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2272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CN102102272ACN102102272A21申请号200910226695422申请日20091217D04B23/02200601D04B27/06200601D04B27/08200601D04B27/24200601D04B27/10200601D04B27/0020060171申请人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址415001湖南省常德市德山开发区崇德西路1号72发明人陆安胜李鸿威尹季盛74专利代理机构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43204代理人蔡大盛54发明名称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该。
2、经编机的脱圈板隔距调整范围为330MM,可以编织短绒、中绒织物及间隔织物。本发明采用偏心连杆机构控制经编机全部成圈机件的传动及运动。本发明采用新型的双导柱机构支撑脱圈板、舌针床并且引导其升降运动。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纱线张力主动补偿装置控制前后针床地梳栉纱线的张力。本发明采用新型的“经编机梳栉位置调整的装置”整体调节经编机导纱针与舌针的相对位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102275A1/1页21一种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由前后对称的脱圈部分1、前后对称的舌针床部分2、前后对称的沉降片部分3和前梳栉部分4、后。
3、梳栉部分5、双导柱支撑机构6、纱线张力主动补偿装置7和导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8组成,前后脱圈板的隔距调整范围为330MM,前后舌针床、前后沉降片以及梳栉的运动均通过偏心连杆机构传动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脱圈部分1包括脱圈板11、脱圈板支撑座12、支撑轴13、调节臂14、上连接头15、调节杆16、下连接头17和座18;所述脱圈板固装在脱圈板支撑座上,脱圈板支撑座以及调节臂固装在支撑轴上,调节臂与上连接头铰接,调节杆与上下连接头联接,下连接头与座铰接,座固定在床身上;所述上下连接头的中心距可以调整,从而改变前后脱圈板的隔距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
4、所述双导柱支撑机构6包括双导柱61、脱圈板支撑座12、支撑座62、舌针床63、舌针64;所述双导柱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上安装有舌针床,舌针床上装有舌针;所述双导柱可以在脱圈板支撑座上的导引孔内灵活地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张力主动补偿装置7包括张力弹簧71、张力杆72、摆杆73、连接块74、上摆臂75、上连接头76、连接杆77、下连接头78、下摆臂79;所述张力弹簧固装在张力杆上,张力杆上还固装有摆杆,摆杆之间用连接块铰接,中间张力杆上固装有摆臂,摆臂与上连接头铰接,连接杆与上下连接头联接,下连接头与摆臂铰接;所述下摆臂固装在梳栉摆轴上,梳栉摆轴在经编机成圈。
5、过程中是做摆动运动的,从而带动张力弹簧一起做摆动运动,进而有效地补偿纱线的张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导所述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8包括吊座81、梳栉摆轴51、偏心套82、锁紧圈83、吊架84、梳栉摆臂85、梳栉86和导纱针块87;所述梳栉摆轴支撑在吊座上,梳栉通过梳栉摆臂、吊架与梳栉摆轴联接,导纱针浇铸成针块固装在梳栉上;梳栉摆轴上固定有偏心套,偏心套通过锁紧圈锁紧并连接成一体,锁紧圈上刻有刻度线;全部梳栉即导纱针的高度位置与舌针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调整偏心套的位置一次调整到位。权利要求书CN102102272ACN102102275A1/3页3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0001【技术领。
6、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0002【背景技术】目前用于编织经编毛绒类织物的双针床经编机种类比较多,但是功能单一。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只能编织毛绒高度为156MM对应脱圈板隔距为312MM的绒类织物,也有些专门的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只能编织单一毛绒高度比如08MM等的绒类织物。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只能编织毛绒高度为815MM对应脱圈板隔距为1630MM的绒类织物。上述经编机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不具有功能互换性,其配置的机构尤其是关键的成圈机构各不相同。0003对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而言,由于脱圈板隔距较小比如312MM,导纱梳栉是整体摆动的,并且舌针只做上下升降运动,各成。
7、圈机件的运动通过偏心连杆机构控制,这样有利于高速编织。0004对于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而言,由于脱圈板隔距较大比如1630MM,为了优化机器的运动及动力学性能,其前后针床的导纱梳栉即地梳栉不做前后摆动运动而只做左右横移运动;毛绒梳栉则做前后摆动及左右横移的复合运动。为了减小毛绒梳栉的摆动幅度,舌针则要设计成既前后摆动又上下升降的复合运动。各成圈机件的运动通过共轭凸轮机构控制,因此机器的编织速度比较低。0005上述经编机适合于专业化生产及产品单一的用户,但不利于用户的发展并且增加使用成本。如能将上述两种经编机的功能整合到一起,即同一台机器既能编织短绒类毛绒织物又能编织中绒类毛绒织物,那么必定大大拓。
8、展用户的发展空间,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用户的购机和使用成本。本发明提出的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扩展了机器的使用性能,本发明减化了专门的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机构,本发明优化了专门的中绒型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机构。0006【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能编织短绒织物、又能编织中绒织物甚至编织间隔织物的短中绒双针床经编机,使其针脱圈隔距调整范围为330MM。0007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0008该经编机由前后对称的脱圈部分、前后对称的舌针床部分、前后对称的沉降片部分和前梳栉部分、后梳栉部分、双导柱支撑机构、纱线张力主动补偿装置和导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组成,前后脱圈板的隔距调整范围为330MM,前后舌针。
