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图案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图案的方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9475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9475ACN102089475A21申请号200980126667322申请日20090707102008040226520080707DE102009001608220090317DED21F11/0020060171申请人福伊特专利公司地址德国海登海姆72发明人约翰杰弗里大卫斯图尔特庞顿斯蒂芬道格拉斯安德鲁阿勒姆安东尼莫顿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车文樊卫民54发明名称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图案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具有纵向和垂直于该纵向地延伸的横向的无尽带上产。
2、生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地形式图案的方法,其中,聚合物材料以丝网印刷方法借助于圆柱形的旋转丝网被施加在无尽带的待印刷的外周侧上,其中,旋转丝网在产生图案时绕其纵轴线多次转动地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滚动,由此,图案在至少一个至少一次在外周侧上不间断绕转的轨迹中被如此地施加在外周侧上,即,每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其中,旋转丝网在滚动时在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每次轨迹绕转期间绕其纵轴线转N周,并且N是正整数。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10107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9/05856020090707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0/003937D。
3、E20100114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2页附图7页CN102089479A1/2页21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地形式图案的方法,所述无尽带具有纵向和与纵向垂直地延伸的横向,在所述方法中,应用旋转丝网,所述旋转丝网的圆柱形的壳面具有对所述地形式图案加以确定的穿孔图案,在所述壳面的周向上观察,所述穿孔图案由一个穿孔图案部段或由多个彼此相继的彼此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形成,并且为了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产生图案,将液态或糊状态的聚合物材料挤压穿过所述旋转丝网的所述壳面的穿孔,而旋转丝网绕所述旋转丝网的纵轴线多次转动地、在至少一个。
4、至少一次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不间断绕转的轨迹中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滚动,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所述旋转丝网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每个轨迹绕转段的是各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并且所述旋转丝网在滚动时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每次轨迹绕转期间,绕所述旋转丝网的纵轴线转N/M周,其中,N以及M分别是正整数,并且其中,M表示在所述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周向上彼此相继地布置的穿孔图案部段的数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其布置的所述共同的直线在所述无尽带的横向上分。
5、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其布置的所述共同的直线与所述无尽带的横向围成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网仅在所述无尽带的宽度的一部分上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转丝网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时,所述旋转丝网的纵轴线垂直于所述无尽带的纵向地取向。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网在不间断的呈螺旋形的轨迹中,尤其是在所述无尽带的整个宽度上,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并且所述旋转丝网当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时在所述无尽带的横向上以如下方式被推移。
