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台.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14116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3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80104193.2

申请日:

2009.01.23

公开号:

CN101970748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F 83/00申请日:20090123|||公开

IPC分类号:

D06F83/00

主分类号:

D06F83/00

申请人:

威捷德国有限公司

发明人:

K·詹克伯; A·内德莱

地址:

德国兰茨贝格

优先权:

2008.02.05 DE 102008007573.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胡强;蔡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熨台,它包括底板、垫层和覆罩。要提供这样一种熨台,它具有改善的衬垫,结构简单并且能经济地制造。为此提出,垫层包括立体编织物,该立体编织物具有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覆层、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基层和将覆层和基层相互连接的多根间隔丝线,其中,所述多根间隔丝线为拱形,所述多根间隔丝线弯曲延伸入覆层和基层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熨台 (1), 包括底板 (14)、 垫层 (15) 和覆罩 (16), 其特征是, 该垫层 (15) 包括立 体编织物, 该立体编织物具有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覆层 (18)、 允许水蒸汽和空 气透过的编织的基层 (17) 和将该覆层 (18) 和该基层 (17) 相互连接的多根间隔丝线 (19), 其中, 所述多根间隔丝线 (19) 为拱形并且不仅弯曲延伸入该覆层 (18), 而且弯曲延伸入该 基层 (17), 而且以承受弯曲应力的弹簧的形式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所述多根间隔丝线 (19) 被编织入该编 织的覆层 (18) 和该编织的基层 (17) 中。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所述多根间隔丝线 (19) 至少在该 立体编织物的一个方向上相互交叉地延伸并构成格网。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 180℃的耐热性。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立体编织物包含聚酯。
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覆层 (18)、 该基层 (17) 和所述多根间隔丝线 (19) 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 4 毫米、 最好 6 毫米至 15 毫米的厚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在该立体编织物中的所述 多根间隔丝线 (19) 的密度等于至少 30 根 / 平方厘米, 最好是 50 根 / 平方厘米至 500 根 / 平方厘米。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所述多根间隔丝线 (19) 同该覆层或该基层包夹形成 15°至 90°、 最好是 30°至 60°的入口角度 (α1, α2)。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垫层 (15) 是单层的并 且仅包括该立体编织物。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垫层 (15) 直接安置 在该底板 (14) 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立体编织物是疏水 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 (1), 其特征是, 该覆层 (18) 和该基层 (17) 具有不同的编织物。 2 CN 101970748 A 说 明 熨台 书 1/5 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熨台, 它包括底板、 垫层和覆罩。 背景技术 熨台尤其被用在服装加工中。在加工的中间步骤, 单独的部分或裁剪片以及接缝 和镶边均被熨平。所出现的最终产品被熨烫成型。 [0003] 这种熨台一般包括通风机和工作台面。 服装件或裁剪片安放到工作台面上并用熨 斗 ( 大多是蒸汽熨斗 ) 被熨平。空气通过通风机从工作台面被抽走或被吹送至工作台面。 通过抽吸, 经熨斗被输入待熨衣料中的水蒸汽被抽吸走, 织物纤维将冷却并由此定形。 经过 工作台面的蒙覆体系抽吸走水蒸汽将避免水蒸汽凝结在覆罩中。因此, 在覆罩中没有出现 湿气形成, 或少量出现湿气形成。 而且, 服装件通过在抽吸时出现的负压被吸附在工作台面 上。通过吹风, 服装件可被轻易地安放到工作台面上和从工作台面上被取下。将会避免在 把服装件安放到工作台面上时的皱折形成。 [0004] 工作台面通常由许多层构成, 一般包括底板、 至少一个垫层和一个覆罩。 但根据要 求, 也可以设置其它层。作为底板, 一般采用孔板, 在孔板上设置所述其它层。在简单的蒙 覆体系中, 在孔板上设置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垫层, 通过该垫层避免在熨烫时在熨烫衣料中 出现钮扣压痕和亮光点。该垫层将用覆罩被固定在孔板上。 [0005] 例如在国际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 WO2007/121758A1 中描述了该熨台。在这里, 如 此构成熨台的底板, 即, 孔板的一个缺口或孔的面积小于 15 平方毫米, 底板中的所有缺口 的面积最大为整个底板面积的 7%。由此一来, 熨台在整个工作台面上有均匀一致的抽吸 / 吹送性能。 [0006] 在对熨平效果有严格要求时, 采用另一种蒙覆体系。 在这里, 有一定厚度的带孔硅 树脂衬垫设置在底板上。在带孔硅树脂衬垫上安置塑料织物, 用于过滤经蒙覆体系抽排的 空气, 进而保护硅树脂衬垫和或许通风单元不变脏。塑料织物上设有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垫 层, 借此又将避免在熨烫衣料中形成钮扣压痕和亮光点。 在该蒙覆体系中也设置一个覆罩, 借此将其它层固定在底板上。在所有蒙覆体系中, 覆罩非常耐热, 因为它直接接触熨斗。 [0007] 德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 DE202005008325U1 描述一种用于轧液机的辊套。该辊 套包括具有两个间隔层的间隔织物, 这两个间隔层通过多根间隔丝线相连。在间隔织物的 两层之间设有弹性垫层。垫层提供在厚度方向上的辊套胶弹性。 [0008] 可是, 已知的蒙覆体系有一系列缺点。在垫层仅由泡沫材料层构成的简单的蒙覆 体系中, 泡沫材料层在熨烫过程中因热和压力作用而被压缩, 可能粘合并无法再完全减压 缓冲, 结果, 衬垫缓冲性能减弱。此外, 湿气可能汇集在泡沫材料中。 [0009] 包括硅树脂衬垫的多层蒙覆体系的缺点是, 蒙覆体系的结构复杂, 因此不易更换, 而且成本相对高昂。 [0002]

