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及有害生物防除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及其盐,以及它们的制备中间体及有害生物防除剂,该防除剂的特征在于,含有该衍生物或其盐作为有效成分。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与本发明类似的吡唑衍生物,已知的有例如非专利文献1~3、专利文献1~6。其中,非专利文献1~3、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但没有关于农药的记载。
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但未揭示本发明的苯基的3位由卤代烷硫基或卤代烷基亚硫酰基取代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
专利文献5中揭示了4-烷氧基吡唑衍生物,但未揭示本发明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
专利文献6中揭示了吡唑的碳原子和苯基结合的3-、4-或5-苯基吡唑衍生物,但未揭示本发明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
非专利文献1:Arch.Parm.,321,879(1988)。
非专利文献2:Arch.Parm.,321,863(1988)。
非专利文献3:Chem.Ber.,118,403(198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昭48-2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2627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6/027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06/02146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6:WO2007/081019号公报
发明的揭示
近年,在农业园艺领域中由于长年使用杀虫·杀螨·杀线虫剂等有害生物防除剂,有害生物产生了抗性,防除工作变得困难。另外,高毒性的有害生物防除剂在使用方面也存在问题。
关于有害生物防除剂的施用,例如将有害生物防除剂直接散布于植物时,由于不均一的散布、蒸散、光引起的分解、降雨引起的药剂的流出等,存在无法获得足够的有害生物防除效果的情况。另一方面,将有害生物防除剂用于土壤对其进行处理时,如果被植物的根部等吸收,则药剂能够完全到达植物的所有部分,因此能够获得稳定的效果。另外,对于农业工作者来说,土壤处理用有害生物防除剂由于散布的药剂很少被阳光照射到,药剂的施用方法也简单,因此具有可更省力等优点。
但是,目前可作为土壤处理用的具实用性的公知的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有害生物防除剂极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了现有的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有害生物防除剂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安全性、防除效果和余效性等良好,还具备渗透转移性,并可用于土壤处理的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有害生物防除剂。
本发明者为了开发出具有所述良好特性的有害生物防除剂,合成了各种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并对其生理活性进行了反复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以下的通式[I]表示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以下也称为本发明化合物)对各种农业园艺领域的有害生物及产生了抗性的有害生物显现出效果。特别是对以二斑叶螨、神泽氏叶螨、柑桔全爪螨等为代表的叶螨类,以稻褐飞虱、黑尾叶蝉、棉蚜等为代表的半翅(カメムシ)目害虫,以稻水象甲(イネミズゾウムシ)、稻负泥虫(ドロオイムシ)、金龟子等为代表的甲虫目害虫及南方根结线虫等线虫类,以菜螟、甜菜夜蛾、玉米穗蛾等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显现出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在可实现安全、省力的施用方法的土壤处理用途中显现出高活性,另外,对于枯萎病也显现出杀菌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是包括以下(1)~(10)的特征的技术方案。
(1)式[I]
![]()
表示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及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式中,
R
1表示C
1~C
10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卤代烷基、C
3~C
10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炔氧基C
1~C
6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苯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8烷基、C
1~C
8烷氧基、三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氰硫基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C(=X)基、C
1~C
10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4烷氧基或C
1~C
4烷硫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五氟硫代C
1~C
10烷基、三(C
1~C
3)烷基硅烷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10三烷基硅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氧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硫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氧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硫基C
1~C
8烷基、四氢糠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四氢糠基C
1~C
8烷基、R
1a(R
1b)NC(=X)基或R
1a(R
1b)NC(=X)基C
1~C
4烷基;
R
2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H
2NC(=X)基、羧基、C
1~C
4烷氧基C(=X)基、基HC(=X)基、硝基、氨基、叠氮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6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6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3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羧基、HC(=X)基、R
3a(R
3b)N(C=X)基、叠氮基、硝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H
2NC(=X)基、羧基、C
1~C
4烷基-(1H-1,2,4-三唑)-1-基、C
1~C
4烷氧基C(=X)基或1,2,4-三唑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C
1~C
4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巯基、氰硫基、C
1~C
6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磺酰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3a(R
3b)N基、R
3f(R
3g)C=N基或R
3hON=C(R
3i)基;
R
4、R
5、R
6及R
8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氨基、叠氮基、硝基、羟基、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氰基、羧基、HC(=X)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甲酰基氨基、C
1~C
6烷基C(=X)基、氨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硫基羰基氨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3~C
6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7表示C
2~C
4卤代烷硫基、C
2~C
4卤代烷基亚硫酰基、C
2~C
4卤代烯硫基、C
2~C
4卤代链烯基亚硫酰基、环丙基甲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或环丙基甲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
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R
1a及R
1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1a及R
1b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1a及R
1b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3a及R
3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氰基、氨基、羟基、甲酰基、C
1~C
6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羧基、C
1~C
4烷氧基C(=X)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二(C
1~C
6烷基)氨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磺酰基、C
1~C
8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C(=X)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C(=X)基、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炔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3c(R
3d)N基、R
3c(R
3d)NC(=X)基或C
1~C
8烷硫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三氟甲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3c及R
3d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3c及R
3d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3c及R
3d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3f及R
3g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氨基、二甲基氨基、C
1~C
4烷硫基、咪唑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或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R
3f及R
3g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3f及R
3g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3h及R
3i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2~C
8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取代基组α包括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羧基、甲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羰基、C
3~C
8环烷基、C
1~C
4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基磺酰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甲氧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2)所述(1)记载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及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所述式[1]中,R
1表示C
1~C
10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卤代烷基、C
3~C
10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炔氧基C
1~C
6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苯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8烷基、C
1~C
8烷氧基、三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氰硫基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C(=X)基、C
1~C
10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4烷氧基或C
1~C
4烷硫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五氟硫代C
1~C
10烷基、三(C
1~C
3)烷基硅烷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10三烷基硅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氧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硫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氧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硫基C
1~C
8烷基、四氢糠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四氢糠基C
1~C
8烷基、R
1a(R
1b)NC(=X)基或R
1a(R
1b)NC(=X)C
1~C
4烷基;
R
2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H
2NC(=X)基、羧基、HC(=X)基、硝基、氨基、叠氮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6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6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3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羧基、HC(=X)基、R
3a(R
3b)N(C=X)基、叠氮基、硝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H
2NC(=X)基、羧基、C
1~C
4烷氧基C(=X)基或1,2,4-三唑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C
1~C
4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巯基、氰硫基、C
1~C
6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磺酰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3a(R
3b)N基、R
3f(R
3g)C=N基或R
3hON=C(R
3i)基;
R
4、R
5、R
6及R
8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氨基、叠氮基、硝基、羟基、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氰基、羧基、HC(=X)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甲酰基氨基、C
1~C
6烷基羰基氨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硫基羰基氨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3~C
6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7表示C
2~C
4卤代烷硫基、C
2~C
4卤代烷基亚硫酰基、C
2~C
4卤代烯硫基、C
2~C
4卤代链烯基亚硫酰基、环丙基甲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或环丙基甲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
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R
1a及R
1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1a及R
1b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1a及R
1b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3a及R
3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氰基、氨基、羟基、C
1~C
6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羧基、C
1~C
4烷氧基C(=X)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二(C
1~C
6烷基)氨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磺酰基、C
1~C
8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C(=X)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C(=X)基、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炔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3c(R
3d)N基、R
3c(R
3d)NC(=X)基或C
1~C
8烷硫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三氟甲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3c及R
3d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3c及R
3d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3c及R
3d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3f及R
3g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氨基、二甲基氨基、C
1~C
4烷硫基或咪唑基;
R
3f及R
3g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3f及R
3g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3h及R
3i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2~C
8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取代基组α包括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羧基、甲酰基、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氧基羰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C
3~C
8环烷基、三氟甲基、三氟甲硫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或C
1~C
4烷基磺酰氧基。
(3)式[I’]
![]()
表示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式中,
R
11表示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3卤代烷基;
R
12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氨基或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13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羧基、HC(=X)基、R
13c(R
13d)N(C=X)基、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H
2NC(=X)基、羧基或C
1~C
3烷氧基C(=X)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3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3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3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C
1~C
3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6环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氧基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13a(R
13b)N基或R
13c(R
13d)C=N基;R
14、R
15、R
16及R
18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3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
R
17表示C
2~C
3卤代烷硫基或C
2~C
3卤代烷基亚硫酰基;
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R
13a及R
13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氰基、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羧基、C
1~C
3烷氧基C(=X)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3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3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氧基C
1~C
3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3烷氧基、C
1~C
3烷硫基、C
1~C
3烷基亚硫酰基、C
1~C
3烷基磺酰基、C
1~C
3烷氧基C(=X)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3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3烷氧基、C
1~C
3烷硫基、C
1~C
3烷基亚硫酰基、C
1~C
3烷基磺酰基或C
1~C
3烷氧基C(=X)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3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6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R
13c(R
13d)NC(=X)基;R
13c及R
13d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4)式[I”]
![]()
表示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及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式中,
R
21表示C
3~C
10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10卤代烷基、C
3~C
10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甲基、甲氧基或三氟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10炔氧基C
1~C
6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苯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8烷基、C
1~C
8烷氧基、三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10氰硫基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C(=X)基、C
1~C
10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4烷氧基或C
1~C
4烷硫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五氟硫代C
1~C
10烷基、三(C
1~C
3)烷基硅烷基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10三烷基硅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氰基或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氧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芳硫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氧基C
1~C
8烷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杂芳硫基C
1~C
8烷基、四氢糠基、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四氢糠基C
1~C
8烷基、R
21a(R
21b)NC(=X)基或R
21a(R
21b)NC(=X)C
1~C
4烷基;
R
22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H
2NC(=X)基、羧基、HC(=X)基、硝基、氨基、叠氮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6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6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23表示氢原子、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羧基、HC(=X)基、R
23a(R
23b)N(C=X)基、叠氮基、硝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H
2NC(=X)基、羧基或C
1~C
4烷氧基C(=X)基、1,2,4-三唑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C
1~C
4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巯基、氰硫基、C
1~C
6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基磺酰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23a(R
23b)N基、R
23f(R
23g)C=N基或R
23hON=C(R
23i)基;
R
24、R
25、R
26及R
28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氨基、叠氮基、硝基、羟基、卤素原子、氨基甲酰基、氰基、羧基、HC(=X)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甲酰基氨基、C
1~C
6烷基羰基氨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6烷硫基羰基氨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4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3~C
6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27表示C
2~C
4卤代烷硫基、C
2~C
4卤代烷基亚硫酰基、C
2~C
4卤代烯硫基、C
2~C
4卤代链烯基亚硫酰基、环丙基甲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或环丙基甲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
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R
21a及R
21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21a及R
21b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21a及R
21b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23a及R
23b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氰基、氨基、羟基、C
1~C
6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羧基、C
2~C
4烷氧基羰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及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甲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三甲基硅烷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亚硫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硫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二(C
1~C
6烷基)氨基磺酰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可被取代基组α’单取代或多取代的苯磺酰基、C
1~C
8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C(=X)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羟基、乙酰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C
1~C
4烷氧基羰基或二甲基氨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炔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R
23c(R
23d)N基、R
23c(R
23d)NC(=X)基或C
1~C
8烷硫基C(=X)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氰基、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三氟甲基或羟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23c及R
23d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4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R
23c及R
23d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23c及R
23d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23f及R
23g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C
1~C
8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氧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3~C
8环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氨基、二甲基氨基、C
1~C
4烷硫基或咪唑基;
R
23f及R
23g可与它们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6元环,此时,该环中除了R
23f及R
23g所结合的氮原子以外还可存在选自氧原子、硫原子、羰基及N-甲基氨基的1个以上的结构;
R
23h及R
23i互相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
1~C