6、,即,呈螺旋形的所述轨迹的相邻的轨迹绕转段合成所述地形式图案。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网在多个并排地布置的轨迹中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滚动,其中,每个轨迹在待印刷的所述外周侧上仅进行一次轨迹绕转,并且所述旋转丝网在对两个并排地布置的轨迹的施加过程之间在所述无尽带的宽度方向上尤其是以轨迹宽度被推移。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转丝网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时,所述旋转丝网的纵轴线以相对于所述无尽带的横向大于0的角度来取向。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网在不间断的呈螺旋形的轨迹中,尤其是在所述无尽带的整个待涂层的宽。
7、度上,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并且所述旋转丝网当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时在所述无尽带的横向上以如下方式被推移,即,呈螺旋形的所述轨迹的相邻的轨迹绕转段合成所述地形式图案。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网的壳面当在所述外周侧上滚动时以某一圆周速度转动,而所述无尽带以平行于所述无尽带的纵向定向的传输速度绕至少两个彼此相距的并且彼此平行取向的辊绕转,其中,所述圆周速度和所述传输速度彼此以如下方式来协调,即,所述旋转丝网当在所述无尽带的外周侧上做每次绕权利要求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2/2页3转时绕所述旋转丝网的转动轴线转N/M周,并且N和M分别是正整。
8、数。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在顾及到由轨迹绕转段的长度与圆柱形的所述旋转丝网的壳面的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之一的长度形成的商的情况下来进行。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是如下方式的,即,在由轨迹绕转段的长度与圆柱形的所述旋转丝网的壳面的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之一的长度形成的商不是正整数时,所述圆周速度和所述传输速度不相等。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丝网布置在如下的部位上,在所述部位上所述无尽带没有绕辊引导。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丝。
9、网的纵向延伸上观察,所述旋转丝网的对所述地形式图案加以确定的穿孔图案由一端侧的端部和另一端侧的端部来界定,其中,所述穿孔图案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是所述穿孔图案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延续。权利要求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1/12页4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图案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地形式图案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尤其是为了制造棉纸而使用带有装饰性的地形式图案的丝网筛网。由此生产出如下的棉纸,丝网的地形式图案被压印到棉纸中。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不同的可行性方案,即,将地形式图案施加到无尽带上。因此例如可以考虑如下所述,即,。
10、借助于丝网印刷方法筛网印花方法或借助于挤出喷嘴来施加地形式图案。0004当前的造纸机布网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经常具有10米或更大的宽度。与之相反,印刷丝网一般最大为一米宽。因此,在丝网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丝网一般仅在无尽带的宽度的一部分之上延伸,因此,在已知的布网的情况下,地形式图案一般由多个并排地布置的呈幅材状的图案部段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在于,并排布置的图案部段的单元经常相对彼此具有强烈错位。各个图案部段的图案单元的这种错位有损于在这样的造纸机布网上制造的棉纸的视觉印象。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地形式图案。
11、的方法,其中,并排地布置的图案部段的图案单元彼此间几乎不具有错位或者干脆不具有错位。0006该任务通过下面的用于在无尽带上产生由聚合物材料构成的图案部段的方法来解决0007提供一种带有待印刷的外周侧的无尽带。该无尽带具有纵向和与该纵向垂直地延伸的横向。0008在该方法中,使用旋转丝网圆网,旋转丝网的圆柱形的壳面具有对地形式图案加以确定的穿孔图案。在壳面的周向上观察,该穿孔图案由一个穿孔图案部段或由多个彼此相继地彼此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形成。0009为了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产生地形式图案,液态或糊状态的聚合物材料被挤压穿过旋转丝网壳面的穿孔,而旋转丝网绕其纵轴线多次转动地、以其壳面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