说明书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覆罩的熨台, 它具有良好的衬垫缓冲性能、 较 长的使用期限、 更强的承载能力以及回弹性能。 熨台还应具有简单的结构, 并且该熨台能经 济地制造。

     为此, 本发明规定, 该垫层包括立体编织物, 该立体编织物具有允许水蒸汽和空气 透过的编织的覆层、 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基层、 和将该覆层和该基层相互连接 的多根间隔丝线, 其中, 所述多根间隔丝线为拱形并且不仅弯曲延伸入覆层, 而且弯曲延伸 入基层, 并且以承受弯曲应力的弹簧的形式构成。
     在这里, 编织物是指所有类型的织造产物, 该织造产物中的丝线通过机器相互连 接, 例如被结扎、 交织、 编织或针织。
     在熨烫时被输入的水蒸汽和热可以通过立体编织物经底板被向下排走或抽吸走。 在施压的熨烫过程中, 立体编织物衬垫于底板上, 因此在熨烫衣料中没有呈现由钮扣等引 起的压痕和亮光点。取决于拱形形状, 所述多根间隔丝线具有回弹性能。在立体编织物卸 载时, 即在取下熨斗时, 这些间隔丝线回弹, 垫层可以相应减压。 就是说, 立体编织物没有长 期受压。
     在熨烫时通过熨斗施加的力将会压缩该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 因而使其弯曲。弹 簧或者说间隔丝线的弹簧特性最好为线性的或渐进的, 就是说, 压缩间隔丝线和进而立体 编织物所需要的力越增大, 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被压缩得越厉害。 由此将做到, 立体编织物 在熨烫时确实略微变形并因而具有所期望的衬垫缓冲效果。 但是, 在一定压陷后, 熨斗被停 止住, 无法贯穿到或穿透到底板。也由此避免立体编织物在熨烫时被强烈压缩至覆层接触 到底板并使熨烫衣料回潮的程度。
     一个合适的实施方式规定, 间隔丝线被编织入该编织的覆层和该编织的基层中。 如上所述, 在这种情况下, 术语 “编织物” 以及 “编织” 或 “编织的” 是指相互连接的丝线、 纱 或纤维, 或者说丝线、 纱、 纤维等连接成织造产物。 覆层和基层因此也可以是织造的、 针织的 或以其它方式制造的。通过将间隔丝线编织入覆层和基层, 获得间隔丝线与覆层和基层的 牢固连接, 该立体编织物牢固接合, 不能轻易松解开。
     间隔丝线最好可以至少在立体编织物的一个方向上相互交叉地延伸并形成格网。 通过格网, 获得立体编织物的附加稳定化, 促成立体编织物在熨烫后回弹至初始状态。
     该立体编织物适当地具有至少 180℃的耐热性。立体编织物尤其是间隔丝线应该 不会因熨烫时所施加的热而变形、 熔化和叠合。研究表明, 180℃的耐热性就足够了。
     因此,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 立体编织物含有聚酯。 聚酯具有高的耐热性 和良好的弹性性能。此外, 聚酯是耐水蒸汽的。
     不过也可以规定, 覆层、 基层和间隔丝线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因此, 覆层、 基层和间 隔丝线可以最佳地满足不同要求。覆层必须具有比间隔丝线和基层更高的耐热性。此外, 覆层应具有一定的衬垫缓冲性能且是平滑的, 以避免在熨烫衣料上形成亮光点或压痕。对于 间隔丝线, 可以采用弹性材料, 基层最好由坚固材料构成。通过这种结构, 还可以节约成本。
     一个变型方案规定, 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 4 毫米且优选为 6 毫米至 15 毫米的厚 度。研究表明, 将会在这样厚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衬垫缓冲性能。此外, 将避免在熨烫过程 中压瘪覆层到达底板。 因此, 熨烫衣料上没有出现压痕, 而且覆层没有接触或许凝结在底板
     上的、 否则会导致熨烫衣料回潮的水蒸汽。
