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大豆类为原料、在不进行可溶化剂的添加及化学改造等的天然状态下,具有中性~酸性范围的高溶解性,并且在冷藏状态下具有优越的长期稳定性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异黄酮是具有存在于在大豆中的3苯基色酮结构的化合物类,具体地说存在糖苷的大豆苷(Daidzin)、染料木苷(Genistin)、黄豆苷(Glycitin);丙二酰糖苷的6″-0-丙二酰大豆苷、6″-0-丙二酰染料木苷、6″-0-丙二酰黄豆苷;乙酰糖苷的6″-0-乙酰糖苷大豆苷、6″-0-乙酰糖苷染料木苷、6″-0-乙酰糖苷黄豆苷;糖苷配基的大豆甙元(Daidze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黄豆黄素(Clycitein)等。其基本构造及种类如化1-化2所示。
(化1)
以化1为基本构造的化合物类R1 R2 R3大豆苷H H H染料木苷OH H H黄豆苷H OCH3 H6″-0-丙二酰大豆苷H H COCH2COOH6″-0-丙二酰染料木苷OH H COCH2COOH6″-0-丙二酰黄豆苷H OCH3 COCH2COOH6″-0-乙酰糖苷大豆苷H H COCH36″-0-乙酰糖苷染料木苷OH H COCH36″-0-乙酰糖苷黄豆苷H OCH3 COCH3
(化2) 以化2为基本构造的化合物类 R4 R5 大豆甙元 H H 染料木黄酮 OH H 黄豆黄素 H OCH3
对于这种异黄酮已被确认具有雌激素类作用及抗氧化作用,作为缓解癌症、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更年期障碍地食品成分,已引起了世界的注目。但是,异黄酮对于水具有难溶性,由于对水(25%)的溶解度为0.002-0.003g(有文献报道),因此,在食品、特别是饮料业及饭后甜点业等的制造中和制造后产生乳化和沉淀的领域的使用上受到限制,希望能够改善其溶解性。
作为该课题的改善方法,例如,特开平9-309902号公报和特开平10-298175号公报报道了用环糊精将异黄酮进行包合使水的溶解性提高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将异黄酮预先精制到一定的纯度,操作很繁杂,并且,由于含有环糊精,应用于饮料时,香味等香气成分与异黄酮一起包合容易破坏香味的平衡而导致很难进行商品的设计。另外,由于环糊精自身溶解度的影响,在高浓度时不能使其溶解。另一方面,特开平2000-325043号公报报道了将构成异黄酮和无水或含水的丙二醇及/或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succinic acid)淀粉的可溶化剂在水中进行加热后,使异黄酮溶解的方法。但是丙二醇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是提倡最好不使用。另外,特开平2000-327692号公报报道了利用在α-糖(glycosyl)糖化合物(糊精等)的存在中,使转移糖的酵素作用,成为α-糖异黄酮的衍生物(在大豆苷和染料木苷中使葡萄糖残基以α-1,4结合者),因此而提高水的溶解性。但本方法必须在异黄酮中结合等摩尔以上的α-糖糖化合物,因此工序繁杂,必然导致相当于固体物的异黄酮含有量降低,不是天然形态中存在的异黄酮。另外,含有异黄酮的组成物使用于饮料等液体食品中时,溶解性及低温的长期稳定性在产品质量上是很重要的,所以关于这一点没有任何报道。以上所述的技术无论是添加哪种可溶化剂或是将异黄酮在衍生物中进行化学改造的方法,都是将异黄酮进行可溶化。但是,用更简便的方法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方法,关于难溶性的异黄酮在天然的状态广泛的pH范围中进行可溶化的方法还没有报道。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提供一种以大豆类为原料,不用进行可溶化剂的添加和化学改造等,利用从天然提取的状态,在广泛的pH范围的高溶解性,并且冷藏保存的长期稳定性优越的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是在pH2~7、且温度为0~17℃的范围调制的大豆提取液中除去不溶物。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相当于大豆提取液固体量的异黄酮含量为0.2~20%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为30%以下的重量;脂质含量为4%以下的重量。
前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调制大豆提取液的工序包括,为使蛋白酶不起作用,调制pH为5.5~7的工序。
前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的调制大豆提取液的工序包括,将其调制pH2以上5.5以下的工序和使蛋白酶起作用的工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对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课题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大豆类中的异黄酮尽管溶解度低还是很容易从水中提取,又意外地发现即使在高浓度状态也可以稳定地溶化。另外在反复专心研究的结果中,将大豆类提取的大豆提取液调制为pH5.5-7,冷却到0-17℃时如果除去所产生的不溶物质,可以高效地得到在中性范围~微酸性范围的溶解性及冷藏保存的长期稳定性非常优越的异黄酮的组成物。另外,如果将大豆提取液调制为pH5.5以下,除去不溶物质,在酸性范围同样可以得到溶解性优越的组成物,但异黄酮与蛋白质同时沉淀后形成很大的损失量导致收获率降低。因此,大豆提取液中使蛋白酶作用的同时,通过在酸性低温状态下除去所产生的不溶物质,可以防止异黄酮的沉淀,而能够以更好的收获率得到在酸性范围的溶解性及冷藏保温的长期稳定性非常优越的异黄酮组成物。
