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纺纱装置及具备该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流纺纱装置, 详细为涉及使用沿纤维行走方向配置的多个喷嘴进行 气流纺纱的气流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 我们知道沿纤维行走方向串联配置第 1 喷嘴和第 2 喷嘴的气流纺纱装置。 作 为公开这种气流纺纱装置的文献有专利文献 1 和专利文献 2。
[ 专利文献 1] 日本特开 2006-161171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2] 日本特开平 5-86510 号公报
上述这种气流纺纱装置有可能发生纤维块等纤维屑堵塞喷嘴的顶端, 不能进行正 常纺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除去纤维屑。为了有效地吸引从牵伸辊输送来的纤 维束, 第 1 喷嘴配置在牵伸辊附近。因此, 能够确保用于进行纤维屑除去作业的空间有限。 因此, 在狭窄的空间内除去纤维屑这样的小块的作业非常麻烦, 从提高维护保养性的观点 来看, 存在改善的余地。
另外, 就与上述同样的问题, 对于第 2 喷嘴也能受到指责。尤其是第 2 喷嘴, 为了 将从第 1 喷嘴输送来的纤维束导入其内部而配置在第 1 喷嘴附近。因此, 第 2 喷嘴的顶端 为被第 1 喷嘴和支承第 1 喷嘴的支承部件隐蔽的形态, 除去堵塞在第 2 喷嘴顶端的纤维屑 非常困难。加上第 1 喷嘴和第 2 喷嘴内部产生的捻回流引起的吸引作用作用在其顶端, 除 去纤维屑就更加困难。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 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确保足够的用来进 行维护保养的空间、 能够有效地除去堵塞在喷嘴上的纤维屑等的气流纺纱装置。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 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 1 方案提供下述结构的气流纺纱装置。即, 该气流纺纱装置具有 第 1 喷嘴、 第 1 支承部件、 第 2 喷嘴和第 2 支承部件。上述第 1 支承部件支承上述第 1 喷嘴。 上述第 2 喷嘴配置在比上述第 1 喷嘴靠纤维行走方向的下游一侧。上述第 2 支承部件支承 上述第 2 喷嘴, 通过向离开上述第 1 支承部件的方向移动能够使上述第 2 喷嘴露出到外部。
由此, 由于支承第 2 喷嘴的第 2 支承部件离开第 1 支承部件地移动, 因此能够容易 确保足够的用来进行第 2 喷嘴的维护保养的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地除去成为喷嘴堵塞的原 因的纤维屑等。
在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中, 穿过上述第 1 喷嘴的纤维到达上述第 2 喷嘴为止的路径 优选在纺纱时与外部隔绝的结构。由此, 能够提高吸引效率, 并能够有效地减少堆积在第 2 喷嘴等的飞花量。
在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中, 优选纺纱时上述第 2 喷嘴内的纤维行走路径相对于上述 第 1 喷嘴内的纤维行走路径倾斜地配置。由此, 能够灵活对应安装气流纺纱装置的装置的结构。 在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中, 上述第 1 支承部件优选能够向离开配置在比上述第 1 喷 嘴靠纤维行走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牵伸辊的方向移动的结构。由此, 能够确保足够的用于进 行第 1 喷嘴的维护保养的空间, 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流纺纱装置的维护保养的效率。
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优选以下结构。即, 气流纺纱装置具有在上述第 1 支承部件向 离开上述牵伸辊的方向移动了的预定位置上限制该第 1 支承部件的移动的限制部件。上述 第 1 支承部件通过机械性要件与上述第 2 支承部件连接。当上述第 2 支承部件向离开上述 牵伸辊的方向移动时, 上述第 1 支承部件与上述第 2 支承部件一体地移动, 直到由上述限制 部件限制上述第 1 支承部件的移动为止。由此, 仅凭使第 2 支承部件移动, 就能够使第 1 支 承部件离开牵伸辊, 并且能够使第 2 支承部件离开第 1 支承部件。
