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可控型水泵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泵,尤其涉及一种流量可控型水泵。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充分利用低山缓坡和荒滩资源,大面
积发展高效农业,但是这些地块往往难以自流灌溉。因此需要采用水泵进行供
水,水泵是农业机械的一种,其是输送液体或者液体增压的机械。在选择水泵
时,需要因地制宜进行选择,用户需要充分考虑本地的地况、水源和提水高度
的实际情况。而且还需要考虑水泵的经济性能,一般考虑水泵的扬程和流量及
配套动力的选择。在水泵对地块进行灌溉时,其主要是靠电动机提供动力,将
水从输水管中泵入到水泵中,水泵对水进行增压,水增压后输送到管道中,对
地块进行自流灌溉作用,但是目前水泵在安装过程中,主要的安装方式是直接
固定在地块上,在进行自然灌溉的时候,不可避免会出现灌溉水滴落现象,水
泵在增压输送水时,易产生震动现象,地块会变得疏松,造成水泵出现位置倾
斜状况,不利于水泵对地块进行自然灌溉作用;对农作物灌溉时,农作物其一
天中的具体需要灌溉的水量跟阳光、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光照比较强
烈的时候,应减少对农作物灌溉的水量,防止过强的蒸腾作用导致农作物枯萎,
对于一些排水功能不是很好的地方,也需要尽量控制对农作物的实际的灌溉水
量,但是目前在灌溉过程中,水泵的流量不能很好的进行控制,导致灌溉水的
浪费,影响农作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流量可控
型水泵,对泵体中的灌溉水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农作物具体所需灌溉水量进行
自然灌溉作用,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节约水资源,同时对水泵进行减震作
用,减少灌溉时产生的震动所带来的影响,增加使用寿命,提高自然灌溉的稳
定性,提高自然灌溉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量可控型水泵,包括泵体和底座,泵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泵
体中设有轴承,轴承中设有泵轴,泵轴上设有机械密封,泵轴上设有叶轮,其
特征在于: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悬浮平台,悬浮平台上设有弹簧减震装置,弹簧
减震装置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底座上设有螺旋驱动装置,螺旋驱动装置上设
有触碰板,触碰板转动连接于泵体的内壁上,泵体上设有限位壳体,限位壳体
中设有第一驱动臂,触碰板驱动第一驱动臂,第一驱动臂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
臂,第二驱动臂固定连接有驱动直臂,驱动直臂上设有推动块,泵体中设有横
轴,推动块设于横轴上,横轴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水板,
第一挡水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的一端滑动于横轴上,第一
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推动块驱动第二挡水板滑动于横轴上,
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设于叶轮的一侧,该水泵对泵体中的灌溉水进行有效
控制,根据农作物具体所需灌溉水量进行自然灌溉作用,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
长,节约水资源,同时对水泵进行减震作用,减少灌溉时产生的震动所带来的
影响,增加使用寿命,提高自然灌溉的稳定性,提高自然灌溉效率。
进一步,泵体上设有加液孔,当外界供给的灌溉水小于自然灌溉所需求的
灌溉水时,操作人员可在加液孔中通入灌溉水,增加泵体中灌溉水的流入量,
使得外界供给的灌溉水与自然灌溉所需求的灌溉水趋于平衡,达到对农作物自
然灌溉的最佳效果,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底座与悬浮平台之间固定连接有膨胀螺丝,实现悬浮平台固定连
接在底座上,固定方式简单、方便,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固定作用。
进一步,弹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第二弹簧,支撑架上设有压块,压块
压于第二弹簧上,在自然灌溉时,泵体会产生震动现象,此时压块不停地在第
二弹簧上进行震动,使得弹簧减震装置对泵体进行减震、缓冲作用,减少灌溉
时产生的震动所带来的影响,增加使用寿命,提高自然灌溉的稳定性,提高自
然灌溉效率。
进一步,螺旋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手柄和升降台,螺旋手柄控制升降台纵向
运动,这样升降台可带动触碰板转动。
进一步,第一驱动臂上设有限位凸起,第二驱动臂上设有凸耳,凸耳固定
于限位凸起上,实现第一驱动臂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臂。
进一步,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两块第一挡水板,两块第一挡水板关于横轴