即,本发明包括:
(1)、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从pH2-7且温度为0-17℃范围调制的大豆提取液中除去不溶物质。
(2)、所述(1)中所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还包括,相当于大豆提取液固体量的异黄酮含量为0.2-20%的重量,粗蛋白之含量为30%以下的重量,脂质含量为4%以下的重量。
(3)、所述(1)或(2)中所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大豆提取液的调制工序还包括,为不使蛋白酶起作用调制pH为5.5-7的工序。
(4)、所述(1)或(2)中所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调制大豆提取液的工序还包括调制pH为2以上5.5以下的工序和使蛋白酶作用的工序。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提供了一种以大豆类为原料、在不进行可溶化剂的添加及化学改造等的天然状态下,具有中性~酸性范围的高溶解性,并且在冷藏状态下具有优越的长期稳定性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利用从大豆类的水提取液中,除去在pH2-7、且温度为0-17℃的范围中的不溶物,可以高效地得到在中性范围到酸性范围的溶解性及冷藏的稳定性非常优越的含有异黄酮的组成物。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发明具有纯品异黄酮约100倍以上的高溶解性,并且即使在冷藏状态下长期保存也不会产生沉淀和乳化,是含有优越稳定性的异黄酮组成物,而且,以大豆类为原料,可以不添加可溶化剂、不进行化学改造,在天然状态下可以得到简便且很好的收获率。因此在食品领域使用范围迅速扩大,具有产业上的可应用性,对于产业发展是极其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可以提供一种以大豆类为原料,不用进行可溶化剂的添加和化学改造等,利用从天然提取的状态,在广泛的pH范围的高溶解性,并且冷藏保存的长期稳定性优越的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制造方法中未见有类似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制造方法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具体制造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是从大豆提取液调制的,大豆提取液是用提取溶剂从大豆类中提取出来的。
本发明原料的大豆类,是圆大豆、脱皮大豆、脱皮脱胚轴大豆、大豆胚轴、脱脂大豆、脱脂大豆胚轴等。特别是大豆胚轴,异黄酮的含量约为1~2%的重量,与其他大豆类相比要高,对于得到含有高浓度的异黄酮的组成物是优选的原料。一般情况下,大豆类也可以进行粉碎、压扁、膨化等的物理性处理、焙煎等的干加热、蒸煮等的湿加热或者干燥等的加热处理,或化学性处理等所需的预处理,但优选为粉碎、压扁、膨化等物理性处理不要破坏大豆类的细胞或者不进行处理。利用实施物理性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水的提取,内部所含有的蛋白质和油分等的异黄酮以外的多余成分,提取时容易大量渗出,有时会给含有异黄酮组成物的溶解性及除去不溶物质时的异黄酮的收获率带来障碍。如果利用本形态可以控制从原料渗出蛋白质和脂质。
另外在使用以大豆胚轴为原料时,由于如果用生的提取会有未加熟的大豆胚轴独特的青臭味和收敛味,因此最好在这种味很少,并且不产生糊的苦味时进行加热处理。作为加热方法有干加热、湿加热等,无论使用哪种周知的加热方法都可以。例如,大豆胚轴的干加热,可以使用气体焙烧炉(FUJI ROYAL(株)制等)、电热焙烧炉(日本硝子(株)制等)、热风焙烧炉(Bubler社制等)、微波加热机(新日本无线(株)制等)、间接加热式煮锅等。最好是用100℃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加热程度可以根据大豆胚轴的水分含量进行规定,加热至使其成为1~9.5%的重量,最好为3~9%的重量。另外大豆胚轴的湿加热,只要是不使异黄酮溶解那样在适当的水分存在下进行加热的方法就可以,也可以用蒸汽处理及含水处理后进行加热的方法。例如蒸汽处理时可以使用蒸压器、煮锅及蒸汽激励器等一般用于食品工业的汽蒸装置。
