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集成蒸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馏设备, 该蒸馏设备执行广泛地应用到许多工业过程的蒸馏操 作, 并且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集成蒸馏设备。
背景技术 分馏是一种通常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过程的单元操作, 但是分馏会消耗大量能量。 因此, 在工业领域中, 已经对节能蒸馏系统进行了研究。 这种研究引起了关于作为节省更多 能量的蒸馏设备的热集成蒸馏塔 ( 以下称为 HIDiC) 的研制。
如图 1 所示, HIDiC 的基本系统具有其中精馏部分 ( 高压单元 ) 和提馏部分 ( 低 压单元 ) 被设置使得它们彼此分离的结构。精馏部分的操作压力被设定为比提馏部分的操 作压力高, 使得精馏部分的操作温度高于提馏部分的操作温度。这允许供应到再沸器的热 量减少, 这是因为当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之间具有热交换表面时, 从精馏部分到提馏部分 出现传热。精馏部分的热移动到提馏部分, 由此可以减少在冷凝器移除的热量。因此, 可以 实现高节能蒸馏设备。
为了使 HIDiC 的原理用于实际用途, 已经提出了如 JP2004-16928A( 以下称专利文 献 1) 中论述的具有双管道结构的蒸馏设备。
如图 2 所示, 这种包括外壳 51 和安装在外壳 51 中的多个管单元 52 的蒸馏设备通 过将每个管单元 52 经由上管板 53a 和下管板 53b 连接到外壳 51 而形成。
每一个管单元 52 都具有双管道结构。管单元 52 的内管道 54 用作精馏部分, 而包 围内管道 54 的外表面的外管道 55 用作提馏部分。填料 ( 规整填料 )54a 和 55a 沿内管道 54 的内部被设置, 并且被设置在外管道 55 和内管道 54 之间。参照用于管单元 52 的图 3。 多个管单元 52 被设置使得外管道 55 的外壁 65 可以彼此接触。
再次参照图 2, 提馏部分 56 的用以将液体进料供应到外管道 55( 提馏部分 ) 的液 体的液体入口和提馏部分 57 的用以从外管道 55 排出蒸汽的蒸汽出口被设置在外壳 51 的 上部中。
在上管板 53a 的上方形成有仅与内管道 ( 精馏部分 )54 连通的通道 58a。外管道 55 的上端没有连接到将被打开的上管板 53a。
精馏部分 59 的用以将液体 ( 回流 ) 供应到所述内管道 54 的液体入口和精馏部分 60 的用以从所述内管道 54 排出蒸汽的蒸汽出口被设置在上通道 58a 中。
提馏部分 61 的用以将蒸汽供应外管道 55 的蒸汽入口和提馏部分 62 的用以从外 管道 55 排出液体的液体出口被设置在外壳 51 的下部中。
在下管板 53b 下方形成有与内管道 54 连通的通道 58b。外管道 55 的下端没有连 接到将被打开的下管板 53b。
精馏部分 63 的用以将蒸汽供应到内管道 54 的蒸汽入口和精馏部分 64 的用于从 内管道 54 排出液体的液体出口被设置在下通道 58b 中。
在上述的蒸馏设备中, 通过提馏部分 56 的液体入口供应液体进料, 并使液体进料
均匀地分布到管单元 52 的外管道 55 的上部。在被供应到外管道 55 的上端的液体进料中, 在外管道 55 进行分馏时从外管道 55 下降的液体经由提馏部分 62 的液体出口被供应到安 装在塔外部的再沸器并被再沸腾。通过所述再沸器产生的蒸汽再次从提馏部分 61 的蒸汽 入口进入塔。 来自提馏部分 61 的蒸汽入口的蒸汽被分配到每一个管单元 52 的外管道 55 的 下表面, 并在每一个外管道 55 中上升。留下的没有被汽化的液体作为塔底部产品被排出。
在被分馏时从外管道 55 上升的蒸汽经由提馏部分 57 的蒸汽出口流动到压缩机。 通过所述压缩机的蒸汽经由精馏部分 63 的蒸汽入口进入精馏部分。来自精馏部分 63 的蒸 汽入口的蒸汽从每一个内管道 54 的下表面上升。在被分馏时上升通过内管道 54 的蒸汽从 每一个内管道 54 的上表面离开, 并经由精馏部分 60 的蒸汽出口被供应到塔外部的冷凝器。 来自精馏部分的蒸汽通过冷凝器被全部或部分地冷凝。必要时, 冷凝液体的一部分经由精 馏部分液体入口 59 作为回流被供应到内管道 54, 而其余部分作为蒸馏产品被排出。
