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310103023.7
2003.10.29
CN1611645A
2005.05.04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D02G3/04; D03D15/12; C09K21/14
绅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徐文谦
台湾省桃园县杨梅镇校前路16号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万学堂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包含有聚丙烯腈系纤维、天然棉 纤维、聚醯胺系纤维,藉由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天然棉纤维、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形成具隔焰、不易燃的纺织品。
1. 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10%~99%聚丙烯腈系纤维;1%~90%聚醯胺系纤维;形成的组合物。2.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可藉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与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3.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聚丙烯腈系纤维为具不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纤维;其中的聚醯胺系纤维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中具隔焰、不易燃性质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4.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隔焰、不易燃性质为非纺织品后加工制程而得。5. 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最佳组合比例为50%~98%聚丙烯腈系纤维,2%~50%芳香族系合成纤维。6. 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10%~90%聚丙烯腈系纤维;0%~30%聚醯胺系纤维;10%~90%天然棉纤维;以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聚醯胺系纤维、天然棉纤维均匀混合形成的组合物。7. 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8. 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聚丙烯腈系纤维为具不易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纤维;其中聚醯胺系纤维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中隔焰、不燃性质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9. 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隔焰、不易燃性质为非纺织品后加工而得。10. 如权利要求第6项所述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最佳组合比例为20%~80%聚丙烯腈系纤维,1%~30%芳香族系合成纤维,30%~60%天然棉纤维。
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主要是以机械方式将适当百分比的聚丙烯腈系纤维与适当百分比的天然棉纤维与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形成具隔焰、不易燃的纺织品。 背景技术 发生火灾往往会伴随相当大的财产与珍贵的人命损失,故近年来世界各国无不致力于防火材与防火法规的建立。除了公共场所防火建材的强制使用外,先进国家对于居家及衣着纺织品的防火要求也明定于法规中,但受限于防火品的发展始终无法兼顾功能与舒适、美观性,故纵使法律有规定,就衣着所需的防火织品却极为缺乏适当的产品。 习用有关防火服饰(如防焰窗帘、防焰地毯、防焰工作服等),大多数是以难燃的聚酯纤维为素材,但其燃点低、遇火焰会产生熔滴,使用者因熔滴液会粘着于皮肤上造成灼伤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又由于防火素材不易突破的情况下,一般衣着用防火材料仍局限于效果不彰与安全性堪虑的印象中。 另一种后处理染整加工的方式,以化学耐燃剂涂布于织物表面,虽具较高的难燃性,但手感不佳,药剂具毒性,无永久性等缺点,依然不适用于一般衣着用的纺织品上。 一般含棉量高的纺织品,舒适性较高,习知的防火织物除了以后整理加工方式外,均无法以天然棉为主要素材,会使舒适性降低。因此,虽然一般大众对于棉质防火织物的需求极为殷切,习知的技术及材料却根本无法达成同时具备隔焰、难燃及吸汗、穿著舒适的特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主要是可令该组合物达到具隔焰、不易燃的目的。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有,是以10%~99%聚丙烯腈系纤维与1%~90%聚醯胺系纤维,藉由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与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形成具隔焰、不易燃的纺织品。 为达成前述目的及兼具舒适性能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有,是以10%~90%聚丙烯腈系纤维、10%~90%天然棉纤维与0%~30%聚醯胺系纤维,藉由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天然棉纤维与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形成具隔焰、不易燃的纺织品。 本发明是以聚丙烯腈系纤维与天然棉成分均匀混合,透过聚丙烯腈系纤维中所含的永久性防火成分对天然棉所造成的燃烧屏障,达成整体织物的防火效果,而织物将同时具备防火与质地柔软、透气凉爽、吸汗、对人体皮肤不会过敏、舒适自然的特性,可达穿著舒适目的。 于永久性防火聚丙烯系纤维与天然棉的组合物中添加适量的聚醯胺系纤维,可形成燃烧时的火焰传导停滞,可以有效提高隔焰、不易燃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以大比例天然棉为基础,选择搭配具有永久性难燃效果的人造纤维,以适当比例混合,利用各种纤维在遇高温氧化时释放多种难燃气体的交叉反应下,达成难燃性高、碳化长度短等优良特性的棉质织物,与习知棉织物必须经化学药剂涂布处理的技术明显改进。再者,此种织物的防焰效果不因洗涤或时间而递减;也不再有人造永久性难燃纤维舒适性差的缺点,在产品应用技术进展上有极大成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为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包括有: a.利用环锭纺纱方式纺制纱线;使用梳棉机分别将聚丙烯腈系纤维、聚醯胺系纤维、天然棉纤维梳理成均匀棉条,再依适当比例并条,经精梳,制成精纱再制作成细纱; b.利用环锭纺纱方式纺制纱线,使用开棉将聚丙烯腈 系纤维、聚醯胺系纤维、天然棉纤维依比例均匀混合,再以梳棉机梳理成均匀棉条,制成粗纱再制作细纱; 环锭纺纱(ring spinning),为市场上用量最多,最通用的纺纱法,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棉纱被加捻制成细纱,广泛应用于各种短纤维的纺纱工程,如普梳、精梳及混纺,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绕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纺纱速度高,环锭纱的形态,为纤维大多呈内外转移的圆锥形成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度高,适用于制线以及机织与针织等各种产品; 环锭纺(精梳)流程: 清花间——梳棉——预并卷——精梳——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环锭纺(普梳)流程: 清花间——梳棉——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络筒 c.