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饰针.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923216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28788.1

申请日:

2009.05.14

公开号:

CN102105630A

公开日:

2011.06.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5B 91/02申请公布日:201106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5B 91/02申请日:20090514|||公开

IPC分类号:

D05B91/02; D04B35/02; D05B85/00

主分类号:

D05B91/02

申请人:

安·D.·泽勒尼

发明人:

安·D.·泽勒尼

地址:

美国马里兰州

优先权:

2008.07.30 US 12/219,92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张敬强;武也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精饰针(10)是一种手缝工具,其用于在精加工针织工件时将纱线(21)的未了结的端部(20)向回编织进手工针织物品中。所述精饰针(10)是具有两个端部(12,14)的长针,所述两个端部在每个端部处逐渐变细成半尖状。针(10)具有延伸穿过针(10)的长度的单个针孔(16)。针孔(16)具有用于更易穿线和牢固地保持纱线(21)的倾斜边(18)。当精饰时,精饰针(10)能将纱线(21)的未了结的端部(20)编织进入针织物品中,当在相反的方向上编织时不用停止以转动针(10),并且不需要重穿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精饰针, 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细长的主体, 该细长的主体具 有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单个轴线,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每一个逐渐变细为 半尖状, 所述细长的主体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单个的、 细长的针孔, 所述针孔在第一端部和第 二端部之间沿着所述单个轴线延伸, 该针孔具有分别邻近细长的主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 部的前侧和后侧, 所述针孔基本上延伸细长主体的长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精饰针, 其中细长的针孔的前侧和后侧的每一个是大体上的 U 型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精饰针, 其中所述前侧具有在第一端部方向上延伸的倾斜 边, 细长的针孔的后侧具有在细长的主体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延伸的倾斜边。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精饰针, 其中细长的主体是关于横轴线对称的。
5: 一种使用精饰针精饰纺织品的方法, 所述精饰针是细长的并具有前侧、 后侧、 第一端 部、 相对的第二端部和针孔, 限定在其中的针孔在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基本上 延伸针的整个长度, 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 将纱线的短的端部穿插过针孔 ; 在第一端部的方向上将精饰针的第一端部穿过纺织品的后面上的多根线的下面 ; 将所述针拉出所述线的相反侧 ; 在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将精饰针的第二端部穿过纺织品的后面上的多根线的下面, 由此 纱线的端部移至针孔的后侧 ; 在第一端部的方向上将精饰针的第一端部穿过纺织品的后面上的多根线的下面, 由此 纱线的端部移至针孔的前侧 ; 将所述针拉出所述线的相反侧 ; 和 将纱线的端部固定在纺织品的后面上的线的下面。 2 102105630 A CN 102105633 说 明 精饰针 书 1/3 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针,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精饰工件时与纱线或其它类似材料共 同用于将纱线的端部向回编织进针织物品中的精饰针。 [0001] 背景技术 针织是从一维的纱线或线生产二维织物的一种技术。编织时, 线总是直的, 纵向 ( 经线 ) 或者横向 ( 纬线 ) 平行进行。相对而言, 针织织物中的纱线遵循弯曲的路径 ( 行 程 ), 对称地形成高于和低于纱线的平均路径的对称的环线。 该弯曲的环线能在不同的方向 上被轻易地展开, 这样的针织比编织织物具有更高的弹性 ; 依靠纱线和针织图案, 针织服装 能伸展百分之五百之多。为此, 针织最初发展用于必须是适应穿戴者动作的弹性或伸展的 服装, 例如短袜和针织品。 [0003] 对比而言, 编织服装主要沿着一个方向伸展 ( 偏移 ) 并且伸展量不大, 除非它们用 例如莱卡的伸展性的材料编制而成。针织服装通常比编织服装更合身, 因为它们的弹性允 许它们更紧密地符合人体曲线。相对而言, 弯曲度被引入仅具有缝合褶、 扩口、 结点和三角 形地带的大多数的编织服装中, 其中的接缝处进一步降低了编织织物的弹性。多余的弯曲 度可被引入没有接缝的针织服装中, 例如短袜的后跟处。褶和扩口的效果能通过短缝线或 增加或降低缝合数目来获得。编织中使用的线通常比针织中使用的纱线更精细, 这样使得 针织物比编织织物更大并且具有较少的褶皱。 [0004] 如果它们不是牢固的, 在它们的纱线被拉动时针织行程的环将被解开。这被称为 扯掉或松脱编织。为了固定缝线, 至少一个新的环穿过它。尽管新的缝线自身是不牢固的 (″活动的″ ), 但是它固定了悬挂下来的缝线。各个缝线从下一个悬挂下来的缝线的序列 被称作凸纹。为了固定针织物的初始缝线, 使用起针的方法。为了固定在凸纹内的最后的 缝线, 有人使用镶边的方法。 在针织期间, 从针织机情况下的单个钩子或者从织针或手工针 织的框中的一个中, 活动的缝线被机械地固定。 [0005] 针织工艺包括保持活动的缝线, 这样这些缝线不会掉落, 在它们被固定后释放缝 线并将新的纱线线圈穿过织物, 通常穿过活动的缝线。 在非常简单的情况下, 针织能不用工 具进行, 仅使用手指进行这些工作。 然而, 针织通常使用工具进行, 例如针织针、 针织机器或 刚性框架。 其它的附件用于准备针织的纱线, 测量和设计针织服装, 或使得针织更容易或更 舒适。 [0006] 针织项目必须″精饰″。精饰是将纱线的端部向回编织进项目的工序。如果不正 确执行, 纱线能松脱并导致针织物品散开, 或导致物品上薄弱的或不舒服的瑕疵, 其引起过 早地磨损。 [0007] 对于各个针织项目, 当进行精饰工件时必须在至少两个端部编织 ; 在起针边缘处 的多余的纱线和在边界外的边缘的多余纱线。更复杂或更大的项目, 例如毯子或多色的或 条纹毛衣, 可具有必须向回编织进工件中的多根纱线的端部。 [0008] 通常被编织者使用的用来将纱线的未了结端部向回编织进项目的工具是织补针 [0002]

