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910033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96264.X

申请日:

2010.12.20

公开号:

CN101994714A

公开日:

2011.03.3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4D 25/08申请公布日:201103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5/08申请日:20101220|||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5/08

主分类号:

F04D25/08

申请人:

徐伟

发明人:

徐伟

地址:

318014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镇滨海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代理人:

蔡正保;张向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无叶风扇基座噪音较大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本移动式无叶风扇,包括具有进风孔、导流风道、增压泵和电机的基座,一个或若干个可以产生增压气流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内的增压泵通过管状的连接件与上述的出风装置相连接。它采用将噪音较大的基座与出风装置分开摆放,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由此可以将基座与使用者隔离,即将基座摆放在较远处,或者如同空调外机一样,将其放置在阳台、窗外或者另一个房间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噪音给人带来的不适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 包括具有进风孔 (1a)、 导流风道、 增压泵 (10) 和电机 (9) 的 基座 (1), 一个或若干个可以产生增压气流的出风装置 (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座 (1) 的 增压泵 (10) 通过管状连接件与上述的出风装置 (2) 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管状连接件为可弯曲 的软管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风装置 (2) 的底部设 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 (4) 和与固定座 (4) 摆动连接的摆动座 (5), 所述的出风 装置 (2) 与摆动座 (5) 转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风装置 (2) 的底部设 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 (4) 和与固定座 (4) 转动连接的转动座 (6), 所述的出风 装置 (2) 与转动座 (6) 摆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座 (4) 为一底 面制为平面, 并具有可通过张合操作进行固定的夹钳 (4a)。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夹钳 (4a) 的底面具有 加重铁块 (4a1)。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座 (1) 的壳体的下部 环设有一圈进风口 (1a), 顶部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与管状连接件相连接的出气口 (1b), 所 述的增压泵 (10)、 电机 (9) 设置在上述的壳体内部。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座 (1) 的壳体内部还 架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导流筒 (11), 所述的导流筒 (11) 套设在电机 (9) 和增压泵 (10) 的外 部, 其上部的外侧与基座 (1) 的壳体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7)。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7 或 8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增压泵 (10) 为涡轮增压泵。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7 或 8 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基座 (1) 上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口 (8)。

