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踏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鼓的踏板的领域,尤其涉及基本没有摩擦的鼓踏板。
背景技术
鼓手依靠大鼓踏板打击大鼓。为便于演奏大鼓,重要的是,鼓踏板要具有良好的总体性能,包括足够的响应和反应时间。多年来,大鼓踏板一直在不断发展,以提高踏板的响应度、反应时间和大鼓踏板对鼓手本身的总体感觉,最大限度地发挥鼓手演奏大鼓的水平。本发明人认为,重要的是使大鼓踏板的运动部件的摩擦接合最小化,以增强或改善大鼓踏板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装置和方法,以改进大鼓踏板。本发明的改进的大鼓踏板具有:
(a)一个底板;
(b)一个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脚踏板;
(c)一个连接在底板和所述脚踏板的第一端部之间以允许转动地铰接件;
(d)第一和第二杆状支柱或支架,每个支架在一端安装在底板上,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e)一个轴安装成在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相对的上部之间进行延伸。在这种踏板装置中,本发明提供:
(f)一个安装在轴的中央部分上进行轴向旋转的筒状毂盘,其中,所述毂盘可以独立于轴的旋转而转动,如果在这种旋转中,毂盘在一定程度上与所述轴摩擦接触,则所述轴与所述毂盘一起转动;
(g)转动装置,包括一个连接在脚踏板第二端部和毂盘外部之间的柔性连接件,用于在踏下脚踏板时,使毂盘相对于脚踏板进行转动;
(h)一个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打击件柄,其第一端部固定到毂盘的外部上;
(i)一个固定在所述打击件柄的第二端部上的打击件;以及
(j)弹簧装置,用于在大鼓踏板的静止位置对毂盘进行弹簧偏压,使脚踏板的第二端部相对于底板保持在高位,并且使打击件与大鼓鼓膜保持一预定距离,其中,踏下脚踏板时,其第二端部朝底板转动,导致转动装置使毂盘沿着移动所述打击件与大鼓鼓膜相接触的方向进行转动。
附加的特征包括:配有与一个支架相距一定间隔的第二支架,弹簧装置位于支架之间;配有呈拉簧形式的弹簧装置,其一端转动地与毂盘相连接;在弹簧的相对端与一个支架之间配有一个转动连接件;配有一个带状柔性连接件,其一个端部部分局部地围绕所述毂盘;配有一个滚珠轴承装置,使毂盘安装成在轴上转动;在毂盘和支架之间配有一个转动连接件,其中,弹簧的所述一端转动地与毂盘相连接,柔性连接件限定一个竖直平面,弹簧转动连接件位于所述平面的一侧,所述打击件柄位于所述平面的相对一侧。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得到更好地理解。附图如下:
图1.1A、1.1B和1.1C分别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部分的俯视平面图、局部后视图和左视图;
图1.2A、1.2B和1.2C分别是图1.1A、1.1B和1.1C所示的本发明的一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后视图和左支架去除的左视图;
图2A是本发明一个支架底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支架底板的前视图;
图3A是一个右支架的侧视图;
图3B是图3A所示的右支架转动90°的侧视图;
图3C是图3A所示的右支架的仰视平面图;
图3.1A是本发明的一个左支架的侧视图;
图3.1B是图3.1A所示的左支架转动90°的侧视图;
图3.1C是图3.1A所示的左支架的仰视平面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个杆式锁紧铰接支架的前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杆式锁紧铰接支架的侧视图;
图4C是图4A所示的杆式锁紧铰接支架的俯视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支架弹簧复位支承杆的俯视平面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一个锁紧片的侧视图;
图6B是图6A所示锁紧片的俯视平面图;
图7A是本发明的一个杆式锁紧铰接销的侧视图;
图7B是图7A所示的杆式锁紧铰接销的俯视平面图;
图8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毂盘的右视图;
图8B是图8A所示的毂盘的左视图;
图8C是图8A所示的毂盘的后视图;
图8D是图8A所示的毂盘的前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毂轴的俯视平面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一个弹簧复位轮的前视图,后面相同;