在本结构中, 发生从精馏部分 ( 内管道 54) 到提馏部分 ( 外管道 55) 的能量传递。 因此, 在再沸器处供应的热量和在冷凝器处被移除的热量可以被减少, 并且能量效率可以 非常高。
然而, 如专利文献 1 的具有形成为双管道结构的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的热集成蒸 馏设备具有以下 1)-6) 的问题。
1) 所述产品不能通过侧切流 (side cutting stream) 得到。 所述侧切是指在蒸馏 过程中产品作为中间蒸馏产品被提取直到从塔的顶部获得最终蒸馏物为止。
在专利文献 1 中说明的蒸馏设备中, 双管道结构的管单元被设置成彼此接触。此 外, 外管道和内管道安装有规整填料。 因此, 没有可以被形成为从每一个管单元的内管道提 取任何中间蒸馏产品的管道布置。因此, 该结构不能实现侧切。
2) 其中提供进料流的进料段 (stage) 不能被优化。 这是因为在形成为双管道结构 的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中, 其填料高度相等, 并且禁止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的进料段数量 的自由设置。
3) 进料段不能被改变以便满足进料流组成物。这由于其中如 2) 所述不能自由设 置进料段位置的结构。
4) 不能处理多进料流 ( 多个进料流的接收 )。这是由于其中如 1) 所述没有进料 流可以在双管道的中途被供应的结构。
5) 所述设备的维护是困难的。 使用规整填料的管单元被设置成如第一条所描述地 彼此密集邻接。这使得不能够完全进入所需的管单元, 并且也不能实施对所述管单元的维 护。
6) 精馏部分和使用双管道的提馏部分之间的热交换速率仅取决于蒸馏塔的温度 特性, 并且在所述提馏部分中不具有用于传热面积的设计的设计自由度。 因此, 在设备设计 时, 热交换速率的设计自由度较小。
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之间的热交换速率 Q 由 Q = U×A×ΔT 表示, 其中 U 是总传 热系数, A 是传热面积, 和 ΔT 是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之间的温差。在使用双管道结构的 HIDiC 中, 内管道壁面变成传热面积。 该传热面积具有通过双管道的结构确定的固定值。 总 传热系数还具有通过传热结构和包含在热交换中的流体物理特性确定的固定值。因此, 如 可以从所述热交换速率公式了解到, 所以设计规格的热交换速率可以仅基于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之间的温差而改变, 该温差由精馏部分和提馏部分的操作压力来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热集成蒸馏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热集成蒸馏设备包括 : 精馏塔, 所述精馏塔包括为用作精馏 部分的塔外壳的塔盘部分或填料床部分 ; 提馏塔, 所述提馏塔被定位成高于精馏塔, 并包括 用作提馏部分的塔盘部分或填料床部分 ; 用于连通提馏塔的塔顶部和精馏塔的塔底部的第 一管道 ; 和安装在第一管道中间的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被构造成压缩来自提馏塔的顶部的 蒸汽然后将压缩后的蒸汽供给到精馏塔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热集成蒸馏设备进一步包括 :
位于精馏塔的预定段处的热交换器 ;
液体提取单元, 所述液体提取单元位于提馏塔的预定段处, 并被构造成将来自预 定段的液体的一部分提取到塔外。
第二管道, 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液体从所述液体提取单元引入到热交换器 ; 和
第三管道, 所述第三管道用于将通过第二管道引入的流体引入到热交换器然后将 所述流体从热交换器排出到液体提取单元的直接下方的段处。
