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91331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100152.5

申请日:

2004.12.06

公开号:

CN1624231A

公开日:

2005.06.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5B 19/02申请日:20041206授权公告日:20100825终止日期:2013120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19/02

主分类号:

D05B19/02

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赤羽浩一; 堀亮彦; 铃木裕之; 位田敬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2003.12.05 JP 2003-40746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喜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M),设有无线标签(T),该无线标签(T)在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上且寿命到来时需要更换的构件(割刀(6)、槌(7)、压脚(32))上、存储有与缝制装置M使用了这些构件(6、7、32)这一情况相关连的使用经历信息等。还设有在与该无线标签(T)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接收发送的读取器/记录器(50)。将被缝制装置(M)使用了构件(6、7、32)这一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写入无线标签(T)内,通过由读取器/记录器(50)读取该使用信息,就可对各构件(6、7、32)的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的管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缝制装置,具有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该缝制装置 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了与所述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而设置的无线标签;以及 将与使用了对应的拆装构件这一内容相关的使用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向该 无线标签发送用的发送装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与所述无线标 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该无线标签进行识别的识别装置,同时, 通过所述识别装置对所述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后,所述发送装置发送使用信 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从由所述识别装置 识别后的无线标签中、读取存储在该无线标签内的使用信息的第1使用信息 读取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装置,根据由 所述第1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入的使用信息,发送新的使用信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 表示对应的拆装构件的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 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个体识别信息。
7: 一种缝制装置,具有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该缝制装置 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了与所述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而设置的无线标签; 根据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该无线标签加以识别的识别装置; 以及 通过该识别装置对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后、将与使用了对应的拆装构件这一 内容相关的使用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读取存储在所述存 储装置内的使用信息的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由所述第2使 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使用信息、将新的使用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内 的存储控制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 表示对应的拆装构件的种类的种类识别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标签,存储有 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个体识别信息。
12: 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由所述第 1或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入的使用信息、当判断为对应的拆装构件达到 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时将这一含义进行告知的第1告知装置。
13: 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由所述第 1或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入的使用信息、当判断为对应的拆装构件达到 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时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限制的第1动作 限制装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第1动作 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2告知装 置。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于所述第2告 知装置的告知、让用户选择是否可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的第1确认装 置。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第1动作 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3告知装 置。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所述发送装置 对无线标签是否可发送使用信息、如不能发送时进行告知的第4告知装置。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所述发送装置 对无线标签是否可发送使用信息、如不能发送时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 规定限制的第2动作限制装置。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第2动作 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5告知装 置。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于所述第5告 知装置的告知、让用户选择是否可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的第2确认装 置。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第2动作 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6告知装 置。
22: 如权利要求5、6、10、11中的任何1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具有读取存储于所述无线标签内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构件 信息读取装置,同时, 具有当由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与作 为安装对象事先设想的拆装构件不对应时、将该含义进行告知的第7告知装 置。
23: 如权利要求5、6、10、11中的任何1项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具有读取存储于所述无线标签内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构件 信息读取装置,同时, 具有当由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与作 为安装对象事先设想的拆装构件不对应时、对缝制动作施加设想外构件用的 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第3动作限制装置。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第3动作 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8告知装 置。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对于所述第8告 知装置的告知、让用户选择是否可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的第3确认装 置。
26: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所述第3动作 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9告知装 置。
27: 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信息包括: 表示所述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动作的作业时间、缝制条件、所述缝制装置本 体的动作种类及动作环境状态量中的至少1个种类的信息;表示其统计量的 信息。
28: 一种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具有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 装置本体的构件上可拆装地进行安装的拆装构件,用于在对被缝制物执行缝 制动作的缝制装置中进行与使用所述拆装构件相关的使用信息的通信,其特 征在于,具有: 为了与所述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而设置的无线标签;以及 将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使用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向该无线标签发送的发送装 置。
29: 一种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具有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或设于该缝制 装置本体的构件上可拆装地进行安装的拆装构件,用于在对被缝制物执行缝 制动作的缝制装置中进行与使用所述拆装构件相关的使用信息的通信,其特 征在于, 为了与所述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而设置的无线标签; 根据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该无线标签进行识别的识别装置; 以及 通过该识别装置对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后、将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使用信息 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

说明书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缝制物执行缝制动作的缝制装置,尤其是涉及将与缝制作业相关的信息进行交接的缝制装置及其信息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记录保存缝制装置的修理经历信息、以提高缝制装置的管理方便性的装置,比如有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成11年第104375公报记载的缝制装置。

    该传统技术的缝制装置,具有:输入缝制装置的修理经历信息、串行号码或购买信息的触摸面板;以及将输入的修理经历信息等进行存储的EEPROM。将修理经历信息存储在缝制装置内,同时可将其更改,方便性好,能进行系统的修理经历等的管理。

    但是,所述传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即,缝制装置中存在随着使用寿命下降,到了规定的时期需要进行更换的构件即所谓地消耗品。具体地说,比如:对被缝制物(布等)进行缝制的缝针;包括缝制时对被缝制物按压或抓住进行保持的所谓压脚和刺绣框在内的布保持构件;锁眼机中用于形成钮扣孔而使用的割刀;与割刀抵接以获得由割刀引起的切割反作用力的槌;缝制结束后切断缝制线的切线割刀;钩着上线进行穿通并调节张力用的挑线杆;缝针从被缝制物朝下方贯通时挂着松弛的上线的梭子的梭尖部;更广一些的话,还有对各种动作构件进行驱动的电机等。

    这些进行更换的构件,通常为了更换方便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但各构件安装时和不安装时各不相同,使用的时间各异。因此,用户难以对各构件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所剩下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的管理。存在用户误将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构件进行安装使用的可能性。该场合,不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有的性能,导致缝制不良和缝制作业效率下降,还有可能使缝制装置本体局部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

    上述传统技术的缝制装置中,尽管能够进行基于缝制装置整体的修理经历等的产品寿命管理,但对上述每一构件的使用经历和寿命等没有进行专门的考虑。因此,用户无法对各构件的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所剩下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的管理。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关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的、能对每一构件的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所剩下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管理的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第1缝制装置,设置有与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的无线标签(tag),同时,具有将与该无线标签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向该无线标签进行发送用的发送装置

    上述构成中,对于各个拆装构件,将存储与该构件相关的信息的无线标签与该拆装构件比如进行附设或捆绑等,设置成相关联地进行使用。当将拆装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进行使用时,通过发送装置将与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发送至无线标签。由此,该拆装构件的使用信息写入并存储在对应的无线标签内。该场合,作为使用信息,具有:比如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进行缝制作业时的作业时间、缝制条件(针数、转速)、缝制装置本体的动作(摆动、往复移动、上下移动、转动)、动作环境状态量(温度、湿度、电压等)的种类、及它们的统计量或修理经历、警报(alarm)次数等。

    由此,比如,为了下次使用而将这些拆装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时,通过读取存储在无线标签内的使用经历信息,就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拆装构件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因此,不存在以往那样安装使用已到使用寿命的构件的担忧等,可防止发生缝制不良、缝制装置本体的局部性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其结果,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有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

    另外,在将拆装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进行使用后发生了某一问题的场合,可将至发生该问题为止的使用信息即、使用经历记录在无线标签内。由此,还具有即使不将缝制装置整体送往制造厂家或服务公司,只要将该无线标签送去就可寻找问题的原因和探讨对策的效果。

    在该缝制装置中,设置根据与所述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该无线标签进行识别的识别装置,同时,使所述发送装置构成为,通过所述识别装置对所述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后,发送使用信息。由识别装置对无线标签进行识别,由发送装置将使用信息向该识别后的无线标签进行发送,以确定存储的对象,能可靠地将使用信息存储在对应的无线标签内。

    还设有从由所述识别装置识别后的无线标签中读取存储在该无线标签内的使用信息的第1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比如,以已经存储在无线标签内的使用信息中累积的形式或以更新的形式制作新的使用信息,或读入的使用信息是可忽视的值的场合以复位的形式制作新的使用信息等,可在使用经历中适宜地形成对应的信息。

    此时,所述发送装置可构成为根据由第1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入的使用信息,发送新的使用信息。以与至此存储在无线标签内的使用信息对应的形式重新制作使用信息并利用发送装置发送,可将使用经历累积在无线标签内。

    另外,所述无线标签可构成为存储有表示对应的拆装构件的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由此,在无线标签内存储有使用信息和拆装构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故可根据拆装构件的种类来管理使用经历。

    或者,所述无线标签也可构成为存储有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个体识别信息。在无线标签内存储有使用信息和拆装构件的个体识别信息,故即使同一种类的拆装构件有多个也可按其个体对使用经历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第2缝制装置,设置有与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的无线标签,同时,具有通过与该无线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对该无线标签加以识别的识别装置;以及通过该识别装置对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后、将与对应的拆装构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

    上述构成中,对于各个拆装构件,将存储与该构件相关的信息的无线标签与该拆装构件,比如通过附设或捆绑等设置成相关联地进行使用。当将拆装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进行使用时,通过识别装置对该无线标签加以识别,进一步将与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存储在设于缝制装置本体的存储装置内。该场合,作为使用信息,具有:比如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进行缝制作业时的作业时间、缝制条件(针数、转速)、缝制装置本体的动作(摆动、往复移动、上下移动、转动)、动作环境状态量(温度、湿度、电压等)的种类、及它们的统计量或修理经历、警报次数等。另外,作为存储装置比如可采用RAM等。

