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盐剂.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2154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3395.9

申请日:

2010.04.10

公开号:

CN102086600A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6P 1/645申请公布日:201106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P 1/645申请日:20100410|||公开

IPC分类号:

D06P1/645; D06P3/66

主分类号:

D06P1/645

申请人:

何鹰

发明人:

何鹰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A5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的染色助剂及其制造工艺。利用二氯均三嗪和对氨基苯甲醛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并复配以水溶性多元高分子材料,形成无盐无碱染色剂。无盐无碱染色剂的二氯均三嗪结构可直接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无盐无碱染色剂上的大量胺基吸附阴离子型的活性染料并与活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结合,最终形成棉纤维-代盐剂-染料的三元结合,以实现染色。经过无盐无碱染色剂处理的纤维素纤维与染料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料上染率可达95%以上,无需再加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也无需加碱进行固色,从而完全替代盐和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无盐无碱染色剂,即可替代电解质和碱剂的环保染色助剂,是利用二氯均三嗪和对氨基苯甲醛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并复配以水溶性多元高分子材料而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盐无碱染色剂,其特征是分子中含有二氯均三嗪结构,可与直接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含有大量胺基,吸附阴离子型的活性染料并与活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结合,最终形成棉纤维-代盐剂-染料的三元结合,以实现染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盐无碱染色剂,其特征是经过无盐无碱染色剂处理的纤维素纤维与染料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料上染率可达95%以上,无需再加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也无需加碱进行固色,从而完全替代盐和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盐无碱染色剂,其特征是用量较小且易于分解清除,环境污染较小。

说明书

新型盐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的染色助剂。 

背景技术

目前,活性染料已成为棉织物染色最重要的染料。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必须加入大量纯碱或液碱进行固色,同时还需要加入大量元明粉(无水硫酸钠)等盐类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由于纯碱、液碱、元明粉等仅是环境助剂,并不直接参加反应,绝大部分在染色结束后随印染废水一起排放。同时,正常情况下染料的上染率仅有60-70%,30%以上的染料也进入废水。这种高盐高碱高色度污水,净化难度和成本非常高,成为制约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目前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的总量及治理难度,仅仅依靠治理污水来消除其危害是事倍功半的,难度极大。本发明通过合成一种用于染色预处理的有机物,通过无盐无碱高上染率的染色工艺,在染色过程中完全不使用纯碱和元明粉,同时染料利用率在95%以上,从源头上杜绝高盐高碱高色度污水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利用二氯均三嗪和对氨基苯甲醛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并复配以水溶性多元高分子材料,形成无盐无碱染色剂。无盐无碱染色剂的二氯均三嗪结构与活性染料的反应性基团相似,可与直接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无盐无碱染色剂上的大量胺基吸附阴离子型的活性染料并与活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结合,最终形成棉纤维-代盐剂-染料的三元结合,以实现染色。由于经过无盐无碱染色剂处理的纤维素纤维与染料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料上染率可达95%以上,无需再加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也无需加碱进行固色,从而完全替代盐和碱。无盐无碱染色剂用量较小且易于分解清除,环境污染比高盐高碱工艺小很多。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完全不使用纯碱、液碱等碱剂,以及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的前提下,染料上染率接近100%,实现高盐高碱高色度污水的零排放。 

附图说明

新型盐剂的合成和复配均在反应釜中进行,蒸发步骤在蒸发器中运行。图1为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升温曲线示意图。详见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由合成、复配两部分工艺组成。 

合成:准备甲醇(CH3OH)50Kg,氢氧化钾(KOH)0.28Kg,甲基二氯均三嗪(C4H3N3Cl2)45Kg,对氨基苯甲醛(C7H7ON)40Kg。在合成反应釜中,升温至30℃并保持温度恒定。先加入50Kg甲醇(CH3OH),0.28Kg氢氧化钾(KOH)。然后开启搅拌装置,加入45Kg甲基二氯均三嗪(C4H3N3Cl2),搅拌均匀。在恒温30℃搅拌下,缓慢加入40Kg对氨基苯甲醛(C7H7ON)。持续搅拌,恒温30℃反应24小时后取出产物,通过蒸发器去除溶剂甲醇(CH3OH)后即得到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C11H8N4Cl2)。 

复配:准备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C11H8N4Cl2)89K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C6H12O3)13.2Kg、乙二醇单丁醚(C6H14O2)11.8Kg。将89Kg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C11H8N4Cl2)加入复配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加入11.8Kg乙二醇单丁醚(C6H14O2),常温搅拌时间为20分钟后升温至45℃,缓慢加入13.2K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C6H12O3),搅拌15分钟降温至常温,即得到无盐无碱染色剂成品。 