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面的热集成蒸馏设备中, 流体通过第二管道从提馏塔流动 刀精馏塔的热交换器。热量在热交换器中从精馏塔的蒸汽中被移除。然后, 热量可以通过 第三管道从精馏塔被传递至提馏塔。流体从提馏塔通过重力流动到精馏塔。在所述热交换 器中的流体因此被推动以从精馏塔流动到提馏塔。换句话说, 该热集成蒸馏设备使用热虹 吸系统, 由此, 不需要诸如泵的压力供给装置将液体从精馏塔供应至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在 上方的提馏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热集成蒸馏设备包括 :
集液单元, 所述集液单元位于提馏部分的预定段处, 并被构造成保持下降的液 体;
热交换器, 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提馏塔的集液单元中 ;
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被设定在所述精馏塔的预定位置, 并被构造成将上段和下段 完全间隔开 ;
用于将分隔板下方的蒸汽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管道 ; 和
第三管道, 所述第三管道用于将通过第二管道引入的流体引入到所述热交换器, 然后将所述流体从所述热交换器中排出到所述分隔板的上侧。
根据可选示例, 蒸汽从精馏塔通过第二管道被提取。所述蒸汽被引入到提馏塔中 的热交换器。然后, 热量可以从所述精馏塔被传递至所述提馏塔。所述精馏塔中的高压蒸 汽通过第二管道上升至提馏塔中的热交换器。 从热交换器中的蒸汽被冷凝的液体因此从提 馏塔推出到塔外的第三管道, 并通过重力流动到精馏塔。 因此, 该结构还不需要诸如泵的压 力供给装置。
通过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设备结构, 其中所述设备通过使用第二和第三管道将 热量从所述精馏塔传递至提馏塔, 与不包括这种传热结构的蒸馏设备相比较, 从连接到精 馏部分的顶部的冷凝器移除的热量交换速率可以被减少得更多, 并且供应到连接至提馏塔
的底部的再沸器的热交换速率可以被减少得更多。因此, 可以提供具有非常高的能量效率 的蒸馏设备。
所述精馏塔和提馏塔通过使用与普通蒸馏设备的塔盘部分或填料床部分相似的 塔盘部分或填料床部分构造而成。因此, 所述设备可以在不需要任何改进的情况下处理侧 切或多进料流, 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所述设备的维护。 出于相同的理由, 精馏塔或提馏塔的 段的数量可以被自由设定, 并且进料段可以被优化。
传热面积可以被自由设定, 由此热交换速率可以被确定而与所述塔之间的温差无 关。
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 能量效率高, 侧切和进料段位置的设定可以被容易地处 理, 并且设备易于维护。
本发明的设备具有其中具有高设计自由度的结构, 由此可以被用户方容易地接 受。 附图说明
图 1 显示 HIDiC 的基本结构 ;
图 2 显示使用专利文献中 1 中所述的双管道结构的热集成蒸馏塔 ;
图 3 是显示图 2 中示出的蒸馏塔中的双管道结构的水平剖视图 ;
图 4 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集成蒸馏设备的整体结构 ;
图 5 显示图 4 中示出的液体提取单元的结构 ;
图 6 显示位于图 4 中示出的精馏塔中的管束型热交换器的周边结构 ;
图 7 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集成蒸馏设备的整体结构 ; 以及