    由此,比如,为了下次使用而将这些拆装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时,通过读取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使用信息,就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拆装构件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因此,不存在以往那样安装使用已到使用寿命的构件的担忧等,可防止发生缝制不良、缝制装置本体的局部性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其结果,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有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

    另外,与将使用信息发送至无线标签并存储在其内的场合相比,还具有不用无线通信,能以简洁的形式存储使用信息的效果。

    该缝制装置中,可设置读取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内的使用信息的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比如,以已经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使用信息中累积的形式或以更新的形式制作新的使用信息,或读入的使用信息是可忽视的值的场合以复位的形式制作新的使用信息等,可在使用经历中适宜地形成对应的信息。

    可设置根据由所述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使用信息、将新的使用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装置内的存储控制装置。以与该时之前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使用信息对应的形式重新制作使用信息,通过存储控制装置存放在存储装置内,可将使用经历累积在存储装置内。

    另外,所述无线标签可构成为存储有表示对应的拆装构件的种类的种类识别信号。通过在无线标签内存储有拆装构件的种类识别信息,比如将使用信息和种类识别信息组合存储在存储装置内,就可根据拆装构件的种类来管理使用经历。

    或者,所述无线标签也可构成为存储有对应的拆装构件的个体识别信息。通过在无线标签内存储有拆装构件的个体识别信息,比如将使用信息和种类识别信息组合存储在存储装置内,即使同一种类的拆装构件有多个也可按其个体对使用经历进行管理。

    本发明中,可设有根据由所述第1或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入的使用信息,当判断为对应的拆装构件达到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时将这一含义进行告知的第1告知装置。由此,能可靠地向用户告知已经到达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这一情况,可根据各构件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可靠地进行合理的管理。尤其是拆装构件比如是用于滑动部位的需要供给油脂的构件的场合,可在恰当的时期可靠地补充润滑油。

    也可设置根据由所述第1或第2使用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入的使用信息、当判断为对应的拆装构件达到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时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第1动作限制装置。比如安装了使用经历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构件的场合,对于这种耐久性有问题的构件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限制。由此,即使使用这样的耐久性差的构件,不会导致故障等的发生,预防缝制不良,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

    此时,若设置由第1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2告知装置,则可让用户事先知道此后对缝制动作进行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

    而且,若设置对于所述第2告知装置的告知、让用户选择是否可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的第1确认装置,则在用户确认的基础上,可执行使用了该构件的受到限制的缝制动作。

    也可设置由第1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3告知装置。可让用户知道现在执行中的缝制动作受到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

    上述本发明的第1缝制装置中,可设置根据发送装置对无线标签是否可发送使用信息、如不能发送时进行告知的第4告知装置。这里,一般无线标签的信息存储容量存在一定的极限,当信息存储至极限容量后就不能写入了。利用这一特点,比如通过将该极限值与拆装构件的使用寿命进行对应,当发送装置不能发送时,可认为拆装构件的使用寿命到了。因此,通过第4告知装置,能向用户可靠地告知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规定的使用寿命的这一情况,能进行与各构件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相对应的合理的管理。

    也可构成为设置根据所述发送装置对无线标签是否可发送使用信息、如不能发送时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构件的第2动作限制装置。比如安装了使用经历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构件的场合,对于这种耐久性有问题的构件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限制。由此,即使使用这样的耐久性差的构件,不会导致故障等发生,可预防缝制不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

    此时,若设置由第2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5告知装置,则可让用户事先知道此后对缝制动作进行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

    而且,若设置对于所述第5告知装置的告知、让用户选择是否可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的第2确认装置,则在用户确认的基础上,可执行使用了该构件的受到限制的缝制动作。

    也可设置由第2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6告知装置。可让用户知道现在执行中的缝制动作受到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

    在所述无线标签内存储有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结构中,设有读取存储于无线标签内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构件信息读取装置,并设置有当设有由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与作为安装对象事先设想的拆装构件不对应时、将该含义进行告知的第7告知装置。

    拆装构件不是作为安装对象的事先设想的正规产品(比如所谓的正宗产品)的场合,由第7告知装置将这一情况进行告知,故用户可以知道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其结果,可尽可能避免导致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引起的故障发生的不合理使用,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或者,可构成为设有读取存储于无线标签内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构件信息读取装置,并设置有当由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与作为安装对象事先设想的拆装构件不对应时、对缝制动作施加设想外构件用的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第3动作限制装置。

    拆装构件不是作为安装对象所事先设想的正规产品(比如所谓的正宗产品)的场合,通过第3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由此,即使使用不是正宗产品和仿制品,也不会导致不能缝制,在预防故障等发生和缝制不良的前提下,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执行缝制动作。

    此时,若设置由第3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8告知装置,则可让用户事先知道此后对缝制动作进行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

    而且,若设置对于所述第8告知装置的告知、让用户选择是否可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的第3确认装置,则在用户确认的基础上,可执行使用了该构件的受到限制的缝制动作。

    也可设置由第3动作限制装置对缝制动作施加规定的限制之前、将其含义进行告知的第9告知装置。可让用户知道现在执行中的缝制动作受到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

    作为存储在所述无线标签或存储装置中的使用信息,包括:表示所述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动作的作业时间、缝制条件、所述缝制装置本体的动作种类及动作环境状态量中的至少1个种类的信息以及表示其统计量的信息。由此,可将作为使用信息的作业时间、缝制条件(○○缝等)、缝制装置本体的动作(摆动等)、动作环境状态量(温度·电压等)的种类及其统计值存储保持在无线标签和缝制装置侧的存储装置内,另外,可根据其使用信息可靠地对构件的寿命等进行判断。

    本发明的第1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用于将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进行通信,为了与所述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而设置无线标签,同时具有将与该无线标签对应的拆装构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进行发送用的发送装置。

    上述构成中,与上述第1缝制装置相同,拆装构件的使用信息写入并存储在对应的无线标签内。由此,通过读取存储在无线标签内的使用信息,就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拆装构件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因此,可防止发生缝制不良、缝制装置本体的局部性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有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另外,在拆装构件发生某一问题的场合,可通过存储在无线标签内的使用经历,就可寻找问题的原因和探讨对策。

    该场合,可将发送装置设置在缝制装置的外部。另外,当然也可在1台缝制装置中设置1个发送装置,但对于多台缝制装置,利用设置在这些缝制装置外部的1台系统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场合,也可构成为通过1个发送装置,向所有的缝制装置的拆装构件的无线标签发送使用信息。

    本发明的第2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用于将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或设于该缝制装置本体的构件上的拆装构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进行通信,为了与所述拆装构件相关连地使用而设置无线标签,同时具有:通过无线通信、对该无线标签进行识别的识别装置;以及通过该识别装置对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后、将对应的拆装构件使用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

    上述构成中,与上述第2缝制装置相同,由识别装置对无线标签进行识别,将该使用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由此,通过读取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使用信息,就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拆装构件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因此,可防止发生缝制不良、缝制装置本体的局部性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能发挥缝制装置原有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另外,与将使用信息发送至无线标签并加以存储的场合相比,还具有不用无线通信,能以简洁的形式存储使用信息的效果。

    该场合,可将识别装置及存储装置设置在缝制装置的外部。另外,当然也可在1台缝制装置中设置识别装置及存储装置,但对于多台缝制装置,当利用设置在这些缝制装置外部的1台系统计算机进行管理的场合,也可构成为通过1个识别装置及1个存储装置,将所有的缝制装置的拆装构件的使用信息进行存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缝制装置的整体简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缝线调节机构的详细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送布台附近的详细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压布压力调节机构的详细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包括控制装置在内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方框图。

    图6是表示操作面板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一例无线标签的构成的功能方框图。

    图8是表示标签读取器/记录器整体构成的功能方框图。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利用标签读取器/记录器读取无线标签信息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制作缝制数据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一例圆头锁眼缝的针迹数据内容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锁眼的针迹的详细构成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利用标签读取器/记录器写入无线标签信息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操作面板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例子的图(其1)。

    图16是表示操作面板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例子的图(其2)。

    图17是表示操作面板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例子的图(其3)。

    图18是表示操作面板显示部的画面显示的例子的图(其4)。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实施形态1

    以下,参照图1~图18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缝制装置,即对在被缝制物C上形成的圆头孔周围进行包缝的圆头锁眼机的场合的例子。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圆头锁眼机)M的整体简要结构的侧视图。图1中,缝制装置M由大致呈矩形箱状的底座2与从该底座2的后方部上部朝前方连续地延伸的机臂3一体构成,并载放在缝纫机台板1上。

    针杆4可上下移动及朝左右方向摆动地设置在上述机臂3的前端侧的机头部3a的下部。缝针9可拆装地安装在该针杆4的下端部。从绕线筒等的上线供给源(未图示)向缝针9供给作为缝制材料的上线t1(参照图2)。另外,在机臂3上设有对上述上线t1赋予张力的缝线张力机构41(参照图2)、从该缝线张力机构41向缝针9延伸的上线t1的中途部被挂住跳线杆(未图示)等。

