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引线机构.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06010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0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4637.6

申请日:

2001.02.16

公开号:

CN1309204A

公开日:

2001.08.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5B 53/00申请日:20010216授权公告日:20040707终止日期:201402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5B53/00; D05B65/06

主分类号:

D05B53/00; D05B65/06

申请人: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原田幸一; 田川祐二; 山口稔; 赤羽浩一; 井上和司

地址:

日本名古屋市

优先权:

2000.02.17 JP 39295/20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缝纫机引线机构能使引线部件和类似部件在一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宽度)改变时可以通用,并能使两根针线与引线部件的两个引线部分接触而不会掉落。引线机构(6)包括可动刀片(20),即引线部件,驱动机构(30),和一对导线件(40)。当驱动机构(30)驱动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进和缩回时,两个导线件(40)前进和缩回并同时打开和闭合,以便与可动刀片(20)前进和缩回运动一致地引导两根针线(5)。

权利要求书

1: 在有两根缝纫针(4)的缝纫机中,缝纫针连接到被上下驱 动的针杆(3)上,该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C)其特征在于包 括: 有两个引线部分(20a,80a)的引线部件(20,80),引线部分 可分别与从两根缝纫针(4)向下伸展的两根针线(5)接触; 用于驱动引线部件(20,80)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进和 缩回的驱动机构(30),在挑线位置引线部件(20,80)朝缝纫针(4) 前进,在缩回位置引线部件(20,80)从挑线位置缩回; 两个装设在引线部件(20,80)上的导线件(40,60,70),与 引线部件(20,80)的前进和缩回运动相一致地被打开和闭合,并引 导两根针线(5),从而使两根针线(5)分别与两个引线部分(20a, 80a)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C),其 特征在于:当引线部件(20,8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 个导线件(40,60,70)其远端部分互相分离张开,并与两根针线(5) 接触,当引线部件(20,80)继续朝挑线位置运动时,导线件(40, 60,70)引导两根针线(5)互相接近,从而使针线(5)与两个引导 部分接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C),其 特征在于:当引线部件(20,8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 个导线件(40,60,70)其远端部分互相分离张开,并与两根针线(5) 接触,当引线部件(20,80)从挑线位置向缩回位置运动时,两个导 线件(40,60,70)靠近,使两根针线(5)移动到互相接近,从而 使针线(5)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个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 6A-6C),其特征在于:当两个导线件(40,60,70)的远端边互相 张开时,导线件(40,60,70)远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根缝纫针(4) 之间的间距。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个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 (6),其特征在于:两个导线件是由至少一个板弹簧(40)整体形 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其特征在于: 由至少一个板弹簧(40)形成的导线件(40)是这样构成的,即导线 件(40)接近其远端的部分互相张开得更远一点,和引线机构(6) 还包括具有引导槽(15)的静止部件(10),引导槽用于引导两个导 线件(40),从而当导线件(40)与引线部件(20)一起前进和缩回 时使导线件(40)逐渐张开和闭合。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 6A-6B),其特征在于:引线部件(20)是与装设在线头修剪器(1, 1A,1B)中的静止刀片(10)配合,用于剪断针线的可动刀片(20), 两个引线部分是可动刀片(20)的两个刀片部分。
8: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个所述的缝纫机的引线机构,其 特征在于:引线部件(80)是装设在拭线器(1C)中用于擦拭从两根 缝纫针(4)伸出的两根针线(5)的引线部件(80)。

说明书


缝纫机的引线机构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引线机构,特别是涉及装设一对导线件的引线机构,导线件与引线部件的前进和缩回运动一致地打开和闭合。

    在常规的双针缝纫机中,如滚边缝纫机和类似的缝纫机,由一对缝纫针组成的整体型双针单元是可拆卸地连接到针杆的下端。在一般的双针缝纫机中,有许多种类的双针单元,它们在两个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的宽度)上有变化。当一个双针单元连接到针杆下端时,就会在工作缝料上形成一对平行的线迹图案,其宽度与针的宽度相对应。

    一旦在工作缝料上缝合线迹,从一对缝纫针伸出来的两根针线就与工作缝料中形成的线迹相连。因此,例如,当缝合的工作缝料需要更换时,有必要剪断在缝纫针和工作缝料之间的两根线。用于在上述情况中自动剪断针线的线头修剪器已经普遍在实践中采用。