说明书


和钩针。织补针类似于缝纫针除了它们更大并具有更大的针孔。织补针有效地工作以将纱 线的端部向回编织进项目中。当在端部编织时, 至少需要两个方向的变化以固定大部分种 类的纱线。然而, 当纱线变短时, 各个方向变化都需要重新穿针。这个程序很乏味, 尤其是 加工大量的纱线端部时。 通常使用钩针, 但是它们能钩住插入的缝线, 并且同样乏味地处理 大量的纱线端部。因此存在一种需求, 对于精饰针能用最少转动和再穿线快速有效地在大 量的纱线端编织。因此, 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精饰针。 发明内容

     该精饰针是一种缝合工具, 用来在精细针织工件或其它的手缝项目时将纱线或类 似的线材料的未了结的端部向回编织进手动针织工具。该精饰针是具有两个端部的长针, 所述端部在每个端部处逐渐变细成半尖端。所述针具有单个的延伸穿过针长度的长针孔。 该针孔具有用于更容易穿线和牢固保持纱线的倾斜边。 该精饰针在精饰时能将纱线的未了 结端部编织进入针织物品, 当在相反的方向编织时不用停下以重穿线或转动针。该针比传 统的针或钩对于更短的纱线更容易使用, 并且比传统的针能更快地精加工大的编织物品或 具有多种颜色的物品。
     该精饰针可用多种材料制成, 例如木头、 钢、 塑料或竹, 并且可制成多种尺寸以适 应不同类型和厚度的纱线。 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的特征将由于下述说明书和附图的进一步 说明而被容易地展示。附图说明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透视图 ;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分解图 ;
     图 3 是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侧视图 ;
     图 4A、 4B、 4C、 4D、 4E、 4F、 4G、 4H、 4I 和 4J 图解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方法的 序列视图。
     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中一致地表示相应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针,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精饰工件时, 具有用于将纱线或其它 线材料的未了结端部向回编织进编织物品或其它缝合工件中的单个的、 细长的针孔的精饰 针。
     图 1 是精饰针 10 的透视图, 精饰针逐渐变细到第一端部 12 和第二端部 14。第一 端部 12 和第二端部 14 的每一个具有半尖状或圆形的轮廓。该精饰针 10 具有形成在第一 端部 12 和第二端部 14 之间的单个针孔 16, 其基本上沿着精饰针 10 的整个长度延伸。如图 3 中最佳示出, 孔 16 关于精饰针 10 对称和在中心地定位, 并优选地具有基本上呈椭圆的轮 廓。可以理解的是, 端部 12、 14 的尖锐度 ( 或圆度 ) 可以变化, 这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求。 类似地, 前端和后端的整个轮廓或角度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可以变化。
     图 2 是精饰针 10 的分解图, 其显示了针孔 16 的斜边 18。虽然精饰针 10 类似于双 尖的针织针, 但是可以理解的是针 10 是手缝针, 并且不准备用作针织针。针 10 可用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 例如任何合适类型的金属、 塑料、 木材、 竹类等等。