4烷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2~C
8链烯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或C
2~C
8炔基(较好的是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取代基组α’包括卤素原子、氰基、羟基、硝基、氨基、羧基、甲酰基、C
1~C
4烷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氧基羰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C
3~C
8环烷基、三氟甲基、三氟甲硫基、C
1~C
4烷硫基、C
1~C
4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磺酰基或C
1~C
4烷基磺酰氧基。
(5)有害生物防除剂,作为有效成分含有所述(1)、(2)、(3)或(4)记载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6)农业园艺用杀虫剂,作为有效成分含有所述(1)、(2)、(3)或(4)记载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7)杀螨剂,作为有效成分含有所述(1)、(2)、(3)或(4)记载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8)杀线虫剂,作为有效成分含有所述(1)、(2)、(3)或(4)记载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
(9)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施用所述(1)、(2)、(3)或(4)记载的3-烷氧基-1-苯基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的有效量。
(10)所述(1)记载的1-苯基-吡唑衍生物及其盐,所述式[I]中,R
1为氢原子。
本发明化合物对于农业园艺领域中的较广范围内的有害生物显现出优良的防除效果,且能够对产生了抗性的有害生物进行防除。特别是对以二斑叶螨、神泽氏叶螨、柑桔全爪螨等为代表的叶螨类,以稻褐飞虱、黑尾叶蝉、棉蚜等为代表的半翅目害虫,以稻水象甲(イネミズゾウムシ)、稻负泥虫、金龟子等为代表的甲虫目害虫、南方根结线虫等线虫类及以菜螟、二化螟(ニカメイガ)、玉米穗蛾等为代表的鳞翅目害虫显现出非常显著的效果。而且,由于渗透转移性良好,因此可实现土壤处理的安全且省力的施用方法。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对本说明书记载的符号及用于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的有害生物防除剂是指农业或园艺领域用、家畜及宠物等动物用、家庭用及防疫用的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等。
卤素原子是指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
C
1~C
3这样的利用元素符号和下标的数字的表述表示其后所述的基团的元素数在下标数字所示的范围内。例如,C
1~C
3表示碳数为1~3,C
1~C
6的表述表示碳数为1~6,C
1~C
12的表述表示碳数为1~12。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1~C
4烷基表示碳数为1~4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可以例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1~C
6烷基表示碳数为1~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可以例举例如正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1-乙基丙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新戊基、正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等基团。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1~C
8烷基表示碳数为1~8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可以例举例如正庚基、1-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1,1-二甲基戊基、2,2-二甲基戊基、4,4-二甲基戊基、1-乙基戊基、2-乙基戊基、1,1,3-三甲基丁基、1,2,2-三甲基丁基、1,3,3-三甲基丁基、2,2,3-三甲基丁基、2,3,3-三甲基丁基、1-丙基丁基、1,1,2,2-四甲基丙基、辛基、1-甲基庚基、3-甲基庚基、6-甲基庚基、2-乙基己基、5,5-二己基己基、2,4,4-三己基戊基、1-乙基-1-甲基戊基等基团。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1~C
10烷基表示碳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可以例举例如壬基、1-甲基辛基、2-甲基辛基、3-甲基辛基、7-甲基辛基、1-乙基庚基、6,6-二甲基庚基、3,5,5-三甲基己基、癸基、1-甲基壬基、2-甲基壬基、6-甲基壬基、7-甲基壬基、8-甲基壬基、1-乙基辛基、1-丙基庚基等基团。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10烷基表示碳数为3~10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可以例举例如以上的C
1~C
10烷基中例示的碳数3以上的基团。
C
1~C
4烷基C(=X)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C(=X)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羰基、甲硫基羰基、乙硫基羰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丁基羰基等。
C
1~C
6烷基C(=X)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6烷基)-C(=X)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羰基、甲硫基羰基、乙硫基羰基、乙基羰基、丙基羰基、丁基羰基、丙基羰基、丁基羰基、戊基羰基、己基羰基等。
C
1~C
8烷基C(=X)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C(=X)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可例举例如庚基羰基、辛基羰基等。
C
1~C
10烷基C(=X)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10烷基)-C(=X)-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可例举例如壬基羰基、癸基羰基等。
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C(=X)-(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羰基甲基、甲硫基羰基甲基、乙基羰基甲基、丙基羰基甲基、丁基羰基甲基、戊基羰基甲基、己基羰基甲基、庚基羰基甲基、辛基羰基甲基等。
C
1~C
8烷基羰基氨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羰基氨基,可例举甲基羰基氨基、乙基羰基氨基、丙基羰基氨基、己基羰基氨基、庚基羰基氨基、辛基羰基氨基等。
C
1~C
8烷硫基羰基氨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C(=S)NH基,可例举甲硫基羰基氨基、乙硫基羰基氨基、丙硫基羰基氨基、己硫基羰基氨基、庚硫基羰基氨基、辛硫基羰基氨基等。
五氟硫代C
1~C
10烷基是指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F
5S-(C
1~C
10烷基)基,可例举例如五氟硫代甲基、五氟硫代乙基、五氟硫代丙基、五氟硫代丁基、五氟硫代戊基、五氟硫代己基、五氟硫代癸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1~C
8卤代烷基是指被1~17个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的碳数1~8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可例举例如氟甲基、氯甲基、溴甲基、二氟甲基、二氯甲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氯二氟甲基、溴二氟甲基、2-氟乙基、1-氯乙基、2-氯乙基、1-溴乙基、2-溴乙基、2,2-二氟乙基、1,2-二氯乙基、2,2-二氯乙基、2,2,2-三氟乙基、2,2,2-三氯乙基、1,1,2,2-四氟乙基、五氟乙基、2-溴-2-氯乙基、2-氯-1,1,2,2-四氟乙基、1-氯-1,2,2,2-四氟乙基、1-氯丙基、2-氯丙基、3-氯丙基、2-溴丙基、3-溴丙基、2-溴-1-甲基乙基、3-碘丙基、2,3-二氯丙基、2,3-二溴丙基、3,3,3-三氟丙基、3,3,3-三氟-2-丙基、2,2-二氟丙基、3,3-二氯-3-氟丙基、2,2,3,3-四氟丙基、1-溴-3,3,3-三氟丙基、2,2,3,3,3-五氟丙基、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基、七氟丙基、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1,1,2,3,3,3-六氟丙基、2-氯丁基、3-氯丁基、4-氯丁基、2-氯-1,1-二甲基乙基、4-溴丁基、3-溴-2-甲基丙基、2-溴-1,1-二甲基乙基、2,2-二氯-1,1-二甲基乙基、2-氯-1-氯甲基-2-甲基乙基、4,4,4-三氟丁基、3,3,3-三氟-1-甲基丙基、3,3,3-三氟-2-甲基丙基、2,3,4-三氯丁基、2,2,2-三氯-1,1-二甲基乙基、4-氯-4,4-二氟丁基、4,4-二氯-4-氟丁基、4-溴-4,4-二氟丁基、2,4-二溴-4,4-二氟丁基、3,4-二氯-3,4,4-三氟丁基、3,3-二氯-4,4,4-三氟丁基、4-溴-3,3,4,4-四氟丁基、4-溴-3-氯-3,4,4-三氟丁基、2,2,3,3,4,4-六氟丁基、2,2,3,4,4,4-六氟丁基、2,2,2-三氟-1-甲基-1-三氟甲基乙基、3,3,3-三氟-2-三氟甲基丙基、2,2,3,3,4,4,4-七氟丁基、3,3,4,4,4-五氟-2-丁基、2,3,3,3-四氟-2-三氟甲基丙基、1,1,2,2,3,3,4,4-八氟丁基、九氟丁基、全氟叔丁基、4-氯-1,1,2,2,3,3,4,4-八氟丁基、3,3,4,4,5,5,5-七氟戊基、3,3,4,4,5,5,5-七氟-2-戊基、2,2,3,3,4,4,5,5,5-九氟戊基、2,2,3,3,4,4,5,5-八氟戊基、全氟戊基、4,4,5,5,5-五氟-2-丁基、2,2-双(三氟甲基)丙基、2,2,3,3,4,4,5,5,6,6,6-十一氟己基、3,3,4,4,5,5,6,6,6-九氟己基、4,4,5,5,6,6,6-七氟己基、2,2,3,3,4,4,5,5,6,6-十氟己基、4,4,4-三氟-3,3-双(三氟甲基)丁基、全氟己基、1H,1H-全氟庚基、1H,1H,2H,2H-全氟庚基、1H,1H,2H,2H,3H,3H-全氟庚基、1H,1H,7H-全氟庚基、全氟庚基、2-(全氟-3-甲基丁基)乙基、1H,1H-全氟辛基、1H,1H,2H,2H-全氟辛基、1H,1H,2H,2H,3H,3H-全氟辛基、6-(全氟己基)乙基、1H,1H,8H-全氟辛基、全氟辛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10卤代烷基表示被1~21个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的碳数3~10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烷基,除了例如以上C
1~C
8卤代烷基中例示的碳数3以上的基团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1H,1H-全氟壬基、1H,1H,2H,2H-全氟壬基、1H,1H,2H,2H,3H,3H-全氟壬基、6-(全氟-1-甲基乙基)己基、1H,1H,9H-全氟壬基、全氟壬基、1H,1H-全氟癸基、1H,1H,2H,2H-全氟癸基、1H,1H,2H,2H,3H,3H-全氟癸基、6-(全氟丁基)己基、1H,1H,9H-全氟癸基、全氟癸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6环烷基表示碳数3~6的环烷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8环烷基表示碳数3~8的环烷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环庚基、环辛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10环烷基表示碳数3~10的环烷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环壬基、环癸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8环烷基C
1~C
4烷基表示环烷基部分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甲基、环丁基甲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甲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3~C
8环烷基C
1~C
8烷基表示环烷基部分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C
1~C
8烷基)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环丙基戊基、环丁基辛基、环丁基己基、环戊基庚基、环己基辛基等。
C
3~C
8环烷基C(=X)基表示环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C(=X)-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羰基、环丙基硫代羰基、环丙基硫代羰基、环丁基羰基、环戊基羰基、环己基羰基等。
C
3~C
8环烷氧基表示环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O-基,可例举例如环丙氧基、环丁氧基、环戊氧基、环己氧基、环庚氧基、环辛氧基等。
C
3~C
8环烷硫基表示环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S-基,可例举例如环丙硫基、环丁硫基、环戊硫基、环己硫基、环庚硫基、环辛硫基等。
C
3~C
8环烷基亚硫酰基表示环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SO-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亚硫酰基、环丁基亚硫酰基、环戊基亚硫酰基、环己基亚硫酰基、环庚基亚硫酰基、环辛基亚硫酰基等。
C
3~C
8环烷基磺酰基表示环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SO
2-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磺酰基、环丁基磺酰基、环戊基磺酰基、环己基磺酰基、环庚基磺酰基、环辛基磺酰基等。
C
3~C
8环烷基磺酰氧基表示环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3~C
8环烷基)-SO
2-O-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磺酰氧基、环丁基磺酰氧基、环戊基磺酰氧基、环己基磺酰氧基、环庚基磺酰氧基、环辛基磺酰氧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4链烯基表示碳数为2~4的直链或支链状的链烯基,可以例举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异丙烯基、2-丙烯基、1-丁烯基、1-甲基-1-丙烯基、2-丁烯基、1-甲基-2-丙烯基、3-丁烯基、2-甲基-1-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1,3-丁二烯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6链烯基表示碳数为2~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链烯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1-戊烯基、1-乙基-2-戊烯基、2-戊烯基、1-甲基-1-丁烯基、3-戊烯基、1-甲基-2-丁烯基、4-戊烯基、1-甲基-3-丁烯基、3-甲基-1-丁烯基、1,2-二甲基-2-丙烯基、1,1-二甲基-2-丙烯基、2-甲基-2-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1,2-二甲基-1-丙烯基、2-甲基-3-丁烯基、3-甲基-3-丁烯基、1,3-戊二烯基、1-乙烯基-2-丙烯基、1-己烯基、1-丙基-2-丙烯基、2-己烯基、1-甲基-1-戊烯基、1-乙基-2-丁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基、1-甲基-4-戊烯基、1-乙基-3-丁烯基、1-(异丁基)乙烯基、1-乙基-1-甲基-2-丙烯基、1-乙基-2-甲基-2-丙烯基、1-(异丙基)-2-丙烯基、2-甲基-2-戊烯基、3-甲基-3-戊烯基、4-甲基-3-戊烯基、1,3-二甲基-2-丁烯基、1,1-二甲基-3-丁烯基、3-甲基-4-戊烯基、4-甲基-4-戊烯基、1,2-二甲基-3-丁烯基、1,3-二甲基-3-丁烯基、1,1,2-三甲基-2-丙烯基、1,5-己二烯基、1-乙烯基-3-丁烯基、2,4-己二烯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8链烯基表示碳数为2~8的直链或支链状的链烯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1-辛烯基、2-辛烯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10链烯基表示碳数为2~10的直链或支链状的链烯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1-壬烯基、1-癸烯基、2-癸烯基等。
C
2~C
8链烯基C(=X)基表示链烯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2~C
8链烯基)-C(=X)-基,可以例举例如乙烯基羰基、乙烯基硫代羰基、2-丙烯基羰基、2-丁烯基羰基、3-戊烯基羰基、3-己烯基羰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4炔基表示碳数2~4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炔基,可例举例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1-丁炔基、1-甲基-2-丙炔基、2-丁炔基、3-丁炔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6炔基表示碳数为2~6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炔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1-戊炔基、1-乙基-2-丙炔基、2-戊炔基、3-戊炔基、1-甲基-2-丁炔基、4-戊炔基、1-甲基-3-丁炔基、2-甲基-3-丁炔基、1-己炔基、1-(正丙基)-2-丙炔基、2-己炔基、1-乙基-2-丁炔基、3-己炔基、1-甲基-2-戊炔基、1-甲基-3-戊炔基、4-甲基-1-戊炔基、3-甲基-1-戊炔基、5-己炔基、1-乙基-3-丁炔基、1-乙基-1-甲基-2-丙炔基、1-(异丙基)-2-丙炔基、1,1-二甲基-2-丁炔基、2,2-二甲基-3-丁炔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8炔基表示碳数为2~8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炔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2-辛炔基等。
只要没有特别限定,C
2~C
10炔基表示碳数为2~10的直链或支链状的炔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2-壬炔基、2-癸炔基等。
C
2~C
10炔氧基C
1~C
6烷基表示烷基部分和炔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2~C
10炔氧基)-O-(C
1~C
6烷基)基,可例举例如乙炔氧基甲基、1-丙炔氧基乙基、1-丁炔氧基丙基、1-戊炔氧基丁基、1-己炔氧基戊基、1-庚炔氧基己基等。
C
2~C
8炔基C(=X)基表示炔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2~C
8炔基)-C(=X)-基,可以例举例如乙炔基羰基、乙炔基硫代羰基、1-丙炔基羰基、1-丙炔基硫代羰基、2-丙炔基羰基、1-丁炔基羰基、1-甲基-2-丙炔基羰基、2-丁炔基羰基、3-丁炔基羰基、1-戊炔基羰基、1-乙基-2-丙炔基羰基、2-戊炔基羰基、3-戊炔基羰基、1-甲基-2-丁炔基羰基、4-戊炔基羰基、1-甲基-3-丁炔基羰基、2-甲基-3-丁炔基羰基、1-己炔基羰基、1-(正丙基)-2-丙炔基羰基、2-己炔基羰基、1-乙基-2-丁炔基羰基、3-己炔基羰基、1-甲基-2-戊炔基羰基、1-甲基-3-戊炔基羰基、4-甲基-1-戊炔基羰基、3-甲基-1-戊炔基羰基、5-己炔基羰基、1-乙基-3-丁炔基羰基、1-乙基-1-甲基-2-丙炔基羰基、1-(异丙基)-2-丙炔基羰基、1,1-二甲基-2-丁炔基羰基、2,2-二甲基-3-丁炔基羰基、2-辛炔基羰基等。
C
1~C
4烷氧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O-基,可以例举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等。
C
1~C
6烷氧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碳数1~6的(烷基)-O-基,可以例举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异戊氧基、己氧基、异己氧基等。
C
1~C
8烷氧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O-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庚氧基、辛氧基等。
C
1~C
4烷氧基C(=X)基表示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氧基)C(=X)-基,可以例举例如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硫代羰基、乙氧基羰基、乙氧基硫代羰基、正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异丁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等基团。
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表示烷基部分和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基,可以例举例如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丙基、甲氧基丁基、乙氧基甲基、乙氧基丙基、乙氧基丁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异丁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2-异丙氧基乙基、2-(正丙氧基)乙基、2-异丁氧基乙基、3-甲氧基丙基、3-乙氧基丙基、4-甲氧基丁基等。
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表示烷基部分和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戊氧基甲基、庚氧基甲基、辛氧基甲基等。
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表示烷基部分和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基,可以例举例如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正丁氧基甲基、异丁氧基甲基、戊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2-异丙氧基乙基、2-(正丁氧基)乙基、2-异丁氧基乙基、3-甲氧基丙基、3-乙氧基丙基、4-甲氧基丁基、5-甲氧基戊基、6-甲氧基己基等。
C
1~C
4烷氧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表示烷基部分和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氧基)-(C
1~C
4烷氧基)-(C
1~C
4烷基)基,可以例举例如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2-(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2,2-二氟乙基、2-{2-全氟丙氧基(全氟丙氧基)}-1,1,2-三氟乙基等。
C
1~C
8烷氧基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表示烷基部分及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且这些部分可被卤素原子或氰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的(C
1~C
8烷氧基)-(C
1~C
8烷氧基)-(C
1~C
8烷基),可例举例如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2-(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2,2-二氟乙基、2-{2-全氟丙氧基(全氟丙氧基)}-1,1,2-三氟乙基等。
C
1~C
4烷氧基C(=X)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O-C(=X)-基,可以例举例如甲氧基羰基、甲氧基硫代羰基、乙氧基羰基、乙氧基硫代羰基、正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等。
C
1~C
8烷氧基C(=X)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O-C(=X)-基,除了以外例示以外还可以例举例如戊氧基羰基、己氧基羰基、庚氧基羰基、辛氧基羰基等。
C
1~C
8烷氧基C(=X)C
1~C
8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O-C(=X)-(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甲氧基羰基甲基、乙氧基羰基甲基、丙氧基羰基甲基、丁氧基羰基甲基、戊氧基羰基甲基、己氧基羰基甲基、庚氧基羰基甲基、辛氧基羰基甲基等。
C
1~C
8烷氧基C
2~C
8链烯基表示烷基部分及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氧基)-(C
2~C
8链烯基)基,可例举例如甲氧基乙烯基、甲氧基丙烯基、甲氧基丁烯基、甲氧基
![]()
烯基、甲氧基己烯基、甲氧基庚烯基、甲氧基辛烯基。
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磺酰基表示烷基部分及烷氧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氧基)-(C
1~C
4烷基)-SO
2-基,可例举例如甲氧基甲基磺酰基、乙氧基甲基磺酰基、丁氧基甲基磺酰基、辛氧基甲基磺酰基等。
C
1~C
4烷硫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S-基,可例举例如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丁硫基、异丁硫基、叔丁硫基等。
C
1~C
8烷硫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戊硫基、己硫基、庚硫基、辛硫基等。
C
1~C
8烷硫基C
1~C
4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甲硫基甲基、甲硫基乙基、甲硫基丙基、甲硫基丁基、乙硫基甲基、丙硫基甲基、丁硫基甲基、戊硫基甲基、己硫基甲基、辛硫基甲基等。
C
1~C
8烷硫基C
1~C
8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C
1~C
8烷基)-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丙硫基戊基、丁硫基己基、戊硫基辛基、己硫基辛基等。
C
1~C
4烷基亚硫酰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SO-基,可例举例如甲基亚硫酰基、乙基亚硫酰基、正丙基亚硫酰基、异丙基亚硫酰基、丁基亚硫酰基、异丁基亚硫酰基、叔丁基亚硫酰基等。
C
1~C
8烷基亚硫酰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O-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辛基亚硫酰基等。
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4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O-(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甲基亚硫酰基甲基、乙基亚硫酰基甲基、正丙基亚硫酰基甲基、异丙基亚硫酰基甲基、丁基亚硫酰基甲基、异丁基亚硫酰基甲基、叔丁基亚硫酰基甲基、戊基亚硫酰基甲基、己基亚硫酰基甲基等。
C
1~C
8烷基亚硫酰基C
1~C
8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O-(C
1~C
8烷基)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戊基亚硫酰基戊基、己基亚硫酰基辛基等。
C
1~C
4烷基磺酰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SO
2-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正丙基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等。
C
1~C
8烷基磺酰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O
2-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戊基磺酰基、己基磺酰基、庚基磺酰基、辛基磺酰基等。
C
1~C
10烷基磺酰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10烷基)-SO
2-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壬基磺酰基、癸基磺酰基等。
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4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O
2-(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磺酰基甲基、乙基磺酰基乙基、正丙基磺酰基丙基、异丙基磺酰基丙基等。
C
1~C
8烷基磺酰基C
1~C
8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SO
2-(C
1~C
8烷基)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甲基磺酰基戊基、乙基磺酰基己基、正丙基磺酰基己基、异丙基磺酰基辛基等。
C
1~C
4烷基磺酰氧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4烷基)-SO
2-O-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磺酰氧基、乙基磺酰氧基、正丙基磺酰氧基、异丙基磺酰氧基等。
C
2~C
8链烯基磺酰基表示链烯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2~C
6链烯基)-SO
2-基,可例举例如乙烯基磺酰基、1-丙烯基磺酰基、异丙烯基磺酰基、2-丙烯基磺酰基、1-丁烯基磺酰基、1-甲基-1-丙烯基磺酰基、2-丁烯基磺酰基、1-甲基-2-丙烯基磺酰基、3-丁烯基磺酰基、2-甲基-1-丙烯基磺酰基、2-甲基-2-丙烯基磺酰基、1,3-丁二烯基磺酰基等。
C
2~C
8氰硫基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NCS-(C
2~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氰硫基乙基、氰硫基丙基、氰硫基丁基、氰硫基戊基、氰硫基己基等。
C
1~C
10氰硫基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NCS-(C
1~C
10烷基)基,可例举例如氰硫基甲基、氰硫基乙基、氰硫基丙基、氰硫基丁基、氰硫基戊基、氰硫基己基、氰硫基癸基等。
C
1~C
8卤代烷基羰基表示卤代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卤代烷基)-C(=O)-基,可例举例如氯代乙酰基、氯二氟乙酰基、二氟乙酰基、三氟乙酰基、二氯乙酰基、三氯乙酰基、五氟丙酰基等。
C
1~C
8烷基C(=X)C(=X)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C(=X)-C(=X)基,可例举例如甲基羰基羰基、甲硫基羰基羰基、乙基羰基羰基、乙硫基羰基羰基、丙基羰基羰基、丁硫基羰基羰基、戊基羰基硫代羰基、己基羰基羰基等。
C
1~C
8烷氧基C(=X)C(=X)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C
1~C
8烷基)-O-C(=X)-C(=X)基,可例举例如乙氧基羰基羰基、甲氧基硫代羰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硫代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羰基、丁氧基硫代羰基羰基、戊氧基硫代羰基羰基、己氧基羰基硫代羰基、庚氧基羰基硫代羰基、辛氧基硫代羰基羰基等。
芳基表示芳香族烃基,可例举例如苯基、萘基等。
