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92290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98880.9

申请日:

2010.12.22

公开号:

CN102102234A

公开日:

2011.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F 6/38申请日:20101222|||公开

IPC分类号:

D01F6/38; D01F9/22; D01D1/02; C08F220/44; C08F222/02; C08F222/04; C08F220/06; C08F220/58

主分类号:

D01F6/3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发明人:

吕春祥; 李永红; 王鹏; 卢慧斌; 段晋星; 袁淑霞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代理人:

张志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是由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单体的重量比配比为:主单体∶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90.0-99.5∶0.45-5.0∶0.05-5.0,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3-2.0%,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25%。本发明具有成本低,亲水性好,反应易控制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在于是由主单体丙烯 腈、 共聚单体 1、 共聚单体 2,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 单体的重量比配比 为: 主单体∶共聚单体 1 ∶共聚单体 2 = 90.0-99.5 ∶ 0.45-5.0 ∶ 0.05-5.0, 引发剂偶氮 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0.3-
2: 0%, 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 10-25%。 2.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 1 为自衣康酸、 衣康酸酐、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丁烯酸、 马来酸酐, 或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
3: 最如权利权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 1 为衣康酸、 衣康酸酐、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4: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 2 为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烷磺酸, 结构为 : 5.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碳酸乙酯、 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 6.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溶液。 7. 如权利权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 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将溶剂二甲基亚砜, 主单体丙烯腈, 共聚单体 1 及共聚单体 2, 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 丁腈, 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鼓 泡 10-30 分钟后, 在氮气保护下, 于 50-70℃恒温聚合 10-30 小时,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 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是 由 主 单 体 为 丙 烯 腈 (PAN)、 共 聚 单 体 1、 共 聚 单 体 2,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 机 溶 剂 原 料 组 成, 单体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 : 主单体∶共聚单体 1 ∶共聚单体 2 = 90.0-99.5 ∶ 0.45-5.0 ∶ 0.05-5.0,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0.3-2.0%, 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 10-25%。
5: 0 ∶ 0.05-5.0, 引发剂偶氮 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0.3-2.0%, 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 10-25%。 2.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 1 为自衣康酸、 衣康酸酐、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丁烯酸、 马来酸酐, 或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 3. 最如权利权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 1 为衣康酸、 衣康酸酐、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4.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 2 为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烷磺酸, 结构为 : 5.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碳酸乙酯、 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
6: 如权利权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溶液。
7: 如权利权要求 1-6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 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将溶剂二甲基亚砜, 主单体丙烯腈, 共聚单体 1 及共聚单体 2, 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 丁腈, 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鼓 泡 10-30 分钟后, 在氮气保护下, 于 50-70℃恒温聚合 10-30 小时,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 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是 由 主 单 体 为 丙 烯 腈 (PAN)、 共 聚 单 体 1、 共 聚 单 体 2,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 机 溶 剂 原 料 组 成, 单体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 : 主单体∶共聚单体 1 ∶共聚单体 2 = 90.0-99.5 ∶ 0.45-5.0 ∶ 0.05-5.0,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0.3-2.0%, 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 10-25%。