     为了在整个熨台面上获得均匀的衬垫缓冲性, 可以规定, 立体编织物中的间隔丝 线的密度为至少 30 根 / 平方厘米, 最好为 50 根 / 平方厘米至 500 根 / 平方厘米。
     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 间隔丝线与覆层或基层相交形成 15°至 90°且优 选为 30°至 60°的入口角度。该入口角度此时是在覆层平面或基层平面和在间隔丝线进 入各平面的入口点的间隔丝线上的切线之间的两个角度中的较小角度。在入口角度下, 间 隔丝线的自由长度即在基层和覆层之间自由延伸的丝线段如此短, 从而能避免间隔丝线的 折断, 但保留获得回弹性。
     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规定, 垫层是单层的并仅包括立体编织物。因为在熨台的 垫层中不需要其它的层或中间层, 因而获得成本有利的结构。
     当垫层直接安置在底板上时, 熨台结构还可以被进一步简化。
     在此情况下被证明非常有利的是, 立体编织物是疏水的。如果水蒸汽会凝结在立 体编织物中, 则冷凝水在立体编织物上滴落并且可容易地通过底板被抽排走。熨烫衣料的 回潮由此得以避免。
     还可以适当地规定, 覆层和基层具有不同的编织物。 因此, 例如覆层可以具有光滑 表面, 用于避免在熨烫衣料上形成压痕。 基层最好具有粗网孔型编织物, 其保证良好的稳固 性和高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以下, 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 其中 : 图 1 表示熨台的立体视图 ; 图 2 表示图 1 所示于熨烫工作台面的沿线 II-II 的截面 ; 图 3 表示图 2 所示的立体编织物的放大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中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熨台 1。熨台 1 包括基架 2, 在该基架中设有通风单 元。基架 2 与熨烫工作台面 3 相连, 因而可通过通风单元从熨烫工作台面 3 抽吸走空气, 或 者可将空气吹送到熨烫工作台面 3 中。基架 2 还与脚踏开关 4 相连接, 通过该脚踏开关, 实 现该通风单元从吸风运行到送风运行的转换。
     除了熨烫工作台面 3 外, 熨台 1 还可以具有多个摆臂 5 和 6, 在该摆臂上固定有其 它的熨烫工作台面 7 和 8。熨烫工作台面 7、 8 比熨烫工作台面 3 小, 例如用于熨平衬衫袖 子。熨烫工作台面 7、 8 同样与基架 2 连接, 从而在此也可以进行吸风或吹风。
     熨台 1 具备气道 9, 由通风单元抽吸的空气又通过此气道被排放至环境。这样, 废 气可以目的明确地从熨台 1 被吸排走。在气道 9 中集成有操纵单元 10, 可通过该操作单元 控制基架 2。在气道 9 上固定有包括熨斗挂架 12 的照明单元 11。熨斗可以挂在熨斗挂架 12 上, 从而熨斗重量主要由熨斗挂架 12 承受。
     图 2 表示熨台 1 的熨烫工作台面 3 的沿线 II-II 的截面。熨烫工作台面 3 包括与 基架 2 相连的槽 13, 从而可以在槽 13 中产生正压或负压, 并且空气可被相应地抽吸或吹送。 在槽 13 上安装有底板 14, 底板 14 通过螺纹件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安装在槽 13 上, 侧面用密封条封住, 以避免吸入漏气。因此, 整个通风机功率被用在熨烫工作台面 3 上。底板 14 最 好为孔板, 但也可以想到采用具有相应的空气抽吸用开口的其它板。底板 14 上安装有垫层 15。垫层 15 最好直接安置在底板 14 上。但也可以规定, 在底板 14 和垫层 15 之间设置中 间层, 例如由塑料或金属构成的织物。