芳基(C
1~C
4)烷基表示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芳基-(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苯甲基、苯乙基、3-苯基丙基、萘基甲基等。
芳基C
1~C
8烷基表示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芳基-(C
1~C
8烷基)基,除了以上例示以外还可例举例如5-苯基戊基、6-苯基己基、7-苯基庚基等。
芳氧基C
1~C
8烷基表示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芳基)-O-(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苯氧基甲基、2-苯氧基乙基、3-苯氧基丙基、1-萘氧基甲基、2-萘氧基甲基、2-(1-萘氧基)乙基等。
芳硫基C
1~C
8烷基表示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芳基)-S-(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苯硫基甲基、苯硫基乙基、萘硫基甲基、萘硫基乙基等。
芳基C(=X)基可例举例如苯基羰基、苯硫基羰基、萘基羰基乙基等。
芳基C(=X)C
1~C
4烷基可例举例如苯基羰基甲基、苯基羰基乙基等。
芳氧基C
1~C
8烷基表示可例举例如苯氧基甲基、苯氧基乙基等。
芳硫基C
1~C
8烷基表示可例举例如苯硫基甲基、苯硫基乙基等。
杂芳基表示芳香族杂环、稠合杂环基,可例举例如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咪唑基、1,2,4-噁二唑基、1,2,3-噁二唑基、1,3,4-噁二唑基、1,2,4-三唑基、1,2,3-三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1,2,4-噻二唑基、1,2,3-噻二唑基、1,3,4-噻二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1,3,5-三嗪基、1,24-三嗪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咪唑基、苯并三唑基、苯并噻唑基、喹啉基、喹唑啉基、喹喔啉基、苯并哒嗪基、萘啶基。
杂芳基C
1~C
4烷基表示杂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杂芳基)-(C
1~C
4烷基)基,可例举例如噻吩基甲基、吡啶基甲基等。
杂芳基C
1~C
8烷基表示杂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杂芳基)-(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2-噻吩基甲基、3-噻吩基甲基、2-吡啶基甲基、3-吡啶基甲基等。
杂芳基C
1~C
4烷基C(=X)基表示杂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杂芳基)-(C
1~C
4烷基)-C(=X)-基,可例举例如2-噻吩基甲基羰基、3-噻吩基甲基羰基、2-吡啶基甲基羰基、3-吡啶基甲基羰基等。
杂芳氧基C
1~C
8烷基表示杂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杂芳基)-O-(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2-吡啶基氧基甲基、3-吡啶基氧基乙基等。
杂芳基硫代C
1~C
8烷基表示杂芳基及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杂芳基)-S-(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2-吡啶基硫代甲基、3-吡啶基硫代乙基等。
四氢糠基C
1~C
8烷基表示烷基部分为以上含义的(四氢糠基)-(C
1~C
8烷基)基,可例举例如2-四氢糠基甲基、3-四氢糠基甲基、2-(2-四氢糠基)乙基、2-(3-四氢糠基)乙基等。
三(C
1~C
3)烷基硅烷基C
1~C
8烷基可例举例如三甲基硅烷基甲基、2-三甲基硅烷基乙基、3-三甲基硅烷基丙基、4-三甲基硅烷基丁基等。
C
3~C
10三烷基硅烷基可例举例如三甲基硅烷基、三乙基硅烷基、三丙基硅烷基等。
C
2~C
4卤代烷硫基可例举例如1-氯乙硫基、2-氟乙硫基、2,2-二氟乙硫基、2,2,2-三氟乙硫基、1,2,2,2-四氟乙硫基、1,1,2,2,2-五氟乙硫基、2-氯-2,2-二氟乙硫基、1-氯-2,2-二氟乙硫基、1-氯丙硫基、2-氯丙硫基、3-氯丙硫基、2,2,3,3-四氟丙硫基、3,3,3-三氟丙硫基、2,2,3,3,3-五氟丙硫基、2,2,3,3,3,4,4,4-八氟丁硫基等。
C
2~C
4卤代烷基亚硫酰基可例举例如1-氯乙基亚硫酰基、2-氟乙基亚硫酰基、2,2-二氟乙基亚硫酰基、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1,2,2,2-四氟乙基亚硫酰基、1,1,2,2,2-五氟乙基亚硫酰基、1-氯-2,2-二氟乙基亚硫酰基、1-氯丙基亚硫酰基、2-氯丙基亚硫酰基、3-氯丙基亚硫酰基、2,2,3,3-四氟丙基亚硫酰基、3,3,3-三氟丙基亚硫酰基、2,2,3,3,3-五氟丙基亚硫酰基、2,2,3,3,3,4,4,4-八氟丁基亚硫酰基等。
C
2~C
4卤代烯硫基可例举例如2,2-二氟乙烯硫基、2-氟-2-丙烯硫基、3,3-二氟-2-丙烯硫基、3,3-二氯-2-丙烯硫基等。
C
2~C
4卤代炔基亚硫酰基可例举例如4,4,4-三氟-2-丙炔基亚硫酰基等。
环丙基甲硫基可硫基例如环丙基甲硫基、2,2-二氟环丙基甲硫基等。
环丙基甲基亚硫酰基可例举例如环丙基甲基亚硫酰基、2,2-二氟环丙基甲基亚硫酰基等。
以下,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具体例记载于表1~表38,但本发明化合物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另外,这些化合物包括旋光异构体及含E体、Z体的化合物。化合物编号在其后的记载中被参照。
表中的以下表述表示下述各对应的基团。
Pr-n:丙基,Pr-c:环丙基,Bu-c:环丁基,Pen-c:环戊基,Hex-c:环己基,CH
2Ph(4-CF
3):4-三氟甲基苯甲基,SO
2Ph(4-CF
3):4-甲基苯基磺酰基。
[表1]
![]()
[表2]
![]()
[表3]
![]()
[表4]
![]()
[表5]
![]()
[表6]
![]()
[表7]
![]()
[表8]
![]()
[表9]
![]()
[表10]
![]()
[表11]
![]()
[表12]
![]()
[表13]
![]()
[表14]
![]()
[表15]
![]()
[表16]
![]()
[表17]
![]()
[表18]
![]()
[表19]
![]()
[表20]
![]()
[表21]
![]()
[表22]
![]()
[表23]
![]()
[表24]
![]()
[表25]
![]()
[表26]
![]()
[表27]
![]()
[表28]
![]()
[表29]
![]()
[表30]
![]()
[表31]
![]()
[表32]
![]()
[表33]
![]()
[表34]
![]()
[表35]
![]()
[表36]
![]()
[表37]
![]()
[表38]
![]()
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所示的制备方法制得,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方法。
以下,例如通式[I-1]表示的化合物与化合物[I-1]同义。
<制备方法1>
通式[I]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来制备。
![]()
上式中,R
1~R
8的含义如前所述,L
1表示卤素原子、C
1~C
8烷基磺酰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苯磺酰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低级烷基或硝基单取代或多取代)、羟基或二羟基硼基(B(OH)
2)。作为化合物[II],也可采用例如碘鎓化合物、全氟C
2~C
10烷基链烯、全氟C
1~C
8烷氧基三氟乙烯、重氮甲烷或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等。
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在溶剂中、于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1]和化合物[II]反应而制得。另外,L
1为二羟基硼基(B(OH)
2)时,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它们反应而制得。R
2及R
3为羟基时也可以如上制备。
化合物[II]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可在1~10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3.3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乙腈、丙腈等腈类,乙酸乙酯、丙酸乙酯等酯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吡啶、甲基吡啶等吡啶类,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所述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为0.5~100升,较好为1.0~10升。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碱可以例举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类,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类,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的碳酸盐类,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碳酸氢盐类等无机碱类;氢化钠、氢化钾等金属氢化物类;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等醇的金属盐类或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有机碱类等。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可在0~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1.2摩尔。
反应温度从-3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5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0小时。
使用L
1为羟基的化合物[II]时,可通过在溶剂中于三苯膦的存在下用偶氮二甲酸酯来制备化合物[I]。
作为偶氮二甲酸酯类,可例举例如偶氮二甲酸二乙酯、偶氮二甲酸二苯甲酸酯等。
三苯膦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为1~3摩尔,较好为1.1摩尔。
偶氮二甲酸酯类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为1~3摩尔,较好为1.1摩尔。
可使用的优选溶剂例如为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
另外,作为化合物[II]使用全氟C
2~C
10烷基链烯或全氟C
1~C
8烷氧基三氟乙烯等时,作为溶剂,较好例如为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
作为本反应可使用的碱,优选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有机碱类等,可同时使用2种碱。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I]为0.01~1000摩尔,较好为0.1~50摩尔,该用量与催化剂用量至溶剂用量相同。
反应温度从-3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50℃的范围。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20小时。
这里,全氟C
2~C
10烷基链烯可例举例如六氟丙烯等,全氟C
1~C
8烷氧基三氟乙烯可例举例如三氟甲氧基三氟乙烯、五氟乙氧基三氟乙烯、七氟丙氧基三氟乙烯等。
另外,作为化合物[II]使用碘鎓化合物时,其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I]为1~10摩尔,较好为1~3摩尔。
可使用的溶剂较好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等,作为所用的碱,较好为吡啶等吡啶类。
反应温度从-3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5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5分钟~20小时。
这里,碘鎓化合物可例举例如三氟甲磺酸全氟丙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磺酸全氟异丙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磺酸全氟丁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磺酸全氟戊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磺酸全氟己基苯基碘鎓、三氟甲磺酸全氟辛基苯基碘等。
L
1为二羟基硼基(B(OH)
2)时,本反应可使用的溶剂较好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等,作为所用的碱,较好为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有机碱类等,可同时使用2种碱。
L
1为二羟基硼基(B(OH)
2)的化合物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I]为1~10摩尔,较好为1~3摩尔。
本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可使用乙酸铜,其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I]为0.1~10摩尔,较好为1~3摩尔。此时,作为添加量可使用粉末分子筛4A,其用量相对于1克化合物[II]为1~100克,较好为10~20克。
反应温度从-3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室温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48小时。
<制备方法2>
通式[I-a]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也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2、R
4~R
8、R
3a及R
3b的含义如前所述,L
2表示卤素原子、C
1~C
8烷基磺酰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苯磺酰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低级烷基或硝基单取代或多取代)、C
1~C
8烷基羰基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或羟基。
即,通式[I]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在溶剂中、于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2]和化合物[III]反应而制得。
化合物[III]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2]可在1~10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2.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乙腈、丙腈等腈类,乙酸乙酯、丙酸乙酯等酯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吡啶、甲基吡啶等吡啶类,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2]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碱可以例举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类,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类,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的碳酸盐类,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碳酸氢盐类等无机碱类;氢化钠、氢化钾等金属氢化物类;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等醇的金属盐类或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有机碱类,氨等。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2]可在0~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2.2摩尔。
反应温度从-3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5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0小时。
<制备方法3>
通式[I-b]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6及R
8的含义如前所述,R
7a表示C
2~C
4卤代烷基、C
2~C
4卤代链烯基或环丙基甲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L
3表示卤素原子、C
1~C
8烷基磺酰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单取代或多取代)或苯磺酰氧基(该基团可被卤素原子、低级烷基或硝基单取代或多取代)。
即,通式[I-b]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在溶剂中、于碱或自由基引发剂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3]和化合物[I-3r]反应而制得。也可用作为化合物[I-3]的氧化二聚体的二硫化物来替代化合物[I-3]。
化合物[I-3r]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可在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5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甲醇、乙醇、甲基溶纤剂等醇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吡啶、甲基吡啶等吡啶类,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碱可以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2中记载的同样的碱。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可在0~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1.5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可例举例如亚硫酸、亚硫酸盐、雕白粉(钠·甲醛·次硫酸盐)等亚硫酸加成物等。
使用自由基引发剂时,其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可在0.0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05~1.2摩尔。
反应温度从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20℃~6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30分钟~20小时。
<制备方法4>
通式[I-2]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2、R
4~R
8及R
3a的含义如前所述,R’表示乙酰基。
即,通式[I-2]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在溶剂中在碱或酸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4]反应而制得。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甲醇、乙醇、甲基溶纤剂等醇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吡啶、甲基吡啶等吡啶类,水,乙酸等羧酸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4]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碱可以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2中记载的同样的碱。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4]可在0~1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2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酸可例举例如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等磺酸类,乙酸、氢溴酸、硫酸等无机酸类,乙酸、三氟乙酸等羧酸类等。
酸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4]可在0~10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10摩尔。
反应温度从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20℃~12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0.5~48小时。
<制备方法5>
通式[I-c]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3~R
8的含义如前所述,R
2’表示卤素原子、硝基、甲酰基或三氟乙酰基。
即,通式[I-c]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在溶剂中使化合物[I-5]与卤化剂、硝基化剂、甲酰化剂或酰化剂反应而制得。
作为卤化剂,可例举例如氟、氯、溴、碘、N-氯琥珀酰亚胺、N-溴琥珀酰亚胺、N-碘琥珀酰亚胺、糠基氯、一氯化碘、次氯酸叔丁酯、N-氟-N’-(氯甲基)-三亚乙基二胺双(四氟硼酸盐)、1-氟-2,6-二氯吡啶四氟硼酸盐等。
作为硝基化剂,可例举例如硝酸、硝酸钾、发烟硝酸、四氟哌酸硝鎓等。
作为甲酰化剂,可例举例如Vilsmeier试剂。
作为酰化剂,可例举例如三氟乙酸酐等。
作为路易斯酸催化剂,可使用例如三氯化铝、四氯化钛、铁或三氯化铁等。路易斯酸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5]可在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1~2摩尔。
卤化剂、硝基化剂、甲酰化剂或酰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5]可在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1~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硫酸,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乙腈、丙腈等腈类,水,乙酸等羧酸类,乙酸酐等酸酐类,吡啶,二硫化碳等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5]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反应温度从-6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0小时。
<制备方法6>
通式[I-d]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6、R
8及R
7a的含义如前所述。
本发明化合物[I-d]可通过在溶剂中于催化剂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b]与氧化剂反应而制得。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氧化剂可以例举例如过氧化氢、间氯过苯甲酸、过苯甲酸、高碘酸钠、过硫酸氢钾试剂(OXONE,E.I.杜邦公司商品名;过硫酸氢钾含有物)、N-氯琥珀酰亚胺、N-溴琥珀酰亚胺、次氯酸叔丁酯、次氯酸钠等。
氧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b]可在1~6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1~1.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催化剂可以例举例如钨酸钠等。
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b]可在0~1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001~0.1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以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等羧酸类,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b]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反应温度从-6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5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0小时。
<制备方法7>
作为制备方法1的原料的化合物[I]的中间体化合物[I-1a]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该化合物[I-1a]为本发明化合物。
![]()
上式中,R
4~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化合物[I-1a]可通过在酸或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A-1]与氰基乙酰氯反应而制得。
化合物[I-1b]可通过在酸或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A-1]与丙二酰氯反应而制得(记载于J.Am.Chem.Soc.,第65卷,53号(1943年)。)。[I-1b]和[I-1c]为化学平衡化合物。
制备化合物[I-1a]及化合物[I-1b]时可使用的酸可例举例如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等磺酸类,盐酸、氢溴酸或硫酸等无机酸类,乙酸或三氟乙酸等羧酸类等。
所用的氰基乙酰氯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可在1~3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5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碱可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2中记载的同样的碱。
酸或碱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可在0~1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001~1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以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等醇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等羧酸类,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反应温度从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7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0小时。
<制备方法8>
作为制备方法1的原料的化合物[I-1]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该化合物[I-1]为本发明化合物。
![]()
上式中,Z表示卤素原子,R
2~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化合物[A-2]可通过在溶剂中于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A-1]与化合物[A-1b]反应而制得,然后,通过使化合物[A-2]和氧化剂反应可制得化合物[I-1]。
化合物[A-1]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b]可在1~2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碱可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2中记载的同样的碱。
碱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b]可在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1~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氧化剂可以例举例如过氧化氢、间氯过苯甲酸、过苯甲酸、高碘酸钠、过硫酸氢钾试剂(OXONE,E.I.杜邦公司商品名;过硫酸氢钾含有物)、N-氯琥珀酰亚胺、N-溴琥珀酰亚胺、次氯酸叔丁酯、次氯酸钠、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另外,这些氧化剂可与碱并用,还可通过添加溴化四正丁基铵等铵盐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氧化剂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2]可在0.5~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5~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以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7中记载的同样的溶剂。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或化合物[A-2]都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任一反应的反应温度都从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5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10小时。
<制备方法9>
作为制备方法1的原料的化合物[I-1]也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该化合物[I-1]为本发明化合物。
![]()
上式中,R
3’为甲基或乙氧基羰基,R
2、R
4~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可按照常规方法将化合物[A-1]乙酰化而制得化合物[A-3],再使化合物[A-3]与化合物[A-3r]反应,制得化合物[I-1](WO2006/02146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这里使用的乙酰化剂可例举例如乙酰氯、乙酸酐等。
乙酰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可在1~3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2摩尔。
化合物[A-3r]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3]可在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2摩尔。
反应温度从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0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10小时。
<制备方法10>
作为制备方法3的原料的化合物[I-3]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6及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将化合物[I-3a]甲基化制得化合物[I-3b](步骤1),再经重氮化、还原可制得化合物[I-3c](步骤2)。该制备方法记载于WO2006/043635号公报。
化合物[I-3d]可通过与所述制备方法7或制备方法8同样的方法制得(步骤3)。
化合物[I-3e]可通过与所述制备方法1同样的方法制得(步骤4),化合物[I-3f]可通过与所述制备方法6同样的方法制得(步骤5)。
可通过在碱存在下在溶剂中或无溶剂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3f]与三氟乙酸酐或乙酸酐反应而制得化合物[I-3](步骤6)。
这里使用的三氟乙酸酐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f]可在1~10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1.2摩尔。使用乙酸酐时,其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f]可在1~10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的是与反应溶剂等量。
