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3211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3211ACN102463211A21申请号201010545788622申请日20101116B05D1/16200601C09J7/02200601C09J7/0420060171申请人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地址116011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双兴街251号102室72发明人孙文秀54发明名称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料槽、疏解机、鼓风机、回转器、沉降调解器、传送带、带负电荷的基材、热风干燥装置、压光切边辊轮、纤维复合材料和回收器构成。以空。
2、气为介质,碳纤维短切311毫米,100烘干60分钟,送入料槽经疏解机初步分散;经鼓风机送入回转器进一步分散,经带正电场的沉降调解器将充分分散的碳纤维定量送入传送带,带正电荷的碳纤维在静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带负电荷的基材表面。经热风干燥装置,压光切边辊轮收卷成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时多余碳纤维经回收器回收再利用。具有耐高温、阻然耐拆、高强度等特性,适合工业、民用中取暖保温、加热和医疗保健及抗静电材料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一种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料槽、疏解机、。
3、鼓风机、回转器、沉降调解器、传送带、带负电荷的基材、热风干燥装置、压光切边辊轮、纤维复合材料和回收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以空气为介质,碳纤维短切311毫米,100烘干60分钟,送入料槽经疏解机初步分散;经鼓风机送入回转器进一步分散,经带正电场的沉降调解器将充分分散的碳纤维定量送入传送带,带正电荷的碳纤维在静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带负电荷的基材表面;经热风干燥装置,压光切边辊轮收卷成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时多余碳纤维经回收器回收再利用;具有耐高温、阻然耐拆、高强度等特性,适合工业、民用中取暖保温、加热和医疗保健及抗静电材料用。权利要求书CN102463211A1/2页3新。
4、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发热材料制备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就目前为止,该领域的现有工艺技术是以湿法造纸工艺制造碳纤维纸。然而,由于纸的属性限制和工业生产、生活的需要,采用原有工艺技术生产的碳纤纸,已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生活的需要,其耐高温、阻然耐拆、高强度等性能差,给工业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工艺技术的不足。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由料槽、疏解机、鼓风机、回转器、沉降调。
5、解器、传送带、带负电荷的基材、热风干燥装置、压光切边辊轮、纤维复合材料和回收器构成。0005本发明是利用高压静电干法植绒将碳纤维均匀地吸植在涂有粘合剂的基材表面上。基材可根据需要广范选择,可以是纸、布、无纺布、玻璃纤维布、人造革、塑料膜,有机或无机绝缘片材。0006碳纤维分散是以空气为介质,碳纤维短切311毫米,100烘干60分钟,送入料槽经疏解机初步分散;经鼓风机送入回转器进一步分散,经带正电场的沉降调解器将充分分散的碳纤维定量送入传送带,带正电荷的碳纤维在静电场力作用下吸附在带负电荷的基材表面。经热风干燥装置,压光切边辊轮收卷成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时多余碳纤维经回收器回收再利用。0007新型。
6、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在制造同样电流密度的导电发热碳纤维材料,比现有技术节约碳纤维30左右,具有耐高温、阻然耐拆、高强度等特性,适合工业、民用中取暖保温、加热和医疗保健及抗静电材料用。附图说明0008附图为静电制造导电发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简图附图标记如下料槽1、疏解机2、鼓风机3、回转器4、沉降调解器5、碳纤维6、传送带7、回收器8、带负电荷的基材9、热风干燥装置10、压光切边辊轮11、纤维复合材料12。具体实施方式0009本发明通电工作时,以空气为介质,碳纤维短切311毫米,100烘干60分钟,送入料槽1经疏解机2初步分散;经鼓风机3送入回转器4进一步分散,经带正电场的沉降调解器5将充分分散的碳纤维定量送入传送带7,带正电荷的碳纤维6在静电场力作用下吸说明书CN102463211A2/2页4附在带负电荷的基材9表面。经热风干燥装置10,压光切边辊轮11收卷成纤维复合材料12,复合时多余碳纤维经回收器8回收再利用。说明书CN10246321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46321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