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206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23880.3

申请日:

2003.12.31

公开号:

CN1635278A

公开日:

2005.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32; F04D29/58; G06F1/20

主分类号:

F04D29/32; F04D29/58; G06F1/20

申请人: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文豪; 周初宪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孙皓晨;贺华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包含扇框及扇轮,其中该扇框,具开设有孔道供流体流动的轮毂座,及一设于孔道内的枢接部,而该扇轮具开设有透孔的轮毂,及复数自该轮毂外环面向外辐射伸出叶片,该复数叶片向内延伸至轮毂端面中心与受接部连接,及一分设于扇框及扇轮的驱动装置,用以驱使扇轮转动,藉由扇轮的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以使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同时使轮毂的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以使风扇所组设的待散热物的中央热能依此中央流道排出,达到大幅排除驱动装置及枢接部所产生的热能,进而提升运转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包括: 一扇框,具设有孔道供流体流动的轮毂座,及一设于孔道内的枢接部; 一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具设有透孔的轮毂,且该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 成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及复数自该轮毂外环面向外辐射伸出的叶片,该复数 叶片并向内延伸至轮毂端面中心与受接部连接,而该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 部上; 一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扇框及扇轮以驱使扇轮转动; 藉由扇轮的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以使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同时 使轮毂的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藉以当驱动装置驱使扇轮转动时 供流体流动,并使风扇所组设的待散热物的中央热能排出提升散热效率,排除 驱动装置及枢接部所产生的热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枢接部包含有枢轴 及轴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驱动装置包含马达 定子及马达转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轮毂座的孔道由上 至下向外倾斜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轮毂座的孔道由上 至下向内倾斜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待散热物是散热器。
7: 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包括: 一扇框,具设有孔道供流体流动的轮毂座,及一设于孔道内的枢接部; 一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具设有透孔的轮毂,且该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 成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及复数自该轮毂外环面向外辐伸出的叶片,及一设于 轮毂上以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的受接部; 一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扇框及扇轮以驱使扇轮转动; 藉由扇轮的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以使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同时 使轮毂的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藉以当驱动装置驱使扇轮转动时 以供流体流动,并使风扇所组设的待散热物的中央热能排出提升散热效率,排 除驱动装置及枢接部所产生的热能,进而提升运转效率。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枢接部包含枢轴及 轴承。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驱动装置包含马达 定子及马达转子。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轮毂座的孔道由上 至下向外倾斜状。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轮毂座的孔道由上 至下向内倾斜状。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待散热物是散热器。
13: 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包括: 一扇框,具设有孔道供流体流动的轮毂座,及一设于孔道内的枢接部; 一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具设有透孔的轮毂,且该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 成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及复数自该轮毂的透孔内周围向中心延伸的叶片,并 与受接部连接,且该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 一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扇框及扇轮以驱使扇轮转动; 藉由扇轮的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以使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同时 使轮毂的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藉以当驱动装置驱使扇轮转动时 以供流体流动,并使风扇所组设的待散热物的中央热能排出提升散热效率,并 排除驱动装置及枢接部所产生的热能,进而提升运转效率。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枢接部包含枢轴 及轴承。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驱动装置包含有 马达定子及马达转子。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轮毂座的孔道由 上至下向外倾斜状。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轮毂座的孔道由 上至下向内倾斜状。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其中该待散热物是散热 器。

说明书


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特别是在一般电子产品中散热的风扇扇框及扇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现今计算机为了达到高执行速度的需求,致驱使中央处理以高时钟运作,其中央处理器以超高速度处理资料,但随着中央处理器的运作速度提升相伴随而来的是产生更多的热能。

    为了能够将热能排出移转到其它地方,即需要使用散热装置,如没有使用极佳的散热装置将中央处理器的热能散出,则中央处理器便会过热而无法运作,甚至导致当机毁损。

    而目前最常使用的散热装置莫过于散热风扇,其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低因此也被大部分厂商所接受,并致力于研究发展地主要项目。

    但因计算机主机内的空间有限,使得安装风扇的位置也相对的局限于主机内的空间,因此如何在适当尺寸的风扇提升其散热效果也就相对的重要。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习知的风扇,包含扇框11及扇轮12,其中该扇框11设有轮毂座111,并于轮毂座111中央处设有枢接部112,而该枢接部112由轴承1121及枢轴1122组成,且该扇框11具设进口113、出口114供流体流动,再于轮毂座111上套设马达定子13;该扇轮12包含轮毂121及叶片122,其中该轮毂121设有一受接部1213,并于轮毂121的内环面1211设有马达转子14,而该叶片122自轮毂121的外环面1212辐射向外长出,再将轮毂121的受接部1213枢接于轮毂座111的枢接部112上,以使马达转子14对准马达定子13,同时使扇轮12接设于扇框11内。