    由本申请人提出的日本专利已审查的申请HEI7-57271号的线头修剪器,有静止的刀片,可动的刀片,气缸,和夹线部件。静止刀片固定在缝纫机的机头部分,可动刀片与朝向下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可动刀片通过由板弹簧形成的夹线部件可滑动地压在静止刀片上。在这种状态下,气缸驱动可动刀片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后运动,在挑线位置刀片朝针线侧前进,而在缩回位置可动刀片从挑线位置退回。

    在静止刀片向下分支的下端部分形成两个静止刀片部分。在可动刀片的相对两边端部形成两个切成的可动刀片部分。在可动刀片前后运动中,当带着从缝纫针向下伸出的两根针线的气缸定位在缩回位置,而两根针线定位在可动刀片之下时,两个可动刀片部分钩住两根针线,然后两个可动刀片部分和两个静止刀片部分剪断两根针线。两根剪断线的端点附近部分被夹在可动刀片和夹线部件之间。

    如果使两个可动刀片部分之间的宽度和两个静止刀片部分之间的宽度等于相应的双针单元的针宽度,就可以用两个可动刀片部分可靠地钩住两根针线,并通过两个可动刀片部分和两个静止刀片部分可靠地剪断针线。因此,通用的线头修剪器装设多种类型的可动刀片和静止刀片,与装设在双针缝纫机中的各种双针单元的多种针宽度相对应。当由于更换连接到针杆的双针单元引起针的宽度改变时,常常是这种情况,可动刀片和静止刀片也需要用与新的双针单元针的针宽度相当的刀片来更换。

    装设在双针缝纫机中的拭线器驱动拭线器部件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后运动,在挑线位置拭线器朝针线侧前进,在缩回位置拭线器从挑线位置退回,以便用拭线器的一对啮合部分与两根针线啮合并拉住该线,这样执行线的擦接。与线头修剪器的情况类似,需要多种类型的拭线器部件,与装设在双针缝纫机中各种双针单元的多种针宽相对应。因此,当由于更换连接到针杆下端的双针单元引起针的宽度变化时,常常是这种情况,拭线器部件也需要用与新的双针单元的针宽度相对应的拭线器部件来更换,以便能有可靠的线的擦接。

    按照双针缝纫机常规的线头修剪器,当更换连接到针杆的双针单元时,常常需要更换与新的双针单元针的宽度相对应的可动刀片(引线部件)和静止刀片,以便保证将能可靠地钩住两根针线并把它们剪断。因此,产生了各种问题;例如,非常繁重的更换操作,由于需要准备各种类型的可动刀片和静止刀片与各种针宽度相对应等等,增加了组件的数目也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在两根剪断的针线被夹在可动刀片和夹线部件之间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常常还需要按照针宽度的变化更换夹线部件。因此,上述各种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关于原来的拭线器,也是一样,当由于更换连接到针杆的双针单元引起针的宽度改变时,常常需要用与新的针宽度相符合的引线部件来更换原来的引线部件,以便能有可靠的线的拭擦。因此,这里有各种问题,例如非常繁重的更换引线部件的操作,由于需要提供多种类型的引线部件与各种针宽度相对应,等等,增加了组件的数目和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允许引线部件和类似部件,即使在一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的宽度)改变时,能在缝纫机的引线机构中通用,和用一对引线部件的引线部分可靠地接触两根针线,以便减小组件的数目和降低生产成本等。

