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1755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10605.X

申请日:

2005.01.07

公开号:

CN1631187A

公开日:

2005.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D9/00; A23D9/02; A61K35/78

主分类号:

A23D9/00; A23D9/02; A61K35/78

申请人:

李绍华;

发明人:

李绍华

地址:

679100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双虹植物油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陈左;寸浩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目前市场上的红花油茶籽食用油多采用土法榨取,为初制毛油,其中含有较多的各种杂质:磷脂、游离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水份、蛋白质及它们的降解物、氧化物,不仅影响了油的外观色泽,还会影响到油的内在品质,如采用一般精炼法除杂则因精炼过程中温度过高易于丧失油中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特有清香,以红花油茶籽为原料,其特征在于:经水化盐析→碱炼中和→水洗除皂→脱水干燥→过滤五步工艺流程得到红花油茶籽精炼油,该方法简便易行,精炼过程中不会丧失油中的营养成分,得到的精制红花油茶籽食用油,呈现油色清亮的外观色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红花油茶籽食用油制造方法,以红花油茶籽为原料,经筛选脱壳、 破碎、蒸炒、压榨、过滤获得毛油,其特征在于:经水化盐析→碱炼中和→水 洗除皂→脱水干燥→过滤五步工艺流程得到红花油茶籽精炼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化盐析是将毛油 在锅内加温至60~65℃,在60转/分搅拌下,在3~10分钟内将温度为80~85℃、 浓度为10%的NaCl水溶液按每吨油加25~28kg的比例加入油中,加完盐水后, 以30转/分的速度搅拌30分钟,静置沉降4~6小时,然后放出盐析沉淀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炼中和是再次加 温锅中的油至55~60℃,以60转/分搅拌,并在5~10分钟加入波美度为10~12 的NaOH水溶液,加完碱后以30转/分钟,待油温升至65~70℃时停止加热及搅 拌,静置3~8小时,放出被碱中和的游离脂肪形成的皂脚;加碱量按油中所含 每一个单位酸价加入98%的NaOH 0.714Kg/吨油,酸价高于4时再按油重的 0.1~0.2%加入超碱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除皂是将放出 皂脚后的油加热至60~65℃,以60转/分搅拌下,在5~10分钟内加入油重4%、 温度为80~85℃的热水,加完热水后降为30转/分搅拌20分钟,静置4小时, 排放皂水,如此反复水洗2~3次,直到油质清亮,放出的水清澈为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干燥是将水洗 后的油泵入真空脱水锅,在油温105~110℃、真空度为0.08~0.082Mpa条件下脱 水30~40分钟。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是将脱水后的 油用压强为3~4Kg/cm 2 的压缩空气压到滤油机中精滤,油温控制在90~95℃,滤 网由两层滤布构成,一层为纯棉滤布,另一层为化纤滤布。

说明书


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植物油的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精炼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可分为观赏型和食用型两大类,用红花油茶籽榨取的茶籽油色泽澄黄有特殊清香,经测定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1.6%,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占10.26%,它具有滋补、保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预防脂肪肝及杀灭癌细胞等作用;尤为可贵的是还有1.62%的亚麻酸,因而具备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及高血脂病人的预防、治疗均有良好效果,特别对消退性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血栓形成有极好疗效。经常食用可起平肝润腑,理气降压、抑肥抗衰老的保健功效,是一种上佳的食用植物油。

    但目前市场上的红花油茶籽食用油多采用土法榨取,为初制毛油,其中含有较多的各种杂质:磷脂、游离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水份、蛋白质及它们的降解物、氧化物,不仅影响了油的外观色泽,还会影响到油的内在品质,如采用一般精炼法除杂则因精炼过程中温度过高易于丧失油中的营养成份,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特有清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精炼过程中不会丧失油中地营养成份,得到的精制红花油茶籽食用油,呈现油色清亮的外观色泽。

