间管路水口83对应;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五或六等分切换位置,其受控盘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四个水口81、82、83、73其控制盘7相应设置四个水口构成两条过渡管路分别与受控盘的四个水口对应,并只能在二个等分。
5、切换位置范围内往返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二个密封切换界面,并通过二个密封切换界面同时控制进、出水管路的开或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两个受控盘和一个控制盘;分别连接进水管路两接口及中间管路接口的三个水口位于一个受控盘上;水嘴水口位于另一个受控盘上;该控制盘位于两个受控盘之间,其上设置一条过渡管路和过渡水口,该过渡水口是通孔,分别与中间管路水口及水嘴水口对应。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两组受控盘及控制盘;两个控制盘联动,各自控制进、出水管路。
6、的对接水口。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装置是一个带壳体及旋转件的封闭阀芯;该封闭阀芯的壳体端面设置与受控盘各水口对接的水口及水口定位装置,其各水口周围设置密封件。8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嘴的刚性管路位于底座15中央;所述的阀芯装置控制盘设置与其联动的环形联动件6;控制盘7与环形联动件6之间设置控制盘密封件5D;该环形联动件6位于上盖3圆周面的外侧。9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在底座下的外接刚性管件10;该外接刚性管件1。
7、0设置的三条管路一端分别为进、出水接口11、12,以及中间管路接口13;其圆周面上设有用于紧固螺母的螺纹。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刚性管件10设置软管快接接口。权利要求书CN102091472ACN102091478A1/5页3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背景技术0002目前,净水器在国内使用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采用净水器对水中及输水管路引起杂质等进行深度过滤,较好地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现有净水器中绝大多数为放置在水槽下的橱下机。然而,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
8、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了。对于采用单管路水龙头的净水器,当净水器处于关闭状态时,净水器的管路及滤芯承受自来水的管路水压。一旦机器管路或滤芯出现开裂破损,机器管路中的自来水将外流,造成财产损失。对于采用三管路鹅颈水龙头,该龙头的阀芯串接在机器进水管路中;机器出水管路连通龙头出水口。通过控制净水器进水管路的开或关,控制净水器出水管路的开或关,从而避免净水器在无人状态下出现自来水从破损的机器内部管路或滤芯流出的现象发生。但是,三管路鹅颈水龙头带来了一个新情况当关闭阀芯后,由于机器内的水压作用,水龙头出水口要经过10秒至15秒的时间后才不出水。在这个过程中水珠一滴接一滴的流,使用者非常不习惯,普遍认为。
9、净水龙头存在质量问题,而且很难接受这种浪费水的现象。此外,与所有的水龙头一样,一旦阀芯的两个切换盘之间夹有杂质,水龙头在关闭状态下其出水口也会不停地流水。上述缺陷及不足影响了净水器的普及。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0004本发明包括进水管路进、出水接口及中间管路接口,其中一组进水管路进、出水接口串接在机器的进水管路中;中间管路接口连接机器的出水管路末端,还包括阀芯装置和水嘴水口;该水嘴水口连通水嘴并与中间管路水口对应;该阀芯装置设置控制盘及受控盘,相互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并设置两个控制位置同时封闭机器进、出。
10、水管路的关闭位置;同时导通机器进、出水管路的导通位置;阀芯装置的受控盘设置三个切换水口,分别连接进水管路两接口及中间管路接口;其控制盘设置与受控盘各水口对应的水口,以及与进水管路两水口对应的过渡管路;并且在两控制换位置之间转动,对两个控制位置进行切换。0005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四或五等分切换位置,其受控盘圆周四或五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三个水口其控制盘相应设置三个水口,其中两个水口为盲孔并互通构成过渡管路,另一个水口为通孔;该控制盘只能在二个等分切换位置范围内往返移动。0006所述的水嘴水口位于受控盘上,通过控制盘上的过渡管路与受控盘中间管路水口对应;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五或六等分切换位置,其受控盘。