    当马达定子13通电,以使马达转子14激磁同时带动扇轮12以枢接部112为中心转动,并藉由叶片122牵引流体由进口113进入经由出口114流出。

    请再参阅图4、图5所示,其将扇框11及扇轮12组接于散热器16上方,当扇轮12转动带动流体由进口113流入,吹向出口114的散热器16再经由散热器16的气隙161向外散出,但这一种习知的风扇其实施上有其问题所在,当流体由出口114流出时往扇框11四周散出,因流体没有往轮毂座111后方流动,造成风扇的轮毂座111后方产生滞流区15,使得散热器16中央的热能无法排出,进而降低整体的散热能力。

    此外,因风扇马达定子13与马达转子14的作用及枢接部112的轴承1121的转动皆是产生热能的来源,进而影响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而习知的风扇显然不具备将其产生的热源排出的方式,使得散热效果不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在风扇中央开设一流道供流体流动,以减少风扇所产生的滞流区,进而排除待散热物中央所产生的热能,提升散热效能。

    本发明在风扇中央开设一流道供流体流动,以排除枢接部及驱动装置所产生的热源,进而提升风扇运转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包括:一扇框,具设有孔道供流体流动的轮毂座,及一设于孔道内的枢接部;一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具设有透孔的轮毂,且该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及复数自该轮毂外环面向外辐射伸出的叶片,该复数叶片并向内延伸至轮毂端面中心与受接部连接,而该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一驱动装置,分别设于扇框及扇轮以驱使扇轮转动;藉由扇轮的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以使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同时使轮毂的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藉以当驱动装置驱使扇轮转动时供流体流动,并使风扇所组设的待散热物的中央热能排出提升散热效率,排除驱动装置及枢接部所产生的热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附图以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风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习知风扇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习知风扇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是习知风扇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图5是习知风扇与散热器组接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与散热器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轮毂座的孔道第二种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轮毂座的孔道第三种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叶片扭角向左扭转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叶片扭角向左扭转与散热器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与散热器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轮毂座的孔道第二种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轮毂座的孔道第三种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叶片扭角向左扭转的俯视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叶片扭角向左扭转与散热器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与散热器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轮毂座的孔道第二种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轮毂座的孔道第三种态样的剖视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叶片扭角向左扭转的俯视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叶片扭角向左扭转与散热器组合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扇框;111-轮毂座;112-枢接部;1121-轴承;1122-枢轴;113-进口;114-出口;12-扇轮;121-轮毂;1211-内环面;1212-外环面;1213-受接部;122-叶片;13-马达定子;14-马达转子;15-滞流区;16-散热器;161-气隙;21-扇框;211-轮毂座;212-孔道;213-枢接部;2131-枢轴;2132-轴承;214-进口;215-出口;22-扇轮;221-轮毂;2211-透孔;2212-外环面;222-叶片;223-受接部;23-马达定子;24-马达转子;26-散热器;261-气隙;31-扇框;311-轮毂座;312-孔道;313-枢接部;3131-枢轴;3132-轴承;314-进口;315-出口;32-扇轮;321-轮毂;3211-透孔;3212-外环面;322-叶片;323-受接部;324-支撑结构;33-马达定子;34-马达转子;36-散热器;361-气隙;41-扇框;411-轮毂座;412-孔道;413-枢接部;4131-枢轴;4132-轴承;414-进口;415-出口;42-扇轮;421-轮毂;4211-透孔;4212-外环面;422-叶片;423-受接部;43-马达定子;44-马达转子;46-散热器;461-气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请参阅图6、图7所示的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风扇包含扇框21及扇轮22,其中该扇框21具进口214、出口215,并于出口215设一轮毂座211,且于轮毂座211中央开设一孔道212供流体流动,及一容设于孔道212内的枢接部213,其中该枢接部213由枢轴2131及轴承2132组成;一驱动装置的马达定子23套设于轮毂座211上;而该扇轮22具有中央开设透孔2211的轮毂221,及复数自该轮毂221外环面2212向外辐射伸出的叶片222,该叶片222向内延伸至轮毂221端面中心与一受接部223连接,且其叶片222扭角向右扭转;一驱动装置的马达转子24可容设于轮毂221内。

    于组装时将扇轮22的轮毂221对准扇框21的轮毂座211,再将受接部223枢接于枢接部213的枢轴2131上,同时使马达转子24对准马达定子23,而该扇轮22的透孔2211与扇框21的轮毂座211上的孔道212形成一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

    请再参阅图6、图8、图9,当马达定子23通电以使马达转子24激磁向左转动,同时带动扇轮22转动,而当扇轮22转动时扇轮22的叶片222牵引流体由扇框21的进口214流入,经由出口215流出,而流经轮毂221的透孔2211及轮毂座211的孔道212所组成的中央流道,不仅能减小轮毂座211后方滞流区,且同时将马达定子23与马达转子24运转产生的热能及轴承2132转动的热能排出。

