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77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7720ACN101967720A21申请号201010501632822申请日20101011D03D47/40200601D03D47/3020060171申请人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66400山东省青岛市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港一路888号72发明人周厚才高玉刚齐立民赵付斌邱志杰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代理人王连君54发明名称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包括折边器及多目座,折边器设置有Y形导纱口、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与纱端折。
2、入孔,Y形导纱口由处于前侧的导纱口开口部与处于后侧的导纱口窄隙部形成,多目座上设置有三个供气分支端口,供气分支端口分别设置有调压阀,各调压阀分别通过管线连接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与纱端折入孔,各管线上设置有相应电磁阀。本发明由于采取气动方式实现光边织造,特别适用于喷气织机进行高速织造;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67720A1/1页21一种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折边器及与喷气织机的辅气包连接的多目座,折边器设置有Y形导纱口、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与纱端折入孔,Y。
3、形导纱口由处于前侧的导纱口开口部与处于后侧的导纱口窄隙部形成,多目座上设置有三个供气分支端口,三个供气分支端口分别设置有一号调压阀、二号调压阀及三号调压阀,一号调压阀通过一号管线连接纱端夹持孔,一号管线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阀,二号调压阀通过二号管线连接纱端斜吹孔,二号管线上设置有二号电磁阀,三号调压阀通过三号管线连接纱端折入孔,三号管线上设置有三号电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端夹持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上壁或下壁上,纱端夹持孔的喷射气流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贯穿于导纱口窄隙部、并由该气流将处于该部位的纱线端头按持在纱端夹持孔对应侧的壁面上,纱端斜吹孔位于导纱口。
4、窄隙部的末端,纱端斜吹孔的气流喷射方向指向Y形导纱口的前内侧及喷气织机织造时的织口,在纱端夹持孔停止喷射气流时纱端斜吹孔的喷射气流能把上述纱线端头从Y形导纱口的前内侧吹出并移向上述织口一侧,纱端折入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前端,纱端折入孔的气流喷射方向直指上述织物织口,在纱端斜吹孔喷射气流的同时纱端折入孔的喷射气流能携带已被吹出Y形导纱口的纱线端头折入上述织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端折入孔由分别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上壁与下壁直对上述织口一侧壁面上的上折入孔组与下折入孔组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座及电磁阀固定在。
5、同一个架体上,架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喷气织机的剪刀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折边器上设置有用于与喷气织机的剪刀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能调整其高度位置的竖向椭圆孔。权利要求书CN101967720A1/3页3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织机,特别与喷气织机使用的折布边机构有关。背景技术0002现有技术中无梭织机织造的织物一般为毛边,即其布边为毛边,但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织物来说则要求其为光边。为实现上述织物的光边要求,在有些无梭织机上增加了机械式折布边机构,这些机械式折布边机构虽然能够满足一部分无梭织机织造光边织物的需要,但是上述机械式折布边机构。
6、不能很好地适应喷气织机等高速织造的要求;此外,上述机械式折布边机构还存在着调整不便等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梭织机使用的折布边机构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0004其技术解决方案是0005一种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包括折边器及与喷气织机的辅气包连接的多目座,折边器设置有Y形导纱口、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与纱端折入孔,Y形导纱口由处于前侧的导纱口开口部与处于后侧的导纱口窄隙部形成,多目座上设置有三个供气分支端口,三个供气分支端口分别设置有一号调压阀、二号调压阀及三号调压阀,一号调压阀通过一号管线连接纱端夹持孔,一号管线上设置有一号电磁。