     垫层 15 包括立体编织物, 该立体编织物具有编织的基层 17、 编织的覆层 18 和多根 间隔丝线 19, 这些间隔丝线将基层 17 和覆层 18 相互连接起来。如上所述, 本文的术语 “编 织物” 是指所有类型的相互连接的丝线、 纱、 纤维等, 它们构成织造产物, 就是说也是织物、 针织物等。垫层 15 最好仅包括该立体编织物。但也可以规定, 在垫层中设置其它层。垫层 15 和或许有的安置在底板 14 上的其它层利用覆罩 16 被蒙套在底板 14 或者说槽 13 上。覆 罩 16 最好由耐热塑料构成。
     在图 3 中示出了作为垫层的立体编织物的透视图。立体编织物包括靠近底板 14 的基层 17。在靠近覆罩 16 的一侧, 立体编织物包括覆层 18。基层 17 和覆层 18 均由允许 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物构成。基层 17 和覆层 18 通过多根间隔丝线 19 相互连接。间 隔丝线 19 均为拱形并且弯曲延伸入覆层 18 和基层 17 中。
     在基层 17 和覆层 18 中, 这些间隔丝线 19 被编织入各自的编织物中, 就是说, 通过 织入或编入方式被编织入, 并跟随基层 17 或覆层 18 中的纱线走向。就是说, 很长的丝线被 用作间隔丝线 19, 每根长丝线多次被引入覆层 18 或基层 17 和从中抽出。间隔丝线 19 此 时被如此织入或编入基层 17 或覆层 18, 即, 它们至少在立体编织物的一个方向上相互交叉 地延伸并构成格网。就是说, 间隔丝线 19 与覆层 18 和基层 17 均相交形成不同的入口角度 α1 和 α2。基层 17 和覆层 18 通过所述多根间隔丝线 19 如此相连, 即, 立体编织物形成单 件的织物布幅并且这些单独的层无法在不破坏立体编织物的情况下再相互分开,
     入口角度 α1 和 α2, 即均在覆层 18 或基层 17 与在间隔丝线 19 进入覆层 18 或基 层 17 的入口点在间隔丝线 19 上的切线之间包夹形成的两个角度中的较小角度, 介于 15° 至 90°的范围, 最好是 30°至 60°。如上所述, 间隔丝线 19 进入覆层 18 和基层 17 的入口 角度 α1 和 α2 不一定是相同, 而是可以取不同的值, 就是说, 不仅不同的间隔丝线 19 进入 基层 17 的入口角度 α1 可以取不同的值, 而且不同的间隔丝线 19 进入覆层 18 的入口角度 α2 可以取不同的值。
     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 180℃的耐热性, 以避免由在熨烫时输入的热引起的损坏。 立 体编织物最好含有聚酯, 在此也可以规定, 覆层 18、 间隔丝线 19 和基层 17 由不同的材料构 成。为了节约成本而可以规定, 覆层 18 由比间隔丝线 19 和基层 17 更耐热的材料构成。立 体编织物具有至少 4 毫米的厚度。研究表明, 具有这样厚度的立体编织物没有被强烈压缩 至覆层 18 接触到底板 14 且进而在底板 14 上凝结的水将会导致熨烫衣料回潮的程度。立 体编织物的厚度最好为 6 毫米至 15 毫米。
     如上所述, 在基层 17 和覆层 18 之间的多根间隔丝线 19 具有拱形形状。如果在 熨烫时施压于立体编织物, 则间隔丝线 19 将在由弯曲所预定的方向上进一步弯曲, 但不折 断。此外, 上述弯曲保证了间隔丝线易反弹至初始状态。间隔丝线 19 最好以承受弯曲应力 的弹簧的形式构成。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 19 的弹簧特性此时为线性的或渐进的。为了在 整个熨烫工作台面 3 上获得均匀的反弹性, 在立体编织物中的间隔丝线 19 的密度为至少 30 根 / 平方厘米, 最好为 50 至 500 根 / 平方厘米。间隔丝线的粗细为大约 0.1 至 0.75 毫米。如果采用更粗的间隔丝线, 则每平方厘米的丝线数量可减少。
     立体编织物的材料最好是疏水的。如果水蒸汽在熨烫过程中在立体编织物中凝 结, 则凝结水在立体编织物上滴落并且可容易地向下通过槽 13 被抽排走。
     也可以规定, 立体编织物的覆层 18 和基层 17 具有不同的编织物。覆层 18 最好由 一种至少在靠近覆罩 16 的上侧是平滑的编织物构成, 以避免在熨烫衣料中形成亮光点和 压痕。基层 17 可以例如由粗网孔型编织物构成, 由此将简化冷凝水的吸排。