上述从大豆类将异黄酮进行水提取时,作为预处理,大豆类为4~80℃,优选采用与4~40℃的水或盐(钙盐、钠盐、钾盐等的)溶液或缓冲液(磷酸缓冲液、碳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等的)等的水性溶剂接触后进行清洗,优先除去异黄酮以外的可溶性无氮物、氮化合物、灰分含量等可溶性成分,以提高大豆提取液中的异黄酮浓度。虽然这时4℃以下的清洗也可以很充分,但是由于增加用于冷却的费用及降低实用性而不佳。清洗时大豆类和水的重量比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为1∶3~1∶30,最好是1∶5~1∶15。与水接触的时间适宜将异黄酮以外的可溶性成分的提取量达到最大那样进行调节,通常为5分~240分钟。与水的接触方法与上述的水的提取法相同,可以用间歇式、连续式、对流式、多级式等各种方法进行。这样进行清洗后,例如采用过滤、离心分离等固液分离除去液体部分,可以将得到的残渣(大豆类)回收。
接着,从大豆类或以上所述的每次预处理后的大豆类提取异黄酮,表示得到大豆提取液的方法。作为提取所用溶剂可使用水或含水乙醇等的水性溶剂,但由于有时会有随着溶剂中乙醇浓度的增高,大豆中的油分和苯酚类等的恶劣气味成分也同时提取的现象,因此,基于得到具有可溶性且气味良好的提取液的观点,优选为使用水提取。提取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特开2000-14348号公报发表的方法。即,提取温度,异黄酮适宜采用通常用水提取的温度进行,而温度过低时异黄酮的收获率将降低,在制造上是非效率,因此,通常为80℃以上,最好为80~150℃,最优选的是80~100℃。提取时的原料与水的重量比没有特别的限制,但通常为1∶3~1∶30,最好是1∶5~1∶15。与水的接触时间适宜调整到异黄酮的提取量为最大时,通常为5分~60分。另外根据需要添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钠等以使提取时的pH为8以上的碱性,可以提高异黄酮的提取效率,但由于会产生蛋白质等不需要的成分也同时提取的现象,因此,pH为6~8,优选的是6.5~7.5。另外,也可以添加对于水为0.01~1.0w/v%的丙三醇脂肪酸(甘油)的酯和山梨聚糖脂肪酸的酯等表面活性剂。提取方式可以用间歇式、连续式、对流式、多级式等各种方法进行,为了提高效率,在搅拌的同时,可以将提取液作为再次重新提取大豆类的溶剂进行利用。
进行这样的提取后,例如进行过滤、离心分离等固液分离,得到大豆提取液。另外,除去这种大豆提取液以外,制造豆腐和豆乳时产生的浸渍废液及煮豆时产生的煮汁废液等,当然也可以作为大豆提取液进行利用。在固液分离时,对提取的残渣进行压榨则不希望渗出内部含有的蛋白和油分等。
这样所得到的大豆提取液,异黄酮含量用固体量换算,通常为0.2-20%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用固体量换算在30%以下的重量,优选为25%以下的重量,脂质含量用固体量换算为4%以下的重量,优选为2%以下的重量。例如,通常大豆粉碎后提取得到的豆乳的粗蛋白质含量用固体量换算40~55%的重量,脂质含量用固体量换算是25~35%,该大豆提取液可以控制提取时粗蛋白质及脂质的渗出。
将以上所得到的大豆提取液,在pH2~7、且温度在0~17℃,最好是在0~10℃中冷却后,10分钟以上,优选为30分钟以上的有关温度中保持,使其形成低温不溶物质。如果将pH调整为2以下,就会担心异黄酮本身的分解,另外如果pH超过7,就不能得到在中性~酸性范围的可溶性。PH调整到2~7中的哪个,最好以添加含有异黄酮成分的产品的pH以下为目的。冷却温度如果超过17℃,pH即使调整到所添加的产品的pH以下,也会产生沉淀或乳化。PH调整到2~7时所使用的酸通常是用于食品中的无机酸、有机酸中的哪种都可以,例如,可以举出盐酸、硫酸、磷酸、醋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特别优选的是盐酸。然后采用过滤、离心分离等,除去有关的不溶物质,得到含有异黄酮的组成物。一般情况下,大豆提取液中所含的异黄酮由于冷却,蛋白质等不溶化,进行沉淀时很容易与其蛋白质等同时沉淀(共沉)。但是,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是不进行粉碎等物理性处理的原料,可以控制原料中蛋白质等的渗出,因此可以防止共沉及控制异黄酮收获率的降低。
另一方面,除去不溶物质时的大豆提取液的pH如果是5.5以上是没问题的,但对大豆提取液的pH调整到5.5以下的酸性范围时,该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在等电离点进行沉淀的同时,由于异黄酮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也容易引起共沉,在低温下共沉的同时造成共同的收获率成倍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见解,大豆类的提取液调整为pH5.5以下,除去所产生的不溶物质后的溶液中的异黄酮量减少到大豆提取液的一半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防止异黄酮的共沉并且在酸性范围使其提高溶解性的方法,在大豆提取液中使蛋白质分解酵素(蛋白酶)作用,蛋白质已为低分子化,但更希望将其在pH2以上5.5以下且温度为0~17℃中除去不溶物质。