12、在至少一个至少一次地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不间断绕转的轨迹中滚动。在此,绕转的轨迹具有一个或多个轨迹绕转段,其中,每个轨迹绕转段具有一始端和一末端。001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适用于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每个轨迹绕转段的是各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并且旋转丝网在滚动时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每次轨迹绕转期间绕其纵轴线转N/M周,其中,N以及M分别为正整数,并且其中,M表示在旋转丝网壳面的周向上彼此相继地布置的穿孔图案部段的数目。0011在此,正整数的数量相应于在数学意义上的数集1、2、3、4、。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2/12页50012通过根据本。
13、发明的解决方案实现的是,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每次轨迹绕转期间绕其纵轴线转N/M周,其中,M表示在旋转丝网壳面的周向上彼此相继地布置的穿孔图案部段的数目。0013因为当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滚动时每次,如果旋转丝网壳面的穿孔图案部段完全在无尽带上滚动的话,地形式图案的部段另外被称为“地形式图案部段”便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形成,所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实现的是,在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每个完成的轨迹绕转中,产生彼此相继布置的并且彼此相同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的整数倍。0014以如下方式,即对于各所观察的轨迹绕转段而言,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实现的是,在每次轨迹绕。
14、转之后,在轨迹绕转中最后构成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的末端在轨迹绕转的方向上观察,无错位地连接到在该轨迹绕转中最先形成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的始端处。在此,“无错位”这一概念应被理解为,在轨迹绕转的方向上观察,轨迹绕转的最后形成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的末端无相距地连接到在该轨迹绕转中最先形成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的始端处,或者说在该所观察的轨迹绕转中,最后形成的地形式图案部段连接到在该轨迹绕转中最先构成的地形式图案部段上,而没有将它们叠合。0015因此,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行的是,将地形式图案在形成图案的图案单元不发生错位的情况下施加在无尽带上。0016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001。
15、7可以考虑的是,对于不同的轨迹绕转段而言,对各始端和末端加以确定的直线中的至少两个彼此错开,尤其是彼此平行地错开。这例如具体地可意味着,对于第一轨迹绕转段而言,第一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第一直线布置,其中,对于第二轨迹绕转段而言,第二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第二直线布置,并且其中,第一直线例如平行地相对于第二直线错开地分布。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考虑的是,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0019可以考虑的是,无尽带借助于扣钉缝合被无尽地制造。无尽带可以平整地或无尽地织造。如果无尽带例如平坦地织造的话,则无尽带例如可以通过所织造的缝合连接而得到无尽地。
16、制造。0020优选地,带有地形式图案的无尽带用作为造纸机布网,尤其用在棉纸的制造中。此外,对无尽带,尤其是用于造纸机、造纸板机或造棉纸机的布网提出保护,所述无尽带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制造。0021在这里,设有地形式图案的无尽带尤其可以用作DSP丝网或用作TAD丝网。在这种情况下,地形式图案优选地是装饰性的图案,借助于该图案在纤维材料幅材尤其是棉纸幅材的制造和/或处理中,产生在纤维材料幅材中的装饰性的图案。因此,待印刷的外周侧可以是无尽带的纸侧。0022如果通过地形式图案应在无尽带的机器侧上提供磨去体积VERSCHLEIVOLUMEN,则待印刷的外周侧同样可以是无尽带的机器侧。0023优选地,。
17、旋转丝网构造成圆柱体,尤其是构造成直线式的圆柱体,并且在其长度上优选地仅在无尽带的宽度的一部分上延伸。旋转丝网的长度例如可在02与3米之间,尤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3/12页6其是在03与1米之间,例如为05米。0024依赖于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如何滚动,可考虑如下不同的可行性方案,即,每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能如何布置。0025第一种可行性方案作如下设置,即,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其布置的共同的直线在无尽带的横向上分布。在该情况中,那么在无尽带的纵向上观察,每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总是布置在相同的位置上。0026这例如可由此以如下方式来实现,即。