    按照本发明的第1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C)包括连接到针杆(3)的两根缝纫针(4),针杆被驱动进行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个引线部分的引线部件(20,80),引线部分可分别与从两根缝纫针(4)向下伸展的两根针线(5)接触;包括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引线部件(20,80)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进和缩回,在挑线位置引线部件(20,80)朝缝纫针(4)前进,在缩回位置引线部件(20,80)从挑线位置缩回;包括两个导线件(40,60,70)装设在引线部件(20,80)上,与引线部件(20,80)的前进和缩回运动相一致地被打开和闭合,并引导两根针线(5),从而使两根针线(5)分别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引线部件装设两个引线部件,这两部分可以分别与从两根缝纫针向下伸展的两根针线接触。驱动机构驱动引线部件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后运动,在挑线位置引线部件朝缝纫针前进,在缩回位置引线部件从挑线位置缩回。与引线部件前进和缩回运动相一致地打开和闭合装设在引线部件中的两个导线件,从而两个导线件引导两根针线,使针线分别与引线部件的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引线部件装设两个导线件,它们与引线部件的前进和缩回运动一致地打开和闭合。因此,即使两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的宽度)改变,一对导线件仍可以可靠地引导两根针线,以便使针线与引线部件的两个引线部分接触,只要两个导线件的远端部分张开的宽度比针的宽度大。也就是说,引线部件和类似元件对各种针的宽度从小的针的宽度到大的针的宽度可以是通用的。因此,就不必要进行更换引线部件或类似部件的操作,从而提供极大的方便。还有,因为不必要提供与各种针宽度相对应的多种类型的引线部件,减小了组件的数目,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使两个导线件可靠地引导两根针线,例如在引线部件的远端部分之内,两个导线件的侧边向内可以装设引导部分,在引线部件前进时引导部分能引导两根针线到两个导线件。

    这种引线机构可以应用到线头修剪器,用于剪断从两根缝纫针伸出的和连接到工作缝料中线迹的两根针线,也可以应用到拭线器,用于擦拭从两根缝纫针向下伸出的两根修剪过的针线。特别是,如果引线机构应用到线头修剪器,引线部件可以是可动的刀片。在那种情况下,即使针的宽度改变,也不需要更换的部件包括不仅是可动刀片,而且还有与可动刀片配合剪断线的静止刀片,和与可动刀片配合夹住两根修剪过的针线的夹线部件。这样,这些部件不用管针的宽度变化,可以是通用的,这就获得极大的方便。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上述第1方面的第2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引线部件(20,8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40,60,70)其远端部分互相分离张开,并与两根针线(5)接触,特征在于当引线部件(20,80)继续朝挑线位置运动时,导线件(40,60,70)引导两根针线(5)互相接近,从而使针线(5)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在上面指出的状态中针线与引线部分接触,这样的状态称为可以至少将针线钩在引线部分的状态。

    当引线部件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根针线与其远端部分互相张开的两个导线件接触。当两个导线件与引线部件一起继续朝挑线位置前进时,导线件引导两根针线互相接近从而使针线可以可靠地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第1方面的第3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C)其特征在于,当引线部件(20,8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40,60,70)其远端部分互相分离张开,并与两根针线(5)接触,当引线部件(20,80)从挑线位置向缩回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40,60,70)靠近,使两根针线(5)移动到互相接近,从而针线(5)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在引线部件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根针线与其远端边互相分离张开的两个导线件接触。在引线部件从挑线位置向缩回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通过使针线互相接近,在闭合时能可靠地使两根针线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第1至第3方面中任何一个的第4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C)其特征在于当两个导线件(40,60,70)的远端边互相张开时,导线件(40,60,70)远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当引线部件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根针线可以可靠地与其远端边互相分离张开的两个导线件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第1至第4方面中任何一个的第5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其特征在于两个导线件是由至少一个板弹簧(40)整体形成。因此,两个导线件打开和闭合的动作可由至少一个板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完成。还有,可以很容易地生产两个导线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第5方面的第6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板弹簧(40)形成的导线件(40)是这样的结构,导线件(40)接近其远端的部分互相张开得更远一点,和引线机构(6)还包括有引导槽(15)的静止部件(10),引导槽用于引导两个导线件(40),当导线件与引线部件(20)一起前进和缩回时使导线件(40)逐渐张开和闭合。装设有引导槽的这样简单结构的静止部件,使得有可能与引线部件前进和缩回的动作相一致地逐渐张开和闭合由至少一个板弹簧形成的两个导线件,而不会失败。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第1至第6方面中任何一个的第7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6A-6B)其特征在于引线部件(20)是装设在线头修剪器(1,1A,1B)中与静止刀片(10)配合用于剪断针线的可动刀片(20)上,两个引线部分是可动刀片(20)的两个刀片部分。即引线机构可以应用到线头修剪器。在那种情况下,两根针线可以可靠地与可动刀片,即是前进和缩回的引线部件,的两个刀片部分接触。接着,两根针线可以被可动刀片和静止刀片剪断。

