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89107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5817.7

申请日:

2004.05.20

公开号:

CN1572956A

公开日:

2005.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6F 25/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海尔集团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国大阪府变更后权利人: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海尔路(海尔工业园内)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后权利人: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9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6F25/00

主分类号:

D06F25/00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川村保; 藤川清和; 北村洋一; 樋口秀一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03.05.21 JP 2003-144032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香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带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将从烘干装置(3)送出的热风由滚筒的右端面壁(10R)一侧的中央部通过通气孔(821)供给到滚筒(10)内。滚筒(10)的周面壁(10C)上设有多个通水孔(10D)。滚筒(10)左端面壁(10L)的中央部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01)。外槽(7)内的空气由形成于外槽(7)周面壁(7C)后方下部的排气口(71)引入烘干装置(3)内。衣物量较少时借助从滚筒(10)内通过通水孔(10D)流向排气口(71)的热风就可以使滚筒(10)内周面附近的衣物良好地烘干;衣物量较多时借助从滚筒(10)内通过通气孔(101)流向排气口(71)的热风可以使滚筒(10)中央部的衣物良好地烘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洗衣机,带有衣物烘干功能,该洗衣机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和包围该滚筒的外槽,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通过从滚筒的一端面侧向滚筒内供给热风而能够烘干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水孔,形成在所述滚筒的周面上、且在通过使滚筒旋转对滚筒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进行脱水时能够通过从衣物中甩出的水;
通气孔,形成在上述滚筒的另一端面上、且能够使由滚筒一端面侧送入的热风通过;
排气口,形成在所述外槽的与滚筒周面相对向的位置上、且用于将通过所述通水孔及通气孔从滚筒内出来的热风排到外槽外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配置在所述滚筒的一端面上、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轴;
供给口,设于所述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上、用于向滚筒内供给热风;
供给口构成部件,区划所述供给口、且在热风流通方向上游侧的表面上形成相对与热风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3.
  一种洗衣机,带有衣物烘干功能,该洗衣机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通过向滚筒内供给热风能够烘干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装置,用于向滚筒内供给热风,
烘干行程执行机构,可以通过由该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来执行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行程,和
加热脱水行程执行机构,可以在烘干行程开始之前执行加热脱水行程,该加热脱水行程由所述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并且通过使滚筒旋转对滚筒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进行脱水;
在加热脱水行程中,用于驱动滚筒的电流较大的期间,切换该烘干装置的驱动方式,以使所述烘干装置所消耗的电流较小。

4.
  一种洗衣机,是一种能够向容纳衣物的容纳室内供给热风而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装置,用于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
冷却水供给机构,可以供给冷却水,该冷却水用于对由该烘干装置供给到容纳室内的热风进行冷却、除去含在热风中的湿气,
烘干行程执行机构,可以执行烘干行程,该烘干行程通过由该冷却水供给机构供给冷却水并且由所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而烘干衣物,和
加热脱水行程执行机构,可以在烘干行程开始之前执行加热脱水行程,该加热脱水行程由所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并且通过对容纳室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进行脱水;
所述冷却水供给机构在加热脱水行程中停止供给冷却水。

5.
  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带有衣物烘干功能,该洗衣机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可以执行使滚筒沿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反复切换地旋转、并且通过向滚筒内供给热风烘干衣物的烘干行程,
在烘干行程结束前的规定期间中,切换滚筒的驱动方式,以便通过切换滚筒的旋转方向来减小作用于滚筒内的衣物上的力。

6.
  一种洗衣机,带有衣物烘干功能,该洗衣机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能够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通过向滚筒内供给热风而烘干衣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装置,用于向滚筒内供给热风,
烘干行程执行机构,可以通过由该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来执行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行程,和
冷却行程执行机构,在烘干行程结束后,可以执行冷却行程,该冷却行程在所述烘干装置停止供给热风的状态下通过使滚筒朝向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反复切换地旋转,而用于冷却衣物;
在冷却行程结束之前的规定期间中,将滚筒的至少朝向一侧的旋转时间切换成较短时间。