这时关于蛋白酶的种类及作用工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内(endo)蛋白酶或/外(exo)蛋白酶,但是通常由于大豆提取液的pH是6~7,所以使用中性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以适合在大豆提取液中作用。另外,作为蛋白酶中的杂质,如果存在β-糖苷酶,就将该过程异黄酮糖苷中的糖苷配基部分与糖部分进行结合的β-糖苷结合断开,糖苷配基(大豆甙元、染料木黄酮、黄豆黄素)全部游离。糖苷配基在一般情况下不希望比糖苷的溶解度低。因此,关于蛋白酶的起源希望是β-糖苷酶活性的低的动植物起源的物质,即使是微生物起源的物质,β-糖苷酶活性如果低就不会有任何障碍。另外,使蛋白酶作用的工序最好是在大豆提取液调制后,且pH向酸性范围调整前起作用。作为提取前的预处理,可以采用大豆类与低温的水接触时同时进行本工序的方法及也可以在提取阶段采用耐热性蛋白酶同时进行本工序的方法。但这种情况的蛋白质会形成低分化、大量提取的现象。另外下述的大豆提取液调整到酸性范围后,也可使酸性蛋白酶作用,这时的蛋白质由于等电离点沉淀而不溶化,因此造成蛋白酶的作用有极端降低的倾向。
蛋白酶的作用条件,只要是能够将大豆提取液中的蛋白质低分子化的条件的话就可以,蛋白酶的添加量根据性能适当调节,通常对于大豆提取液的固体物用固体物换算,添加0.01~10%的重量为宜,反应条件从所使用的蛋白酶的适当条件中进行适当调节,通常作用的pH在中性蛋白酶时为6~8,碱性蛋白酶时为8~10,作用温度40~60℃,作用时间0.5~5小时为宜。反应停止时,通常用80℃以上进行加热处理,使有关酵素失活。
这样所得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将适当的浓度调整后就可以那样使用,或者根据需要利用中和后进行浓缩得到的浓缩提取物,进一步冻结干燥、喷雾干燥等可以作为干燥物使用。另外根据需要,例如利用聚苯乙烯类、甲基丙烯酸类、ODS类等吸附剂所用的精炼法及丁醇等溶剂所用的分离法,异黄酮可以得到含有更高纯度的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
该组成物,异黄酮含有量是固体量中0.2~10%的重量,使用除去不溶物质的pH以上制品时,即使在10℃以下冷藏保存,也不会产生乳化、沉淀,显示其高度的稳定性及优越的溶解性。异黄酮纯品对于水(25℃)的溶解度约是0.002~0.003g,而利用本发明得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作为异黄酮为0.3g以上(0.3~100g),即,可以使100倍以上的大量溶解。因此,中性~微酸性的所有食品,例如以茶类饮料等的中性饮料和咖啡等的微酸性饮料为首的冰制食品、饭后甜点等所有食品,可以持续保持透明性,并且采用高浓度。本发明的所谓溶解度,是对于25℃中的溶剂100g进行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g)。
利用本发明可以一扫以往的异黄酮溶解性问题,因此可以迅速扩大异黄酮的应用范围。
另外,本发明中异黄酮量的测定,按照(财)日本健康.营养食品协会的大豆异黄酮食品规格标准分析法,如下述进行,算出12种异黄酮量的总和。粗蛋白质含量用凯达尔(Kjeldahl)测氮法,脂质含量用三氯甲烷甲醇混液提取法测定。
[异黄酮量的测定方法]
作为异黄酮,如果需要对应于1~100mg的试料进行粉碎后的精密称量,其中加入70%(v/v)乙醇250ml,用30分钟的室温搅拌提取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提取液,残渣再进行2次的同样的提取操作,将合计3次量的提取液用70%(v/v)乙醇进行定容后成为100ml的试验溶液。将调制的试验溶液用0.45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后,依据下述的HPLC条件进行分析。
柱管 YMC-Pack ODS-AM303(4.6×250mm)
移动相 氰甲烷∶水∶醋酸
=15∶85∶0.1-35∶65∶0.1(v/v/v)
流速 1.0ml/min
温度 35℃
检测 UV254nm
注入量 10μL
使用大豆苷标准品对12种异黄酮浓度(大豆苷换算值)进行定量,根据下述定量系数的相乘算出真正的异黄酮浓度,异黄酮的定量系数:大豆苷(1.000)、染料木苷(0.814)、黄豆苷(1.090)、丙二酰大豆苷(1.444)、丙二酰染料木苷(1.095)、丙二酰黄豆苷(1.351)、乙酰大豆苷(1.094)、乙酰染料木苷(1.064)、乙酰黄豆苷(1.197)、大豆甙元(0.538)、染料木黄酮(0.528)、黄豆黄素(0.740),然后从各种异黄酮浓度的总和求出异黄酮量。
(实施例)
以下所述实施例,其例示并不仅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实验例1
美国产圆大豆100g加入500ml水,作为预处理,用20℃进行2小时的接触后,利用过滤除去液体部分,接着,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再次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利用同样的操作得到提取液。将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大豆提取液。用本液体固体换算的异黄酮含量为1.3%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24%的重量、脂质含量1.0%的重量。接着在表1所示的温度20~0℃中冷却后放置30分钟。这时的pH是6.5。之后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质,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关于所得到的含有异黄酮的组成物,对100g(25℃)水的异黄酮的溶解度进行测定。另外,作为稳定性试验,将异黄酮10mg当量的粉末在100ml水中溶解后,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调整pH为7~5.5,然后用95℃进行15分钟的加热杀菌,在10℃范围保存1个月。其结果表1所示。