11、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四个水口其控制盘相应设置四个水口构成两条过渡管路分别与连通进、出水管路的受控盘四个水口对应,并只能在二个等分切换位置范围内往返移动。说明书CN102091472ACN102091478A2/5页40007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二个密封切换界面,并通过二个密封切换界面同时控制进、出水管路的开或关。0008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两个受控盘和一个控制盘;分别连接进水管路两接口及中间管路接口的三个水口位于一个受控盘上;水嘴水口位于另一个受控盘上;该控制盘位于两个受控盘之间,其上设置一条过渡管路和过渡水口,该过渡水口是通孔,分别与中间管路水口及水嘴水口对应。当控制盘过渡管路连接进水管路的进、出。
12、水口时,过渡水口连通中间管路水口及水嘴水口。0009所述的阀芯装置设置两组受控盘及控制盘;两个控制盘联动,各自控制进、出水管路的对接水口。0010所述的阀芯装置是一个带壳体及旋转件的封闭阀芯;该封闭阀芯的壳体端面设置与受控盘各水口对接的水口及水口定位装置;其各水口周围设置密封件。0011所述的水嘴的刚性管路位于底座中央;所述的阀芯装置控制盘设置与其联动的环形联动件;控制盘与环形联动件之间设置控制盘密封件;该环形联动件位于上盖圆周面的外侧。设置带手柄的环形旋转件并将其套在该环形联动件上。通过往返转动环形旋转件的手柄,使控制盘在二个等份切换位置之间往返转动,对阀芯装置的两个切换位置进行切换。001。
13、2还包括紧固在底座下的外接刚性管件;该外接刚性管件设置的三条管路一端分别为进、出水接口,以及中间管路接口;其圆周面上设有用于紧固螺母的螺纹。该外接刚性管件既可以设置螺纹自行固定在水龙头底座下方;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水龙头底座下方。机器出厂时外接刚性管件已经与水龙底座连为一体。安装水龙头时,将水龙头底座置于水槽上方,外接刚性管件穿过水槽,用安装垫和螺母从水槽下套在外接刚性管件上,并且旋紧固定在水槽上,从而将水龙头固定在水槽上。0013所述的外接刚性管件设置软管快接接口,只需将软管直接插入该接口便完成软管的安装。0014本发明与现有净水器水龙头控制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不滴水、控制效果好;不易漏水。
14、;接管快捷。0015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采用单密封切换面、环形旋转件及联动件、带软管快接接口的三管外接刚性管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1中,环形联动件6通过外侧圆周上的凸块嵌入控制盘7构成一体,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控制盘密封件5D。环形联动件6与底座15内壁之间设置外密封件5C。环形联动件6的内孔壁外圆周面与底座15的内壁之间设置内密封件5B。底座15的顶部设置两弧形槽,以便于环形联动件6的转臂伸出并在二个等分切换位置之间转动。水嘴1的管壁底部设有螺纹及凸台,密封连接件4通过螺纹将上盖3固定在水嘴1底部的凸台上并只能转动。再将上盖3旋紧在底座15的上端水口上。带手柄的旋转件2套在环形联动件。
15、6的转臂上并与上盖2圆周面接触配合。阀芯装置的受控盘8上端面与控制盘7下端面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面。通过挡块8B对受控盘8进行周向限位,并使受控盘8只能上、下移动。外接刚性管件10通过设置内腔密封件5E的紧固件14固定在底座15上,并且在其与受控盘8之间设置密封垫9。采用紧固件14固定外接刚性管件10,便于外接刚性管件10上的接口11、12、13与阀芯装置水口81、82、83的对接,以及避免密封垫9受到损伤。销16用于控制旋转说明书CN102091472ACN102091478A3/5页5件2的转动角度,使其只能在二个等分切换位置之间往返转动。0018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阀芯装置采用四等分切换。