图 8 显示位于图 7 中示出的提馏塔中的管束型热交换器的周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没有内部热集成蒸馏设备的普通蒸馏设备包括沿垂直方向建造的塔, 所述塔具有 底部部分、 塔盘部分 ( 或填料床部分 )、 和顶部部分。 在进料位置的边界处, 塔盘部分 ( 或填 料床部分 ) 的上侧是精馏部分, 而下侧是提馏部分。另一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热集成蒸馏设 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其中与上述提馏部分和精馏部分相似的提馏部分和精馏部分彼此分 隔开, 设置用作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提馏部分的塔外壳 ( 提馏塔 ) 和用作沿垂直方向延伸的 精馏部分的塔外壳 ( 精馏塔 ), 并且提馏塔比精馏塔定位得更高。以下, 将参照附图说明本 发明的实施例。
( 第一实施例 )
图 4 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集成蒸馏设备的整体结构。根据该实施例的热集成 蒸馏设备包括精馏塔 1 和比精馏塔 1 定位得更高的提馏塔 2。精馏塔 1 包括塔底部 1a、 塔 盘部分 ( 或填料床部分 )1b、 和顶部塔 1c。提馏塔 2 也包括塔底部 2a、 塔盘部分 ( 或填料床 部分 )2b、 和顶部塔 2c。
塔盘部分 1b 和 2b 是其中定位有几个水平塔盘的部分。蒸汽和液体在上面相互接 触的塔盘被称为段。在每一个段处, 气液接触促进质量传递。因此, 具有大量较高挥发性的 成分的气相上升至上段, 而具有大量较低挥发性的成分的液相下降至下段。 然后, 用那里的新液相或气相再次执行气液接触用于进一步的质量传递。因此, 具有较高挥发性的大量成 分位于所述塔的较高段, 而具有较低挥发性的大量成分位于较低段, 并且完成蒸馏操作。
可以替换塔盘部分的填料部分是其中某一填料安装在空塔中的部分, 并且在所述 填料部分的表面上执行气液接触。通过与所述塔盘塔的机构相同的机构, 在较高部分处存 在具有较高挥发性的大量成分, 在较低部分处存在具有较低挥发性的大量成分, 并且完成 蒸馏操作。
在图 4 中, 塔盘部分 1b 和 2b( 或填料床部分 ) 被显示为空白。然而, 实际上使用 了上述的结构。
精馏塔 1 和提馏塔中 2 的每一个都被详细地说明。首先说明提馏塔 2。
被称为再沸器的加热器 3 被设置在提馏塔 2 的塔底部 2a 的外部, 并且管道 21 被 设置为从塔底部 2a 的下空间部分通过加热器 3 到达塔底部 2a 的的上空间部分。通过提馏 塔 2 的塔盘部分 2b( 或填料床部分 ) 下降的液体因此停留在塔底部 2a 处。液体的一部分 由加热器 3 加热而变成蒸汽, 并返回到塔底部 2a。从塔底部 2a 的最底部部分通过管道 22 获得具有大量较低挥发性的成分的液体。
提馏塔 2 塔顶部 2c 是用于供应进料流的位置。塔顶部 2c 通过使用管道 23 经由 压缩机 4 连接到精馏塔 1 的塔底部 1a。根据一种实施例, 进料流在提馏塔 2 的塔 2c 的顶部 处被供应。然而, 进料段可以为塔盘部分 2b( 或填料床部分 ) 的任意段。即使当具有多种 原料时, 进料段也可以是提馏塔 2 的塔顶部 2c 和其它任意段 ( 包括精馏塔 1 的段 )。 另外, 提馏塔 2 的塔盘部分 2b( 或填料床部分 ) 包括在预定段处的液体提取单元 2d。如图 5 所示, 液体提取单元 2d 将从提馏塔 2 的上部下降的液体 10 保持在用于贮存的 烟囱状塔盘 5 处, 并提取来自提馏塔 2 的液体 10 的一部分。用于将液体 10 的一部分引入 至精馏塔 1 的管道 24 连接到液体提取单元 2d。管道 25 从精馏塔 1 被插入通过提馏塔 2 的 外壳壁并进入到液体提取单元 2d 直接下方的段中。如下所述, 具有由蒸汽 11 和液体 12 形 成的混合物的流体从插入到液体提取单元 2d 直接下方的段中的管道 25 被引入, 并且在液 体 12 下降的同时蒸汽 11 上升。
说明精馏塔 1。
管道 26 的一端连接到精馏塔 1 的塔底部 1a 的最底部, 而管道 26 的另一端连接到 管道 27, 用于将进料物料供应到提馏塔 2 的塔顶部 2c。为了使停留在精馏塔 1 的塔底部 1a 的液体再循环到被定位成高于精馏塔 1 的提馏塔 2 的塔顶部 2c, 需要在管道 26 的中间部分 处提供泵 6。
冷凝器 7 被设置在精馏塔 1 的塔顶部 1c 外, 并且管道 28 从塔顶部 1c 的上空间部 分连接到冷凝器 7。因此, 已经从精馏塔 1 的塔顶部 1c 被提取的蒸汽被冷凝器 7 冷却而变 成液体, 并且获得具有较高挥发性的成分的蒸馏液体。该液体的一部分回流到塔顶部 1c。