18、,旋转丝网的纵轴线在旋转丝网在外周侧上滚动时垂直于无尽带的纵向来取向。0027此外,尤其可行的是,旋转丝网在不间断的呈螺旋状的轨迹中,尤其在无尽带的整个待印刷的宽度之上,在外周侧上滚动,并且旋转丝网在外周侧上的滚动时如此地在无尽带的横向上被推移,即,呈螺旋状的轨迹的相邻的轨迹绕转段合成地形式图案。0028因此,呈螺旋状的轨迹在该情况中由此以如下方式来制造,方法是在产生图案时,在旋转丝网绕其垂直于无尽带的纵向取向的纵轴线转动时,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横向上被推移。在这种情况下,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横向上的运动就在没有在无尽带横向上指向的转动分量的情况下进行。0029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可行的是,所有轨迹。
19、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布置在共同的、在无尽带横向上延伸的直线上,其中,对于每个轨迹绕转段来观察,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彼此以轨迹宽度错开。003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可以考虑的是,旋转丝网在多个并排布置的轨迹中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滚动,其中,每个轨迹在待印刷的外周侧上仅进行一次轨迹绕转,并且旋转丝网在对两个并排地布置的轨迹的施加过程之间,在无尽带的宽度方向上尤其是被以轨迹宽度加以推移。0031同样地在该情况中,旋转丝网绕其垂直于无尽带纵向定向的纵轴线转动,其中,在该情况中,仅当旋转丝网已产生闭合的轨迹,并且必须被送至用于产生相邻的轨迹的位置中时,才进行在横向上的运动。0032在本发明的该设计。
20、方案中,可以考虑的是,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着共同的直线布置,其中,对于每个轨迹绕转段来观察,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在无尽带的横向上彼此不错开。对此另选地,可以考虑的是,对于不同的轨迹绕转段而言,对各始端和末端加以确定的并且尤其在无尽带的横向上延伸的直线中的至少两个彼此平行地错开地延伸,其中,对于每个轨迹绕转段来观察,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在无尽带的横向上不彼此错开。0033另一可行性方案作如下设置,即,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沿其布置的共同的直线与无尽带的横向围成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在该情况中,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布置在共同的斜向于无尽带的横向延伸的直线上。0034同样地,。
21、在该情况中可行的是,旋转丝网在不间断的呈螺旋状的轨迹中,尤其是在无尽带的整个待印刷的宽度上,在外周侧上滚动,并且旋转丝网当在外周侧上滚动时以如下方式在无尽带的横向上被推移,即,呈螺旋状的轨迹的相邻的轨迹绕转段合成地形式图案。0035这例如能以如下方式来实现,即,旋转丝网的纵轴线当旋转丝网在外周侧上的滚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4/12页7动时,非平行地、而是斜向于无尽带横向地取向。这意味着,旋转丝网当在外周侧上的滚动时绕其斜向于无尽带横向定向的纵轴线转动。0036在该情况中,那么所有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布置在共同的直线上,其中,对于每个轨迹绕转段来观察,相应地轨迹。
22、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彼此以轨迹宽度错开。在这种情况下,共同的直线与无尽带的横向围成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0037在上述设计方案中,彼此相邻的轨迹绕转段优选地彼此邻接地布置。这引起如下,即,相邻轨迹绕转段合成地形式图案。003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设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圆柱形的旋转丝网的壳面当在外周侧上滚动时以某一圆周速度运动,并且无尽带以平行于其纵向定向的传输速度绕至少两个彼此相距的并且彼此平行取向的辊绕转。在此,圆周速度和传输速度如此地彼此协调,即,旋转丝网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每次绕转时绕其纵轴线转N/M周,并且N和M分别为正整数。0039在这种情况下,在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优选地。