步骤6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二氯甲烷等卤代烃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f]为0.5~100升,较好为0~10升。
步骤6中使用的碱可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2中记载的同样的碱。
碱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3f]可在3~1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3~5摩尔。
反应温度从-3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5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0小时。
<制备方法11>
通式[I-6a]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3~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即,可通过在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于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在溶剂中使化合物[I-6]和氢反应而制得通式[I-6a]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
氢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6]可在1~1.3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1~1.1摩尔。
作为金属催化剂,可使用例如披钯碳等钯类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质量份通式[I-6]的化合物可在0.1~1质量份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0.2~0.5质量份。
可在该步骤中使用的碱可例举与所述制备方法2中记载的同样的碱。
碱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6]可在0~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1.1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乙酸等羧酸类,水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6]为0.5~100升,较好为0~10升。
反应温度从-6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20℃~10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0.5~240小时。
<制备方法12>
通式[I-7a]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制备。
![]()
上式中,R
1、R
4~R
8的含义如前所述,R
2”及R
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
即,通式[I-7a]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通过在氯化铜(II)或溴化铜(II)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使化合物[I-7]与亚硝酸酯类反应来制造。
氯化铜(II)或溴化铜(II)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7]可在0~20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0.0~5摩尔。
作为亚硝酸酯类,可例举例如亚硫酸叔丁酯、亚硝酸戊酯。亚硝酸酯类的使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7]可在1~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是1~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以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等羧酸类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7]为0.5~100升,较好为1~10升。
反应温度从-2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0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0分钟~24小时。
<制备方法13>
由通式[I-8a]表示的化合物开始通过以下例示的常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可制得通式[I-8h]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化合物[I-8]可按照制备方法9或制备方法1中记载的方法制得。
![]()
上式中,R
1、R
2、R
4~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即,化合物[I-8a]可通过在溶剂存在下于低温使还原剂与化合物[I-8]反应而制得。
本反应可使用的还原剂可例举例如氢化二异丁基铝等有机铝化合物。
还原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8]在1~2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1~1.3摩尔。
化合物[I-8b]可通过用碱或酸对化合物[I-8]进行水解而制得。
作为本反应可使用的碱,可例举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8]在1~5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1~2摩尔。
作为本反应可使用的酸,可例举盐酸、氢溴酸、硫酸等。
酸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8]在1摩尔~溶剂量的范围内,较好为1~100摩尔。
化合物[I-8c]可通过使化合物[I-8a]与二乙氨基三氟化硫等氟化剂反应而制得。化合物[I-8g]也可通过使化合物[I-8e]与二乙氨基三氟化硫等氟化剂反应而制得。
氟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8a]或化合物[I-8g]在1~2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1~1.2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苯等。
化合物[I-8b]与草酰氯、亚硫酰氯或N,N’-羰基二咪唑等反应后再使氨反应,可制得化合物[I-8d]。
化合物[I-8b]与草酰氯或亚硫酰氯等反应形成酰氯后,用硼氢化钠等还原剂进行还原,可制得化合物[I-8e]。
化合物[I-8f]可通过使化合物[I-8a]与氯化羟基铵反应而制得。
氯化羟基铵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8a]在1~5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1~2摩尔。
化合物[I-8h]可通过使化合物[I-8d]或[I-8f]与草酰氯、亚硫酰氯、乙酸酐或三氟乙酸酐等反应而制得。R
2为乙氧基羰基时与前述同样,可将R
2氰基化。
化合物[I-8a]可通过在溶剂中使化合物[I-8e]和二氧化锰等氧化剂反应而制得。氧化剂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8a]在2~500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8~50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甲醇、乙醇等醇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制备方法13是改变吡唑环的5位的取代基的方法,对于吡唑环的4位,也可采用与该制备方法同样的方法。
<制备方法14>
由通式[A-1]表示的化合物开始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可制得通式[I-9]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
![]()
上式中,R
4~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通过在溶剂存在下使通式[A-1]表示的化合物和通式[I-9r]表示的化合物反应可制得化合物[I-9]。
化合物[I-9r]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1]在1~2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1~1.2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水,乙酸等羧酸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
反应温度从-20℃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0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0.5~24小时。
此外,通过下式表示的制备方法利用吡唑5位的脱氨基化制备化合物[I-9a]可按照与所述制备方法12同样的方法进行,作为吡唑4位的乙氧基羰基的氰基化物的化合物[I-9b]的制备可按照与所述制备方法13同样的方法进行。
![]()
上式中,R
3”、R
4~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制备方法15>
由通式[I-d]表示的化合物开始通过以下例示的反应式构成的方法可制得通式[I-1]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
![]()
上式中,R
1’表示甲基、乙酰基或苯甲基,R
2~R
8的含义如前所述。
通式[I-1]可通过在溶剂存在下使通式[I-d]与氯化氢(盐酸)、溴化氢溶液、三溴化硼或氨反应而制得。
氯化氢、溴化氢溶液或三溴化硼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d]在1~1000摩尔的范围内,较好为1.0~100摩尔。
本反应中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水,乙酸等羧酸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苯等。
反应温度从-68℃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00℃的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0.5~24小时。
<制备方法16>
由通式[A-3]表示的化合物开始经由通式[I-10a]及通式[I-10b]表示的化合物可制得通式[I-10]表示的化合物。
![]()
可通过在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于溶剂中使丙二酰氯与化合物[A-3]反应而制得化合物[I-10a]。
丙二酰氯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3]为1~3摩尔,较好为1.0摩尔。
这里可使用的碱可以例举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类,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类,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的碳酸盐类,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碳酸氢盐类等无机碱类;氢化钠、氢化钾等金属氢化物类或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有机碱类。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3]可在0~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0~1.2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等羧酸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所述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A-3]为0.5~100升,较好为1.0~10升。
反应温度从-68℃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0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0.5~24小时。
化合物[I-10b]可通过在碱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于溶剂中使化合物[I-10a]和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反应而制得。
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0a]为1~3摩尔,较好为1.0摩尔。
可使用的碱可例举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类,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类,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的碳酸盐类,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碳酸氢盐类等无机碱类;氢化钠、氢化钾等金属氢化物类或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N,N-二甲基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5.4.0]-7-十一烯等有机碱类等。
碱的用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0a]可在0~5摩尔的范围内适当选择,较好为0~1.2摩尔。
本反应可使用的溶剂可例举例如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等醚类,苯、甲苯、二甲苯、氯苯等芳族烃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等脂肪族烃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酸等羧酸类,甲醇、乙醇等醇溶剂类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所述溶剂的量相对于1摩尔化合物[I-10a]为0.5~100升,较好为1.0~10升。
反应温度从-68℃到反应体系的回流温度之间的任意温度的范围内选择即可,较好是在0℃~100℃的范围内进行。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反应底物、反应量等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0.5~24小时。
化合物[I-10]可按照与制备方法13所示的水解方法同样的方法对化合物[I-10b]进行水解而制得。这里,化合物[I-10]和化合物[I-10c]是化学平衡化合物。
将本发明化合物用作有害生物防除剂的有效成分时,可以使用本发明化合物本身,也可以掺入作为农药助剂在制剂化中通常采用的载体、表面活性剂和其它助剂,制成乳剂、悬浮剂、粉剂、粒剂、片剂、水合剂、水溶剂、液剂、流动剂、颗粒水合剂、气溶胶剂、糊剂、油剂、乳浊剂、烟熏剂等各种形态。它们的配比通常是相对于有害生物防除剂的总量(100质量%),有效成分为0.1~90质量%,较好为1~70质量%,农药助剂为10~99.9质量%,较好为20~90质量%。
作为这里所述的制剂化时所用的载体,分为固体载体和液体载体。作为固体载体,可以例举例如淀粉、活性炭、大豆粉、小麦粉、木粉、鱼粉、奶粉等动植物性粉末,滑石、高岭土、膨润土、碳酸钙、沸石、硅藻土、白炭黑、粘土、氧化铝、硫铵、尿素等无机物粉末。作为液体载体,可以例举水,异丙醇、乙二醇等醇类,环己酮、甲基乙基酮、异佛尔酮等酮类,二噁烷、四氢呋喃等醚类,煤油、轻油等脂肪族烃类,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甲基萘、溶剂油等芳族烃类,氯苯等卤代烃类,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脂肪酸的甘油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二甲亚砜等含硫化合物类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例举例如烷基苯磺酸金属盐、二萘甲烷二磺酸金属盐、烷醇硫酸酯盐、烷芳基磺酸盐、木素磺酸盐、聚氧乙烯二醇醚、聚氧乙烯烷芳基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羧酸酯、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盐等。
作为其它助剂,可以使用例如羧甲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褐藻酸钠、瓜耳胶、西黄蓍胶、聚乙烯醇等粘结剂或增粘剂,金属皂等消泡剂,脂肪酸、烷基磷酸盐、聚硅氧烷、石蜡等物性提高剂,着色剂等。
这些制剂在实际使用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用水等稀释剂稀释至规定浓度后使用。
含本发明化合物的各种制剂或其稀释物的施用通过通常采用的施用方法进行,即撒布(例如喷雾、细雾、雾化、撒粉、撒粒、水面施用、箱施用等)、土壤施用(例如混入、灌注等)、表面施用(例如涂布、粉衣、被覆等)、浸渍、毒饵、烟熏施用等。
此外,对于家畜也可以将前述有效成分混入饲料中给予,防治其排泄物中的害虫、特别是有害昆虫的产生、生长。
此外,也可以通过所谓超高浓度少量撒布法进行施用。该超高浓度少量撒布中,有害生物防除剂中的有效成分的配比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制成粉剂和粒剂时是0.1~20质量%,较好是0.5~10质量%,而制成乳剂和水合剂时是1~80质量%,较好是10~50质量%。
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剂的施用在以稀释剂稀释后使用时一般以0.1~5000ppm的有效成分浓度进行。直接使用制剂时的单位面积的施用量以有效成分化合物计每1ha使用0.1~5000g,较好为5~2000g,但并不限定在该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化合物单独使用也当然是充分有效的,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混用或并用其它肥料、农药,例如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菌剂、抗病毒剂、引诱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这时可能会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可与本发明化合物混合使用或并用的其它杀虫剂化合物如下例示。
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乙虫清、氟虫清、乙酰虫腈、环虫酰肼、氯虫酰肼、甲氧虫酰肼、虫酰肼、氟丙菊酯、丙烯菊酯、4-氟-2-三氟甲基苯胺、高效氟氯氰菊酯、β-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生物烯丙菊酯、除虫菊酯、乙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苯醚氰菊酯、溴氰菊酯、右旋烯炔菊酯、高效氰戊菊酯、甲氰菊酯、敌虫菊酯、氟氰戊菊酯、氟氯苯菊酯、γ-氟氯氰菊酯、咪炔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甲醚菊酯、扑灭司林、苯氧司林、右旋炔丙菊酯、苄呋菊酯、噻嗯菊酯、氟胺氰菊酯、七氟菊酯、右旋反式胺菊酯、己体氯氰菊酯、四溴菊酯、四氟苯菊酯、醚菊酯、苄螨醚、氟硅菊酯、杀虫磺、杀虫双、杀虫环、杀虫单、乙酰甲胺磷、甲基吡啶磷、益棉磷、保棉磷、硫线磷、氯氧磷、杀螟威、氯甲磷、毒死蜱、甲基毒死蜱、蝇毒磷、杀螟腈、甲基内吸磷、二嗪磷、敌敌畏、百治磷、乐果、甲基毒虫畏、乙拌磷、EPN、乙硫磷、丙线磷、伐灭磷、苯线磷、杀螟硫磷、倍硫磷、噻唑磷、庚烯磷、水胺硫磷、恶唑磷、马拉硫磷、灭蚜磷、甲胺磷、杀扑磷、速灭磷、久效磷、二溴磷、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稻丰散、甲拌磷、伏杀硫磷、亚胺硫磷、磷胺、辛硫磷、甲基嘧啶磷、丙溴磷、烯虫磷、普硫松、吡唑硫磷、哒嗪硫磷、喹硫磷、治螟磷、丁基嘧啶磷、双硫磷、叔丁磷、杀虫畏、甲基乙拌磷、三唑磷、敌百虫、灭蚜硫磷、新烟碱类、吡氟硫磷、涕灭威、恶虫威、丙硫克百威、甲萘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乙硫苯威、仲丁威、抗螨脒、呋线威、异丙威、灭虫威、灭多威、速灭威、杀线威、抗蚜威、残杀威、混杀威、XMC、灭杀威、棉铃威、丁酮威、丁酮砜威、硫双灭多威、久效威、双三氟虫脲、定虫隆、除虫脲、氟螨脲、氟虫脲、氟铃脲、八氟脲、双苯氟脲、多氟脲、伏虫脲、杀虫脲、伊维菌素、埃玛菌素、溴虫腈、苯氧威、烯虫乙酯、烯虫炔酯、烯虫丙酯、吡丙醚、除螨灵、cyenopyrafen、丁氟螨酯、螺甲螨酯、季酮螨酯、螺虫乙酯、氟虫酰胺、嘧虫胺、氟啶虫酰胺、氰氟虫腙、氯虫苯甲酰胺、lepmectin、啶虫丙醚、嘧螨酯、茚虫威、溴螨酯、唑蚜威、喹螨脒、唑螨酯、哒螨酮、吡螨胺、四螨嗪、乙螨唑、噻螨酮、吡蚜酮、噻嗪酮、1.3-D、水胺硫磷、NCS、三唑锡、硫丹、氯丹、氯化苦、三环锡、多杀菌素、福美钠、苯丁锡、磺菌胺、MITC、鱼藤精、CL900167、氟铝酸钠、吡氟喹酮、RU-15525、XDE-175、ZXU-8901。
可混合使用或并用的其它杀菌剂化合物如下例示。
吲唑磺菌胺、苯菌灵、苯噻菌胺、benthiopyrade、噻唑菌胺、双苯三唑醇、灭瘟素、啶酰菌胺、克菌丹、多菌灵、环丙酰菌胺、百菌清、氰霜唑、环氟菌胺、霜脲氰、哒菌酮、醚菌胺、二噻农、克瘟散、咪唑菌酮、氯苯嘧啶醇、腈苯唑、氟啶胺、氟啶酰菌胺、氟嘧菌酯、氟酰胺、灭菌丹、三乙膦酸铝、四氯苯酞、双胍辛、己唑醇、恶霉灵、异稻瘟净、异菌脲、丙森锌、稻瘟灵、异噻菌胺、春雷霉素、双炔酰菌胺、代森锰、嘧菌胺、灭锈胺、甲霜灵、苯菌酮、腈菌唑、肟醚菌胺、恶霜灵、噁喹、稻瘟酯、禾穗宁、叶枯净、啶氧菌酯、聚氨基甲酸酯、多氧菌素、烯丙苯噻唑、咪鲜胺、腐霉利、霜霉威、丙环唑、丙森锌、丙氧喹啉、唑菌胺酯、吡苯氨酯、咯喹酮、硅氟唑、链霉素、叶枯酞、四氟醚唑、甲基硫菌灵、秋兰姆、噻酰菌胺、tolnifanide、三唑酮、三环唑、肟菌酯、氟菌唑、嗪胺灵、有效霉素、vinchlozoline、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可混用或并用的其它除草剂化合物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合物如下例示。
双苯酰草胺、萘丙胺、草萘胺、蔬草灭、敌稗、高效麦草氟、2甲4氯乙硫酯、炔草酸、氰氟草酯、禾草灵、精恶唑禾草灵、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吡氟氯禾灵、甲基吡氟氯禾灵、恶唑酰草胺、恶草酸、喹禾灵、高效盖草灵、精喹禾灵、喹禾糠酯、异恶酰草胺、戊炔草胺、氯酞酸甲酯、呋草黄、乙氧呋草黄、2,3,6-TBA、麦草畏、敌草腈、灭草松、草除灵、二溴化敌草快、二氯化百草枯、磺草灵、双酰草胺、氯苯胺灵、苯胺灵、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二甲草胺、二甲吩草胺、吡唑草胺、异丙甲草胺、烯草胺、丙草胺、烯草胺、异丙草胺、S-异丙甲草胺、噻吩草胺、禾草灭、丁苯草酮、烯草酮、噻草酮、环苯草酮、稀禾定、吡喃草酮、三甲苯草酮、氟草胺、仲丁灵、氨氟灵、丁氟消草、安磺灵、二甲戊乐灵、氟乐灵、特乐酚、DNOC、三氟羧草醚、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HC-252、乳氟禾草灵、乙氧氟草醚、苯草醚、草甘膦、草硫膦、溴苯腈、碘苯腈、咪草酸、甲氧咪草烟、甲咪唑烟酸、咪唑烟酸、咪唑喹啉酸、咪唑乙烟酸、异噁氟、异恶草松、吲哚酮草酯、氟烯草酸、丙炔氟草胺、丙炔恶草酮、恶草酮、环戊恶草酮、氟噻草胺、苯噻酰草胺、2,4-D、2,4-DB、氯甲酰草胺、2,4-滴丙酸、精2,4-滴丙酸、MCPA、MCPB、2甲4氯丙酸、精丙酸钾盐、甜菜安、甜菜宁、吡草醚、哒草特、氯吡脲、噻苯隆、双丙氨膦、草铵膦、草钠膦、抑草磷、地散磷、萘草胺、吡草酮、吡唑特、苄草唑、磺酰吡唑醇、马来酰肼、氟草敏、氯草敏、氟硫草定、噻唑烟酸、吡氟酰草胺、氟吡草胺、氯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毒莠定、三氯吡氧乙酸、氟嘧菌胺、氟丙嘧草酯、解草啶、环丙嘧啶、呋嘧醇、双草醚、嘧啶肟草醚、环酯草醚、嘧草醚、嘧草硫醚、矮壮素、甲哌鎓、喹氧灵、二氯喹啉酸、氯甲喹啉酸、氟吡草腙、氟酮磺隆、丙苯磺隆钠、丙苯磺隆、酰嘧磺隆、四唑嘧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氯磺隆、醚磺隆、环丙嘧磺隆、胺苯磺隆、乙氧嘧磺隆、啶嘧磺隆、氟啶嘧磺隆、甲酰氨磺隆、氯吡嘧磺隆、唑吡嘧磺隆、碘甲磺隆钠盐、甲磺胺磺隆、甲磺隆、烟嘧磺隆、环氧嘧磺隆、氟嘧磺隆、氟磺隆、吡嘧磺隆、砜嘧磺隆、甲嘧磺隆、磺酰磺隆、噻吩磺隆、醚苯磺隆、苯磺隆、三氟啶磺隆、氟胺磺隆、三氟甲磺隆、氟吡磺隆、四唑酰草胺、氟噻乙草酯、丁草敌、环草敌、哌草丹、EPTC、戊草丹、禾草敌、坪草丹、克草敌、苄草丹、禾草丹、仲草丹、野燕畏、稗草畏、莠灭净、莠去津、氰草津、异戊乙净、扑灭通、扑草净、扑灭津、西玛津、西草净、特丁通、特丁津、特丁净、草达净、环嗪酮、苯嗪草酮、嗪草酮、杀草强、氟胺草唑、氨唑草酮、唑草酯、甲磺草胺、氯酯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磺草唑胺、五氟磺草胺、甲基磺草酮、磺草酮、特呋三酮、除草定、环草定、特草定、绿麦隆、恶唑隆、敌草隆、氟草隆、异丙隆、异恶隆、特胺灵、利谷隆、甲基苯噻隆、吡喃隆、甲氧隆、绿谷隆、草不隆、环草隆、丁噻隆、恶嗪草酮、莎稗磷、双环磺草酮、氨氟乐灵、环庚草醚、双唑草腈、pyroxysulam、三嗪氟草胺、乙氧苯草胺、溴丁酰草胺、杀草隆、唑草胺、双苯嘧草酮、唑啉草酯、氯氨基吡啶酸、topramezone、tembotrione、茚草酮、嘧磺苯胺、thiencarbazone、苯唑磺隆、pyroxasulfone。
以上的农药例如记载于《农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13版(英国农作物保护委员会(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发行,2004年)、《涩谷索引》第10版、第11版及第12版(SHIBUYA INDEX,发行者:涩谷索引研究会)、月刊《精细化学品》第35卷第7号(2006年)(株式会社CMC出版发行)或为公知农药。
本发明化合物对于直翅目害虫、缨翅目害虫、半翅目害虫、鞘翅目害虫、双翅目害虫、鳞翅目害虫、膜翅目害虫、弹尾目害虫、缨尾目害虫、蜚蠊目害虫、等翅目害虫、啮目害虫、食毛目害虫、虱目害虫、植物寄生性螨类、植物寄生性线虫类、植物寄生性软体动物、其它有害动物、不洁动物、卫生害虫及寄生虫等有害生物显示出优良的防除效果。作为所述有害生物的例子可例举如下的物种。
直翅目害虫:例如露螽科的黑胫钩额螽(Ruspolia lineosa)等、蟋蟀科的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等、蝼蛄科的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剑角蝗科的小稻蝗(Oxya hyla intricate)、飞蝗(Locusta migratoria)、黑蝗(Melanoplus sanguinipes)等、锥头蝗科的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蛣蟋科(Eneopteridaeマツムシ科)的Euscyrtus japonicus、蚤蝼科的蚤蝼(Xya japonicus)等。
缨翅目害虫:例如蓟马科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棕榈蓟马(Thrips palmi)、葱蓟马(Thrips tabaci)等、管蓟马科的Ponticulothrips diospyrosi、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等。
半翅目害虫:例如蝉科的姬草蝉(Mogannia minuta)等、沫蝉科的柳沫蝉(Aphrophora intermedia)等、角蝉科的Machaerotypus sibiricus等、叶蝉科的葡萄叶蝉(Arboridia apicalis)、Empoasca onukii、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等、菱蜡蝉科的端斑五胸脊菱蜡蝉(Pentastiridius apicalis)等、飞虱科的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等、粒脉蜡蝉科的Nisia nervosa等、袖蜡蝉科的Kamendaka saccharivora等、颖蜡蝉科的Achilus flammeus等、广翅蜡蝉科的Orosanga japonicus等、蛾蜡蝉科的蛾蜡蝉(Mimophantiamaritima)等、木虱科的梨木虱(Cacopsylla pyrisuga)等、丽木虱科的芒果木虱(Calophya mangiferae)等、根瘤蚜科(フイロキセラ科)的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等、球蚜科的落叶松球蚜(Adelgeslaricis)、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等、蚜科(アブラムシ科)的豌蚜(Acyrthosiphon pisum)、棉蚜(aphis gossypii)、苹果蚜(aphisspiraecola)、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桃蚜(Myzus 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等、粉虱科的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烟粉虱(Bemisiatabaci)、银叶粉虱(Bemisia argentifoli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等、硕蚧科的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吹绵蚧(Iceryapurchasi)等、粉蚧科的菠萝粉蚧(Dysmicoccus brevipes)、柑橘粉蚧(Planococcus citri)、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等、蜡蚧科的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等、仁蚧科的Aclerda takahashii等、盾蚧科的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梨枝圆盾蚧(Diaspidiotusperniciosus)、矢尖盾蚧(Unaspis yanonensis)等、盲蝽科的豆荚草盲蝽(Lygus hesperus)、稻叶害虫(Trigonotylus caelestialium)等、网蝽科的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rioides)、梨网蝽(Stephanitisnashi)等、蝽科的北二星蝽(Eysarcoris aeneus)、稻褐蝽(Lagynotomuselongatus)、稻绿蝽(Nezara viridula)、小珀椿(Plautia crossota)等、龟蝽科的豆圆蝽(Megacopta cribraria)等、长蝽科的甘蔗长蝽(Cavelerius saccharivorus)等、束长蝽科的(Malcus japonicus)等、星椿象科的赤星椿象(Dysdercus cingulatus)等、蛛缘蝽科的大稻缘蝽(Leptocorisa acuta)、中华稻缘蝽(Leptocorisa chinensis)等、缘蝽科的Anacanthocoris striicornis等、姬缘蝽科的黄伊缘蝽(Rhopalusmaculatus)等、臭虫科(トコジラミ科)的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s)等。
鞘翅目害虫:例如金龟子科的Anomara cuprea、Anomara rufocuprea、日本丽金龟(Popillia japonica)、犀角金龟(Oryctes rhinoceros)等、叩甲科(コメムシ科)的Agriotes ogurae、Melanotus okinawensis、红薯梳爪叩甲(Melanotus fortnumi fortnumi)等、皮蠹科的小圆皮蠹(Anthrenus verbasci)等、长蠹科的大异长蠹(Heterobostrychushamatipennis)等、窃蠹科的药材甲(Stegobium paniceum)等、蛛甲科的Pitinus clavipes等、谷盗科的大谷盗(Tenebroides manritanicus)等、郭公甲科的红足郭公虫(アカアシホシカムシ)、露尾甲科的黄斑露尾甲(Carpophilus hemipterus)等、锯谷盗科的米扁虫(Ahasverus advena)等、扁甲科的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等、瓢虫科的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punctata)等、拟步行虫科(ゴミムシダマシ科)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等、芫菁科的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等、天牛科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葡萄虎天牛(Xylotrechus pyrrhoderu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豆象科的绿豆象(Callosobruchuschinensis)等、叶甲科的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玉米幼芽根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等、蚁象虫科(ミツギリゾウムシ科)的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等、象甲科(Curculionidae)的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蔬菜象(Listroderes costirostris)、西印度甘薯象甲(Euscepes postfasciatus)等、象虫科(イネゾウムシ科)的稻象甲(Echinocnemus bipunctatus)、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等、步行象鼻虫科(オサゾウムシ科)的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Sphenophrus venatus等、小蠹科的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等、长小蠢科的Crossotarsus niponicus等、粉蠹科的褐粉蠹(Lyctus brunneus)等。