在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中, 优选还具有能够向上述第 1 喷嘴喷射压缩空气的结构的 第 1 喷嘴用清洁装置。由此, 能够用第 1 喷嘴用清洁装置喷射的压缩空气吹掉成为堵塞的 原因的纤维屑等而将其除去。
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即, 在上述第 1 喷嘴内形成用来产生捻回 流的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射部。在给上述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射部提供压缩空气的供给路径上 配置电磁阀。上述第 1 喷嘴用清洁装置动作时控制上述电磁阀来停止压缩空气的供给。
由此, 纺纱时能够一边在第 1 喷嘴内产生捻回流一边进行纺纱。另一方面, 在清洁 时通过停止往第 1 喷嘴提供压缩空气, 能够不受捻回流的影响地用清洁装置有效地除去纤 维屑等。
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优选具有能够向上述第 2 喷嘴喷射压缩空气的结构的第 2 喷嘴 用清洁装置。由此, 在使第 2 喷嘴露出的状态下通过用第 2 喷嘴用清洁装置喷射压缩空气, 能够有效地将成为喷嘴堵塞的原因的纤维屑等从第 2 喷嘴吹到外部而将其除去。
上述气流纺纱装置优选采用以下结构。在上述第 2 喷嘴内形成用来产生捻回流的 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射部。在给上述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射部提供压缩空气的供给路径上配置 电磁阀。上述第 2 喷嘴用清洁装置动作时控制上述电磁阀来停止压缩空气的供给。
由此, 纺纱时能够一边在第 2 喷嘴内产生捻回流一边进行纺纱。另一方面, 在清洁 时通过停止往第 2 喷嘴提供压缩空气, 能够不受捻回流的影响地用第 2 喷嘴用清洁装置有 效地除去纤维屑等。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 2 方案, 能够提供一种具备上述气流纺纱装置的纺纱机械。
附图说明
图 1 为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纺纱机械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 图 2 为表示牵伸装置和纺纱装置的样子的侧视图 ; 图 3 为表示纺纱装置的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 图 4 为示意地表示纺纱装置的电气结构的一部分的方框图 ; 图 5 为表示第 1 块离开前辊和前下辊时纺纱装置的样子的放大侧视图 ; 图 6 为表示第 2 块离开第 1 块时的纺纱装置的样子的放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发明的实施形态。图 1 表示具有并列设置的多个纺纱单元 ( 纱线处理单 元 )2、 作为纤维机械的纺纱机械 1。
如图 1 所示, 各纺纱单元 2 作为主要结构具有牵伸装置 7、 纺纱装置 9、 纱线贮存装 置 11 和卷绕装置 12。
牵伸装置 7 设置在纺纱机械 1 主体的框架 6 的上端附近, 采用将纱条 13 拉细变成 纤维束 8 的结构。纺纱装置 9 纺织从牵伸装置 7 输送来的纤维束 8。由纺纱装置 9 生成的 纺纱 10 经过用来检测纱线缺陷的清纱器 52 后, 被送到纱线贮存装置 11。纺纱 10 经过纱线 贮存装置 11 后利用卷绕装置 12 被卷绕, 形成卷装 45。
纺纱机械 1 具有鼓风箱 (blowerbox)101 和动力箱 (motor box)102。纺纱机械 1 具有结构为能够沿纺纱单元 2 并列的方向行走的接头台车 3。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形态的接 头台车 3 具有捻接器 ( 接头装置 )43、 吸管 44 和吸嘴 46。当某个纺织单元 2 剪断纱线或者 发生断纱时, 接头台车 3 在固定于框架 6 上的轨道 47 上行走到该纺织单元 2, 并停止在该位 置。然后, 接头台车 3 用吸管 44 捕捉纺纱装置 9 一侧的纱端同时用吸嘴 46 捕捉卷绕装置 12 一侧的纱端, 通过使吸管 44 和吸嘴 46 分别转动将捕捉到的纺纱装置 9 一侧的纱端和卷 绕装置 12 一侧的纱端引导到捻接器 43 内。被引导到捻接器 43 的纺纱装置 9 一侧的纱端 和卷绕装置 12 一侧的纱端用该捻接器 43 接头。由此, 纺纱装置 9 一侧的纱端和卷绕装置 12 一侧的纱端变成相连接的形态, 能够重新开始卷绕作业。 并且, 纺纱机械 1 具有用来将成为满卷的卷装落纱的落纱台车 ( 图示省略 )。 落纱 台车采用能够与接头台车分别独立行走的结构。
图 2 为牵伸装置 7、 纺纱装置 9 和纱线贮存装置 11 的放大侧视图。如图 2 所示, 牵 伸装置 7 具有多个用来拉伸纱条 13 使其变成纤维束 8 的牵伸辊。上述牵伸辊由彼此相对 配置的上辊和下辊构成。
