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127834A43申请公布日20110720CN102127834ACN102127834A21申请号201110004396322申请日20110111201000351420100112JPD03D39/22200601D03J1/0620060171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地址日本爱知县刈谷市72发明人岩野义美酒井要介山本顺治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代理人姜云霞谭祐祥54发明名称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57摘要一种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包括布引导元件和绒头定向元件。用于生产织布的起绒织机具有起毛圈装置。织布被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
2、往复移动以通过起毛圈装置移动织口位置并通过起毛圈装置在织布中形成绒头。布引导元件可以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并向起绒织机的卷绕侧引导织布。绒头定向元件被用于将织布压在布引导元件上。绒头定向元件被安装在起绒织机上而不会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移动。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CN102127840A1/1页21一种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11,用于生产织布W的起绒织机具有起毛圈装置,织布W被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以通过起毛圈装置移动织口W1的位置,通过起毛圈装置在织布W中形成。
3、绒头,绒头定向设备11包括布引导元件1,24,能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并向起绒织机的卷绕侧引导织布W,其特征在于,绒头定向设备11包括用于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1,24上的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并且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被安装在起绒织机上而不会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具有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1,24上的接触表面20,30,33,接触表面20,30,33被沿着布引导元件1,24的移动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
4、接触表面20,30,33具有覆盖布引导元件1,24的整个纵向移动范围L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在接触表面20,30,33和布引导元件1,24之间形成有楔形空间21,22,27,28,并且织布W进入到楔形空间21,22,27,28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楔形空间21,22,27,28相对于接触表面20,30,33和布引导元件1,24被分别形成在织布W的上游侧和织布W的下游侧。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布引导元件1,24的表面和接触表面20,30,33中的任意一个表面被成形为具有弯曲表面,而另一个表面则。
5、被成形为具有平面表面。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通过压迫力将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压向布引导元件1,2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压迫力是通过板簧16或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自身的重量产生。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固定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从而以预定的间距与布引导元件1,24间隔开,以使得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通过织布W拉伸作用的反作用力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1,24上。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绒头定向设备11,其特征在于,绒头定向设备11具有圆柱形支撑元件13。
6、,圆柱形支撑元件13被设置为沿起绒织机编织宽度的方向延伸,通过螺栓15固定地安装至起绒织机的机架,并且在松动螺栓15时能沿圆柱形支撑元件13的周向旋转,而且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由圆柱形支撑元件13支撑。权利要求书CN102127834ACN102127840A1/5页3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用于通过改变织口位置来形成绒头。背景技术0002通过起绒织机在织布中形成的绒头被导向随机方向,并且具有这种绒头的织布被认为是低质量的织布。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绒头定向设备用于形成沿一个方向定向的绒头。0003公开号为6451680的。