另外, 管束型热交换器 8 被插入到精馏塔 1 的塔盘部分 1b( 或填料床部分 ) 的预 定段中。在管束型热交换器 8 的 U 形管中的平行管部分沿用于贮存的烟囱状塔盘设置, 用 于临时保持冷凝的液体和重新分配从下方上升的蒸汽。平行管部分的下管部分 8a 连接到 管道 24, 管道 24 连接到提馏塔 2 的液体提取单元 2d。上管部分 8b 连接到管道 25, 所述管 道 25 插入到液体提取单元 2d 直接下方的段中。
说明管束型热交换器 8 的操作。
在所述设备中, 从提馏塔 2 的塔 2c 出来的蒸汽 ( 即, 将被供应到精馏塔 1 的塔底 部 1a 的蒸汽 ) 的压力和温度通过压缩机 4 增加。其温度升高的蒸汽 13( 参照图 6) 被引入 至精馏部分 1 的塔底部 1a, 在精馏部分 1 的塔底部 1a 处蒸汽上升并与管束型热交换器 8 的 U 形管相接触。在这种情况下, 在提馏塔 2 的任意段处的液体通过管道 24 被引入至热交换 器 8 的下管部分 8a。因此, 管部分 8a 中的液体由蒸汽 13 的热量来加热, 并且蒸汽 13 与管 部分 8a 相接触的一部分被冷凝并变成下降的液体 14。热交换器 8 的上管部分 8b 也被蒸 汽 13 的热量加热。因此, 通过管道 24 引入至热交换器 8 中的液体被改变成具有由液相和 气相形成的混合物同时从下管部分 8a 移动到上管部分 8b 的流体。然后, 所述流体通过塔 外的管道 25 以被引入至提馏部分 2 的液体提取单元 2d 直接下方的段 ( 参照图 4)。为了循 环这种流体, 因为所述结构使用热虹吸系统, 所以不需要诸如泵的压力供给装置。
换句话说, 因为提馏塔 2 的液体提取单元 2d 经由管道 24 连接到精馏塔 1 的热交 换器 8 的下管部分 8a, 并且因为精馏塔 1 的热交换器 8 的上管部分 8b 经由管道 25 连接到 提馏塔 2 的液体提取单元 2d 直接下方的段, 所以液体通过重力从提馏塔 2 下降到精馏塔 1。 因此, 即使不具有泵时, 重力也能使流体从精馏塔 1 流到提馏塔 2。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例, 可以通过热交换器 8 从精馏塔 1 中的蒸汽中移除热量, 并且通过管道 25 将所述热量从精馏塔 1 传递到提馏塔 2。如所述实施例的情况, 使用管道 24 和 25 和热交换器 8 的传热系统构造成为侧冷凝器被安装在精馏塔 1 的任意段处, 并且同 时侧再沸器被安装在提馏塔 2 的任意段处。因此, 与不包括这种传热系统的蒸馏设备相比 较, 已经移除的热量的量可以在精馏塔 1 的冷凝器 7 处被减少, 并且已经供应的热量的量可 以在提馏塔 2 的再沸器 3 处被减少。因此, 可以获得高节能蒸馏设备。 图 4 仅显示一个传热系统。然而, 可以安装等于理论上的段的总数的 10%到 30% 的数量的传热系统。当然, 可以根据设计规范任意确定将被安装的传热系统的数量以及热 交换器和管道的位置。
( 第二实施例 )
接下来, 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通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说明与第一实施例 的部件相同的部件。
图 7 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热集成蒸馏设备的整体结构。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热集 成蒸馏设备包括精馏塔 1 和被定位成高于精馏塔 1 的提馏塔 2。精馏塔 1 包括塔底部 1a、 塔盘部分 ( 或填料床部分 )1b、 和顶部塔 1c。提馏塔 2 也包括塔底部 2a、 塔盘部分 ( 或填料 床部分 )2b、 和顶部塔 2c。塔盘塔或填料塔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塔盘塔或填料塔的 具体结构相似。
所述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 管束型热交换器 8 位于提馏塔 2 侧。
