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香味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将含有香料成分的微胶囊与织物结合且使香味长期保持的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很早以前,就进行了将香味成分含在织物中,在挥发其成分的同时散发香味的研究。可是,将香味成分物质涂敷在织物上时,由于香味成分持续地气化或者升华,香味成分迅速地消耗,所以短时间内就丧失了香味。进而,用香味织物制造衣服类等时,实际上,要根据衣服的使用状态需要进行洗涤。可是,经过含有水和洗涤剂的洗涤过程,使得含在织物中的香味成分几乎被除去,实质上不能保持香味。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了将内含有香味成分的微胶囊涂敷在织物上的方法。即,制造含有香料的微胶囊。将其涂敷在织物上,使得香料不气化保持在胶囊内。用这样的织物作成衣服时,由于衣服在穿着状态和每次动作时,就会将磨擦的机械冲击加在胶囊上,使得胶囊破裂,香料被分散在空气中,散发出香气。
为了适合这样的方法,作为将香料微胶囊化的方法,提出了可使用喷雾干燥法、界面聚合法、相分离法、现场聚合法等,制造适合纤维加工形态的PVA胶囊(在韩国衣类学志第20卷3号,(1966)金浩钟(音)等人,发表了关于抗菌剂及使用香料微胶囊地抗菌、芳香纤维的研究(1))。
另一方面,作为用这样香料胶囊进行纤维复合化加工的方法,提出了在常温下将织物浸渍在芳香族微胶囊和阳离子系粘合剂中10分钟后,将其水洗、干燥后制造芳香性棉织物的方法(在韩国染色加工学会志第8卷第5号(1996.11.)洪基钟(音)等人、发表了感性功能纤维新材料开发(1))。另外,金文植(音)等提出了将微胶囊(5%o.w.f)及粘合剂(5%o.w.f)以浴比20∶1常温下,浸渍10分钟后,在70℃下处理20分钟的方法(在韩国染色加工学会志第8卷第4号(1996.11.)金文植(音)等人,发表了感性物质的微胶囊化感性功能纤维的开发(Ⅲ))。
对于聚酯织物,公开了用纤维用丙烯酸粘合剂处理具有抗菌芳香性微胶囊的方法(在韩国衣类学志第20卷第5号,(1966)キムホゾンダ等人,发表了关于抗菌剂及使用香料微胶囊的抗菌,芳香纤维的研究(2))。
这样,试验了使用芳香性胶囊制造香味织物的方法,但是,即使使用上述的技术,在实际上还存在胶囊与织物不能充分结合的问题。即,将织物浸渍在微胶囊的浴中后,使用干燥的方法还不能使胶囊与织物牢固地结合,所以在洗涤织物时,相当量的胶囊脱离,被除去。由于这种原因。经过大约10几次的反复洗涤,芳香族的胶囊会急速地减少,因此实质上难以期待维持芳香族的香气。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十分耐久性香味的织物,这种织物中,芳香族胶囊和织物间具有坚固的结合力,尽管反复进行洗涤,胶囊也不容易脱离。
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完成的。即该方法包括了提供含有芳香族成分的微胶囊、粘合剂及水的混合物步骤和、在上述混合物中浸渍织物的步骤,将上述织物脱水的步骤,将上述织物干燥的步骤和加热上述干燥了的织物,并使之硬化的步骤。
本发明所使用的香气成分,是刺激入的嗅觉后能诱发出快感的气味,例如可以得到花的香气、水果的香气或者作为森林浴成分的萜烯类等。具体的可以使用熏衣草香、松香、蔷薇香、迷迭香、薄荷香、茉莉香、苹果香、橘子香、刺槐香等。使用本发明的织物制造衣服时,可根据该衣服的用途及使用者而使用适当的香味。例如女士使用的衣服,一般使用女性喜欢的香味,儿童使用的衣服,使用儿童喜欢的香味。
用树脂包住这些香气成分,通过微胶囊化作成使香气成分不能发散。对于微胶囊化的工艺,提出了各种的方法。
使用于微胶囊的树脂,应该是可以包住香气,具有使其成分不挥发的释放特性,并且在加以物理的力时,而被破坏挥发出香气成分。用于该方面的树脂的例子,可以使用脲-甲醛或者密胺-甲醛树脂等。
微胶囊化可以使用喷雾干燥法、界面聚合法、相分离法、现场聚合法等的方法完全包住固相或者液相的成分。例如相分离法,用树脂形成壁包住香气成分的滴,再通过硬化制造芳香性胶囊。
