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导叶.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16527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30622.7

申请日:

2010.11.03

公开号:

CN101967996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D 9/02申请公布日:201102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D 9/02申请日:20101103|||公开

IPC分类号:

F01D9/02; F01D17/00

主分类号:

F01D9/02

申请人:

上海理工大学

发明人:

陈榴; 戴韧; 王宏光; 杨爱玲; 尹航; 邹玉耐

地址:

200093 上海市军工路5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宋冠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导叶,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分,调节导叶时,导叶的头部固定不动,导叶的尾部可调,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改变流道喉部面积。本发明既可以有效解决变几何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对流量的调节,又可以消除可调导叶带来的冲角损失;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调导叶, 其特征在于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分, 调节导叶时, 导叶的头 部固定不动, 导叶的尾部可调, 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 改变流道喉部面积。

说明书


可调导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几何涡轮的气动叶型,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导叶。背景技术
     涡轮运行由于压比、 转速的变化, 往往会偏离设计工况, 造成涡轮效率降低。传统 定几何涡轮通过改变进口温度, 降低热效率来实现涡轮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采用变几何 涡轮, 可以通过调节导叶的安装角来控制流量, 在不改变涡轮进口温度以及热效率的情况 下, 扩大涡轮的运行范围, 提高涡轮效率。 目前变几何涡轮的可调导叶一般都是以尾缘点为 旋转中心, 通过改变导叶的安装角, 改变流道的喉口面积来实现流量的调节。此时, 由于导 叶安装角的变化, 来流冲角必定会偏离最佳冲角, 造成导叶的冲角损失增加, 影响涡轮的导 叶效率。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导叶, 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调导叶结 构造成导叶冲角损失增加, 导叶效率降低等弊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可调导叶, 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分, 调节导叶时, 导叶的头部固定不 动, 导叶的尾部可调, 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 改变流道喉部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是 :
     本发明既可以有效解决变几何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对流量的调节, 又可以消除可 调导叶带来的冲角损失 ; 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可调导叶的尾部翼型图。 图 2 是本发明可调导叶的头部翼型图。 图 3 是本发明可调导叶的调节效果图。 图 4-1 是本发明可调导叶在关小喉部面积时候的效果图。 图 4-2 是图 4-1 中压力面连接处的第一局部放大图。 图 4-3 是图 4-1 中压力面连接处的第二局部放大图。 图 5-1 是本发明可调导叶在设计位置时候的效果图。 图 5-2 是图 5-1 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一局部放大图。 图 5-3 是图 5-1 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二局部放大图。 图 6-1 是本发明可调导叶在开大喉部面积时候的效果图。 图 6-2 是图 6-1 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一局部放大图。 图 6-3 是图 6-1 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二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但不应以 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 1 和图 2。本发明可调导叶, 针对导叶可调性, 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 两部分, 调节导叶时, 导叶的头部固定不动, 导叶的尾部可调, 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 调节 尾部翼型改变流道喉部面积。达到调节流道流量的目的。
     导叶型线的设计决定了导叶开度的变化。 为了能够减小导叶连接间隙对流动的影 响, 在设计导叶连接面型线时, 对尾翼型线进行了修正, 使其在调节时候能够有尽可能小的 间隙。
     本发明导叶的头翼和尾翼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连接处, 头翼为 C 型, 尾翼为 O 型, C 型与 O 型同心。在 ±10°摆动范围内可以实现一定公差范围内的平滑过渡。
     图 3 中 a1、 a2、 a3 分别为 : +10°旋转角、 初始位置、 -10°旋转角。图 4-1、 图 5-1、 图 6-1 分别为单独的摆动示意图。假设叶型弦长 C, 上表面头翼与尾翼间隙 t’ , 下表面头翼 与尾翼间隙 t。图 4-1 中 I、 II 分别为上下表面的局部放大图。如表 1 所示, 针对目前的导 叶弊端, 本发明在调节涡轮喉口面积的时, 保持头翼固定, 调节尾翼角度, 来流冲角无变化, 极大限度的减少冲角损失的同时达到了调节流量的目的。
     表1
     本发明可调导叶, 在保证冲角不变的情况下, 满足了导叶的流量可调, 提高了变几 何涡轮的导叶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任何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 润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范围为准。
    