熨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熨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熨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熨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熨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0748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70748ACN101970748A21申请号200980104193222申请日20090123102008007573620080205DED06F83/0020060171申请人威捷德国有限公司地址德国兰茨贝格72发明人K詹克伯A内德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0代理人胡强蔡民军54发明名称熨台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熨台,它包括底板、垫层和覆罩。要提供这样一种熨台,它具有改善的衬垫,结构简单并且能经济地制造。为此提出,垫层包括立体编织物,该立体编织物具有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

2、的覆层、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基层和将覆层和基层相互连接的多根间隔丝线,其中,所述多根间隔丝线为拱形,所述多根间隔丝线弯曲延伸入覆层和基层中。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805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9/0004332009012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97978DE20090813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1970748A1/1页21一种熨台1,包括底板14、垫层15和覆罩16,其特征是,该垫层15包括立体编织物,该立体编织物具有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

3、编织的覆层18、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基层17和将该覆层18和该基层17相互连接的多根间隔丝线19,其中,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为拱形并且不仅弯曲延伸入该覆层18,而且弯曲延伸入该基层17,而且以承受弯曲应力的弹簧的形式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被编织入该编织的覆层18和该编织的基层1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至少在该立体编织物的一个方向上相互交叉地延伸并构成格网。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180的耐热性。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立。

4、体编织物包含聚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覆层18、该基层17和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由不同的材料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4毫米、最好6毫米至15毫米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在该立体编织物中的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的密度等于至少30根/平方厘米,最好是50根/平方厘米至500根/平方厘米。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同该覆层或该基层包夹形成15至90、最好是30至60的入口角度1,2。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

5、,该垫层15是单层的并且仅包括该立体编织物。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垫层15直接安置在该底板14上。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立体编织物是疏水的。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熨台1,其特征是,该覆层18和该基层17具有不同的编织物。权利要求书CN101970748A1/5页3熨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熨台,它包括底板、垫层和覆罩。背景技术0002熨台尤其被用在服装加工中。在加工的中间步骤,单独的部分或裁剪片以及接缝和镶边均被熨平。所出现的最终产品被熨烫成型。0003这种熨台一般包括通风机和工作台面。服装件或裁剪片安。

6、放到工作台面上并用熨斗大多是蒸汽熨斗被熨平。空气通过通风机从工作台面被抽走或被吹送至工作台面。通过抽吸,经熨斗被输入待熨衣料中的水蒸汽被抽吸走,织物纤维将冷却并由此定形。经过工作台面的蒙覆体系抽吸走水蒸汽将避免水蒸汽凝结在覆罩中。因此,在覆罩中没有出现湿气形成,或少量出现湿气形成。而且,服装件通过在抽吸时出现的负压被吸附在工作台面上。通过吹风,服装件可被轻易地安放到工作台面上和从工作台面上被取下。将会避免在把服装件安放到工作台面上时的皱折形成。0004工作台面通常由许多层构成,一般包括底板、至少一个垫层和一个覆罩。但根据要求,也可以设置其它层。作为底板,一般采用孔板,在孔板上设置所述其它层。在。