     图 3 是精饰针 10 的侧视图, 其显示了基本上延伸精饰针 10 的长度的孔 16。可以 理解, 图 1-3 中图解的相对尺寸仅仅用于显示示例性的目的, 并且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 和需求来改变。例如, 针 10 的长度和其厚度 ( 或者孔 16 的中心高度 ) 之间的比率可在不 脱离本发明所声明的精神或范围下而变化。 类似地, 关于图 2, 针 10 的截面形状显示为基本 上的圆形。可以理解的是, 该形状可以变化, 这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要和需求。另外, 孔 16 的形状或结构可以变化, 其包括部分 18 的倾斜度, 以及相对于针 10 的长度的孔 16 的整个 长度。
     如上所述, 虽然针 10 的全部形状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 以改变,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 两个端部 12、 14 必须保留尖端, 从而允许针 10 穿过纤维材料在 任一方向插入, 这在下文将详细描述。类似地, 尽管孔 16 的结构和长度可以变化, 但是单个 孔 16 中间地延伸横穿针 10 的基本长度, 轮廓为使得针 10 无需破坏孔而可以平滑地穿插相 对厚的材料, 单个孔的结构是该精饰针 10 的重要的特征。
     图 4A-4J 图解了当精饰针织项目时使用精饰针 10 在未了结的纱线中编织的方法。 在图 4A 中, 以一块面向上的针织物 F 的后面开始, 一根纱线 21 的未了结的端部 20 被插入清 饰针 10 的孔 16 中。接下来, 在图 4B 中, 精饰针 10 在前端部 12 的方向上穿过织物块 F 的 线 22 底下。在图 4C 中, 精饰针 10 然后将纱 21 的未了结端部 20 拉出线 22 的相对侧。接 下来, 在图 4D 中, 不用转动针 10, 针 10 在针 10 的后端 14 方向上穿过不同套的线 23 的下 方。
     在图 4E 中, 随着精饰针 10 穿于线 23 底下, 未了结端部 20 在孔 16 内滑动至孔 16 的尾端 ( 临近针 10 的端部 12)。在图 4F 中, 精饰针 10 将未了结端部 20 从纤维 23 的底下 拉出。接下来, 在图 4G 中, 再一次地不用转动针 10, 精饰针 10 再一次在前端部 12 的方向上 穿于另一套线 25 的底下。在图 4H 中, 随着精饰针 10 穿于线 25 底下, 未了结端部 20 滑动 至孔 16 尾端 ( 临近后端部 14)。
     在图 4I 中, 精饰针 10 在该套线 25 的底下拉动纱线 21 的最后剩余长度。在图 4J 中, 随着精饰针 10 被从线 25 的底下拉出, 纱线 21 的未了结端部 20 在该针织项目的后侧面 上完全地编织进入线 25 中。
     可以理解的是, 针 10 并不仅仅局限于与针织产品共同使用。针 10 可与例如手工 的、 手工装配或手工修饰的纺织品联合使用, 其包括钩编的、 编织的或针织织物。 此外, 针 10 并不局限于附图中图解的实施例尺寸, 可以适当地定尺寸用于其它的织物和项目, 例如挂 毯、 十字绣项目、 针绣花边、 绒线刺绣或刺绣。
     可以理解,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还包括处于下述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 意的所有实施例。