16、位置双盘切换原理示意图。受控盘8的四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三个水口81、82、83,分别连通进、出水接口11、12,及中间管路接口13,其进水口81被控制盘7封闭。控制盘7上设置两个盲孔71、72并连通构成过渡管路;另一通孔73被受控盘8封闭。通孔73通过设在控制盘7或是环形联动件6上的过渡管路连通水嘴1。0019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阀芯装置采用五等分切换位置双盘切换原理示意图。受控盘8的五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三个水口81、82、83,分别连通进水管路中的进、出水接口11、12,以及中间管路接口13,其中进、出水口81、82及中间管路水口83依次相邻。对应的控制盘7五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三个水口71、。
17、72、73,其中水口71、72为互通的盲孔,并对接受控盘8的水口82、83。另一水嘴水口73相邻盲孔72,并处于与水口81、82对称的位置上。两个盘各水口相错一个等分切换位置。0020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阀芯装置采用五等分切换位置、同向外接水口的双盘切换原理示意图。图4A中,分别连通进水管路中的进、出水接口11、12,以及中间管路接口13的水口81、82、83均处于受控盘上。进、出水口81、82相邻;中间管路水口83处于受控盘中央。水嘴水口73也处于受控盘8的圆周五等分切换位置上,并与水口81、82对称。控制盘7设置四个盲孔71、72、73A、73B分别两两连通,各自对应受控盘8的四个水口,构。
18、成进、出水管路的过渡管路。图4B是图4A的一种变形,将中间管路水口83移至同一圆周上,并与水口82、73相邻。对应的控制盘7盲孔73A位置也做相应调整。0021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阀芯装置采用六等分切换位置、同向外接水口的双盘切换原理示意图。受控盘8的六等分切换位置上对称设置四个水口81、82、83、73,并分别连通进水管路中的进、出水接口11、12,以及中间管路接口13、水嘴1管路。控制盘7六等分切换位置上对称四个盲孔71、72、73A、73B分别互通构成二条过渡管路,各自对应受控盘8的四个水口。0022图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阀芯装置采用三盘切换、四等分切换位置的切换原理示意图。下受控盘8的四。
19、等分切换位置上对称设置三个水口81、82、83,并分别连通进水管路中的进、出水接口11、12,以及中间管路接口13。上受控盘8A的四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水嘴水口73,并与下受控盘8的中间管路水口83对应。位于上、下受控盘8A、8之间的控制盘7四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两个互通的盲孔71、72和一个通孔73C。控制盘7与上、下受控盘8A、8之间各水口相错一个等分切换位置。具体实施方式0023图1、2示出本发明最优实施方式。水嘴采用密封联接件4插入底座15的上端水口内,并以上盖3通过螺纹紧固在上端水口外侧。水嘴刚性管路在密封状态下可以转动。在带内腔密封件5E的紧固件14通过螺纹固定在底座上,将依次内置的环。
20、形联动件6、控制盘7、受控盘8、密封垫9、外接接管件10紧压在一起。控制盘7外密封件5C和内腔密封件5E用于防止进水管路中的水一旦沿密封切换面外漏时的二次密封,从而确保水龙头的正常使用。在当机器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时,其进水管路进水口81和出水管路水口83均处于封闭状态。由于机器进水管路被封闭,机器处于不承受管压的相对安全状态;而出水管路同时说明书CN102091472ACN102091478A4/5页6被封闭可以使水嘴被立即关闭不会出现长时间滴水现象。当操作者握住手柄将旋转件2转动90后,机器水龙头处于打开状态时,进水管路中的自来水经进水管路接口11、受控盘8进水口81控制盘7过渡管路、出水口。
21、82进入机器,再由机器出水管路的中间接口13、受控盘8的中间水口83、控制盘7的水嘴水口73、环形联动件6中央管路、水嘴密封联接件4,最后由水嘴流出。0024作为改进,环形联动件6与控制盘7之间设置控制盘密封件5D,既防止进水管路中的水一旦沿密封切换面外漏时,水沿环形联动件6与控制盘7之间流动,最终由水嘴流出。0025作为进一步改进,控制盘联接件6与底座15顶面之间设有聚四氟乙烯垫,以减少进行控制盘组件转动操作过程中的摩擦阻力。0026图3示出发明第二个实施方式所涉及阀芯装置的切换原理。在当机器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时,其进水管路进水口81和出水管路水口83均处于封闭状态。机器处于不承受管压的相对。