新型盐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型盐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型盐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盐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盐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6600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6600ACN102086600A21申请号201010163395922申请日20100410D06P1/645200601D06P3/6620060171申请人何鹰地址510663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A50172发明人何鹰54发明名称新型盐剂57摘要一种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的染色助剂及其制造工艺。利用二氯均三嗪和对氨基苯甲醛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并复配以水溶性多元高分子材料,形成无盐无碱染色剂。无盐无碱染色剂的二氯均三嗪结构可直接与纤维素。

2、纤维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无盐无碱染色剂上的大量胺基吸附阴离子型的活性染料并与活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结合,最终形成棉纤维代盐剂染料的三元结合,以实现染色。经过无盐无碱染色剂处理的纤维素纤维与染料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料上染率可达95以上,无需再加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也无需加碱进行固色,从而完全替代盐和碱。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86605A1/1页21一种无盐无碱染色剂,即可替代电解质和碱剂的环保染色助剂,是利用二氯均三嗪和对氨基苯甲醛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并复配以水溶。

3、性多元高分子材料而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盐无碱染色剂,其特征是分子中含有二氯均三嗪结构,可与直接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含有大量胺基,吸附阴离子型的活性染料并与活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结合,最终形成棉纤维代盐剂染料的三元结合,以实现染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盐无碱染色剂,其特征是经过无盐无碱染色剂处理的纤维素纤维与染料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料上染率可达95以上,无需再加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也无需加碱进行固色,从而完全替代盐和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盐无碱染色剂,其特征是用量较小且易于分解清除,环境污染较小。权利要求书CN102086600ACN102086605。

4、A1/2页3新型盐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的染色助剂。背景技术0002目前,活性染料已成为棉织物染色最重要的染料。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必须加入大量纯碱或液碱进行固色,同时还需要加入大量元明粉无水硫酸钠等盐类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由于纯碱、液碱、元明粉等仅是环境助剂,并不直接参加反应,绝大部分在染色结束后随印染废水一起排放。同时,正常情况下染料的上染率仅有6070,30以上的染料也进入废水。这种高盐高碱高色度污水,净化难度和成本非常高,成为制约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明内容0003考虑到目前活性染料印染废水的总量及治理难度,仅仅依靠治理污水来消除其危害是事。

5、倍功半的,难度极大。本发明通过合成一种用于染色预处理的有机物,通过无盐无碱高上染率的染色工艺,在染色过程中完全不使用纯碱和元明粉,同时染料利用率在95以上,从源头上杜绝高盐高碱高色度污水的产生。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利用二氯均三嗪和对氨基苯甲醛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一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并复配以水溶性多元高分子材料,形成无盐无碱染色剂。无盐无碱染色剂的二氯均三嗪结构与活性染料的反应性基团相似,可与直接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无盐无碱染色剂上的大量胺基吸附阴离子型的活性染料并与活性染料的阴离子基团结合,最终形成棉纤维代盐剂染料的三。

6、元结合,以实现染色。由于经过无盐无碱染色剂处理的纤维素纤维与染料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染料上染率可达95以上,无需再加电解质进行电荷屏蔽,也无需加碱进行固色,从而完全替代盐和碱。无盐无碱染色剂用量较小且易于分解清除,环境污染比高盐高碱工艺小很多。0005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完全不使用纯碱、液碱等碱剂,以及食盐、元明粉等电解质的前提下,染料上染率接近100,实现高盐高碱高色度污水的零排放。附图说明0006新型盐剂的合成和复配均在反应釜中进行,蒸发步骤在蒸发器中运行。图1为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升温曲线示意图。详见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0007具体实施方式由合成、复配两部分工艺组成。0。

7、008合成准备甲醇CH3OH50KG,氢氧化钾KOH028KG,甲基二氯均三嗪C4H3N3CL245KG,对氨基苯甲醛C7H7ON40KG。在合成反应釜中,升温至30并保持温度说明书CN102086600ACN102086605A2/2页4恒定。先加入50KG甲醇CH3OH,028KG氢氧化钾KOH。然后开启搅拌装置,加入45KG甲基二氯均三嗪C4H3N3CL2,搅拌均匀。在恒温30搅拌下,缓慢加入40KG对氨基苯甲醛C7H7ON。持续搅拌,恒温30反应24小时后取出产物,通过蒸发器去除溶剂甲醇CH3OH后即得到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C11H8N4CL2。0009复配准备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C11H8N4CL289K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C6H12O3132KG、乙二醇单丁醚C6H14O2118KG。将89KG苯胺乙基二氯均三嗪C11H8N4CL2加入复配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加入118KG乙二醇单丁醚C6H14O2,常温搅拌时间为20分钟后升温至45,缓慢加入132KG丙二醇甲醚醋酸酯C6H12O3,搅拌15分钟降温至常温,即得到无盐无碱染色剂成品。说明书CN102086600ACN102086605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8660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