精饰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饰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饰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饰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饰针.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0563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22CN102105630ACN102105630A21申请号200980128788122申请日2009051412/219,92620080730USD05B91/02200601D04B35/02200601D05B85/0020060171申请人安D泽勒尼地址美国马里兰州72发明人安D泽勒尼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代理人张敬强武也平54发明名称精饰针57摘要精饰针10是一种手缝工具,其用于在精加工针织工件时将纱线21的未了结的端部20向回编织进手工针织物品中。所述精饰针10是具有两个端部12,。

2、14的长针,所述两个端部在每个端部处逐渐变细成半尖状。针10具有延伸穿过针10的长度的单个针孔16。针孔16具有用于更易穿线和牢固地保持纱线21的倾斜边18。当精饰时,精饰针10能将纱线21的未了结的端部20编织进入针织物品中,当在相反的方向上编织时不用停止以转动针10,并且不需要重穿线。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12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09/00300620090514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14131EN20100204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1页CN1021。

3、05633A1/1页21一种精饰针,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细长的主体,该细长的主体具有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单个轴线,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每一个逐渐变细为半尖状,所述细长的主体具有限定在其中的单个的、细长的针孔,所述针孔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沿着所述单个轴线延伸,该针孔具有分别邻近细长的主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针孔基本上延伸细长主体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饰针,其中细长的针孔的前侧和后侧的每一个是大体上的U型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饰针,其中所述前侧具有在第一端部方向上延伸的倾斜边,细长的针孔的后侧具有在细长的主体的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延伸的倾。

4、斜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饰针,其中细长的主体是关于横轴线对称的。5一种使用精饰针精饰纺织品的方法,所述精饰针是细长的并具有前侧、后侧、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针孔,限定在其中的针孔在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基本上延伸针的整个长度,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纱线的短的端部穿插过针孔;在第一端部的方向上将精饰针的第一端部穿过纺织品的后面上的多根线的下面;将所述针拉出所述线的相反侧;在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将精饰针的第二端部穿过纺织品的后面上的多根线的下面,由此纱线的端部移至针孔的后侧;在第一端部的方向上将精饰针的第一端部穿过纺织品的后面上的多根线的下面,由此纱线的端部移至针孔的前侧;将所述针拉出。

5、所述线的相反侧;和将纱线的端部固定在纺织品的后面上的线的下面。权利要求书CN102105630ACN102105633A1/3页3精饰针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针,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精饰工件时与纱线或其它类似材料共同用于将纱线的端部向回编织进针织物品中的精饰针。背景技术0002针织是从一维的纱线或线生产二维织物的一种技术。编织时,线总是直的,纵向经线或者横向纬线平行进行。相对而言,针织织物中的纱线遵循弯曲的路径行程,对称地形成高于和低于纱线的平均路径的对称的环线。该弯曲的环线能在不同的方向上被轻易地展开,这样的针织比编织织物具有更高的弹性;依靠纱线和针织图案,针织服装能伸展百分之五百之。

6、多。为此,针织最初发展用于必须是适应穿戴者动作的弹性或伸展的服装,例如短袜和针织品。0003对比而言,编织服装主要沿着一个方向伸展偏移并且伸展量不大,除非它们用例如莱卡的伸展性的材料编制而成。针织服装通常比编织服装更合身,因为它们的弹性允许它们更紧密地符合人体曲线。相对而言,弯曲度被引入仅具有缝合褶、扩口、结点和三角形地带的大多数的编织服装中,其中的接缝处进一步降低了编织织物的弹性。多余的弯曲度可被引入没有接缝的针织服装中,例如短袜的后跟处。褶和扩口的效果能通过短缝线或增加或降低缝合数目来获得。编织中使用的线通常比针织中使用的纱线更精细,这样使得针织物比编织织物更大并且具有较少的褶皱。0004。