双翅目害虫:例如大蚊科的稻大蚊(Tipula aino)等、毛蚊科的(Plecianearctica)等、菌蚊科的Exechia shiitakevora等、尖眼蕈蚊科(クロバネキノコバエ科)的马铃薯蕈蚊(Pnyxia scabiei)等、瘿蚊科的Asphondyliayushimai、麦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等、蚊科(カ科)的埃及伊蚊、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等、蚋科的simulium takahashii等、摇蚊科的稻摇蚊(Chironomus oryzae)等、虻科的Chrysops suavis、Tabanustrigonus等、食蚜蝇科的洋葱平颜食蚜蝇(Eumerus strigatus)等、果实蝇科(ミバエ科)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日本樱桃实蝇(Euphranta japonica)、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等、潜蝇科的三叶草斑潜蚊(Liriomyza trifolii)、豌豆潜叶蝇(Chromatomyiahorticola)等、黄潜蝇科的Meromyza nigriventris等、果蝇科的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黑腹果蝇(キイロシヨウジヨウバエ)等、水蝇科的麦叶毛眼水蝇(Hydrellia griseola)等、虱蝇科的马虱蝇(Hippobosca equina)等、金线鱼科的(Parallelpmma sasakawae)等、花蝇科的葱蝇(delia antiqua)、种蝇(delia platura)等、厕蝇科的夏厕蝇(Fannia canicularis)等、家蝇科的家蝇(Musca domestica)、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等、麻蝇科的褐尾麻蝇(Sarcophagaperegrina)等、胃蝇科的肠胃蝇(Gasterophilus intestinalis)等、皮蝇科的纹皮蝇(Hypoderma lineatum)等、狂蝇科的羊狂蝇(Oestrus ovis)等。
鳞翅目害虫:例如蝙蝠蛾科大蝙蝠蛾(Endoclita excrescens)等、日蛾科的Antispila ampelopsia等、木蠹蛾科的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leuconotum)等、卷蛾科的Archips fuscocupreanus、Adoxophyes oranafasciata、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后黄卷叶蛾(Homonamagnanima)、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等、细卷蛾科的女贞细卷蛾(Eupoecilia ambiguella)等、蓑蛾科的Bambalina sp.、茶袋蛾(Eumeta minuscula)等、谷蛾科的欧洲谷娥(Nemapogon granella)、衣蛾(Tinea translucens)等、稜巢蛾科的梨潜叶蛾(Bucculatrix pyrivorella)等、潜蛾科的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等、细蛾科的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金纹小潜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iella)等、叶潜蛾科的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等、邻菜蛾科的葱菜蛾(Acrolepiopsissapporensis)等、菜蛾科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Yponomeutaorientalis等、银蛾科的苹果银蛾(Argyresthia conjugella)等、透翅蛾科的Nokona regalis等、麦蛾科的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operculella)、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棉红铃虫(Pectinophoragossypiella)等、蛀果蛾科的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等、斑蛾科的梨星毛虫(Illiberis pruni)等、刺蛾科的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等、螟蛾科的稻巢螟(Ancylolomia japonica)、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等、螟蛾科的粉斑螟(Cadra cautella)、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等、羽蛾科的葡萄羽蛾(Nippoptilia vitis)等、凤蝶科的柑橘凤蝶(Papilioxuthus)等、粉蝶科的菜粉蝶(Pieris rapae)等、弄蝶科的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 guttata)等、尺蛾科的棉尺蛾(Ascotis selenaria)等、枯叶蛾科的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Malacosomaneustrium testaceum等、天蛾科的白薯天蛾(agrius convolvuli)等、毒蛾科的Arna pseudoconspersa、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等、灯蛾科的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等、夜蛾科的小地老虎(Agrotisipsilon)、黑点银纹夜蛾(Autographa nigrisigna)、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美洲棉铃虫(Helicoverpa zea)、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等。
膜翅目害虫:例如三节叶蜂科的蔷薇三节叶蜂(Arge pagana)等、叶蜂科的Apethymus kuri、黄翅菜叶蜂(Athalia rosae ruficornis)等、瘿蜂科的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等、胡蜂科的Vespa simillimaxanthoptera等、蚁科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等、切叶蜂科的蔷薇切叶蜂(Megachile nipponica)等。
弹尾目害虫:例如园跳科的黄星圆跳虫(Bourletiella hortensis)等。
缨尾目害虫:例如衣鱼科的衣鱼(Lepisma saccharina)、毛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等。
蜚蠊目害虫:例如蜚蠊科的ワモンゴキブリ美洲大蠊(Periplanetaamericana)、小蠊科的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等。
等翅目害虫:例如木白蚁科的小楹白蚁(Incisitermes minor)等、鼻白蚁科的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等、白蚁科的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等。
啮目害虫:例如窃啮科的粉茶蛀虫(Trogium pulsatorium)等、虱啮科的Liposcelis corrodens等。
食毛目害虫:例如长角羽虱科(トリハジラミ科)的鸡翅长羽虱(ニワトリナガハジラミ)等、毛虱科的牛毛虱(Damalinia bovis)等。
虱目害虫:例如血虱科的猪血虱(Haematopinus suis)等、人虱科的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等、颚虱科的棘颚虱(Linognathus setosus)等、阴虱科的阴虱等。
植物寄生性螨类:例如走螨科的麦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等、跗线螨科的Phytonemus pallidus、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latus)等、蒲螨科的蒲螨的一种(Siteroptes sp.)等、细须螨科的葡萄短须螨(Brevipalpus lewisi)等、吐克螨科的Tuckerella pavoniformis等、叶螨科的Eotetranychus boreus、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神泽叶螨(Tetranychus kanzawai)等、纳瘿螨科(ナガクダフシダニ科)的松三毛瘿螨(Trisetacus pini)等、瘿螨科的柑桔锈壁虱(Aculopspelekassi)、枣叶锈螨(Epitrimerus pyri)、柑桔锈螨(Phyllocoptrutaoleivora)等、ハリナガフシダニ科的Diptacus crenatae等、粉螨科的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等。
植物寄生性线虫类:例如长针科的剑线虫(Xiphinema index)等、毛刺科的较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minor)等、小杆科的一种(Rhabditella sp.)等、垫刃科的一种(Aglenchus sp.)等、头垫刃科的一种(Cephalenchus sp.)等、粒科的草莓芽线虫(Nothotylenchus acris)、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等、纽带科的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dihystera)等、针科(パラテイレンクス科)的弯曲针线虫Paratylenchuscurvitatus等、根结科的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等、异皮科的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rostochiensis)、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等、矮化科(テロテイレンクス科)的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claytoni)等、垫刃科(プシレンクス科)的平滑垫刃属(ラシンセンチユウ)的一种(Psilenchus sp.)等、环科(クリコネマ科)的ワセンチユウ類的一种(Criconemoides sp.)等、半穿刺线虫科的柑橘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等、スフエロネマ科的ツバキマルセンチユウ(Sphaeronema camelliae)等、短体科的Sphaeronema camelliae、柑橘穿孔线虫(Radopholus citrophilus)、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异常珍珠线虫(Nacobbus aberrans)、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penetrans)、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等、Iotonchiidae科(イオトンキウム科)的Iotonchium ungulatum等、真滑刃科的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等、滑刃科(アフエレンコイデス科)的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草莓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fragariae)等、拟滑刃科(パラシタフエレンクス科)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等。
植物寄生性软体动物:例如球螺科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等、アシヒダナメクジ科的Leavicaulis alte等、非洲大蜗牛科的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等、蛞蝓科的Meghimatium bilineatum等、琥珀螺科(オカモノアラガイ科)的succinea lauta等、パツラマイマイ科(Discidae)的Discus pauper等、コハクガイ科(Zonitidae)的Zonitoidesyessoensis等、蛞蝓科的黄蛞蝓(Limax flavus)、野蛞蝓(Derocerasreticulatum)等、鳖甲蜗牛科的Parakaliella harimensis等、巴蜗牛科的acusta despecta sieboldiana、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等。
其它有害动物、不洁动物、卫生害虫、家畜害虫及寄生虫等有害生物:例如,蜱螨目的巨刺螨科的ornithonyssus sylvialum等、瓦螨科的狄斯瓦螨(Varroa jacobsoni)等、刺皮螨科的鸡皮刺螨(Dermanyssus gallinae)等、巨刺螨科的Ornithonyssus sylvialum等、硬蜱科的微小牛蜱(Boophilusmicroplus)、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ws)、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等、疥螨科的疥螨(Sarcoptes scabiei)等、等足目卷甲虫科的普通卷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等、十足目蜊蛄科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等、等足目(ワラジムシ目)潮虫科(ワラジムシ科)的Armadillidium vulgare等、蚰蜒目蚰蜒科的蚰蜒及蜈蚣目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等唇足纲害虫、带马陆目奇马陆科的温室马陆(Oxidus gracilis)等的倍足纲害虫、蜘蛛目球蛛科的Theridiidae hasseltii等、蜘蛛目管巢蛛科的日本红螯蛛(chiracanthiumjaponicum)等、蝎目的土耳其黑肥尾蝎(Androctonus crassicauda)等、作为线形动物内部寄生虫的蛔虫类(蛔虫lumbricoides)等、蛲虫类(管状线虫属sp.)等、班氏线虫类(Wuchereria bancrofti)等、作为扁形动物内部寄生虫的肝吸虫(Distomum sp.)、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westermanii)、横川吸虫(metagonimus yokokawai)、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有钩绦虫(Taenia solium)、牛肉绦虫(Taeniarhynchus saginatus)、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p.)、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等。
本发明化合物对于对现有的有害生物防除剂已经产生了抗性的以上例示的有害生物等也显现出防除效果。
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因基因重组、人工交配等而获得了害虫耐性、病害耐性、除草剂耐性等特性的植物。另外,对于对有机磷类化合物、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酰基脲类化合物或现有的杀虫剂显现出抗性的有害生物也是有效的。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剂方法及用途进行具体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中,柱色谱法的载体为硅胶柱,展开溶剂(例如,乙酸乙酯∶己烷)的组成比(例如,1∶4)全部以容量基准来表示。
此外,实施例中使用的硫代硫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等的水溶液的浓度都为1质量%水溶液~饱和水溶液。
[实施例1]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7)
将5.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100mL二甲亚砜,加入2.3g碳酸钾,于室温搅拌5分钟。在该溶液中加入6.4g的2,2,3,3,3-五氟丙基九氟丁烷磺酸酯,于室温搅拌12小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5.3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8(3H,s),2.53(3H,s),3.40(2H,q),4.66(3H,t),6.22(1H,s),7.03(1H,brs),7.16(1H,d),7.60(1H,d)
[实施例2]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8)
将0.2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1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2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8(3H,s),2.46(3H,s),3.43-3.53(2H,m),4.67(2H,t),6.19(1H,s),7.20(1H,d),7.22(1H,brs),8.08(1H,d)
[实施例3]
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9)
将1.2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溶于50mL乙醇,加入浓硫酸0.5g/水2.0mL的水溶液后加热回流6小时。室温冷却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9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2(3H,s),3.39(2H,q),3.83(2H,s),5.03-5.20(1H,m),5.47(1H,s),7.14(1H,d),7.64(1H,d)
[实施例4]
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4-氟-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41)
将1.0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30mL乙腈,加入0.8g的N-氟-N’-(氯甲基)-三亚乙基胺双(四氟硼酸盐),室温下搅拌24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3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4-氟-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1(3H,s),3.38(2H,q),3.62(2H,s),4.70(2H,t),7.12(1H,d),7.59(1H,d)
[实施例5]
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43)
将0.9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乙腈,冰冷下加入0.3g的N-氯琥珀酰亚胺。冰冷下搅拌10分钟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9g的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2(3H,s),3.38(2H,q),3.88(2H,s),4.70(2H,t),7.14(1H,d),7.60(1H,d)
[实施例6]
5-氨基-4-溴-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45)
将2.0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50mL乙腈,冰冷下加入0.8g的N-溴琥珀酰亚胺。冰冷下搅拌10分钟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2.0g的5-氨基-4-溴-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2(3H,s),3.38(2H,q),3.92(2H,s),4.70(2H,t),7.14(1H,d),7.60(1H,d)
[实施例7]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三氟乙酰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9)
将1.2g的4-溴-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三氟乙酰基氨基吡唑溶于200mL乙醇,加入1.2g的10%披钯碳。减压下于室温用10天吹入430mL氢,减压下蒸除溶剂后,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乙酸=10∶40∶1)精制,获得1.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三氟乙酰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4(3H,s),3.40(2H,q),4.70(2H,t),6.30(1H,s),7.19(1H,d),7.63(1H,d)
[实施例8]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91)
将0.7g的3-羟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吡唑溶于15mL二甲亚砜,加入0.36g碳酸钾及0.94g的2,2,3,3,3-五氟丙基九氟丁基磺酸酯,室温下搅拌5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倾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饱和食盐水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后,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0)精制,获得0.9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3(3H,s),2.52(3H,s),3.37(2H,q),4.65(2H,t),5.74(1H,s),7.12(1H,d),7.56(1H,d)
[实施例9]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92)
将0.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慢慢地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16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3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5(3H,s),2.46(3H,s),3.40-3.59(2H,q),4.65(2H,t),5.77(1H,s),7.17(1H,d),8.06(1H,d)
[实施例10]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4,5-二氯-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11)
将0.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氨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5mL乙腈,加入二氯化铜1.04g,冰冷下滴加亚硝酸叔丁酯(0.24g)。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0)精制,获得0.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4,5-二氯-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5(3H,s),3.37(2H,q),4.71(2H,t),7.15(1H,d),7.55(1H,d)
[实施例11]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3-七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67)
将2.1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60mL二氯甲烷,加入0.51g吡啶。在该溶液中慢慢加入3.0g三氟甲磺酸(全氟正丙基)苯基碘鎓,室温下搅拌1小时。减压下蒸除溶剂,加入饱和食盐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1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3-七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1(3H,s),2.55(3H,s),3.41(2H,q),6.53(1H,s),7.10(1H,brs),7.19(1H,d),7.63(1H,d)
[实施例12]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2,3,3,3-七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68)
将60m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3-七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30m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53m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2,3,3,3-七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0(3H,s),2.48(3H,s),3.41-3.62(2H,m),6.50(1H,s),7.22(1H,d),7.49(1H,brs),8.09(1H,d)
[实施例13]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
将3.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4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25g三乙胺后在吹入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的同时于50℃搅拌3小时。在该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洗涤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71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5(3H,s),3.37-3.57(2H,m),3.76(2H,s),4.65(2H,t),5.25(1H,s),7.17(1H,d),8.12(1H,d)
[实施例14]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6)
将0.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22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46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7(3H,s),2.45(3H,s),3.38-3.56(2H,m),6.03(1H,d),6.44(1H,s),7.20(1H,d),7.77(1H,brs),8.01(1H,d)
[实施例15]
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89)
将0.9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30mL乙腈,冰冷下加入N-氯琥珀酰亚胺0.27g。冰冷下搅拌10分钟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然后,将所得的吡唑衍生物溶于30mL四氢呋喃,冰冷下加入0.3mL亚硝酸叔丁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0)精制,获得0.75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0(3H,s),3.40(2H,q),6.15(1H,dt),7.13(1H,d),7.93(1H,s),7.94(1H,d)
[实施例16]
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90)
将0.24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11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21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5(3H,s),3.39-3.62(2H,m),6.13(1H,dt),7.19(1H,d),7.97(1H,s),8.41(1H,s)
[实施例17]
4,5-二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91)
将0.7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30mL乙腈,加入二氯化铜2.9g,加热回流下加入亚硝酸叔丁酯0.36g。加热回流2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加入饱和食盐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8)精制,获得0.59g的4,5-二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6(3H,s),3.38(2H,q),6.11(1H,dt),7.17(1H,d),7.59(1H,d)
[实施例18]
4,5-二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92)
将0.35g的4,5-二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15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35g的4,5-二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9(3H,s),3.41-3.59(2H,m),6.09(1H,dt),7.23(1H,d),8.10(1H,d)
[实施例19]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3,3,3-三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49)
将0.6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4mL四氢呋喃,加入0.23g的3,3,3-三氟丙醇、0.75g的三苯膦及0.71g的1,1’-(偶氮二羰基)二哌啶,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下蒸除反应液,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6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3,3,3-三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3(3H,s),2.52(3H,s),2.53-2.70(2H,m),3.37(2H,q),4.41(2H,t),5.67(1H,s),7.10(1H,d),7.57(1H,d)
[实施例20]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3-(3,3,3-三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50)
将0.29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3,3,3-三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慢慢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17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3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3-(3,3,3-三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5(3H,s),2.45(3H,s),2.53-2.70(2H,m),3.39-3.59(2H,m),4.41(2H,t),5.70(1H,s),7.15(1H,d),8.06(1H,d)