    按照本发明的根据第1至第6方面中任何一个的第8方面,缝纫机的引线机构(6C)其特征在于引线部件(80)是装设在拭线器(1C)中用于擦拭从两根缝纫针(4)伸出的两根针线(5)的引线部件(80)。也就是说,引线机构可以应用于拭线器。在那种情况下,从两根缝纫针伸出的两根针线,当引线部件前进和缩回时通过针线与引线部件的两个啮合部分啮合,可以可靠地被擦拭。

    本发明上述和其他的目的,各种特性和优点从下面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将会变得很清楚,附图中采用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元件,和附图有:

    图1是缝纫机头部的侧视图,该头部包括按照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线头修剪器(在准备状态);

    图2是包括线头修剪器(在操作状态)的缝纫机头部的侧视图;

    图3是从前面下部点取的线头修剪器的透视图;

    图4是线头修剪器部分的前视图;

    图5是线头修剪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6是线头修剪器的前视图(可动刀片开始向前的状态);

    图7是线头修剪器的前视图(可动刀片向前的状态);

    图8是线头修剪器的前视图(针线与导线件接触的状态);

    图9是线头修剪器的前视图(针线与可动刀片部分接触的状态);

    图10是线头修剪器的前视图(针线沿着可动刀片部分被引导向内的状态);

    图11是按照实施方案第一种修改方案的线头修剪器的部分前视图;

    图12是按照第二种修改方案的线头修剪器的部分前视图;和

    图13是按照第三种修改方案的拭线器的部分前视图。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这个实施方案是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在双针缝纫机,如滚边缝纫机或类似的缝纫机中装设的线头修剪器上应用本发明,线头修剪器剪断两根针线伸展在缝纫针和工作缝料之间的部分,例如当工作缝料上缝合线迹之后需要更换工作缝料时。下面的描述是根据前面方向是图1中所指的方向这个假设进行的。

    如图1和2中所示,滚边缝纫机M的头部2支持针杆3,从而使针杆3至少在垂直方向可以运动。线头修剪器1装设在针杆3的前面。由一对缝纫针4组成的整体型双针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到针杆3的下端。每根缝纫针4供给从线轴(未表示)或类似物上伸出的针线5。装设在机器台板19内是两个挑线圈钩(未表示),它们各自挑起从两根缝纫针4伸展过来的两根针线5并使两根针线5交叉。

    将工作缝料W放到台板19上,通过用针杆3同时垂直驱动两根缝纫针4,和用缝纫针4同步操作的两个挑线圈钩之间的配合,同时在工作缝料W中形成两条线迹。在工作缝料W送料的同时连续执行这种操作,在工作缝料W中就会形成两个平行的线迹图案。在滚边缝纫机M中装有许多种类的双针单元,它们改变两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的宽度)。通过将一个双针单元连接到针杆3的下端。就可以在工作缝料W中形成两条平行的线迹,其宽度与针的宽度相对应。

    如图1至5中所示,线头修剪器1有静止的刀片10(静止的部件),引线机构6,该机构包括可动刀片20(引线部件),用于钩住从两根缝纫针4向下伸展的两根针线5,和用于与静止刀片10配合剪断针线,还有线夹持机构7,它可滑动地将可动刀片20压在静止刀片10,和夹持两根剪断针线5的端点附近部分。

    安装部件8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缝纫机头部2的下部。形状如矩形板的导引部件25将它的上部固定在安装部件8向前倾斜的前面上。静止的刀片10有向下分叉的形状。静止刀片10的上端部与导引部件25的上前面接触,静止刀片10通过两个螺栓26与导引部件25一起固定到安装部件8。静止刀片10在其下端部分形成一对右边和左边的静止刀片部分10a。静止刀片部分10a在导引部件25之下向下突出。

