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2152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9118.8

申请日:

2010.12.02

公开号:

CN102085474A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01J 20/2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张鲁萍 李元庆 李怀珠 阴兆栋 张重杰 刘力变更后:张鲁萍 李怀珠 阴兆栋 张重杰 赵卯青 李元庆 刘力|||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0/20申请日:20101202|||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0/20; B01J20/30; B01J27/185; B01D53/86; B01D53/50; B01D53/58

主分类号:

B01J20/20

申请人:

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张鲁萍; 李元庆; 李怀珠; 阴兆栋; 张重杰; 刘力

地址:

030008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7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朱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用浸渍炭的制备方法,涉及防护酸、碱类毒剂用浸渍炭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原浸入Cu、Cr、Ag的化合物的制成的炭催化剂产品,对酸碱类毒剂吸附性能较差,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逸散出氨气,严重影响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的问题。包括溶液配制、.浸渍、煅烧、筛选、混合。依据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产品在使用时不会放出氨气,既能对氨气、二氧化硫等毒剂发生催化作用,又能对笨等物质起物理吸附作用,还可以对其它有害气体起脱除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配制:1.1 第一种溶液:取7.0Kg~10 Kg Na3PO4、2.5Kg~4.0Kg 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1.2 第二种溶液:取2.5Kg~4.0Kg KOH溶于水中,待用;1.3 第三种溶液:取7.0Kg~10 Kg 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2)浸渍:2.1 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2.2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2.3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3)煅烧:3.1 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2 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3 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4)筛选: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5)混合: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本发明的产品。

说明书

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浸渍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在活性炭上浸入Cu 、Cr、Ag的化合物的制成炭催化剂来防护酸、碱类毒剂,如氟利昂-12、苯、二甲苯、丙烯酚、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硫酸雾、砷化氢、锑化氢等毒气。由于在活性炭上浸入Cu 、Cr、Ag的化合物的制成的炭催化剂是针对氢氰酸、氯化氢的防护而设计的催化剂产品,对上述有害气体吸附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该炭催化剂产品能逸散出氨气,严重影响使用该产品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防护酸、碱类毒剂的炭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差,且在使用时有氨气产生,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

1.1 第一种溶液:取7.0Kg~10 Kg Na3PO4、2.5Kg~4.0Kg 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1.2 第二种溶液:取2.5Kg~4.0Kg KOH溶于水中,待用;

1.3 第三种溶液:取7.0Kg~10 Kg 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2)浸渍:

2.1 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

2.2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

2.3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

(3)煅烧:

3.1 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2 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3 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4)筛选:

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

(5)混合:

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本发明的产品。

将本发明的催化剂性能和传统Cu 、Cr、Ag催化剂性能相比较如下所示:

本发明与传统Cu 、Cr、Ag催化剂分别装入过滤器中,对上述10种气体毒剂进行试验。

试验时用单一气体在滤器上进行,其方法是一种气体穿透后接着做另一种气体,试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10种气体的动态饱和吸附量  mg/mL3

表2 新旧型净化器对笨、二氧化硫毒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护性能对比

由表中可知,本发明所制造的新型用于装填潜艇空气净化器的浸渍炭,对10种气体的动态饱和吸着容量(除丙烯酚外)均大于传统方法生产的潜艇空气净化器的动态饱和吸着容量。

     新型净化器在10倍允许浓度下,对二氧化硫的防护时间由52.2h提升到78.5h,约提升了进33.5%;笨由4.2h提升到13.5h,约提升了进68.9%。

     该产品在使用时不会放出氨气,既能对氨气、二氧化硫等毒剂发生催化作用,又能对笨等物质起物理吸附作用,还可以对其它有害气体起脱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溶液配制:

1.1 第一种溶液:取7.0Kg Kg Na3PO4、3.5Kg 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2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1.2 第二种溶液:取4.0Kg KOH溶于水中,待用;

1.3 第三种溶液:取10 Kg 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2浸渍:

2.1 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

2.2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

2.3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

3煅烧:

3.1 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2 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3 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4筛选:

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

5混合:

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的产品。

实施例2

1溶液配制:

1.1 第一种溶液:取10.0Kg Kg Na3PO4、2.5Kg 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5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1.2 第二种溶液:取2.5Kg KOH溶于水中,待用;

1.3 第三种溶液:取7.0 Kg 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0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2浸渍:

2.1 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

2.2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

2.3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

3煅烧:

3.1 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2 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3 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4筛选:

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

5混合:

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的产品。

实施例3

1溶液配制:

1.1 第一种溶液:取9.0Kg Kg Na3PO4、4.0Kg 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1.2 第二种溶液:取3.5Kg KOH溶于水中,待用;

1.3 第三种溶液:取9.0 Kg 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5g 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

2浸渍:

2.1 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

2.2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

2.3 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

3煅烧:

3.1 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2 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3.3 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

4筛选:

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

5混合:

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的产品。

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5474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8CN102085474ACN102085474A21申请号201010569118822申请日20101202B01J20/20200601B01J20/30200601B01J27/185200601B01D53/86200601B01D53/50200601B01D53/5820060171申请人山西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址030008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71号72发明人张鲁萍李元庆李怀珠阴兆栋张重杰刘力74专利代理机构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14100代理人朱源54发明名称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57摘。

2、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用浸渍炭的制备方法,涉及防护酸、碱类毒剂用浸渍炭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原浸入CU、CR、AG的化合物的制成的炭催化剂产品,对酸碱类毒剂吸附性能较差,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逸散出氨气,严重影响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的问题。包括溶液配制、浸渍、煅烧、筛选、混合。依据本发明方法生产的产品在使用时不会放出氨气,既能对氨气、二氧化硫等毒剂发生催化作用,又能对笨等物质起物理吸附作用,还可以对其它有害气体起脱除作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CN102085476A1/1页21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

3、渍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配制11第一种溶液取70KG10KGNA3PO4、25KG40KG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12第二种溶液取25KG40KGKOH溶于水中,待用;13第三种溶液取70KG10KG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2)浸渍21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22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23。

4、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3)煅烧31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2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3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4)筛选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5)混合将筛选后的。

5、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本发明的产品。权利要求书CN102085474ACN102085476A1/5页3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浸渍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一般采用在活性炭上浸入CU、CR、AG的化合物的制成炭催化剂来防护酸、碱类毒剂,如氟利昂12、苯、二甲苯、丙烯酚、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硫酸雾、砷化氢、锑化氢等毒气。由于在活性炭上浸入CU、CR、AG的化合物的制成的炭催化剂是针对氢氰酸、氯化氢的防护而设计的催化剂产品,对上述有害气体吸附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该炭催化。

6、剂产品能逸散出氨气,严重影响使用该产品的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防护酸、碱类毒剂的炭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差,且在使用时有氨气产生,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配制11第一种溶液取70KG10KGNA3PO4、25KG40KG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12第二种溶液取25KG40KGKOH溶于水中,待用;13第三种溶液取70KG10KGH3PO。

7、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85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2)浸渍21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22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23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3)煅烧31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2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

8、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3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说明书CN102085474ACN102085476A2/5页4(4)筛选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5)混合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即得本发明的产品。0005将本发明的催化剂性能和传统CU、CR、AG催化剂性能相比较如下所示本发明与传统CU、CR、AG催化剂分别装入过滤器中,对上述10种气体毒剂进行试验。0006试验。

9、时用单一气体在滤器上进行,其方法是一种气体穿透后接着做另一种气体,试验结果见表1、表2表110种气体的动态饱和吸附量MG/ML3表2新旧型净化器对笨、二氧化硫毒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护性能对比由表中可知,本发明所制造的新型用于装填潜艇空气净化器的浸渍炭,对10种气体的动态饱和吸着容量(除丙烯酚外)均大于传统方法生产的潜艇空气净化器的动态饱和吸着容量。说明书CN102085474ACN102085476A3/5页50007新型净化器在10倍允许浓度下,对二氧化硫的防护时间由522H提升到785H,约提升了进335;笨由42H提升到135H,约提升了进689。0008该产品在使用时不会放出氨气,既能对。

10、氨气、二氧化硫等毒剂发生催化作用,又能对笨等物质起物理吸附作用,还可以对其它有害气体起脱除作用。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护酸、碱类毒剂的浸渍炭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实施例11溶液配制11第一种溶液取70KGKGNA3PO4、35KG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2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12第二种溶液取40KGKOH溶于水中,待用;13第三种溶液取10KG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2浸渍21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

11、溶液,浸渍10MIN;22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23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3煅烧31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2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3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

12、料;4筛选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5混合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的产品。0011实施例21溶液配制11第一种溶液取100KGKGNA3PO4、25KG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5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说明书CN102085474ACN102085476A4/5页612第二种溶液取25KGKOH溶于水中,待用;13第三种溶液取70KG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0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2浸渍21第一种物料在浸渍。

13、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22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23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3煅烧31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2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3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

14、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4筛选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5混合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的产品。0012实施例31溶液配制11第一种溶液取90KGKGNA3PO4、40KGKOH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78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12第二种溶液取35KGKOH溶于水中,待用;13第三种溶液取90KGH3PO4、溶于水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用氨水溶解完全的85GAGNO3的氨水溶液,混匀,待用;2浸渍21第一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

15、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一种溶液,浸渍10MIN;22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二种溶液,浸渍10MIN;23第二种物料在浸渍机内加入称好的50KG优质活性炭,再加入上述所配第三种溶液,浸渍10MIN;3煅烧31第一种浸渍物料将第一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说明书CN102085474ACN102085476A5/5页732第二种浸渍物料将第二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33第三种浸渍物料将第三种物料加入煅烧炉内,在大于110的热空气流下进行煅烧,当物料温度升至110后,再继续煅烧30MIN出料;4筛选将煅烧出来的三种样品,分别筛去去粒径为07MM以下的小颗粒或125MM以上的大颗粒;5混合将筛选后的三种物料按1/3、1/3、1/3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本发明的产品。说明书CN102085474ACN102085476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8547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