[实施例21]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86)
将0.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5mL二甲基甲酰胺,冰冷下将其滴入55mg氢化钠悬浮于10mL二甲基甲酰胺而得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次冰冷反应溶液,加入0.21g甲基碘,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注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0mL乙醇,加入10mL的35质量%盐酸水溶液,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44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0(3H,s),2.84(3H,d),3.38(2H,q),3.64(1H,brd),5.01-5.25(1H,m),5.34(1H,s),7.12(1H,d),7.60(1H,d)
[实施例22]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87)
将0.4g的5-甲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190mg(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4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5(3H,s),2.84(3H,d),3.35-3.58(2H,m),3.64(1H,brd),5.01-5.22(1H,m),5.36(1H,s),7.17(1H,d),8.10(1H,d)
[实施例23]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47)
将0.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5mL二甲基甲酰胺,冰冷下将其滴入40mg氢化钠悬浮于10mL二甲基甲酰胺而得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次冰冷反应溶液,加入0.13g甲基碘,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注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0mL乙醇,加入10mL的35质量%盐酸水溶液,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3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1(3H,s),2.84(3H,d),3.37(2H,q),3.63(1H,s),5.32(1H,s),6.15-6.30(1H,m),7.12(1H,d),7.60(1H,d)
[实施例24]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48)
将0.1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73mg(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5(3H,s),2.84(3H,d),3.37-3.56(2H,m),3.62(1H,s),5.34(1H,s),6.14-6.27(1H,m),7.17(1H,d),8.10(1H,d)
[实施例25]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2-丙炔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61)
将2.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5mL二甲基甲酰胺,冰冷下将其滴入0.23g氢化钠悬浮于10mL二甲基甲酰胺而得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次冰冷反应溶液,加入0.72g的1-溴-2-丙炔,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注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20mL乙醇,加入20mL的35质量%盐酸水溶液,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4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2-丙炔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28(1H,t),2.51(3H,s),3.38(2H,q),3.84(3H,brs)4.65(2H,t),5.30(1H,s),7.12(1H,d),7.60(1H,d)
[实施例26]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2-丙炔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62)
将0.5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2-丙炔基氨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240mg(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39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5-(2-丙炔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29(1H,t),2.44(3H,s),3.38-3.57(2H,m),3.84(3H,brs)4.65(2H,t),5.33(1H,s),7.17(1H,d),8.09(1H,d)
[实施例27]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2-丙炔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57)
将0.7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5mL二甲基甲酰胺,冰冷下将其滴入50mg氢化钠悬浮于10mL二甲基甲酰胺而得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次冰冷反应溶液,加入0.15g的1-溴-2-丙炔,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注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20mL乙醇,加入20mL的35质量%盐酸水溶液,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2-丙炔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30(1H,t),2.51(3H,s),3.68(2H,q),3.87(2H,s),3.87(1H,s),5.52(1H,s),6.13-6.33(1H,m),7.14(1H,d),7.61(1H,d)
[实施例28]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2-丙炔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58)
将0.1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2-丙炔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80mg(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2-丙炔基氨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30(1H,s),2.45(3H,s),3.38-3.59(2H,m),3.87(2H,s),3.87(1H,s),6.13-6.27(1H,m),7.18(1H,d),8.11(1H,d)
[实施例29]
5-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53)
将1.09g的5-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溶于30mL乙腈,加入二氯化铜0.31g,于-20℃滴加亚硝酸叔丁酯0.4g,于-20℃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0)精制,获得0.23g的5-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4(3H,s),3.37(2H,q),5.02-5.18(1H,m),6.24(1H,s),7.15(1H,d),7.60(1H,d)
[实施例30]
5-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54)
将0.15g的5-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90mg(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0.16g的5-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7(3H,s),3.31-3.59(2H,m),5.01-5.19(1H,m),6.27(1H,s),7.21(1H,d),8.10(1H,d)
[实施例31]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70)
将5.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4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27.8g三乙胺,在吹入七氟丙基三氟乙烯基醚的同时于60℃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1.56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0(3H,s),2.54(3H,s),3.40(2H,q),6.21(1H,dt),6.49(1H,s),7.14(1H,brs),7.18(1H,d),7.61(1H,d)
[实施例32]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71)
将0.4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1.6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0.41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七氟丙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9(3H,s),2.47(3H,s),3.40-3.61(2H,m),6.19(1H,dt),6.45(1H,s),7.21(1H,d),7.55(1H,brs),8.07(1H,d)
[实施例33]
5-乙酰基氨基-3-[2,2-二氟-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74)
将0.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亚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10mL二甲亚砜,加入0.28g碳酸钾,加入1.0g九氟丁基磺酸2,2-二氟-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乙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67g的5-乙酰基氨基-3-[2,2-二氟-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8(3H,s),2.53(3H,s),3.39(2H,q),4.60(2H,t),6.22(1H,s),7.05(1H,brs),7.16(1H,d),7.59(1H,d)
[实施例34]
5-乙酰基氨基-3-[2,2-二氟-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375)
将0.42g的5-乙酰基氨基-3-[2,2-二氟-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15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43g的5-乙酰基氨基-3-[2,2-二氟-2-{2-三氟甲氧基-(1,1,2,2-四氟乙氧基)}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8(3H,s),2.46(3H,s),3.41-3.60(2H,m),4.61(2H,t),6.19(1H,s),7.20(1H,d),7.30(1H,brs),8.07(1H,d)
[实施例35]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氯-2,2-二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77)
将9.2g的WO2006/043635号公报中记载的2-氟-4-甲基-5-巯基苯胺溶于70mL水,冰冷下添加9.7g碳酸钾和8.3g甲基碘,室温下搅拌2小时。过滤生成的结晶,用水洗涤,获得10.0g的2-氟-4-甲基-5-甲硫基苯胺。
然后,于5℃以下用15分钟将所得的9.2g的2-氟-4-甲基-5-甲硫基苯胺的乙酸10mL溶液滴入32g浓硫酸、4.1g亚硝酸钠和15mL乙酸的混合溶液,于5℃以下搅拌3小时。于5℃以下将该反应混合物滴入二氯化锡二水化合物20.2g和6N盐酸水溶液100mL的混合溶液中,搅拌30分钟。将20mL甲苯加入该反应混合物中,用10%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中和。过滤不溶物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浓缩,获得6.2g的2-氟-4-甲基-5-甲硫基苯基肼。
然后,将所得的肼衍生物溶于50mL四氢呋喃,在该溶液中加入5.1g氰基乙酰氯,室温下搅拌2小时。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使残渣溶于50mL的1-丙醇,加入3.1g甲磺酸,加热回流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碳酸氢钠中和将pH调为7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5.5g呈黄色结晶(熔点230~232℃)的5-氨基-1-(2-氟-4-甲基-5-甲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
然后,将所得的吡唑衍生物溶于50mL甲苯,在该溶液中加入6.0g乙酰氯,加热回流1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残渣溶于30mL乙醇,加入25质量%氨水20mL,室温下搅拌30分钟。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固体用二异丙醚洗涤,获得5.2g呈淡黄色结晶(熔点204~205℃)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甲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
然后,将5.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甲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100mL二甲亚砜,加入2.1g碳酸钾,室温下搅拌5分钟。在该溶液中加入6.2g的九氟丁磺酸2,2,3,3,3-五氟丙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5.1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甲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3(3H,s),2.37(3H,s),2.47(3H,s),4.67(2H,t),6.22(1H,s),7.07(1H,d),7.14(1H,brs),7.17(1H,d))。
然后,将5.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甲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5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3.4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4.7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甲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9(3H,s),2.43(3H,s),2.74(3H,s),4.66(2H,t),6.21(1H,s),7.15(1H,d),7.45(1H,brs),8.02(1H,d))。
然后,将4.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甲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200mL乙酸酐,于120℃搅拌6小时。减压下蒸除乙酸酐,将所得残渣溶于150mL,加入4.0g碳酸钾,室温下搅拌12小时。用6N盐酸水溶液中和,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3.8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巯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9(3H,s),2.38(3H,s),3.39(1H,s),4.66(2H,t),6.20(1H,s),7.09(1H,d),7.14(1H,brs),7.39(1H,d))。
然后,将1.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巯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2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碳酸钠0.32g及九氟丁磺酸2-氯-2,2-二氟乙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3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氯-2,2-二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8(3H,s),2.53(3H,s),3.62(2H,t),4.66(2H,t),6.21(1H,s),7.07(1H,brs),7.15(1H,d),7.60(1H,d)
[实施例36]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氯-2,2-二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78)
将0.6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氯-2,2-二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2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3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6g的标题化合物。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5(3H,d),2.43(3H,s),3.41-3.51(2H,m),4.65(2H,t),6.14(1H,s),7.18(1H,d),7.68(1H,brs),8.01(1H,d)
[实施例37]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四氟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367)
将1.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的溶于50mL二甲基甲酰胺,加入0.04g碳酸钾,于90℃搅拌。另外,在50mL乙腈中加入1.5g镉粉,加热回流下滴加四氟-1,2-二碘乙烷4.9g使四氟乙烯产生,于90℃吹入。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4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四氟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6(3H,s),2.52(1H,s),3.40(2H,q),5.85-6.12(1H,m),6.45(1H,s),7.15(1H,d),7.45(1H,s),7.60(1H,d)
[实施例38]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2-四氟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368)
将0.4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四氟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间氯过苯甲酸0.2g(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3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2-四氟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7(3H,s),2.45(3H,s),3.37-3.59(2H,m),5.99(1H,t),6.44(1H,s),7.20(1H,d),7.76(1H,brs),8.04(1H,d)
[实施例39]
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63)
将2.9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溶于30mL乙腈,冰冷下加入0.9g的N-氯琥珀酰亚胺。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3.12g的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3(3H,s),3.39(2H,q),3.95(2H,brs),5.22(1H,dq),7.15(1H,d),7.62(1H,d)
[实施例40]
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64)
将0.3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氨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14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24g的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7(3H,s),3.39-3.61(2H,m),3.96(2H,brs),5.20(1H,dq),7.21(1H,d),8.13(1H,d)
[实施例41]
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61)
将0.8g的5-氨基-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吡唑溶于20mL乙酸酐。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后减压下蒸除乙酸酐,将所得残渣溶于20mL四氢呋喃,冰冷下加入20mL的25质量%氨水。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5mL二甲基甲酰胺,冰冷下将其滴入50mg氢化钠悬浮于10mL二甲基甲酰胺而得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次冰冷反应溶液,加入0.18g甲基碘,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注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0mL乙醇,加入10mL的35质量%盐酸水溶液,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34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3(3H,s),2.91(3H,d),3.38(2H,q),3.51(1H,brs),5.22(1H,dq),7.14(1H,d),7.59(1H,d)
[实施例42]
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62)
将0.24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12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24g的4-氯-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3,3,3-六氟丙氧基)-5-甲基氨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6(3H,s),2.90(3H,s),3.39-3.60(2H,m),5.20(1H,dq),7.19(1H,d),8.10(1H,d)
[实施例43]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4,4,5,5,5-九氟戊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77)
将0.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10mL二甲亚砜,加入0.23g碳酸钾,室温下搅拌5分钟。在该溶液中加入0.79g的九氟丁磺酸2,2,3,3,3-五氟丙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5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4,4,5,5,5-九氟戊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9(3H,s),2.53(3H,s),3.40(2H,q),4.72(2H,t),6.22(1H,s),7.03(1H,brs),7.16(1H,d),7.60(1H,d)
[实施例44]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4,4,5,5,5-九氟戊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78)
将0.2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4,4,5,5,5-九氟戊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77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9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4,4,5,5,5-九氟戊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08(3H,s),2.46(3H,s),3.41-3.54(2H,m),4.72(2H,t),6.19(1H,s),7.20(1H,d),7.24(1H,brs),8.08(1H,d)
[实施例45]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乙酯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43)
将1.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5-甲酸乙酯溶于20mL二甲亚砜,加入0.47g碳酸钾,室温下搅拌5分钟。在该溶液中加入1.14g的九氟丁磺酸2,2,3,3,3-五氟丙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接着,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乙酯。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1.25(3H,t),2.53(3H,s),3.37(2H,q),4.24(2H,q),4.70(2H,t),6.51(1H,s),7.09(1H,d),7.60(1H,d)
[实施例46]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45)
将0.9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乙酯溶于20mL乙醇。在该溶液中加入0.42g氢氧化钾溶于10mL水而得的溶液,室温下搅拌30分钟。加入浓盐酸将pH调节为2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0.9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4(3H,s),3.36(2H,q),4.70(2H,t),6.58(1H,s),7.08(1H,d),7.59(1H,d)
[实施例47]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酰胺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39)
将0.84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溶于10mL二氯甲烷,加入0.2mL草酰氯及催化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1小时。减压下蒸除溶剂后溶于10mL四氢呋喃,于-30℃将其滴加入30mL的25质量%氨水和40mL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然后,慢慢升温至室温的同时搅拌12小时。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0.8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酰胺。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1(3H,s),3.38(2H,q),4.71(2H,t),5.57(1H,br),5.80(1H,br),6.25(1H,s),7.07(1H,d),7.63(1H,d)
[实施例48]
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33)
将0.8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酰胺溶于20mL四氢呋喃,加入0.42g三乙胺,冰冷下慢慢滴加三氟乙酸酐。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60g的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6(3H,s),3.40(2H,q),4.74(2H,t),6.52(1H,s),7.21(1H,d),7.65(1H,d)
[实施例49]
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34)
将0.40g的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20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40g的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9(3H,s),3.43-3.58(2H,m),4.74(2H,t),6.56(1H,s),7.27(1H,d),8.16(1H,d)
[实施例50]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01)
将3.9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5-甲酸溶于60mL二氯甲烷,加入0.93mL草酰氯及催化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1小时。减压下蒸除溶剂后溶于50mL四氢呋喃,加入1.56g硼氢化钠,冷却至-20℃。慢慢滴加20mL水后,在慢慢升温至室温的同时搅拌12小时。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3.0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2(3H,s),3.39(2H,q),4.49(2H,d),4.67(2H,t),6.00(1H,s),7.12(1H,d),7.63(1H,d)
[实施例51]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酰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99)
将1.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羟基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30mL氯仿及10mL甲醇,加入3.0g二氧化锰,于室温搅拌12小时。然后,过滤反应液,减压下蒸除滤液,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0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酰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5(3H,s),3.38(2H,q),4.73(2H,t),6.56(1H,s),7.14(1H,d),7.63(1H,d)
[实施例52]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亚氨基)亚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205)