22、安全状态。当操作者握住手柄将旋转件2转动72后,机器水龙头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盘7的过渡管路连通机器进水管路;其水嘴水口73对接机器出水管路水口83。自来水由进水管路进入机器,再由水嘴流出。在旋转件2反向转动72后,机器水龙头再次处于关闭状态。0027作为该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模式,受控盘8中间水口83处于与水口81、82对称的切换位置上。对应的控制盘7水嘴水口73位于对应受控盘8水口81、83之间的中间位置上。两个盘的切换模式不变,但受控盘8的水口81、82处于封闭状态。0028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式。对于将水嘴水口73与连接进水管路中的进出水接口11、12及出水管路的接口13的三个水口。
23、81、82、83都设在受控盘8五等分切换位置上。位于两个切换位置上的水龙头阀芯装置开、关位置之间的对应夹角为72。在当机器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时,其进水管路进水口81和出水管路水口83均处于封闭状态。机器处于不承受管压的相对安全状态。当操作者握住手柄将旋转件2转动72后,机器水龙头处于打开状态时,控制盘7的两条过渡管路分别连通机器进、出水管路。自来水经进水管路接口13、水口81、71、72、82进入机器,再由出水管路接口13、水口83、73A、73B、73,最终由水嘴1流出。在旋转件2反向转动72后,机器水龙头再次处于关闭状态。0029图4A中,水口83位于受控盘中央,通过位于控制盘中央的盲孔7。
24、3A及73B与水嘴水口73对应。图4B是图4A的一种变形,将中间管路水口83移至同一圆周上,并与水口82、73相邻。0030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方式。受控盘和控制盘的六等分切换位置上均对称设置四个水口。两个盘之间相互错开一个等分切换位置。控制盘上的盲孔71、72连通构成进水管路的过渡管路对应受控盘8水口81、82;其盲孔73A、73B连通构成出水管路的过渡管路对应受控盘8水口83、73。阀芯装置的开、关位置之间的转动角度为60。0031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防止水嘴在关闭状态下出现滴水现象,采用两个密封切换界面分别封闭进、出水管路的相关切换水口。阀芯装置采用四等分切换。
25、位置。位于上、下受控盘8A、8之间的控制盘7的上、下两切换面均进行处理。操作该控制盘7转动的控制盘联动件既可以采用转动轴结构,也可以采用环形联动件结构。当阀芯装置采用转动轴与控制盘配合结构时,上受控盘8A中央设置相应的过轴孔。当控制盘7转动60后,其上的盲孔71、72对接受控盘水口81、82;其上的通孔73C对接水口83、73。由说明书CN102091472ACN102091478A5/5页7于采用两个密封切换界面控制结构,即使进水管路密封切换界面上夹有杂质,出现密封不严现象,但出水管路密封切换界面仍密封完好,因此水龙头依旧不会出现长时间滴水现象。0032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方式是采用两组受控盘。
26、及控制盘构成的组合阀芯装置,并且两组切换盘设置相同的等分切换位置。其中一组用于进水管路的控制连接进水管路进、出水接口11、12的水口81、82设在受控盘上;相应的控制盘设置互通的盲孔71、72构成过渡管路对接应水口81、82。另一组切换盘用于连接出水管路接口13的水口83与水嘴水口73之间的对接。当组合阀芯装置的旋转件带动两个控制盘同时转动,错开一个等分切换位置后机器进、出水管路水口81、83均被封闭。0033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将带密封切换面的阀芯装置设置为是一个单独带壳体及旋转件的封闭阀芯;该封闭阀芯的壳体端面设置与受控盘各水口对接的水口及水口定位装置;其各水口周围设置密封件。通过水口定位装置,将该封闭阀芯配合安置在水龙头底座内并紧固,即完成了阀芯装置各水口与进、出水管路,以及水嘴管路的内部密封对接。0034作为更进一步改进,外接刚性管件10的三条管路均设置有软管快接接口。安装机器时,只需将连接水龙头的三根软管的一端分别插入各自的快接接口内便完成了软管与水龙头之间的安装。说明书CN102091472ACN102091478A1/3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1472ACN102091478A2/3页9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91472ACN102091478A3/3页10图6说明书附图CN1020914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