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管口切割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口切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开闭固定软管
的模腔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软管作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一般软管的
生产过程多为:首先通过吹塑方法得到半成品软管,然后将半成品软管各
个管口的残余废料切除形成符合要求的管口即可得到成品的软管。现有技
术中,用来切除管口残余废料的管口切割装置,首先通过固定部固定住半
成品软管,相应地规定了露出固定部的部分为需要切除的残余废料,然后
用切刀将沿着固定部的边缘将残余废料切除即可。
图8提供了一种现有技术中的管口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管口切割装置中用于固定软管的固定部由
上凹模和下凹模组成,当上凹模与下凹模相闭合时,形成与软管的形状相
匹配的模腔,进而固定住软管。在上凹模的外侧固定有用于开闭模腔的手
柄,当待加工软管被放入下凹模内时,通过按压手柄使上凹模与下凹模相
闭合,当软管各个管口的残余废料都被切除后,通过抬起手柄使上凹模被
抬起,进而打开模腔,此时即可取出已加工为成品的软管。
在上述软管加工装置的加工过程中,每次加工都需要人力通过手柄的
按压或抬起上凹模进而开闭模腔,不仅耗时费力、浪费资源,而且增加了
软管加工的周期。因此,现有技术缺乏一种能够自动开闭固定软管的模腔
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开
闭固定软管的模腔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用于对软管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管口,
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固定模具,用于固定软管,包含分别位于软管两
侧的两个凹模,该两个凹模相闭合所形成的模腔与软管的形状相对应,且
该模腔具有与软管的管口分别相对应的腔体开口,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
分别用于对软管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进行切除,腔体开闭机构,用于开闭
模腔,包含:与两个凹模中位于上侧的凹模相固定连接的气缸、用于定位
气缸的固定板、及与气缸相连接的供气装置,以及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腔
体开闭机构开闭模腔,其中,气缸包含: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缸筒、及贴合
缸筒的内壁来回移动的导轨,该导轨伸出缸筒的一端与位于上侧的凹模相
固定连接以带动该凹模来回移动,当软管被放入位于下侧的凹模内时,控
制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筒充气使得导轨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下移动进
而闭合两个凹模,当余料部分被切除后,控制机构控制导轨带动位于上侧
的凹模向下移动进而打开模腔。
在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两个凹模中的任意一个凹模在朝向另一个凹模的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
销,另一个凹模在与每个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定位销的尺寸相匹配
的定位槽。
在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固定板在朝向位于上侧的凹模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引导该凹模来回移动的滑
轨,该凹模在与滑轨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与该滑轨相卡合的滑槽。
在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至少一个切割规整机构为一个切刀。
在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每个切割规整机构包含:用于切除余料部分的切刀、与切刀相固定连接的
摇杆、支撑摇杆的支撑架、及通过驱动摇杆以支撑架的支撑位置为轴进行
旋转进而带动切刀沿腔体开口的外周缘旋转的驱动部。
在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驱动部为手动摇柄。
在本发明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
驱动部包含:驱动摇杆旋转的驱动电机、套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摇杆
相对于切割规整机构的一端上的齿轮组件,控制机构用于控制驱动电机驱
动摇杆旋转。
发明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软管被放入位于位于下侧的
凹模内,控制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筒充气使得导轨沿缸筒内壁向下移动,
进而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下移动与位于下侧的凹模相闭合,从而固定住
软管,然后通过切割规整机构将软管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切除,余料部分
被切除后,控制机构控制导轨沿缸筒内壁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位于上侧的
凹模向上移动以打开模腔,因此,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开闭模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腔体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摇杆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是现有技术中管口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作具体阐述。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1为软管管口切割装置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
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用于对软管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管口,即加