    引线机构6包括可动的刀片20,它有一对可动的刀片部分20a(引线部分),各自可与从两根缝纫针4向下伸展的两根针线5接触,还包括驱动机构30,它驱动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见图2)和缩回位置(见图1)之间前后运动,在挑线位置可动刀片20朝缝纫针4一侧(向后向下侧)前进,在缩回位置可动刀片20从挑线位置缩回,还包括两个导线件40,它装设在可动刀片20上,与可动刀片20的前进和缩回运动一致地打开和闭合,并引导两根针线5,以便使针线5各自与可动刀片20a接触。

    可动刀片20有矩形的引导部分20b,可动的刀片体部分20C,后者装设在引导部分20b之下,将象两翼的形状向左和右突出,其宽度等于静止刀片10的宽度。在引导部分20b和可动的刀片体部分20C之间的边界附近形成右边和左边可动刀片部分20a。每个可动刀片部分20a形成锐角的刀,有一个刀片形成在引导部分20b的下端侧,刀片逐渐朝下端向内倾斜,有一个刀片形成在可动刀片体部分20C的上端,刀片逐渐朝外端向上倾斜。可动刀片体部分20C的下端部有弧形的引导部分20d,当可动刀片20前进时它能引导两根针线5到两个导线件40。

    引导部分20b是可滑动地与导引部件25中形成的引导槽25a啮合,从而被引导,使得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可以前后运动。静止刀片部分10a的右边和左边,和可动刀片部分20a的右边和左边放置在左右方向的相同位置上。当可动刀片20在缩回位置时,可动刀片部分20a定位在静止刀片部分10a稍微上面一点。当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时,可动刀片部分20a在静止刀片部分10a下面显著向下突出。

    驱动机构30有双向作用型第一气缸31和单向作用型第二气缸32,它们连接成一直线。放置在下面的第一气缸31在它气缸体的下端部固定到安装部件8的边缘8a上。由一对环34a,34b和轴套34c组成的啮合部件34(见图5)固定在从第一气缸31向下伸出的活塞杆33的下端部。啮合部件34与固定在可动刀片20左面部分的销钉21可滑动地啮合。因此,这样可以简化连接活塞杆33和可动刀片20之间的接头,并可以吸收活塞杆33在它前进和后退的运动中产生的扭转或类似的运动。

    第一气缸31的头侧气室和杆侧气室以及第二气缸32的头侧气室分别通过液压软管31a,31b,32a与压缩空气源单元(未表示)相连。第一气缸31驱动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后运动,以便剪断两根针线5。气缸32稍微使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前进一点,以便松开被线夹持机构7所夹持的两根针线5。在气缸32内放置压缩的螺旋弹簧(未表示)。当气缸32稍微使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前进一点之后,由于压缩螺旋弹簧的力使可动刀片20回到缩回位置。

    两个导线件40由板弹簧整体形成。连接导线件40上端部的连接部分40a通过小螺钉41固定在可动刀片20在上下方向的左面的中心部分一部分在销钉21的下侧。这样设计两个导线件40,使其接近它下端的两部分互相分开得更远。这样给定导线件40下端之间的间距,使得当两个导线件40的下端侧边被分离开最大程度时,之间的距离大于各种类型双针单元的两根缝纫针4之间的间距(针宽度)。

    在静止刀片10的两个分支部分之间形成引导槽15。引导槽15引导两个导线件40,当导线件与可动刀片20一起前进和缩回时,使两个导线件40逐渐张开和闭合。当可动刀片20在缩回位置时,导线件40的大部分与引导槽15接触。并弹性变形成线性形状。当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时,整个导线件40与引导槽15脱离接触,从而使导线件40的下端侧边张开到最大程度。当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前进时,两个导线件40逐渐与引导槽15脱离接触,并逐渐恢复到张开的形状。当可动刀片20朝缩回位置移动时,两个导线件40逐渐与引导槽15接触,并逐渐变形成闭合形状。

    线夹持机构7包括与安装部件8连接并与导引部件25平行向下伸展的连杆50,与弯向可动刀片20的连杆50的下端部分连接的加压部件51。加压部件51其右到左的宽度等于可动刀片体部分20c的宽度,装设在紧靠导引部件25的下面,以便相对静止的刀片10可以滑动。由于连杆50的弹性力,加压部件51将可动刀片20压在静止刀片10上,并与可动刀片体部分20c配合将剪断的两根针线5夹在它们中间。螺纹部件52螺纹拧入到加压部件51的中心部分(见图5)。螺纹部件52与连杆50相连。通过相对加压部件51转动螺纹部件52,可以调节可动刀片20和静止刀片10之间的刀片压力。