9、床、前后沉降片以及前后梳栉的运动均通过偏心连杆机构传动和控制。0009依据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所述前后对称的脱圈部分包括脱圈板、脱圈板支撑座、支撑轴、调节臂、上连接头、调节杆、下连接头和座。脱圈板固装在脱圈板支撑座上,脱圈板支撑座和调节臂固装在支撑轴上,调节杆与上下连接头联接,上下连接头分别与调节臂、座铰接,座固定与床身上;上下连接头的中心距可以通过旋转调节杆调节,从而改变脱圈板的隔距。0010依据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所述双导柱支撑机构包括双导柱、双导柱支撑座、舌针床、舌针;双导柱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上安装有舌针床,舌针床上装有舌针;双导柱可以在脱圈板支撑座上的导引孔内灵活地上下。
10、运动,从而保证固装在舌针床上的舌针说明书CN102102272ACN102102275A2/3页4按照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作上下升降运动。0011依据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所述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包括张力弹簧、张力杆、摆杆、连接块、上摆臂、上连接头、连接杆、下连接头和下摆臂。张力弹簧和摆杆固装在张力杆上,摆杆之间用连接块铰接;所述的中间张力杆上固装有上摆臂,上摆臂与上连接头铰接,连接杆与上下连接头联接,下连接头与下摆臂铰接,下摆臂固装在梳栉摆轴上;梳栉摆轴在经编机成圈过程中是做摆动运动的,通过上述连杆机构带动张力弹簧一起做摆动运动,从而使张力弹簧增加了一个与梳栉摆轴同步的摆动运动,进而有效地补偿。
11、纱线的张力。0012依据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所述导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吊座、梳栉摆轴、偏心套、锁紧圈,梳栉摆轴支撑在吊座上,梳栉通过梳栉摆臂、吊架与梳栉摆轴联接,导纱针浇铸成针块固装在梳栉上。梳栉摆轴上安装有偏心套,偏心套紧圈固装成一体,锁紧圈上刻有刻度,每条刻度线对应一种前、后脱圈板之间的隔距即织物的毛高。当前、后脱圈板之间的隔距从L1调整到L2时,导纱针的高度位置存在一个高度差H。此时旋转锁紧圈的位置,即调整偏心套的位置,连同整根梳栉摆轴、吊架、梳栉摆臂、全部梳栉及其上的导纱针的位置一起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经编机梳栉位置即导纱针与舌针的相对位置的整体调整。【附图说明】0013图1为。
12、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前后对称的脱圈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0015图3为双导柱支撑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0016图4为图3的A向视图;0017图5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0018图6为导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00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0020图1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前后对称的脱圈部分1、前后对称的舌针床部分2、前后对称的沉降片部分3和前梳栉部分4、后梳栉部分5、双导柱支撑机构6、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和导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8。所述前后舌针床部分、前后对称的沉降片部分和前梳栉部分、后梳栉部分的运动均通过偏心连杆机构传动和控制。0021图2所示。
13、前后对称的脱圈部分包括脱圈板11、脱圈板支撑座12、支撑轴13、调节臂14、上连接头15、调节杆16、下连接头17和座18。脱圈板11固装在脱圈板支撑座12上,脱圈板支撑座12以及调节臂14固装在支撑轴13上。调节臂14与上连接头15铰接,调节杆16与上下连接头15、17联接。下连接头17与座18铰接,座18固定在床身上。通过改变上连接头15与下连接头17的中心距,得以调整前后脱圈板11的隔距L。0022图3、4所示双导柱支撑支撑机构包括双导柱61、脱圈板支撑座12、支撑座62、舌针床63、舌针64。其特征在于双导柱61安装在支撑座62上,支撑座62上安装有舌针床63,舌针床63上装有舌针64。
14、。双导柱61可以在脱圈板支撑座12上的导引孔内灵活地上下运动,从而保证固装在舌针床舌针床63上的舌针64按照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作上下升降运动。说明书CN102102272ACN102102275A3/3页50023图5所示纱线张力补偿装置纱线张力补偿装置7包括张力弹簧71、张力杆72、摆杆73、连接块74、上摆臂75、上连接头76、连接杆77、下连接头78和下摆臂79。张力弹簧71、摆杆73固装在张力杆72上,摆杆73之间用连接块74铰接。中间张力杆72上固装有摆臂75,摆臂75与上连接头76铰接,连接杆77与上下连接头76、78联接,下连接头78与摆臂79铰接。下摆臂79固装在梳栉摆轴51上。
15、。梳栉摆轴51在经编机成圈过程中是做摆动运动的,通过上述连杆机构带动张力弹簧71一起做摆动运动。0024图6所示导纱梳栉位置调整装置包括吊座81、梳栉摆轴51、偏心套82、锁紧圈83,其特征在于梳栉摆轴51支撑在吊座81上,梳栉86通过梳栉摆臂85、吊架84与梳栉摆轴51联接,导纱针87浇铸成针块固装在梳栉86上。梳栉摆轴51上固定有偏心套82,偏心套82通过锁紧圈83锁紧并连接成一体,锁紧圈83上刻有刻度线;梳栉摆轴51上联接有吊架84,吊架84与梳栉摆臂85活套在一起。旋转锁紧圈83的位置,即调整偏心套82的位置,连同整根梳栉摆轴51、吊架84、梳栉摆臂85、全部梳栉86及其上的导纱针87的位置一起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经编机梳栉位置即导纱针与舌针的相对位置的整体调整。说明书CN102102272ACN102102275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02272ACN102102275A2/3页7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02272ACN102102275A3/3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21022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