将0.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酰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甲醇,加入79mg乙酸钠及67mg氯化羟基铵,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0.3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亚氨基)亚甲基-3-(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majar)2.54(3H,s),3.38(2H,q),4.69(2H,t),6.25(1H,s),7.13(1H,d),7.58(1H,s),7.58(1H,d),7.80(1H,s)
[实施例53]
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668)
将1.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5-甲酸乙酯溶于30mL甲苯,冷却至-78℃,慢慢滴加氢化二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1.0摩尔/升)2.6mL。搅拌3小时后加入氯化铵的饱和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0.95g的5-甲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6(3H,s),3.39(2H,q),6.05(1H,dt),6.85(1H,s),7.17(1H,d),7.66(1H,d),9.72(1H,d))。
然后,将0.43g的5-甲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5mL甲醇,加入110mg乙酸钠及90mg氯化羟基铵,加热回流下搅拌2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0.29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亚氨基)亚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majar)2.55(3H,s),3.38(2H,q),6.05(1H,dt),6.54(1H,s),7.15(1H,d),7.61(1H,d),7.71(1H,brs),7.83(1H,d))。
然后,将0.28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亚氨基)亚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四氢呋喃,加入0.12g三乙胺,冰冷下慢慢滴加三氟乙酸酐。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28g的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7(3H,s),3.40(2H,q),6.05(1H,dt),6.79(1H,s),7.23(1H,d),7.68(1H,d)
[实施例54]
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669)
将0.19g的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88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16g的5-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0(3H,s),3.43-3.57(2H,m),6.04(1H,dt),6.83(1H,s),7.28(1H,d),8.20(1H,d)
[实施例55]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氟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79)
将0.2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二氯甲烷,冰冷下滴入85mg二乙氨基三氟化硫,冰冷下搅拌3小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1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氟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4(3H,s),3.38(2H,q),5.20(2H,d),6.05(1H,dt),6.39(1H,s),7.16(1H,d),7.63(1H,d)
[实施例56]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氟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80)
将0.1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氟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78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氟甲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8(3H,s),3.40-3.58(2H,m),5.24(2H,d),6.04(1H,dt),6.40(1H,s),7.21(1H,d),8.13(1H,d)
[实施例57]
5-二氟甲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31)
将0.50g的5-甲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5mL二氯甲烷,冰冷下滴加0.65g二乙氨基三氟化硫,室温下搅拌12小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50g的5-二氟甲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5(3H,s),3.38(2H,q),6.05(1H,dt),6.52(1H,s),6.56(1H,t),7.16(1H,d),7.63(1H,d)
[实施例58]
5-二氟甲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32)
将0.35g的5-二氟甲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15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35g的5-二氟甲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8(3H,s),3.38-3.59(2H,m),6.04(1H,dt),6.54(1H,s),6.62(1H,t),7.21(1H,d),8.14(1H,d)
[实施例59]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氧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794)
将1.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5-甲氧基吡唑溶于3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40g三乙胺,在吹入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的同时于50℃搅拌3小时。在该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洗涤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1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氧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1(3H,s),3.36(2H,q),3.92(3H,s),5.52(1H,s),6.07(1H,dt),7.09(1H,d),7.59(1H,d)
[实施例60]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氧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795)
将0.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氧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92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2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氧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5(3H,s),3.35-3.59(2H,m),3.93(3H,s),5.54(1H,s),6.05(1H,dt),7.14(1H,d),8.08(1H,d)
[实施例61]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酰基氨基-3-(2,2,3,3,4,4,4-七氟丁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93)
将1.18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2,2,3,3,4,4,4-七氟丁氧基)吡唑溶于15mL甲酸,冰冷下加入8mL乙酸酐,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9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酰基-3-(2,2,3,3,4,4,4-七氟丁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4(3H,s),3.40(2H,q),4.73(2H,t),6.30(1H,s),7.05(1H,brs),7.17(1H,d),8,43(1H,s)
[实施例62]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酰基氨基-3-(2,2,3,3,4,4,4-七氟丁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94)
将0.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酰基氨基-3-2,2,3,3,4,4,4-七氟丁氧基)吡唑溶于20mL氯仿,冰冷下加入36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72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酰基氨基-3-(2,2,3,3,4,4,4-七氟丁氧基)吡唑。
1H-NMR(d-DMSO/TMSδ(ppm)值)δ:2.47(3H,s),4.04-4.24(2H,m),4.95(2H,t),6.24(1H,s),7.58(1H,d),7.89(1H,d),8,15(1H,s),10.56(1H,s)
[实施例63]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4-三氟甲氧基)苯甲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99)
将0.7g的3-羟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吡唑溶于15mL二甲亚砜,加入0.36g的碳酸钾和0.57g的(4-三氟甲氧基)苯甲基溴,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倾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0)精制,获得0.8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4-三氟甲氧基)苯甲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8(3H,s),2.52(3H,s),3.72(2H,q),5.22(2H,s),5.70(1H,s),7.10(1H,d),7.21(2H,d),7.57(2H,d),7.58(1H,d)
[实施例64]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3-{(4-三氟甲氧基)苯甲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600)
将0.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3-{(4-三氟甲氧基)苯甲氧基}吡唑溶于20mL氯仿,冰冷下加入24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5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3-{(4-三氟甲氧基)苯甲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5(3H,s),2.45(3H,s),3.50(2H,m),5.25(2H,s),5.72(1H,s),7.16(1H,s),7.26(2H,d),7.49(2H,d),8.10(1H,d)
[实施例65]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4-(三氟甲基)苯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86)
将0.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20mL二氯甲烷,加入0.44g的4-三氟甲基苯硅酸、0.47g三乙胺、0.37g吡啶、0.43g乙酸铜(II)及0.5g的粉末分子筛4A,室温下搅拌12小时。在该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洗涤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80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4-(三氟甲基)苯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3(3H,s),3.47(2H,m),6.13(1H,d),7.17(1H,d),7.29(2H,d),7.62(2H,d),7.94(1H,d),8.43(1H,d)
[实施例66]
4-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87)
将1.2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4-甲酸乙酯溶于4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25g三乙胺后在吹入三氟甲基三氟乙烯基醚的同时于50℃搅拌3小时。在该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用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洗涤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7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4-甲酸乙酯(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1.36(3H,t),2.51(3H,s),3.41(2H,q),4.34(2H,q),6.21(1H,dt),7.16(1H,d),7.97(1H,d),8.38(1H,d))。
然后,将0.7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4-甲酸乙酯溶于20mL乙醇。在该溶液中加入0.25g氢氧化钾溶于5mL水而得的溶液,室温下搅拌30分钟。加入浓盐酸将pH调节为2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0mL二氯甲烷,加入0.22g草酰氯及催化量的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后溶于5mL四氢呋喃,将其于-30℃滴入25质量%氨水20mL和四氢呋喃30mL的混合溶液中。接着,在慢慢升温至室温的同时搅拌12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0.4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4-甲酰胺(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1(3H,s),3.40(2H,q),5.81(1H,brs),6.23(1H,brs),6.37(1H,dt),7.16(1H,d),7.92(1H,d),8.45(1H,d))。
然后,将0.4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4-甲酰胺溶于20mL四氢呋喃,加入0.23g三乙胺,冰冷下慢慢滴入0.28g三氟乙酸酐。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30g的4-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3(3H,s),3.41(2H,q),6.15(1H,dt),7.19(1H,d),7.96(1H,d),8.30(1H,d)
[实施例67]
4-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588)
将0.2g的4-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93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9g的4-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7(3H,s),3.38-3.63(2H,m),6.13(1H,dt),7.25(1H,d),8.34(1H,s),8.44(1H,d)
[实施例68]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488)
于-10℃在35mL三氟乙酸和103mL三氟乙酸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6.9g的31质量%过氧化氢,于-10℃搅拌10分钟。然后,于-10℃滴加25g碘化十一氟戊烷,在慢慢升温至室温的同时搅拌12小时。室温下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固体溶于苯70mL及三氟乙酸70mL,冰冷下滴加三氟甲磺酸9.4g,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于室温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粗制的三氟甲磺酸(全氟戊基)苯基碘鎓。
将2.0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30mL二氯甲烷,加入2.18g吡啶,室温下加入先前调制的粗制的三氟甲磺酸(全氟戊基)苯基碘鎓直至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消失(通过薄层色谱法来确认该化合物的消失)。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加入饱和食盐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0.64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1(3H,s),2.55(3H,s),3.41(2H,q),6.53(1H,s),7.09(1H,brs),7.18(1H,d),7.63(1H,d)
[实施例69]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489)
将0.12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44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09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0(3H,s),2.48(3H,s),3.42-3.60(2H,m),6.52(1H,s),7.23(1H,d),8.11(1H,d)
[实施例70]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524)
将0.45g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溶于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冰冷下将其滴入40mg氢化钠悬浮于1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而得的溶液,滴加结束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再次冰冷反应溶液,加入0.15g甲基碘,室温下搅拌1小时。然后,注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将所得残渣溶于10mL乙醇,加入10mL的35质量%盐酸水溶液,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水洗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39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1(3H,s),2.85(3H,d),3.39(2H,q),3.64(1H,brs),5.36(1H,s),7.12(1H,d),7.61(1H,d)
[实施例71]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525)
将0.2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95m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2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5-甲基氨基-3-(1,1,2,2,3,3,4,4,5,5,5-十一氟戊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5(3H,s),2.85(3H,s),3.36-3.62(2H,m),3.66(1H,brs),5.37(1H,s),7.18(1H,d),8.11(1H,d)
[实施例72]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3-甲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615)
将1.5g的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肼溶于70mL四氢呋喃,冰冷下加入0.83g丙二酰氯。加热回流下搅拌5小时,减压下蒸除溶剂。在所得残渣中加入20mL二氯甲烷及2mL甲醇,冰冷下加入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2.0摩尔/升)0.7mL,室温下搅拌5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14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3-甲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8(3H,s),3.35(2H,q),3.45(2H,s),3.92(3H,s),7.08(1H,d),7.64(1H,d)
[实施例73]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甲氧基-5-(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469)
将0.14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羟基-3-甲氧基吡唑溶于100mL二甲亚砜,加入63mg碳酸钾,室温下搅拌5分钟。在该溶液中加入0.20g九氟丁磺酸2,2,3,3,3-五氟丙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0.16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甲氧基-5-(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50(3H,s),3.36(2H,q),3.91(3H,s),4.44(2H,t),5.26(1H,s),7.08(1H,d),7.60(1H,d)
[实施例74]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甲氧基-5-(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1-1470)
将0.16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甲氧基-5-(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溶于10mL氯仿,冰冷下加入0.079g间氯过苯甲酸(纯度75%)。冰冷下搅拌30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再用碳酸钾水溶液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13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基亚硫酰基)苯基}-3-甲氧基-5-(2,2,3,3,3-五氟丙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3(3H,s),3.39-3.54(2H,m),3.91(3H,s),4.46(2H,t),5.27(1H,s),7.12(1H,d),8.09(1H,d)
按照前述实施例制得的本发明化合物[I]的
1H-NMR(CDCl
3/TMSδ(ppm))值如下所示,其中包括前述实施例。
[表39]
![]()
[表40]
![]()
[表41]
![]()
[表42]
![]()
[表43]
![]()
[表44]
![]()
[表45]
![]()
[表46]
![]()
[表47]
![]()
[表48]
![]()
[表49]
![]()
[表50]
![]()
[表51]
![]()
[表52]
![]()
[表53]
![]()
[表54]
![]()
[表55]
![]()
[表56]
![]()
[表57]
![]()
[表58]
![]()
[表59]
![]()
[表60]
![]()
[表61]
![]()
[表62]
![]()
(中间体的制备例)
<中间体制备例1>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1)
将12g的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肼溶于200mL四氢呋喃后加入100mL水。在该溶液中加入16g碳酸钾,再加入8.1g的3-溴丙酰氯,室温下搅拌5小时。用6N盐酸中和水层使其pH达到约2左右。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对残渣进行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固体,用己烷洗涤。接着,将该固体溶于200mL甲苯,加入100mL水。然后,加入3.7g高锰酸钾和催化量的溴化四正丁基铵,室温下搅拌10分钟。过滤不溶性固体后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己烷洗涤固体,获得8.7g淡黄色结晶(熔点166~168℃)。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6(3H,s),3.69(2H,q),5.89(1H,d),7.08(1H,d),7.72(1H,d),7.77(1H,d),11.88(1H,brs)
<中间体制备例2>
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2)
将27.5g的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肼溶于300mL四氢呋喃,在该溶液中加入14g氰基乙酰氯,室温下搅拌5分钟。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使残渣溶于300mL的1-丙醇后加入10.6g甲磺酸,加热回流3小时。室温冷却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碳酸氢钠中和反应溶液使其pH达到7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乙酸=50∶50∶1)精制,获得20.2g呈茶色结晶(熔点110~113℃)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9(3H,s),3.49(2H,q),5.04(1H,s),7.10(1H,d),7.57(1H,d)
<中间体制备例3>
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4)
将10.6g的5-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溶于200mL甲苯,在该溶液中加入20.0g乙酰氯,加热回流12小时。室温冷却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9.4g的3-乙酰氧基-5-(N,N-二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然后,将9.4g所得的3-乙酰氧基-5-(N,N-二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溶于100mL乙醇,加入25质量%氨水10mL,室温下搅拌30分钟。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固体用二异丙醚洗涤,获得7.0g的呈白色结晶(熔点223~225℃)的5-乙酰基氨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
1H-NMR(d6-DMSO/TMSδ(ppm)值)δ:2.01(3H,s),2.50(3H,s),3.49(2H,q),5.91(1H,s),7.10(1H,d),7.60(1H,d),9.33(1H,brs)
<中间体制备例4>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5-甲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11)
将4.6g的1-(5-(2,2,2-三氟乙硫基)-2-氟-4-甲基苯基)肼溶于100mL乙醚,冰冷下滴加乙酸酐1.85g,室温下搅拌1小时。过滤生成的结晶,用己烷∶二异丙醚=3∶1(质量比)的溶液进行洗涤,获得4.41g呈无色结晶的N’-{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乙酰肼。然后,在4.4g该酰基中加入1.93g乙酰乙酸乙酯和4.02g三溴化磷,于50℃搅拌2小时。接着,冰冷下搅拌10分钟后加冰,用1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为5。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色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2.03g呈无色固体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5-甲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14(3H,s),2.50(3H,s),3.55(2H,q),5.55(1H,s),7.09(1H,d),7.58(1H,d)
<中间体制备例5>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5-甲酸乙酯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12)
在20mL乙醇中加入14g的20质量%乙醇钠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下快速地加入10g的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肼。搅拌30秒后滴加7.8g马来酸二乙酯,加热回流下搅拌10分钟。将反应溶液的冷却至50℃以下,加入乙酸4.5g。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有机层用无色硫酸钠干燥,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溶于80mL甲苯,加入0.68g溴化正丁基铵,冰冷下慢慢加入3.5g高锰酸钾的10质量%水溶液。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和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20mL,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3.80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5-甲酸乙酯。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1.26(3H,t),2.52(3H,s),3.53(2H,q),4.66(2H,q),4.25(2H,q),6.31(1H,s),7.07(1H,d),7.62(1H,d)
<中间体制备例6>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5-甲氧基吡唑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16)
将2.0g的N’-{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乙酰肼溶于100mL四氢呋喃,冰冷下加入0.95g丙二酰氯,冰冷下搅拌1小时后加热回流下搅拌5小时。接着,减压下蒸除溶剂,用异丙醚洗涤所得结晶,获得1.74g的1-乙酰基-2-{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烷-3,5-二酮。