    下面描述线头修剪器1的操作和优点。

    例如,当滚边缝纫机M对工作缝料W进行缝合之后需要更换工作缝料时,首先将工作缝料W向前送料预先确定的量,从而使从两根针4伸出来的两根针线5向前向下倾斜,因此被带到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接近于可动刀片20的下端边,而缝纫针4停在图1中实线所示的上极限位置。

    接着,驱动机构30的第一气缸31使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见图1)朝挑线位置(见图2)前进。在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首先,两个导线件40逐渐张开如图6和7所示。当两个导线件40的大部分与静止刀片10的引导槽15脱离接触时,两个导线件40的下端边互相分开,从而使导线件40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根针线5之间的间距(两根缝纫针4之间的间距)。

    紧接着两个导线件40互相分离之后,两根针线5和两个导线件40也互相分开。然后,当可动刀片20继续朝挑线位置移动时,两根针线5与两个导线件40接触,导线件的下端边这时是分开的,如图8中所示。在这之后,当可动刀片20进一步向挑线位置前进时,两个导线件40引导两根针线5,从而使针线互相移动靠近。结果,两根针线5与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接触。这里假定,上面指定的状态,即针线5与可动刀片部分20a接触的状态,称为针线5至少可以钩在可动刀片20a上的状态。

    接着,驱动机构30的第一气缸31使可动刀片20从挑线位置(见图2)收缩回到缩回位置(见图1)。在可动刀片20从挑线位置移向缩回位置的初始阶段,两个导线件40保持互相分开,防止针线5与可动刀片部分20a脱离接触。因此,当可动刀片20从图9所示的挑线位置朝缩回位置移动时,针线5钩在可动刀片部分20a上,并与可动刀片20一起移动而不会掉下来。然后,两个导线件40逐渐接近,因此移动两根针线5互相接近,如图10中所示,使针线5可靠地与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的内端部分接触。

    在这之后,当可动刀片20继续移向缩回位置时,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以接触的方式与两个静止刀片部分10a交叉,从而剪断两根针线5。在剪断两根针线5之后,针线5终端附近部分被线夹持机构7保持。即夹在可动刀片20的可动刀片体部分20c和加压部件51之间。当完成工作缝料W或类似物的替换之后要开始缝合时,驱动机构30的第二气缸32使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稍微前进一点,从而使可动刀片部分20a在加压部件51下面移动,松开夹持的两根针线5。

    如果两根缝纫针4之间的间距小于可动刀片20的宽度,那么在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前进时两根针线5首先与可动刀片体部分20c的线引导部分20d接触。接着,当可动刀片20继续前进时,线引导部分20d引导两根针线5到两个导线件40。然后,两个导线件40引导两根针线5使它们与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接触。

    按照上述的线头修剪器1,可动刀片20装设两个导线件40,它们与可动刀片20的前进和缩回运动相一致地张开和闭合。因此,如果两根缝纫针4之间的间距(针的宽度)改变,如由于更换连接到针杆3的双针单元,而两个导线件40的下端边张开比针的宽度宽,那么两个导线件40将引导两根针线5使针线与可动刀片20的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接触而不会掉下来。

    即,可动刀片20,静止刀片10,加压部件51等都可一起用于不同的针宽,从小的针宽到大的针宽。因此,就不需要更换这些组件的操作,所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还有,由于不需要提供与各种针宽相应的多种可动的刀片20,静止刀片10,加压部件51等,各组件的数目可显著地减小,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

    在通过引线机构6使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移动期间,两根针线5与两个导线件40接触,此时导线件的下端边是互相分开的。当两个导线件40与可动刀片20一起继续向挑线位置前进时,导线件引导两根针线使线互相移动靠近,从而使线与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接触而不会掉下来。还有,在可动刀片20从挑线位置朝缩回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40在闭合时移动两根针线5互相更加靠近,从而使两根针线5可以更可靠地与两个可动刀片部分20a接触。