上述上辊由后辊 14、 第三辊 15、 架设了上侧龙带 17 的中间辊 16 以及前辊 18 这 4 个牵伸辊构成。另一方面, 下辊由后下辊 24、 第三下辊 25、 架设了下侧龙带 27 的中间下辊 ( 龙带用辊 )26 以及前下辊 28 这 4 个牵伸辊构成。 各下辊 24、 25、 26、 28 与上述上辊 14、 15、 16 和 18 相对地配置。
在本实施形态的牵伸装置 7 的下方配置有吸引收集器 60。吸引收集器 60 被形成 为上方开放的杯形, 在其开口端形成吸引口。吸引收集器 60 的吸引口与上述前下辊 28 下 部的外周面相对。该吸引收集器 60 与图示省略的负压源相连, 能够在吸引口附近产生吸引 流。并且, 图示省略的垫按压在前下辊 28 上, 用该垫刮掉附着在旋转驱动的前下辊 28 上的 纤维屑。刮掉的纤维屑的一部分被该吸引收集器 60 吸引除去。
在上述结构中, 被输送到牵伸装置 7 的纱条 13 被牵伸辊拉伸变成纤维束 8, 送往纺 纱装置 ( 气流纺纱装置 )9。纺纱装置 9 气流纺织从牵伸装置 7 输送来的纤维束 8。被气流纺 织后的纤维束 8 变成纺纱 10 送往纱线贮存装置 11。另外, 后面就纺纱装置 9 进行详细叙述。
纱线贮存装置 11 具有 : 给纺纱 10 赋予预定的张力从纺纱装置 9 拉出的功能、 在接 头台车 3 进行接头等时使从纺纱装置 9 送出的纺纱 10 滞留, 防止纱线松弛的功能、 调节张 力使卷绕装置 12 一侧张力的变动不会传递给纺纱装置 9 一侧的功能。如图 2 所示, 纱线贮 存装置 11 作为主要结构具有纱线贮存辊 21、 生头部件 22 和电动马达 23。
生头部件 22 采用能够与纺纱 10 卡合 ( 钩挂 ) 的结构。生头部件 22 能够相对旋 转地被支承在纱线贮存辊 21 上, 并且利用适当的施力机构产生阻止生头部件 22 相对于纱 线贮存辊 21 旋转的力矩。该阻力矩使生头部件 22 跟随纱线贮存辊 21 的旋转而旋转, 结果 两者能够一体旋转。另一方面, 在生头部件 22 上施加了克服该阻力矩的力的情况下, 生头 部件 22 能够相对于纱线贮存辊 21 旋转。
纱线贮存辊 21 采用能够将纺纱 10 卷绕到其外周面上来贮存的结构。该纱线贮存 辊 21 由电动马达 23 驱动旋转。通过上述结构, 当卡合有纱线状态下的生头部件 22 与纱线 贮存辊 21 一体旋转时, 纺纱 10 被生头部件 22 挥动, 引导到纱线贮存辊 21 的外周面上从而 卷绕到纱线贮存辊 21 上。卷绕到纱线贮存辊 21 上的纺纱 10 被依次卷绕到纱线贮存辊 21 的基端一侧的新纺纱 10 送往纱线贮存辊 21 的顶端一侧。然后, 纺纱 10 从纱线贮存辊 21 的顶端一侧被拉出, 经过生头部件 22 后送往卷绕装置 12。
接着说明纱线贮存装置 11 的张力调节功能。在纱线贮存辊 21 上卷绕有纺纱 10 的状态下, 如果施加将卡合在生头部件 22 上的纺纱 10 拉向下游一侧的力, 则在生头部件 22 上作用使生头部件 22 旋转以将纺纱 10 从纱线贮存辊 21 的顶端一侧退绕的力。因此, 如果 纱线贮存装置 11 下游一侧的纱线张力 ( 纱线贮存装置 11 与卷绕装置 12 之间的纱线张力 ) 大到克服上述阻力矩的话, 则生头部件 22 独立于纱线贮存辊 21 而旋转, 纺纱 10 通过生头 部件 22 逐渐从纱线贮存辊 21 的顶端一侧被退绕。 反之, 在纱线贮存装置 11 下游一侧的纱线张力没有大到克服上述阻力矩的情况 下, 生头部件 22 与纱线贮存辊 21 一体旋转。此时, 生头部件 22 阻止纺纱 10 从旋转的纱线 贮存辊 21 的顶端一侧被退绕地起作用。
这样一来, 纱线贮存装置 11 当下游一侧的纱线张力增加时退绕纱线、 当纱线张力 减小 ( 纱线要松弛 ) 时阻止纱线退绕地起作用, 通过这样能够消除纱线松弛而赋予适当的 张力。
下面参照图 3 和图 4 说明纺纱装置 9 的结构。图 3 为表示纺纱装置 9 的结构的放 大侧视图。图 4 为示意地表示纺纱装置 9 的电气结构的一部分的方框图。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由被分割成 2 部分的块即第 1 块 91 和第 2 块 92 构成。第 1 块 91 设置在比第 2 块 92 靠近牵伸装置 7 的一侧 ( 从纤维束 8 的行走方 向看时比第 2 块 92 靠上游的一侧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以组件为单位安装到 纺纱机械 1 的框架 6 上, 能够以组件为单位进行装卸。下面就构成纺纱装置 9 的各部分进 行说明。
首先说明第 1 块 91。如图 3 所示, 第 1 块 91 被构成为臂状, 具有作为支承后述的 第 1 喷嘴 71 的壳体的功能。第 1 块 91 能够以旋转轴 99 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在框架 6 上。