    本发明以红花油茶籽为原料,经筛选脱壳、破碎、蒸炒、压榨、过滤获得毛油,其特征在于:经水化盐析→碱炼中和→水洗除皂→脱水干燥→过滤五步工艺流程得到红花油茶籽精炼油。

    所述水化盐析是将毛油在锅内加温至60~65℃,在60转/分搅拌下,在3~10分钟内将温度为80~85℃、浓度为10%的NaCl水溶液按每吨油加25~28kg的比例加入油中,加完盐水后,以30转/分的速度搅拌30分钟,静置沉降4~6小时,然后放出盐析沉淀物。

    所述碱炼中和是再次加温锅中的油至55~60℃,以60转/分搅拌,并在5~10分钟加入波美度为10~12的NaOH水溶液,加完碱后以30转/分钟,待油温升至65~70℃时停止加热及搅拌,静置3~8小时,放出被碱中和的游离脂肪形成的皂脚;加碱量按油中所含每一个单位酸价加入98%的NaOH 0.714Kg/吨油,酸价高于4时再按油重的0.1~0.2%加入超碱量。

    所述水洗除皂是将放出皂脚后的油加热至60~65℃,以60转/分搅拌下,在5~10分钟内加入油重4%、温度为80~85℃的热水,加完热水后降为30转/分搅拌20分钟,静置4小时,排放皂水,如此反复水洗2~3次,直到油质清亮,放出的水清澈为准。

    所述脱水干燥是将水洗后的油泵入真空脱水锅,在油温105~110℃、真空度为0.08~0.082Mpa条件下脱水30~40分钟。

    所述过滤是将脱水后的油用压强为3~4Kg/cm2的压缩空气压到滤油机中精滤,油温控制在90~95℃,滤网由两层滤布构成,一层为纯棉滤布,另一层为化纤滤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将0.7吨毛油泵入T/DLYS型精炼锅加温至63℃,在5分钟内加入温度82℃浓度10%的NaCl水溶液19Kg,并以60转/分搅拌,加完盐水降低至30转/分,搅拌30分钟,静置4小时放出沉淀析出物。再加油温至58℃以60转/分快搅拌,在8分钟内加进波美浓度11的NaOH水溶液后以30转/分钟,油温升至65℃时停止加温,并注意观察,一旦出现淡咖啡色皂粒明显析出时即停止搅拌,静置3小时,排出降沉的皂脚。测定油中的酸价为4,则加碱量及超碱量的加入量按如下计算式得出:

    0.714×4×0.7+0.1%×700=1.9992+0.7=2.6992(Kg)

    即须加入纯度为98%的NaOH2.6992Kg其中1.9992Kg为按酸价的加碱量,0.7Kg为超碱量。

    对排完皂脚的油再升温至65℃在8分钟内均匀加入83℃热水蒸28Kg并以60转/分搅拌,加完水后以30转/分搅拌20分钟,静置4小时,放出皂水,如此反复水洗2~3次,除静置时间改为2小时外,其余操作同每一次水洗,直到放出的水清澈,油色清亮为止。再把油吸入T/DLYS真空脱水锅内加热至108℃,以30转/分搅拌,30分钟使锅内真空度达0.08/MP,最后将脱水后的清油用压强为3.5Kg/cm2的压缩空气压到板式压滤机进行过滤,油温控制在93℃,板上滤布两层,一层为纯棉滤布,另一层为化纤滤布,滤出的油为淡黄色、清亮透明、有特殊茶果油香的精制红花油茶籽食用油。

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红花油茶籽食用油的制造方法,目前市场上的红花油茶籽食用油多采用土法榨取,为初制毛油,其中含有较多的各种杂质:磷脂、游离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水份、蛋白质及它们的降解物、氧化物,不仅影响了油的外观色泽,还会影响到油的内在品质,如采用一般精炼法除杂则因精炼过程中温度过高易于丧失油中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特有清香,以红花油茶籽为原料,其特征在于:经水化盐析碱炼中和水洗除皂脱水干燥过滤五步工艺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