7、阀,二号调压阀通过二号管线连接纱端斜吹孔,二号管线上设置有二号电磁阀,三号调压阀通过三号管线连接纱端折入孔,三号管线上设置有三号电磁阀。0006上述纱端夹持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上壁或下壁上,纱端夹持孔的喷射气流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贯穿于导纱口窄隙部、并由该气流将处于该部位的纱线端头按持在纱端夹持孔对应侧的壁面上,纱端斜吹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末端,纱端斜吹孔的气流喷射方向指向Y形导纱口的前内侧及喷气织机织造时的织口,在纱端夹持孔停止喷射气流时纱端斜吹孔的喷射气流能把上述纱线端头从Y形导纱口的前内侧吹出并移向上述织口一侧,纱端折入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前端,纱端折入孔的气流喷射方向直指上述织物织口,在。
8、纱端斜吹孔喷射气流的同时纱端折入孔的喷射气流能携带已被吹出Y形导纱口的纱线端头折入上述织口。0007上述纱端折入孔由分别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上壁与下壁直对上述织口一侧壁面上的上折入孔组与下折入孔组构成。0008上述多目座及电磁阀固定在同一个架体上,架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喷气织机的剪刀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上述折边器上设置有用于与喷气织机的剪刀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能调整其高度位置的竖向椭圆孔。000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0010本发明使用在喷气织机上,可利用喷气织机的辅气包作为气源,通过多目座将压说明书CN101967720A2/3页4缩空气分配到与其连接的折边器对应。
9、各孔的管线中,通过各管线上的控制阀等部件进行控制,能选择性地适时由折边器上的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与纱端折入孔喷射不同方向及发挥不同作用的气流,进而可由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与纱端折入孔之间的协作将纱线端头折入织机织造时的织口,再由织机随引入的纬纱一同打入织口,完成光边织造。本发明由于采取气动方式实现光边织造,特别适用于喷气织机进行高速织造;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001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2图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参看附图,一种喷气织机专用气动光边机构,包括折边器1及多目座2。折边器1设置有Y形导纱口。
10、101、纱端夹持孔、纱端斜吹孔、纱端折入孔102,Y形导纱口101由处于前侧的导纱口开口部与处于后侧的导纱口窄隙部形成,上述纱端夹持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上壁上,纱端夹持孔的喷射气流从上至下贯穿于导纱口窄隙部,并由该气流将处于该部位的纱线端头按持在纱端夹持孔对应侧的下壁面上,实现对纱线端头的夹持;当然也可采取如纱端夹持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下壁上,纱端夹持孔的喷射气流从下至上贯穿于导纱口窄隙部,并由该气流将处于该部位的纱线端头按持在纱端夹持孔对应侧的上壁面上,也同样实现了对纱线端头的夹持;上述纱端斜吹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末端,纱端斜吹孔的气流喷射方向指向Y形导纱口101的前内侧,也同时指向喷气织机。
11、织造时的织口,在纱端夹持孔停止喷射气流时纱端斜吹孔的喷射气流能把上述纱线端头从Y形导纱口的前内侧吹出并移向上述织口一侧;上述纱端折入孔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前端,纱端折入孔的气流喷射方向直指上述织口,在纱端斜吹孔喷射气流的同时纱端折入孔的喷射气流能携带已被吹出Y形导纱口的纱线端头折入上述织口,一种优选方式为上述纱端折入孔由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上壁直对正对织口一侧壁面上的上折入孔组,与位于导纱口窄隙部的下壁直对正对织口一侧壁面上的下折入孔组构成。多目座2与喷气织机的辅气包连接,多目座2上设置有三个供气分支端口,三个供气分支端口分别设置有一号调压阀3、二号调压阀4及三号调压阀5,一号调压阀3通过一号管线。
12、连接纱端夹持孔,一号管线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阀6,二号调压阀4通过二号管线连接纱端斜吹孔,二号管线上设置有二号电磁阀7,三号调压阀5通过三号管线连接纱端折入孔,三号管线上设置有三号电磁阀8。上述多目座2,及一号、二号、三号电磁阀固定在同一个架体9上,架体9上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用于与喷气织机的剪刀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上述折边器上设置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用于与喷气织机的剪刀座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块11上设置有能调整其高度位置的竖向椭圆孔。0014其工作过程可大致如下0015喷气织机织造中纬纱随钢筘打入织口,在织机下一转由剪刀剪断纬纱,同时一号电磁阀开启,压缩气体进抵纱端夹持孔,并由纱端夹持孔喷射气流将纱端夹持住;随后一号电磁阀关闭,与此同时二号电磁阀与三号电磁阀开启,纱端由纱端斜吹孔喷射的斜吹气流吹出Y形导纱口,并由纱端折入孔喷射的折入气流折入织口,随引入的纬纱一同打入织口,说明书CN101967720A3/3页5完成一次光边织造。通过调整气压,调整折边器位置及设定电磁阀开关角度,可织出较为理想的光边。0016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0017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1967720A1/1页6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