在第 1 块 91 的顶端配置有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1 喷嘴 71。如图 3 所示, 在纺纱 过程中使第 1 喷嘴 71 的顶端与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的夹持点相对地固定第 1 块 91 的位置。 在第 1 块 91 的上方配置有挡块 41。在纺纱时, 通过上述挡块 41 顶住第 1 块 91 进行第 1 块 91 的定位。
并且, 在第 1 块 91 的下方, 配置有限制向离开牵伸装置 7 的方向转动的挡块 ( 限 制部件 )42。挡块 42 在纺纱时如图 3 所示不与第 1 块 91 接触。但是, 当第 1 块 91 从纺纱 时的位置转动预定的角度时, 通过挡块 42 顶住第 1 块 91, 阻止第 1 块 91 继续转动。
这样一来, 第 1 块 91 被夹在配置于第 1 块 91 上方的挡块 41 和配置在下方的挡块 42 之间。由此, 通过挡块 41 和 42 限制第 1 块 91 的转动行程。另外, 本实施形态的挡块 42 避开第 2 块 92、 只与第 1 块 91 接触地设定其位置。
第 1 喷嘴 71 为一边让从牵伸装置 7 输送来的上述纤维束 8 穿插一边在该纤维束 8 上作用捻回流的部件。在第 1 喷嘴 71 内形成有用来让纤维束 8 穿过的第 1 喷嘴纤维通过 路径 ( 第 1 喷嘴内的纤维行走路径 )75。在第 1 喷嘴 71 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在上述第 1 喷嘴 纤维通过路径 75 上开有出口端的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 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射部 )30。这 些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0 由穿设在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周围的细长孔构成。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0 被形成在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的切线方向上, 并且第 1 喷嘴内 空气喷出孔 30 的长度方向向着喂纱方向的下游一侧稍微倾斜地设置。
并且, 在第 1 块 91 上形成有在纺纱时从第 1 喷嘴 71 被吸引到第 2 喷嘴 81 的纤维 通过的、 作为通过部分的纤维通过室 61。如图 3 所示, 纺纱时的纤维通过室 61 成用第 2 喷 嘴 81 作盖的形状, 变成从外部闭锁的状态 ( 通过部分被密封的状态 )。
并且, 在第 1 块 91 上形成有与纤维通过室 61 连通的第 1 块内吸引路径 62。如图 3 所示, 该第 1 块内吸引路径 62 通过与第 1 块 91 连接的柔性管 63 和导管 ( 图示中省略 ) 等与图示省略的负压源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 不仅能够排出在第 1 喷嘴 71 喷射的压缩 空气流, 而且还能够吸引除去积存在纤维通过室 61 内的纤维屑。第 1 块内吸引路径 62 还 分歧到上述吸引收集器 60, 成为使吸引收集器 60 作用吸引力用的路径。从纤维通过室 61 吸引来的纤维屑和被吸引收集器 60 吸引的纤维屑通过管 63 和导管等被回收到图示省略的 飞花箱内。 如图 4 所示, 第 1 喷嘴 71 通过电磁阀 95 等与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 纺纱喷嘴 用压缩空气供给装置 )94 连接。第 1 喷嘴 71 将从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94 提供来的压缩 空气从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0 喷射到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通过这样能够在第 1 喷 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内产生捻回流。
第 1 淋浴喷嘴 72( 第 1 喷嘴用清洁装置 ) 为用来除去附着在第 1 喷嘴 71 顶端上 的纤维屑或尘埃等的部件。如图 3 所示, 第 1 淋浴喷嘴 72 固定在第 1 块 91 的顶端, 能够向 第 1 喷嘴 71 的顶端喷射压缩空气地设定其喷射口的朝向。
如图 4 所示, 第 1 淋浴喷嘴 72 通过电磁阀 97 等与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 清洁用压 缩空气供给装置 )96 相连。第 1 淋浴喷嘴 72 将从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96 提供来的压缩空气 ( 清洁用压缩空气 ) 喷射到第 1 喷嘴 71 的顶端, 通过这样能够吹掉附着在第 1 喷嘴 71 顶端 的纤维屑或尘埃等。