7、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起绒织机,其中通过移动织口位置的起毛圈装置在织布中形成绒头。根据该公开文献,通过杆状的绒头定向元件将织物压弯以使绒头沿一个方向定向。由绒头定向元件压过的织布绒头被沿着与织布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铺设以通过织布的张力或者通过绒头定向元件的压迫力和织布的张力而沿一个方向定向。上述公开文献6451680给出了设置绒头定向元件的两个示例。在一个示例中,绒头定向元件被设置在用于向织机卷绕侧引导织布的十字导纱器和卷绕辊之间的织布路径内。在另一个示例中,绒头定向元件被设置在十字导纱器和织口之间的织布路径内。0004公开号为10273854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起绒织机,其中通过移动织。
8、布中织口的起毛圈装置来形成绒头。在该起绒织机中,绒头定向杆被设置在向起绒织机卷绕侧引导织布的布引导元件和织口之间的织布路径内,正如上述公开文献6451680的第二个示例中的情况一样。绒头定向杆由板簧支撑,并通过板簧的压迫力将织布压弯。由此,通过绒头定向杆的压迫力和织布的张力将织布绒头沿着与织布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铺设以使绒头沿一个方向定向。0005公开号为136878的日本已检索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其中通过移动打纬位置的起毛圈装置在织布中形成绒头。根据公开号为136878的上述公开文献的设备具有多股纱绳,例如棉纱绳,它们被以预定的间距倾斜地设置在沿压板纵向形成的半圆形凹口上。
9、。压板上的纱绳与被引导至卷绕辊的位于胸梁和具有织针的织布卷绕辊之间的织布相接触,并且通过压板的纱绳来倾斜地铺设织布的绒头。0006根据公开号为6451680和10273854的上述公开文献的绒头定向设备具有其中通过利用由织布弯曲形成的张力来铺设绒头的相同结构。但是,绒头定向设备会因为织布被弯曲而不能向绒头施加足够的压力。因此,绒头会在被铺设之前容易返回其初始状态。在沿反向驱动起绒织机以修复错纬或断纱时,通过绒头定向元件或杆弯曲的织布即被沿反向移动。结果,绒头就会容易翘起。另外,沿反向移动的织布会妨碍绒头定向元件或绒头定向杆,结果就是容易产生例如摩擦痕迹等缺陷。因此,根据公开号为6451680和。
10、10273854的上述公开文献公开的绒头定向设备,绒头就不能沿所需方向具有稳定性地被定向。0007当绒头定向元件如公开号为6451680和10273854的上述公开文献中的情况那样被设置在织口和十字导纱器或布引导元件之间的织布路径内时,尚未被充分铺设的绒头在织布围绕十字导纱器或布引导元件移动时可能会翘起。因此,在具有以随机方向定向的说明书CN102127834ACN102127840A2/5页4绒头的情况下,织布被卷起。当绒头定向元件被设置在十字导纱器和织布卷绕辊之间的编织路径内时,织布可能会在它具有基本上沿一个方向定向的绒头时被卷起。但是,被设置在十字导纱器和卷绕辊之间的绒头定向设备会妨碍织。
11、机的装配过程,从而使得更换织布卷绕辊时的工作效率降低。0008公开号为136878的上述公开文献中将倾斜地设置在压板上的纱绳与具有织针的织布卷绕辊上的织布相接触的绒头定向设备不会使织布弯曲。但是,根据该绒头定向设备,因为纱绳的柔性和压板在凹口空间内的可移位性,所以很难产生压向绒头的压力,织布可能就无法形成为具有沿一个方向定向的稳定绒头。公开号为136878的上述公开文献中公开的被设置在胸梁和织布卷绕辊之间的绒头定向设备在更换织布卷绕辊时的可加工性方面是不利的。0009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可操作用于具有稳定性地定向织布中的绒头的绒头定向设备。发明内容0010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
12、备包括布引导元件和绒头定向元件。用于生产织布的起绒织机具有起毛圈装置。织布被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来回移动以通过起毛圈装置移动织口位置并通过起毛圈装置在织布中形成绒头。布引导元件可以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来回移动并向起绒织机的卷绕侧引导织布。绒头定向元件被用于将织布压在布引导元件上。绒头定向元件被安装在起绒织机上而不会通过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移动。0011本发明的其他应用和优点将通过结合附图举例介绍本发明原理的以下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0012通过参考以下给出的优选实施例说明以及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起绒。
13、织机中绒头定向设备的侧视图,示出了紧纬期间的设备操作;图2是示出了图1中绒头定向设备在松纬期间操作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了图1中绒头定向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示出了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的侧视图,示出了紧纬期间的设备操作;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示出了绒头定向设备部分放大的侧视图;以及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示出了绒头定向设备部分放大的透视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以下将参照图1至3介绍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起绒织机的绒头定向设备。应注意图1中的左侧和右侧对应于起绒织机的前侧和后侧。参照图1,起绒织机包括绒头定向设备11。绒头定向设备11具。