说明书


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备方法, , 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 (PAN) 基碳纤维具有低密度、 高比强度、 高比模量、 耐疲劳、 耐高温、 耐磨 损、 抗蠕变、 导电、 导热、 热膨胀系数小、 电磁屏蔽性、 振动衰减性好、 优良的生物体适应性等 一系列优异性能, 因此既能作为结构材料、 又可作为烧蚀材料和功能材料来满足航空航天、 国防建设、 体育休闲用品、 医疗器械和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 制备高性能聚丙烯腈碳 纤维的关键一步是高品质丙烯腈共聚物纺丝液的制备, 在纺丝液的制备过程中通常加入一 些亲水性的共聚组分来提高丙烯腈树脂的亲水性。提高丙烯腈树脂的亲水性有利于控制 初生丝条的凝固过程, 抑制快速相分离, 减少初生丝条中大孔的生成, 从而获得致密、 少缺 陷的高品质原丝。原丝的亲水性增加后水蒸汽牵伸过程中能与水蒸汽更好地结合浸润, 水 对聚丙烯腈能起到增塑作用, 这样在热蒸汽条件下, 原丝更易被牵伸, 原丝内部缺陷更易弥 合, 这有利于提高原丝取向度和减少原丝的缺陷, 同时避免了其它杂质元素的引入导致碳 纤维质量下降, 从而获得高强度高质量原丝以及碳纤维。
     目前, 国内大多采用丙烯腈—衣康酸二元共聚或丙烯腈—衣康酸—丙烯酸甲酯三 元共聚聚丙烯腈树脂作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前躯体, 该体系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 亲水性差、 预氧化过程可控性差、 残碳率偏低等问题, 这些缺陷不利于纺制高性能聚丙烯腈 原丝和得到均质化的预氧丝, 限制了所得碳纤维强度的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 人们一直在研 究改善和提高聚丙烯腈树脂亲水性的方法, 如化工科技, 2003, 11(4) : 1-3 和高分子材料科 学与工程, 2005, 21(2) : 132-134, 分别用衣康酸铵和丙烯酰胺作为共聚单体改善聚合物的 亲水性能, 但这两种单体与丙烯腈的竟聚率差别较大, 不宜制备链结构均匀的丙烯腈共聚 物; 中国专利 CN101148489A 公开了一种含乙烯基咪唑盐结构单元的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 纺丝原液, 但乙烯基咪唑盐属于离子液体, 制备成本较高, 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 国专利 CN1164811C 和 CN1231616C 采用聚合后进行氨化, 使羧基转化为氨盐, 虽然可以有效 改善聚丙烯腈树脂的亲水性, 但氨气与聚丙烯腈粘稠液的反应是一个复杂多相反应, 传质 困难, 反应不易控制, 重现性较差。本发明是在丙烯腈—衣康酸二元共聚的前提下, 增加第 三组分来制备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的方法, 尚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 亲水性好, 反应易控制的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 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碳纤维纺丝溶液是由主单体为丙烯腈 (PAN)、 共聚单体 1、 共聚单体 2,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 单体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 : 主单体∶共聚单体 1 ∶共聚单体 2 = 90.0-99.5 ∶ 0.45-5.0 ∶ 0.05-5.0,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0.3-2.0%, 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 10-25%。
     所述的共聚单体 1 为自衣康酸、 衣康酸酐、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 丁烯酸、 马来酸 酐, 或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最优为衣康酸、 衣康酸酐、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所述的共聚单体 2 为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烷磺酸 (AMPS), 结构为 :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 碳酸乙酯、 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 剂, 优选使用二甲基亚砜。
     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
     将溶剂二甲基亚砜, 主单体丙烯腈, 共聚单体 1 及共聚单体 2, 自由基引发剂偶氮 二异丁腈, 按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 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 氮气鼓泡 10-30 分钟后, 在氮气保护下, 于 50-70℃恒温聚合 10-30 小时,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 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
     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公知的接触角测试仪和表面张力测试仪来测量纺丝溶液的 接触角和表面张力。
     本发明的优点 :
     1、 衣康酸能够使 PAN 分子中 -CN 基分子内及分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力减弱, 降低聚 丙烯腈纤维的环化反应温度, 同时避免出现剧烈放热的现象, 改善纤维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2、 AMPS 具有强阴离子性、 水溶性的磺酸基, 使其具有导电性、 染色亲和性 ; 酰胺基 使其具有很好的水解稳定性、 抗酸、 碱及热稳定性 ; 活泼的碳碳双键又有利于使其与各种烯 类单体生成共聚物。PAN 为憎水性高分子, 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可显著提高其亲水 性。
     3、 在聚合体系中引入 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烷磺酸 (AMPS) 降低了 PAN 树脂的表 面张力和接触角, 使 PAN 纺丝溶液的亲水性得到极大改善。
     4、 成本低, 反应易控制。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 1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衣 康 酸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9.50/0.45/0.05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0%,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 体总重量的 0.3%,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10 分钟置换反 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5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15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 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4.5°, 表面张力为 38.9dyn/cm。
     实施例 2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衣 康 酸 酐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6.90/2.00/0.10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2%,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 体总重量的 0.5%,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20 分钟置换反 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6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0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
     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4.1°, 表面张力为 37.1dyn/cm。
     实施例 3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衣 康 酸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8.88/2.00/0.12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4%,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 体总重量的 0.7%,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25 分钟置换反 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6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18h 后,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 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3.9°, 表面张力为 36.3dyn/cm。