图10B是图10A所示的弹簧复位轮的侧视图,另一侧相同;
图11A是用于弹簧复位轮20的一个带肩螺栓的俯视平面图;
图11B是图11A所示的带肩螺栓的侧视图;
图12A是本发明的一个弹簧张力盘形螺母的侧视图,另一侧相同;
图12B是图12A所示的弹簧张力盘形螺母的俯视平面图,仰视图相同;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弹簧张力调节杆的侧视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一个杆式锁紧壳体的侧视图;
图14B是图14A所示的杆式锁紧壳体的仰视平面图;
图15A是本发明的一个杆式锁紧件的侧视图;
图15B是图15A所示的杆式锁紧杆的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个杆式锁紧铰接销的侧视图;
图17是一个踏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18A是一个铰接部分的平面图;
图18B是图18A所示的铰接部分的侧视图;
图19A是一个轴承的平面图;
图19B是图19A所示的轴承的侧视图;
图20A是一个铰接销的端视图;
图20B是图20A所示的铰接销的侧视图;
图20C是一个铰接部分的平面图;
图20D是图20C所示的铰接部分的侧视图;
图20E是图18A和20C所示的铰接部分组件的平面图;
图21A是本发明的一个跟垫的俯视平面图;
图21B是图21A所示的跟垫的侧视图,另一侧呈镜像;
图22是本发明的底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23是图1.1C所示的踏板装置的类似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4是沿图23中线24-24的平面图;
图25是沿图23中线25-25的正视图;
图26是沿图23中线26-26的放大正视图;
图27是沿图23中线27-27的剖视图;
图28是沿图23中线28-28的放大剖视图;
图29是图25中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0是沿图29中线30-30的正视图;
图31是放大正视图,示出脚踏板的铰接情况;
图32是沿图31中线32-32的平面图;
图3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变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A、1.1B、1.1C、1.2A、1.2B和1.2C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各种装配情况。图2A至22是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的各部件的详图。
本发明人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许多不同方面对大鼓踏板的设计进行改进。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A至22所示,大鼓踏板装置包括一个踏板34,踏板34在一端由一个齐平铰接件36、38连接到底板42上,踏板的另一端连接到一条狭窄的柔性传动带19的一端上。传动带19通常是比较薄的标准尼龙绳传动带,或者是任何适当的柔性传动带。传动带19围绕一个滑轮或毂盘16,滑轮或毂盘16在中央安装在一个一般平行于底板42的水平轴18上。
滑轮或毂盘16是一个多段装置,包括内轴承17,内轴承17具有内滚道和外滚道,使滑轮或毂盘16围绕轴18转动,滑轮或毂盘安装在轴18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轴18本身可以加以固定,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轴18本身也可以转动地安装在轴承上。轴18安装在两个竖直支承件、即支架4和6之间。一个杆21与轴18上的一个滑轮或毂盘16机构相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一个鼓打击件23相连接。所述杆限定一个打击件柄21。滑轮或毂盘16上的传动带19的下端与踏板34的自由端相连接。一个弹簧偏压机构7、10、20、24、26的一端与毂盘16相连,另一端与一个支架6的一部分相连,使踏板34在静止状态处于高位,鼓打击件、即击槌23处于同大鼓鼓膜相距一个预定距离的位置。踩下踏板34时,击槌23转动,以击槌23的最大面积打击大鼓。一个夹紧机构12、28、30固定在底板42的前部,使踏板34固定在大鼓的框架上。
本发明各种实施例比许多已有技术的大鼓踏板都具有优越性。这些优越性如下:
1.打击件23与打击件的端面呈90°地接触鼓膜,以得到最大接触,而已有技术中的装置使打击件呈一定角度地接触鼓膜。
2.中央毂盘16从传动带19到打击件柄21提供全部互连,免除已有技术中比较复杂的设计,在动态范围具有良好的响应度,降低机械噪音,因此,本发明在操作期间实际上没有噪音,没有摩擦。
