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的纺织机械的纱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特别是纺纱机,络筒机,或捻线机,以及锭壳,目前通常除了包括实际的纺纱机外还包括材料输送器的运输装置。对于环锭纺纱机来说,循环皮带用于筒管架,其运输筒管架到纺纱位置并且把满筒管运输到远离纺纱的位置。这些循环皮带支持落纱操作,并且通常以满筒管在落纱后运走的方式安排,或者运到接下来的纺纱机或纱管储存器中,而同时用空筒管替代它们。在这些循环皮带上例如存在设有用于容纳筒子支架的销子的盘状筒子支架输送器,只要机器在操作中,这些皮带就一直环绕机器运输满的或空的筒管架。在运输期间,这些筒管架在任一情况下被握持装置握持,当被施加压力时其在转移点放松它们。DE3910441.5A1和CH01685/03A1提供了好的视图,这两个参考文献在这里被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且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里描述的筒管架运输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被数千次证明了价值。特别是在高工资国家,很多纺纱厂,没有这种实用的装置就不能工作。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确实出现在每天的工作中,特别是对于环锭纺纱机:在开始纺纱的第一步骤期间最初被管底卷绕冠状元件握持,被称为管底卷绕,然后被释放用于进一步的纺纱和卷绕操作的纱线,作为纱线自由端从管纱离开。然后,如果在落纱期间,已完成的管纱被放置在筒管架输送器上,纱线自由端卡在管纱下侧和筒管架输送器的接触表面之间的危险性增加,或在筒管架输送器的销和运输管纱的筒管架内侧之间的危险性增加。当然同样地问题也可能发生在从完工管纱自由下垂的纱线端。
【发明内容】
以这种方式堵塞的纱线端能导致进一步操作中的问题:因为这段纱线,或在极端情况下,因为在管纱和输送器之间突出的线圈,筒管架输送器可能在它们的运输期间在一些点倾斜并削弱操作的可靠性。然而,尤其是在纺纱操作的最后,堵塞的材料可能导致纱线断裂,由此造成留在筒管架上剩余纱线的残留物,所述筒管架实际上完全趋于退绕。所以,一方面材料损失,而另一方面,筒管架在它能够再次被使用之前必须清理剩下的纱线,这反过来需要人员配合或昂贵的机器。
因此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提供纱线运输装置,其能够保证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和卷绕过程不损失效率。
根据本发明,这个问题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纱线解决,而相关的权利要求涉及优选的实施例。
基于相同的发明理念本发明有不同的变形形式;也就是,运输纱线的筒管架和筒管架输送器之间的接触表面必须提供纱线末端下垂的自由空间。这可以通过筒管架的接触表面被设计为足够不平而获得,也就是,代替这种形式,运输筒管架的筒管架输送器的上表面被设计为不平。可以想象不平的区域被提供用在两种装置的接触面处。
本发明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和将在以后被解释的附图以一种非限定的形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相应的,图1示出了筒管架输送器10的侧视图,在这种情况下以盘状的形状,具有装配筒管架14的销子11。在上侧用来运输筒管架14的凸起,即,筒管架输送器,以塑料材料铸模而成,例如可以在一个模具中连续铸造,即,可以有相同的材料组成。可以想象筒管架输送器10以两组分方法制造带有凸起,或甚至对于凸起12来说可以被粘结或随后集成为一体,从而例如使现有运输系统优化。凸起12的形状和它们的数量并不重要,只要能够保证筒管架14可以被安装并且没有困难地被传送,并且堵塞的纱线末端不可能出现。
图2示出了带有隆起13的销11的筒管架输送器10,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波纹环的形状。
图3示出了从底部看有在接触边缘17处形成的拱形15和从而形成的接触面16的筒管架14。
图4示出了从底部看有在接触边缘17上的凸起形式的接触面16的筒管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相同的构思用于筒管架输送器10的隆起13的,拱形15,和筒管架14的接触边缘17上的凸起16的设置,数量和形状,正如应用到筒管架输送器10的凸起12上那样。
作为完整的运输系统(18,未示出),迄今所描述的所有的变形形式可以构思用于作为组合的带有筒管架输送器10的筒管架14,只要它们保证筒管架14能够被装配并且没有困难地运输,而纱线末端的堵塞不可能出现。因此,没有包括不同组合的图示。