(表1)分离温度 (℃)异黄酮溶解度 (g) 稳定性试验 pH7 pH6 pH5.5 20 >0.3 × × × 15 >0.3 ○ ○ ○ 10 >0.3 ○ ○ ○ 0 >0.3 ○ ○ ○
稳定性试验评价(○:无沉淀、×:有沉淀)
表1中,用温度20℃以下从大豆提取液除去不溶物,迅速提高所得到的含有异黄酮组成物的水的溶解性,接下来的稳定性试验中,在pH7的中性范围~pH5.5的酸性范围可以得到稳定性非常良好的结果。
实验例2
美国产圆大豆100g加入500ml水,作为预处理,用20℃接触2小时后,利用过滤除去液体,接着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再次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利用同样的操作得到提取液。将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大豆提取液。这时的pH是6.5。用本液体固体换算的异黄酮含量为1.3%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24%的重量、脂质含量1.0%的重量。接着在该液体中加入来自Bacillus subtilis的中性蛋白酶([オリエンタ-ゼ]90N、阪急共荣物产(株)制)对于固体物的0.9%的重量,用50℃使其反应1小时,然后用80℃进行30分钟的加热,使有关酵素失活,之后加入HCI,调整到表2所示的pH及温度,放置30分钟,使酸沉淀。然后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加入NaOH在pH6.5中进行中和,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关于所得到的含有异黄酮的组成物,对水100g(25℃)的异黄酮溶解度(g)进行测定。作为稳定性试验,将所得到的含有异黄酮组成物的异黄酮10mg当量在100ml的水中进行溶解后,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调整为pH7~3,在95℃状态下加热杀菌15分钟后,在10℃状态下保存1个月。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离 pH冷却温度 (℃) 异黄酮溶解度(g) 稳定性试验pH 7 6 5.5 4.5 3.5 5.5 20 >0.3 × × × × × 5.5 15 >0.3 ○ ○ ○ × × 4.5 20 >0.3 ○ ○ ○ × × 4.5 15 >0.3 ○ ○ ○ ○ × 3.5 20 >0.3 ○ ○ ○ × × 3.5 15 >0.3 ○ ○ ○ ○ ○ 2.0 15 >0.3 ○ ○ ○ ○ ○
稳定性试验评价(○:无沉淀、×:有沉淀)
综合评价(○良好、△可以、×不行)
在表2中,用pH5.5以下,温度20℃以下从大豆提取液除去不溶物,所得到的含有异黄酮的组成物比纯品的异黄酮更能迅速提高对于水的溶解性,并且在稳定性试验中pH7的中性范围~pH3.5的酸性范围,可以得到稳定性良好的结果。
实施例1
美国产圆大豆(异黄酮含量0.2%的重量)100g中加入500ml水,作为预处理,用20℃接触2小时后利用过滤除去液体,接着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再次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利用同样的操作得到提取液。将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大豆提取液。用本液体固体换算的异黄酮含量为1.3%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24%的重量、脂质含量1.0%的重量。将其在10℃中冷却后,在该温度中保持30分钟,这时的pH是6.5。接着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后,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得到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组成物9.4g(异黄酮含量1.34%的重量),这时从圆大豆中的异黄酮收获率是63.0%。
实施例2
将美国产的大豆胚轴(异黄酮含量1.6%的重量)100g,用气体焙烧炉,140℃的热风进行20分钟的干加热处理,在所得到的大豆胚轴100g中加入500ml水,作为预处理,用20℃接触2小时后利用过滤除去液体,接着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再次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利用同样的操作得到提取液。将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大豆提取液。用本液体固体换算的异黄酮含量为6.0%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22%的重量、脂质含量0.5%的重量。将其在10℃中冷却后,在该温度中保持30分钟,这时的pH是6.5。接着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后,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得到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18.7g(异黄酮含量6.06%的重量),这时从大豆胚轴中的异黄酮收获率是70.8%。