7、简单的蒙覆体系中,在孔板上设置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垫层,通过该垫层避免在熨烫时在熨烫衣料中出现钮扣压痕和亮光点。该垫层将用覆罩被固定在孔板上。0005例如在国际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WO2007/121758A1中描述了该熨台。在这里,如此构成熨台的底板,即,孔板的一个缺口或孔的面积小于15平方毫米,底板中的所有缺口的面积最大为整个底板面积的7。由此一来,熨台在整个工作台面上有均匀一致的抽吸/吹送性能。0006在对熨平效果有严格要求时,采用另一种蒙覆体系。在这里,有一定厚度的带孔硅树脂衬垫设置在底板上。在带孔硅树脂衬垫上安置塑料织物,用于过滤经蒙覆体系抽排的空气,进而保护硅树脂衬垫和或许通风单元不变脏。

8、。塑料织物上设有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垫层,借此又将避免在熨烫衣料中形成钮扣压痕和亮光点。在该蒙覆体系中也设置一个覆罩,借此将其它层固定在底板上。在所有蒙覆体系中,覆罩非常耐热,因为它直接接触熨斗。0007德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DE202005008325U1描述一种用于轧液机的辊套。该辊套包括具有两个间隔层的间隔织物,这两个间隔层通过多根间隔丝线相连。在间隔织物的两层之间设有弹性垫层。垫层提供在厚度方向上的辊套胶弹性。0008可是,已知的蒙覆体系有一系列缺点。在垫层仅由泡沫材料层构成的简单的蒙覆体系中,泡沫材料层在熨烫过程中因热和压力作用而被压缩,可能粘合并无法再完全减压缓冲,结果,衬垫缓冲性能减。

9、弱。此外,湿气可能汇集在泡沫材料中。0009包括硅树脂衬垫的多层蒙覆体系的缺点是,蒙覆体系的结构复杂,因此不易更换,而且成本相对高昂。说明书CN101970748A2/5页4发明内容0010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覆罩的熨台,它具有良好的衬垫缓冲性能、较长的使用期限、更强的承载能力以及回弹性能。熨台还应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该熨台能经济地制造。0011为此,本发明规定,该垫层包括立体编织物,该立体编织物具有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覆层、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的基层、和将该覆层和该基层相互连接的多根间隔丝线,其中,所述多根间隔丝线为拱形并且不仅弯曲延伸入覆层,而且弯曲延伸入基层,并。

10、且以承受弯曲应力的弹簧的形式构成。0012在这里,编织物是指所有类型的织造产物,该织造产物中的丝线通过机器相互连接,例如被结扎、交织、编织或针织。0013在熨烫时被输入的水蒸汽和热可以通过立体编织物经底板被向下排走或抽吸走。在施压的熨烫过程中,立体编织物衬垫于底板上,因此在熨烫衣料中没有呈现由钮扣等引起的压痕和亮光点。取决于拱形形状,所述多根间隔丝线具有回弹性能。在立体编织物卸载时,即在取下熨斗时,这些间隔丝线回弹,垫层可以相应减压。就是说,立体编织物没有长期受压。0014在熨烫时通过熨斗施加的力将会压缩该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因而使其弯曲。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的弹簧特性最好为线性的或渐进的,就是。

11、说,压缩间隔丝线和进而立体编织物所需要的力越增大,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被压缩得越厉害。由此将做到,立体编织物在熨烫时确实略微变形并因而具有所期望的衬垫缓冲效果。但是,在一定压陷后,熨斗被停止住,无法贯穿到或穿透到底板。也由此避免立体编织物在熨烫时被强烈压缩至覆层接触到底板并使熨烫衣料回潮的程度。0015一个合适的实施方式规定,间隔丝线被编织入该编织的覆层和该编织的基层中。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术语“编织物”以及“编织”或“编织的”是指相互连接的丝线、纱或纤维,或者说丝线、纱、纤维等连接成织造产物。覆层和基层因此也可以是织造的、针织的或以其它方式制造的。通过将间隔丝线编织入覆层和基层,获得间隔丝。

12、线与覆层和基层的牢固连接,该立体编织物牢固接合,不能轻易松解开。0016间隔丝线最好可以至少在立体编织物的一个方向上相互交叉地延伸并形成格网。通过格网,获得立体编织物的附加稳定化,促成立体编织物在熨烫后回弹至初始状态。0017该立体编织物适当地具有至少180的耐热性。立体编织物尤其是间隔丝线应该不会因熨烫时所施加的热而变形、熔化和叠合。研究表明,180的耐热性就足够了。0018因此,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立体编织物含有聚酯。聚酯具有高的耐热性和良好的弹性性能。此外,聚酯是耐水蒸汽的。0019不过也可以规定,覆层、基层和间隔丝线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覆层、基层和间隔丝线可以最佳地满足不同。