3.水平轴18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的上端之间,轴承使轴18本身转动。位于中央的毂盘16安装在轴18上的轴承35上,因此,毂盘16本身可以围绕轴18转动。毂盘16使打击件柄21与之相固定,打击件柄的另一端固定到打击件23上。一条传动带19围绕毂盘16,一端固定到毂盘16上,传动带19的另一端固定到踏板34上。毂盘16通过弹簧7进行弹簧偏压,使打击件23在静止状态保持在预定位置,使踏板34保持在竖直高位。当鼓手踩下踏板34时,毂盘16独特地围绕轴18转动,使打击件23转动,与鼓膜进行打击接触。如果毂盘和轴之间的轴承35有时发生过度摩擦,那么,轴本身会在支架内围绕其轴承37转动,传动带19及其传动装置的结合使操作既顺畅又无噪音。
4.毂盘16的弹簧偏压由一个弹簧7进行,弹簧7的一端与一个可转动的弹簧轮或弹簧构件20相连接,弹簧轮或弹簧构件20固定到毂盘16的底部,弹簧7的另一端与一个弹簧复位调节支承杆26的一端相连接,弹簧复位调节支承杆26的另一端固定在相关支架6的一个支承杆10上,从而必要时使之转动。固定在毂盘16上的弹簧复位轮20包括内双列轴承,内双列轴承通过一个带肩螺栓22固定到毂盘16上,以便必要时相对于弹簧7进行转动,并使毂盘16运动。支架6上的通过弹簧复位支承杆10与弹簧7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一个可转动的轴承,使操作更为顺畅。弹簧张力调节由螺纹部分26进行。
5.在另一实施例中,采用一种比较薄而轻的踏板34,这种踏板比已有技术中的踏板轻便,从而使打击件23快速复位到其静止位置,使用踏板34本身的用力较小,因此不会使鼓手很快疲劳。另外,可以采用一种标准踏板,这种踏板比上述实施例中的踏板厚。
6.踏板34底部的跟垫40采用一种齐平铰接件36、38的设计方案,而已有技术则使用一种通常的门式铰接件的设计方案。
图23至30进一步示出图1至22所示的本发明的细部情况,相应的构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在图23至30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托架结构110包括一个一般呈水平状态的底板或脚踏板111,踏板112在底板或脚踏板111上向前向上延伸。踏板在其后端具有转动支承件112a。这种支承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滚柱轴承提供,如这里作为参考文献的US5627332所述。销钉连接的铰接部分108和109与脚踏板连接,一个跟板109a布置在脚踏板上。当一个保持器200松开并且在底板111上的一个槽201中移动时,部件109和109a可以向前或向后进行位移(见图31)。可以配置其它的连接件。
第一和第二支架114和115由底板111支承,通常使其下端114a和115a与底板连接,如图23和25所示。支架的上端向上自由突出。一个轴或轴结构116安装成在两个支架之间侧向突出,如图25和28所示。两个支架在其上端部分具有孔口114b和115b,用于接纳轴的端部116a和116b。这些相对的端部可以由支架上端的埋头孔120和121所接纳的支承件118和119加以支承。保持器122和123使轴的相对的端部定位在支承件上,并且可以向轴的两端进行轴向移动,以便快速拆卸。垫片式支承件118和119的数量和/或厚度可以变化,以便使一个毂盘130在轴上相对于支架进行轴向端部定位调节。因此,轴相对于支架进行固定保持,但是,如果需要,轴可以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为此,支承件118和119可以配有轴承,使轴围绕其轴线116a转动,如上所述。
毂盘130可以与轴116一起转动,或者可以在轴上围绕轴的轴线独立转动。毂盘由轴的中央部分支承在两个支架之间。如图所示,两个滚柱轴承135和136支承在轴上,支承毂盘进行转动。如图所示,轴承内滚道135a和136a安装在轴的部分116b和116c上,轴承外滚道135b和136b保持在毂盘的孔140和141中。轴承滚珠定位在两条滚道之间。这样,如果轴端固定到支架上端,那么,毂盘可以相对于支架和轴进行转动,或者如果轴端可以相对于支架上端进行转动,那么,毂盘也可以相对于支架和轴进行转动。如果毂盘例如在116d处固定在轴的中央部分,并且如果轴的相对的端部可以如上所述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那么,毂盘和轴可以相对于两个支架一起转动。
一个毂盘转动装置配置成在脚踏板112的前部和毂盘之间进行作用,可以包括一个柔性连接件146,柔性连接件146在147处与脚踏板连接,在148处与毂盘的一个外部弯曲部分149连接。外部弯曲部分149可以围绕轴的轴线呈圆柱形形状延伸,或者可以相对于这条轴线进行偏心延伸,以便相对于一个待打击鼓膜154使一个毂盘支承的打击件或击槌153a的转速进行变化。弹簧装置或弹簧结构配置成对毂盘进行弹簧偏压,使之处于脚踏板的静止位置,如图23和25所示。图中示出弹簧156,其上端156a固定在毂盘上的一个偏心件157上,其下端156b固定在一个转体158上。这使轴153上的打击件153a与大鼓鼓膜154保持预定的距离。这样,一旦踩下脚踏板,其第二端就朝底板111转动,致使传动带146使毂盘沿着使打击件移动与鼓膜进行打击接触的方向转动(见图1中箭头160)。