工出符合生产要求的软管,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软管为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软
管。本实施例中的软管为图1中整体呈近似S型的空滤进气管200,软管
管口切割装置100通过对空滤进气管200进行切割规整形成符合要求的两
个管口,以下结合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的具体结构阐述软管管口切割装
置100对空滤进气管200进行切割规整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具体包含:固定模具10、腔体
开闭机构20、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图中未显示的控制机构以及用于支撑
固定的底座40,通过设置底座40,方便了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的移动或
更换位置等。
如图1所示,固定模具10位于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之间,用于固定
住空滤进气管200,当空滤进气管200被固定模具10固定住时,两个切割
规整机构30能够更方便地对空滤进气管200进行切割规整。固定模具10
包含分别位于空滤进气管200两侧的两个凹模,以图1方向来看,固定模
具10包含位于空滤进气管200上侧和下侧的两个凹模,即上凹模11和下
凹模12,上凹模11与下凹模12由上至下相对应设置,下凹模12通过支
撑板13被固定在底座40上,且与底座40相间隔一定高度H。上凹模11
在朝向下凹模12的底侧面上的两个对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定位销,即上凹
模11上共设有两个定位销,在图1中,两个定位销被上凹模11所遮盖。
下凹模12在朝向上凹模11的顶侧面上与两个定位销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两
个定位槽12a,该定位槽12a的尺寸与定位销的尺寸相匹配,使得两个定
位销能够相应地插入一个定位槽12a中,通过两个定位销和两个定位槽
12a,使得上凹模11与下凹模12能够更加精确地对准闭合。上凹模11和
下凹模12都具有能够与空滤进气管200的管外壁相贴合的腔槽,这样,上
凹模11和下凹模12相闭合时所形成的模腔与空滤进气管200的形状相对
应,从而固定住空滤进气管200,如图3中被固定模具10所遮盖的模腔用
于固定空滤进气管200。而且,由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相闭合形成的模
腔具有与空滤进气管200的两个管口分别相对应的两个腔体开口14,即在
图3中,S型空滤进气管200左侧的一个腔体开口14和右侧的一个腔体开
口14。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腔体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腔体开闭机构20用于开闭模腔,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腔
体开闭机构20能够实现模腔的自动开闭,即实现空滤进气管200的自动固
定。腔体开闭机构20具体包含:气缸21、固定板22以及图中未显示的供
气装置。气缸21包含:缸筒211和导轨212。固定板22包含:T型固定主
体221和固定横板222。
导轨212由缸筒211内伸出,并且可沿着缸筒211的内壁来回移动,
缸筒211被导轨212贯穿的底侧壁与固定横板222的顶侧壁相固定连接,
缸筒211被竖直放置,因而导轨212可沿着缸筒211的内壁上下来回移动。
导轨212伸出缸筒211的一端与上凹模11相固定连接,这样,当导轨212
在缸筒211内上下来回移动的同时带动上凹模11同步上下移动,通过上凹
模11的上下移动实现了模腔的自动开闭。
固定板22中所包含的T型固定主体221被固定在底座40上,固定横
板222被固定在T型固定主体221的顶端侧,由于T型固定主体221整体
呈T型,因此保证了固定板22整体的平稳性。固定横板222在与缸筒211
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轨通孔,导轨212由该导轨通孔内贯穿伸出后与上凹
模11相固定连接,气缸21以固定横板222为支撑带动上凹模11上下来回
移动。T型固定主体221在朝向上凹模11的侧壁上设有两条滑轨221a,上
凹模11在与该两条滑轨221a相对应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滑槽11a,两个
滑槽11a与两条滑轨221a一一对应地相卡合,这样,通过两条滑轨221a
引导上凹模11上下来回移动,使得上凹模11的移动更加平稳。
供气装置与缸筒211相连接,通过向缸筒211充气推动导轨212来回
移动,缸筒211的顶侧壁上设有图中未显示的充气孔,供气装置通过该充
气孔与缸筒211相连接。当供气装置给缸筒211充气时,缸筒211内压强
增大,进而推动导轨212向下移动,即带动上凹模11向下移动,使上凹模
11和下凹模12相闭合;当空滤进气管200的管口加工完成时,推动导轨
212向相反方向移动,即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上凹模11向上移动,从而打
开模腔,以便空滤进气管200被取出。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软管管口切割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的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相闭合时的结
构示意图。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在初始状态时,上凹模11和下凹模12
为相远离状态,当空滤进气管200被放入位于下侧的下凹模12内时,控制
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筒211内充气,随着缸筒211内被充入气体,缸筒
211内的压强增大,进而推动导轨212向下移动,同时带动上凹模11向下
朝向下凹模12移动,上凹模11沿着滑轨221a向下平稳地移动,当上凹模
11上所设有的两个定位销分别完全插入下凹模12所设有的两个定位槽12a
内时,此时,上凹模11与下凹模12相闭合,从而使得空滤进气管200被
固定住。在上述模腔的开闭过程中,控制机构通过控制供气装置相缸筒211
充气实现了控制腔体开闭机构20开闭模腔。
如图3所示,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中所包含的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
分别被设置在两个腔体开口14的外部,并且与该两个腔体开口14相一一
对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切割规整机构30在固定模具10的两侧对称设
置,在此仅对右侧的切割规整机构30进行详细说明,省略对左侧的切割规
整机构30的说明。切割规整机构30用于对被固定模具10固定住的空滤进
气管200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进行切除,进而形成符合要求的管口,该切
割规整机构30具体包含:切刀31、摇杆32、支撑架33以及驱动部34。
切刀31为指向腔体开口14的圆心设置,用于沿着腔体开口14的边缘