将这样制造的微胶囊和粘合剂及水混合后,制造出可以浸渍织物的混合溶液。由于粘合剂可以加强微胶囊和织物的结合力,所以可使用阳离子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密胺系树脂等。在本发明中,作为丙烯酸系树脂最好使用聚丙烯酸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酸丙烯酸酯和水的比为45∶55的混合物)。
芳香性微胶囊通常以乳化液形态供给,所以浸渍混合物是由1.0~4.5wt%微胶囊乳化液、粘合剂1.5~2.5wt%、水93~96.5wt%构成的。
本发明中的混合物,当微胶囊的浓度低于1.0wt%时,会使含在织物中的胶囊量不足,从而不能充分地散发香气。另外,超过4.5wt%时,会使制造成本急剧上升,也不好。因此,将微胶囊乳化液的浓度调节在2.5~3.5wt%最适于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粘合剂的浓度低于1.5wt%时,会使胶囊的结合力不充分,超过2.5wt%时,织物和胶囊的结合力的上升效果不是很显著。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混合物,除了上述的粘合剂外,最好含有渗透剂。由于渗透剂可以使微胶囊充分地渗透到织物中均匀地进行分散,其结果可以使微胶囊与织物均匀地充分结合。渗透剂在混合物中的浓度最好是0.1~1wt%。渗透剂的浓度低于0.1wt%时,难以达到设定的目的,超过1wt%时,投入的效果没有更大的提高。
作为渗透剂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醇衍生物、烷基苯基衍生物、硫化物系化合物、磷酸酯、非离子活性剂或者阴离子活性剂,其中最好使用特殊的非离子活性剂。在本发明的混合物中,聚氧化烯一烷基作为渗透剂最好。
是否使用渗透剂是依织物的种类来确定的。例如棉织物,不使用渗透剂也可以使胶囊圆滑地分散,所以可不使用渗透剂。可是用胶囊处理聚酯纤维那样的织物时,必须要使用渗透剂。
这样,在配制了本发明的胶囊、粘合剂、渗透剂及水构成的混合物后,可以使织物浸渍。浸渍工序中使得织物在混合物中充分地浸渍。即,在常温下浸渍织物,根据工序的需要,织物可以连续地通过混合物,进行批量的生产。此时,织物通过混合物浴的速度是50~200m/分钟的范围,优选的是维持在100m/分钟左右。
经过浸渍工序的织物进行脱水,本说明书中,所说的脱水,不是指从织物中只分离水而除去的意思,是指浸渍后,从含有湿淋淋的本发明上述混合物的织物中除去一定量的混合物(有大部分水的混合物)的意思。作为这样的脱水方法,可以采用夹压或者离心分离的方法。
在脱水的过程中,通过混合物的流动,使得胶囊更均匀地分散,通过调节脱水量可以调节最终与织物结合的胶囊量(胶囊对织物的分散浓度)。特别是在夹压工序中,用调节附着率可以控制与织物结合的胶囊的量。附着率是依织物的材质或者厚度而进行变化,而在本发明中,优选的调节是在30~90%左右。
作为脱水的方法使用离心分离时,调节离心分离的RPM,可以调节胶囊的分散浓度。
脱水后的织物要继续进行干燥。干燥是在100~160℃下进行2~6分钟的干燥。通过干燥将织物的水分减少到20%左右。通过此处理,可以容易地进行以下工序的硬化处理。干燥时,可以使用通常的干燥方法,但是,从织物的特性上,最好使用热风干燥。
通过使干燥后的织物硬化,可以进行微胶囊树脂和织物间的交联化。通过交联化,强化了胶囊和织物的结合,因此使得胶囊不能容易地从织物上脱离,使其具有耐洗涤的特性。硬化工序,是在织物上以1~3分钟通过加热到大约100~160℃的空气。在此得到的织物最好再经过加热了的辊间的工序。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胶囊和织物的结合,可以用一定的光线照射,以便促进交联化。作为光线,考虑胶囊和织物的材质,可以选择促进交联化的光线照射,例如,红外线、紫外线或者X线等。光线的照射也可适用于与硬化过程中加热了的空气同时进行,一次硬化结束后,也可以进行第二次。
如以上的说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织物,胶囊可以均匀地分散并且强烈地与织物结合。因此,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织物作成衣类或者寝具时,在使用衣类或者寝具过程中,胶囊边破裂、边散发出香气,而且由于胶囊与织物间强烈的结合,可以长时间地保持香气散发状态。特别是对衣类等进行洗涤时,胶囊也不容易脱离,即使反复地洗涤后,也可以得到持续散发香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