7一种洗衣机,是一种能够向容纳衣物的容纳室内供给热风而烘干衣物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装置,用于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
冷却水供给机构,可以供给冷却水,该冷却水用于对由该烘干装置供给到容纳室内的热风进行冷却、除去含在热风中的湿气,
烘干行程执行机构,可以执行烘干行程,该烘干行程通过由该冷却水供给机构供给冷却水、并且由所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而烘干衣物,和
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在由所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开始供给热风前、或者从开始供给热风到规定期间内,对所述的冷却水供给机构供给的冷却水温度进行检测;
所述烘干行程执行机构根据由所述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进行定时,结束烘干行程。

说明书

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将洗涤物容纳于可绕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大致圆筒状的滚筒内进行洗涤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洗涤烘干机)已被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在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例如,具有围绕滚筒外侧安装的外槽,在该外槽内贮存有规定量的水的状态通过使滚筒旋转,滚筒内的洗涤物由突出设于滚筒内表面的挡板举起并在某一高度向水面自由落下(拍打洗涤),反复进行这一动作就可以进行洗涤。洗涤结束时,滚筒高速旋转,浸含在洗涤物中的水由离心力甩出,从而实现洗涤物的脱水。
在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中,具有例如向滚筒内供给热风的烘干装置,由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并且使滚筒旋转,通过使滚筒内的洗涤物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可以烘干洗涤物。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构成中,为提高烘干效率,在脱水过程中由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在烘干行程开始时已预先升高了滚筒内(外槽内)的温度。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从滚筒的一端面侧供给热风的构成结构。然而,供给到滚筒内的热风,从形成在滚筒的周面的通水孔(脱水孔)、形成于滚筒另一端面的开口及开关门之间间隙(烘干风输出口)等流到滚筒外,因此,尤其是在洗涤物的量较多时,不能使位于滚筒中央部的洗涤物良好地烘干。另外,与滚筒的另一端面相对置地配置用于将外槽内的空气导入到烘干装置内的排气口(烘干风输出口),因此从通水孔流到滚筒外的热风不能良好地导入排气口,因此,有时不能普遍(遍布在各部位的)使洗涤物烘干。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这种构成中,由于在驱动滚筒所用电流较大的期间对烘干装置进行驱动,因此,有时使用电流会超过规定值。这时,会缩短构成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各部件的寿命。
专利文献2和3公开了可以降低在烘干时洗涤物上产生的折皱的构成结构。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洗涤物的量(负载量)较多时,使滚筒高速旋转(高速脱水旋转)而进行烘干的构成,这种构成在洗涤物的量较多时不能良好地降低折皱。另外,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烘干时使朝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滚筒的转速缓慢下降的构成,但这样的构成不能适用于通过使滚筒朝向一方向及另一方向反复切换地进行旋转(正转及反转)而完成烘干行程的场合。因此,希望得到一种可以良好地降低产生于洗涤物(衣物)上的折皱的构成结构。
专利文献1
特许第33469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许第3311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许第28808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所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更好地烘干衣物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第3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更好地普遍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第4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延长各部件寿命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本发明的第5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良好地减少衣物上产生的折皱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实现上述目的的第1发明是一种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其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11L、11R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10和包围该滚筒的外槽7,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可以通过从滚筒地一端面侧10R向滚筒内供给热风而使衣物烘干,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形成于所述滚筒的周面壁10C上、且在借助于使滚筒旋转对滚筒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进行脱水时可以通过衣物中甩出的水的通水孔10D;形成于上述滚筒的另一端面10L上的、可以通过由滚筒的一端面侧送入的热风的通气孔101;形成于所述外槽的与滚筒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通过所述通水孔及通气孔将从滚筒内出来的热风排到外槽外部的排气口71。
另外,字母数字符号,表示下文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对应的构成要素。以下的此项相同。
按照这种构成,排气口配置在与滚筒周面相对的位置,因此,供给到滚筒内的热风可以通过通水孔良好地导入排气口,同时,形成于滚筒另一端面上的通气孔也可以通过热风。即,当衣物的量较少时,从滚筒内通过通水孔流向排气口的热风可以使位于滚筒内周面附近的衣物良好地烘干,另外,在衣物的量较多时,从滚筒内通过通水孔流向排气口的热风可以使位于滚筒中央部的衣物良好地烘干。因此,能够较好地使遍及各部位的衣物烘干。
也可以:将所述旋转轴11L安装在所述滚筒的另一端面10L的中央部,所述通气孔形成在该滚筒另一端面的旋转轴附近。这种场合,由于通气孔设置在滚筒另一端面的旋转轴附近,因此供给到滚筒内的热风可以沿滚筒的轴线从一端面侧导入到另一端面侧。从而,即使在衣物的量较多的场合,也可以朝着位于滚筒中央部的衣物供给热风,因此可以使遍及各部位的衣物烘干。