接着说明第 2 块 92。第 2 块 92 如图 3 所示被构成为臂状, 起支承后述的第 2 喷嘴 81 的壳体的作用。第 2 块 92 通过旋转轴 99 使其转动中心与第 1 块 91 的转动中心一致地 被安装到框架 6 上。在第 2 块 92 的顶端配置有上述第 2 喷嘴 81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如上所述, 在第 1 块 91 上形成有能够收容第 2 块 92 的一部分的作为收容空间的 纤维通过室 61。第 2 块 92 在包含第 2 喷嘴 81 的一部分被收容到第 1 块 91 中的状态下进 行纺纱。因此, 在纺纱时第 2 喷嘴 81 处于被隐藏在第 1 块 91 内部的状态。
如图 4 所示, 第 2 块 92 上连接有气压缸 80( 图 3 中省略 )。通过气压缸 80 的驱动 能够使第 2 块 92 从纺纱时的位置开始移动。
第 2 块 92 通过机械性要件与第 1 块 91 相连。在本实施形态中, 使第 1 块 91 与第 2 块 92 的转动中心一致, 并且通过扭簧等施力机构 ( 相当于上述机械性要件, 图示中省略 ) 将第 1 块 91 和第 2 块 92 相连接。这样一来, 由于第 1 块 91 被连接在第 2 块 92 上, 因此通 过使上述气压缸 80 动作能够使第 1 块 91 与第 2 块 92 一体移动。
第 2 喷嘴 81 为用来在穿过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而来的纤维束 8 上作用捻回 流的部件。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形态的第 2 喷嘴 81 使其纱线通道相对于第 1 喷嘴 71 倾斜 地配置。
在第 2 喷嘴 81 上与第 1 喷嘴 71 一样地形成有用来使纤维束 8 通过的第 2 喷嘴纤 维通过路径 ( 第 2 喷嘴内纤维行走路径 )85。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在纺纱时, 其长度 方向相对于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的长度方向倾斜。因此, 提供给纺纱装置 9 的纤维束 8 边在纺纱装置 9 内弯曲边前进。
在第 2 喷嘴 81 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在上述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上开有出口端 的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 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射部 )31。这些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1 由 穿设在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周围的细长孔构成。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1 产生方向 与第 1 喷嘴 71 的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中产生的捻回流的方向相反的捻回流地设定其 开口的朝向。
第 2 喷嘴 81 与第 1 喷嘴 71 一样通过电磁阀 95 等与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94 相 连 ( 参照图 4)。通过将从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94 提供来的压缩空气喷射到第 2 喷嘴纤 维通过路径 85 中, 能够在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内产生方向与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内产生的捻回流的方向相反的捻回流。即, 能够使第 1 喷嘴 71 的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内产生的纤维束 8 的气圈的方向与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内产生的纤维束 8 的气圈 的方向相反。