可调导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可调导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可调导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调导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调导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7996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7996ACN101967996A21申请号201010530622722申请日20101103F01D9/02200601F01D17/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地址200093上海市军工路516号72发明人陈榴戴韧王宏光杨爱玲尹航邹玉耐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3代理人宋冠群54发明名称可调导叶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导叶,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分,调节导叶时,导叶的头部固定不动,导叶的尾部可调,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改变流道喉部面积。本发明既可以有效解决变几何涡轮在。

2、非设计工况下对流量的调节,又可以消除可调导叶带来的冲角损失;结构简单,易于实现。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4页CN101967996A1/1页21一种可调导叶,其特征在于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分,调节导叶时,导叶的头部固定不动,导叶的尾部可调,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改变流道喉部面积。权利要求书CN101967996A1/2页3可调导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几何涡轮的气动叶型,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导叶。背景技术0002涡轮运行由于压比、转速的变化,往往会偏离设计工况,造成涡轮效率降低。传统定几何涡轮通过改变进口温度,。

3、降低热效率来实现涡轮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采用变几何涡轮,可以通过调节导叶的安装角来控制流量,在不改变涡轮进口温度以及热效率的情况下,扩大涡轮的运行范围,提高涡轮效率。目前变几何涡轮的可调导叶一般都是以尾缘点为旋转中心,通过改变导叶的安装角,改变流道的喉口面积来实现流量的调节。此时,由于导叶安装角的变化,来流冲角必定会偏离最佳冲角,造成导叶的冲角损失增加,影响涡轮的导叶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导叶,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调导叶结构造成导叶冲角损失增加,导叶效率降低等弊端。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可调导叶,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

4、分,调节导叶时,导叶的头部固定不动,导叶的尾部可调,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改变流道喉部面积。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是0007本发明既可以有效解决变几何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对流量的调节,又可以消除可调导叶带来的冲角损失;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可调导叶的尾部翼型图。0009图2是本发明可调导叶的头部翼型图。0010图3是本发明可调导叶的调节效果图。0011图41是本发明可调导叶在关小喉部面积时候的效果图。0012图42是图41中压力面连接处的第一局部放大图。0013图43是图41中压力面连接处的第二局部放大图。0014图51是本发明可调导叶在设计位置时。

5、候的效果图。0015图52是图51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一局部放大图。0016图53是图51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二局部放大图。0017图61是本发明可调导叶在开大喉部面积时候的效果图。0018图62是图61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一局部放大图。0019图63是图61中吸力面连接处的第二局部放大图。说明书CN101967996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可调导叶,针对导叶可调性,整体导叶分为头部与尾部两部分,调节导叶时,导叶的头部固定不动,导叶的尾部可调,从而保证导叶冲角不变,调。

6、节尾部翼型改变流道喉部面积。达到调节流道流量的目的。0022导叶型线的设计决定了导叶开度的变化。为了能够减小导叶连接间隙对流动的影响,在设计导叶连接面型线时,对尾翼型线进行了修正,使其在调节时候能够有尽可能小的间隙。0023本发明导叶的头翼和尾翼分为独立的两部分,连接处,头翼为C型,尾翼为O型,C型与O型同心。在10摆动范围内可以实现一定公差范围内的平滑过渡。0024图3中A1、A2、A3分别为10旋转角、初始位置、10旋转角。图41、图51、图61分别为单独的摆动示意图。假设叶型弦长C,上表面头翼与尾翼间隙T,下表面头翼与尾翼间隙T。图41中I、II分别为上下表面的局部放大图。如表1所示,针。

7、对目前的导叶弊端,本发明在调节涡轮喉口面积的时,保持头翼固定,调节尾翼角度,来流冲角无变化,极大限度的减少冲角损失的同时达到了调节流量的目的。0025表100260027本发明可调导叶,在保证冲角不变的情况下,满足了导叶的流量可调,提高了变几何涡轮的导叶效率。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1967996A1/4页5图1图2图3图41说明书附图CN101967996A2/4页6图42图43图51说明书附图CN101967996A3/4页7图52图53图61说明书附图CN101967996A4/4页8图62图63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