23、在顾及到由轨迹绕转段的长度与圆柱形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彼此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中之一的长度形成的商的情况下来进行。0040如果旋转丝网在此在呈螺旋形的轨迹中产生地形式图案,则例如可区分下面两种情况0041A旋转丝网的纵轴线垂直于无尽带纵向地取向0042在该情况中,在无尽带的纵向上观察,每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布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在该情况中,旋转丝网壳面的圆周速度与无尽带的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在顾及到由无尽带的周长与穿孔图案部段在圆柱形旋转丝网壳面的周向上的长度的商的情况下来进行。0043如果旋转丝网在多个并排地布置的各自闭合的轨迹中产生地形式图案的话,则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在一并考虑到无尽带。
24、的周长和穿孔图案部段在圆柱形的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周向上观察的长度的情况下来进行。0044B旋转丝网的纵轴线不垂直于无尽带的纵向地取向0045在该情况中,在无尽带的纵向上观察,每个轨迹绕转段的始端和末端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依赖于旋转丝网在带子的横向上观察位于哪个位置上。在该情况中,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在一并考虑到无尽带的周长、旋转丝网的纵轴线与无尽带的纵向彼此围成的角度以及穿孔图案部段在圆柱形的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周向上的长度的情况下来进行。0046优选地,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是这样的,即,在由轨迹绕转段的长度与穿孔图案部段在圆柱形的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周向上的长度形成的商不等于正。
25、整数时,圆周速度和传输速度不相等。在该情况中,通过在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差值和由此引起的相对运动在将聚合物材料由旋转丝网传递至无尽带的时刻实现的是,旋转丝网在滚动时当在无尽带外周侧上的每次轨迹绕转期间,绕其纵轴线转N/M周,其中N、M分别是正整数。0047具体地,这可意味着,在商具有小于5的小数位的数的情况下,圆周速度被调到小于传输速度。此外,这可以意味着,在商具有大于5的小数位的数的情况下,圆周速度被调到大于传输速度。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5/12页80048优选地,旋转丝网布置在如下的位置上,在该位置上,无尽带不绕辊被引导。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设。
26、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旋转丝网与相对辊一起构成缝隙,无尽带为了施加聚合物材料被引导穿过该缝隙。0049尤其是为了保证在图案单元彼此无错位的情况下,使得在无尽带的横向上并排地布置的轨迹绕转段在侧向上连接,有意义的是,旋转丝网的对地形式图案加以确定的穿孔图案在旋转丝网的纵向延伸上观察通过一端侧的端部和另一端侧的端部来界定时,其中,穿孔图案的该一端侧的端部表现为穿孔图案的该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延续。该方案同样可以是本发明的不依赖于权利要求1方案的另外的方案,并且因此无须强制地与权利要求1的方案相联系。0050如已示出的那样,无尽带可绕两个彼此相距的、尤其彼此平行地布置的辊以某一传输速度绕转。此外,可行的。
27、是,辊与旋转丝网一起被支承在一机架上,其中,旋转丝网和辊在机架的机器方向上观察,彼此位置固定地布置。此外,可行的是,旋转丝网在产生图案时相对于辊在机架的机器横向上运动。在产生图案时,旋转丝网可连续地或步进地在机架的机器横向上运动。0051在两个无尽带绕其绕转的相距的辊之间优选布置有滚轮,无尽带在两个辊之间的至少一个行程段上支撑在所述滚轮上。0052尤其是,无尽带在辊之间的两个行程段上,也就是说在上部的行程段和下部的行程段上,支撑在滚轮上。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面部的行程段上的无尽带以其与待印刷的外周侧相对置的外周侧与滚轮发生接触。此外,在下部的行程上的无尽带以其经印刷的外周侧与滚轮相接触。0053。
28、因为滚轮均可绕其纵轴线转动地得到支承,所以地形式图案在下部的行程段上受到保护。0054优选地,在进行圆周速度与传输速度之间的协调之前,对无尽带的周长进行测量。005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设计方案可作如下设置,即,无尽带在其绕辊绕转期间,经受热处理。0056此外,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无尽带在其绕辊绕转期间,在其纵向上处在拉应力下。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无尽带在热处理期间处在拉应力下,其中,与在之前对无尽带进行热固定时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温度相比,在热处理时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的温度较小。0057在上下文中,典型的数值例如是在热处理时的最大温度约为160,在最大拉应力方面约为1KN。