第 2 淋浴喷嘴 82( 第 2 喷嘴用清洁装置 ) 为用来除去附着在第 2 喷嘴 81 顶端的 纤维屑或尘埃等的部件。第 2 淋浴喷嘴 82 能够向第 2 喷嘴 81 的顶端喷射压缩空气地设定 其喷射口的朝向。如图 4 所示, 第 2 淋浴喷嘴 82 与第 1 淋浴喷嘴 72 一样通过电磁阀 97 等 与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96 相连。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机械 1 在每个纺纱单元 2 中具有用来控制纺纱单元 2 的单元控 制器 ( 控制单元 )32。如图 4 所示, 单元控制器 32 与电磁阀 95 和电磁阀 97 电气连接。单 元控制器 32 能够开闭控制电磁阀 95 和电磁阀 97。单元控制器 32 还与用来使气压缸 80 伸 缩的图示省略的电磁阀电气连接, 能够开闭控制该电磁阀。
电磁阀 95 采用当接收到来自单元控制器 32 的动作信号时 ( 通电时 ) 闭锁路径的 结构。电磁阀 95 在平时 ( 非通电时 ) 开放其路径以便给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0 和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1 提供压缩空气。而电磁阀 97 采用在接收到来自单元控制器 32 的动 作信号时 ( 通电时 ) 开放路径的结构, 平时 ( 非通电时 ) 闭锁路径。另外, 电磁阀 95 和电 磁阀 97 的电磁阀结构可以根据情况而适当改变, 只要是能够用单元控制器 32 控制路径开 闭的结构, 并不局限于本实施形态的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 纺纱装置 9 纺织牵伸装置 7 输送来的纤维束 8。更具体为, 由第 1 喷嘴 71 内的捻回流在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的入口附近产生吸引流, 利用该吸引作用 将纤维束 8 吸入到该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内。被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吸引的纤维束 8 被导入下游一侧的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内, 被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内产 生的捻回流施加假捻。该假捻传播到通过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的夹持点后的纤维的集束点 为止。
与此同时, 在该加捻了的纤维束 8 上, 通过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时分离了的一部分 纤维在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内的捻回流的作用下, 沿与上述纤维束 8 的加捻方向相反 的方向卷绕。这样一来, 通过使第 2 喷嘴 81 产生的捻回流的方向与第 1 喷嘴 71 产生的捻 回流的方向相反, 被第 1 喷嘴 71 沿与纤维束 8 的加捻方向相反的方向卷绕的纤维在第 2 喷 嘴的作用下一边牢固地勒紧纤维束 8 一边卷绕到该纤维束 8 上。由此形成以纤维束 8 为芯 纱的纱线强度高的包缠纺纱 10。这样从纤维束 8 纺出的纺纱 10 经过纱线贮存装置 11 被送 往卷绕装置 12。
下面参照图 5 和图 6 说明纺纱装置 9 所具备的第 1 块 91 和第 2 块 92 的开放动作 以及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进行的自动清洁。图 5 为表示第 1 块 91 离开前 辊 18 和前下辊 28 时的纺纱装置 9 的样子的放大侧视图。图 6 为表示第 2 块 92 离开第 1 块 91 时的纺纱装置 9 的样子的放大侧视图。另外, 进行自动清洁的时刻能够根据情况选择 适当的时刻。 例如, 可以采用在操作者操作图示省略的操作部的时刻进行自动清洁的结构。 并且, 也可以采用单元控制器 32 在适当的时刻控制各单元定期地进行自动清洁的结构。 当开始进行自动清洁时, 为了使第 2 块 92 离开牵伸装置 7, 单元控制器 32 给图示 省略的电磁阀发送动作信号。接收到动作信号的电磁阀使第 2 块 92 朝下方 ( 图 5 中箭头 的方向 ) 转动地使气压缸 80 动作。并且, 由于如上所述第 1 块 91 通过图示省略的扭簧与 第 2 块 92 连接, 因此第 1 块 91 跟随第 2 块 92 一体地向下转动。
如图 5 所示, 当第 1 块 91 转动到下表面与挡块 42 接触的位置时, 由挡块 42 限制 该第 1 块 91 继续朝下转动, 第 1 块 91 停止在该位置 ( 以下有时称为 “开放位置” )。另一方 面, 由于第 2 块 92 如上所述不与挡块 42 接触, 因此继续朝下 ( 图 6 中箭头的方向 ) 转动。 结果, 第 2 块 92 离开第 1 块 91, 第 2 喷嘴 81 的顶端大量露出, 变成图 6 所示的状态。