也可以:由于包含了配置在所述滚筒10的另一端端面10L的中央部、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轴11L的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81,以及设在该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上、并以旋转轴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棱813,上述孔气孔101相对所述滚筒的另一端面形成在对应于所述多个棱之间的形成区域(通过所述多个棱的前端部的圆形区域)的部分上。这样,通过安装所述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在强度较高的区域内形成通气孔,可以防止滚筒强度降低。
形成于所述多个棱813之间的区域,最好被配置在由所述滚筒10的另一端面10L的中心到半径的一半左右处的圆形区域内。
第2发明基于第1发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滚筒的一端面上、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轴11R的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82;设于上述旋转轴安装用凸起部上、并用于向滚筒内供给热风的供给口821;区划所述供给口、且在热风流动方向上游侧(右侧)的表面上,形成沿着与热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829A的供给口构成部件829。
按照这种构成,供给到滚筒内的热风是沿着倾斜面向供给口流动的,因此可以更平稳地将热风供给到滚筒内。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容纳在滚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所述供给口构成部件829上,形成有在热风流动方向的上流侧具有顶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所述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表面构成所述倾斜面829A。
第3发明是一种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其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11L、11R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10,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向滚筒内供给热风而使衣物烘干,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向滚筒内供给热风的烘干装置3;可以通过由该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来执行用于使衣物烘干的烘干行程的烘干行程执行机构(40,T19~T26);可以执行在烘干行程开始之前,由所述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并使滚筒旋转以对滚筒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进行脱水的加热脱水行程的加热脱水行程执行机构(40,T3~T18),在加热脱水行程,在用于驱动滚筒的电流较大的期间(T8~T10,T13~T16),切换该烘干装置的驱动方式,以使所述烘干装置所消耗的电流较小。
按照这种构成,在用于驱动滚筒的电流较大的期间,由于烘干装置所消费的电流可以得到抑制,因此可以防止使用电流量超过规定值。从而能延长构成该洗衣机的各部件的寿命。
也可以:在所述期间(T8~T10,T13~T16),将所述烘干装置3所具有的加热器341,342切换为弱状态。
第4发明是一种可以向容纳衣物的容纳室10内供给热风而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的烘干装置3;可以供给冷却水(除湿水)的冷却水供给机构14,311,该冷却水用于对该烘干装置供给到容纳室内的热风进行冷却、除去含在热风中的湿气;可以执行通过由该冷却水供给机构供给冷却水、且由上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而使衣物烘干的烘干行程的烘干行程执行机构(40,T19~T26);可以执行在烘干行程之前,由上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并且对容纳室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进行脱水的加热脱水行程的加热脱水行程执行机构(40,T3~T18),所述冷却水供给机构在加热脱水行程中停止供给冷却水。
加热脱水行程中,由于容纳室内的温度较低,由冷却水供给机构供给冷却水时会阻碍容纳室内温度的上升。按照本发明的构成,在加热脱水行程中停止供给冷却水,因此可以使容纳室内的温度上升状况良好。从而,在其后执行的烘干行程开始时可以较好地提高容纳室内的温度,因此可以提高烘干效率、更好地使衣物烘干。
第5发明是一种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其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11L、11R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10,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下,使滚筒沿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反复切换地旋转(正转及反转),可以与此同时地执行通过向滚筒内供给热风而使衣物烘干的烘干行程,在烘干行程结束前的规定期间(T24~T25),切换滚筒的驱动方式,以便通过切换滚筒的旋转方向来减小作用于滚筒内的衣物上的力。
按照这种构成,在烘干行程结束之前的规定期间,由于通过切换滚筒的旋转方向减小了作用于滚筒内的衣物上的力。因此,可以抑制产生于衣物上的扭力,良好地减少衣物上产生的折皱。
在所述规定期间(T24~T25),可以将滚筒10的至少朝向一侧的转速被切换成较低转速,至少朝向一侧的旋转时间切换成为较长时间(旋转频率变小)。
所述规定期间(T24~T25),可以根据衣物的量(负载量)决定。在这种场合,也可以:负载为规定值以上时,在所述规定期间切换滚筒的驱动方式,但在负载量未达到所述规定值时,在所述规定期间不切换滚筒的驱动方式。
第6发明是一种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其具有以相对水平方向设定在规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轴11L、11R为中心可旋转的滚筒10,在衣物容纳于该滚筒内的状态,可以通过向滚筒内供给热风使衣物烘干,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向滚筒内供给热风的烘干装置3;可以通过由该烘干装置向滚筒内供给热风来执行用于使衣物烘干的烘干行程的烘干行程执行机构(40,T19~T26);可以在烘干行程结束后,在所述烘干装置停止供给热风的状态,通过使滚筒朝向一个方向和另一方向反复切换地旋转(正转和反转),来执行用于冷却衣物冷却行程的冷却行程执行机构(40,T26~T28),在冷却行程结束之前的规定期间(T27~T28),滚筒的至少朝向一侧的旋转时间被切换成较短时间。
按照这种构成,可以消除滚筒内衣物缠绕的现象并能良好地展开。从而能够抑制产生于衣物上的扭力,良好地减少衣物上产生的折皱。