14、有布引导元件1和固定地安装在轴3上的摇摆元说明书CN102127834ACN102127840A3/5页5件2。布引导元件1被成形为圆柱形并且被固定至摇摆元件2的顶端,而且通过起毛圈装置未示出被驱动用于在轴3上沿箭头A1所示的往复的来回方向摇摆。摇摆元件2具有从其伸出的凸起4并且具有插入通过凸起4中的孔的连接销5。连接销5使织口板7和边撑设备未示出一起通过连接件6沿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移动。由此,延伸在布引导元件1和织口W1之间的织布W就通过布引导元件1的摇摆动作而沿着箭头A2所示的前后方向往复地摇摆,以使织口W1的位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往复移动。0014图1示出了紧纬期间的起绒织机,此时布。
15、引导元件1被移动到其后方位置,而织口W1则与起绒织机中筘8的打纬位置重合。图2示出了松纬期间的起绒织机,此时布引导元件1被移动到其前方位置,而织口W1则以预定的距离与筘8的打纬位置间隔开。在起绒织机运行期间,松纬操作是在图2的状态中通过经纱Y的开口操作和引纬来进行,而紧纬操作是在图1的状态中通过经纱Y的开口操作和引纬来进行。具有通过紧纬形成的绒头的织布W由布引导元件1引向起绒织机的卷绕侧,然后围绕表面辊9和导纱辊10移动并缠绕在卷绕辊未示出上。0015托架12在布引导元件1上方的位置处被安装至起绒织机的机架未示出。沿起绒织机编织宽度方向延伸的圆柱形支撑元件13在其相对端通过穿透压板14的螺栓1。
16、5被固定地安装至托架12。具体地,支撑元件13具有在起绒织机的前侧和后侧穿透成形的狭长孔13A、13B,并且螺栓15穿过狭长孔13A、13B用于将支撑元件13固定至托架12。0016以下将参照图3介绍绒头定向设备11。多个板簧16沿编织宽度方向以预定的间距设置,每一个板簧都具有弯曲的形状。每一个板簧16都在其一端通过螺钉17被固定至支撑元件13并在其另一端通过螺钉19固定至沿编织宽度延伸的板状绒头定向元件18。绒头定向元件18被设置为通过板簧16的压迫力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被安装在起绒织机上而不会通过布引导元件1的起毛圈装置沿着起绒织机的前后方向移动。松动螺栓15,支撑元件。
17、13即可借助狭长孔13A、13B旋转。换句话说,支撑元件13可以在螺栓15松动时沿着圆柱形支撑元件13的周向旋转。通过图1中顺时针旋转支撑元件13,绒头定向元件18即被释放以脱离与布引导元件1的接合。由此,装配或维修操作(例如引入织布或连接经纱)即可以在改进的可加工性下来执行。0017具有接触表面20的绒头定向元件18被设置为使接触表面20在紧纬期间平行于在其接触点处与布引导元件1相切的直线以使得接触表面20被沿着摇摆元件2的摆动方向或布引导元件1的移动方向设置。接触表面20如图2中所示被成形为具有覆盖布引导元件1的整个纵向移动范围L的长度以稳定地压向布引导元件1。布引导元件1用于引导织布W的。
18、外周表面被成形为具有弯曲表面,而绒头定向元件18的接触表面20则被成形为具有平面表面,以使得在起绒织机正常旋转期间,在布引导元件1和相对于织布W的移动方向在其上游侧或者在织布W张紧侧的绒头定向元件18之间形成有楔形空间21。类似的楔形空间22也形成在织布W相对于其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或者起绒织机的卷绕侧。由此,楔形空间21、22即形成在织布W相对于布引导元件1和绒头定向元件18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这些空间21、22有助于织布W平滑地进入并离开布引导元件1和绒头定向元件18之间的定向区域。0018以下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来介绍起绒织机内的绒头定向设备的操作和有利效果。在起绒织机运行期间,布引导。
19、元件1通过起毛圈装置未示出沿起绒织机说明书CN102127834ACN102127840A4/5页6的纵向并且以预定的工作方式摆动。0019织布W根据编织操作而向前移动并且平滑地进入楔形空间21内。在楔形空间21内,织布W中的绒头通过绒头定向元件18的接触表面20被逐渐向后铺设。在接触表面20和布引导元件1之间的接触点处,织布W中的绒头由于被压向织布W的板簧16中的压迫力而受到强压力。而且,由于布引导元件1通过起毛圈装置而在图2中所示的上述纵向移动范围L上往复摆动,因此接触表面20上的绒头就会承受由滑动接触产生的作用力,而且同时受到由板簧16的压迫力产生的强压力。这样一来,由此铺设的绒头就像被。
20、熨烫一样被牢固地压平。0020由此接受绒头定向作用的织布W从空间22离开并稳定地缠绕在卷绕辊未示出上而不会允许绒头在经过表面辊9和导纱辊10时翘起。因此,安装了具有绒头定向元件18的绒头定向设备11的起绒织机就能够通过压向绒头的强压力以及由起毛圈装置施加的滑动接触力的联合作用而生产出其绒头沿一个方向牢固定向的织布W。0021如果在编织操作期间经纱Y发生错纬或断纱,那么就沿反向驱动起绒织机以进行修复。在沿反向移动起绒织机时,织布W被向后移动。由于绒头被牢固地敷设,因此织布W会平滑地进入楔形空间22内而不会允许绒头在绒头定向元件18的接触点处由于被接触表面20牵拉而翘起。因此,就不必担心例如可能会。
21、在沿反向驱动起绒织机时出现摩擦痕迹这样的缺陷。0022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的有利效果1绒头定向设备11能够通过强压力以及由起毛圈装置施加的滑动接触力的联合作用使绒头沿一个方向牢固定向。00232织布W在通过绒头定向元件18将织布W压向刚性的布引导元件1时不会弯曲,以使得绒头定向元件18能够直接向织布W施加板簧16的压迫力,由此提高压向绒头的压力。由于板簧16是可更换的,因此可以根据要编织的织布W的类型来选择具有所需压力大小的板簧。00243由于板簧16能够吸收振动,因此压向绒头的所需压力可以基本上被保持恒定而不会受到在起绒织机编织操作期间产生的振动的影响。00254由于绒头定向元件。