如图25所示,偏心件157、弹簧156以及转体或枢轴158都有保护地位于支架114和115之间的区域161,弹簧基本直接对毂盘进行作用。由转体158进行的弹簧下端的转动加强毂盘130的摩擦极小的转动,使打击件对脚踏板112的上下运动作出更快反应。偏心件157可以包括一个转子或轮,所述转子或轮可以围绕一条与毂盘旋转轴线偏心的横轴线157a转动。
如图29所示,转体158由一个转子170支承,转子170在支架115上一个孔172中的一个轴承171内转动。一个螺纹紧固件173将转子170固定在转体158上,如图所示。一个竖直紧固件175固定到弹簧下端,在转体中一个孔176内突出。调节螺母177拧在紧固件175上,可以拧紧在转体上,如图所示。螺母和紧固件175相对于转体158的调节使紧固件175进行竖直定位,如果有碍于脚踏板112的下向转动,则调节弹簧156的弹簧张力。
图27示出在181处转动地固定到支架114上的一个夹紧杆180。当夹紧臂的后端180b由一个提升杆186升高时,夹紧杆的前端180a夹紧在大鼓边缘183上。提升杆横向延伸(见图26),在187处转动到与底板连接的装置188上。一个调节螺钉189可以转动成压紧在提升杆的端部186a上,提升杆的提升端186b提升夹紧臂的杆180b。螺钉189在190处拧紧在装置188a上。见图26和27。
图33所示的装置200大体与上述图23至32所示的装置相同。这种装置加有或结合有:
(1)一个象弹簧156一样的第二拉簧201,连接在一个在毂盘130上位于其相对一侧的第二偏心件202和一个由支架114转动地支承的可以进行水平转动的第二转体203之间;
(2)一个驱动臂204,具有一个固定在偏心件202上的竖直段204a、一个水平段204b和一个在支架114外侧延伸的竖直段204c;
(3)一个由驱动臂204驱动转动的联动装置206;
(4)一个类似于装置200的第二打击装置207,驱动联动装置206,联动装置206驱动打击件柄208和击槌208a,以打击鼓膜。打击装置207包括一个底板209、两个竖直支架210和211、一个轴212、一个转动地安装在轴上的毂盘213以及一个使联动装置206右端与毂盘213相连接的U形连接件214(如同驱动臂204)。这样,操作打击装置207时,联动装置206使毂盘213转动,从而使打击件柄208和击槌208a转动。还配有一个如同脚踏板112那样的脚踏板210,一条传动带211将该脚踏板连接到毂盘213上,如图23所示。另外,一个拉簧214用于抵抗脚踏板210的下向转动,如同弹簧156那样。踏下任一脚踏板或两个脚踏板即可使打击件和击槌转动并打击一个共同的鼓膜。
通常,第二毂盘固定在第二轴上,以致第二毂盘的转动使联动装置206转动。联动装置206在206a和206b处配有万向联轴节。
图2A、3A、3B、3C、3.1A、3.1B示出支架4和6的下端部分,其能够相对于底板42进行运动和调节。例如,支架下端与支承件具有独立的可调连接。所述支架下端部分的螺纹可以通过适当的紧固件与支承件进行可调螺纹连接。图2A示出这种连接方法,即支架可以与支承件连接成改变支架之间的横向间距。这样,支架之间具有可调的横向间距,支架下端部分与支承件具有可选的连接方法,支承件可以配有连接装置,以提供这种与支承件的横向连接。这种连接的实施例示于42a、42b和42c处,均为螺纹连接。适当的紧固件可以将42a和42b连接到两个支架的下螺纹端部,或者将42a和42b连接到两个支架的下端,从而改变支架之间的横向间距。这种螺纹连接示于4a和6a处。
如图25、28、29和30所示,配有一个“旋摆”结构。这种旋摆结构包括用于一个大鼓踏板装置的弹簧复位器,大鼓踏板装置包括:
(a)支承结构;
(b)一个鼓手的脚睬脚踏板,脚踏板的后部由支承结构加以支承;
(c)支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竖直支架,最好是两个支架;
(d)旋转结构,由所述支架支承,包括一个鼓打击件,所述旋转结构限定一条第一旋转轴线;
弹簧复位器包括:
(e)一个具有相对端部的弹簧装置;
(f)相对端部之一与第一轴线偏心地有效连接到旋转结构上,使鼓打击件被推向静止位置;
(g)相对端部的另一端转动而操作地连接到支承结构上,随着所述一个端部相对于所述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线和相对于所述静止位置的转动,所述另一个端部也进行转动。
所述弹簧复位器通常包括一个枢轴,该枢轴由所述支架支承,围绕与第一轴线相平行的一条第二轴线转动,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枢轴连接。旋转结构也通常包括一个转子,该转子有效连接到脚踏板的前部,随着脚踏板前部向下运动,转子使打击件转动;弹簧一端与第一轴线偏置地有效连接到转子上,而随着所述弹簧一端因转子转动而移动,随着弹簧张力变化,所述弹簧另一端进行转动。
此外,所述踏板装置通常在旋转结构和所述脚踏板的前部之间具有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弹簧在侧面与柔性连接件留有一定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