第7发明是一种可以向容纳衣物的容纳室10内供给热风以对衣物进行烘干的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1,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的烘干装置3;可以供给冷却水(除湿水)的冷却水供给机构14,311,该冷却水用于对该烘干装置供给到容纳室内的热风进行冷却、除去含在热风中的湿气;可以执行通过由该冷却水供给机构供给冷却水、且由上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以使衣物烘干的烘干行程的烘干行程执行机构(40,T19~T26);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S2,40),该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在由所述烘干装置3向容纳室10内开始供给热风之前(T1~T2)、或者从开始供给热风(T19)的规定期间内,对所述的冷却水供给机构14,311所供给的冷却水温度进行检测,所述烘干行程执行机构根据由所述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进行定时,来结束烘干行程。
按照这种构成,在烘干装置开始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之前,或者是从开始供给热风时,就在规定的期间内检测冷却水的温度,因此,在烘干装置送出的热风使冷却水升温之前就可以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更恰当地确定结束烘干行程的定时时间,更好地烘干衣物。
其包括在烘干行程之前,通过使所述烘干装置向容纳室内供给热风、并对容纳室内的衣物施加离心力而执行加热脱水的加热脱水行程执行机构(40,T3~T18),所述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S2,40)可以在加热脱水行程开始前(T1~T2)检测冷却水的温度。
另外,在由烘干行程开始运行的场合,所述冷却水温度检测机构(S2,40)也可以从烘干行程开始(T19)、在一规定时间内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从面前一侧看到的沿左右方向的竖直面剖开时的剖面的外槽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右侧看到的沿前后方向的竖直面剖开时的剖面的外槽的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右侧的凸起部的构成的视图。
图5是沿图4(a)的B-B线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连接部的剖面形状的图。
图7是滚筒左侧视图。
图8是表示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的电气构成的方框图。
图9是说明最终脱水行程时的运行动作内容的定时图表。
图10是说明烘干行程时的运行动作内容的定时图表。
图11是表示上限温度相对除湿水温度及室温的对应关系的图表。
图中:1-滚筒式洗衣烘干机,3-烘干单元,10-滚筒,10L-左端面壁,10R-右端面壁,10C-周面壁,10D-通水孔,101-通气孔,11L、11R-旋转轴,14-除湿水阀,311-除湿水供给口,40-控制部,7-外槽,71-排气口,82-凸起部,821-通气孔,829-连接部,829A-倾斜部,S2-除湿水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的纵剖视图,显示出从右侧看到的沿前后方向的竖直面剖开时的剖面。
参照图1,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例如,其外形由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筐体2区划。在筐体2的上面2A的面前侧,形成例如朝向面前侧变低的倾斜面2B,从筐体2的上面2A到倾斜面2B,形成可由外盖(未图示)开关的开口4。
在筐体2的内部,配置其两端面由端面壁(左端面壁7L及右端面壁7R)封闭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外槽7,且其轴线被配置成左右(大致水平)延伸。外槽7的周面壁7C的下部由例如多个阻尼器(未图示)支撑。
图2是外槽7的纵剖视图,显示出从面前一侧看到的沿左右方向的竖直面剖开时的剖面。另外,图3是外槽7的纵剖视图,显示出从右侧看到的沿前后方向的竖直面剖开时的剖面。
参照图1~3,在外槽7的内部,配置用于将洗涤物容纳于内部的滚筒10(图3中省略了滚筒10)。滚筒10具有例如其两端面由端面壁(左端面壁10L及右端面壁10R)封闭的大致呈圆筒状的形状,且其轴线被配置成左右(大致水平)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滚筒10的直径例如为520mm。
在滚筒10的左右端面壁10L、10R上,分别安装沿该滚筒10的轴线延伸的旋转轴11L、11R。各旋转轴11L、11R被安装成可以相对外槽7的左右端面壁7L、7R旋转。左侧的旋转轴11L例如以DD(直接驱动)方式与滚筒驱动用马达12相连,这样,与旋转轴11L相连的滚筒10则以相同的转速绕轴线旋转。
在滚筒10的周面壁10C上形成用于洗涤物出入的开口22。而且外槽7的周面壁7C上,在与筐体2的开口4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开口23。滚筒10的开口22,例如能够由可向外侧转动的滚筒盖25开关,另外,外槽7的开口23例如能够由可向外侧转动的中盖(未图示)开关。将外盖、中盖及滚筒盖全部打开,可以相对滚筒10取出、放入洗涤物。
在筐体2上,形成例如给水口(未图示),通过该给水口可以将自来水(以下简称水)从外部的上水管道(自来水龙头)导入到机内。给水口与给水阀13(参见图8)相连,将该给水阀13打开,就可以通过给水口将自来水导入到机内。导入机内的自来水,通过与外槽7的周面壁7C的后端部相连的给水管17供给到外槽7内。
在外槽7的周面壁7C的下部右侧,例如形成排水口19,在将与该排水口19相连的排水阀18(参照图8)关闭的状态,可以将水贮存在外槽7内。另外,打开排水阀18,贮存在外槽7内的水可通过排水口19排到机外。
在滚筒10的周面壁10C上形成有多个通水孔10D,供给到外槽7内的水通过通水孔10D流入滚筒10内。另外,在滚筒10的周面壁10C的内表面上,用于在该滚筒10旋转时举起滚筒10内洗涤物的挡板10B沿左右方向延伸地突出设置。洗涤时,随着滚筒10的旋转,滚筒10内的洗涤物由挡板10B举起,然后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反复进行这一动作(翻转),使洗涤物在贮存于外槽7内的水面上拍打,从而完成所谓的拍打洗涤。
在脱水时,滚筒10以高速(例如300~1000rpm)旋转,而浸含在滚筒10内的洗涤物中的水借助于离心力被甩出。由该洗涤物甩出的水分通过通水孔10D散到外槽7一侧,然后从排水口19排到机外。
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具有使脱水后的洗涤物烘干的功能,在外槽7的右端面壁7R上,从外侧安装有用于实现烘干功能的烘干单元3。该烘干单元3包括:用于向上方引导从与外槽7内部连通的吸入口30吸入的外槽7内的空气的风路部件31;配置在该风路部件31的上端部的、将来自风路部件31的空气送入外槽7内的风扇32;用于将来自风扇32的空气从外槽7的右端面壁7R的中央部导入外槽7内的烘干用风罩33;在烘干用风罩33内左右并排地配置、用于使送入外槽7内的空气升温的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在图1中只能看到一个烘干加热器)。风扇32,例如在鼓风机马达(blower motor)35(参见图8)的驱动下旋转。