    设置在所述缝纫机台板1上的缝纫机电机20(参照图5)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针杆4使其上下移动。与此同时,由所述缝纫机电机20的驱动进行旋转的主轴(上轴)10的旋转力通过凸轮机构(未图示)传递过来,使针杆4从中心以规定幅度边左右摆动边上下驱动。该场合,所述主轴10的转1圈,针杆4在左侧摆动位置和右侧摆动位置进行2次上下移动。

    图2表示所述缝线张力机构41的详细结构。图2中,该缝线张力机构41具有夹入所述上线t1的固定缝线张力板43a和可动缝线张力板43b。其中,固定缝线张力板43a固定于设置在所述机臂头部3a的机框的轴构件42的一端部(图2中为右侧),所述可动缝线张力板43b位于其左侧并在轴向移动自如地嵌插。另外,在轴构件42的另一端部(图2中为左端部)设有弹簧座47。该弹簧座47与可动缝线张力板43b之间设置压缩螺旋弹簧44,将可动缝线张力板43b朝固定缝线张力板43a(图2中朝右侧)进行推压施力。

    在所述轴构件42的图中右侧,设有用于将可动缝线张力板43b从固定缝线张力板43a分离地(图2中朝左侧)进行推压移动的推动构件45。缝线张力用步进电机35的驱动力通过齿条·小齿轮机构46得到传递,使该推动构件45朝大致水平方向(图2中为左右方向)进行移动。由此,根据推动构件45在图中的左右方向的位移,可调节可动缝线张力板43a与固定缝线张力板43b的压接力即对于上线t1的夹紧力,从而调节赋予上线t1的张力。

    另一方面,在所述底座2上与所述机臂头部3a下方的针杆4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弯针座5。该弯针座5具有2根弯针5a(参照图3),因所述主轴10的旋转力通过凸轮机构的传递而使这些弯针5a与针杆4同步动作。另外,针杆4及弯针座5通过设置在底座2内的由步进电机构成的θ方向驱动电机22及由齿轮机构11构成的转动机构12,可分别在水平面上绕铅垂轴一体地转动。

    而且,在底座2上设有固定配置于弯针座5的后方侧位置的割刀(下切刀)6,同时,可摆动地设有从上方可相对于该割刀6接近分离的冲压用槌7。该槌7如图5所示,由具有设置在底座2内的气缸24及对该气缸24的供给空气进行控制的电磁切换阀25的槌驱动机构13驱动。由此,通过与所述割刀6的互动,可在被缝制物(加工布)C上形成由圆头孔部和与其相连的直线状的脚孔部构成的圆头孔DH(参照图19)。作为被缝制物C,除加工布以外也可是皮革制品、气囊等。

    在底座2的上面部设有安放被缝制物C用的送布台8。该送布台8如图3所示,整体呈薄型的矩形箱状,其下面中的与弯针座5及割刀6对应的部位开放。在该送布台8的上面,设有具有开口部14a的金属制的横板14。在所述横板14上的所述开口部14a的左右两侧(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压布位置),设有用于按压保持被缝制物C的压脚32。

    这里,所述压脚32可调节对该被缝制物C的按压力(压脚压力)。图4是表示该按压力调节机构的详细结构。该图4中,在下端装有压脚32的压杆(未图示)上设有作为弹簧构件的按压弹簧37,始终对压脚32朝下方施力,对被缝制物C赋予按压力。

    另外,在机臂头部3a内的所述压杆32的上方区域,设有大致在水平方向(图4中左右方向)可进退移动的齿条38a、以及与该齿条38a齿合地可旋转支承的小齿轮38b。在所述小齿轮38b的中心形成螺孔38c,调节螺钉38d在该螺孔38c内可上下移动地螺合,同时通过键38e与在螺钉38d的侧部形成的键槽38d卡合,成为止动状态。插通所述按压弹簧37的销38f的头部与所述调节螺钉38d的下端抵接。在机臂头部3a内与齿条38a对应地设有伺服螺线管(也可是比如螺线管或压电元件等)33。该伺服螺线管33的衔铁33a的前端固定于所述齿条38a的图4中的右侧端部。

    由此,通过该伺服螺线管33的衔铁33a朝图4中的左侧的突出量的变动,调节螺钉38d借助齿条38a及小齿轮38b朝上下方向移动,使按压弹簧37的压缩量发生变化,导致压脚32对被缝制物C的按压力发生变化。在机臂头部3a内与齿条38a对应地设有作为检测器的电位器39。该定位器39的动作轴39a的前端固定有与齿条38a齿合的小齿轮39b。当压脚32对被缝制物C的按压力随所述伺服螺线管33的衔铁33a的突出·缩进动作而发生变化时,定位器39的动作轴39a通过齿条38a的左右移动并借助小齿轮39b而转动,从该定位器39输出与衔铁33a的移动量对应的检测信号。

    返回图3,所述送布台8通过设置在底座2内的由X方向驱动电机28及Y方向驱动电机30等构成的送布机构27(参照图5),可独立地朝与锁眼针迹DN的脚部F(参照图13)平行的Y方向(前后方向)、与该Y方向正交的X方向(左右方向)水平移动。所述X方向驱动电机28及Y方向驱动电机30分别由比如步进电机构成。下面有时对上述缝制装置M中通常不可拆卸地设置的部分(比如缝纫机台板1、底座2、机臂3、送布台8等)称为缝制装置本体M1。

    在该缝制装置M(缝纫机台板1)上,设有由对各机构进行控制的微机构成的控制装置17(参照图5)。另外,如图5所示,在缝制装置M中,设有用于设定后叙的锁眼针迹DN的针迹间隔等的操作面板15、脚踏式的起动·停止开关(踏板)16。而且,还设有检测所述主轴10的旋转相位并输出相位信号的定时信号发生器18、以及详细后述的与存在于可存取范围内的无线标签T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的接收发送(读取及写入)的读取器/记录器50。

    图5是表示包括所述控制装置17在内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方框图。图5中,控制装置17由CPU17a、ROM17b、RAM17c、通过数据总线等各种总线与它们连接的输入接口17d及输出接口17e、定时器17f等构成。

    所述起动·停止开关16、与所述压脚32连接的压脚开关19、定时信号发生器18、操作面板15、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定位器39与所述输入接口17d连接,来自它们的信号输入所述输入接口17d。

    所述输出接口17e上连接有:对所述缝纫机电机2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1;对θ方向驱动电机22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3;对所述电磁切换阀25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6;对所述X方向驱动电机28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29;对所述Y方向驱动电机30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31;操作面板15;对所述伺服螺线管33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34;对所述缝线张力步进电机35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36;以及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并输出针对它们的控制信号(驱动控制信号、显示控制信号等、详细后述)。

    在所述ROM17b内存储有详细后述的主控制程序、用于执行锁眼缝而事先设定的多个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针对各控制程序事先设定的多种针迹数据等。在RAM17c具有包括存储有根据所述操作面板15的操作而设定的针迹数据的数据存储器等在内的各种存储器和缓冲器等。定时器17f用于对缝制作业时间进行计时,计时随缝制的开始而开始,随缝制的结束而结束。

    图6是表示所述操作面板15的构成。该操作面板15具有用于进行有关锁眼针迹DN的各种设定的显示灯15a~15i。另外,具有选择键15j、用于改变输入各项目的数值的数值增加键15k及数值减少键15m(比如数值减少键15m兼作回车键)。而且,具有用于进行包含设定的数值在内的各种显示的由比如带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15n。所述显示灯15a~15i具体包括:用于选择设定锁眼针迹DN的脚部F(参照图13)的长度尺寸(以下仅用针迹长度F表示)的“针迹长度”选择显示灯15a;用于选择设定针迹间隔的“针迹间隔”选择显示灯15b;用于选择圆头孔部DE的针数的“针数”选择显示灯15c;用于根据被缝制物C的厚度等选择设定所述压脚32的按压弹簧37的按压力的“压脚压力”选择显示灯15d;用于选择设定由缝线张力机构41赋予上线t1的线张力的“缝线张力”显示灯15e;用于选择设定缝制速度(针杆4的上下移动速度)的“缝制速度”选择显示灯15f;用于设定送布机构27进行的送布速度的“送布速度”选择显示灯15g;用于分别选择设定纵横方向上的缝制区域尺寸的“缝制区域尺寸(纵向)”选择显示灯15h及“缝制区域尺寸(横向)”的选择显示灯15i 。

    当操作选择键15j时,各选择显示灯15a~15i依次切换点灯。通过操作数值增加键15k及数值减少键15m,可对选择显示灯点灯的项目进行数值设定。此时,在显示部15n上进行包含设定的数值在内的各种显示。

    作为本实施形态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在缝制制造本体M1上可拆装地设置、可更换及使用的拆装构件,而且在管理其使用经历、需要在使用寿命到来之前进行更换的拆装构件上设有无线标签T,以使无线标签T与这些拆装构件相关连地得到使用。本实施形态中,所述割刀6、槌7、压脚32相当于拆装构件。以下有时将它们总称为需要管理构件6、7、32。

    所述无线标签T事先存储有与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对应的无线标签信息(比如,表示各构件种类的种类识别信息、或即使同一种类也对每一个体标上个体识别信息等),同时存储有各构件的使用经历信息。该无线标签T比如直接附加设置在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具体地将装有无线标签T的标签贴在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

    图7是表示该无线标签T的构成的功能方框图。该无线标签T具有IC电路部100、与该IC电路部100连接的天线部101。天线部101是在与所述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天线40(参照图8)之间,利用UHF频带等高频、非接触地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无线通信)。