并且, 当单元控制器 32 开始自动清洁的控制时, 给电磁阀 95 发送动作信号, 停止 给第 1 喷嘴 71 和第 2 喷嘴 81 提供压缩空气。然后, 当第 2 块 92 移动到了图 6 所示的位置 时, 单元控制器 32 给电磁阀 97 发送动作信号, 给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提供 压缩空气。由此, 从第 1 淋浴喷嘴 72 的喷射口向第 1 喷嘴 71 的顶端吹出图 6 中箭头所示 方向的压缩空气。同样, 从第 2 淋浴喷嘴 82 的喷射口向第 2 喷嘴 81 的顶端吹出图 6 中箭 头所示方向的压缩空气。
附着在第 1 喷嘴 71 顶端或第 2 喷嘴 81 顶端的纤维屑等被从第 1 淋浴喷嘴 72 或 第 2 淋浴喷嘴 82 吹出的空气的力量吹到纺纱装置 9 的外部而除去。另外, 本实施形态的纺 纱装置 9 也可以省去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进行的清洁处理而只进行第 1 块 91 和第 2 块 92 的开闭动作。
并且, 如上所述, 纺纱装置 9 以组件为单位安装到纺纱机械 1 的框架 6 上。本实施 形态的纺纱机械 1 采用能够以组件为单位将上述纺纱装置 9、 结构与其不同的纺纱装置进 行更换的结构。另外, 作为与上述实施形态的结构不同的纺纱装置可以考虑例如由喷嘴和 锭子构成的气流纺纱装置。由此, 能够共用用来安装纺纱装置 9 的框架 6。因此, 不仅能够 根据目的和用途选择纺纱机械 1 中使用的纺纱装置 9, 而且实现了有效地提高纺纱机械 1 的
制造效率。
如上所述,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机械 1 所具备的纺纱装置 9 采用如下结构。即, 纺纱 装置 9 具有第 1 喷嘴 71、 第 1 块 91、 第 2 喷嘴 81 和第 2 块 92。第 1 块 91 支承第 1 喷嘴 71。 第 2 喷嘴 81 配置在比第 1 喷嘴 71 靠纤维行走方向的下游一侧。第 2 块 92 支承第 2 喷嘴 81, 通过向离开第 1 块 91 的方向移动能够将第 2 喷嘴 81 露出到外部。
由此, 由于支承第 2 喷嘴 81 的第 2 块 92 能够离开第 1 块 91 地移动, 因此能够容 易地确保足够的用来进行第 2 喷嘴 81 的维护保养的空间。因此, 能够高效地除去成为喷嘴 堵塞的原因的纤维屑等。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中经过第 1 喷嘴 71 的纤维到达第 2 喷嘴 81 的路 径在纺纱时与外界隔绝。由此, 能够提高吸引效率, 能够有效地减少堆积到第 2 喷嘴 81 等 中的飞花量。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中纺纱时第 2 喷嘴 81 内的第 2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85 相对于第 1 喷嘴 71 内的第 1 喷嘴纤维通过路径 75 倾斜地配置。由此, 能够灵活对应安 装纺纱装置 9 的纺纱机械 1 的结构。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采用第 1 块 91 能够向离开配置在比第 1 喷嘴 71 靠纤维行走方向上游一侧的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的方向移动的机构。由此, 能够确保足够 的进行第 1 喷嘴 71 的维护保养的空间, 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流纺纱装置的维护保养的效率。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采用以下结构。即, 纺纱装置 9 具有在使第 1 块 91 向离开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的方向移动的预定位置上限制该第 1 块 91 移动的挡块 42。第 1 块 91 通过机械性要件与第 2 块 92 连接。当第 2 块 92 向离开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的方向 移动时, 第 1 块 91 与第 2 块 92 一体移动直到由挡块 42 限制其移动。由此, 仅凭使第 2 块 92 移动, 不仅能够使第 1 块 91 离开前辊 18 和前下辊 28, 而且还能够使第 2 块 92 离开第 1 块 91。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还具有能够向第 1 喷嘴 71 喷射压缩空气的第 1 淋 浴喷嘴 72。由此, 通过用第 1 淋浴喷嘴 72 喷射压缩空气能够吹掉成为第 1 喷嘴 71 堵塞的 原因的纤维屑等而将其除去。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采用以下结构。即, 在第 1 喷嘴 71 内形成用来产 生捻回流的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0。在给第 1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0 提供压缩空气的供 给路径中配置电磁阀 95。第 1 淋浴喷嘴 72 动作时控制电磁阀 95 来停止压缩空气的供给。