在外槽7的周面壁7C的后侧下部,例如在其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有排气口71。排气口71和吸入口30,例如由左右方向延伸的导入管72连接,外槽7内的空气从排气口71通过导入管72进入烘干单元3内(风路部件31内)。在导入管72的排气口71一侧的端面上,配置着向导入管72内突出的、由热敏电阻构成的排气温度传感器S1(参见图3)。该排气温度传感器S1可以检测出从排气口71排出的外槽7内的空气的温度(排气温度)。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外槽7的周面壁7C的后侧下部形成有排气口71,因此,烘干时,在滚筒10从右侧面看逆时针旋转(反转)的场合,与反方向旋转(正转)的场合相比,随着滚筒10的旋转而流动的外槽7内的空气更易进入排气口71。
在滚筒10的左右端面壁10L、10R的中央部上,从外侧分别安装有用于固定左右旋转轴11L、11R的凸起部81、82。右侧的凸起部82,构成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的中央部,并形成有多个通气孔821(参照图4),所述孔用于将由烘干单元3的烘干用风罩33送出的空气通到外槽7内。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的中央部形成有多个通气孔101(参照图7),由烘干单元3的烘干用风罩33送入外槽7内的空气,如图2箭头所示地,从右侧凸起部82的通气孔821进入滚筒10内,并通过形成于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的通气孔101及形成于周壁面10C的通气孔10D流到滚筒10外。然后,流到滚筒10外的空气,从外槽7的排气口71通过导入管72被再次引入烘干单元3内。通气孔101的形成形状,例如与通水孔10D的相同。
该实施方式中,排气口71与滚筒10的周面壁10C相对地配置,因此,由烘干单元3送入滚筒1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通水孔10D良好地导入排气口71,同时,形成于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上的通气孔101中也可以通过热风。即,在洗涤物的量较少时,从滚筒10内通过通水孔10D流向排气口71的热风,可以使位于滚筒10的内周面附近的洗涤物良好地烘干,另外,在洗涤物的量较多时,从滚筒10内通过通水孔10D流向排气口71的热风,可以使位于滚筒10的中央部的洗涤物良好地烘干。因此,能够较好地普遍使衣物烘干。
特别地,在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的中央部设有通气孔101,因此,可以使从烘干单元3送入滚筒10内的空气沿滚筒10的轴线从右端面壁10R一侧导入到左端面壁10L一侧。从而,即使在洗涤物的量较多的场合,也可以朝向位于滚筒10的中央部的洗涤物供给热风,因此可以普遍使洗涤物烘干。
在右侧的凸起部82上,从滚筒10的内侧安装着盖83。该盖83上例如形成有多个贯通孔831,来自烘干单元3的空气通过这些贯通孔831被导入滚筒10内。该盖83可以防止滚筒10内的洗涤物由通气孔821飞到滚筒10的外部。
在烘干时,通过从烘干单元3向滚筒10内送热风、并且使滚筒10旋转,挡板10B将滚筒10内的洗涤物举起,再在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这一动作反复进行。由此,可以使热风吹遍洗涤物,因此可以良好地烘干洗涤物。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以提高烘干时的烘干效率,将除湿水(冷却水)导入烘干单元3内。更具体地,可以将部分导入机内的水从形成于风路部件31的上部的除湿水供给口311供给到风路部件31内,供给到风路部件31内的除湿水落到(流下)风路部件31内(参见图1)。除湿水,例如通过打开除湿水阀14(参见图8),可以从除湿水供给口311进行供给。
从滚筒10内的洗涤物中除掉湿气后又被引入烘干单元3的热风,在经过风路部件31送入上方的过程中由除湿水冷却而使水分(湿气)被冷凝,再次从烘干用风罩33送入滚筒10内。由此,借助于经过机内循环的热风来除去湿气,可以将烘干的热风送入滚筒10,从而使烘干效率提高。
落到风路部件31内的除湿水通过吸入口30流入导入管72。该导入管72的右端部呈扩张形状,这样,导入管72右端下部形成贮存由风路部件31流入导入管72内的除湿水的贮存部73(参见图2)。在外槽7的右端面壁7R的下部,配置有面向贮存部73的除湿水温度传感器S2,通过该除湿水温度传感器S2可以检测除湿水的温度。除湿水温度传感器S2例如可以由SUS(不锈钢)制成的热敏电阻构成。
图4是显示右侧凸起部82的构成的视图。图4(a)是显示从左侧(滚筒10一侧)看到的该凸起部82的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A-A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4,该凸起部82上,例如包括:配置在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的中央部并形成有用于嵌合旋转轴11R的嵌合凹部822A的大致呈圆形的轴固定部822;固定于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的滚筒固定部823,该固定部是相对轴固定部822的外周缘隔开一定间隔而配置的环状部件;以旋转轴11R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在圆周方向以规定角度(例如60度)连接轴固定部822的外周缘和滚筒固定部823的内周缘的6个连接部824。轴固定部822、滚筒固定部823、6个连接部824划分出6个空间,所述空间分别构成用于将烘干单元3送出的空气通入滚筒10的通气孔821。
在滚筒固定部823的内周缘部,形成有6个滚筒固定用螺钉孔825和3个安装盖的螺钉孔826,所述螺钉孔825用于在将该滚筒固定部823固定到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上时拧入螺钉,所述螺钉孔826用于在将盖83安装到该滚筒固定部823上时拧入螺钉。6个滚筒固定用螺钉孔825分别配置在6个连接部824的延长线上。
在滚筒固定部823的右面(外槽7一侧的表面)的外周缘部上,沿其圆周在径向空出一定间隔地形成有例如3个环状的迷宫式棱827。以固定该凸起部82的滚筒10被安装在外槽7内的状态,在各迷宫式棱827之间的空间内,分别装入2个由外槽7的右端面壁7R的内表面突出的环状迷宫式棱828(参见图2)。利用这样相互重合地配置的迷宫式棱827、828,可以防止由烘干单元3送入外槽7内的空气通过外槽7的右端面壁7R的内表面和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而跑出。
图5是沿图4(a)的B-B线的部分剖视图,显示出连接部824的剖面形状。
参照图5,连接部824包括:在安装状态相对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平行延伸的主板部824A,以及从该主板部824A的两侧缘向左侧(滚筒10的内侧)突出的突片部824B。通过这种构成,从烘干单元3送入外槽7内的空气,如图5箭头所示,沿着与连接部824的主板824A大致垂直的方向朝着滚筒10一侧、吹到主板824的右侧面后其前进路线改变为大致垂直的方向,然后,通过通气孔821流入滚筒10内。
图6是显示一种变形例的连接部829的剖视图。
该变形例连接部829具有2个以安装状态朝向滚筒10的右端面壁10R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倾斜部829A,通过使这2个倾斜部829A对置的一侧缘相连,形成了右侧(滚筒10的外侧)具有顶点的剖面大致呈三角形状的伸出部。各倾斜部829A的另一侧缘上,形成有向左侧(滚筒10的内侧)突出的突片部829B。
按照这种构成,由烘干单元3送入外槽7内的热风,如图6箭头所示,是沿着各倾斜部829B朝向通气孔821一侧的,因此,与图5中所描述的形状的连接部824相比,可以更平稳地将烘干单元3送入的热风输送到滚筒10内。从而能更好地烘干容纳在滚筒10内的洗涤物。
该变形例的连接部829的倾斜部829B的右侧面为平面,但不限于此,例如,该倾斜部829B的右侧面也可以是弯曲面。
图7是滚筒10的左侧视图。