29、/M,与之相对地,在热固定时,最大温度约为180,以及最大拉应力为152KN/M。上面提到的数值尤其是在构造成螺旋连结织物的无尽带的情况下是有利的。0058根据另一设计方案,在热固定中,在无尽带已被以最大拉应力在其纵向上牵拉之后,无尽带被以小于最大拉应力的拉应力牵拉。在这种情况下,较小的拉应力尤其是在螺旋连结织物的情况下,可以处在0510KN/M的范围内。0059如果例如使用构造为织物的无尽带,则热处理时的最大拉应力可提高到直至7KN/M。因此,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无尽带在用于使所施加的聚合物材料硬化的热处理中处在0570KN/M范围内的拉应力下。0060为了可将无尽带在。
30、其在拉应力下绕辊绕转期间,保持在恒定的宽度上,本发明的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6/12页9一种优选的改进方案作如下设置,即,在无尽带纵向上处在拉应力下的无尽带利用合适的机构在其横向上被保持在预先确定的宽度或预先确定的宽度范围上。无尽带在其横向上的保持尤其是在构造成织物的带纱线折弯部的无尽带中是有意义的。0061优选地,液态或糊状态的聚合物材料借助于旋转丝网被施加到无尽带上,并且之后为了其固化而经受热活化处理和/或化学的活化处理。0062该聚合物材料优选地是有机硅或聚氨酯。0063聚合物材料在施加到无尽带上时优选具有在2000080000CPS厘泊范围内的粘度,尤其。
31、优选地在5000060000CPS的范围内的粘度。0064被施加到无尽带上的聚合物材料例如为了使其固化可被热活化和/或被化学活化。0065在无尽带绕两个辊绕转时,无尽带优选地为了对聚合物材料进行热活化和/或化学活化而被引导经过辐射源。0066在上下文中,提及如下所述,即,液态或糊状的有机硅可通过热处理,例如借助IR红外线辐射来固化。此外,液态或糊状的聚氨酯通过化学活化,例如借助于UV紫外线辐射来固化。0067优选的是,该辐射源在这种情况下指向无尽带的待印刷的或者至少部分已印刷的外周侧。附加地,可设置有如下的平面式相对元件,该相对元件与辐射源如此相对而置地布置,即,无尽带被引导穿过由辐射源和相对。
32、元件界定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自带子的待印刷的外周侧远离指向的外周侧指向相对元件,也就是说,无尽带在辐射源与平面式相对元件之间引导穿过。该方法在实践中尤其在构造成螺旋连结织物的无尽带的情况下证明是可行的。0068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元件可以使得由辐射源发出的热量在该空间中被挡住,并且均匀地分布,和/或由辐射源发出的辐射被朝向无尽带的方向反射。0069相对元件例如可由如下材料构成,该材料对辐射的反射多于吸收。平面式相对元件例如可构造成纺织的或非纺织的平面成型件。例如织物用作为纺织的平面成型件。例如薄膜或薄板用作为非纺织的平面成型件。相对元件例如在其指向无端带的侧上可以是白的。0070为了在无尽带的。
33、宽度上达到统一的纵向延伸,特别有意义的是,无尽带在其整个宽度上均匀地经受辐射。这在无尽带通过辐射得到加热时是特别具有意义的。0071为了达到对无端带周长的精确的表达,尤其有意义的是,无尽带在测量其周长之前经受热处理,其中,周长被调整为恒定的值之后,测量无尽带的周长。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在地形式图案被施加到无尽带上之前,对周长加以测量。这在无尽带为了固化聚合物材料而经受热处理时,是特别有意义的。0072典型地,无尽带的周长大于10米,尤其是大于30米。此外,圆柱形的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周长典型地小于1米。0073无尽带优选地是织物或螺旋连结织物SPIRALSIEB英语中被称为“SPIRALLINKF。
34、ABRIC”。优选地,无尽带由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PS聚苯硫醚、PCT高性能聚酯树脂、PCTA环己烷二甲酸与对苯二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来制造。0074为了改进对聚合物材料施加的监控并且由此接下来降低图案单元在无尽带的横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7/12页10向上的错位,本发明的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在产生图案期间,在平行于无尽带横向的方向上,相对于固定的参考位置,对无尽带的位置加以测量,其中,在无尽带的位置平行于其横向的变化时,旋转丝网的位置平行于无尽带的横向发生改变。0075如果辊和旋转丝网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布置在共同的机架上,则尤其是可作。
35、如下设置,即,在产生图案期间,在机器横向上无尽带相对于机架的位置得到测量,其中,在无尽带的位置相对于预设位置变化时,旋转丝网的位置在机架的机器横向上或者在无尽带的横向上被改变。换而言之这意味着,在无尽带的位置相对于预设位置被发现变化时,为了对无尽带的位置变化加以补偿,旋转丝网的位置得到相应地修正。0076优选的是,旋转丝网的位置的变化的数值和方向相应于如下的数值和方向,与无尽带的位置在机架的机器横向上或者在无尽带的横向上已以该数值和方向变化。0077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设计方案作如下设置,即,无尽带的位置结合其纵向边之一的位置来确定。0078为了确定无尽带的位置,例如可使用光障,利用该光障测量无。