    所述IC电路部100详细地说包括:对通过天线部101接收到的载波进行整流的整流部111;用于对经该整流部11整流后的载波的能量进行聚集以用作驱动电源的电源部112;对IC电路部1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13;从由天线部101接收到的载波中抽取时钟信号并供给控制部113的时钟抽取部114;起到能存储规定的信息信号的信息存储部的功能的存储器部115;与天线部101连接的调制解调部116。

    调制解调部116对通过天线部101接收到的、来自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天线40的通信信号进行解调,同时根据来自控制部113的回复信号,将由天线部101接收到的载波进行反射调制。控制部113执行对由所述调制解调部116解调的接收信号进行解释、在存储器115根据存储的信息信号生成回复信号、由调制解调部116进行回复的控制等基本的控制。本实施形态中,IC电路部100构成为通过控制部113可对储存部115既可读取存储的信息又可写入。

    这里,所述存储部115,其信息存储容量存在规定的极限,当信息存储至极限容量后就不能写入了。本实施形态中,利用这一特点,将该极限值与对应的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寿命进行对应。即,如后所述,当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安装在缝制制造本体M1上后,其缝制作业时间的使用时间信息就会累积地存放在伴随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内,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各无线标签T的存储部115的可存储容量逐渐消耗,可利用容量逐渐减少。事先将存储部115的可存储容量减少并且再也不能存储使用时间信息的时点,设定成与对应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从耐久性方面来说的使用寿命大致一致,由此对需要管理构件6、7、32进行耐久性管理。

    此时,如后叙的作用说明(流程图说明)中也会叙述的那样,当从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中无法将使用时间信息写入该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的存储部115的场合,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对控制装置17输出出错信号。而且,通过对其响应的控制装置17的控制,借助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将表示该含义的标签符(第1标签符)F1写入存储部115。

    另外,省略对详细的控制内容的说明,控制部113以适宜的时点对存储部115内的存储容量进行监视,即使是在使用时间信息顺利地写入存储部115的场合,当剩余的存储容量小于规定值时,生成表示该含义的信号,并向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发送。而且,与其对应的信号从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向控制装置17输出,通过控制装置17的控制,借助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将表示该含义的标记符(第2标记符)F2写入存储部115。

    图8是表示所述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整体构成的功能方框图。该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具有:与所述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之间利用UHF频带等高频并借助无线通信进行交接的天线40;借助该天线40存取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进行读取及写入)用的高频电路51;对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读取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读取信息、同时生成存取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用的存取信息的信号处理电路52;用于对包括高频电路51及信号处理电路52等在内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60。

    控制电路60由微机构成,具有CPU、ROM及RAM等(未详细图示),边利用RAM的暂时存储功能边根据事先存储在ROM内的程序进行信号处理。另外,控制电路60通过输出输入接口61与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连接,可与控制装置17之间交接信息。

    所述高频电路51包括:借助天线40对无线标签T发送信号的发送部53;输入由天线40接收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的接收部54;以及定向耦合器55。

    所述发生部53,具有作为发生存取于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进行读取及写入)用载波的载波发生部发挥作用的水晶振子56、PLL(Phase LockedLoop:锁相环)57、以及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电压控制振荡器)58,同时具有第1混频器71及第1放大器72。所述第1混频器71作为根据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52供给的信号,将由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进行调制(比如基于“TX-ASK”信号的增幅调制)的载波调制部发挥作用。第1放大器72作为对由该第1混频器71调制后的已调波进行放大的已调波放大部发挥作用。由所述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使用了UHF频带的频率,所述第1放大器72的输出通过定向耦合器55传递至天线40,供给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

    所述接收部54由第2混频器73、带通滤波器74、第2放大器76、第1限幅器75、第3混频器77、带通滤波器78、第3放大器80、第2限幅器79、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81等构成。

    所述第2混频器73将由天线40接收到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与由所述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进行复合,来自该第2混频器73的输出通过带通滤波器74后,由第2放大器76放大并供给第1混频器75。另外,所述第3混频器77将由天线40接收到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与使由所述载波发生部发生的载波的相位错开90°的载波进行复合。来自该第3混频器77的输出通过带通滤波器78后,由第3放大器80放大并供给第2混频器79。

    将从所述第1混频器75输出的信号“RXS-I”及从第2混频器79输出的信号“RXS-Q”输入信号处理电路52进行处理。此时,将第2放大器76及第3放大器80的输出也输入RSSI81,将表示这些信号的强度的信号“RSSI”输入信号处理电路52。由此,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中,通过I-Q正交解调对来自无线标签T的反射波进行解调。

    上述构成的无线标签T中存储的无线标签信息(上述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及使用经历信息)是在将割刀6、槌7、压脚32分别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侧时(或为安装而接近时)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读取,该读取的信息输入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

    根据此后的缝制作业时间,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其后的使用经历信息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写入对应的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内并加以存储保持。

    下面,参照图9~图18对主要是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所执行的控制进行说明。图9的流程图是表示控制装置17所执行的、无线标签T的信息读取及写入的控制顺序。即,首先,比如在电源刚接通后的步骤S10中,如上所述,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读取的无线标签T的无线标签信息(上述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及使用经历信息)被输入而得到识别。

    图10的流程图与该步骤S10相关,是表示此时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控制电路60)从所述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读取无线表示信息的顺序。在该图10中,首先在步骤S510中,将对怀疑通信不良等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计数用的算子N初期化为0。

    在步骤S520中,指令“Scroll All ID”从控制电路60向信号处理电路52输出,据此在信号处理电路52中生成作为存取信息的“Scroll All ID”信号,该“Scroll All ID”信号通过高频电路51发送至在可存取范围内的无线标签T。

    在下面的步骤S530中,通过天线40,与该“Scroll All ID”信号对应地接收到从可存取范围内的无线标签T发送的回复信号(种类识别信息、个体识别信息等无线标签信息),并通过高频电路51及信号处理电路52读入。

    然后,在步骤S540中,对上述步骤S530中接收到的回复信号是否只有1个进行判断。当判断为否定的场合(No),进入步骤S550,对N加上1,进一步在步骤S560中对N=5是否成立进行判断。N≤4场合(No),返回步骤S520,重复同样的处理。N=5的场合(在步骤S560中yes),进入步骤S570,对控制装置17输出出错信号,该程序结束。由此,即使读取不顺,本例中可进行5次重试。

    在步骤S540的判断是肯定的场合(Yes),作为读取对象的来自无线标签T的无线标签信息读取结束,该程序结束。

    如上所述,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用于存取于作为读取对象的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的无线标签信息,并对其进行读取。控制装置17由此对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读取的无线标签T的无线标签信息(上述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及使用经历信息)进行读入并识别。

    返回图9的流程图,当上述步骤S10结束后,则在下一步骤S20中,从步骤S10识别的无线标签信息中对安装的(或接近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是否是缝制装置M的制造公司的正宗产品进行判断。当判断为需要管理构件6、7、32全部是正宗产品的场合(Yes),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对上述步骤S10识别的无线标签T的使用经历信息中是否存在表示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达到了规定的限制值的第1或第2标记符F1或F2进行判断。作为该限制值,比如可以是与该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寿命或与其相近的时间对应的值。使用寿命既有单纯地从其构件本身的机械老化方面进行确定的,也有从以下观点来决定的场合即、比如当该构件属于无油脂添加(所谓的干式)的滑动构件的场合,在无油脂添加的情况下可连续滑动的极限(达到该极限后需要添加油脂)。

    当没有上述标记符F1、F2(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上次缝制作业结束为止的使用经历没有达到限制值)的场合(步骤S30为No),则进入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根据操作面板15输入的各种设定值,从存储在ROM17b的程序存放区域内的多种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中选择最佳的程序进行读取。详细地说,作为缝制控制信号,CPU17a生成选择上述控制程序的选择信号并向ROM17b输出,从ROM17b读取与其相对应的控制程序。另外,与其相对应地从存放在上述ROM17b内的多种针迹数据(针迹条件数据)中合理地选择最适合这次缝制的数据。详细地说,作为缝制控制信号,CPU17a生成选择上述针迹数据的选择信号并向ROM17b输出,从ROM17b读取与其相对应的针迹数据。也可对读取后的针迹数据进一步加工。

    这样,制成了这次的圆头锁眼缝的缝制数据(针迹数据)。该针迹数据中,对于各规定的针数(图13所示的例子是17针),为了决定外针相对于内针的落针位置,对每1针的X方向驱动电机28、Y方向驱动电机30、θ方向驱动电机22的各驱动脉冲数进行设定。

    图11的流程图表示该步骤S40中制成缝制数据的详细顺序。另外,图13是表示在加工布上形成的圆头锁眼缝的针迹形状的具体例子,图12是表示该圆头锁眼缝的针迹数据的具体例子。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41先制成圆头锁眼缝第1针的针迹数据,该针迹数据重新存放在比如RAM17c的数据存储器内。然后在步骤S42同样制成第2针的针迹数据并存放在RAM17c内。以下同样地制成第3针、第4针,最终制成规定的针数N+1(此例N=17)的第N+1针的针迹数据,将其存放在RAM17c内(步骤S43),结束该处理。