7、如果它们不是牢固的,在它们的纱线被拉动时针织行程的环将被解开。这被称为扯掉或松脱编织。为了固定缝线,至少一个新的环穿过它。尽管新的缝线自身是不牢固的活动的,但是它固定了悬挂下来的缝线。各个缝线从下一个悬挂下来的缝线的序列被称作凸纹。为了固定针织物的初始缝线,使用起针的方法。为了固定在凸纹内的最后的缝线,有人使用镶边的方法。在针织期间,从针织机情况下的单个钩子或者从织针或手工针织的框中的一个中,活动的缝线被机械地固定。0005针织工艺包括保持活动的缝线,这样这些缝线不会掉落,在它们被固定后释放缝线并将新的纱线线圈穿过织物,通常穿过活动的缝线。在非常简单的情况下,针织能不用工具进行,仅使用手指进行。

8、这些工作。然而,针织通常使用工具进行,例如针织针、针织机器或刚性框架。其它的附件用于准备针织的纱线,测量和设计针织服装,或使得针织更容易或更舒适。0006针织项目必须精饰。精饰是将纱线的端部向回编织进项目的工序。如果不正确执行,纱线能松脱并导致针织物品散开,或导致物品上薄弱的或不舒服的瑕疵,其引起过早地磨损。0007对于各个针织项目,当进行精饰工件时必须在至少两个端部编织;在起针边缘处的多余的纱线和在边界外的边缘的多余纱线。更复杂或更大的项目,例如毯子或多色的或条纹毛衣,可具有必须向回编织进工件中的多根纱线的端部。0008通常被编织者使用的用来将纱线的未了结端部向回编织进项目的工具是织补针说明。

9、书CN102105630ACN102105633A2/3页4和钩针。织补针类似于缝纫针除了它们更大并具有更大的针孔。织补针有效地工作以将纱线的端部向回编织进项目中。当在端部编织时,至少需要两个方向的变化以固定大部分种类的纱线。然而,当纱线变短时,各个方向变化都需要重新穿针。这个程序很乏味,尤其是加工大量的纱线端部时。通常使用钩针,但是它们能钩住插入的缝线,并且同样乏味地处理大量的纱线端部。因此存在一种需求,对于精饰针能用最少转动和再穿线快速有效地在大量的纱线端编织。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精饰针。发明内容0009该精饰针是一种缝合工具,用来在精细针织工件或其它的手缝项目时将纱线或类似的线材。

10、料的未了结的端部向回编织进手动针织工具。该精饰针是具有两个端部的长针,所述端部在每个端部处逐渐变细成半尖端。所述针具有单个的延伸穿过针长度的长针孔。该针孔具有用于更容易穿线和牢固保持纱线的倾斜边。该精饰针在精饰时能将纱线的未了结端部编织进入针织物品,当在相反的方向编织时不用停下以重穿线或转动针。该针比传统的针或钩对于更短的纱线更容易使用,并且比传统的针能更快地精加工大的编织物品或具有多种颜色的物品。0010该精饰针可用多种材料制成,例如木头、钢、塑料或竹,并且可制成多种尺寸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厚度的纱线。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的特征将由于下述说明书和附图的进一步说明而被容易地展示。附图说明0011图1。

11、是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透视图;0012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分解图;001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侧视图;0014图4A、4B、4C、4D、4E、4F、4G、4H、4I和4J图解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精饰针的方法的序列视图。0015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中一致地表示相应的特征。具体实施方式0016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针,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精饰工件时,具有用于将纱线或其它线材料的未了结端部向回编织进编织物品或其它缝合工件中的单个的、细长的针孔的精饰针。0017图1是精饰针10的透视图,精饰针逐渐变细到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的每一个具有半尖状或圆形的轮廓。该精饰针。