    请再参阅图10所示的与待散热物组接的情况,而该待散热物是散热器26,其将扇框21及扇轮22组接于散热器26上方,当扇轮22转动带动流体由进口214流入,吹向出口215的散热器26,再经由散热器26的气隙261向外散出,而散热器26的热能不仅藉由出口215流出的流体带走,同时也藉由流经轮毂221的透孔2211及轮毂座211的孔道212所组成的中央流道的流体,将散热器26的中央热能大幅散出,并将马达定子23与马达转子24运转产生的热能及轴承2132转动的热能带出,不仅解决长期以来因轮毂座211后方产生的滞流区,致使散热器26中央热能无法排除及风扇本身运作产生的热能无法散出的问题,并大幅提升散热效能及风扇运转效率,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请再参阅图11、图12所示的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扇框21的轮毂座211的孔道212,该孔道由上至下向外渐扩或由上至下向内渐缩,以控制流体向外散出流动增加流体流动范围,或向枢接部213后方流动,促进枢接部213后方流体流动使无滞流区产生。

    请再参阅图13、图14,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扇轮22的叶片222扭角系可向左扭转,此时流体由轮毂座211一侧进入,吹向另一侧散热器26,一样可以得到相同的功用及效果。

    请参阅图15至图23所示的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其整体结构与功能大致与前一实施例相同,在此即不再赘述,而其不同处在于复数叶片322自该轮毂321外环面3212向外辐射伸出,及一受接部323藉由支撑结构324接设于轮毂321的透孔3211中央处,藉由流体流经轮毂321的透孔3211及轮毂座311的孔道312所组成的中央流道,以减小轮毂座311后方产生滞流区,进而将散热器36的中央热能大幅排出,并将马达定子33及马达转子34及枢接部313的轴承3132产生的热能散出,以提升散热效能及风扇运作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

    请再参阅图24、图25、图26所示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如图所示,包含有扇框41及扇轮42,其中该扇框41具进口414、出口415,并于出口415设一轮毂座411,且于轮毂座411中央开设一孔道412供流体流动,及一容设于孔道412内的枢接部413,其中该枢接部413由枢轴4131及轴承4132组成;及一驱动装置的马达定子43套设于轮毂座411上;而该扇轮42具有中央开设透孔4211的轮毂421,及复数自该轮毂421的透孔4211内周围向中心延伸而出的叶片422,并于透孔4211中心与受接部423连接,且其叶片422扭角向右扭转;一驱动装置的马达转子44可容设于轮毂421内。

    于组装时将扇轮42的轮毂421对准扇框41的轮毂座411,再将受接部423枢设于枢接部413的枢轴4131上,同时使马达转子44对准马达定子43,而该扇轮42的透孔4211与扇框41的轮毂座411上的孔道412形成一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

    请再参阅图24、图27、图28,当马达定子43通电以使马达转子44激磁向左转动,同时带动扇轮42转动,而当扇轮42转动时扇轮42的叶片422牵引流体由扇框41的进口414流入,流经轮毂421的透孔4211及轮毂座411的孔道412所组成的中央流道,再从出口415流出,而流经中央流道的流体不仅能减小轮毂座411后方滞流区,且同时将马达定子43与马达转子44运转产生的热能及轴承4132转动的热能带出。

    请再参阅图29所示的与待散热物组接的情况,该待散热物是散热器46,其将扇框41及扇轮42组接于散热器26上方,当扇轮42转动带动流体由进口414流入,经由轮毂421的透孔4211及轮毂座411的孔道412所组成的中央流道,吹向出口415的散热器46,再经由散热器46的气隙461向外散出,而因叶片422延伸范围涵盖轮毂421的透孔4211及轮毂座411的孔道412所组成的中央流道,使其减小滞流区进而将散热器46的中央热能大幅散出,同时将马达定子43与马达转子44运转产生的热能及轴承4132转动的热能带出,不仅解决长期以来因轮毂座411后方产生的滞流区,致使散热器46中央热能无法排除及风扇本身运作产生的热能无法散出的问题,并大幅提升散热效能及风扇运转效率,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图30、图31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扇框41的轮毂座411的孔道412由上至下向外渐扩或由上至下向内渐缩,以控制流体向外散出流动增加流体流动范围,或向枢接部413后方流动,促进枢接部413后方流体流动使无滞流区产生。

    图32、图33的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扇轮42的叶片422扭角系可为向左扭转,此时流体由轮毂座411一侧进入,吹向另一侧散热器46,一样可以得到相同的功用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举凡利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形状、构造、装置所为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中央进气的风扇,包含扇框及扇轮,其中该扇框,具开设有孔道供流体流动的轮毂座,及一设于孔道内的枢接部,而该扇轮具开设有透孔的轮毂,及复数自该轮毂外环面向外辐射伸出叶片,该复数叶片向内延伸至轮毂端面中心与受接部连接,及一分设于扇框及扇轮的驱动装置,用以驱使扇轮转动,藉由扇轮的受接部枢接于扇框的枢接部上,以使扇轮容设于扇框内,同时使轮毂的透孔与轮毂座的孔道形成中央流道供流体流动,以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