    在图12及图13所示的具体例子中,17针中第1针1N~第5针5N是右侧脚部FR的包缝用的针迹数据,第6针6N~第13针13N是圆头孔部DE的包缝用的针迹数据,第14针14N~第17针17N是左侧脚部FL的包缝用的针迹数据。

    图13中比如将第1针1N的内针用<1>表示,第1针的外针用(1)表示。另外,作为送布台8的移动方向,将X方向上的送布台8朝左方移动定义为“+”侧,Y方向上的朝前方移动定义为“+”侧。

    返回图9,当上述步骤S40的缝制数据的制作结束后,进入步骤S50,对来自起动·停止踏板16的操作信号进行识别,判断踏板16是否被踩踏(是否为了起动而ON操作了?)。当踏板16被踩踏(Yes),则进入步骤S60,开始定时器17f对缝制作业时间的计时,接着执行步骤S70的缝制处理。

    步骤S70的缝制处理中,每1针迹地读取存放在RAM17c的数据存储器内的针迹数据,将各针迹数据边与从上述ROM17b的程序存放区域中选择读取的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配合,边通过对电机20、22、28、30、35、伺服螺线管33及电磁切换阀25进行控制,以执行缝制装置M的缝制动作。即,如前面的图13所示,通过从第1针迹1N至第17针迹17N的运针,在加工布上缝制成由右侧脚部FR和圆头孔部DE和左侧脚部FL构成的锁眼针迹DN。

    当该步骤S70的缝制处理结束后,在下一步骤S80中再次对来自起动·停止踏板16的操作信号进行识别,对踏板16是否被再次踩踏(是否为了停止而操作)进行判断。当判断是肯定的(Yes),则在步骤S90中停止定时器17f对缝制作业时间的计时。

    在下一步骤S100中,将从上述步骤S60至步骤S90之间计时得到的计数值(缝制作业的使用时间信息)作为使用经历信息,并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发送至附设在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的无线标签T,执行写入存储处理。

    图14的流程图是表示在该步骤S100中的、利用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对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写入使用经历信息的详细顺序。即,首先在步骤S610中,将对怀疑通信不良等时的重试次数进行计数用的算子N、M分别初期化为0。

    然后,转入步骤S620,“Program”指令向信号处理电路52输出。据此,信号处理电路52中生成“Program”信号,并通过高频电路51发送至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T,将使用经历信息写入其存储部115。该场合,不用对已经存储在存储部115的使用经历信息进行更新或删除,以对其累积的形式写入。

    此后,在步骤S630中,向信号处理电路52输出“Verify:校验”指令。据此,信号处理电路52中生成作为存取信息的“Verify”信号,并通过高频电路51发送至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T,催促回复。在步骤S640中,与上述“Verify”信号对应地通过天线40接收到从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T发送的回复信号,并通过高频电路51及信号处理电路52读入。

    下面,在步骤S650中,根据该回复信号对存储在该无线标签T的存储部115内的信息进行确认,判断上述发送的使用经历信息是否正常地存储在了存储部115内。

    发送的使用经历信息没有正常地写入存储部115内的场合(步骤S650为No),则进入步骤S660,对N加上1,进一步在步骤S670中对N=5是否成立进行判断。N≤4场合(No)返回步骤S620,重复同样的处理。N=5的场合(在步骤S670中yes),进入步骤S680,对控制装置17输出出错信号,该程序结束。由此,即使读取不顺,本例中可进行5次重试。

    另一方面,当发送的使用经历信息正确地写入存储部115内的场合(步骤S650为Yes),在步骤S690中,向信号处理电路52输出“Lock”指令。据此,信号处理电路52中生成“Lock”信号,并通过高频电路51发送至信息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T。由此,禁止新的信息写入该无线标签T,该程序结束。

    如上所述,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将使用经历写入作为写入对象的无线标签T的IC电路部100内。

    返回图9,当上述那样的存储(写入)处理结束后,则在步骤S110中,对上述步骤S100中的存储(写入)处理是否以失败告终进行判断。在上述步骤S680中,当从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输出出错信号的场合,该判断得到肯定(Yes),进入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根据写入的不顺,生成用于告知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寿命已到、应该更换构件的显示控制信号。该显示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面板15输出。

    图15是此时显示部15n上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这里,显示部15n中,比如显示出使用时间信息无法写入,同时显示出对应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中的某1个)已经达到或接近使用寿命或者需要管理构件6、7、32本身有可能不是正宗产品。

    步骤S120结束后,在下一步骤S130中,从上述步骤S10中识别的无线表示信息,对安装的(或接近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是否是缝制装置M的制造公司的正宗产品进行判断。

    当判断为需要管理构件6、7、32是正宗产品的场合(Yes),进入步骤S140。在步骤S140中,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向无线标签T的使用经历信息发送并写入表示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达到了规定的限制值(比如与该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寿命对应的值)已经无法写入这一内容的第1标记符F1,然后结束该处理。当在步骤S130中判断为需要管理构件6、7、32不是正宗产品的场合(No),直接结束。

    另一方面,上述步骤S110中,当步骤S680中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没有输出出错信号而使写入顺利结束的场合(No),进入步骤S150。

    在步骤S150中,对上述的表示存储部115的剩余存储容量小于规定值这样的含义的信号是否从无线标签向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输出进行判断。这样的含义的信号输入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当进一步被控制装置17读入识别的场合(Yes),进入步骤S160。在步骤S160中,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向无线标签T的使用经历信息发送并写入表示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至少达到了规定的限制值(比如与该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寿命接近的时间对应的值)这一内容的第2标记符F2,然后结束该处理。在步骤S150中,当没有从无线标签T向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输出表示存储部115的剩余存储容量小于规定值这一内容的信号的场合(No),直接结束。

    另一方面,在刚才的步骤S30中,上述无线标签T的使用经历信息中存在有上述F1、F2中任1个(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上次缝制作业结束时为止的使用经历达到了规定的限制值)的场合(Yes),进入步骤S170。

    在步骤S170中,如上所述,根据使用经历方面的极限,生成用于告知应该更换构件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面板15输出。图16是此时显示部15n上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这里,显示部15n中显示应该暂时关掉电源、更换新的割刀6这样的含义,同时进一步显示同意该更换的“同意”按钮、不同意的“不同意”按钮。

    看到该显示的用户进行同意构件更换的操作(点击“同意”按钮)的场合(步骤S180中Yes),在步骤S190中,切断缝制装置M整体的电源,结束该处理。通过切断该电源,用户可进行构件更换。另外,当用户进行不同意构件更换的操作(点击“不同意”按钮)的场合(步骤S180中No),进入步骤S200。

    在步骤S200中,对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述例子中是割刀6)不进行更换,对通过执行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动作限制是否能避免加以判断。这里,参照事先存储在ROM17b内的规定的判断参照表,通过对缝制动作施加依旧使用旧的构件的场合所用的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对缝制动作是否可行进行判断。此时,有关有无这种避免可能性的信息装入判断参照表内。

    当由上述动作限制无法避免的场合(步骤S200中为No),为了再次向用户告知应该更换构件,返回步骤S17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由上述动作限制可避免的场合(步骤S200为Yes),进入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生成用于告知执行上述回避用的良策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面板15输出。图17是此时显示部15n上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这里,现在的设定中,显示出将针迹长度F的设定强制性地限制在○○mm这样的含义的预告,同时显示同意该动作限制的“同意”按钮、不同意的“不同意”按钮。

    看到该显示的用户执行了不同意动作限制的操作(按动“不同意”按钮)的场合(步骤S220中No),返回步骤S210,进行同样的显示。反之。当同意动作限制的操作(按动“同意”按钮)的场合(步骤S220中Yes),进入步骤S40,如上所述执行缝制数据制作的处理。不过该场合,制作的是实施了针迹长度F=○○mm的修正的缝制数据。以下,与上述相同,执行从步骤S50开始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刚才的步骤S20中,当识别出需要管理构件6、7、32中的某1个无线标签信息不是正宗产品这样的含义的场合,或无线标签信息本身无法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读取的场合(没有识别信息的场合)(步骤S20为No),进入步骤S230。

    步骤S230中,在用户用肉眼对安装着的(没有识别的)构件6、7、32进行确认的条件下,对上述的问题(不是正宗产品或使用经历信息无法识别)可否回避进行判断。这里,参照事先存储在ROM17b内的规定的判断参照表,在用户确认的基础上,对缝制动作是否可行进行判断。此时,有关有无这样避免可能性的信息也装入上述判断参照表内。

    经用户确认可以回避的场合(步骤S230为Yes),则在下一步骤S240中,生成用于告知该用户应该进行的确认内容的显示控制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17e向操作面板15输出。图18是此时显示部15n上显示的画面显示的一个例子。这里,比如割刀6的无线标签信息无法识别的场合,在该割刀6形成圆头孔DH时,在显示部15n上显示要求确认是否会与压脚32干扰这样的画面显示。另外,同时显示同意该确认要求的“同意”按钮、不同意的“不同意”按钮。

    看到该显示的用户执行了不同意确认要求的操作(点击“不同意”按钮)的场合(步骤S250中No),返回步骤S240执行同样的显示。当执行了同意确认要求的操作(点击“同意”按钮)的场合(步骤S250中Yes),进入步骤S40中,在通过上述确认不会发生干扰这样的前提下,与上述同样地制作缝制数据。其后同样地执行从步骤S50开始的处理。

