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5436A43申请公布日20110316CN101985436ACN101985436A21申请号201010273836022申请日20100907C07D233/18200601C08L95/00200601C08K5/344520060171申请人江苏文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2200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永勤河路168号72发明人苏文国周晓龙74专利代理机构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代理人薛华芳54发明名称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为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了以下配方和制作工艺。
2、流程A配方以下为重量比,油酸2080份;胺540份;B制作工艺流程按重量比将油酸和胺投入反应容器中在进行搅拌并输入氮气的同时,升温至100120从开始至此反应24小时继续搅拌并升温至160180反应24小时冷却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再加入一氯乙酸和氢氧化钠半成品一氯乙酸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1,在60120下,反应24小时即得沥青抗剥落剂。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用本方法制作的沥青抗剥落剂可大幅度提高沥青路面抗水损害的性能,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和减少了维护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CN10198543。
3、6A1/1页21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了以下配方和制作流程A配方以下为重量比油酸2080份胺540份B制作工艺流程按重量比将油酸和胺投入反应容器中在进行搅拌并输入氮气的同时,升温至100120从开始至此反应24小时继续搅拌并升温至160180反应24小时冷却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再加入一氯乙酸和氢氧化钠,在60120下反应24小时即得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油酸是指植物油酸和动物油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胺是指甲胺、苯胺、丙胺、丁胺、己胺、乙二。
4、胺、醇胺、丁基胺、多乙烯多胺、辛胺、油胺、十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通式如下R1C10C20或R1CNHMN1020,M1843R2为羧甲基、羧乙基或羟甲基。权利要求书CN101985436A1/2页3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沥青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高速公路常因为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不够好而造成早期水损害,路面在使用23年后便出现坑槽、松散等现象。水损害与车辙、裂缝一样,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因素。沥。
5、青路面水损害机理是沥青膜从集料石料的表面剥落,其发展过程是水份进入到集料界面,并以水膜或水汽的形式存在,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在反复荷载下,沥青膜逐渐从集料表面开始剥落;随着水的进一步侵入,集料开始松散掉粒;最终,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处发展成凹槽。预防水损害的两个途径一是缩小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防止水进入沥青混合料的内部。但当空隙率小于极限空隙率时,沥青在夏季受热膨胀,很容易使沥青上浮,路面会产生拥包、车辙等变形,路面摩擦系数低,行车不安全。二是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目前采用的措施和办法是用一部分石灰或水泥代替矿粉,对集料采用超声波进行活化,但操作难度大,成本高。应用阳离子型的胺类或金属皂。
6、类沥青抗剥落剂,这样,虽然解决了沥青与酸性石料的粘附问题,但阳离子型沥青抗剥落剂与碱性石料又产生相斥的问题,使沥青混合料性能难以稳定。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制作方法简单,被制作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剥落效果,安全环保,且适用于酸、碱两种石料,可应用于普通沥青、改性沥青及道路排水部份的一种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制作方法。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A配方以下为重量比0006油酸2080份0007胺540份0008上述利用的油酸是指植物油酸和动物油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0009上述利用的胺是指甲胺、苯胺、丙胺、丁胺、己胺、乙二胺、。
7、醇胺、丁基胺、多乙烯多胺、辛胺、油胺、十二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0010B制作工艺流程0011按重量比将油酸和胺投入反应容器中在进行搅拌并输入氮气的同时,升温至100120从开始至此反应24小时继续搅拌并升温至160180反应24小时冷却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再加入一氯乙酸和氢氧化钠半成品一氯乙酸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1,在60120下,反应24小时即得沥青抗剥落剂。所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通式如下说明书CN101985436A2/2页400120013R1C10C20或R1CNHMN1020,M18430014R2为羧甲基、羧乙基或羟甲基00。
8、15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产生了有益的效果因为本发明制作的沥青抗剥落剂为两性活性化合物,故适用于酸、碱两种石料,广泛应用于普通沥青及改性沥青。其制作方法特别简单,用本方法制作的沥青抗剥落剂,可大幅度提高沥青路面抗水损害的性能,改善了沥青的抗老性,极大地延长了沥于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和减少了维护成本。具体实施方式0016本发明由以下实施例加以阐述。0017实施例10018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入口的4颈可拆式玻璃烧瓶中加入470份的豆油酸,60份的乙二胺和40份乙烯多胺,然后进行搅拌。在进行搅拌并输入氮气的同时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100120,从开始至此反应34小时后,接着继续升。
9、温至160180,反应23小时,冷却后,便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0019实施例20020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入口的4颈可拆式玻璃烧瓶中加入370份的椰子油酸和95份的苯胺,然后在进行搅拌并输入氮气的同时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100120,从开始至此反应23小时后,接着继续升温至160180,此过程反应23小时,冷却后,便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0021实施例30022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氮气入口的4颈可拆式玻璃烧瓶中加入200份的豆油酸和200份动物油酸,23份苯胺和75份多乙烯多胺,然后在进行搅拌并输入氮气的同时进行加温。当温度升至100120,从开始至此反应23小时后,接着继续升温至160180,反应34小时,冷却后,便得到非胺类具有两性活性的沥青抗剥落剂的半成品。0023在以上实施例中得到的半成品,再分别加入一氯乙酸和氢氧化钠半成品一氯乙酸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1,在60120下,反应24小时即得沥青抗剥落剂。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