12、10具有形成在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4之间的单个针孔16,其基本上沿着精饰针10的整个长度延伸。如图3中最佳示出,孔16关于精饰针10对称和在中心地定位,并优选地具有基本上呈椭圆的轮廓。可以理解的是,端部12、14的尖锐度或圆度可以变化,这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求。类似地,前端和后端的整个轮廓或角度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可以变化。0018图2是精饰针10的分解图,其显示了针孔16的斜边18。虽然精饰针10类似于双尖的针织针,但是可以理解的是针10是手缝针,并且不准备用作针织针。针10可用任何合说明书CN102105630ACN102105633A3/3页5适的材料形成,例如任何合适类型的金属、塑料、木。

13、材、竹类等等。0019图3是精饰针10的侧视图,其显示了基本上延伸精饰针10的长度的孔16。可以理解,图13中图解的相对尺寸仅仅用于显示示例性的目的,并且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和需求来改变。例如,针10的长度和其厚度或者孔16的中心高度之间的比率可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声明的精神或范围下而变化。类似地,关于图2,针10的截面形状显示为基本上的圆形。可以理解的是,该形状可以变化,这取决于用户的具体需要和需求。另外,孔16的形状或结构可以变化,其包括部分18的倾斜度,以及相对于针10的长度的孔16的整个长度。0020如上所述,虽然针10的全部形状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改变,但是应当注意。

14、的是,两个端部12、14必须保留尖端,从而允许针10穿过纤维材料在任一方向插入,这在下文将详细描述。类似地,尽管孔16的结构和长度可以变化,但是单个孔16中间地延伸横穿针10的基本长度,轮廓为使得针10无需破坏孔而可以平滑地穿插相对厚的材料,单个孔的结构是该精饰针10的重要的特征。0021图4A4J图解了当精饰针织项目时使用精饰针10在未了结的纱线中编织的方法。在图4A中,以一块面向上的针织物F的后面开始,一根纱线21的未了结的端部20被插入清饰针10的孔16中。接下来,在图4B中,精饰针10在前端部12的方向上穿过织物块F的线22底下。在图4C中,精饰针10然后将纱21的未了结端部20拉出线。

15、22的相对侧。接下来,在图4D中,不用转动针10,针10在针10的后端14方向上穿过不同套的线23的下方。0022在图4E中,随着精饰针10穿于线23底下,未了结端部20在孔16内滑动至孔16的尾端临近针10的端部12。在图4F中,精饰针10将未了结端部20从纤维23的底下拉出。接下来,在图4G中,再一次地不用转动针10,精饰针10再一次在前端部12的方向上穿于另一套线25的底下。在图4H中,随着精饰针10穿于线25底下,未了结端部20滑动至孔16尾端临近后端部14。0023在图4I中,精饰针10在该套线25的底下拉动纱线21的最后剩余长度。在图4J中,随着精饰针10被从线25的底下拉出,纱线。

16、21的未了结端部20在该针织项目的后侧面上完全地编织进入线25中。0024可以理解的是,针10并不仅仅局限于与针织产品共同使用。针10可与例如手工的、手工装配或手工修饰的纺织品联合使用,其包括钩编的、编织的或针织织物。此外,针10并不局限于附图中图解的实施例尺寸,可以适当地定尺寸用于其它的织物和项目,例如挂毯、十字绣项目、针绣花边、绒线刺绣或刺绣。0025可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包括处于下述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意的所有实施例。说明书CN102105630ACN102105633A1/11页6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2/11页7图4A说明书附图CN。

17、102105630ACN102105633A3/11页8图4B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4/11页9图4C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5/11页10图4D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6/11页11图4E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7/11页12图4F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8/11页13图4G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9/11页14图4H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10/11页15图4I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CN102105633A11/11页16图4J说明书附图CN10210563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