    由上述用户的确认认为问题无法避免的场合(步骤S230中为No),进入步骤S26。在步骤S260中,有关上述非正宗产品等的问题,对该构件(上述例子中为割刀6)不进行更换而是通过执行缝制装置M侧的缝制动作限制是否能避免加以判断。这里,参照事先存储在ROM17b内的规定的判断参照表,通过对缝制动作施加非正宗产品等所用的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对缝制动作是否可行进行判断。此时,有关有无这种回避可能性的信息也装入判断参照表内。

    当由上述动作限制无法避免的场合(步骤S260中为No),为了再次向用户告知应该更换构件,返回步骤S170,重复同样的顺序。当由上述动作限制可避免的场合(步骤S260为Yes),进入步骤S210,如上所述,生成用于告知执行上述回避用的良策的显示控制信号,并向操作面板15输出,其后执行相同的处理。

    本实施形态中,通过以上那样的控制装置17的软件构成为中心的处理(程序的执行)等,构成本发明的以下各装置。即,控制装置17构成:与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等一起对无线标签T发送使用信息的发送装置;对附设在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的无线标签T进行识别的识别装置;读取存储在无线标签T内的使用信息的第1使用信息读取装置;读取存储在无线标签T内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的构件信息读取装置。

    控制装置17作为以下装置发挥作用,即:与显示部15n(操作面板15)等一起根据读入的使用信息、告知需要管理构件6、7、32达到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这样的含义的第1告知装置;该场合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第1动作限制装置;在施加规定的动作限制之前告知其含义的第2告知装置;此时让用户选择是否可施加限制的第1确认装置。

    另外,控制装置17作为以下装置发挥作用,即:根据发送装置是否能对无线标签T发送使用信息、当不能发送时进行告知的第4告知装置;该场合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第2动作限制装置;在施加规定的动作限制之前告知其含义的第5告知装置;此时让用户选择是否应施加限制的第2确认装置。

    而且,控制装置17作为以下装置发挥作用。即:当读入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与作为安装对象事先设想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不对应的场合告知这一含义的第7告知装置;该场合对缝制动作施加事先设定的规定的限制的第3动作限制装置;在施加规定的动作限制之前告知其含义的第8告知装置;此时让用户选择是否应施加限制的第3确认装置。

    下面对上述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的作用·效果进行叙述。

    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中,对于可拆装地设置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在使用寿命到来之前需要更换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附设存储有有关该构件的使用信息等的无线标签T。这些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时间作为使用经历信息,写入存储在对应的无线标签T内。由此,比如,为了下次使用而在将这些需要管理构件6、7、32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时,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从无线标签T读取使用经历信息,就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各构件6、7、32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

    具体地说,在使用经历信息中、存在表示上次使用时发生不能写入的标记符F1和表示因上次使用时的写入而使大致所有的存储容量都被消耗掉了的标记符F2的场合,相应地通过显示部15n的显示告知应该更换构件。由此,能可靠地向用户告知已经到达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这一情况。尤其是当拆装的构件是用于滑动部位的需要供给油脂的构件的场合,在恰当的时期能可靠地补充润滑油,这具有很大的效果。因此,不存在以往那样安装使用已到使用寿命的构件6、7、32的担忧等,可防止发生缝制不良、缝制装置本体M1的局部性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其结果,能发挥缝制装置M原有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

    另外,当需要管理构件6、7、32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进行使用后发生某一问题的场合,因将至发生该问题为止的使用经历信息作为使用经历记录在无线标签T内,故还具有即使不将缝制装置整体M送往制造厂家或服务公司,只要将该无线标签T送去就可寻找问题的原因和探讨对策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对无线标签T进行识别,对该识别的无线标签T发送使用经历信息,就可确定存储的对象,能可靠地存储使用经历信息。而且,在无线标签T侧存储有构件6、7、32的使用信息和种类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信息,故可按构件6、7、32的种类甚至按单体地对使用经历进行管理,即使同一种类的拆装构件有多个,也可按其单体地对使用经历进行管理。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比如安装了使用经历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构件、且按用户的意志想要使用该耐久性方面有问题的构件的场合,或安装了不是作为安装对象所事先设想的构件(比如非正宗产品和仿制品等)的场合,通过施加针对这样的构件而事先设定的动作限制,可不用更换构件就可使缝制装置M进行缝制动作。由此,使这样的耐久性差(或耐久性不明确的)的构件6、7、32也可使用,即使在这样的场合,在不导致故障等发生的前提下,可预防缝制不良,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

    尤其是进行上述动作限制时,在施加该动作限制之前,显示是否可以施加动作限制的确认输入。由此,可事先让用户可靠地认识到进行动作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样的含义。另外,当构件6、7、32不是作为安装对象所预设想的构件的场合,通过进行这样的含义的显示,能让用户认识到缝制装置M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样的含义。其结果,可尽可能避免导致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引起的故障发生那样的不合理的使用,由此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2)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1中,存储有与无线标签T所对应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种类识别信息和个体识别信息,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在图9所示的步骤S10中对它们进行读入并加以识别,根据这些信息,在步骤S2中0对是否是正宗产品等进行判断,但并不局限于此。比如,当缝制装置M中的需要管理构件只限定于1个割刀6的场合,就不需要种类识别信息。当同一种类割刀不用区别的场合,即,旧的割刀6和新的割刀6只要用使用经历信息进行区别即可,当新的割刀6之间不用对它们加以区别的场合,个体识别信息也就不需要了,只要读入使用经历信息即可。

    另外,对于该使用经历信息的读入,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刚接通电源后的步骤S10中,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从无线标签T读入各种使用经历信息,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其他时间进行。另外,对于伴随缝制作业的使用经历信息的写入,既可比如实时写入,也可是缝制作业开始后每经过规定的时间小间隔地写入。对于写入方式,也可不是将新的使用经历信息累积在已存储的使用经历信息中。比如,读入的使用经历信息(使用时间)的使用时间是极小的时间的场合等可将其忽视(删除、复位),从最初开始写入新的使用时间。而且,可根本不采取上述那样的累积消耗规定的存储容量的单位时间数据的方式,作为表述时间数的一定容量的数据的形式,每次删除读入的使用经历信息,重新写入表述新的使用时间的合计值的数据的更新方式。该场合,不用形成上述那样的伴随存储容量增大(空余存储容量减少)的标记符F1、F2,取而代之的是读取使用时间其本身的数值或对每一构件所允许的剩余使用时间,将该值与使用寿命的差进行比较,当该差消失或减小到某一程度时,进行与形成上述标记符F1、F2相同的处理即可。该场合,也可达到对各个构件的使用时间或至规定的寿命为止所剩余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的管理这样的预期的目的。总之,不管是什么方式,只要将与每一构件的使用经历相对应的新的使用经历信息写入无线标签T内即可。

    而且,比如,当缝制作业时安装在缝制装置M上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是新的或以其为基准的、不需要参照此前的使用经历信息的场合等,有时可仅依靠不能写入新的使用经历信息这一情况来判断其到了使用寿命。该场合,并不一定要上述那样每次读入使用经历信息,当写入这次缝制作业时的使用经历信息时,只要能识别写入对象即无线标签T的存在即可。或者如上述那样,在以实时或以小的间隔存储使用经历信息(使用时间)时发生无法写入,将该时点判断为使用寿命即可,这种场合等也一样。而且,在写入对象即无线标签T保证一定在可发送范围内的场合,也无需识别无线标签T的存在。该场合,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不用自己去识别或确认无线标签T的存在,只要通过缝制作业开始及结束,将在此期间的使用经历信息发送至(大概存在于可发送范围的)无线标签T即可。可见,在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使用经历信息的发送功能及接收功能中,后者的使用经历信息的接收功能并不一定需要,至少有发送功能即可(对于接收功能,比如只要无线标签T能接收不能写入这一含义的信号即可)。该场合,也可达到对各个构件的使用时间或至规定的寿命为止所剩余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的管理这样的预期的目的。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1中是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将标记符F1、F2写入无线标签T内的,但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在无线标签T中,控制部113自己将上述标记符F1、F2写入存储部115内。而且,并不局限于将标记符F1、F2写入无线标签T内,也可写入控制装置17的RAM17c内。该场合,只要根据在步骤S10读取的无线标签T的种类识别信息或个体识别信息对RAM17c进行检索,对有关对应的构件是否存在标记符F1、F2进行判断即可。另外,并不局限于标记符,既可将表示可存储容量非常少(或较少)这一含义的其他新的信息和信号写入无线标签T内,也可由无线标签T生成。另外,当这样的使用经历信息成为或接近限制值时,进行构件更换的警告,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只是显示“使用经历达到了(或接近)限制值”这一含义的事实加以告知。

    (3)实施形态2

    下面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是将使用经历信息不是存储在构件侧的无线标签T内而是存储在缝制装置M侧的存储装置内的场合的实施形态。与上述实施形态1同等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本实施形态中,附设在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的无线标签T内存储有对应的构件的种类识别信息和个体识别信息,但没有存储使用经历信息。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信息可读取地存储于控制装置17内的RAM17c内。因此,RAM17c起到存储装置的功能。

    图19的流程图是本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表示缝制装置M的控制装置17执行的控制顺序。