如图 7 所示, 对于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提馏塔 2, 属于塔底部 2a 和塔顶部 2c 的部件 ( 再沸器 3、 和管道 21、 22、 23、 和 27) 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似。然而, 用于塔盘部分 2b( 或 填料床部分 ) 的部件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不同。
塔盘部分 2b( 或填料床部分 ) 包括在预定段处包括集液单元 2e。集液单元 2e 储 存预定量的液体 10, 该液体 10 向下流到用于贮存的烟囱状塔盘 15 上, 并且从用于贮存的 烟囱状塔盘 15 溢出的液体下降。为了使管束型热交换器 8 的 U 形管浸入在通过集液单元 2e 存储的液体中, 管束型热交换器 8 被插入到集液单元 2e 中 ( 参照图 8)。在管束型热交
换器 8 的 U 形管中的平行管部分 8a 和 8b 沿用于贮存的柱状塔盘 15 设置。
用于从精馏塔 1 将流体供给到提馏塔 2 的管道 29( 参照图 7) 连接到平行管部分 的上管部分 8b。用于将流体从提馏塔 2 供给到精馏塔 1 的管道 30( 参照图 7) 连接到下管 部分 8a。
说明集液单元 2e 处的热交换器 8 的操作。
在所述设备中, 液体进料通过塔盘或填料层从提馏塔 2 的塔顶部 2c 下降。液体 10( 参照图 8) 停留在位于任意段的用于贮存的烟囱状塔盘 15 上的集液单元 2e 处。管束 型热交换器 8 的 U 形管位于集液单元 2e 中, 并因此, U 形管被浸在液体 10 中。在这种状态 下, 当精馏塔 1 中的高温蒸汽通过管道 29 被引入到热交换器 8 的上管部分 8b 中时, 液体 10 与管部分 8a 和 8b 的外壁相接触的一部分被加热而变成蒸汽 18, 并且上升 ( 参照图 8), 其 中在管部分 8a 和 8b 的外壁处高温蒸汽移动。通过管道 29 被引入到热交换器 8 中的所述 高温蒸汽改变成具有由液相和气相形成的混合物同时从上管部分 8b 移动到下管部分 8a 的 流体。所述流体通过塔外的管道 30 被引入至精馏塔 1 的分隔板 16 上的段, 如下所述 ( 参 照图 7)。在分隔板 16 上的操作压力被设定为低于分隔板 16 下方的压力。该压差导致流体 循环。 在这种流体的循环中, 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 所述结构不需要诸如泵的专门的压 力供给装置。 换句话说, 因为精馏塔 1 的预定段经由管道 29 连接到提馏塔 2 中的热交换器 8 的 上管部分 8b, 并且因为提馏塔 2 中的热交换器 8 的下管部分 8a 经由管道 30 连接到精馏塔 1 的预定段, 由于上隔板和下隔板 16 之间的压差, 所以精馏塔 1 中的高压蒸汽通过管道 29 朝向提馏塔 2 中的热交换器 8 上升。然后从热交换器 8 中的蒸汽被冷凝的液体从提馏塔 2 被推出到塔外的管道 30, 并且通过重力下降到精馏塔 1。因此, 不需要诸如泵的压力供给装 置。
说明根据所述实施例的精馏塔 1。
类似地, 如图 7 所示, 对于精馏塔 1, 属于塔底部 1a 和塔顶部 1c 的部件 ( 冷凝器 7、 以及管道 23、 26、 和 28) 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相似。然而, 用于塔盘部分 1b( 或填料床部 分 ) 的部件与第一实施例的部件不同。 具体地, 精馏塔 1 的塔盘部分 1b( 或填料床部分 ) 的 中间部分通过分隔板 16 被完全分隔成上段和下段。分隔板 16 直接下方的段与管道 29 连 通。在该段上升的蒸汽通过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管道 29 被供给到位于提馏塔 2 的集液单元 2e 中的热交换器 8 的上管部分 8b。
来自提馏塔 2 侧的管道 30 被插入通过精馏塔 1 的外壁进入到分隔板 16 上段中。 具有由蒸汽和液体形成的混合物的流体通过管道 30 被引入至分隔板 16 的上段。蒸汽在液 体下降以停留在分隔板 16 上的同时上升。已经移动至塔顶部 1c 的上升蒸汽通过管道 28 以被冷凝器 7 冷却。因此, 获得具有大量较高挥发性成分的蒸馏液体。