由此, 纺纱时能够一边在第 1 喷嘴 71 内产生捻回流一边进行纺纱。另一方面, 在 清洁时通过停止往第 1 喷嘴 71 提供压缩空气, 能够不受捻回流的影响地用第 1 淋浴喷嘴 72 有效地除去纤维屑等。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具有能够往第 2 喷嘴 81 喷射压缩空气的第 2 淋浴 喷嘴 82。由此, 通过在露出第 2 喷嘴 81 的状态下用第 2 淋浴喷嘴 82 喷射压缩空气, 能够将 成为堵塞喷嘴的原因的纤维屑等从第 2 喷嘴 81 吹到外部, 有效地将其除去。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采用如下结构。即, 在第 2 喷嘴 81 内形成产生捻 回流用的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1。在给第 2 喷嘴内空气喷出孔 31 提供压缩空气的供给 路径内配置电磁阀 95。第 2 淋浴喷嘴 82 动作时控制电磁阀 95 而停止压缩空气的供给。由 此, 纺纱时能够一边在第 2 喷嘴 81 内产生捻回流一边进行纺纱。而在清洁时通过停止往第
2 喷嘴 81 内提供压缩空气, 能够不受捻回流的影响地用第 2 淋浴喷嘴 82 有效地除去纤维屑 等。
并且,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装置 9 采用如下结构。即纺纱装置 9 具有纺纱喷嘴用压 缩空气源 94、 第 1 淋浴喷嘴 72、 第 2 淋浴喷嘴 82 和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96。纺纱喷嘴用压缩 空气源 94 在纺纱时给第 1 喷嘴 71 和第 2 喷嘴 81 提供压缩空气。第 1 淋浴喷嘴 72 能够往 第 1 喷嘴 71 喷射清洁用压缩空气。第 2 淋浴喷嘴 82 能够往第 2 喷嘴 81 喷射清洁用压缩空 气。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96 在上述自动清洁时给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提供 清洁用压缩空气。当由第 1 喷嘴 71 和第 2 喷嘴 81 在上述纤维束上作用捻回流作用时, 单 元控制器 32 通过进行电磁阀 95 的开闭控制使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94 提供压缩空气, 并 通过进行电磁阀 97 的开闭控制使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96 停止上述清洁用压缩空气的供给。 并且, 在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94 停止上述压缩空气的供给的情况下——即在不进行纺纱 作业的情况下, 单元控制器 32 进行电磁阀 97 的开闭控制, 以便从清洁用压缩空气源 96 给 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提供上述清洁用压缩空气。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但上述结构还可以如下地进行变更。
第 1 淋浴喷嘴 72 和第 2 淋浴喷嘴 82 配置的场所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例如, 可以将第 2 淋浴喷嘴 82 配置在第 1 块 91 的下面一侧。 并且, 纺纱机械 1 的结构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变更。例如, 可以变更成将一对辊构成 的喂纱装置取代上述实施形态的纺纱机械 1 所具备的纱线贮存装置 11 配置在纺纱装置 9 的下游一侧的结构。
并且, 本实施形态所使用的压缩空气源和从压缩空气源往各部分提供压缩空气用 的路径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变更。例如, 可以将纺纱喷嘴用压缩空气源 94 与清洁用压缩空气 源 96 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