参照图7,安装于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的中央部的凸起部81包括:形成用于嵌合旋转轴11L的嵌合凹部812A的大致呈圆形的轴固定部812;相对轴固定部812的外周缘在圆周方向以规定的等角度(例如60度)配置、并以旋转轴11L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6个滚筒固定部813。各滚筒固定部813,例如延伸到左端面壁10L的半径的一半处左右。另外,在各滚筒固定部813的前端部,形成有滚筒固定用螺钉孔815,该螺钉孔815用于在将该滚筒固定部813固定到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上时拧入螺钉。
用于通过由烘干单元3送入滚筒10内的空气的多个通气孔101,被形成在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上的、通过6个滚筒固定部813前端部的圆形区域内。即,多个通气孔101,被形成在滚筒10的左端面壁10L上的、各滚筒固定部813之间的区域内。这样,通过安装凸起部81,可以在强度较高的区域内形成通气孔101,从而防止滚筒10强度降低。
图8是表示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的电气构成的方框图。
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的运行动作,由例如微机构成的控制部40进行控制。控制部40具备例如CPU、RAM、ROM等。
就控制部40而言,除了输入来自上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S1及除湿水温度传感器S2的信号之外,还输入来自水位传感器S3及室温传感器S4等的信号。水位传感器S3在贮存的水达到外槽7内的规定水位时发出信号。另外,室温传感器S4是安装在构成例如控制部40的控制基板上的热敏电阻,其对外槽7的外部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结果发出信号。
在控制部40上,作为控制对象例如连接着给水阀13、排水阀18、除湿水阀14、滚筒驱动用马达12、鼓风机马达35、第1烘干加热器34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2等。控制部40根据来自水位传感器S3的信号打开和关闭给水阀13及排水阀18,由此可使外槽7内的水位处于所需水位。另外,控制部40,通过使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之任一方通电,可以使送入滚筒10内的空气温度较低(较弱状态),同时,通过使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二者都通电,可以使送入滚筒10内的空气温度较高(较强状态)。
图9是说明最终脱水行程时的运行动作内容的定时图表。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作为脱水行程的最终阶段的最终脱水行程时,可以由烘干单元3将热风送入滚筒10内并进行脱水(加热脱水)。在最终脱水行程,首先,除湿水阀14仅打开规定时间(例如60秒),除湿水被贮存在水贮存部73(T1~T2)。其间,第1烘干加热器341、第2烘干加热器342及鼓风机马达35处于断开(OFF)状态,给水阀13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滚筒驱动用马达12(滚筒10)仅以规定时间的低速反转,使由挡板10B举起的滚筒10内的洗涤物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拍打脱水)。贮存在水贮存部73中的除湿水的温度由除湿水温度传感器S2检测,其结果(除湿水的温度数据)被存储在控制部40中。
除湿水阀14关闭(T2),鼓风机马达35就开始驱动,在例如5秒的时间该鼓风机马达35的转速达到约4500rpm(T3)。此时,第1烘干加热器341接通(ON),由此使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弱状态,使加热脱水开始。
加热脱水过程中,滚筒10内(外槽7内)的温度较低,因此,将除湿水供给到烘干单元3内会阻碍滚筒10内的温度上升。在该实施方式中,加热脱水过程中除湿水阀14保持在关闭状态,因此可以使滚筒10内的温度上升状况良好。在其后进行的烘干行程开始时,由于可以较好地提高滚筒10内的温度,因此可以提高烘干效率,缩短烘干行程所需时间。另外,由于是在加热脱水过程中将热风供给到滚筒10内并进行脱水,因此可以提高脱水效率。
加热脱水开始时(T3),例如,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仅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反转,在对滚筒10内的洗涤物进行打开处理(打开脱水),然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正转并维持在约150rpm的转速(第1脱水启动)。经过规定时间后(T4)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正转转速进一步提高,达到约400rpm(T5),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逐渐下降并停止(第1高速脱水)。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开始下降时(T5),第2烘干加热器342接通(ON),由此,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之任一个为接通(ON)状态,可使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强状态。
第1高速脱水结束时,通过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规定的转速反复正转、反转,进行用于剥离第1高速时贴在滚筒10内表面上的洗涤物的处理(第1衣物剥离)(T6~T7)。其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再次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反转并打开、脱水,之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正转并维持约150rpm的速度(第2脱水启动)。
经过规定时间后(T8)滚筒驱动用马达12正转方向的转速进一步提高,达到约700rpm(T9)、这时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该转速维持规定时间后(T10),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逐渐下降,然后停止(第2高速脱水)。从第2高速脱水开始(T8)到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开始下降的期间(T10),第1烘干加热器341为断开(OFF)状态。即,在该期间(T8~T10),仅通过使第2烘干加热器342处于接通(ON)状态,烘干单元3的驱动就能变为弱状态,经过该期间之后,再使第1烘干加热器341处于接通(ON)状态,则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强状态。
第2高速脱水结束时,通过使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规定的转速反复正转、反转,进行用于剥离第2高速脱水时贴在滚筒10内表面的洗涤物的处理(第2衣物剥离)(T11~T12)。其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再次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反转并打开、脱水,之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正转并维持约150rpm的转速(第3脱水启动)。