说明书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扇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特别是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存在的无叶风扇, 如中国专利号为 201020106004 的发明专利, 其内容 为: 一种无叶风扇, 包括主体、 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 在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 在所述出风环上设置有出风口,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上 设置有导流风道, 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 ; 所述整圈进风口、 导流风道、 二次 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同, 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 设置有与水平 面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 该类型的无叶风扇都为固定 式结构, 只能放置在地面或桌面等平面上, 其体型也相对较大, 不能任意搬放 ; 而且由于无 叶风扇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机理, 其底座噪音较大, 影响使用舒适性。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座与出风装置分离 的移动式无叶风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 包括具有进风 孔、 导流风道、 增压泵和电机的基座, 一个或若干个可以产生增压气流的出风装置,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基座内的增压泵通过管状的连接件与上述的出风装置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 将具有进风结构、 导流风道、 增压泵和电机的基座与出风装置分开 摆放, 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由此可以将噪音较大的基座与使用者隔离, 即将基座摆 放在较远处, 或者如同空调外机一样, 将其放置在阳台、 窗外或者另一个房间中, 以避免由 于噪音而影响使用舒适性。 同时, 该基座上可具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出风口, 可与一个或者若 干个出风装置相连接, 即以一个设备带动多个出风装置, 同时满足多人或者多个房间的使 用需要。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管状连接件为可弯曲的软管。 采用软管结构, 在基座不动的情况下, 可以将出风装置随意摆放, 简单方便、 易于操作。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出风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 的固定座和与固定座摆动连接的摆动座, 所述的出风装置与摆动座转动连接。该摆动座可 以带动出风装置相对于固定座做俯仰摆动, 而出风装置可相对摆动座左右旋转以调节风 向。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出风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 的固定座和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 所述的出风装置与转动座摆动连接。该转动座可 以带动出风装置相对于固定座做左右旋转, 而出风装置可相对转动座做俯仰摆动以调节风 向。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固定座为一底面制为平面, 并具有可通过张合操作进行固定的夹钳。该夹钳可以将出风装置夹设在桌边或床沿等位置。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夹钳的底面具有加重铁块。该铁块可使该夹 钳能够稳定的立于平面上, 避免晃动, 提高整个出风装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基座的壳体的下部环设有一圈进风孔, 顶部 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与管状连接件相连接的出气口, 所述的增压泵、 电机设置在上述的壳 体内部。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基座的壳体内部还架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导流 筒, 所述的导流筒套设在电机和增压泵的外部, 其上部的外侧与基座的壳体内侧之间设置 有密封环。该电机、 增压泵、 导流筒以及出气口之间构成导流风道, 空气流从进风孔进入基 座壳体内部, 在增压泵的带动下, 穿过导流筒并从出气口排出 ; 设置在导流筒和壳体之间的 密封环, 将导流筒的外侧与壳体的内侧密封, 促使空气只能从导流筒的内部通过, 以保证本 产品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增压泵为涡轮增压泵。
     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 所述的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 收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1、 将基座与出风装置分离, 并通过软管相 连接, 使得出风装置可以任意摆放, 避免由于基座的噪音影响使用舒适性 ; 2、 基座具有多个 出风口, 可与多个出风装置相连接, 实现单一的设备带动多个出风装置, 节省使用成本 ; 3、 出风装置的具有一个夹钳式的固定座, 可以将其夹设在桌边或床沿上, 定位方式简单方便 ; 4、 基座的进风孔处覆盖有开设有细小进风孔的进风环, 可以将进风孔开设的相对较大以降 低加工工艺的难度, 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图 3 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基座 ; 1a、 进风孔 ; 1b、 出气口 ; 2、 出风装置 ; 3、 连接管 ; 4、 固定座 ; 4a、 夹 钳; 4a1、 加重铁块 ; 5、 摆动座 ; 6、 转动座 ; 7、 密封环 ; 8、 接收口 ; 9、 电机 ; 10、 增压泵 ; 11、 导 流筒 ; 12、 防震脚 ; 13、 电机架 ; 14、 电机盖 ; 15、 电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 1, 本实施例一为具有单一出风装置 2 的无叶风扇, 还包括基座 1 和用于连 接基座 1 和出风装置 2 的连接管 3, 该连接管 3 为由橡胶制成的软管结构。基座 1 的下部环 设有一圈进风孔 1a, 基座 1 上还设置有一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口 8。出风装置 2 的底 部具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 4 和与固定座 4 摆动连接的摆动座 5, 摆动座 5 与出风 装置 2 转动连接, 则出风装置 2 可通过上述的结构, 相对于固定座 4 进行俯仰摆动以及左右转动。该固定座 4 具有底部增设有加重铁块 4a1 的夹钳 4a, 可将其夹设在桌边或床沿等多 种位置。
     参照图 2, 本实施例二为具有单一出风装置 2 的无叶风扇, 其出风装置 2 的底部设 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 4 和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 6, 该转动座 6 与出风装 置 2 摆动连接。该转动座 6 可以带动出风装置 2 相对于固定座 4 做左右旋转, 而出风装置 2 可相对转动座 6 做俯仰摆动以调节风向。
     参照图 3, 本实施例三为具有三个出风装置 2 的无叶风扇, 本实施例二仅列举出一 种可能性结构, 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出风装置的无叶风扇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 4, 本发明的基座 1 的壳体顶部具有 3 个出气口 1b, 壳体内部还架设有一导 流筒 11, 该导流筒 11 设置有防震脚, 其通过防震脚 12 悬空设置在基座 1 的壳体内部。导流 筒 11 上部的外侧与基座 1 的壳体内侧之间设置有具有减震定位作用的密封环 15。导流筒 11 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电机 9 和增压泵 10, 该增压泵 10 设置在导流筒 11 的下部, 电机 9 通 过电机架 13 搭设在导流筒 11 的上部, 其上还设置有一电机盖 14, 通过电机架 13 与电机盖 14 的相互配合, 实现对电机 9 位置的固定。电机控制器 15 设置在基座 1 的壳体底部, 当接 收口 8 接收到开、 关机信号时, 驱动电机 9 作出相应的工作。
     本发明产品的电机 9 为无刷高速电机, 增压泵 10 为涡轮增压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基座 1、 进风孔 1a、 出气口 1b、 出风装置 2、 连接管 3、 固定座 4、 夹钳 4a、 加重铁块 4a1、 摆动座 5、 转动座 6、 密封环 7、 接收口 8、 电机 9、 增压泵 10、 导流筒 11、 防震脚 12、 电机架 13、 电机盖 14、 电机控制器 15 等术语, 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 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 ;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 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4714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4714ACN101994714A21申请号201010596264X22申请日20101220F04D25/0820060171申请人徐伟地址318014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镇滨海路8号72发明人徐伟74专利代理机构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33107代理人蔡正保张向飞54发明名称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无叶风扇基座噪音较大影响使用舒适性的问题。本移动式无叶风扇,包括具有进风孔、导流风道、增压泵和电机的基座,一个或若干个可以产生增压气流的出风装置,其。

