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04487A43申请公布日20121003CN102704487ACN102704487A21申请号201210179365622申请日20120604E02D15/10200601E02D19/04200601E01B23/1020060171申请人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地址300456天津市塘沽区新港三百间14号申请人天津港航安装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李建明孔令磊丰贯凌张怡戈沈家海张宝奇徐文华刘昊摈靳胜54发明名称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57摘要一种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具有两平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行走机。
2、构,包括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动体;所述行走机构由绞车通过牵引索牵引驱动。该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抛石和夯平设备在承载体上稳定移动和定点施工。该轨道行走机构能够有效的保证抛石设备和夯平设备的牢固性和安全移动性能,同时其能够实现抛石和夯平作业的高效和作业地点的精确性,有效地提高了沉管基础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1页21一种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具有两平。
3、行设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动体;所述行走机构由绞车通过牵引索牵引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金属板焊接结构,该导轨具有侧向开口的导引腔,该导引腔由相互垂直设置的底板、侧挡板和上挡板围成,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金属垫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导轨的导引腔相对设置,所述导轨架设在并行设置的金属立板上,金属立板间分布焊接设置与金属立板和底板相垂直设置的底部加强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
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分布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包括平行于所述导引腔横截面的导轨加强肋板,所述导轨加强肋板与所述侧挡板、上挡板间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加强肋板还包括侧挡板加强肋板,侧挡板加强肋板与所述导轨加强肋板和侧挡板间垂直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垂直于所述导轨设置的槽钢,槽钢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片,与橡胶片相对的槽钢的的另一侧固定有加强隔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包括两并列设置的、与所述导引腔嵌装配合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的底端面、测端面和上端面均设置。
5、有滑板,所述滑板为间隔分布设置的矩形滑片。权利要求书CN102704487A1/3页3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沉管基础施工的驳船上用基础施工设备的移动设施,具体的涉及一种满足抛石和夯平设备随施工需要进行移动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背景技术0002随着国内外沿海开发热潮,相应的沿海工程施工增多,在海域进行围堰岛隧施工时需要进行围堰岛施工,采用钢管桩构建围堰岛壁,然后进行抛石填石作业,再进行夯平,形成牢固的岛壁围堰结构。由于在海上施工,相应的沉管作业、抛石填海以及夯平工序均需要多种设备进行配合,并且抛石填海进行沉管基础构建的工序是按抛石位置连续进行的,现有。
6、的抛石作业是通过船体的移动来进行抛石点的移动,很难做到稳定的连续抛石作业以及后续的夯平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抛石填海和夯平这两个重要的沉管基础工程的施工。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抛石和夯平设备在承载体上稳定移动和定点施工的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该轨道行走机构能够有效的保证抛石设备和夯平设备的牢固性和安全移动性能,同时其能够实现抛石和夯平作业的高效和作业地点的精确性,有效地提高了沉管基础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包括0006轨道,所述轨道具有两平行设。
7、置的导轨,所述导轨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0007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动体;0008所述行走机构由绞车通过牵引索牵引驱动。0009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为金属板焊接结构,该导轨具有侧向开口的导引腔,该导引腔由相互垂直设置的底板、侧挡板和上挡板围成,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金属垫板。0010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导轨的导引腔相对设置,所述导轨架设在并行设置的金属立板上,金属立板间分布焊接设置与金属立板和底板相垂直设置的底部加强板。0011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上分布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包括平行于所述导引腔横截面的导轨加强肋板,所述导轨加强肋板。
8、与所述侧挡板、上挡板间垂直焊接固定;所述加强肋板还包括侧挡板加强肋板,侧挡板加强肋板与所述导轨加强肋板和侧挡板间垂直焊接固定。0012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垂直于所述导轨设置的槽钢,槽钢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片,与橡胶片相对的槽钢的的另一侧固定有加强隔板。说明书CN102704487A2/3页40013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体包括两并列设置的、与所述导引腔嵌装配合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的底端面、测端面和上端面均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为间隔分布设置的矩形滑片。0014该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采用并行的两组导轨,并通过C型横截面结构的导轨设计,使得行走车体可以稳。
9、定的安装在导轨的侧向开口的导引腔中,提高了行走车体的承载和侧向拉力的稳定性。两组导轨相对设置,即导轨的C型导引腔,也就是滑动体容置腔均位于两组轨道的内侧,这有效地增加了侧向受力稳定性。导轨采用金属板焊接结构,焊接设置在金属立板的导引腔的底板作为主要承重部件,金属立板作为整个轨道的支撑基础可以与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甲板进行固定。而侧挡板和上挡板主要起到侧向受力的限位作用。为提高导轨的受力稳定性,本发明采用了在导引腔的三个外端面焊接设置加强金属板的行驶实现,具体的刻在侧挡板和上挡板的外部垂直焊接固定导轨加强板,导轨加强板间隔分布设置。而导轨加强板之间则焊接侧挡板加强肋板,以增加整个导轨在长度方向上的。
10、受力稳定性。0015为了限制行走机构于导轨两端脱离导轨,本发明采用了在导轨的两端部设置限位部的方式解决,限位部的槽钢与导轨端部之间设置有橡胶片,加强隔板则直接焊接在槽钢上形成阻挡板,当行走结构运行到导轨端部时,其滑动体会碰触到阻挡板,橡胶片能够起到较佳的缓冲作用,降低对加强隔板的冲击。行走机构的行走可采用牵引索牵引驱动,使得行走机构的重量减轻,利于行走控制。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抛石和夯平设备在承载体上稳定移动和定点施工。该轨道行走机构能够有效的保证抛石设备和夯平设备的牢固性和安全移动性能,同时其能够实现抛石和夯平作业的高效和作业地。
11、点的精确性,有效地提高了沉管基础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附图说明0018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是图1中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0020图3是图1中I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1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行走机构的下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沉管基础施工驳船的轨道行走机构主要由轨道、行走车体组成。轨道具有两平行设置的导轨10、20,导轨的横截面为C型结构;导轨为金属板焊接结构,该导轨具有侧向开口的导引腔,该导引腔由相互垂直设置的底板25、侧挡板27和上挡板28围成,底板25。
12、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金属垫板26。两导轨的导引腔相对设置,导轨架设在并行设置的金属立板21上,金属立板间分布焊接设置与金属立板和底板相垂直设置的底部加强板22。导轨上分布设置有加强肋板,加强肋板包括平行于所述导引腔横截面的导轨加强肋板23,导轨加强肋板23与侧挡板27、上挡板28间垂直焊接固定;加强肋板还包括侧挡板加强肋板24,侧挡板加强肋板24与导轨加强肋板23和侧挡板27间垂直焊接固说明书CN102704487A3/3页5定。导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包括垂直于所述导轨设置的槽钢12,槽钢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片11,与橡胶片相对的槽钢的另一侧固定有加强隔板13。0023如图4所示,行走机构30未在本图中全部示出,行走机构为行走车体,行走车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动体;滑动体包括两并列设置的、与导引腔嵌装配合的滑动部40和50,滑动部的底端面、测端面和上端面均设置有滑板41、42和43,滑板为间隔分布设置的矩形滑片。该行走机构可由绞车通过牵引索牵引驱动。说明书CN102704487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704487A2/3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04487A3/3页8图4说明书附图CN1027044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