然后,将1.50g的1-乙酰基-2-{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烷-3,5-二酮溶于50mL二氯甲烷,加入5mL甲醇,冰冷下加入2.1mL三甲基硅烷基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2.0摩尔/升),室温下搅拌5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2)精制,获得0.69g的2-乙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氧基吡唑-3-酮。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7(3H,s),2.53(3H,s),3.32(2H,q),3.88(3H,s),4.88(1H,s),7.03(1H,d),7.51(1H,d)
然后,将0.65g的2-乙酰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5-甲氧基吡唑-3-酮溶于20mL四氢呋喃,加入0.2g氢氧化钾,室温下搅拌2小时。加入浓盐酸使pH达到3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获得0.57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5-甲氧基吡唑。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2.48(3H,s),3.46(2H,q),3.91(3H,s),5.15(1H,s),7.07(1H,d),7.53(1H,d)
<中间体制备例7>
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4-甲酸乙酯的制备(本发明化合物编号2-17)
将5.0g的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肼溶于50mL乙醇,加入5.0g的2-氰基-3,3-二乙氧基丙烯酸乙酯,加热回流下搅拌6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3)精制,获得1.48g的5-氨基-3-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4-甲酸乙酯。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1.37(3H,t),1.44(3H,t),2.51(3H,s),3.38(2H,q),4.31(2H,q),5.29(2H,brs),7.14(1H,d),7.64(1H,d)
然后,将1.48g的5-氨基-3-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4-甲酸乙酯溶于50mL四氢呋喃,冰冷下加入0.44g亚硝酸叔丁酯,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4)精制,获得1.18g的3-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4-甲酸乙酯。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1.35(3H,t),1.50(3H,t),2.49(3H,s),3.40(2H,q),4.31(2H,q),4.44(2H,q),7.11(1H,d),8.03(1H,d),8.29(1H,s)
然后,将1.0g的3-乙氧基-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吡唑-4-甲酸乙酯溶于30mL二氯甲烷,冰冷下加入3.08g三溴化硼,室温下搅拌12小时。接着,加入柠檬酸的饱和水溶液10mL,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下蒸除溶剂,所得残渣用柱色谱法(展开溶剂乙酸乙酯∶己烷=1∶1)精制,获得0.45g的1-{2-氟-4-甲基-5-(2,2,2-三氟乙硫基)苯基}-3-羟基吡唑-4-甲酸乙酯。
1H-NMR(CDCL
3/TMSδ(ppm)值)δ:1.39(3H,t),2.49(3H,s),3.43(2H,q),4.38(2H,q),7.11(1H,d),8.08(1H,d),8.21(1H,d)。
通过所述中间体制备例制得的本发明化合物[I]的中间体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包括前述实施例。表中符号的含义如前所述。
[表63]
![]()
通过所述中间体制备例制得的本发明化合物[I]的中间体的
1H-NMR值(TMS基准,δ(ppm))如下所示,其中包括前述实施例。括号内的CDCl
3及d6-DMSO表示测定溶剂。
化合物编号2-3(CDCl
3),2.50(3H,s),3.57(3H,t),3.83(1H,brs),4.50(1H,s),7.09(1H,d),7.62(1H,d)、
化合物编号2-5(d6-DMSO),2.00(3H,s),2.52(3H,s),3.47(2H,t),5.90(1H,s),7.11(1H,d),7.61(1H,d),9.29(1H,brs),9.95(1H,brs)、
化合物编号2-6(d6-DMSO),2.50(3H,s),3.58(2H,q),4.07(2H,s),5.93(1H,s),7.15(1H,d),7.59(1H,d),9.98(1H,brs)、
化合物编号2-7(CDCl
3),1.11(3H,t),2.26(2H,q),2.50(3H,s),3.48(2H,q),5.96(1H,s),7.10(1H,d),7.61(1H,d),8.64(1H,brs)、
化合物编号2-8(d6-DMSO),2.50(3H,s),3.50(2H,q),5.67(1H,q),5.99(1H,s),6.33(2H,t),7.11(1H,d),7.60(1H,d),9.66(1h,brs),9.93(1H,brs)、
化合物编号2-9(CDCl
3),2.52(3H,s),3.40(3H,s),3.58(2H,q),3.97(2H,s),6.14(1H,s),7.15(1H,d),7.61(1H,d),8.43(1H,brs)、
化合物编号2-10(d6-DMSO),0.74(2H,d),0.88(2H,s),1.70(1H,s),2.50(3H,s),3.51(2H,q),5.88(1H,s),7.12(1H,d),7.59(1H,d),9.60(1H,brs)、
化合物编号2-13(CDCl
3),2.50(3H,s),3.43(2H,q),4.53(1H,brs),7.07(1H,d),7.80(1H,s),7.94(1H,d)、
化合物编号2-14(CDCl
3),2.50(3H,s),3.52(2H,q),4.18(2H,brs),7.11(1H,d),7.61(1H,d)、
化合物编号2-15(CDCl
3),2.47(3H,s),3.51(2H,q),7.09(1H,d),7.81(1H,s),7.89(1H,s),11.10(1H,brs)。
以下,例举具代表性的制剂例来具体说明制剂方法。化合物、添加剂的种类和配比并不限定于此,可在较广范围内变化。以下说明中“份”表示质量份。
[制剂例1]乳剂
将化合物编号1-11的化合物30份、环己酮20份、聚氧乙烯烷芳基醚11份、烷基苯磺酸钙4份和甲基萘35份均一地溶解,制成乳剂。或者用表1~表38中记载的各化合物来替代化合物编号1-11的化合物同样可制得乳剂。
[制剂例2]水合剂
将化合物编号1-78的化合物10份、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0.5份、聚氧乙烯烷芳基醚0.5份、硅藻土24份和粘土65份均一地混合粉碎,制成水合剂。或者用表1~表38中记载的各化合物来替代化合物编号1-78的化合物同样可制得水合剂。
[制剂例3]粉剂
将化合物编号1-106的化合物2份、硅藻土5份和粘土93份均一地混合粉碎,制成粉剂。或者用表1~表38中记载的各化合物来替代化合物编号1-106的化合物同样可制得粉剂。
[制剂例4]粒剂
将化合物编号1-110的化合物5份、月桂醇硫酸酯的钠盐2份、木素磺酸钠5份、羧甲基纤维素2份和粘土86份均一地混合粉碎。在该混合物加水20份混匀,用挤出式造粒机加工成14~32目的粒状后,干燥制成粒剂。或者用表1~表38中记载的各化合物来替代化合物编号1-110的化合物同样可制得粒剂。
以下,对于将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有害生物防除剂起到的效果用试验例进行说明。
[试验例1]棉蚜的杀虫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500ppm的浓度。在该药液中浸渍预先接种了棉蚜幼虫的黄瓜苗,风干。处理后的黄瓜苗置于25℃的恒温室内,3天后调查生存虫数,通过计算式2求出死虫率。试验进行1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死虫率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6、1-9、1-10、1-11、1-13、1-14、1-15、1-16、1-17、1-18、1-22、1-25、1-26、1-27、1-29、1-30、1-31、1-33、1-34、1-35、1-37、1-38、1-48、1-53、1-58、1-60、1-62、1-89、1-90、1-91、1-92、1-93、1-97、1-99、1-100、1-101、1-102、1-105、1-106、1-108、1-113、1-115、1-116、1-118、1-123、1-125、1-127、1-129、1-130、1-133、1-137、1-157、1-159、1-161、1-162、1-171、1-177、1-186、1-187、1-192、1-195、1-196、1-197、1-207、1-208、1-223、1-235、1-237、1-247、1-248、1-250、1-252、1-253、1-254、1-269、1-270、1-273、1-274、1-275、1-276、1-277、1-278、1-280、1-281、1-282、1-284、1-287、1-288、1-300、1-301、1-302、1-308、1-312、1-317、1-318、1-321、1-322、1-323、1-324、1-325、1-326、1-332、1-345、1-346、1-347、1-353、1-357、1-364、1-376、1-377、1-392、1-393、1-395、1-397、1-401、1-410、1-414、1-458、1-460、1-550、1-578、1-579、1-668、1-670、1-696、1-794、1-795、1-873、1-1151、1-1194、1-1282、1-1365、1-1366、1-1368、1-1369、1-1370、1-1371、1-1372、1-1382、1-1392、1-1400、1-1402、1-1403、1-1417、1-1419、1-1421、1-1422、1-1423、1-1425、1-1432、1-1439、1-1513、1-1514、1-1519、1-1520、1-1523、1-1529、1-1531、1-1535、1-1541、1-1553、1-1577、1-1578、1-1579、1-1580、1-1582、1-1593、1-1594。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公报说明书中例示的化合物编号V-613及V-660的化合物在该试验中获得的死虫率都为0%。此外,WO2007/081019号说明书中例示的化合物编号1-80的化合物获得的死虫率为33%。
比较化合物
![]()
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 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
化合物编号V-613 化合物编号V-660
![]()
WO2007/081019号
化合物编号I-80
[试验例2]棉蚜的杀虫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100ppm的浓度。将5mL该药液灌注至预先接种了棉蚜幼虫的黄瓜苗的根部。处理后的黄瓜苗置于25℃的恒温室内,3天后调查生存虫数,通过计算式2求出死虫率。试验进行1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死虫率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1-18、1-30、1-36、1-1369、1-1371。
[试验例3]菜螟的杀虫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500ppm的浓度。将卷心菜叶浸渍于该药液,风干后放入容量60mL的塑料杯中。在杯中放入菜螟2龄幼虫10只,盖上盖子。然后,置于25℃的恒温室内,6天后调查死虫数,通过计算式2求出死虫率。试验进行1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死虫率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22、1-27、1-29、1-31、1-32、1-35、1-36、1-37、1-38、1-41、1-42、1-43、1-44、1-47、1-48、1-49、1-53、1-54、1-55、1-57、1-58、1-61、1-62、1-75、1-76、1-77、1-78、1-83、1-85、1-86、1-89、1-91、1-99、1-100、1-101、1-102、1-105、1-107、1-108、1-109、1-110、1-115、1-116、1-117、1-118、1-119、1-120、1-121、1-123、1-125、1-127、1-128、1-129、1-130、1-133、1-135、1-136、1-137、1-142、1-146、1-147、1-157、1-158、1-159、1-160、1-161、1-162、1-163、1-164、1-167、1-170、1-173、1-174、1-175、1-176、1-177、1-178、1-179、1-181、1-182、1-184、1-186、1-187、1-189、1-190、1-191、1-192、1-194、1-196、1-197、1-198、1-199、1-200、1-202、1-205、1-207、1-208、1-214、1-215、1-237、1-245、1-252、1-261、1-262、1-263、1-264、1-268、1-271、1-272、1-273、1-275、1-276、1-277、1-278、1-280、1-281、1-282、1-283、1-284、1-285、1-287、1-288、1-291、1-292、1-293、1-301、1-302、1-304、1-306、1-308、1-310、1-311、1-312、1-313、1-314、1-316、1-317、1-318、1-321、1-322、1-323、1-324、1-325、1-326、1-331、1-333、1-334、1-337、1-338、1-339、1-340、1-341、1-344、1-345、1-346、1-347、1-348、1-349、1-350、1-351、1-352、1-353、1-354、1-355、1-356、1-357、1-358、1-359、1-360、1-361、1-362、1-363、1-364、1-365、1-366、1-368、1-369、1-370、1-371、1-372、1-373、1-374、1-375、1-376、1-377、1-389、1-395、1-401、1-410、1-413、1-414、1-415、1-443、1-447、1-458、1-459、1-460、1-461、1-485、1-486、1-487、1-488、1-489、1-490、1-491、1-524、1-525、1-526、1-527、1-546、1-550、1-578、1-579、1-590、1-591、1-668、1-670、1-671、1-707、1-794、1-795、1-873、1-879、1-888、1-889、1-890、1-891、1-892、1-893、1-1063、1-1104、1-1107、1-1193、1-1195、1-1197、1-1253、1-1255、1-1256、1-1257、1-1258、1-1259、1-1282、1-1283、1-1361、1-1365、1-1366、1-1368、1-1369、1-1370、1-1371、1-1374、1-1382、1-1400、1-1402、1-1403、1-1404、1-1415、1-1418、1-1419、1-1421、1-1422、1-1426、1-1427、1-1428、1-1429、1-1430、1-1431、1-1432、1-1433、1-1434、1-1449、1-1450、1-1453、1-1455、1-1476、1-1507、1-1512、1-1513、1-1514、1-1515、1-1516、1-1519、1-1521、1-1522、1-1523、1-1525、1-1526、1-1527、1-1528、1-1531、1-1533、1-1543、1-1544、1-1547、1-1548、1-1549、1-1550、1-1552、1-1579、1-1581、1-1582、1-1593、1-1594、1-1599、1-1600、1-1607、1-1608。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公报说明书中例示的化合物编号V-660、V-718及WO2007-081019号说明书中例示的化合物编号1-80的化合物在该试验中获得的死虫率都为0%。
比较化合物
![]()
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 日本专利特开2000-198768号
化合物编号V-660 化合物编号V-718
![]()
WO2007/081019号
化合物编号I-80
[试验例4]玉米穗蛾的杀虫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500ppm的浓度。将卷心菜叶浸渍于该药液,风干后放入容量60mL的塑料杯中。在杯中放入玉米穗蛾孵化幼虫5只,盖上盖子。然后,置于25℃的恒温室内,6天后调查死虫数,通过计算式2求出死虫率。试验进行2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死虫率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6、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27、1-30、1-32、1-37、1-38、1-42、1-48、1-53、1-54、1-57、1-58、1-62、1-74、1-75、1-76、1-77、1-78、1-79、1-83、1-85、1-86、1-99、1-100、1-101、1-102、1-105、1-106、1-107、1-108、1-115、1-116、1-117、1-118、1-120、1-121、1-125、1-129、1-130、1-159、1-160、1-161、1-162、1-163、1-170、1-173、1-177、1-178、1-187、1-189、1-191、1-192、1-206、1-207、1-208、1-214、1-247、1-248、1-268、1-269、1-270、1-276、1-278、1-280、1-281、1-282、1-283、1-284、1-287、1-288、1-301、1-302、1-304、1-306、1-308、1-310、1-312、1-313、1-314、1-316、1-317、1-318、1-321、1-322、1-323、1-324、1-325、1-326、1-331、1-332、1-333、1-334、1-336、1-338、1-344、1-345、1-346、1-347、1-348、1-349、1-350、1-351、1-352、1-353、1-354、1-355、1-356、1-357、1-358、1-359、1-360、1-361、1-362、1-364、1-365、1-366、1-368、1-369、1-370、1-371、1-372、1-373、1-374、1-375、1-376、1-377、1-386、1-387、1-388、1-389、1-391、1-400、1-401、1-411、1-413、1-443、1-447、1-458、1-459、1-460、1-461、1-486、1-487、1-488、1-489、1-490、1-491、1-495、1-524、1-525、1-526、1-527、1-546、1-550、1-578、1-579、1-590、1-591、1-702、1-703、1-707、1-795、1-889、1-891、1-892、1-893、1-1193、1-1250、1-1251、1-1252、1-1253、1-1255、1-1256、1-1257、1-1259、1-1282、1-1283、1-1366、1-1368、1-1370、1-1372、1-1403、1-1417、1-1425、1-1426、1-1428、1-1430、1-1432、1-1449、1-1450、1-1507、1-1513、1-1514、1-1515、1-1516、1-1521、1-1522、1-1523、1-1525、1-1526、1-1527、1-1528、1-1552、1-1582、1-1593、1-1594、1-1599、1-1600、1-1607、1-1608。
[试验例5]稻褐飞虱的杀虫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500ppm的浓度。将水稻出芽稻谷浸渍于该药液中,放入容量60mL的塑料杯中。在杯中放入稻褐飞虱3龄幼虫10只,盖上盖子,置于25℃的恒温室。6天后调查生存虫数,通过计算式2求出死虫率。试验进行1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死虫率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1、1-3、1-4、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7、1-18、1-20、1-22、1-24、1-25、1-26、1-27、1-29、1-30、1-31、1-32、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8、1-51、1-52、1-53、1-54、1-57、1-58、1-60、1-63、1-64、1-65、1-66、1-69、1-70、1-73、1-74、1-75、1-76、1-77、1-78、1-80、1-81、1-82、1-89、1-90、1-91、1-92、1-93、1-94、1-95、1-97、1-99、1-100、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11、1-112、1-113、1-114、1-115、1-117、1-118、1-121、1-122、1-123、1-127、1-128、1-129、1-130、1-131、1-133、1-134、1-136、1-137、1-145、1-155、1-157、1-159、1-160、1-161、1-171、1-173、1-178、1-182、1-183、1-185、1-186、1-187、1-190、1-192、1-194、1-195、1-196、1-197、1-198、1-201、1-205、1-207、1-208、1-214、1-215、1-218、1-219、1-221、1-223、1-227、1-235、1-237、1-239、1-240、1-241、1-243、1-244、1-245、1-246、1-247、1-248、1-249、1-250、1-252、1-253、1-254、1-257、1-258、1-259、1-260、1-261、1-262、1-263、1-264、1-265、1-266、1-269、1-270、1-273、1-274、1-275、1-276、1-277、1-278、1-281、1-282、1-285、1-287、1-288、1-289、1-290、1-291、1-292、1-297、1-298、1-299、1-301、1-311、1-312、1-317、1-318、1-321、1-322、1-323、1-324、1-325、1-326、1-327、1-331、1-332、1-333、1-334、1-339、1-340、1-341、1-344、1-345、1-346、1-347、1-349、1-351、1-353、1-357、1-359、1-364、1-365、1-383、1-384、1-385、1-392、1-393、1-394、1-395、1-397、1-401、1-410、1-411、1-413、1-414、1-415、1-447、1-458、1-460、1-486、1-524、1-525、1-526、1-546、1-550、1-578、1-579、1-590、1-668、1-669、1-670、1-671、1-696、1-697、1-794、1-795、1-872、1-873、1-875、1-888、1-889、1-890、1-891、1-892、1-893、1-1062、1-1063、1-1104、1-1105、1-1106、1-1107、1-1108、1-1134、1-1135、1-1137、1-1150、1-1151、1-1176、1-1177、1-1179、1-1192、1-1194、1-1195、1-1196、1-1197、1-1255、1-1256、1-1257、1-1282、1-1283、1-1355、1-1356、1-1357、1-1358、1-1360、1-1361、1-1362、1-1363、1-1364、1-1365、1-1366、1-1368、1-1369、1-1370、1-1371、1-1373、1-1375、1-1376、1-1377、1-1378、1-1379、1-1380、1-1382、1-1383、1-1384、1-1385、1-1386、1-1400、1-1402、1-1403、1-1404、1-1406、1-1408、1-1411、1-1413、1-1414、1-1415、1-1416、1-1417、1-1418、1-1419、1-1421、1-1422、1-1423、1-1425、1-1427、1-1428、1-1429、1-1430、1-1431、1-1432、1-1433、1-1434、1-1436、1-1439、1-1449、1-1451、1-1452、1-1453、1-1455、1-1459、1-1460、1-1461、1-1465、1-1467、1-1476、1-1505、1-1507、1-1510、1-1511、1-1512、1-1513、1-1514、1-1515、1-1516、1-1519、1-1520、1-1523、1-1525、1-1527、1-1528、1-1529、1-1530、1-1531、1-1532、1-1533、1-1534、1-1535、1-1536、1-1539、1-1540、1-1541、1-1542、1-1543、1-1544、1-1545、1-1547、1-1549、1-1550、1-1552、1-1553、1-1554、1-1577、1-1578、1-1579、1-1580、1-1581、1-1582、1-1586、1-1593、1-1598、1-1599、1-1600。
[试验例6]二斑叶螨防除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500ppm的浓度。将预先接种了二斑叶螨成虫的大豆苗浸渍于该药液中。处理后的大豆苗置于25℃的恒温室,13天后调查生存虫数,通过计算式1求出防除价。试验进行1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防除价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1、1-2、1-3、1-4、1-6、1-7、1-8、1-9、1-10、1-13、1-14、1-15、1-16、1-17、1-18、1-20、1-22、1-26、1-27、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2、1-43、1-44、1-46、1-47、1-48、1-49、1-50、1-51、1-52、1-55、1-57、1-58、1-62、1-64、1-69、1-70、1-73、1-74、1-77、1-78、1-81、1-82、1-86、1-89、1-90、1-91、1-92、1-93、1-94、1-99、1-100、1-101、1-102、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1-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17、1-118、1-119、1-120、1-121、1-122、1-123、1-125、1-127、1-128、1-129、1-130、1-131、1-132、1-133、1-134、1-137、1-155、1-156、1-157、1-158、1-159、1-160、1-161、1-162、1-167、1-168、1-170、1-180、1-182、1-183、1-186、1-191、1-192、1-194、1-195、1-196、1-197、1-198、1-199、1-200、1-201、1-202、1-205、1-206、1-207、1-208、1-209、1-210、1-213、1-214、1-215、1-218、1-219、1-221、1-223、1-227、1-228、1-229、1-230、1-231、1-232、1-233、1-234、1-235、1-237、1-239、1-240、1-241、1-243、1-244、1-245、1-246、1-247、1-248、1-249、1-250、1-252、1-253、1-254、1-255、1-256、1-257、1-258、1-259、1-260、1-261、1-262、1-263、1-264、1-265、1-266、1-268、1-269、1-270、1-273、1-274、1-275、1-276、1-277、1-278、1-280、1-281、1-282、1-283、1-284、1-285、1-286、1-287、1-288、1-289、1-290、1-291、1-292、1-293、1-294、1-295、1-296、1-297、1-298、1-299、1-300、1-301、1-302、1-303、1-304、1-305、1-306、1-307、1-308、1-310、1-311、1-312、1-313、1-314、1-317、1-318、1-320、1-321、1-322、1-323、1-324、1-326、1-327、1-329、1-330、1-331、1-339、1-340、1-345、1-346、1-347、1-348、1-353、1-354、1-357、1-364、1-365、1-368、1-369、1-370、1-371、1-373、1-374、1-375、1-376、1-377、1-383、1-384、1-385、1-386、1-389、1-391、1-392、1-393、1-394、1-395、1-397、1-400、1-401、1-410、1-411、1-413、1-414、1-415、1-443、1-458、1-459、1-460、1-461、1-485、1-486、1-487、1-489、1-524、1-525、1-526、1-527、1-550、1-578、1-579、1-590、1-668、1-669、1-670、1-671、1-696、1-697、1-702、1-703、1-794、1-795、1-872、1-873、1-875、1-879、1-888、1-889、1-890、1-891、1-892、1-893、1-1062、1-1063、1-1104、1-1105、1-1106、1-1107、1-1108、1-1109、1-1134、1-1135、1-1137、1-1150、1-1176、1-1177、1-1179、1-1192、1-1193、1-1194、1-1195、1-1196、1-1197、1-1250、1-1257、1-1259、1-1282、1-1283、1-1355、1-1356、1-1357、1-1358、1-1360、1-1362、1-1363、1-1364、1-1365、1-1366、1-1368、1-1369、1-1370、1-1371、1-1372、1-1373、1-1374、1-1376、1-1378、1-1379、1-1380、1-1382、1-1383、1-1384、1-1385、1-1386、1-1392、1-1400、1-1402、1-1403、1-1404、1-1406、1-1407、1-1408、1-1409、1-1411、1-1412、1-1413、1-1415、1-1416、1-1417、1-1418、1-1419、1-1420、1-1421、1-1422、1-1423、1-1424、1-1425、1-1426、1-1427、1-1428、1-1429、1-1430、1-1431、1-1432、1-1433、1-1434、1-1436、1-1439、1-1440、1-1449、1-1450、1-1451、1-1452、1-1453、1-1455、1-1456、1-1459、1-1460、1-1465、1-1466、1-1467、1-1468、1-1476、1-1505、1-1506、1-1507、1-1509、1-1510、1-1511、1-1512、1-1513、1-1514、1-1515、1-1516、1-1517、1-1519、1-1520、1-1527、1-1528、1-1529、1-1530、1-1531、1-1532、1-1533、1-1534、1-1535、1-1536、1-1538、1-1539、1-1540、1-1541、1-1542、1-1544、1-1545、1-1546、1-1547、1-1548、1-1549、1-1550、1-1553、1-1554、1-1555、1-1557、1-1559、1-1561、1-1565、1-1566、1-1571、1-1573、1-1574、1-1576、1-1577、1-1578、1-1579、1-1580、1-1581、1-1582、1-1586、1-1587、1-1588、1-1593、1-1595、1-1598、1-1599、1-1600、1-1601、1-1602、1-1603、1-1605、1-1607、1-1608、1-1609、1-1610、1-1613。
[试验例7]二斑叶螨防除试验
将按照制剂例2调制的水合剂作为有效成分,用水稀释至100ppm的浓度。将5mL该药液灌注至预先接种了二斑叶螨成虫的大豆苗杯的土壤中。处理后的大豆苗置于25℃的恒温室,13天后调查生存虫数,通过计算式1求出防除价。试验进行1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防除价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16、1-32、1-34、1-36、1-38、1-48、1-90、1-92、1-106、1-116、1-120、1-132、1-218、1-1356、1-1360、1-1364、1-1368、1-1412、1-1416、1-1418、1-1420、1-1428、1-1430、1-1434、1-1440。
[试验例8]南方根结线虫制线虫试验
将供试化合物溶于含1质量%tween20的N,N-二甲基甲酰胺,以该溶液为有效成分,用蒸馏水将稀释至20ppm的浓度。将0.5ml该药液与0.5ml含有约30只南方根结线虫第二期幼虫的悬浊液混合,置于25℃的恒温室内。5天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不动及生存线虫数,通过计算式3求出制线虫活性。试验进行2组。
通过该试验显现出90%以上的死虫率的化合物以下面的化合物编号表示。
1-11、1-12、1-30、1-42、1-54、1-90、1-92、1-106、1-116、1-118、1-120、1-124、1-160、1-162、1-270、1-348、1-1412、1-1414、1-1416、1-1418、1-1420。
计算式1:
防除价=(1-(处理区的生存雌成虫数/无处理区非生存雌成虫数))×100
计算式2:
死虫率(%)=(1-(生存虫数/供试虫数))×100
计算式3:
制线虫率(%)=处理区的不动线虫数/(处理区的不动线虫数+处理区的生存虫数)×100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含有本发明的吡唑衍生物或其农业领域可接受的盐的有害生物防除剂对于农业园艺领域中的许多有害生物都显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对于产生了抗性的有害生物也能够防除,特别是对叶螨类、半翅目害虫、甲虫目害虫、线虫类、鳞翅目害虫显示出显著的效果。此外,由于渗透转移性良好,因此可实现通过土壤处理的安全且省力的施用方法,能够用于农业园艺领域。
这里引用2007年10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271857号及2007年10月1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7271858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的所有内容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