22、18的接触表面20被沿着布引导元件1的移动方向设置,因此不用担心绒头定向元件18的接触表面20会与通过起毛圈装置摇动的布引导元件1相撞以及损坏织布W或阻挡起毛圈装置。0026以下将参照图4介绍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第二优选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修改了布引导元件1和绒头定向元件18。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类似部件相对应的那些部件或元件,并且其说明均被省略。002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圆柱形支撑元件23被固定至摇摆元件2的上端,并且沿布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束状布引导元件24被固定至支撑元件23。布引导元件24具有扁平的压力承受表面25作为布引导表面。圆柱形。
23、的绒头定向元件26通过螺钉19被固定至绒头定向设备11的板簧16。绒头定向元件26被设置为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24的压力承受表面25上。由此,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在布引导元件24和绒头定向元件26之间形成了楔形空间27和楔形空间28,并且织布W进入楔形空间27内并从楔形空间28离开。说明书CN102127834ACN102127840A5/5页70028在图4中,紧纬期间的布引导元件24和松纬期间的布引导元件24分别用实线表示和用虚线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由绒头定向元件26向绒头施加的强压力以及由布引导元件24的起毛圈装置产生的滑动接触力被加至织布W。由此,根据本发明的。
24、第二优选实施例,即可获得强压力和滑动接触力的联合作用,从而即可编织其绒头被沿着一个方向牢固定向的织布W。因此,即可获得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的有利效果。0029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例,而是可以如下示例的被修改为各种不同的可选实施例。00305参照图5A,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示出了绒头定向设备,通过螺钉19固定至板簧16的绒头定向元件29被形成为具有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相同的板状,但是接触表面30则相对于具有弧形表面31的织布W的移动方向被形成在其上游侧。设置弧形表面31允许织布W平滑地移动经过绒头定向元件29和布引导元件1之间的压接点。00316参照图5B,根据本。
25、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示出了绒头定向设备,通过螺钉19固定至板簧16的绒头定向元件32被形成为具有板状,并且绒头定向元件32的接触表面33相对于具有弧形表面34和35的织布W的移动方向被分别形成在其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绒头定向元件32的弧形表面35在沿反向驱动起绒织机时允许织布W平滑地进入到绒头定向元件32和布引导元件1之间。由此,即可避免损坏反向移动的织布W。00327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并不局限于在其中由板簧16来提供压迫力的结构,而绒头定向元件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压迫力是由其自身重量来提供。00338将板状的绒头定向元件形成为具有例如图5A中示出的弧形表面31或者。
26、具有例如图5B中示出的弧形表面34、35,布引导元件1可具有用于引导织布W的平面引导表面,例如图4中示出的布引导元件24。00349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并不局限于在其中绒头定向元件通过板簧16或其自身重量的压迫力压向布引导元件1或24的设置方式,而是可以如下所述地形成。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可以被设置为无需施加压迫力或固定即可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1、24上从而以比织布W的厚度更窄的预定间距与布引导元件1、24间隔开,以致使得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通过织布W拉伸作用的反作用力将织布W压在布引导元件1、24上。003510布引导元件1、24并不局限于像优选实。
27、施例中那样在其中往复摆动的设置方式,而是可以被设置为线性地往复移动。003611根据本发明,其中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的接触表面20、30被沿着布引导元件1、24的移动方向设置的结构包括了以下的结构。在布引导元件1、24往复摆动时,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并不局限于其中接触表面平行于与接触点相切的直线的结构,而是可以设置为垂直于接触点的切向。在布引导元件1、24线性地往复移动时,绒头定向元件18、26、29、32可以被设置为平行于或者垂直于布引导元件1、24的线性移动方向。说明书CN102127834ACN102127840A1/6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127834ACN102127840A2/6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127834ACN102127840A3/6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127834ACN102127840A4/6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127834ACN102127840A5/6页12图5A说明书附图CN102127834ACN102127840A6/6页13图5B说明书附图CN1021278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