对称设置,这样可增加对灌溉水阻挡的面积,对泵体中的灌溉水进行有效控制。
进一步,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的内侧活动角度为30°~150°,由于灌
溉水进入泵体中有一定的冲压作用,过小的角度容易导致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
水板出现折断现象,过大的角度会造成推动块很难驱动第二挡水板在横轴上滑
动,因此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的内侧活动角度不能过小或者过大,角度控
制在30°~150°最适宜,既能保证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挡水效果,又能增
加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的牢固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底座上固定连接悬浮平台,并在悬浮平台上设置弹簧减震装置,
弹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第二弹簧,支撑架上设有压块,支撑架固定在混凝
土基础上,压块压于第二弹簧上,在自然灌溉时,泵体会产生震动现象,此时
压块不停地在第二弹簧上进行震动,使得弹簧减震装置对泵体进行减震、缓冲
作用,减少灌溉时产生的震动所带来的影响,增加使用寿命,而且水泵是安装
在混凝土基础上,不会因为水滴而造成安装位置出现沉降现象,增加水泵的稳
定性,提高自然灌溉的稳定性,提高自然灌溉效率。
2、本发明在需要减少泵体中的灌溉水流量时,通过转动螺旋驱动装置上的
螺旋手柄,升降台在螺旋手柄的转动下升高,升降台带动触碰板在泵体的内壁
上转动,触碰板驱动第一驱动臂横向移动,由于第一驱动臂固定连接有第二驱
动臂,第二驱动臂固定连接有驱动直臂,驱动直臂也做横向运动,驱动直臂驱
动推动块在横轴上移动,推动块驱动第二挡水板在横轴上滑动,第二挡水板在
第一挡水板上转动,第一挡水板在固定板上转动,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的
内侧活动角度为30°~150°,这样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抬高一定距离,灌
溉水从进水口处泵入时,部分灌溉水被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挡住,减少灌
溉水通过叶轮的流入量,使得出水口排出的灌溉水明显减少,满足实际需要的
灌溉水的量;本发明在泵体上设置加液孔,当外界供给的灌溉水小于自然灌溉
所需求的灌溉水时,操作人员可在加液孔中通入灌溉水,增加泵体中灌溉水的
流入量,使得外界供给的灌溉水与自然灌溉所需求的灌溉水趋于平衡,达到对
农作物自然灌溉的最佳效果,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综合上述操作,本发明
可对泵体中的灌溉水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农作物具体所需灌溉水量进行自然灌
溉作用,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流量可控型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弹簧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螺旋驱动装置驱动触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驱动臂与第二驱动臂之间固定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处于挡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流量可控型水泵,包括泵体1和底座2,
泵体1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这两段均采用聚全氟乙
丙烯材料制成。泵体1中设有轴承5,轴承5中设有泵轴6,泵轴6采用3Cr13
材料制成,泵轴6上设有机械密封7,泵轴6上设有叶轮8。这样灌溉水从进水
口3流入,电机带动叶轮8转动,叶轮8对流入泵体1中的灌溉水进行增压作
用,增压后的灌溉水从出水口4泵出,通过输水管进行自然灌溉作用。
在充分考虑本地的地况、水源和提水高度的实际情况下,应考虑将底座2
牢固在现浇混凝土基础上,如果将底座2直接固定在地块上,在进行灌溉的时
候,不可避免会出现灌溉水滴落现象,地块会变得疏松,造成水泵出现位置倾
斜状况,不利于水泵对地块进行自然灌溉作用,因此为了增加水泵的稳定性,
需要将底座2牢固在现浇混凝土基础上。对于泵体1的设置,一般采用上下落
差设置,因为泵体1左右水平设置,会占用较大的占地面积,对于地块比较紧
缺的地方,泵体1上下落差设置可节约占地面积,而且泵体1左右水平设置会
造成泵体1易与泥土接触,造成泵体1被腐蚀,减少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因此
本发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将泵体1采用上下落差设置。为了减少水泵震动带
来的影响,在底座2上固定连接悬浮平台9,底座2与悬浮平台9之间固定连接
有膨胀螺丝24,膨胀螺丝24通入到悬浮平台9和底座2中,实现悬浮平台9固
定连接在底座2上,固定方式简单、方便,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固定作用。悬