将细纱以梭织机、针织机或其它机械加工方式制作成纺织品,遇火时有不延烧、不熔滴特性,能够有效保护使用者,避免二次伤害。含天然棉成分,具有天然棉质地柔软透气凉爽、吸汗、对人体皮肤绝不会过敏、舒服自然的特征,穿著舒适,适用于各种防火用途的产品。 该组合物可为以10~99%聚丙烯腈系纤维;1~90%聚醯胺系纤维;藉由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与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而形成。 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该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纤维;该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中不易燃性质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制程而得;其中的最佳组合比例为10%聚丙烯腈系纤维,90%聚醯胺系纤维;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纤维棉条混合;组合物的均匀组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该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纤维;该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中不易燃性质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制程而得;其中的最佳组合比例为70%聚丙烯腈系纤维,30%聚醯胺系纤维;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纤维棉条混合;组合物的均匀组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该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纤维;该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中不易燃性质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制程而得;其中的最佳组合比例为98%聚丙烯腈系纤维,2%聚醯胺系纤维;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纤维棉条混合;组合物的均匀组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该组合物亦可以10%~90%聚丙烯腈系纤维;0%~30%聚醯胺系纤维;10%~90%天然棉纤维;以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聚醯胺系纤维、天然棉纤维均匀混合形成;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其中的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易燃性质地改质聚丙烯腈系纤维;其中的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隔焰、不燃性质可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其隔焰、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而得;组合物的最佳组合比例为20%聚丙烯腈系纤维,20%聚醯胺系纤维,60%天然棉纤维;组合物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系以纤维棉条混合;该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其中的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易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系纤维;其中的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隔焰、不燃性质可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其隔焰、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而得;组合物的最佳组合比例为90%聚丙烯腈系纤维,0%聚醯胺系纤维,10%天然棉纤维;组合物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系以纤维棉条混合;该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其中的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易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系纤维;其中的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隔焰、不燃性质可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其隔焰、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而得;组合物的最佳组合比例为45%聚丙烯腈系纤维,5%聚醯胺系纤维,50%天然棉纤维;组合物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系以纤维棉条混合;该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该组合物可为纤维、织物、非织物或纺织品;其中的聚丙烯腈系纤维可为具不易燃性质的改质聚丙烯腈系纤维;其中的聚醯胺系纤维可为芳香族聚醯胺纤维;其隔焰、不燃性质可为非纱线后加工制程而得;其隔焰、不易燃性质可为非纺织品后加工而得;组合物的最佳组合比例为35%聚丙烯腈系纤维,10%聚醯胺系纤维,55%天然棉纤维;组合物均匀混合方式可为以纤维直接混合;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系以纤维棉条混合;该组合物的均匀混合方式为以纱线混合。 发明效果: 请参考以下表格,是本发明委托中国纺织工业研究中心于2003年3月31日所作的实验报告(报告编号:TCF2C208),由该报告的内容可得知,本发明的防火性可 符合DOC FF 3-71规定的标准,可供贵审查委员参考。 试件类别:针织布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KABI009 1 2 3 4 5 平均现状防火性第一组余焰时间(秒) 0 0 0 0 0 0 D0C FF 3-71碳化长度(寸) 1.6 1.2 1.5 1.5 1.3 1.4第二组余焰时间(秒) 0 0 0 0 0 0碳化长度(寸) 1.6 1.6 1.4 1.3 1.3 1.4 评级 合格结论:上述防火试验结果,符合DOC FF 3-71规定的标准,其标准如下: 最大平均碳化长度: 7寸 最大个别碳化长度: 10寸 最大个别余焰时间: 10秒 因此,本发明具有显著而具体的功效增进,故本发明提供的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已符合发明专利要件,爰依法提起申请。
《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隔焰、不易燃的组合物,包含有聚丙烯腈系纤维、天然棉 纤维、聚醯胺系纤维,藉由机械方式将聚丙烯腈系纤维、天然棉纤维、聚醯胺系纤维均匀混合形成具隔焰、不易燃的纺织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