    由于两个导线件40的下端之间的间距是这样给定的。当导线件40的下端边互相分开时,导线件40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各种双针单元最大的缝纫针间距(针的宽度)。因此,当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移动时,两根针线5可以可靠地与两个导线件40接触,导线件的下端边是互相分开的,不管使用的双针单元给的是哪一个。即,对可动刀片20和静止刀片10来说,可以更加可靠地剪断两根针线5。

    由于该两个导线件40是由板弹簧整体形成,所以两个导线件40的张开和闭合的动作可以通过板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完成。还有,导线件40可以很容易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样设计由板弹簧构成的两个导线件40,使得导线件以这样的方式张开,使它靠近下端的部分互相离得更远一点。在静止刀片10中装设的引导槽15用于引导两个导线件40,使得当导线件40与可动刀片20一起前进或缩回时,导线件40逐渐张开或闭合。因此,可以使用静止刀片10作为引导导线件40的部件。采用这样简单的引导结构,就可能与可动刀片20的前进和缩回运动一致地张开和闭合由板弹簧构成的两个导线件40。

    下面将描述上述实施方案的修改。修改部分和修改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实施方案相同的就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将不再描述。

    1)参考图11,在第一修改方案中线头修剪器1A的引线机构6A包括一对弹性或刚性的导线件60,每个通过在它上端部的销钉60A作为驱轴相对可动刀片20可以转动,扭转弹簧61弹性地迫使两个导线件60的上端部分互相离开。销钉61a是装设在可动刀片20的前面部分。扭转弹簧61连接到销钉61a。提供的结构是这样,当导线件60前进时,通过没有表示的合适的限制部件,导线件60的下端边保持在预先确定角度的张开状态。包括引线机构6A的线头修剪器1A操作方法基本上与上述实施方案相同,基本达到该实施方案相同的优点。

    2)参考图12,第二修改方案的线头修剪器1B的引线机构6B包括一对刚性的导线件70,每个通过在它上端部的销钉70a作为驱轴相对可动刀片20可以转动,和包括一对小齿轮71,每个小齿轮可转动地支持在销钉70a上,并装设在两个导线件70中相应的一个上,和相应的导线件70的表面摩擦连接,还包括一对齿条72,它是在静止刀片10的引导槽15的侧边上形成,各自与两个小齿轮71啮合。

    当可动刀片20朝挑线位置前进时,与两根齿条72分别啮合的两个小齿轮71沿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使得小齿轮71对导线件70作用的摩擦力,作为使两个导线件70的远端部分互相张开的力。当可动刀片20朝缩回位置退回时,与两根齿条72分别啮合的两个小齿轮71沿与箭头所指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小齿轮71对导线件70作用的摩擦力,作为使两个导线件70的远端部分互相闭合的力。

    在可动刀片20从缩回位置刚开始前进期间,两个导线件70的大部分仍保持与引导槽15接触,因此仍受引导槽15的限制,使得两个导线件70几乎没有张开。但是,随着两个小齿轮71接近到齿条72的下端部分(引导槽15的下端部分),两个导线件70的大部分与引导槽15脱离接触,两个导线件70迅速张开。然后,在两个导线件70互相张开的同时,装设在导线件70上端的限制部分70b互相接触。这样,导线件70不再进一步张开。当可动刀片回到缩回位置时,产生基本上相反的动作。为了达到两个导线件70平滑地张开和闭合,每个导线件70的外面部分有这样平滑向内的曲线形,以便避免与有引导槽15的静止刀片10的下端部分产生互相影响。包括引线机构6B的线头修剪器1B其操作方法与上述实施方案基本相同,基本达到该实施方案相同的优点。

    3)参考图13,第三修改方案的引线机构6C是应用于拭线器1C的机构,用于擦接从两根缝纫针4向下伸展已经剪断的两根针线5。引线机构6C有引线部件80代替可动刀片20。引线部件80装设两个引线部分80a,它们是向内成曲线状,并可以与从两根缝纫针4向下伸展的两根针线5接触。在引线机构6C中,导线件40和其他没有表示的部件基本上与上述实施方案的相应组件相同。