浮平台9上设有弹簧减震装置10,弹簧减震装置10固定于混凝土基础上。弹簧
减震装置10包括支撑架101和第二弹簧102,支撑架101上设有压块25,压块
25压于第二弹簧102上,在自然灌溉时,泵体1会产生震动现象,此时压块25
不停地在第二弹簧102上进行震动,使得弹簧减震装置10对泵体1进行减震、
缓冲作用,减少灌溉时产生的震动所带来的影响,增加使用寿命,而且水泵是
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不会因为水滴而造成安装位置出现沉降现象,增加水泵
的稳定性,提高自然灌溉的稳定性,提高自然灌溉效率。
底座2上设有螺旋驱动装置11,螺旋驱动装置11上设有触碰板12,螺旋
驱动装置11包括螺旋手柄111和升降台112,螺旋手柄111控制升降台112纵
向运动,这样升降台112可带动触碰板12转动,触碰板12转动连接于泵体1
的内壁上。泵体1上设有限位壳体13,限位壳体13中设有第一驱动臂14,触
碰板12驱动第一驱动臂14,第一驱动臂14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臂15:第一驱
动臂14上设有限位凸起26,第二驱动臂15上设有凸耳27,凸耳27固定于限
位凸起26上,实现第一驱动臂14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臂15。第二驱动臂15固定
连接有驱动直臂16,驱动直臂16上设有推动块17,泵体1中设有横轴18,推
动块17设于横轴18上,横轴18上设有固定板19,固定板19上转动连接有两
块第一挡水板20,两块第一挡水板20关于横轴18对称设置,这样可增加对灌
溉水阻挡的面积,对泵体1中的灌溉水进行有效控制。两块第一挡水板20上均
转动连接有第二挡水板21,第二挡水板21的一端滑动于横轴18上,第一挡水
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2,推动块17驱动第二挡水板21滑
动于横轴18上,第一弹簧22处于弹性形变状态,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
21设于叶轮8的一侧。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的内侧活动角度为30°~
150°,当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的内侧活动角度为最大角度时,一般
为150°,推动块17不对第二挡水板21进行驱动作用,第一弹簧22处于原长
状态。由于灌溉水进入泵体1中有一定的冲压作用,过小的角度容易导致第一
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出现折断现象,过大的角度会造成推动块17很难驱
动第二挡水板21在横轴18上滑动,因此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的内
侧活动角度不能过小或者过大,角度控制在30°~150°最适宜,既能保证第一
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挡水效果,又能增加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
的牢固性。泵体1上设有加液孔23,当外界供给的灌溉水小于自然灌溉所需求
的灌溉水时,操作人员可在加液孔23中通入灌溉水,增加泵体1中灌溉水的流
入量,使得外界供给的灌溉水与自然灌溉所需求的灌溉水趋于平衡,达到对农
作物自然灌溉的最佳效果,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本发明在需要减少泵体1中的灌溉水流量时,通过转动螺旋驱动装置11上
的螺旋手柄111,升降台112在螺旋手柄111的转动下升高,升降台112带动触
碰板12在泵体1的内壁上转动,触碰板12驱动第一驱动臂14横向移动,由于
第一驱动臂14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臂15,第二驱动臂15固定连接驱动直臂16,
驱动直臂16也做横向运动,驱动直臂16驱动推动块17在横轴18上移动,推
动块17驱动第二挡水板21在横轴18上滑动,第二挡水板21在第一挡水板20
上转动,第一挡水板20在固定板19上转动,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
的内侧活动角度为30°~150°,这样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21抬高一定
距离,灌溉水从进水口3处泵入时,部分灌溉水被第一挡水板20与第二挡水板
21挡住,减少灌溉水通过叶轮8的流入量,使得出水口4排出的灌溉水明显减
少,满足实际需要的灌溉水的量;本发明在泵体1上设置加液孔23,当外界供
给的灌溉水小于自然灌溉所需求的灌溉水时,操作人员可在加液孔23中通入灌
溉水,增加泵体1中灌溉水的流入量,使得外界供给的灌溉水与自然灌溉所需
求的灌溉水趋于平衡,达到对农作物自然灌溉的最佳效果,保证农作物的正常
生长。综合上述操作,本发明可对泵体1中的灌溉水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农作
物具体所需灌溉水量进行自然灌溉作用,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节约水资源。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
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