2、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内的增压泵通过管状的连接件与上述的出风装置相连接。它采用将噪音较大的基座与出风装置分开摆放,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由此可以将基座与使用者隔离,即将基座摆放在较远处,或者如同空调外机一样,将其放置在阳台、窗外或者另一个房间中,可以有效地避免噪音给人带来的不适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CN101994719A1/1页21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包括具有进风孔1A、导流风道、增压泵10和电机9的基座1,一个或若干个可以产生增压气流的出风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的增压泵10通过管状连接件与上述的出风装置。

3、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状连接件为可弯曲的软管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4和与固定座4摆动连接的摆动座5,所述的出风装置2与摆动座5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4和与固定座4转动连接的转动座6,所述的出风装置2与转动座6摆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4为一底面制为平面,并具有可通过张合操作进行固定的夹钳4A。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无叶。

4、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钳4A的底面具有加重铁块4A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的壳体的下部环设有一圈进风口1A,顶部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与管状连接件相连接的出气口1B,所述的增压泵10、电机9设置在上述的壳体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的壳体内部还架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导流筒11,所述的导流筒11套设在电机9和增压泵10的外部,其上部的外侧与基座1的壳体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环7。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10为涡轮增压泵。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7或8所述的移动式无叶风。

5、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口8。权利要求书CN101994714ACN101994719A1/3页3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风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特别是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背景技术0002目前市面存在的无叶风扇,如中国专利号为201020106004的发明专利,其内容为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出风环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所述整圈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同,。

6、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该类型的无叶风扇都为固定式结构,只能放置在地面或桌面等平面上,其体型也相对较大,不能任意搬放;而且由于无叶风扇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机理,其底座噪音较大,影响使用舒适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座与出风装置分离的移动式无叶风扇。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式无叶风扇,包括具有进风孔、导流风道、增压泵和电机的基座,一个或若干个可以产生增压气流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内的增压泵通过管状的连接件与上述的出风装置相连接。00。

7、05本技术方案中,将具有进风结构、导流风道、增压泵和电机的基座与出风装置分开摆放,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由此可以将噪音较大的基座与使用者隔离,即将基座摆放在较远处,或者如同空调外机一样,将其放置在阳台、窗外或者另一个房间中,以避免由于噪音而影响使用舒适性。同时,该基座上可具有一个或者若干个出风口,可与一个或者若干个出风装置相连接,即以一个设备带动多个出风装置,同时满足多人或者多个房间的使用需要。0006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管状连接件为可弯曲的软管。采用软管结构,在基座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将出风装置随意摆放,简单方便、易于操作。0007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出风装置的底部。

8、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和与固定座摆动连接的摆动座,所述的出风装置与摆动座转动连接。该摆动座可以带动出风装置相对于固定座做俯仰摆动,而出风装置可相对摆动座左右旋转以调节风向。0008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出风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和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所述的出风装置与转动座摆动连接。该转动座可以带动出风装置相对于固定座做左右旋转,而出风装置可相对转动座做俯仰摆动以调节风向。0009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固定座为一底面制为平面,并具有可通过张说明书CN101994714ACN101994719A2/3页4合操作进行固定的夹钳。该夹钳可以将出风。