    即,首先在(电源刚接通后的)步骤S10’中,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读取无线标签T的无线标签信息(种类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信息)并加以识别。在下一步骤S15中,在RAM17c中检索、读入、识别与刚才识别的各构件6、7、32对应的使用经历信息。在下一步骤S20中,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对需要管理构件6、7、32是否是缝制装置M的制造公司的正宗产品进行判断,当识别为是正宗产品这一含义的场合(Yes),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对上述步骤S15中由RAM17c读入识别的使用经历信息中、是否存在表示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达到了规定的限制值的第3标记符F3进行判断。当没有标记符F3(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上次缝制作业结束为止的使用经历没有达到限制值)的场合(No),则进入步骤S40。

    步骤S40~S90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即,根据操作面板15上的与缝制条件相关的各种设定值,选择最佳的圆头锁眼缝控制程序及针迹数据制作缝制数据。对来自起动·停止踏板16的操作信号进行识别,当踏板16被踩踏时,在开始缝制作业时间的计时后,对电机20、22、28、30、35、伺服螺线管33及电磁切换阀25进行驱动,以执行缝制动作。当踏板16再次被踩踏,则停止缝制作业时间的计时。

    然后,在步骤S100’中,将从上述步骤S60至步骤S90之间计时得到的计数值(缝制作业的使用时间信息),作为使用经历信息写入并存储累积在RAM17c内。此时,在RAM17c内,在每个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设置有存放区域,使用经历信息划分在各个存放区域(各个需要管理构件6、7、32)中加以存放。

    当以上那样的步骤S100’结束后,在下一步骤S150’中,根据累积的使用经历信息,对每一需要管理构件6、7、32其累积的使用时间是否接近了事先作为使用寿命确定的时间(比如两者之差是否小于某一值)进行判断。省略详细的说明,有关这一使用寿命的信息比如可事先作为参照表装入ROM17b内,上述判断可参照该表进行。该使用寿命与上述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一样,既有单纯地从其构件本身的机械老化方面进行确定的,也有比如从其构件是无油脂添加(所谓的干式)的滑动构件的场合,在无油脂添加的情况下可连续滑动的极限(达到该极限后需要添加油脂)方面加以确定的。

    当累积使用时间接近使用寿命的场合(在步骤S150’中为Yes),在下一步骤S160’中,在RAM17c的对应的存放区域内写入表示该需要管理构件的使用经历接近了使用寿命的第3标记符F3,处理结束。当累积使用时间还没有接近使用寿命的场合(在步骤S150’中为No),直接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刚才的步骤S30’中,RAM17c的使用经历信息中存在标签F3(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上次缝制作业结束时为止的使用经历已经达到了规定的限制值)的场合(No),则进入步骤S170。步骤S170~S220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显示部15n执行构件更换显示,若用户进行了同意的操作,则电源切断。当用户不同意、可由动作限制回避的场合,从ROM17b的程序存放区域中适宜地选择与该动作限制对应的动作限制下的缝制程序(动作限制程序)及针迹数据,制作动作限制下的圆头锁眼缝制数据。

    另外,在刚才的步骤S20中,当识别到需要管理构件6、7、32中某1个的无线标签信息不是正宗产品这一含义的场合,或没有识别信息的场合(No),以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的顺序执行步骤S230~260的处理(省略详细说明)。

    该实施形态2中,控制装置17构成以下装置,即:对存储在作为存储装置的RAM17c内的使用信息进行读取的第2使用信息读入装置;将新的使用信息存放存储在存储装置内的存储控制装置。另外,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控制装置17与显示部15n等一起,起到第1告知装置、第1动作限制装置、第2告知装置、第1确认装置、第4告知装置、第2动作限制装置、第5告知装置、第2确认装置、第7告知装置、第3动作限制装置、第8告知装置、第3确认装置的功能。

    根据这样的实施形态2,能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1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即,本实施形态的缝制装置M中,关于可拆装地设置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且在寿命到来之前需要更换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将它们的使用时间作为使用经历信息写入并存储在RAM17c内。由此,比如,为了下次使用而将这些需要管理构件6、7、32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时,通过读取存储在RAM17c内的使用经历信息,就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各构件6、7、32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

    具体地说,在使用经历信息中存在表示着因上次使用时的写入而使大致所有的存储容量都被消耗掉的标记符F3的场合,相应地通过显示部15n的显示告知应该更换构件。由此,能可靠地向用户告知已经到达或接近规定的使用寿命这一情况。尤其是可在恰当的时期可靠地对需要油脂供给的构件补充润滑油。因此,不存在以往那样安装使用已到使用寿命的构件6、7、32的担忧等,可防止发生缝制不良、缝制装置本体M1的局部性的耐久性下降和发生故障。其结果,能发挥缝制装置M原有的性能,提高缝制作业效率。与上述实施形态1那样的将使用经历信息存储在无线标签T内的场合相比,还具有不用无线通信,能以简洁的形式存储的效果。

    而且,在无线标签T侧存储有构件6、7、32的种类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信息,故在RAM17c中,每个构件6、7、32设置有存放区域,将这些种类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信息加以组合,可按构件6、7、32的种类甚至按单体地对使用经历进行管理,即使同一种类的拆装构件有多个,也可按其单体对使用经历进行管理。

    另外,该实施形态2中,也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比如在即使安装了使用经历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规定的使用寿命的构件、或不是正宗产品的构件的场合,也可通过施加针对这样的构件而事先设定的动作限制,可不用更换构件就可使缝制装置M进行缝制动作。由此,使这种耐久性差(或耐久性不明确的)的构件6、7、32也可使用,即使在这样的场合,在不导致故障等发生的前提下,可预防缝制不良,确保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缝制性能。此时,在施加动作限制之前,显示是否可以施加动作限制的确认输入,故可事先让用户可靠地认识到执行动作限制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另外,当构件6、7、32不是作为安装对象所设想的构件的场合,通过执行这一含义的显示,能让用户认识到缝制装置M不易发挥原有的性能这一含义。其结果,可尽可能避免导致缝制不良和耐久性下降引起的故障发生那样的不合理的使用,由此可防止缝制作业效率的下降。

    (4)实施形态2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形态2中,是将对应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种类识别信息和个体识别信息存储在无线标签T内而构成的,但如上述实施形态1的变形例也已叙述的那样,并不局限于此,有时只要至少存储其中1个信息即可。另外,对于从RAM17c的使用经历信息的读取时间也可变更。另外,对于伴随缝制作业的使用经历信息对RAM17c的写入,既可比如实时写入,也可是缝制作业开始后每经过规定的时间小间隔地写入。对于使用经历信息对RAM17c的写入方式,也可进行各种变更,总之,只要将与各构件的使用经历相对应的新的使用经历信息写入RAM17c即可。该场合,也可不采用形成上述那样的伴随存储容量增大(空余存储容量减少)的标记符F3,取而代之的是读取使用时间其本身的数值(或对每一构件所允许的剩余使用时间),将该值与使用寿命的差进行比较,当该差消失或减小到某一程度时,执行与形成上述标记符F1、F2相同的处理即可。

    而且,比如,缝制作业时,当安装在缝制装置M上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是新的或以其作为基准的、不需要参照此前的使用经历信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每次读入使用经历信息,在写入这次缝制作业时的使用经历信息时,在确认所使用的构件6、7、32的存在的前提下,只要识别无线标签T的存在即可。该场合,也可达到对各个构件的使用时间或至规定的寿命为止所剩余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的管理这样的本发明的预期的目的。

    另外,也可不将标记符F3写入RAM17c内,取而代之的是既可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将第3标记符F3写入无线标签T内,也可在无线标签T中,控制部113将标记符F3写入存储部115内。该场合,在上述图19的流程图的步骤S10’中,除了无线标签T的种类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信息以外,还对F3的有无进行检索,在步骤S30’中,只要判断无线标签T中是否有标记符F3即可。另外,并不局限于标记符,既可将表示可存储容量少这一含义的其他新的信息和信号写入RAM17c内,也可由无线标签T生成。另外,在这种使用经历信息成为(或接近)限制值时,执行构件更换的警告,但也可只是显示“使用经历达到了(或接近)限制值”这一含义的事实加以告知。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2中,作为将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装置,采用了控制装置17内的RAM17c,但也可是存储在EEPROM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等其他的存储装置内的构成。该存储装置既可设置在控制装置17内也可设置在其外部。另外,也可与缝制装置M不是一体,即所谓的外装式。

    (5)实施形态1及2的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1及2中,是在施加缝制动作的限制时让用户进行是否可进行动作限制的确认输入的构成,但并不局限于此。比如,也可不用进行确认输入,直接执行动作限制,在其执行之前只是在显示部15n或另外设置的显示·警报装置(也包括光、灯等)等上显示施加规定的动作限制这一含义,也可在执行前不显示,在缝制动作中显示施加了动作限制这一含义。另外,并不局限于在显示部15n的显示,也可用蜂鸣器及其他声音警报装置的鸣叫等其他告知装置进行告知。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1及2中,施加动作限制时,在步骤S40中,选择与动作限制对应的缝制程序,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边在针迹数据(缝制条件)侧进行某些与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边利用通常的缝制程序进行缝制。或者也可在利用通常的缝制程序、通常的缝制数据执行缝制动作时,施加某些与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比如,根据缝制装置M的电机20、22、28、30和气缸24等拆装构件的情况,可由改变动作的作动器(actuator)构成为最终受到规定的动作限制。该场合,既可在生成各电机等的驱动信号时修正(将电压值用不到1.0倍时进行放大),也可将作为缝制控制信号的滤波器指示信号向控制装置17之外另外设置的滤波器(filter)装置输出,对从控制装置17按通常输出的驱动信号执行与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滤波)。