夹持分隔板 16 的上下两个段可以通过具有控制阀 17 的管道 31 彼此连接。保持 在分隔板 16 上的液体被适当地通过控制阀 17 的打开操作被供给到分隔板 16 的下段。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例, 可以通过管道 29 从精馏塔 1 中移除蒸汽, 并将所述蒸汽 引入到提馏塔 2 中的热交换器 8 中, 可以将热量从精馏塔 1 中移除以传递到提馏塔 2 中。 如 所述实施例的情况, 使用管到 29 和 30 以及热交换器 8 的传热系统构造成侧冷凝器被安装 精馏塔 1 的任意段处, 并且同时侧再沸器被安装提馏塔 2 的任意段处。因此, 与不包括这种
传热系统的蒸馏设备相比较, 已经移除的热量的量可以在精馏塔 1 的冷凝器 7 处被减少, 并 且已经输入的热量的量可以在提馏塔 2 的再沸器 3 处被减少。因此, 可以获得非常高效的 节能蒸馏设备。
图 7 仅显示一个传热系统。然而, 根据所述实施例, 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 要被安 装的传热系统的数量以及热交换器和管道的位置可以根据设计规范被任意确定。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热集成蒸馏设备都通过使用与普通蒸馏设 备的塔盘塔或填料塔相似的塔盘塔或填料塔构造而成。 这在不需要改善设备的情况下允许 侧切或多供给, 并且便于设备的维护。 出于相同的理由, 用于设定精馏塔和提馏塔用的段的 数量的自由度能够使进料段最优化。换句话说, 本发明可以解决通过专利文献 1 表现的使 用双管道结构的热集成蒸馏设备的第 1) 至 5) 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管束型热交换器 8 用作将热量从精馏塔 1 传递至提馏塔 2 的传热系统的部件。这允许传热面积 A 基于热交换器 8 的管设计自由变化。因此, 为了确 定将在精馏塔 1 和提馏塔 2 之间交换的热量的量, 不仅可以自由设定精馏塔 1 和提馏塔 2 之间的温差 ΔT, 还可以自由设定传热面积 A。因此, 本发明可以解决使用双管道结构的热 集成蒸馏设备的第 6 个问题。
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 所述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当然, 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教导的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变。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 所述蒸馏塔包括热交换器。 然而, 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布 置。只要可以在包括提馏塔的部分的流体和包括精馏塔的部分的流体之间传递热量, 本发 明允许热交换器被安装在蒸馏塔外。对于热交换器的形状, 当热交换器被容纳在蒸馏塔中 时, 每一个实施例都使用仅与普通示例相同的 U 形管的管束型热交换器。也可是使用具有 其它形状的热交换器。
根据每一个实施例, 精馏塔 1 和提馏塔 2 在垂直方向上彼此连接。然而, 本发明不 局限于这种布置。换句话说, 本发明包括其中精馏塔 1 和提馏塔 2 被单独和独立地构造并 且提馏塔 2 被定位成高于精馏塔 1 的布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精馏塔
1a 塔底部
1b 塔盘部分 ( 或填料床部分 )
1c 塔顶部
2 提馏塔
2a 塔底部
2b 塔盘部分 ( 或填料床部分 )
2c 塔顶部
2d 液体提取单元
2e 集液单元
3 加热器 ( 再沸器 )
4 压缩机
5 用于贮存的烟囱状塔盘6泵 7 冷凝器 8 管束型热交换器 5, 15 用于贮存的烟囱状塔盘 9 用于贮存的烟囱状塔盘 10, 12, 14 液体 11, 13, 18 蒸汽 16 分隔板 17 控制阀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