13、要求。覆层必须具有比间隔丝线和基层更高的耐热性。此外,覆层应具有一定的衬垫缓冲性能且是平滑的,以避免在熨烫衣料上形成亮光点或压痕。对于间隔丝线,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基层最好由坚固材料构成。通过这种结构,还可以节约成本。0020一个变型方案规定,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4毫米且优选为6毫米至15毫米的厚度。研究表明,将会在这样厚度条件下获得良好的衬垫缓冲性能。此外,将避免在熨烫过程中压瘪覆层到达底板。因此,熨烫衣料上没有出现压痕,而且覆层没有接触或许凝结在底板说明书CN101970748A3/5页5上的、否则会导致熨烫衣料回潮的水蒸汽。0021为了在整个熨台面上获得均匀的衬垫缓冲性,可以规定,立体编织物。

14、中的间隔丝线的密度为至少30根/平方厘米,最好为50根/平方厘米至500根/平方厘米。0022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间隔丝线与覆层或基层相交形成15至90且优选为30至60的入口角度。该入口角度此时是在覆层平面或基层平面和在间隔丝线进入各平面的入口点的间隔丝线上的切线之间的两个角度中的较小角度。在入口角度下,间隔丝线的自由长度即在基层和覆层之间自由延伸的丝线段如此短,从而能避免间隔丝线的折断,但保留获得回弹性。0023另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规定,垫层是单层的并仅包括立体编织物。因为在熨台的垫层中不需要其它的层或中间层,因而获得成本有利的结构。0024当垫层直接安置在底板上时,熨台结构还可以被。

15、进一步简化。0025在此情况下被证明非常有利的是,立体编织物是疏水的。如果水蒸汽会凝结在立体编织物中,则冷凝水在立体编织物上滴落并且可容易地通过底板被抽排走。熨烫衣料的回潮由此得以避免。0026还可以适当地规定,覆层和基层具有不同的编织物。因此,例如覆层可以具有光滑表面,用于避免在熨烫衣料上形成压痕。基层最好具有粗网孔型编织物,其保证良好的稳固性和高的透气性。附图说明0027以下,将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其中0028图1表示熨台的立体视图;0029图2表示图1所示于熨烫工作台面的沿线IIII的截面;0030图3表示图2所示的立体编织物的放大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31在图1中。

1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熨台1。熨台1包括基架2,在该基架中设有通风单元。基架2与熨烫工作台面3相连,因而可通过通风单元从熨烫工作台面3抽吸走空气,或者可将空气吹送到熨烫工作台面3中。基架2还与脚踏开关4相连接,通过该脚踏开关,实现该通风单元从吸风运行到送风运行的转换。0032除了熨烫工作台面3外,熨台1还可以具有多个摆臂5和6,在该摆臂上固定有其它的熨烫工作台面7和8。熨烫工作台面7、8比熨烫工作台面3小,例如用于熨平衬衫袖子。熨烫工作台面7、8同样与基架2连接,从而在此也可以进行吸风或吹风。0033熨台1具备气道9,由通风单元抽吸的空气又通过此气道被排放至环境。这样,废气可以目的明确地从熨台1被。

17、吸排走。在气道9中集成有操纵单元10,可通过该操作单元控制基架2。在气道9上固定有包括熨斗挂架12的照明单元11。熨斗可以挂在熨斗挂架12上,从而熨斗重量主要由熨斗挂架12承受。0034图2表示熨台1的熨烫工作台面3的沿线IIII的截面。熨烫工作台面3包括与基架2相连的槽13,从而可以在槽13中产生正压或负压,并且空气可被相应地抽吸或吹送。在槽13上安装有底板14,底板14通过螺纹件或者通过其它方式安装在槽13上,侧面用密说明书CN101970748A4/5页6封条封住,以避免吸入漏气。因此,整个通风机功率被用在熨烫工作台面3上。底板14最好为孔板,但也可以想到采用具有相应的空气抽吸用开口的其。