9、装置夹设在桌边或床沿等位置。0010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夹钳的底面具有加重铁块。该铁块可使该夹钳能够稳定的立于平面上,避免晃动,提高整个出风装置的稳定性。0011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基座的壳体的下部环设有一圈进风孔,顶部设置有一个或若干个与管状连接件相连接的出气口,所述的增压泵、电机设置在上述的壳体内部。0012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基座的壳体内部还架设有一上下开口的导流筒,所述的导流筒套设在电机和增压泵的外部,其上部的外侧与基座的壳体内侧之间设置有密封环。该电机、增压泵、导流筒以及出气口之间构成导流风道,空气流从进风孔进入基座壳体内部,在增压泵的带动下,穿过。

10、导流筒并从出气口排出;设置在导流筒和壳体之间的密封环,将导流筒的外侧与壳体的内侧密封,促使空气只能从导流筒的内部通过,以保证本产品的工作效率。0013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增压泵为涡轮增压泵。0014在上述的移动式无叶风扇中,所述的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口。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将基座与出风装置分离,并通过软管相连接,使得出风装置可以任意摆放,避免由于基座的噪音影响使用舒适性;2、基座具有多个出风口,可与多个出风装置相连接,实现单一的设备带动多个出风装置,节省使用成本;3、出风装置的具有一个夹钳式的固定座,可以将其夹设在桌边或床沿上,定位方式。

11、简单方便;4、基座的进风孔处覆盖有开设有细小进风孔的进风环,可以将进风孔开设的相对较大以降低加工工艺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生产成本。附图说明0016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4是图3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中,1、基座;1A、进风孔;1B、出气口;2、出风装置;3、连接管;4、固定座;4A、夹钳;4A1、加重铁块;5、摆动座;6、转动座;7、密封环;8、接收口;9、电机;10、增压泵;11、导流筒;12、防震脚;13、电机架;14、电机盖;15、电机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002。

12、1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0022参照图1,本实施例一为具有单一出风装置2的无叶风扇,还包括基座1和用于连接基座1和出风装置2的连接管3,该连接管3为由橡胶制成的软管结构。基座1的下部环设有一圈进风孔1A,基座1上还设置有一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接收口8。出风装置2的底部具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4和与固定座4摆动连接的摆动座5,摆动座5与出风装置2转动连接,则出风装置2可通过上述的结构,相对于固定座4进行俯仰摆动以及左右说明书CN101994714ACN101994719A3/3页5转动。该固定座4具有底部增设有加重铁。

13、块4A1的夹钳4A,可将其夹设在桌边或床沿等多种位置。0023参照图2,本实施例二为具有单一出风装置2的无叶风扇,其出风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可放置在平面上的固定座4和与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6,该转动座6与出风装置2摆动连接。该转动座6可以带动出风装置2相对于固定座4做左右旋转,而出风装置2可相对转动座6做俯仰摆动以调节风向。0024参照图3,本实施例三为具有三个出风装置2的无叶风扇,本实施例二仅列举出一种可能性结构,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出风装置的无叶风扇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0025参照图4,本发明的基座1的壳体顶部具有3个出气口1B,壳体内部还架设有一导流筒11,该导流筒11设置有防震脚。

14、,其通过防震脚12悬空设置在基座1的壳体内部。导流筒11上部的外侧与基座1的壳体内侧之间设置有具有减震定位作用的密封环15。导流筒11内设置有相连接的电机9和增压泵10,该增压泵10设置在导流筒11的下部,电机9通过电机架13搭设在导流筒11的上部,其上还设置有一电机盖14,通过电机架13与电机盖14的相互配合,实现对电机9位置的固定。电机控制器15设置在基座1的壳体底部,当接收口8接收到开、关机信号时,驱动电机9作出相应的工作。0026本发明产品的电机9为无刷高速电机,增压泵10为涡轮增压泵。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

15、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002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基座1、进风孔1A、出气口1B、出风装置2、连接管3、固定座4、夹钳4A、加重铁块4A1、摆动座5、转动座6、密封环7、接收口8、电机9、增压泵10、导流筒11、防震脚12、电机架13、电机盖14、电机控制器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说明书CN101994714ACN101994719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4714ACN101994719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4714ACN101994719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4714ACN101994719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9471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