36、尽带的纵向边之一的位置。附图说明0079下面,借助示意的非按比例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释。其中0080图1以侧视图示出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方法的装置,0081图2以俯视图示出图1的装置,0082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方案,0083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方案,0084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方案,0085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四方案,0086图7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0087图1以侧视图形式示出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1。图2以俯视图示出图1的装置1。0088带有待印刷的外周侧3的构造成螺旋连结织物的无尽带2绕两个彼此相距的并且彼此平行地取向的。
37、辊4、5引导。该无尽带具有纵向MD和相对于该纵向MD垂直地延伸的横向CMD。0089装置1包括可绕旋转丝网6的纵轴线8转动的穿孔的圆柱形旋转丝网6,利用该旋转丝网6能以丝网印刷方法筛网印花方法将聚合物材料9施加到无尽带2的待印刷的外周侧3上,由此,在外周侧3上构成地形式图案。0090在施加过程中,聚合物材料9是液态或糊状态的,并且可以具有在2000080000CPS范围内的粘度,尤其优选地在5000060000CPS范围内的粘度。0091附加于旋转丝网6地,设置有相对辊7,相对辊7与旋转丝网6一起形成缝隙,无尽带2为了施加聚合物材料9而被引导穿过该缝隙。0092在这里,旋转丝网6布置在如下的位。
38、置上,在该位置上,无尽带2未绕两个辊4、5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8/12页11之一引导。0093装置1在两个无尽带2绕其绕转的相距的辊4、5之间具有滚轮10、11,无尽带2在两个辊4、5之间的两个行程段上,也就是在上部的行程段12上和在下部的行程段13上,被支撑在滚轮10、11上。0094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部的行程段12上的无尽带2以其与待印刷的外周侧3相对而置的外周侧14与滚轮10相接触。此外,在下部的行程段13上的无尽带2以其至少部分以印刷的外周侧3与滚轮11相接触。滚轮10、11可绕其纵轴线转动。0095无尽带2在其绕辊4、5绕转期间,经受热处理。通过热处。
39、理,被施加到无尽带2上的聚合物材料9被热活化,由此聚合物材料9固化,在这种情况下,聚合物材料9是有机硅。0096为了热处理,无尽带2在其绕两个辊4、5的绕转时,被引导经过辐射源17,该辐射源17在这里产生IR辐射,并且朝向外周侧3的方向发出辐射。0097附加地,设置有平面式相对元件15,该相对元件15与辐射源17以如下方式相对而置地布置,即,无尽带2被引导穿过由辐射源17和相对元件15界定的空间16。在这种情况下,自带子2的待印刷的外周侧3远离指向的外周侧14指向构造成白色丝网的相对元件15。也就是说,无尽带2在辐射源17与丝网15之间引导穿过。0098相对元件15在这里使得由辐射源17产生的。
40、热量的至少一部分在空间16中被挡住,并且被均匀地分布,和/或由辐射源17发出的辐射的至少一部分被朝向无尽带2的方向反射。0099为了达到无尽带2在其宽度上统一的纵向延伸,尤其有意义的是,无尽带2在其整个宽度上均匀地经受辐射。这当无尽带通过辐射来加热时是尤其具有意义的。0100在产生图案时,旋转丝网6绕其纵轴线8多次转动地在无尽带2的外周侧3上滚动,由此,在外周侧3上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在至少一个至少一次在外周侧3上不间断绕转的轨迹B中被如此施加,即,每个轨迹绕转段BU的始端A和末端E沿着共同的直线18来布置参见图35。0101在这种情况下,旋转丝网6连续地或者步进地在无尽带的横向CMD上运动。01。
41、02此外,装置1具有光障19,借助于该光障19,在产生图案期间,无尽带2相对于固定的参考位置的位置在平行于无尽带2的横向CMD的方向上得到测量。参考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在未示出的机器机架的机器横向上的某一位置来确定,辊4、5和旋转丝网6的保持件被支撑在该位置上。不仅光障19还有移动单元与控制装置20相连接,利用该移动单元,旋转丝网能在机架的机器横向上或者在无尽带2的横向上注意机架的机器横向和无尽带的横向在此重合移动。该控制装置使得在无尽带2的位置平行于其横向CMD的变化时,旋转丝网6的位置平行于无尽带2的横向改变,其中,在这里旋转丝网6的位置在CMD上的变化的数值和方向相应于无尽带2的位置在无尽带。
42、的横向CMD上变化的数值和方向。0103如由图2的图示可知的那样,在这里,无尽带2的位置结合其纵向边21之一的位置加以确定。0104在图26中所示的图示中,无尽带2的外周侧3仅部分地设有图案。带有图案的区域被打点,其中,这些点代表了图案。0105图7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在上部的直线上可以看到轨迹绕转段BU,该轨迹绕转段BU由始端A延伸至末端E。中间的直线一方面表示行程段WR,如果旋转丝网当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9/12页12其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的滚动时转一周的话,旋转丝网经过该行程段WR。另一方面,中间的直线表示旋转丝网6在无尽带2的外周侧3上滚动时在一。