18、它板。底板14上安装有垫层15。垫层15最好直接安置在底板14上。但也可以规定,在底板14和垫层15之间设置中间层,例如由塑料或金属构成的织物。0035垫层15包括立体编织物,该立体编织物具有编织的基层17、编织的覆层18和多根间隔丝线19,这些间隔丝线将基层17和覆层18相互连接起来。如上所述,本文的术语“编织物”是指所有类型的相互连接的丝线、纱、纤维等,它们构成织造产物,就是说也是织物、针织物等。垫层15最好仅包括该立体编织物。但也可以规定,在垫层中设置其它层。垫层15和或许有的安置在底板14上的其它层利用覆罩16被蒙套在底板14或者说槽13上。覆罩16最好由耐热塑料构成。0036在图3中。

19、示出了作为垫层的立体编织物的透视图。立体编织物包括靠近底板14的基层17。在靠近覆罩16的一侧,立体编织物包括覆层18。基层17和覆层18均由允许水蒸汽和空气透过的编织物构成。基层17和覆层18通过多根间隔丝线19相互连接。间隔丝线19均为拱形并且弯曲延伸入覆层18和基层17中。0037在基层17和覆层18中,这些间隔丝线19被编织入各自的编织物中,就是说,通过织入或编入方式被编织入,并跟随基层17或覆层18中的纱线走向。就是说,很长的丝线被用作间隔丝线19,每根长丝线多次被引入覆层18或基层17和从中抽出。间隔丝线19此时被如此织入或编入基层17或覆层18,即,它们至少在立体编织物的一个方向。

20、上相互交叉地延伸并构成格网。就是说,间隔丝线19与覆层18和基层17均相交形成不同的入口角度1和2。基层17和覆层18通过所述多根间隔丝线19如此相连,即,立体编织物形成单件的织物布幅并且这些单独的层无法在不破坏立体编织物的情况下再相互分开,0038入口角度1和2,即均在覆层18或基层17与在间隔丝线19进入覆层18或基层17的入口点在间隔丝线19上的切线之间包夹形成的两个角度中的较小角度,介于15至90的范围,最好是30至60。如上所述,间隔丝线19进入覆层18和基层17的入口角度1和2不一定是相同,而是可以取不同的值,就是说,不仅不同的间隔丝线19进入基层17的入口角度1可以取不同的值,而。

21、且不同的间隔丝线19进入覆层18的入口角度2可以取不同的值。0039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180的耐热性,以避免由在熨烫时输入的热引起的损坏。立体编织物最好含有聚酯,在此也可以规定,覆层18、间隔丝线19和基层17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为了节约成本而可以规定,覆层18由比间隔丝线19和基层17更耐热的材料构成。立体编织物具有至少4毫米的厚度。研究表明,具有这样厚度的立体编织物没有被强烈压缩至覆层18接触到底板14且进而在底板14上凝结的水将会导致熨烫衣料回潮的程度。立体编织物的厚度最好为6毫米至15毫米。0040如上所述,在基层17和覆层18之间的多根间隔丝线19具有拱形形状。如果在熨烫时施压于立体编。

22、织物,则间隔丝线19将在由弯曲所预定的方向上进一步弯曲,但不折断。此外,上述弯曲保证了间隔丝线易反弹至初始状态。间隔丝线19最好以承受弯曲应力的弹簧的形式构成。弹簧或者说间隔丝线19的弹簧特性此时为线性的或渐进的。为了在整个熨烫工作台面3上获得均匀的反弹性,在立体编织物中的间隔丝线19的密度为至少30根/平方厘米,最好为50至500根/平方厘米。间隔丝线的粗细为大约01至075毫米。说明书CN101970748A5/5页7如果采用更粗的间隔丝线,则每平方厘米的丝线数量可减少。0041立体编织物的材料最好是疏水的。如果水蒸汽在熨烫过程中在立体编织物中凝结,则凝结水在立体编织物上滴落并且可容易地向下通过槽13被抽排走。0042也可以规定,立体编织物的覆层18和基层17具有不同的编织物。覆层18最好由一种至少在靠近覆罩16的上侧是平滑的编织物构成,以避免在熨烫衣料中形成亮光点和压痕。基层17可以例如由粗网孔型编织物构成,由此将简化冷凝水的吸排。说明书CN101970748A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70748A2/2页9图3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