     实施例 4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衣 康 酸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6.90/2.00/0.15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3%,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 体总重量的 0.5%,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30 分钟置换反 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65℃,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10h 后,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 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3.5°, 表面张力为 35.5dyn/cm。
     实施例 5
     将主单体 ( 丙烯腈 )/ 共聚单体 1( 丙烯酸 )/ 共聚单体 2(AMPS) 按 97.8/2.0/0.2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6%,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0.8%,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15 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 搅拌并升温至 55℃,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0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 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3.2°, 表面张力为 34.6dyn/cm。
     实施例 6
     将主单体 ( 丙烯腈 )/ 共聚单体 1( 衣康酸 )/ 共聚单体 2(AMPS) 按 96.6/3.0/0.4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7%,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1.2%,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30 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 搅拌并升温至 5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15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 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2.8°, 表面张力为 32.3dyn/cm。
     实施例 7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甲 基 丙 烯 酸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5.0/4.5/0.5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20%,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 重量的 1.2%,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18 分钟置换反应体 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65℃,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0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 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52.3°, 表面张力为 31.6dyn/cm。
     实施例 8
     将主单体 (AN)/ 共聚单体 1( 衣康酸 )/ 共聚单体 2(AMPS) 按 90.0/5.0/5.0 配比加 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23%,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1.5%, 二甲基 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20 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 升温至 62℃,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12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 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36.7°, 表面张力为 23.1dyn/cm。
     实施例 9
     将主单体 ( 丙烯腈 )/ 共聚单体 1( 衣康酸酐 )/ 共聚单体 2(AMPS) 按 98.0/1.0/1.0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20%,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1.5%,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20 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 搅拌并升温至 6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0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 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49.6°, 表面张力为 29.9dyn/cm。
     实施例 10
     将主单体 ( 丙烯腈 )/ 共聚单体 1( 衣康酸 )/ 共聚单体 2(AMPS) 按 97.8/1.0/1.2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25%,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2.0%,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15 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 搅拌并升温至 6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0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 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48.7°, 表面张力为 28.9dyn/cm。
     实施例 11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丙 烯 酸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9.10/0.45/1.25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20%,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 体总重量的 1.9%,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15 分钟置换反 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7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8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 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47.8°, 表面张力为 28.1dyn/cm。 实施例 12
     将 主 单 体 ( 丙 烯 腈 )/ 共 聚 单 体 1( 甲 基 丙 烯 酸 )/ 共 聚 单 体 2(AMPS) 按 97.2/2.00/1.80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17%,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 总重量的 1.4%,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20 分钟置换反应 体系的空气,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55℃,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30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 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47.1°, 表面张力为 27.3dyn/cm。
     实施例 13
     将主单体 ( 丙烯腈 )/ 共聚单体 1( 衣康酸 )/ 共聚单体 2(AMPS) 按 97.0/1.0/2.0 配比加入反应器中, 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 23%, 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1.8%, 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 20 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 开始 搅拌并升温 70℃, 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22h, 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 丝液。PAN 树脂的接触角为 46.9°, 表面张力为 26.9dyn/cm。
     6