43、次轨迹绕转BU期间所转周数的数目N/M。0106因为旋转丝网的壳面在壳面的周向上观察由M个彼此相继而置的同样的穿孔图案部段形成,其中,M在这里等于四,所以旋转丝网6根据本发明如此地在外周侧3上滚动,即,旋转丝网6在无尽带的外周侧3上的每次轨迹绕转BU中绕其纵轴线8转N/M周,在这里为9/421/4周,其中N、M分别是正整数。0107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实现的是,旋转丝网6当在无尽带2的外周侧3上的每次轨迹绕转BU期间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滚动多个穿孔图案部段。由此,实现的是,在每个轨迹绕转段BU的末端E处,整数个穿孔图案部段在无尽带的外周侧上被滚动。因为各个穿孔图案部段彼此相同,所以由此构成同。
44、样彼此相同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由此,实现的是,地形式图案部段在轨迹绕转段BU的始端A处在无错位的情况下连接到在轨迹绕转段BU的末端E处的与始端A处的地形式图案部段相同的地形式图案部段。0108在图7中示出的例子中,旋转丝网6在轨迹绕转BU期间绕旋转丝网6的纵轴线8转21/4周。这意味着,BUN/MWR,其中,N、M分别是正整数。0109图7中的下部的直线表示旋转丝网的壳面的周长UR。如可以看到的那样,周长UR大于旋转丝网在旋转丝网转一周时必须经过的行程段WR,从而旋转丝网在一个轨迹绕转段BU中绕其纵轴线转动N/M次。旋转丝网壳面的周长由彼此相同的并且在周向上彼此相继而置的穿孔图案部段的长度LP1。
45、LP4组成。因此,长度LP1LP4均相等。0110为了实现这一点,例如可以执行如下所述0111旋转丝网6的壳面当旋转丝网6在无尽带2的外周侧3上的滚动时,以圆周速度VU运行。此外,无尽带2以平行于其纵向MD定向的传输速度VT绕两个彼此相距的并且彼此平行地取向的辊4、5绕转。在此,圆周速度VU和传输速度VT彼此如此来协调,即,旋转丝网6对于在无尽带的外周侧3上的每次轨迹绕转BU中,绕其纵轴线8转N/M周,并且N和M分别是正整数。0112在这种情况下,圆周速度VU与传输速度VT之间的协调例如在顾及到由轨迹绕转段BU的长度和圆柱形的旋转丝网6的壳面的周长UR形成的商以及顾及到在壳面的周向上彼此相继地。
46、布置的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的数目M的情况下来进行。0113如果例如轨迹绕转段BU的长度等于无尽带的周长,则在圆周速度VU与传输速度VT之间的协调例如在顾及到由无尽带2的周长和壳面的周长UR形成的商的情况下以及在顾及到圆柱形的旋转丝网6的在壳面的周向上彼此相继地布置的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的数目M的情况下来进行。0114产生图案的不同的可行性方案在下面作进一步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轨迹绕转段BU根据所应用的方法可平行于无尽带2的纵向MD或者斜向于该纵向MD地延伸。0115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种方案。0116在图3中所示出的方案中,旋转丝网6在不间断的呈螺旋形的轨迹B中在外周侧3上滚。
47、动。轨迹B由大量彼此邻接的轨迹绕转段形成,其中,在这里详细标明了轨迹绕转段BU1和BU2。每个轨迹绕转段BU1、BU2在其长度上通过始端A和末端E来界定。因此,例如说明书CN102089475ACN102089479A10/12页13轨迹绕转段BU1在其长度上由始端A1和末端E1来界定。如由图3的图示可以看到,所有轨迹绕转段BU1、BU2的末端E1、E2和始端A1、A2处在共同的直线18上,直线18与无尽带2的纵向MD围成角度90。在该情况中,则所有轨迹绕转段BU1、BU2的始端A1、A2和末端E1、E2布置在共同的斜向于无尽带2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共同直线18上。在此,每个轨迹绕转段BU1、B。
48、U2的始端A1、A2和末端E1、E2均彼此以轨迹B的宽度BB错开。0117当旋转丝网6在外周侧3上的滚动时,旋转丝网6如此地在无尽带2的横向CMD上被推移,即,呈螺旋形的轨迹B的相邻的轨迹绕转段BU1、BU2合成地形式图案。在此,彼此相邻的轨迹绕转段BU1、BU2彼此邻接地布置。0118在这里,旋转丝网6的纵轴线8当旋转丝网6在外周侧3上的滚动时非平行于而是斜向于无尽带2横向方向CMD地取向。在这里,旋转丝网6的纵轴线8与无尽带2的纵向MD围成角度。这意味着,旋转丝网6当在外周侧3上的滚动时,绕其斜向于无尽带2的纵向和横向定向的纵轴线8转动。0119在图3中所示的情况中,每个轨迹绕转段BU的始。
49、端和末端在无尽带的纵向MD上观察,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无尽带2绕两个辊4、5的每次绕转时变化,在无尽带的纵向MD上观察,轨迹绕转段BU的始端A和末端E的位置具体而言依赖于旋转丝网6在无尽带2的横向CMD上观察处,在哪个位置上。0120在图3中所示的方案中,圆周速度VU与传输速度VT之间的协调在一并考虑无尽带2的周长、旋转丝网6的纵轴线8与无尽带2的纵向MD彼此围成的角度以及圆柱形的旋转丝网6的在壳面的周向上彼此相继地布置的相同的穿孔图案部段的长度的情况下来进行。0121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种方案。0122在图4中示出的方案中,旋转丝网6在不间断的呈螺旋形的轨迹B中在外周侧3上滚动。轨迹B由大量彼此邻接的轨迹绕转段BU形成,其中,在这里,详细标明了轨迹绕转段BU1和BU2。每个轨迹绕转段BU1、BU2在其长度上通过始端A和末端E来界定。因此,例如轨迹绕转段BU1在其长度上由始端A1和末端E1来界定。如由图4的图示可见,所有轨迹绕转段的末端E1、E2和始端A1、A2处在共同的直线18上,该直线18与无尽带2的纵向MD围成角度90。在该情况中,所有轨迹绕转段BU1、BU2的始端A1、A2和末端E1、E2就布置在共同的平行于无尽带2的横向CMD延伸的共同的直线18上。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轨迹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