实施例3
美国产圆大豆(异黄酮含量0.2%的重量)100g中加入500ml水,作为预处理,用20℃接触2小时后利用过滤除去液体,接着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再次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利用同样的操作得到提取液。将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大豆提取液。用本液体固体换算的异黄酮含量为1.3%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24%的重量、脂质含量1.0%的重量。这时的pH是6.5。在该液体中加入来自微小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中性蛋白酶([オリエンタ-ゼ]90N、阪急共荣物产(株)制)对于固体物的0.9%的重量,用50℃使其反应1小时,然后用80℃进行30分钟的加热,使有关酵素失活,之后加入HCI,pH调整为3.5,然后在10℃中冷却后,放置30分钟。之后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加入NaOH在pH6.5中进行中和,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得到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8.8g(异黄酮含量1.40%的重量),这时从圆大豆中的异黄酮收获率是61.6%。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相同,在得到的大豆配轴(异黄酮含量1.6%的重量)100g中加入500ml水,作为预处理,用20℃接触2小时后利用过滤除去液体,接着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经过过滤得到提取液。然后,在残渣中加入500ml水,再次用98℃进行20分钟的提取后,利用同样的操作得到提取液。将所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混合,得到大豆提取液。用本液体固体换算的异黄酮含量为6.0%的重量、粗蛋白质含量22%的重量、脂质含量0.5%的重量。这时的pH是6.5。在该液体中加入来自微小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中性蛋白酶([オリエンタ-ゼ]90N、阪急共荣物产(株)制)对于固体物的0.9%的重量,用50℃使其反应1小时,然后用80℃进行30分钟的加热,使有关酵素失活,之后加入HCI,pH调整为3.5,然后在10℃中冷却后,放置30分钟。之后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加入NaOH在pH6.5中进行中和,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得到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15.5g(异黄酮含量6.32%的重量),这时从大豆胚轴中的异黄酮收获率是61.2%。
实施例5
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得到的大豆提取液,加入HCI不使蛋白酶作用,pH调整为3.5,然后在10℃中冷却后,放置30分钟。之后利用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加入NaOH在pH6.5中进行中和,利用冻结干燥形成粉末化,得到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10.3g(异黄酮含量4.72%的重量),这时从大豆胚轴中的异黄酮收获率是30.4%。得到的该组成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非常良好,但异黄酮的收获率低,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在酸性条件下除去不溶物时,异黄酮与不溶物同时除去。
实施例6
用实施例4所得到的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10g在100ml水中溶解,在充填使其活性化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类的合成附着剂([DIAION HP-20]、三菱化成(株)制)100ml的柱管(φ2.5×20cm)中,用100ml/hr流速进行通液。接着用水200ml、20%乙醇200ml顺序清洗,除去杂质后,用70%乙醇300ml溶解出所需的物质(目的物)。将这种溶液利用减压浓缩除去乙醇后,进行冻结干燥得到含有可溶性异黄酮的组成物1.5g(异黄酮含量26.2%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