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223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CN102102234ACN102102234A21申请号201010598880922申请日20101222D01F6/38200601D01F9/22200601D01D1/02200601C08F220/44200601C08F222/02200601C08F222/04200601C08F220/06200601C08F220/58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地址030001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72发明人吕春祥李永红王鹏卢慧斌段晋星袁淑霞74专利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14105代。

2、理人张志祥54发明名称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57摘要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是由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单体的重量比配比为主单体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9009950455000550,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320,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25。本发明具有成本低,亲水性好,反应易控制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2102237A1/1页21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主单体丙烯。

3、腈、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单体的重量比配比为主单体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9009950455000550,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320,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25。2如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1为自衣康酸、衣康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马来酸酐,或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3最如权利权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1为衣康酸、衣康酸酐、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4如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

4、碳纤维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单体2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结构为5如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碳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6如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溶液。7如权利权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溶剂二甲基亚砜,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及共聚单体2,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

5、氮气鼓泡1030分钟后,在氮气保护下,于5070恒温聚合1030小时,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是由主单体为丙烯腈PAN、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单体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主单体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9009950455000550,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320,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25。权利要求书CN102102234ACN102102237A1/4页3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

6、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疲劳、耐高温、耐磨损、抗蠕变、导电、导热、热膨胀系数小、电磁屏蔽性、振动衰减性好、优良的生物体适应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因此既能作为结构材料、又可作为烧蚀材料和功能材料来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建设、体育休闲用品、医疗器械和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制备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关键一步是高品质丙烯腈共聚物纺丝液的制备,在纺丝液的制备过程中通常加入一些亲水性的共聚组分来提高丙烯腈树脂的亲水性。提高丙烯腈树脂的亲水性有利于控制初生丝条的凝固过程,抑制快速相分离,减少初生丝条中大孔的生成,从而获得致密、少缺陷的高品质原丝。原丝的亲。

7、水性增加后水蒸汽牵伸过程中能与水蒸汽更好地结合浸润,水对聚丙烯腈能起到增塑作用,这样在热蒸汽条件下,原丝更易被牵伸,原丝内部缺陷更易弥合,这有利于提高原丝取向度和减少原丝的缺陷,同时避免了其它杂质元素的引入导致碳纤维质量下降,从而获得高强度高质量原丝以及碳纤维。0003目前,国内大多采用丙烯腈衣康酸二元共聚或丙烯腈衣康酸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聚丙烯腈树脂作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前躯体,该体系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其亲水性差、预氧化过程可控性差、残碳率偏低等问题,这些缺陷不利于纺制高性能聚丙烯腈原丝和得到均质化的预氧丝,限制了所得碳纤维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改善和提高聚丙烯腈树脂亲水。

8、性的方法,如化工科技,2003,11413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212132134,分别用衣康酸铵和丙烯酰胺作为共聚单体改善聚合物的亲水性能,但这两种单体与丙烯腈的竟聚率差别较大,不宜制备链结构均匀的丙烯腈共聚物;中国专利CN101148489A公开了一种含乙烯基咪唑盐结构单元的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纺丝原液,但乙烯基咪唑盐属于离子液体,制备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CN1164811C和CN1231616C采用聚合后进行氨化,使羧基转化为氨盐,虽然可以有效改善聚丙烯腈树脂的亲水性,但氨气与聚丙烯腈粘稠液的反应是一个复杂多相反应,传质困难,反应不易控制,重现性较差。本。

9、发明是在丙烯腈衣康酸二元共聚的前提下,增加第三组分来制备三元共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的方法,尚未见文献报道。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亲水性好,反应易控制的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及制备方法。0005本发明的碳纤维纺丝溶液是由主单体为丙烯腈PAN、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有机溶剂原料组成,单体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主单体共聚单体1共聚单体29009950455000550,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单体说明书CN102102234ACN102102237A2/4页4总重量的0320,总单体占溶液的质量百分数为1025。0006所述的。