经过规定时间后(T13)滚筒驱动用马达12向正转方向的转速进一步提高。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达到约1100rpm(T14)时、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该转速维持规定时间后(T15),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提高并以约1200rpm的转速仅在规定时间内旋转(T16),之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逐渐下降,然后停止(第3高速脱水)。从第3高速脱水开始(T13)到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开始下降的期间(T16),第1烘干加热器341为断开(OFF)状态。即,在该期间(T13~T16),仅通过使第2烘干加热器342处于接通(ON)状态,烘干单元3的驱动就能变为弱状态,经过该期间之后,再使第1烘干加热器341处于接通(ON)状态,则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强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3高速脱水期间,特别是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约1100rpm的转速正转的期间(T14~T15),给水阀13仅打开规定时间(例如10秒)。按照这种构成,供给到外槽7内的水与高速旋转中的滚筒10的周面接触并飞散到整个外槽7内,该飞散的水可以除去附着在外槽7及滚筒10上的洗涤剂成分(泡)。
第3高速脱水结束时,通过使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规定的转速反复正转、反转,实施用于剥离第3高速脱水时贴在滚筒10内表面的洗涤物的处理(第3衣物剥离)(T17~T18),然后,第2烘干加热器342关闭(OFF),最终脱水行程(脱水行程)结束。
该实施方式中,正如在高速脱水加速期间及滚筒10的转速被维持在高速时那样,在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驱动电流较大的期间(T8~T10,T13~T16),使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弱状态,可以抑制烘干单元3(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消耗的电流。由此,能够在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的运行中防止所使用的电流量超过规定值,从而可延长构成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的各部件的寿命。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接通(ON)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之一可使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弱状态,而通过接通(ON)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二者可使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强状态。因而,如使第1烘干加热器341为接通(ON)状态的时间与第2烘干加热器342为接通(ON)状态的时间相同,对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接通/断开(ON/OFF)进组合时,可以使各烘干加热器341、342的寿命均等。从而进一步延长了烘干单元3的寿命。
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强状态的期间(T5~T8,T10~T13),最好为约200秒以上。该期间中,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维持在约150rpm,进行这样的处理,即,对由滚筒10内的洗涤物偏斜引起的偏心载荷进行抑制的处理,这样的处理可以在偏心载荷为规定值以下的时刻(T8,T13)进入高速脱水。这种情况下,即使偏心载荷为规定值以下时,从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强状态开始未经过规定时间(例如约20秒)时,不会进入高速脱水,只有在经过所述规定时间才可进入高速脱水。
图10是说明烘干行程时的运行动作内容的定时图表。
脱水行程(最终脱水行程)结束时,就进行烘干行程。烘干行程包括:由烘干行程开始排气温度及除湿水温度逐渐上升的预烘干期间(T19~T23);排气温度及除湿水温度分别大致恒定的等速烘干期间(T23~T25);排气温度逐渐上升、除湿水温度逐渐下降的减速烘干期间(T25~T26)。
烘干行程(预烘干期间)开始时(T19),在最终脱水行程结束时为接通状态(ON)状态的第1烘干加热器341被维持在接通状态(ON)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排水阀18也被维持在打开状态,同时,除湿水阀14打开,向烘干单元3内供给除湿水。这时,鼓风机马达35的约4500rpm的转速下降到规定转速。
另外,在预烘干行程开始时,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仅在规定时间(T19~T20)以规定转速正转。通过对该期间的滚筒10的惯性力矩进行测定,可检测出洗涤物的量(负载量)。之后,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约50rpm的转速正转60秒,然后停3秒,接着以约50rpm的转速反转60秒,再停3秒,所述动作反复地进行。
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从上述的反复进行的正转/反转动作开始(T20)后经过规定时间,这时,通过使第2烘干加热器342为接通状态,即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均为接通(ON)状态,而可将烘干单元3的驱动由弱状态切换为强状态。然后,鼓风机马达35的转速逐渐提高(T22),再维持在约4500rpm的转速。
在预烘干期间,排气温度及除湿水温度以大致相同的比率逐渐升高。经过一定时间后,排气温度及除湿水温度变为大致恒定,进入等速烘干期间(T23)。在等速烘干期间,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为接通(ON)状态(烘干单元3的驱动呈强状态),鼓风机马达35的转速被维持在约4500rpm,同时,通过使除湿水阀14打开向烘干单元3内供给除湿水,可以有效地对洗涤物进行烘干。另外,在烘干过程中,用室温传感器S4检测出的室温,以一定的较低比率(比预烘干期间的排气温度及除湿水温度低的比率)逐渐升高。
从烘干行程开始(T19)经过规定时间(例如90分钟),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驱动以约50rpm的转速正转60秒后,停3秒,接着以约40rpm的转速反转180秒,再停3秒,反复切换如上动作(T24)。该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驱动方式一直维持到烘干行程结束(T26)。切换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驱动方式的定时,根据例如洗涤物的负载量、室温及除湿水温度等确定。
这样,在烘干行程结束之前的规定期间(T24~T26),滚筒10(滚筒驱动用马达12)反转方向的转速被切换为较低转速,同时,滚筒10的反转方向旋转的切换时间较长,因此,可以因滚筒10的旋转方向的切换而减小作用于该滚筒10内的洗涤物上的力。由此,可以抑制产生于洗涤物上的扭力,良好地减少洗涤物上产生的折皱。