    (6)实施形态3、4

    下面未图示地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4进行叙述。实施形态3及4是将本发明应用于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的情况。

    该实施形态3、4中,系统包括:比如设置在缝制工场的多台缝制装置;与这些缝制装置另外设置的比如1个标签读取器/记录器;与各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进行信息交接并对这些缝制装置进行总体控制的所谓相当于缝制系统的主机的中央控制装置;根据输入信号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装置。

    上述缝制装置,除了不具有标签读取器/记录器以外,具有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缝制装置M同等的构成。另外,标签读取器/记录器具有与上述实施形态1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同等的构成。该标签读取器/记录器具有作为发送装置及识别装置的功能,可与附设在各缝制装置的拆装构件(需要管理构件6、7、32)上的无线标签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信号交接)。上述中央控制装置具有作为存储装置的RAM。如下所述,实施形态3中,执行与实施形态1类似的功能,实施形态4中,执行与实施形态2同样的功能。

    (a)实施形态3的场合

    本实施形态3中,上述实施形态1中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数据(种类识别信息、个体识别信息、使用经历信息)的读取/写入功能由与缝制装置分体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执行。另外,实施形态1的缝制装置M具有的控制装置17所执行的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顺序,以借助各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形式由中央控制装置执行,操作面板15的显示部15n的各种显示功能由与缝制装置分体的上述显示装置执行。

    该实施形态3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1相同的效果。即,各缝制装置中,对于可拆装的需要管理构件,附设存储有该构件相关的信息的无线标签。将这些需要管理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并开始使用缝制装置后,根据中央控制装置的控制,利用定时器(既可在中央控制装置内,也可在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内)对该缝制作业结束为止的使用时间进行计时,作为使用经历信息,最终由中央控制装置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发送,写入存储在对应的无线标签的IC电路部内。比如,当为了下次使用而将该拆装构件再次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时,通过标签读取器/记录器读取存储在无线标签内的使用经历信息,该信息输入中央控制装置并得到识别。由此,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各构件的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

    对于其他方面,除了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功能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替换,操作面板显示部15n的功能由显示装置替换(执行各种显示、警报等的告知)以外,能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1大致相同的效果。

    (b)实施形态4的场合

    本实施形态4中,上述实施形态2中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的数据(种类识别信息、个体识别信息)的读取/写入功能,由与缝制装置分体的标签读取器/记录器执行。另外,实施形态2的缝制装置M具有的控制装置17所执行的图19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顺序,以借助各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形式由中央控制装置执行,操作面板15的显示部15n的各种显示功能,由与缝制装置分体的显示装置执行。而且,设置在中央控制装置内的RAM作为存储装置发挥作用。

    通过该实施形态4也可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2相同的效果。即,各缝制装置中,对于可拆装的需要管理构件,附设存储有该构件相关的种类识别信息及个体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在将这些需要管理构件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并开始使用缝制装置后,根据中央控制装置的控制,利用定时器(既可在中央控制装置内,也可在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内)对该缝制作业结束为止的使用时间进行计时,作为使用经历信息,最终写入存储在中央控制装置内的RAM内。比如,为了下次使用而将该拆装构件再次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时,对存储在中央控制装置的RAM内的使用经历信息进行读取、识别。由此,可正确地掌握对应的各构件的制造后的累积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等,能容易地进行充分的管理。

    对于其他方面,除了标签读取器/记录器50的功能由标签读取器/记录器替换,操作面板显示部15n的功能由显示装置替换(进行各种显示、警报等的告知)以外,能得到与上述实施形态2大致相同的效果。

    上述(a)、(b)的2个实施形态中,包括各种告知在内的所有的显示功能,可由显示装置代替上述实施形态1及2的显示部15n执行。确认输入显示也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用户从中央控制装置侧进行选择操作。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也可取而代之,利用相对于中央控制装置或显示装置侧,即对多个缝制装置共同设置的蜂鸣器及其他声音警报装置的鸣叫等进行警报(告知)等。

    另外,实施形态3及4中,执行动作限制时,可从中央控制装置向设置在成为对象的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内的滤波器装置输出滤波指示信号进行修正。或从中央控制装置向成为对象的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输出限制指示(修正指示)信号,缝制装置的控制装置如上所述,利用通常的缝制程序、通常的缝制数据,自己对生成的驱动信号执行与动作限制对应的修正。总之,其结果,根据缝制装置的各电机和气缸等需要管理构件的情况,使应改变动作的作动器最终受到规定的动作限制即可。

    (7)其他实施形态

    上述各实施形态中,作为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经历信息,利用了仅在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上使用时、由定时器进行计测得到的累积使用时间,但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对所有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不是单纯地将使用时间进行合计,而是根据构件的种类或使用形态、此时的缝制情况等,比如对由定时器测量的时间乘上每个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规定的增益(gain),(或利用适宜的函数)进行加权,对该加权时间数据进行累加。该加权时,比如利用缝制作业时的主轴(上轴)10的转速或上述缝针9的针数则尤其有效。而且也并不局限于这样的使用时间数据,也可利用表示此时的缝制装置本体的缝制条件各种设定值、缝制装置本体的动作状态(摆动等)及动作环境状态量(温度·电压等)的种类、数值及其统计量(进行了合计、上述加权、其他运算等的统计处理的量)或修理经历、警报次数等的信息。不管怎样,只要是能对每一需要管理构件6、7、32的使用时间和至规定的寿命为止剩余的可使用时间进行充分管理的、与各需要管理构件6、7、32在缝制装置M中的使用的情况相关的信息即可。

    另外,无线标签T是直接附设(粘贴)在成为对象的拆装构件(上述例子中为割刀6、槌7、压脚32),但并不局限于此。即,在附设困难的场合等,也可将无线标签T附设或捆在与该需要管理构件6、7、32一起装箱的箱子、容器、包装纸、附带的说明书等上,总之,只要设置成以不失去与对应的需要管理构件6、7、32相对应的形式、与该需要管理构件6、7、32相关地来对待即可。

    上述各实施形态,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缝制装置的圆头锁眼机,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应用于各种缝制装置(缝纫机)。即,布由作为抓住装置的工件夹从其上下抓住或夹持,其2个构件及布朝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的缝纫机;布由作为压脚装置的压脚从其上方朝下方的缝纫机台板(底座)侧按压,压脚及布朝相互正交的2个方向移动的所谓加固套结缝纫机;布由压脚仅沿规定的1个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同时缝针适宜地在与该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摆动的锁眼机;布不是由压脚而是由作为抓住装置的刺绣框从其上下抓住或夹持移动的刺绣缝纫机;多片的布由压脚按压,与压脚一起移动的滚边机;布由在水平方向不移动的压脚按压,由该压脚下方的送布齿使布移动的缝纫机等。不限定于工业机,本发明也适用于家用机。

    而且,与上述相关地,作为拆装构件,并不局限于割刀6、槌7、压脚32,本发明也可适用于上述的针杆4、主轴10、对被缝制物(布、皮革制品、气囊等)进行缝制的缝针(上述实施形态中是缝针9)、压脚32以外缝制时对被缝制物进行保持的包括刺绣框在内的布保持构件、缝制结束后切断缝制线的切线割刀等,用户根据缝制的形态和缝制装置的规格更换使用合适的构件(有时也称为量规)。另外,除了与这样的缝制形态和规格相对应的更换以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以下构件,即:钩着上线使其通过并调节张力用的挑线杆;缝针从被缝制物朝下方贯通时挂着松弛的上线的梭子的梭尖部;用于将来自主轴的动力传递给梭子的下轴;具有送布机构的送布齿;设置在一部分的压布件的下端部的压脚爪;比如缝制结束时切断上线或下线的切线割刀;切断被缝制物的布的切布割刀;进一步扩展为驱动各种动作构件的电机(上述实施形态中缝纫机电机20、θ方向驱动电机22、X方向驱动电机28、Y方向驱动电机30等);各种轴承等也包含在拆装构件内。另外,该场合,比如上述缝针9等那样,不是直接可拆装地设置在缝制装置本体M1上而是在设于缝制装置本体M1的构件(此例中为针杆4)上可拆装式设置的构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对象中。

    而且此时,对于缝制条件的设定值,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中例示的锁眼机中的“针迹长度F”、“针迹间隔”、“针数”、“压脚压力”、“线张力”、“缝制速度”、“送布速度”、“缝制区域设定”,也可包含其他设定值。另外,也包括上述圆头锁眼机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缝纫机的各种设定值。此时,作为这样的缝制条件设定值输入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操作面板,也可是键盘、鼠标、旋钮等。

    其他不一一例示了,本发明只要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制装置及缝制装置的信息通信系统.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M),设有无线标签(T),该无线标签(T)在可拆装地安装在缝制装置本体(M)上且寿命到来时需要更换的构件(割刀(6)、槌(7)、压脚(32)上、存储有与缝制装置M使用了这些构件(6、7、32)这一情况相关连的使用经历信息等。还设有在与该无线标签(T)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信息接收发送的读取器/记录器(50)。将被缝制装置(M)使用了构件(6、7、32)这一情况相关的使用信息写入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