10、共聚单体1为自衣康酸、衣康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马来酸酐,或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最优为衣康酸、衣康酸酐、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0007所述的共聚单体2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AMPS,结构为00080009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碳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等有机溶剂,优选使用二甲基亚砜。0010本发明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0011将溶剂二甲基亚砜,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及共聚单体2,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按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鼓泡1030分钟后,在氮气保护下,于5070恒温聚合1030小时,得到一种三元共。

11、聚高亲水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溶液。0012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公知的接触角测试仪和表面张力测试仪来测量纺丝溶液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0013本发明的优点00141、衣康酸能够使PAN分子中CN基分子内及分子间偶极相互作用力减弱,降低聚丙烯腈纤维的环化反应温度,同时避免出现剧烈放热的现象,改善纤维的均匀性和致密性。00152、AMPS具有强阴离子性、水溶性的磺酸基,使其具有导电性、染色亲和性;酰胺基使其具有很好的水解稳定性、抗酸、碱及热稳定性;活泼的碳碳双键又有利于使其与各种烯类单体生成共聚物。PAN为憎水性高分子,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基可显著提高其亲水性。00163、在聚合体系中引入2丙烯酰胺。

12、2甲基丙烷磺酸AMPS降低了PAN树脂的表面张力和接触角,使PAN纺丝溶液的亲水性得到极大改善。00174、成本低,反应易控制。0018具体实施方法0019实施例10020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950/045/005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0,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3,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1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5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15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545,表面张力为389DYN/CM。0021实施例20022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

13、体1衣康酸酐/共聚单体2AMPS按9690/200/010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2,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5,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2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20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说明书CN102102234ACN102102237A3/4页5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541,表面张力为371DYN/CM。0023实施例30024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888/200/012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4,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

14、07,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25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18H后,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539,表面张力为363DYN/CM。0025实施例40026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690/200/015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3,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5,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3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5,在氮气保护下聚合10H后,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

15、角为535,表面张力为355DYN/CM。0027实施例50028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丙烯酸/共聚单体2AMPS按978/20/02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6,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8,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15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55,在氮气保护下聚合20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532,表面张力为346DYN/CM。0029实施例60030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66/30/04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7,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

16、体总重量的12,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3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5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15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528,表面张力为323DYN/CM。0031实施例70032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甲基丙烯酸/共聚单体2AMPS按950/45/05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20,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12,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18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5,在氮气保护下聚合20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

17、接触角为523,表面张力为316DYN/CM。0033实施例80034将主单体AN/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00/50/50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23,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15,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2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2,在氮气保护下聚合12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367,表面张力为231DYN/CM。0035实施例90036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酐/共聚单体2AMPS按980/10/10说明书CN102102234ACN102102237A4/。

18、4页6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20,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15,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2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20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496,表面张力为299DYN/CM。0037实施例100038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78/10/12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25,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20,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15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6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

19、20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487,表面张力为289DYN/CM。0039实施例110040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丙烯酸/共聚单体2AMPS按9910/045/125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20,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19,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15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7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28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478,表面张力为281DYN/CM。0041实施例120042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甲基丙烯酸/共聚单体2AMP。

20、S按972/200/180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17,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14,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2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至55,在氮气保护下聚合30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471,表面张力为273DYN/CM。0043实施例130044将主单体丙烯腈/共聚单体1衣康酸/共聚单体2AMPS按970/10/20配比加入反应器中,总单体的质量浓度为23,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18,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共聚。向反应器中通入高纯氮气20分钟置换反应体系的空气,开始搅拌并升温70,在氮气保护下聚合22H,得到一种三元共聚高亲水性丙烯腈基碳纤维纺丝液。PAN树脂的接触角为469,表面张力为269DYN/CM。说明书CN10210223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