对空滤进气管200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进行切除。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摇杆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摇杆32整体呈反向直角Z型,包含连接杆32a和转动轴
32b,连接杆32a的一端与切刀31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轴32b的一
端相固定连接,使得转动轴32b可带动连接杆32a同步旋转,转动轴32b
的另一端与支撑架33相连接。支撑架33被固定在底座40上,在支撑架
33的顶部贯穿有贯穿孔33a,该贯穿孔33a的孔径大小与转动轴32b的尺
寸相匹配,使得转动轴32b能够穿过贯穿孔33a,从而使得支撑架33对摇
杆32起支撑作用,并且转动轴32b在贯穿孔33a内可以自身为轴进行旋转,
当转动轴32b以自身为轴进行旋转时,带动连接杆32a同步旋转,从而带
动切刀31沿着腔体开口14的外周缘进行旋转。
驱动部34与转动轴32b伸出贯穿孔33a的一端相连接,通过驱动转动
轴32b旋转带动切刀31同步旋转,进而对空滤进气管200的余料部分进行
切除。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34包含:驱动电机341、变速箱342以及齿
轮组件343。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实
施例中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电机341的输出轴与变速箱342的输入轴相
连接,驱动电机341为转动轴32b的旋转提供的动力经由变速箱342输出
给齿轮组件343,进而带动转动轴32b旋转。由于变速箱342的存在,使
得转动轴32b以及切刀31的旋转速度得到很好地控制。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齿轮组件343包含第一齿轮343a、第二齿轮343b以及
传动带343c,第一齿轮343a套接卡合在变速箱3232的输出轴上,使得变
速箱342带动第一齿轮343a同步旋转。第二齿轮343b套接卡合在转动轴
32b伸出支撑通孔33a的一端上,使得第二齿轮343b能够带动转动轴32b
同步旋转。传动带343c分别套接在第一齿轮343a和第二齿轮343b上,在
第一齿轮343a和第二齿轮343b之间进行传动。当驱动电机341旋转时,
经由变速箱342带动第一齿轮343a旋转,通过传动带343c带动第二齿轮
343b旋转,从而带动转动轴32b旋转,最终实现了带动切刀31旋转。
此时,控制机构还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41启动,进一步带动切刀31沿
着腔体开口14的外周缘旋转,从而将空滤进气管200的余料部分切除,即
实现了余料部分的自动切除。
结合以上结构总结性地简要说明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对空滤进气管
200的切割规整过程:
当空滤进气管200被放入下凹模12内时,控制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
筒211充气,使得导轨212带动上凹模11向下朝向下凹模12移动至相闭
合,从而固定住空滤进气管200。
然后,控制机构控制驱动电机341启动,经由变速箱342带动第一齿
轮343a旋转,通过传送带343c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齿轮343b,第二齿轮343b
带动转动轴32b旋转,通过连接杆32a带动切刀31沿着腔体开口14的外
周缘进行旋转,在切刀31旋转的过程中将空滤进气管200露出模腔的余料
部分进行切除。
在空滤进气管200的余料部分切除完成后,控制机构控制导轨212带
动上凹模11向上移动,进而打开模腔,此时取出切割规整后的空滤进气管
200即可,至此完成软管管口切割装置100对空滤进气管200的切割规整。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软管被放入位于位于下侧
的凹模内,控制机构控制供气装置向缸筒充气使得导轨沿缸筒内壁向下移
动,进而带动位于上侧的凹模向下移动与位于下侧的凹模相闭合,从而固
定住软管,然后通过切割规整机构将软管露出模腔的余料部分切除,余料
部分被切除后,控制机构控制导轨沿缸筒内壁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位于上
侧的凹模向上移动以打开模腔,因此,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开闭模腔。
在本实施例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由于上凹模的底侧设有两个定位
销,下凹模的顶侧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两个与定位销的尺寸相匹配的定位
槽,使得本实施例中的上凹模和下凹模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槽的配合实现了
更精确地对准闭合。
在本实施例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由于具有驱动电机、变速箱以及
齿轮组件组成的驱动部驱动摇杆以转动轴为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切刀沿腔
体开口的外周缘旋转,因此,本实施例还实现了余料部分的自动切割,节
约了劳动力、缩短了加工周期。
在本实施例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由于固定板在朝向上凹模的侧壁
上设有两条滑轨,上凹模在与两条滑轨相对应的外侧壁上设有与两条滑轨
分别卡合的滑槽,因此,本实施例使得上凹模上下来回移动更平稳,能够
更精确地与下凹模对准闭合。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软管为S型的空滤进气管,空滤进气管具有两个管口,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软管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各种软
管,如L型软管,另外,软管的管口可以为一个或三个或其他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切割规整机构为两个,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软管管口切
割装置中,切割规整机构还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切割规整机构包含切刀、摇杆、支撑架以及驱动
部,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切割规整机构还可以为人工
手动操作的切刀,通过该切刀将余料部分切除。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包含驱动电机、变速箱以及齿轮组件,在本发
明所提供的软管管口切割装置中,驱动部还可以为手动摇柄,该手动摇柄
连接在转动轴伸出贯穿孔的一端上,通过手动摇柄驱动摇杆带动切刀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