    即在引线部件80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40分开,从而使导线件40的远端边互相分离,并与两根针线5接触。当引线部件80进一步朝挑线位置前进时,导线件40引导两根针线5互相靠近,使针线5沿着引线部分80a的下端部分移动,该下端部分是向内朝上倾斜的,从而使针线5可以与引线部分80a的内侧接触。包括引线机构6C的拭线器1C,通过使针线5与引线部件80的两个啮合部分80a啮合,能可靠地擦接从两根缝纫针4伸展出来的两根针线5,即使当两根缝纫针4之间的间距改变时也是这样,装设的引线部件80用于前后运动。

    上述的实施方案和各个修改方案可以进行各种改进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要点。该实施方案和各修改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滚边缝纫机。相反,该实施方案和各修改方案可以应用到装设在各种双针缝纫机中的拭线器和线头修剪器,例如,如日本专利2734010号中描述的那样,两根缝纫针各自安装在两根针杆上的这类双针缝纫机。

    从上面描述中很清楚地看到,缝纫机的引线机构有装设在引线部件中的两个导线件,它们与引线部件前进和缩回的动作一致地张开和闭合,引导两根针线与引线部件接触。因此,即使改变两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的宽度),就一对导线件来说,仍可以可靠地引导两根针线,使线与引线部件的两个引线部分接触,只要两个导线件远端边张开的宽度比针的宽度宽就行。也就是说引线部件和类似部件对各种针的宽度,从小的针宽度到大的针宽度可以是通用的。因此,就不必要进行更换引线部件或类似部件的操作,从而提供极大的方便。还有,因为不必要根据相应的各种针的宽度提供多种引线部件,使组件的数目减小,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在引线部件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根针线是与远端边互相分离的两个导线件接触。当两个导线件与引线部件一起朝挑线位置前进时,导线件引导两根针线互相靠近,从而使两根针线可以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而不会掉下来。

    其他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在引线机构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根针线与它们的远端边互相张开的两个导线件接触。在引线机构从挑线位置朝缩回位置运动时,两个导线件在闭合时移动两根针线互相更加靠近,从而使两根针线可以可靠地与两个引线部分接触。

    其他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当两个导线件的远端边互相张开时,导线件远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一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因此,在引线部件从缩回位置朝挑线位置运动时,两根针线可以可靠地与它们的远端边互相张开的两个导线件接触。

    其他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两个导线件是由板弹簧整体形成。因此,两个导线件打开和闭合的动作可以通过板弹簧的弹性变形来完成。另外,两个导线件可以很容易地生产,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其他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这样设计由板弹簧形成的两个导线件,使得两个导线件接近它远端的部分互相张开得更大一点。此外,引线机构装设有引导槽的静止部件,该槽用于引导两个导线件,从而当导线件与引线部件一起前进或缩回时使导线件逐渐打开或闭合。因此,一对由板弹簧形成的导线件,可以与引线部件的前进和缩回动作一致地可靠地打开和闭合。还有,因为通过装设结构简单有引导槽的静止部件可以实现两个导线件的打开和闭合动作,引线机构在简化结构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其他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引线部件是线头修剪器中与静止刀片配合用于剪断线的可动刀片,两个引线部分是可动刀片的两个刀片部分。因此,在可动刀片前进和缩回运动时两根针线可以可靠地与可动刀片的两个刀片部分接触,两根针线可由可动刀片和静止刀片剪断。

    其他还有,按照上述的引线机构,该引线部件是装设在拭线器中用于擦接从两根缝纫针伸出的两根针线的引线部件。因此,在引线部件前进和缩回时,通过线与引线部件两个啮合部分的啮合,可以可靠地擦接从两根缝纫针伸出的两根针线。

缝纫机的引线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缝纫机的引线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缝纫机的引线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缝纫机的引线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缝纫机的引线机构.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缝纫机引线机构能使引线部件和类似部件在一对缝纫针之间的间距(针宽度)改变时可以通用,并能使两根针线与引线部件的两个引线部分接触而不会掉落。引线机构(6)包括可动刀片(20),即引线部件,驱动机构(30),和一对导线件(40)。当驱动机构(30)驱动可动刀片(20)在挑线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前进和缩回时,两个导线件(40)前进和缩回并同时打开和闭合,以便与可动刀片(20)前进和缩回运动一致地引导两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缝纫;绣花;簇绒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