过分降低滚筒10的转速时,作用于滚筒10内的洗涤物的离心力就会变小,尤其是在洗涤物的量较多的场合,由烘干单元3向滚筒10内送热风的通气孔821被洗涤物覆盖。这时,烘干单元3送来的热风就会从迷宫式棱827、828的间隙泄漏,具有不能使洗涤物良好地烘干之虞。
另外,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中,使滚筒10反转的场合比正转的场合更容易使外槽7内的空气进入排气口71,因此,滚筒10正转时,朝向排气温度传感器S1的热风的流动就会变差,使排气温度变高。在这种场合,滚筒10正转时和反转时的排气温度误差变大,具有不能使洗涤物良好地烘干之虞。
因此,该实施方式中,在烘干行程结束前的规定期间(T24~T26),仅在外槽7内的空气容易进入排气口71的方向(反转方向)降低滚筒10(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转速,并延长旋转时间。由此可以使洗涤物良好地烘干。
但是,洗涤物的负荷量减小时,洗涤物上不易产生折皱,因此,负荷量未达到规定值时,可以不进行上述的控制。
当洗涤物较湿时,为了从洗涤物中蒸发水分而施加到洗涤物上的热量(供给滚筒10内的热风与洗涤物之间的热交换量)大致恒定,因此排气温度也大致恒定,当洗涤物干时,为了从洗涤物中蒸发水分而施加到洗涤物上的热量较小,因此进入排气温度逐渐变高的减速烘干期间(T25)。在减速烘干期间,如上所述,供给到滚筒10内的热风与洗涤物之间的热交换量变小,而且,除湿水以一定的流量供给到烘干单元3内,使除湿水温度逐渐降低。
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在最终脱水行程开始时检测到的除湿水温度及室温来确定烘干行程结束时的排气温度(上限温度),当排气温度达到上限温度时(T26)烘干行程结束。这样的构成使烘干行程的结束不仅要依据除湿水温度而且还要依据将室温也考虑在内而决定的上限温度,因此可以更好地使洗涤物烘干。另外,由于在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为断开(OFF)状态的期间(T1~T2)就对除湿水温度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在用烘干单元3送出的热风对除湿水进行加温之前检测出除湿水温度。从而可以确定出更适当的上限温度,以便更好地烘干洗涤物。
图11是表示上限温度相对除湿水温度及室温的对应关系的图表。
参照图11,例如,如烘干运行前(最终脱水行程开始时)的除湿水温度WT为不同于10℃那样(WT<10、10≤20、20≤WT<30、30≤WT)、上限温度也为不同值,如室温KT为不同于10℃那样(KT<10、10≤KT<20、20≤KT<30、30≤WT<40、40≤KT)、上限温度也为不同值。更具体地讲,除湿水温度WT越高、上限温度设定得越高,室温KT越高、上限温度设定得越高,。
然而,上限温度不仅可以根据最终脱水行程开始时的除湿水温度来确定,还可以通过例如在最终脱水行程开始时及烘干行程开始时对除湿水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这些除湿水温度的平均值来确定。
再参照图10,在烘干行程中(减速烘干期间),排气温度达到上限温度时(T26),断开第1及第2烘干加热器341、342、烘干行程结束,进入对洗涤物进行冷却的冷却行程(T26~T28)。
在冷却行程期中,在排气温度变成与等速烘干期间的排气温度大致相同(冷却行程结束检测到的温度)(T27)之前,滚筒驱动用马达12以约40rpm的转速正转180秒,然后停3秒,接着以约40rpm的转速反转180秒,再停3秒,反复进行如上动作。在冷却行程期间,可以进一步提高鼓风机马达35的转速以缩短洗涤物的冷却时间。
另外,在冷却行程期间,排水阀18关闭一定时间后暂时打开,再关闭,所述动作可以用于进行这样的处理,即排出从洗涤物分离出并贮存在外槽7下部的线头(排出线头处理)。这种线头排出的处理中,通过将排水阀18关闭一定时间而使贮存在外槽7下部的除湿水与线头一起排出机外。
排气温度下降到冷却行程结束的检测温度(T27)时,例如,冷却行程的剩余时间设为2分钟,同时,滚筒驱动用马达12的驱动以约40rpm的转速正转30秒后,停3秒,接着以约40rpm的转速反转30秒,再停3秒,反复切换如上动作。
这样,在冷却行程中,滚筒驱动用马达12(滚筒10)正转及反转的时间由较长的状态(180秒;T26~T27)进入较短的状态(30秒;T27~T28)。这种构成可以消除洗涤物在滚筒10内的缠绕、以良好地展开。从而可以较好地降低产生于洗涤物上的折皱。
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对在洗涤(脱水行程)后执行烘干行程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该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也可以只执行烘干行程。在只执行烘干行程的场合,运行开始(T19)的同时打开第1烘干加热器341、除湿水阀14及排水阀18,以使鼓风机马达35的旋转驱动开始。
在只执行烘干行程的场合,可以对从烘干行程开始(T19)的规定时间内(例如5分钟)供给的除湿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该除湿水温度决定上限温度。在这种场合,在第2烘干加热器342为关闭状态(OFF)的期间(T19~T20),即,在烘干单元3的驱动为弱状态时检测除湿水温度的这种构成,可以在由烘干单元3送出的热风对除湿水进行加热之前就检测出除湿水的温度。从而可以确定更适当的上限温度,以便更好地烘干洗涤物。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排气温度达到上限温度时烘干行程结束、冷却行程开始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在排气温度达到上限温度后,滚筒10再旋转规定时间以使热风送入滚筒10内(延长烘干行程)。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仅对根据除湿水温度与室温确定的上限温度来结束烘干行程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在排气温度与除湿水温度的温度差为规定值以上的时刻结束烘干行程。
就以往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而言,标准是:烘干容量(例如4.5kg)为洗涤容量(例如8kg)的约6成以下,或者,滚筒容积(例如为66.6升)与烘干容量(例如4.5kg)的容积比(滚筒容量/烘干容量)约为14以上,而按照具有以上构成的滚筒式洗衣烘干机1,烘干容量(例如6kg)为洗涤容量(例如8kg)的7.5成左右,容积比约为11。即,可以有效地烘干更多的洗涤物。
本发明不受以上的实施方式的内容的限制,可以是在技术方案记载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
例如,滚筒10的轴线不限于左右方向延伸,例如也可以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结构。在这种场合,滚筒的轴线不限于沿大致的水平方向延伸,也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在规定角度范围(例如30度)内倾斜。
涉及除湿水供给的发明也不限于滚筒式洗衣烘干机,例如也适用于具有衣物烘干功能的脉动式洗衣烘干机。

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有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带衣物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将从烘干装置(3)送出的热风由滚筒的右端面壁(10R)一侧的中央部通过通气孔(821)供给到滚筒(10)内。滚筒(10)的周面壁(10C)上设有多个通水孔(10D)。滚筒(10)左端面壁(10L)的中央部上设有多个通气孔(101)。外槽(7)内的空气由形成于外槽(7)周面壁(7C)后方下部的排气口(71)引入烘干装置(3)内。衣物量较少时借助从滚筒(10)内通过通水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